小学生小古文课程教学实验.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783764 上传时间:2022-10-13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1.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生小古文课程教学实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小学生小古文课程教学实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小学生小古文课程教学实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小学生小古文课程教学实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小学生小古文课程教学实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生小古文课程教学实验.docx

《小学生小古文课程教学实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生小古文课程教学实验.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生小古文课程教学实验.docx

小学生小古文课程教学实验

小古文,让语文回家

小学生小古文课程教学研究

一、课程研究的缘起

小学生小古文课程是我校1+1阅读课程的组成部分。

我进行这一课程研究源于对两个语文教学的现状的调查与思考:

迫切:

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更多更完整和更原生态地保留在文言之中,要想让我们的下一代能够传承民族文化的基因,从小学开始就学一点文言就显得十分必要而迫切。

缺失:

小学几乎不接触文言,到了中学,文言文一下子占到了教材的20%,而且很快就要面对考试,在几乎没有铺垫的情况下,学生骤然接触这么多的文言,难度可想而知!

在这样的情况下,中学老师只能用教外语的方法翻译词句、讲解语法……这样的教学导致学生至此视文言为畏途,视传统文化为异类。

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我走进了小学生小古文课程,从经典的古诗文入手,让学生在语言发展的黄金期,接受文言启蒙,在学生学习语言的起始给他们打下坚实的文学基础,引导他们触摸中华文化最经典的内容。

二、课程理念

我们的课程理念是用最有情趣、最轻松的方式来学习,让小学生获得文言文启蒙。

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紧紧抓住小字,根据小学生学习特点选择了浅显、有趣的学习篇目。

在课程实施中抓住一个趣字,用形式多样的个性化诵读引导学生快乐学习。

三、课程内容

我们的课程内容包括:

朱文君老师的《小古文100课》、自己开发的走进四季古诗76首、童心诗趣古诗21首、小古文笑话100篇、三字经、论语100句、文言神话故事、寓言故事、勤学故事、写景名篇、大学、明清小说。

根据一至五年级学生的学习特点,进行了详细的实施规划、分级阅读目标。

一年级:

快乐学古文、轻松背古诗(四季古诗、童趣古诗)

二年级:

读故事学古文(文言神话故事、寓言故事、勤学故事)

三年级:

读笑话学古文(小古文笑话100篇)

四年级:

读经典学古文(写景名篇、大学、论语)

五年级:

读小说学古文(明清小说)

四、课程实施

学习时间

1.每天晨诵15分钟。

2.课前1分钟展示。

3.每周五综合性学习。

小古文课本剧场,排练小古文课本剧。

 

学习进度

年级

学习主题

课程内容

学期进度

课时

一年级

快乐学古文、轻松背古诗

四季古诗、童趣古诗、小古文上册前五组

小古文上册1、2组

《弟子规》

40

小古文上册3—5组、

古诗

二年级

读笑话学古文

小古文笑话100篇

小古文上册后六组

小古文笑话

30

小古文上册6—11组

小古文课本剧

三年级

读故事学古文

文言神话故事、寓言故事、勤学故事

文言寓言故事、神话故事、勤学故事、名句

40

小古文下册1—5组

《幼学琼林》

四年级

读经典学古文

写景名篇、

经典名篇

小古文下册6—9组

《增广贤文》《宋词》

40

《论语》、《道德经》

五年级

读小说学古文

明清小说

《大学》《西游记》

35

《老残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红楼梦》

学习策略

(一)趣味引入,古诗为媒

怎样引领小学的孩子进入小古文的世界呢?

经过分析我想到每个小学生几乎都背过古诗,古诗独特的韵律美让小学生感受到中华语言的美,和小古文有异曲同工之妙,《小古文100课》中很多篇目有与之相对应的同题材的古诗,将古诗的学习与小古文的学习相融合,我就以古诗为引,把部分小古文配上了一首与之在内容上有关联的非常经典、简单的古诗,通过“轻松背古诗快乐学古文”,搭起了学生通往小古文世界的桥梁。

如学习了古诗《村居》,告诉学生,有一篇小文章也是写放风筝,特别好学,想不想尝试?

我出示了《放风筝》,学生们很感兴趣,纷纷自己读起来,他们遇到了“汝”、“吾”不认识就纷纷问我读什么,我就一边教字音一边玩“吾来演,汝来猜”使学生明白了意思,让学生觉得小古文很简单,小古文很有趣,在读一读、玩一玩中我们一起携手小古文。

一年级上学期以古诗为引我们很轻松的学会了前两组小古文,还背过了40首古诗。

(二)五步诵读,乐在其中

朱文君老师说过,小古文怎么读?

第一是读,第二是读,第三还是读。

引导学生读正读流利、读懂是最基本的。

一年级的教学我以“读”贯穿始终,琢磨出了符合孩子学习特点的小古文教学“五读法”。

1.尝试读——读正确、流利

一年级,识字教学是重点,我对读小古文提的最低要求就是读正确,在读的过程中认识了大量的汉字。

如在读“竹篱茅屋”“来去甚捷”“水滨多芦荻”“严霜既降”“弥漫天空”等句子中认识了很多到中高年级才要求认识的汉字。

我们从小古文的诵读中学到了很多识字的方法,让我课内识字教学变得轻松。

2.模仿读——读出停顿、韵味

小学生读文言时,首先感受到的不是意义,而是音韵,他们会像喜欢唱歌、读诗一样喜欢读文言。

我带领他们读出停顿、读出韵味,让他们感受到了“读”带来的快乐。

读读到《乡村》一课“乡间农家,竹篱茅屋,临水成村。

水边杨柳数株,中夹桃李,飞燕一双,忽高忽低,来去甚捷”。

虽然生字较多,但四字一句读来朗朗上口,学生读着读着情不自禁的拍手打着节奏读起来,他们体会到了文字的美。

3.品味读——初步理解

教学中我创设了很多帮助学生粗知大意的情境。

如学习《菊》请他们找找文中菊花的形状和颜色,学习《猫捕鱼》、《猫斗》时看谁表演得像,学习难以理解的《读书要得法》一组,让他们读后说说学到了什么,故事情节强的小古文我用讲故事的方法导入,降低学生理解的难度。

让小古文学习变得“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

4.个性读——读出乐趣

我和学生一起开发了小古文的趣读法:

简单的有拍手读、快读、慢读、转换角色读、有表演法、穿越法、角色扮演法、解说法、说书法、接旨法、天气预报读等等。

我们的小古文课堂充满了灵动与欢乐。

读成学生喜闻乐见的各种形式

5.整合读——融会贯通

“每一篇小古文都是一个巨大的宝库,我将小古文学习与课本学习融合、与学习品质教育相融合、与童话故事相融合、与传统经典融合、与习作融合,让小古文的世界更加丰富多彩。

(三)分层推进,常教常新

每个年段的学生学习能力不同,所以在学习小古文时我会根据年段特点提出不同的学习要求,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

年级

学习要求

学习方式

一二年级

重在兴趣——读正确、流利,模仿老师初步读出停顿,在读中识字

读一读、演一演、画一画

三年级

重在积累——在读中培养语感,熟读成诵,并能改编现代文

读一读、背一背、演一演、说一说

四年级

读写结合——熟读成诵,仿写

读一读、背一背、演一演、说一说、写一写

(四)拓展融合,情趣盎然

1.与课本学习融合

一年级的教学实践证明将课外的小古文诵读与课内的课文学习相融合能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在一年级下学期学习课文《司马光》之前,先请学生学会了《破瓮救友》,再学习《司马光》时孩子们很自然的背过了小古文,指着生字“缸”说“我知道,缸就是瓮”,最有意思的事将课文每一段都用小古文中的句子进行了概括总结,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概括能力。

孩子们还感慨“古人多节约,这么长的一篇课文,人家才用了30个字”,这样文白对照太有趣了,所以学习下一课《称象》时学生很自然的自学了小古文《称象》。

在学习《春雨的色彩》时读到“春雨像春姑娘纺出的线”孩子们很自然的想到了《雨》中的句子“细雨如丝”,学习“有的有的”这样的句式时,他们有联系到了《菊》中“其色或黄、或白、或赭、或红”并套用写了句子。

他们还纷纷问我是不是每一篇课文都能找到一篇小古文,要是那样的话真是太好了。

2.与成语学习相融合

《小古文100课》中的“寓言故事”、“小故事里的大智慧”、“英雄本色”等单元,《欧阳苦读》、《推敲》等篇目中都蕴含着大量的成语,在学习中让学生准备一个成语记录本,随时学习随时记录,并拓展其他成语故事的学习如“神话中的成语”、“论语中的成语”等。

采取读成语、找成语、说成语、演成语等多种学习方式,将小古文与成语这两大传统文化瑰宝结合起来。

3.与童话故事相融合

小学生最喜欢读童话、听童话,将小古文中与童话相结合能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别样的争和辩”、“重温儿时的故事”单元的主人公都是小动物,请学生在读小古文的基础上再去搜集与这些小动物相关的童话故事,学古文——读童话,读童话——编古文,让小古文的学习充满童年的趣味。

4.与传统经典相融合

小古文中涵盖了诸子百家、神话寓言中的名篇,在学习中能以此为基点融汇三字经、《道德经》、《孟子》、《庄子》、《史记》、《意拾寓言》等传统文化的精髓,让学生的语文学习更加厚实。

5.与品质教育相融合

小学生除了知识的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非常重要,小古文的学习将让我的学习常规教育不再说教。

《龟兔竞走》能让学生明白“努力不息”;从《铁杵磨针》中明白“功到自然成”;《读书》让他们知道“人不读书,则与禽兽何异”;从《读书有三到》中学会“心到眼到口到”;《读书须有疑》让他们学会思考,此外从《孔融让梨》还学会谦让、在《日时》中学会惜时……润物细无声的品质教育让学生不仅提高文学素养,还提升个人修养。

(五)重在表达,提高能力

1.读古文编儿歌

在一二年级引导学生讲学的故事性强的小古文变成小儿歌,既提高他们的诵读水平又让学习充满童真童趣。

如二年级学习了《龟兔竞走》,我们编了这样的小儿歌:

乌龟爬白兔跳,

长长路比赛跑,

小白兔很骄傲,

半路上睡着了,

小乌龟不停爬,

到后来竟先到,

小乌龟哈哈笑,

小白兔羞死了。

2.读古文说句子

小学生的语言模仿力非常强,在学习小古文时针对其中的经典句式可以请学生仿说。

按照小古文中的简单句式,学生仿说、仿写,如学习了第一课“青草地,放风筝。

汝前行,吾后行”。

学生们明白了“汝、吾”的意思后,读两遍就能背过。

我按照文君老师“仿写文言”提高读写能力的理念,引导学生仿照例文编一段文言文。

经过一番思索,学生们迫不及待的举起了手。

“操场上,打篮球。

汝扣篮,吾抢球。

”好爱体育的刘长鹭率先说道。

“厨房里,忙做饭。

汝切菜,吾炒菜”。

“超市里,买东西。

汝付钱,吾选货”。

……

如学习了《日月星》可以请学生练说“,,,三者之中,最,次之,又次之”。

还可以针对整个篇目仿说。

如有个孩子学习了《雨》,自己创编了小古文“今日天阴,乌云密布,大雨哗哗。

午后雨止,风吹云散,阳光灿烂”。

3.读文言写白话

读文言。

写白话,是一种全新的小古文学习方法。

古文都很简洁,改写成白话后要增加很多细节,这就给了学生无限的创意空间。

从而提高想象能力、口头表达能力、书面表达能力。

让语言的学习由输入转为输出。

4.读文言写文言

虽然才是低年级年级学生,但是几十篇小古文背下来,有些学生在日记中不自觉的带上了文言的色彩。

出示学生写的小古文。

鸡斗

常靖晨

黑白二鸡,斗于坡上。

咕咕而鸣,耸毛竖尾。

四目对射,两不相下。

久之,白鸡稍退缩,黑鸡奋起逐之。

白鸡飞上树,不敢复出。

狗斗

张潇语

黄白二狗,斗于午后。

汪汪而叫,龇牙夹尾。

四目对射,两不相下。

久之,黄狗急跃起,咬其颈部,白狗嗷嗷直叫,仓皇逃脱,不敢复出。

由浩阳的“吾有二弟,一曰鹿鸣,一曰意涵。

鸣稍长今一岁,涵年幼仅一月。

鸣性活泼爱玩耍,涵性文静爱睡觉。

吾盼二弟快长大,和我一起玩”

零钱之争

齐咏博

吾与父争高下。

吾曰:

晨起买饭之零不见,汝见否?

父曰:

已作买蛋之用。

吾不悦:

何故动我之物而不知我。

父曰:

皆为家用之钱,何归尔有?

吾愈不悦,父大怒。

吾细想,终认错矣。

《二人写字》等

朱自清先生在《经典常谈》一书中指出:

“经典训练的价值不在实用,而在文化。

”小古文学习,让我们的孩子从小在传统经典中慢慢浸润,他们的一言一行不知不觉带上了传统文化的色彩,得到了同化与提升,

由外而内的传承文化,由内而外的彰显文化,让中华文化代代传承。

想象能力、口头表达能力、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