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今天 渤海2号沉船事故.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834586 上传时间:2023-01-26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309.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史上的今天 渤海2号沉船事故.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历史上的今天 渤海2号沉船事故.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历史上的今天 渤海2号沉船事故.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历史上的今天 渤海2号沉船事故.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历史上的今天 渤海2号沉船事故.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历史上的今天 渤海2号沉船事故.docx

《历史上的今天 渤海2号沉船事故.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上的今天 渤海2号沉船事故.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历史上的今天 渤海2号沉船事故.docx

历史上的今天渤海2号沉船事故

历史上的今天:

渤海2号沉船事故

11-25

“渤海2号”钻井船是1973年由国外引进的一艘自升式钻井平台,由沉垫、平台、桩脚三部分组成,为大型特殊非机动船,用于海洋石油钻井作业。

迁往新井位时,应卸载,使全船负有可变载荷减到最少,下降平台,提升沉垫,使沉垫与平台贴紧,排除沉垫压载舱内的压载水,起锚,各桩脚安放楔块固定,最后由拖船拖航。

1979年11月25日,石油部海洋石油勘探局“渤海2号”钻井船在渤海湾迁移井位拖航作业途中翻沉,遇难72人,直接经济损失达3700多万元。

这是天津市、石油系统建国以来最重大的死亡事故,也是世界海洋石油勘探历史上少见的。

事件简介

1979年11月25日,从日本进口的二手船“富士”号更名为“渤海2号”钻井平台,在完成钻井作业以后由原井位迁至航距117海里的新井位。

20世纪70年代,我国一方面大张旗鼓提倡自力更生,一方面也在世界范围内积极寻找和购买海洋石油勘探开发装备。

西方国家认为,中国的海洋石油技术装备非常落后,短期内很难有所突破。

它们表现得颇为“慷慨大方”,纷纷与中国做生意,“狮子大张口”,奇货可居。

“富士”号就是这时购进的。

突遇巨浪

为安排“渤海2号”迁移拖航任务,1979年11月22日上午,石油部海洋石油勘探局总调度室负责人主持召开了拖航会议。

会前,“渤海2号”曾自海上发来电报,告知平台上的3号潜水泵落水,要求派潜水员打捞。

1979年11月25日,“渤海2号”在降船时候,渤海海面上刮起了7至8级大风。

但“渤海2号”是花外汇从日本进口的,抗风能力应当比国产的钻井船强。

然而,这条二手船并没有给海上作业工人带来丝毫生命保障。

当时船上未收到任何气象台发布的大风警报,而在渤海湾阵风乍起乍落也是常有的事。

因此,在现场的拖航领导小组还是决定让8000马力的“滨海282”拖轮带上缆,继续实施拖航作业。

不料,风越刮越猛,到了晚间阵风达到11至12级。

海浪随风起舞,有如排山倒海一般,整个大海都在翻腾。

“渤海2号”在风浪中颠簸摇晃厉害,一会儿向这边倾斜,一会儿向那边倾斜,凶猛的浪头一个接一个冲向甲板,扫荡着甲板上的一切。

当时钻井平台上有74人,包括拖航小组现场指挥康于义、吴洪兴在内。

钻井队长刘学在甲板上指挥抢险,人们都忙着加固甲板上的物件,并严防海水进入舱室内。

但人之力怎么着也无法抵御海之力,几个巨浪扑上甲板,猛地将两只通风筒盖掀开,海水咆哮着从通风筒口涌入舱内,在甲板上形成巨大的漩涡。

大家立刻抱来棉被堵漏,一床床棉被竟像一片片树叶被漩涡吞没。

解缆救人

霎时间,底舱被灌进了大量海水,应急发电机也被淹没,整个平台漆黑一团。

拖航指挥者显然意识到了眼前的危险,见甲板迎着风浪,舱内进水太猛,立即做出“滨海282”拖轮调转航向的决定,企图让钻井平台高大的生活楼替甲板挡浪,不想事与愿违,就在扭身拐弯的过程中,“渤海2号”被狂风巨浪掀翻,沉入到了海底。

“解缆救人!

”“滨海282”拖轮接到了“渤海2号”发来的最后一道指令,拖轮上响起急促的警铃声。

所有船员都来到后甲板,原本巍然高耸的钻井平台倏忽消失了,只能瞪大眼睛在黢黑的海面上搜救落水人员。

船员好不容易见到漂过来一只救生筏,立即甩出一个绳索,有位落水者将这根救命绳紧紧缠在胳膊上,将其拉上来以后,救生筏又被海浪冲走,眨眼之间再也找不到了。

接着,发现船舷边有个落水者牢牢抱住一个防碰垫,迅速将其救起。

此后,直到天光大亮,在“渤海2号”翻沉的附近海域再也没有找到一个生还者,包括出动海军军舰前来搜救,所捞起来的都是死难者的遗体。

在该钻井平台上的74名海洋石油早期勘探者,唯有两人幸存下来,一个名叫王墨林,一个名叫阎学军。

心里淌血

这次事故轰动海内外。

国家财产蒙受重大损失,72名朝夕相伴的弟兄突然被大海吞没,死难者家属在海边呼天抢地的哀哭,让每一个海洋石油人心里都在淌血。

作为主管石油工业的国务院副总理康世恩,在得知“渤海2号”钻井船翻沉的报告后,受到极大的震动。

康世恩一面向李先念副总理做了汇报,一面要求石油部迅速查明翻沉原因,处理好善后工作。

以后他又多次听取汇报,指示石油部领导严肃对待这一重大问题。

他认为,自己多年来领导石油部工作,出了这么大事故,造成这么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自己是有责任的。

他从内心里深感内疚和痛苦。

国务院会议在听取石油部和其他有关各方的报告后,决定接受宋振明的请求,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解除石油部部长的职务;国务院主管石油工业的副总理康世恩,对这一事故没有认真对待和及时处理,在国务院领导工作中负有直接责任,决定给予记大过处分。

对于国务院的处分决定,康世恩深表拥护,并在国家经委党组扩大会议上就自己思想作风做了沉痛检查。

石油部每个党组成员都进行了自我批评,并召集各主要油田的负责同志来京座谈,听取批评建议。

宋振明还在《人民日报》上公开向全国人民做了检查。

社会舆论的谴责一时铺天盖地,国务院主管石油工业的副总理和石油部长都被问责,海洋石油勘探局局长马骥祥等4名责任人被判承担刑事责任。

很多直接造成这次事故的重要情节都被忽略了,“渤海2号”翻沉的深层次原因也没真正找准。

最关键的,当时的批判也好,审判也好,都缺乏应有的海洋思维,全是以陆上的常规思维推断海上发生的事情,并且是在沉船尚未打捞的情况下就匆匆做出了结论。

几位被送上法庭的当事人,一想到72位死难弟兄就难过得不行,不管法庭怎么判都没有意见,也没深思发生这场灾难的真实原因究竟是什么。

为使石油工业走出徘徊不前的困境,1982年2月,中央决定康世恩回石油部兼任部长。

“鉴于近两年来康世恩同志在石油工业部的工作卓有成效,国务院决定撤销对康世恩同志记大过的处分。

”1982年6月15日,国务院发出撤销康世恩处分的通知。

这以后,国务院领导多次对康世恩讲,“渤海2号”事故以后不要再提了。

水落石出

“渤海2号”翻沉后,社会议论兴盛。

议论较多的是:

“世界上那么先进的设备,咱中国人会不会用?

既然没有把握用好,就不要去浪费国家有限的外汇和人民的血汗钱嘛!

”为了从技术上弄清“渤海2号”翻沉真相,全国人大常委会做出决定,打捞“渤海2号”沉船,委托有关权威部门进行模拟试验,组织有关专家在青岛现场进行分析。

经过一年多的奋战,1982年7月,交通部烟台海难救助打捞局,终于将“渤海2号”钻井船分割成十大块打捞上岸。

1982年下半年,六机部702所、上海交通大学、中国船舶科研中心、海洋石油勘探研究院等有关科研单位,对“渤海2号”翻沉进行了反复的实物科学技术鉴定、船模试验和电子计算机试验,基本查清了该船翻沉的真实情况,与船体未打捞前的分析有很大的不同。

其一,从打捞的实物证实,全船甲板上共有10个通风筒,被风浪打掉4个,大量海水涌入泵舱、机舱,动力机械停止运行,无法排水,造成船体负荷迅速增加,丧失了稳定性,导致在风浪中沉没。

其二,船体设计上存在严重缺陷。

该钻井船是1968年日本制造的,主甲板通风筒设计很不完善,通风筒的船体基底太低,没有风雨密封关闭装置,通风管道没有水密封舱隔离阀。

其心脏舱室——机舱、泵舱又毫无遮蔽,是一个没有隔离间的通舱,也没有设计应急的排水系统和发电设备。

这种设计缺陷,造成通风筒一旦破损,海水涌入后就毫无抵挡能力。

其三,中国船舶科研中心和上海交通大学经过船模试验和计算证实,“渤海2号”当时拖航状态的完整稳定性和干舷(船体露出水面部分),均大于规范规定和该船载重证书安全标准。

当时拖航状态按计算可抗12级台风,如果4个通风筒不被打掉,或打掉后有密封装置,是不会在10级大风下冲击翻沉的。

石破天惊

“一条不合格的钻井船,在渤海湾翻沉。

”有关权威部门通过模拟试验得出结论。

无可辩驳的事实证明,导致这次事故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这座进口钻井平台存在致命的缺陷。

该船在日本使用期间就曾出过事故,被卖主刻意隐瞒下来。

其中直观就能发现的重大破绽,整个底舱连一堵隔水墙都没有,以致两个通风筒盖被掀掉,整个底舱立刻成了水舱。

“人在船在。

”生还者王墨林和阎学军介绍说,当时整个平台上的人都抱定决心,采取了一切能够采取的抢救措施,最终葬送在日本制造厂家这个不可饶恕的疏忽里。

按理说,当时也应该理直气壮地把日本人拽上被告席,依法索赔中国蒙受的惨重损失。

可是在那个封闭的年代,我们既不懂得用国际标准衡量这件二手货是不是合格产品,也不懂得捍卫购买者享有的权益,甚至连索赔的意识都还没建立起来。

参与青岛现场沉船调查的一位技术人员说,还有一个被忽视的鲜为人知的重要细节。

该船在翻沉之前,曾经进行过一次大修,紧固甲板上通风筒盖的螺丝,公扣与母扣相差了一个型号,以陆上的眼光和经验来看,重以吨计的通风筒盖存在这么一点微小差距不会有啥问题,而凶悍无比的海浪恰恰瞅准了人们用肉眼看不到的这一丝缝隙,将通风筒盖彻底掀开,应了“蝼蚁之穴溃千里之堤”的古训。

教训深刻

当然,“渤海2号”翻沉确是一起事故。

从主观上讲,由于当时海洋石油队伍初建,技术素质低、经验不足,缺乏在危急情况下的应变能力,加之管理不严,准备工作不周,拖航前掉在沉箱上的潜水泵没有捞出,船上钻具没有按规定卸载等,都是影响安全的重要因素。

造成这次事故的主要原因是,拖航时没有打捞怀疑落在沉垫舱上的潜水泵,以致沉垫与平台之间有1米的间隙,两部分无法贴紧,丧失了排除沉垫压载舱里的压载水的条件。

这就使得“渤海2号”载荷重,吃水深,干舷低,稳性差,破坏了“渤海2号”拖航作业完整稳定性的要求,严重削弱了该船抗御风浪的生存能力,违反了该船制造厂制定的《自升式钻井船使用说明书》的规定,也违反了海洋石油勘探局制定的《渤海2号钻井船使用暂行规定》中关于拖航应排除压载水的规定,不符合拖航状态的规则和要求。

还有一个让康世恩后悔莫及的细节。

他在国家酝酿对外开放海洋石油的时候,曾赴美国墨西哥湾考察美国钻井平台,看到美国钻井工人都穿着密封防寒的救生服,立刻想到“渤海2号”死难的弟兄,一个个打捞上来,都蜷曲着裹在冰甲一般的棉工服里。

他痛心地说:

“要是早知道国外有这种防寒救生服,给每个出海人员都配上一件,落海的钻井工人也许有很多能活下来。

此外,在危急情况下,全船职工奋力抢险,没有排水设备,就用人力往外舀水。

没有人想到逃生,一心想的是抢救国家财产。

“人在阵地在”,是大家共同的信念。

国外通行的做法,海上遇险都有弃船规定,在排险无效时船长可以下令弃船,以挽救船员生命。

而中国海洋石油作业当时没有这种规定。

由此可见,当时对海上遇险的紧急应对措施,从思想观念到具体操作,都有不当之处。

这是用生命换来的深刻教训。

奋起前行

闭关锁国,使得我们的海洋石油队伍下海之后仍然不识海,走了许多本来可以不走的弯路。

中国的海洋石油,以悲剧的形式,结束了一个悲壮的时代。

“渤海2号”事故后,康世恩和石油部领导人正确对待国务院给予的处分和批评,不但没有灰心和消沉,反而以更大的毅力和百折不挠的信念,从事石油工业的振兴。

康世恩、唐克、焦力人、张文彬、秦文彩等,多次要求海洋石油职工正确吸取教训,严格执行规章制度、安全规程,健全生产指挥系统,确保海上石油作业万无一失。

他们提出决不能因为出了事故就迟疑不前,顾虑重重,在安全前提下,要敢打高压井,打好高压井,把海洋石油资源开发出来。

在他们严格要求和具体领导下,海洋石油渤海前线钟一鸣、赵宗鼐等负责同志和石油职工放下了思想负担,讲求科学,讲求安全,讲求效率,使中国海洋石油勘探和开发,在困难中奋起,在合作中发展,翻开了崭新的一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工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