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18学年下学期高二期中考试历史试题附答案22.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833931 上传时间:2023-01-26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81.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718学年下学期高二期中考试历史试题附答案2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1718学年下学期高二期中考试历史试题附答案2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1718学年下学期高二期中考试历史试题附答案2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1718学年下学期高二期中考试历史试题附答案2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1718学年下学期高二期中考试历史试题附答案2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1718学年下学期高二期中考试历史试题附答案22.docx

《1718学年下学期高二期中考试历史试题附答案2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718学年下学期高二期中考试历史试题附答案22.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718学年下学期高二期中考试历史试题附答案22.docx

1718学年下学期高二期中考试历史试题附答案22

公安县车胤中学2017-2018学年度下学期高二(2016级)

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时间:

90分钟满分:

100分)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题2分共48分)

1.孟子主张“制民恒产”“勿夺农时”“省刑罚,薄税敛”。

董仲舒主张“限民名田,以澹不足,塞并兼之路”“薄赋敛,省徭役,以宽民力”。

关于二者的思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二者主张都代表了人民的利益

B.二者主张都有利于封建小农经济的发展

C.二者都主张抑制土地兼并

D.二者主张都得到统治者认同

2.在修养理论上,王阳明继承了陆九渊的“发明本心”思想,以“本心”认识“圣贤之心”,反对用验观念强制管辖心灵。

王阳明的这一主张

A.体现出一定的平等与叛逆萌芽B.有效提升了普罗大众的个人修养

C.解放了宋明理学对人们的束缚D.被明清三大思想家所继承和发扬

3.有学者指出,法家所主张的富国强兵的“霸道”,绝非漠视“顺乎民情”的“先王之道”,而是通过“政、令、刑、赏”有效地将民意、民情、民心凝聚为统一的“政治意志”。

这反映出法家

A.“霸道”政策有利于统一的实现B.“顺乎民情”推动社会发展进步

C.政治措施旨在保障民众的生活D.否定“先王之道”实现富国强兵

4.董仲舒认为,天是宇宙间的最高主宰,“唯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因而主张“屈民而伸君,屈君而伸天”。

董仲舒这一思想

A.神化皇权并力图使之受制约B.确立了儒法合流的治国方略

C.否定了原始儒学的民本思想D.使神权与王权开始走向结合

5.在《唐代墓志汇编》的志文中,常见墓主蒙童(初入学塾的儿童)时“幼挺岐嶷”(幼年聪慧)、“宣慈惠和(博爱众人)、“弱不好弄(弄:

玩耍)”的表述,同样的描述在唐代高僧传记中也比比皆是。

由此可见唐代

A.志文往往夸大墓主的品德言行B.佛教思想深刻影响日常生活,,

C.儒家的礼教规约备受社会推崇D.儒佛两种文化已完成了融合

6.清代有女诗人作诗曰:

“人生德与才,兼备方为善。

独至评闺材,持论恒相反。

有德才可赅(兼有),有才德反损……我意颇不然,此论殊褊浅。

”这反映了在清代女性中

A.男女平等思想被普遍接受B.德才兼备成为主要的评价标准

C.出现了对传统伦理思想的反思D.产生了维护自身权益的诉求

7.“是以《大学》始教,必使学者即凡天下之物,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穷之,以求至乎其极。

至于用力之久,而一旦豁然贯通焉,则众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到,而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矣。

”这段话意在强调

A.“知行合一”B.“致良知”C“格物致知”D.“心外无物”

8.“经世致用”是中国儒学的优良传统之一,而爱国“经世”又是明清实学思潮处于高潮时期的主要特征。

一批杰出的思想家,以天下为己任,反对封建专制的腐败统治,竭力主张进行改革,反对和批判宋明理学的空疏教条学风,要求学用一致、经世济民。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经世致用思潮已成为社会主流B.经世致用思潮否定了儒学思想

C.对理学的批判符合统治者的需要D.爱国“经世”思想得到继承发扬

9.安史之乱(755-763年)是唐朝由盛而衰的转折点。

有位诗人在这场战乱中写了一首诗: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该诗写出了自古以来战争中妻离子散的悲哀。

这位诗人应该是

A.杜牧B.孟浩然C.杜甫D.白居易

10.下表为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及内涵表。

据此可知,下列各项中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核心素养

内涵

时空观念

指对事物与特定时间及空间的联系进行观察、分析的观念

史料实证

指通过严格的检验获取可信史料,并据此努力重现历史事实的态度与方法

历史理解

指将对史事的简单记忆和叙述提升为理解其意义的情感取向和理性认识

历史解释

指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能力,如“客观论述历史事件”等

历史价值观

指从此种追求中凝练出来的价值取向,是历史的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的辩证统一

A.中国古代早期的印刷术主要是雕版印刷,北宋平民毕昇创造了活字印刷术

B.纸、指南针、火药和印刷术是古代中国对人类文化进程的伟大贡献

C.《韩非子》中提到“司南”,说明战国时期人们已知晓磁石指南的特性

D.火药将人类带入热兵器时代,为资产阶级打败骑士阶层创造了条件

11.1933年2月,鲁迅先生在杂文《电的利弊》中说:

“外国用火药造子弹御敌,中国却用它做爆竹敬神;外国用罗盘针航海,中国却用它看风水;外国用鸦片医病,中国却拿来当饭吃。

”下列对上述观点的理解,错误的是

A.火药的发明主要促进了西方历史的进步,对中国社会的作用是消极的

B.指南针的西传为西方开辟新航路、进行殖民扩张提供了条件

C.中国古代的先进科学技术未能充分发挥其推动社会进步的作用

D.科学技术能否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取决于社会环境

12.乾隆帝酷爱书法,于卧室边专置一间小暖阁,用以珍藏代表中国书法艺术最高水平之名帖一王羲之《快雪时晴帖》、王献之《中秋帖》、王珣《伯远帖》,此三帖被后人称为“三希帖”(参下图)。

下列对“三希帖”书体特征的分析,最准确的是

A.圆劲均匀,粗细一致,形式奇古B.疏密得体,收放结合,浓淡相融

C.笔画详备,形体方正,规矩整齐D.结构简省,勾连不断,纵任奔逸

13.“他们(智者学派)的一切学问,无论伦理学也好,修辞学也好,论辩术也好,都蕴藏着一个哲学的原则,一个思想体系、意识形态的原则。

”对于该“原则”的理解,正确的是

A.发现“自我”,探究哲学意义上的“人”

B.强调个人主义,把人置于世界和社会的中心

C.获得人本身的解放,构建符合人性的社会

D.倡导主权在民、自由平等原则

14.西塞罗说,“苏格拉底第一个把哲学从天上拉了回来,引入城邦甚至家庭之中,使之考虑生活和道德、善和恶的问题”。

他旨在说明苏格拉底

A.主张哲学研究的主体是人B.发扬光大理性主义精神

C.追求功利主义的思想倾向D.将美德与知识有机结合

15.文艺复兴时期,骄傲的人文主义者喜爱研究异教拉丁诗人,但他们很少公开与基督教决裂;这些人的文学艺术价值也得到许多富有的教会人员的欣赏。

这说明()

A.教会人员是文艺复兴的推动者

B.人文主义者避免与基督教冲突

C文艺复兴反对封建宗教不彻底

D.基督教的包容性助力文艺复兴

16.历史示意图通常以简单的线条和符号等反映人类某一时期的经济、政治、军事和文化状况。

图3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文艺复兴B.宗教改革C.启蒙运动D.工业革命

17.卢梭认为社会不平等经历了三个阶段:

私有制使不平等牢固起来,富人通过法律强化这种不平等;产生国家机关,实现强者对弱者的统治即政治不平等;出现专制暴政,然后革命暴力推翻专制君主,走向更高级的平等,对卢梭观点理解正确的是(  )

A.认为出现私有制是历史的倒退

B.指出了历史是辩证发展过程

C.找到了社会发展的深层推动力

D.论证了人民革命权的合理性

18.“康德对自由的认识是,一方面它不是在(外在的)经验中,另一方面它又不是随意的。

”由此可以看出,康德认为“自由”的实现应当

A.建立严密的法制B.贯彻公认的法则

C.维护多数人利益D具有严格的自律

19伏尔泰认为“当君主是一个哲学家时,对人们来说是最大的幸福”;卢梭认为“专制君主永远都是暴君”;狄德罗指出“公正、温和、开明然而专制的统治者连续几朝的统治,对人民来说也许是最大的不幸”。

由此可见他们(  )

A.对君主专制态度迥异B.都反对封建君主专制

C.都主张人民权力至上D.都宣传天赋人权学说

20.从1527 年起,英王亨利八世以《圣经》中的弟娶兄嫂无后的故事为由,要求与王后离婚,结果遭到教皇拒绝批准。

愤怒的英王便开始对抗教廷,秘密与安妮·博林结婚,国会立法脱离罗马教廷,进行宗教改革,建立以国王为最高统治者的英国国教会。

教皇不懂爱,由一场离婚案引发的宗教改革从本质上反映了(  )

A.路德教派提倡的因信称义影响巨大

B.人文主义思想进一步的传播

C.资本主义的发展与罗马教会的矛盾

D.世俗王权与神权的尖锐对立 

21.有学者在论述科技发展时说,“知识边疆的自主扩张不仅产生了各种各样无法想象的实际成果,而且工业界现在可以作为客户从实验室订购迫切需要得到之物,就像工厂发货一样。

”这种现象的普遍出现始于

A. 18世纪中后期B. 19世纪前期C. 19世纪中后期D. 20世纪前期

22.1610 年,欧洲耶稣会传教士曼纽尔迪亚士在《天问略》中文版中告诉中国读者,最近一位著名的西方智者已经设计制造了一个极好的工具。

通过这个工具,月亮看起来放大了1000倍,土星的光环也清晰可见。

下列评价与这位西方智者的科学贡献相符的是

A.为现代物理学提供理论基础B.开创了经典力学理论体系

C.开创了实验为基础的近代科学D.为生命科学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23.在《物种起源》发表后不久,一些学者就以达尔文理论为依据,批评现代社会庇护“不适应环境”的成员,使他们免受自然选择。

进化论的法则甚至曾经被解释为胜利属于最强者。

这反映出进化论(  )

A.其理论在社会上产生积极影响

B.被曲解和误用到了社会学领城

C.对其他科学领城的进步无愈义

D.可用于解释杜会的发展与进步

24.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

“在‘光荣革命’到来之前,一个伟大的人发现了解释自然现象的钥匙。

”材料中的“钥匙”是指 

A.伽利略开创了近代科学B.牛顿构建了经典力学体系

C.达尔文创立了生物进化论D.普朗克提出了量子假说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三小题,共52分)

25.(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宋代以来的民间戏曲小说,凡是才子佳人题材的(这种题材特别多),男主角必定是个读书人,多半是秀才。

才子和佳人之间,发生故事是没问题的。

但才子若要抱得美人归,实现大团圆,必定得进京赶考,考个状元。

不仅才子佳人的故事如此,就是那些扬名立万、报仇雪恨的题材,也往往得考个功名,做上八府巡按之类的,才能实现。

---摘自张鸣《从科举制到市场经济转型》

解读材料,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中国古代史的相关史实,加以论述。

(要求:

写出观点,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

)(12分)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故宫是中国明清两代的皇家宫殿,占地面积72万平方米,有大小宫殿七十多座,房屋九千余间。

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木质结构古建筑之一。

故宫是一座长方形城池,城内的建筑分为外朝(在前,为阳)和内廷(在后,为阴)两部分,严格地按《周礼·考工记》中“左祖、右社、面朝、后市”的原则。

故宫全部宫殿,建筑造型宏伟壮丽,庭院明朗开阔,象征封建政权至高无上,太和殿(俗称“金銮殿”)坐落在紫禁城对角线的中心,依照中国古代星象学说,紫微星(即北极星)位于中天,乃天帝所居,天人对应,是以皇帝的居所又称紫禁城。

故宫宫殿是沿着一条南北向中轴线排列,三大殿、后三宫、御花园都位于这条中轴线上。

整个故宫,在建筑布置上,用形体变化、高低起伏的手法,组合成一个整体。

在功能上符合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

——据XX百科等

材料二文艺复兴时期建筑最明显的特征是扬弃了中世纪时期的(象征神权至上的)哥特式建筑风格,转而追求整体的和谐与稳定,力求对称,并将设计与美感效果建立在数学和透视学的基础上:

多数建筑通过基本的几何形体来创造出理想的比例。

在建筑设计及建造中大量采用(罗马时期的)梁柱系统与拱券结构混合应用;大型建筑外墙多用石材;色彩以白、灰、米黄为主色调,朴素淡雅;在方形平面上加鼓形座和圆顶;穹窿顶采用内外壳和肋骨。

这些,都反映出結构和施工技术达到了新的水平。

文艺复兴时期建筑结构、建筑风格是全新的,其中还包含了这一时期的许多科学技术上的成果,如力学上的成就、绘画中的透视规律、新的施工机具等。

广场在文艺复兴时期得到很大的发展,早期空间多封闭,转向开放。

——张亦林《浅谈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艺术》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北京故宫与文艺复兴建筑在建筑艺术上的差异及产生这种差异的时代背景。

(16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西方建筑艺术差异的看法。

(9分分)

 

27.(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朝在申报户籍信息的时候,必须接受一道叫作“团貌”的程序。

衙门在居民登记户籍时,要验查年貌,记录有人户的体貌如肤色、身高、面部特征等,以防止有人虚报年龄或假冒残疾来逃避赋役,也可作为民户脱籍逃亡后的追捕线索。

验查无误之后,根据年龄大小在户籍档案上注明“黄小中丁老”,按唐朝的法律,男女3岁以下为“黄”,15岁以下为“小”,20岁以下为“中”,男性居民21岁以上为“丁”,60岁以上为“老”。

唐代户籍制度形成了“编户”与“非编户”两个不平等的阶级,编户为良民(自由民),非编户为贱民(非自由民)。

贱民没有资格编户,只能附籍于主家。

——据《户籍册上的古代中国》

材料二宋朝的户籍制度不再将国民区分为“良民”与“贱民”,而是根据居城或居乡,划为“坊郭户”与“乡村户”,又根据居民有无不动产,划分“主户”与“客户”,再以家庭财产的多寡,将主户划为不同户等。

按宋朝立法,“客户”要退佃离开,地主是不可以阻挠的。

宋代城市是开放的,任何人都可以进入,只要在城市生活一年以上,便可获得当地户口。

(1)根据材料一,概括唐朝户籍制度的特征,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简要评价。

(9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宋代对户籍制度的改革,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6分)

28.(15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到19世纪末,美国军队挺进夏威夷、威克岛、关岛,把这些地方变成了美国的领土。

美西战争后美国占领了菲律宾,并且把整个中太平洋(太平洋的主体)都控制在自己手里。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从德国手里得到一些岛屿,把手伸进了南太平洋。

与此同时,日本控制了包括库页岛、朝鲜半岛、日本本土、台湾和台湾海峡、琉球和其他岛屿构成的第一岛链。

菲律宾被美国占领,第一岛链被打开一个缺口,日本人感到如芒在背;但日本也在南太平洋瓜分到德国的许多殖民岛屿,美国人视之为眼中之刺。

这样,太平洋这个巨大的大洋中出现了两个相互对峙的国家,都把太平洋当作是自己的后院,太平洋从此就不太平了。

材料二中国抗日战争爆发后的最初两三年中,只有苏联援助了中国,向中国提供了近1000架军用飞机和1亿多美元的贷款,派出飞行员帮助中国空中作战,包括参加武汉保卫战。

美国的支持是从1940年开始的,它通过租借法案向中国提供了8亿多美元的援助,另有5亿美元的专项拨款,战争后期向中国军队提供美式装备。

英法在战争中几乎没有对中国提供帮助。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钱乘旦《世界大格局中的二战东方战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二战中太平洋战争爆发的必然性及其争夺的焦点。

(6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苏联、美国援助中国抗战而英法几乎没有对中国提供援助的原因。

(9分)

2017-2018学年度下学期高二(2016级)期中考试

历史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B

A

A

A

C

C

C

D

C

A

A

B

B

A

C

题号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答案

B

B

D

B

C

C

C

B

B

25.示例一:

观点:

宋代以后读书人成为社会关注的主体。

论述:

隋唐时期科举制的确立为读书人进入政治领域提供了机遇;宋代科举制的完善使大批无家庭背景的知识分子进入政治领域;中国古代官本位观念盛行和知识分子政治地位的提高使知识分子成为社会关注的主体。

示例二:

观点:

科举制提高了知识分子的社会地位。

论述:

宋代以后民间戏曲小说题材中的男主人公多为知识分子,说明了知识分子社会地位的提高。

科举制广泛实行后,知识分子有了公平进入政治领域的途径,尤其是平民知识分子大量进入政治领域,使政治地位提高的知识分子成为社会关注的主体,也就成为了民间戏曲小说的主角。

26.

(1)差异:

①故宫为群体组合,注重平面构图,讲究中轴对称,整体风格是工整、内敛(或庄重、威严);文艺复兴建筑注重单体的建筑艺术效果,空间上垂直扩展,整体风格是外向、开放。

②故宫主要是土木制品,采用框架式结构;文艺复兴建筑材料主要是石质制品,采用围柱式、拱券式结构。

③故宫建筑色彩以红、黄、绿、蓝为主色调,鲜艳夺目;文艺复兴建筑色彩以白、灰、米黄为主色调,朴素淡雅。

④故宫讲究天人感应的宗教神秘主义,文艺复兴建筑则讲究反神权至上的世俗生活气息。

⑤故宫秉承传统,千篇一律,变化很小;文艺复兴建筑则不断创新,风格不断变化。

背景:

①经济方面:

中国小农经济占统治地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欧洲资本主义兴起并迅速发展。

②政治方面:

中国专制主义强化,控制越来越严;欧洲资产阶级壮大,革命形势不断高涨。

③思想方面,中国理学僵化、保守;欧洲人文主义发展,追求个性解放和开放进取。

④外交方面:

中国闭关锁国,与世界隔绝;欧洲对外扩张,推动世界联系加强。

⑤科技方面:

明清时期中国传统科技出现集大成式的总结而少创造;欧洲科技则在实验基础上进行理性探索,取得了突破性的成果。

(2)看法:

①这种差异是由不同区域的地理环境、历史传统、文化心理与时代条件等多方面的因素决定的。

②故宫反映了中国建筑的传统和明清时期封建专制主义的等级森严和君权神授,而文艺复兴建筑则反映了欧洲建筑文化的特色和资本主义上升时期资产阶级人文主义基础上的个性解放和积极进取的世俗倾向。

③建筑艺术的发展既要坚持民族建筑文化的优秀传统,又能学习外来建筑文化的合理因素,并根据时代发展的需要,大胆探索,推陈出新。

【解析】

(1)差异:

可从故宫和文艺复兴建筑的整体结构、材质、建筑风格、颜色、传承与创新等方面发逆袭解答。

背景: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从经济基础、政治制度、思想文化、科技和外交等方面分析回答。

(2)看法:

根据所学知识,可从差异产生的原因、差异体现的精神文化和对待文化的态度等方面思考。

 

27.

(1)特征:

设置“团貌”程序,记录人口体貌特征;根据年龄大小进行户口登记;户口分为“良”

“贱”,人身自由不同。

评价:

唐朝户籍制度是封建王朝加强人身控制的工具。

一方面,有利于防止户口造假,保障社

会稳定和增加国家的赋税收入,另一方面又制造了社会的不平等,不利于社会流动和商品经

济的发展。

(2)改革:

以地域、财产为登记户口的依据;户口管理和社会流动呈现开放性。

原因:

商品经济的发展;社会阶层的变动;土地制度的变革。

(答出其中两点,言之成理即可

28.

(1)必然性:

美国向太平洋扩张,损害了日本的利益;日本在太平洋的扩张,损害了美国在太平洋地区的殖民利益。

焦点:

菲律宾是美日双方争夺太平洋控制权的关键。

(2)苏联:

借助中国战场牵制日本,避免东部遭到日本进攻,陷入两线作战的困境。

美国:

日本是中美两国共同的敌人,美国借助中国战场的抗战牵制日军,减轻太平洋战场的压力,加速战争胜利的进程。

英法:

英法推行绥靖政策,纵容日本侵略;法国在二战全面爆发不久后投降,成为法西斯的附庸;英国在太平洋战争爆发后迅速丢掉了在东南亚的殖民地,退守印度,与中国的联系大大减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工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