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工技术》课程标准 84学时+《电子技术》课程标准 66学时.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833712 上传时间:2023-01-26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3.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工技术》课程标准 84学时+《电子技术》课程标准 66学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电工技术》课程标准 84学时+《电子技术》课程标准 66学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电工技术》课程标准 84学时+《电子技术》课程标准 66学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电工技术》课程标准 84学时+《电子技术》课程标准 66学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电工技术》课程标准 84学时+《电子技术》课程标准 66学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电工技术》课程标准 84学时+《电子技术》课程标准 66学时.docx

《《电工技术》课程标准 84学时+《电子技术》课程标准 66学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工技术》课程标准 84学时+《电子技术》课程标准 66学时.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电工技术》课程标准 84学时+《电子技术》课程标准 66学时.docx

《电工技术》课程标准84学时+《电子技术》课程标准66学时

《电工技术》课程标准

84学时

一、概述

(一)课程性质

《电工技术》是五年制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控制方向)必修的专业基础课,该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其主要内容为:

电工技术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电工技术的应用等,该课程在整个机电一体专业课程体系中必须先行开设,为后续机电设备电气控制技术、单片机与PLC应用技术等专业课程的教学奠定基础。

(二)本课程的设计思想

1.坚持导向性,注重五年制高职人才培养的特色。

本课程标准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本位,注重发挥五年一贯制的优势,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2.坚持实用性,力求实现“所学即所用”。

通过社会调研,对电工技术工作岗位进行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以生产实践任务为基础选择学习项目、确定学习内容,努力实现项目学习与岗位需求的零距离。

3.坚持主体性,突出学生在教学中的重要地位。

在教学活动中,强调学生学习主体地位,以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潜能,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充分注意学生在知识结构、兴趣爱好、身心素质等方面的个体差异,确定学习目标和评价方法,保证绝大多数学生能完成课程学习目标,使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学习和成功的乐趣,以满足自我发展的需要。

4.坚持发展性,强调继续学习和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

尊重科学发展的一般规律,从课程设计到教学实施的诸个环节,始终把学生自主学习和全面发展放在中心地位,在夯实专业基础素质的同时,强调学生继续学习能力的培养,为学生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三)课程设计思路

1、按照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突出工作任务与知识的联系,在职业实践活动的基础上掌握电工技术的知识和技能。

根据电工技术工作要求,将本课程分成电工基础理论、电工设备和工厂供电三个课题组织教学。

2、根据三个电工技术大课题,确定了小课题,全面而合理地覆盖电工的理论知识。

主要内容和课时数见下表1

 

表1授课计划时间分配总表

序号

电工技术主要内容

学时

备注

1

电工理论基础

1-1

直流电路

12

1-2

交流电路

12

2

电工设备

 

2-1

磁路和变压器

14

2-2

电动机及其控制

14

2-3

电工测量设备

8

3

工厂供电

3-1

电力负荷与短路电流计算

8

3-2

工厂变配电技术

6

3-3

用电安全与保护

6

机动

2

考试

2

合计

84

二、课程目标

1、总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领悟电工基本理论方法、变压器与异步电机的基本原理;能够看懂一般电路图,会使用常用低压电器和变压器、电动机等设备;能够进行一般电工测量;能够进行变配电设备的的操作、维护。

2、具体目标

能力:

①能正确进行安全用电操作,会预防触电及触电急救。

②能正确使用电工仪器仪表检测一般电路,进行电工测量。

③能进行电工识图,正确使用电工工具。

④能正确使用变压器和电动机,进行拆装和维护。

⑤能正确使用常用低压电器。

⑥能正确进行变配电所的相关操作。

知识:

①初步了解并能概述出电工技术的基本内容。

②能正确概述变压器和电动机的工作原理。

③能正确表述出常用工具量具使用方法及维护保养方法。

④能正确表述触电急救方法。

素质:

①具有自主学习电工新技能,能自主完成工作岗位装配、调试和维修任务。

②具有分析能力,善于创新和总结经验。

③能灵活处理施工现场出现的各种特殊情况,具备施工现场协调能力。

④具有合作精神和管理协调能力,善于沟通,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

⑤具备优良的职业道德修养,能遵守职业道德规范。

三、内容标准

(一)电工理论

教学目标:

掌握直流电路的基本理论、交流电路基本知识。

活动安排:

直流电路,交流电路。

考核评价:

目标评价、过程评价相结合的方法,评价的手段包括闭卷(或开卷)考核等。

其中基本知识的测试成绩占40%、学习过程档案资料(作业、课堂笔记、课堂表现记录)占60%。

学时分配:

24学时

1、直流电路

知识要点:

电路中的几种基本物理量,建立电流、电压参考方向概念,电压源和电流源的概念和特性;基尔霍夫定律、叠加原理、戴维南定理。

技能要点:

应用基尔霍夫定律、叠加原理、戴维南定理分析直流电路,实验验证定理、原理。

拓展知识:

电压源和电流源等效变换

2、交流电路

知识要点:

交流电的概念、特点,正弦交流电的三要素,相位差的概念,交流电的相量表示方法,纯电阻、纯电感和纯电容电路的特点,RLC串关联电路,电压、阻抗、功率三角形,功率因数的意义和补偿的方法,三相交流电的基本概念,三相交流电路电压、电流、功率的计算方法。

技能要点:

认识电阻、电感和电容,并学会简单测试,日光灯照明电路的连接和测试。

拓展知识:

相量的复数表示

(二)电工设备

教学目标:

说出变压器与异步电动机的结构和基本工作原理;识记常用低压电器元件的名称、规格,正确使用常用低压电器;具备用电工仪器仪表检测一般电路的能力及常用工具量具维护保养能力。

活动安排:

磁路与变压器、三相异步电动机、低压电器、电工测量

考核评价:

目标评价、过程评价相结合的方法,评价的手段包括闭卷(或开卷)考核等。

其中基本知识的测试成绩占40%、学习过程档案资料(作业、课堂笔记、课堂表现记录)占60%。

学时分配:

36学时

1、磁路与变压器

知识要点:

磁路基本物理量和磁路欧姆定律;变压器一般组成,工作原理,变压器的电压、电流和阻抗变换关系,变压器的外特性、损耗和效率,变压器的额定值及使用常识。

技能要点:

变压器的拆装;正确使用变压器。

拓展知识:

特殊变压器的基本知识

2、三相异步电动机及控制

知识要点: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构造和工作原理,电磁转矩与机械特性,三相异步电动机的额定值和选用,起停控制电路。

技能要点:

电动机的拆装;正确使用电动机;起停控制电路的接线。

拓展知识:

电动机的调速。

3、电工测量设备

知识要点:

电工测量技术,常用电工仪器仪表检测一般电路的方法,常用工具、量具维护保养。

技能要点:

使用常用电工仪器仪表检测一般电路,常用工具、量具维护保养能力。

拓展知识:

其它测量仪表的使用。

(三)工厂供电

教学目标:

会进行工厂供电负荷的计算,短路电流的计算,看懂一般工厂供电电路图;会操作工厂变配电设备。

活动安排:

工厂供电负荷的计算、工厂供电电路图的阅读、工厂变配电设备的操作。

考核评价:

目标评价、过程评价相结合的方法,评价的手段包括闭卷(或开卷)考核等。

其中基本知识的测试成绩占40%、学习过程档案资料(作业、课堂笔记、课堂表现记录)占60%。

学时分配:

20学时

1、负荷计算和和短路电流计算

知识要点:

工厂供电的有关知识、工厂电力负荷计算和短路电流计算。

技能要点:

拓展知识:

设备和导线截面的选取

2、工厂变配电技术

知识要点:

工厂变配电主接线图,变配电设备的选取,供电线路的保护。

技能要点:

读懂工厂变配电主接线图、低压配电设备的选取、自动开关和熔断器的校核

拓展知识:

低压配电屏的安装。

3、安全用电与保护

知识要点:

触电的急救,保护接地,保护接零和漏电保护器,

拓展知识:

防雷

四、实施建议

(一)教学建议

教师必须重视学习现代教学理论,不断更新观念,探索新型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自主发展的时间和空间,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自觉地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促进者。

学生必须重视提升自己的职业素养,培养自己应用电工技术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发展自己的个性特长,在学习过程中学会与人合作,自觉地成为问题的发现者和解决者。

倡导多种学习方式,提高自身的创新精神和合作学习、研究探索的能力。

运用思考、实践、调查、探索、讨论、交流、展示、评价等多种形式促使学生自行设计学习方案,自主探索操作步骤和实验方法,在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加强师生、生生之间的讨论、交流和展示,从而改变学生单一的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

由于本课程的教学目的不仅是让学生掌握电工技术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更重要的是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学会学习。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改变教学方法,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二)评价建议

改进评价方式,改变单一的总结性评价的方法。

电工技术课程实施过程评价、阶段评价和总结评价。

过程评价。

它是对学生在学习中间的态度和能力、参与度、解决问题的能力、对新技术的接受能力、与同学协作的能力、对新的应用环境的适应能力、社会活动能力、使用电工技术的责任心和道德规范、安全意识等方面的评价。

阶段评价。

它是对学生电工技术课程某一阶段学习任务的评价,以某一模块为内容,通过完成某一“任务”,对学生掌握电工技术应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程度进行评价。

总结评价。

它是对学生完成电工技术应用课程学习后的综合评价,以考核、展示、发布、交流等多种形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力,对学生运用电工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进行评价。

(三)教材编写及选用建议

(1)教材编写要以岗位职业能力分析和职业技能考证为指导,以电工课程标准为依据。

(2)凡工作岗位涉及的实践活动,应以岗位操作规程为基准,将其纳入教材。

(3)教材内容应在电工课程标准基础上有所拓展,要将电工技术的最新发展成果及时纳入教材。

(4)教材要以实践性内容为主。

教材体系的安排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讲清知识的来龙去脉,使教材顺理成章,深入浅出,具有趣味性和启发性,尽量做到图文并茂,寓教于乐,循序渐进。

(5)教材内容要渗透素质教育和德育教育的内涵。

在教材编写中要突出培养学生的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以适应电工技术发展的需要。

教材中专业技术的专用英文名词应提供中文注释。

(四)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

1、开发实训指导书、网络资源等

2、建立较为先进而实用的电工实训室

3、选择部分机电设备企业与之建立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

(五)其他说明

1、本课程标准适应五年制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控制方向)的电工技术课程教学规范,其他相关专业设置的电工与电子技术课程可参考使用。

2、在新编《电工技术基础》出版之前,教材选用针对高职高专院校专用教材。

该教材在体现理论知识够用实用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对实践技能的培养。

3、本课程标准所列学时为建议课时,可以根据具体情况作适当的增减。

建议课时包括课堂教学课时和实验课时,不包括考核课时。

《电子技术》课程标准

66学时

一、概述

(一)课程性质

《电子技术》是五年制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控制方向)必修的专业基础课,该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其主要内容为:

电子技术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电子技术的应用等,该课程在整个机电一体专业课程体系中必须较早开设,为后续机电设备电气控制技术、单片机与PLC应用技术等专业课程的教学奠定基础。

(二)本课程的设计思想

1.坚持导向性,注重五年制高职人才培养的特色。

本课程标准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本位,注重发挥五年一贯制的优势,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2.坚持实用性,力求实现“所学即所用”。

通过社会调研,对电子技术工作岗位进行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以生产实践任务为基础选择学习项目、确定学习内容,努力实现项目学习与岗位需求的零距离。

3.坚持主体性,突出学生在教学中的重要地位。

在教学活动中,强调学生学习主体地位,以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潜能,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充分注意学生在知识结构、兴趣爱好、身心素质等方面的个体差异,确定学习目标和评价方法,保证绝大多数学生能完成课程学习目标,使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学习和成功的乐趣,以满足自我发展的需要。

4.坚持发展性,强调继续学习和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

尊重科学发展的一般规律,从课程设计到教学实施的诸个环节,始终把学生自主学习和全面发展放在中心地位,在夯实专业基础素质的同时,强调学生继续学习能力的培养,为学生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三)课程设计思路

1、按照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突出工作任务与知识的联系,在职业实践活动的基础上掌握电子技术的知识和技能。

根据电子技术工作要求,将本课程分成常用半导体器件、模拟电路和数字电路三个课题组织教学。

2、根据三个电子技术大课题,确定了小课题,全面而合理地覆盖电子技术的理论与实践知识。

主要内容和课时数见下表1

 

表1授课计划时间分配总表

序号

电子技术主要内容

学时

备注

1

常用半导体器件

12

1-1

半导体与晶体二极管

6

1-2

晶体三极管

6

2

模拟电路

36

2-1

放大电路

16

2-2

正弦波振荡电路

6

2-3

直流稳压电源

8

2-4

电力电子技术与晶闸管

6

3

数字电路

14

3-1

数字电路基础

6

3-2

组合逻辑电路

4

3-3

时序逻辑电路

4

机动

2

考试

2

合计

66

二、课程目标

1、总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领悟电子技术基本理论方法;能够看懂一般电路图、说出常用电子元件的名称、性能指标及一般使用方法常识;具备初步模拟电路、数字电路的基础知识。

2、具体目标

能力:

①能够读懂一般电子电路图。

②能够正确使用电子仪器仪表进行电子电路测量。

③能够正确使用、检测电子元器件

知识:

①初步了解并能概述出电子技术的基本内容。

②能借助电子仪器描述其使用方法。

③能正确表述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

④能正确表述直流稳压电源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⑤能正确表述出门电路的的组成和逻辑关系。

素质:

①具有自主学习电子新技能能力,能自主完成工作岗位装配、调试和维修任务。

②具有分析能力,善于创新和总结经验。

③能灵活处理施工现场出现的各种特殊情况,具备施工现场协调能力。

④具有合作精神和管理协调能力,善于沟通,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

⑤具备优良的职业道德修养,能遵守职业道德规范。

三、内容标准

(一)常用半导体器件

教学目标:

了解半导体的基础知识、掌握常用半导体器件的结构、参数和特性,会测试晶体二极管、晶体三极管。

活动安排:

晶体二极管、晶体三极管。

考核评价:

目标评价、过程评价相结合的方法,评价的手段包括闭卷(或开卷)考核等。

其中基本知识的测试成绩占40%、学习过程档案资料(作业、课堂笔记、课堂表现记录)占60%。

学时分配:

12学时

1、半导体与晶体二极管

知识要点:

半导体的基础知识,晶体二极管的符号、性能、参数和特性,一般使用方法常识。

技能要点:

使用万用表检测二极管

拓展知识:

半导体器件的命名方法,特殊二极管

2、晶体三极管

知识要点:

晶体三极管的符号、性能、参数和特性,一般使用方法常识

技能要点:

使用万用表检测三极管

拓展知识:

场效应晶体管。

(二)模拟电路

教学目标:

看懂一般电子电路图;说出各种放大电路的组成、工作原理和各元件作用;概述正弦波振荡器、直流稳压电路源的构成、原理以及晶闸管电路组成、原理;

活动安排:

放大电路、正弦波振荡器、直流稳压电路源、晶闸管电路。

考核评价:

目标评价、过程评价相结合的方法,评价的手段包括闭卷(或开卷)考核等。

其中基本知识的测试成绩占40%、学习过程档案资料(作业、课堂笔记、课堂表现记录)占60%。

学时分配:

36学时

放大电路

知识要点:

放大电路的组成和工作原理,静态工作点稳定电路,负反馈在放大器中的作用,集成运算放大器、功率放大电路的组成与应用。

技能要点:

放大电路的调试,学会示波器、低频信号发生器、交流毫伏表正确使用

拓展知识:

场效应管放大电路。

正弦波振荡器

知识要点:

放大电路自激振荡的条件,LC正弦波振荡器的组成和工作原理,几种典型的正弦波振荡电路。

技能要点:

正弦波振荡器的调试,学会示波器、低频信号发生器、交流毫伏表正确使用

拓展知识:

石英晶体振荡电路。

3.直流稳压电源

知识要点:

整流电路、滤波电路和稳压电路的组成、工作原理。

技能要点:

充电器的安装

拓展知识:

开关电源。

力电子技术与晶闸管

知识要点:

晶闸管组成、结构和工作原理,可控整流与触发电路,电力电子器件。

技能要点:

调光台灯的安装

拓展知识:

交流变频电路。

(三)数字电路

教学目标:

了解数字电路的基础知识,说出门电路的基本概念及各种门电路逻辑关系和功能,分析简单组合逻辑电路和时序逻辑电路。

活动安排:

数字电路的基础知识、基本逻辑门电路,组合逻辑电路,时序逻辑电路。

考核评价:

目标评价、过程评价相结合的方法,评价的手段包括闭卷(或开卷)考核等。

其中基本知识的测试成绩占40%、学习过程档案资料(作业、课堂笔记、课堂表现记录)占60%。

学时分配:

14学时

1.数字电路基础

知识要点:

数字电路的基础知识,基本逻辑门电路,复合逻辑门电路。

技能要点:

门电路的测试

拓展知识:

集成逻辑门。

2.组合逻辑电路

知识要点:

常见组合逻辑电路,显示器。

技能要点:

七段数码管

拓展知识:

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

3.时序逻辑电路

知识要点:

触发器,时序逻辑电路。

技能要点:

555定时器

拓展知识:

时序逻辑电路的设计。

四、实施建议

(一)教学建议

教师必须重视学习现代教学理论,不断更新观念,探索新型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自主发展的时间和空间,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自觉地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促进者。

学生必须重视提升自己的职业素养,培养自己应用电子技术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发展自己的个性特长,在学习过程中学会与人合作,自觉地成为问题的发现者和解决者。

倡导多种学习方式,提高自身的创新精神和合作学习、研究探索的能力。

运用思考、实践、调查、探索、讨论、交流、展示、评价等多种形式促使学生自行设计学习方案,自主探索操作步骤和实验方法,在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加强师生、生生之间的讨论、交流和展示,从而改变学生单一的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

由于本课程的教学目的不仅是让学生掌握电工与电子技术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更重要的是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学会学习。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改变教学方法,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二)评价建议

改进评价方式,改变单一的总结性评价的方法。

电子技术课程实施过程评价、阶段评价和总结评价。

过程评价。

它是对学生在学习中的态度和能力、参与度、解决问题的能力、对新技术的接受能力、与同学协作的能力、对新的应用环境的适应能力、社会活动能力、使用电子技术的责任心和道德规范、安全意识等方面的评价。

阶段评价。

它是对学生电子技术课程某一阶段学习任务的评价,以某一模块为内容,通过完成某一“任务”,对学生掌握电子技术应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程度进行评价。

总结评价。

它是对学生完成电子技术课程学习后的综合评价,以考核、展示、发布、交流等多种形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力,对学生运用电子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进行评价。

(三)教材编写及选用建议

(1)教材编写要以岗位职业能力分析和职业技能考证为指导,以电子技术课程标准为依据。

(2)凡工作岗位涉及的实践活动,应以岗位操作规程为基准,将其纳入教材。

(3)教材内容应在电子技术课程标准基础上有所拓展,要将电子技术的最新发展成果及时纳入教材。

(4)教材要以实践性内容为主。

教材体系的安排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讲清知识的来龙去脉,使教材顺理成章,深入浅出,具有趣味性和启发性,尽量做到图文并茂,寓教于乐,循序渐进。

(5)教材内容要渗透素质教育和德育教育的内涵。

在教材编写中要突出培养学生的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以适应电子技术发展的需要。

教材中专业技术的专用英文名词应提供中文注释。

(四)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

1、开发实训指导书、网络资源等

2、建立较为先进而实用的电子实训室

3、选择部分机电设备企业与之建立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

(五)其他说明

1、本课程标准适应五年制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控制方向)的电子技术课程教学规范,其他相关专业设置的电子技术课程可参考使用。

2、在新编《电子技术基础》出版之前,教材选用针对高职高专院校专用教材。

该教材在体现理论知识够用实用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对实践技能的培养。

3、本课程标准所列学时为建议课时,可以根据具体情况作适当的增减。

建议课时包括课堂教学课时和实验课时,不包括考核课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工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