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牧场道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833099 上传时间:2023-01-26 格式:DOCX 页数:44 大小:393.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建牧场道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新建牧场道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新建牧场道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新建牧场道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新建牧场道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建牧场道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

《新建牧场道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建牧场道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4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建牧场道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

新建牧场道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新建牧场道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第一章总体概述

(一)编制依据

1、本合同段招标文件、技术规范、施工设计图纸等;

2、本合同段工程现场考察情况;

3、我公司现有可投入工程的施工技术力量和机械设备;

4、我公司的施工实力和类似工程施工经验。

5、国家建设部和交通部颁布的城市道路、城市桥梁,公路和公路桥梁现行规范。

 

(二)工程简介

本工程为南山牧场新建牧道工程第十二标段,为南山牧场牧业发展需要而建设,地点位于南山牧场建家坪、茅坪、新冲河分场。

质量标准:

合格

资金来源:

自筹

计划工期:

150天(日历天)。

计划开工日期以监理开工令为准。

(四)施工条件

1、地理位置

南山风电场位于某县西南部的南山牧场内,牧场位于湘桂边界越城岭北麓,

地处东经109°58′~110°37′、北纬26°05′~26°15′之间,总面积约152KM2,有“南方呼伦贝尔大草原”之称。

牧场距某县约56KM,场址区对外交通条件便利,从场址区到某县城公路也已通车,该公路按三级公路标准修建,沥青路面,路况良好。

2、地形地貌及地质条件

南山牧场地貌以高山台地丘状山原为主,大地构造属新华夏构造体系第三隆起地带的南端,系湘桂径向构造体系,地貌类型多样,平均海拔1760m,最高海拔1941m。

牧场处于越岭山脉与雪峰山脉交汇地带,地貌类型多样,沟谷发育,主要为中高山台地地形和剥蚀残丘与残山地貌。

山势总体走向近南北向,与区内常年的主风向夹角较小,风力资源十分丰富。

区内为元古界板溪群和震旦系下统及寒武系下组等浅海相类复理石建造浅变质岩组以及印支期花岗岩~五团岩体。

大地构造部位属江南台背斜的雪峰山复式背斜东南部,区内构造形迹呈NNE向,属绥宁北北东向构造带,主要为NNE向褶皱、压性和压扭性断裂、花岗岩体及各类岩脉。

场址及临近地区无大的活动性断裂与发震构造分布,晚近期以来本区地壳运动以区域性缓慢上升为主,总体上处于一个相对稳定的地块区内。

工程施工区场地起伏较大,部分场内施工道路可结合南山风景区现有公路进行改造。

3、水文和气象

南山牧场位于湖南省西南边陲的某县,风场地处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属中亚热带山地气候,四季风明、雨量充沛、山地逆温效应明显。

受大气环流、太阳辐射、地理位置和地势等诸因素的影响,春季和初夏冷暖气流交替,天气多变,骤冷骤热,低温多雨;盛夏初秋,受西太平洋热带高压控制,晴热高温、光照充足;深秋季节,北方冷空气与西南暖湿气流交锋于南岭,秋风秋雨连绵;冬季受北方南下大陆冷空气影响,气候冷且干燥,从而形成春暖多变、夏热多旱、秋高气爽、冬冷少寸、四季风明的气候特色。

南山牧场场区年有雾时段较长,一年中到少1/3以上约120天的时间有雾,而且雾的分布区域较大,局部地区能见度较低。

南山牧场范围年平均气温12℃,年均降雨量1699mm,年有霜天数28天,年雷暴日数35天。

第二章施工准备

(一)施工组织准备:

1、组织机构的设置

针对本项目的工程范围和特点,本着施工能力充分、施工经验充足及精干高效的原则,设立南山牧场新建牧道工程第十二标段项目部,工程施工管理将以项目经理部为核心,以项目经理负责制为原则,项目经理部将在公司经理的领导下,严格按本公司ISO9001:

2008质量管理体系、GB/T28001-2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ISO24001:

2004环境管理体系要求运作。

依托我单位管理力量和后勤人员为本项目服务,并抽调技术骨干组成“高效、精干”的项目部,项目经理为本工程总负责人,项目技术负责人负责本工程的技术管理工作。

项目部下设四部二室,即工程技术部、安全质量部、物资设备部、计量财务部、工地试验室、综合办公室,并根据工程现状及工期的需要,计划由2个施工班组进行施工。

 

图2-1施工组织机构设置

(二)施工技术准备:

1、作好调查工作

为了顺利组织施工和编制切实可行的施工组织设计,针对以下内容作出调查:

(1)水文地质情况的调查:

排水管工程的施工,需要详细掌握地质、地形情况,如地质条件等,以便于采取有效的降低地下水位的措施。

(2)地上、地下情况的调查:

为了确保本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应对施工现场及其周围的地上建筑物的位置、地下构筑物、高压输变电线路和各种地下管线的位置和走向等情况进行调查,以便在施工前采取有效措施,及时进行保(防)护。

施工时,还要积极采取环保措施,降低施工噪声和粉尘污染,防止扰民及妥善解决污水处理等问题。

2、技术力量保障

工程施工前,按施工布署中的组织机构及岗位设置,在我公司主管领导的主持下,尽快落实人员上岗。

在准备工作期间,对上岗人员进行岗位培训,熟悉有关图纸规范,优化施工组织设计,施工前做好设计图纸、施工组织设计、施工安全生产等有关规范、技术交底工作。

3、施工现场控制网点的测量

(1)水准点:

进场后,立即进行角桩控制点的复核、保护工作,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进行临时水准点的布设(应设置在相对固定点),并用浇筑水泥混凝土等方法,作好引桩等保护工作。

(2)组织测量,进场前施工人员根据现场角桩点定出道路中线、边线,以使进场后能立即开展施工。

(三)物资条件准备:

1、材料准备

施工材料对工程的施工质量、施工进度影响较大,材料申请计划及时拟出,并报材料供应部门及时备料。

材料备料遵循“有计划、保质量、按进度”的原则,材料选择时遵循“多联系、比质量、择优质”的原则。

做好后勤保障工作,为工程的顺利进行创造必要的条件。

(1)本工程的主要材料为片石、碎石、砂子等,根据施工方案中的施工进度计划和施工预算中的工料分析,编制工程所需材料用量计划,作为备料、供料和确定仓库、堆料场面积及组织运输的依据。

(2)组织材料按计划进场,并做好保管工作。

2、施工机具准备

(1)根据施工方案中确定的施工方法,对施工机具配备的要求、数量以及施工进度安排,编制施工机具需用量计划。

(2)由本企业内部负责解决的施工机具,根据需用量计划组织落实,确保按期供应。

施工机具进场详细情况详见附表一。

(3)机械和工具准备:

根据施工现场的资源需求量计划,本工程的大型机械主要为挖掘机、压路机、装载机、汽车式起重机等机械设备,施工前认真做好进场机械设备的检查、维修和必要的保养工作。

3、通讯

为了保持与外界的联系,在每个部门分别安装一台固定电话。

现场施工人员除移动电话外,还配备对讲机,以此形成一个形式多样的指挥通信系统,从而确保施工生产有序地进行。

4、施工用电计划

根据现场调查,临时用电拟定在既有电力主力线下安装一台160KVA变压器接入场区配电房内,所有生产、生活用电均从配电房引出。

现场配备2台250KW环保型发电机辅助使用,

根据用电容量,导线采用断面为10mm2的BV型铜芯橡皮线,并且电缆从电源点接出后采用立杆架空布设,电杆间距20~30m,在每根电线杆下设一二级开关箱。

5、施工用水计划

临时用水也从附近自来水管道引入,并设置蓄水池,以保证正常的施工、生活用水。

6、施工排水计划

施工过程除了做好施工现场和临时道路的排水与生活污水的排放工作外,还注意以下排水工作。

(1)管槽施工的排水:

施工现场排水主要为沟槽、基坑排水,采用在槽底边侧挖一条0.3m×0.3m的土渠,把地下水或雨水排向积水坑后用潜水泵抽上排除,积水坑间距60m。

除此之外还应做到路基、路床的表面积水排除。

(2)施工现场排水:

拟在施工临时设施、搅拌点、水泥仓库、材料堆放点等临时搭设处周边挖30cm×40cm排水沟,与场地排水渠连接,形成排水系统,排除地表水。

(四)施工现场总平面布置

根据施工计划及现场环境的特点,设置各项临时设施,做好施工平面部署。

1、布置原则

(1)尽量使用业主提供的红线征地范围,减少临时征地。

(2)根据施工的先后次序,利用永久征地或已完成工程作未完工程的临时场。

(3)不妨碍施工测量放线,保障运输道路畅通。

(4)依实际地形布置场地、修筑施工便道,减少建场费用。

(5)生活区和生活区要开布置,遵循“安居才能乐业”的原则,改善生活区生活条件,场内设洗车槽,对参与运输的车辆出场前进行冲洗。

(6)靠近主体工程,减少工地搬运距离,职工上下班方便。

(7)考虑规划,减少费用。

(8)各工种的作业不产生干扰。

(9)尽量集中,便于管理。

符合环境保护,满足使用安全、卫生。

 

2、平面布置说明:

(1)施工便道

便道设于临时征地线内。

场外运输通过江边既有的道路实现。

场内施工便道宽度不小于4.0m,沿线路可到达各作业面。

(2)生活、办公用房等临设的布置

根据现场调查情况,拟定租用一块场地,布置现场办公生活区。

并按环保要求和有关规定,做好地的围蔽、污水垃圾处理、安全保卫及防火防疫等工作。

(3)文明施工、绿化、场地硬化等平面布置及达到的标准、等级

1)为了方便管理,办公、生活区、预制场统一采用规定的围蔽。

2)现场办公室及各种临设的布置除满足合理、方便、整齐划的要求外,还必须做好文明施工的宣传。

3)施工现场出入口处悬挂城监部门颁发的施工标牌,标明工程名称、施工单位、现场负责人、施工许可证号、文明施工负责人、投诉电话等内容,方便群众监督。

4)严格控制施工范围、搭设临设、停放机具、材料不乱占施工范围外的道路及场地。

5)建筑材料的堆放按照指定的区域范围分类堆放,材料转运堆放有专人管理、专人清扫、保持场地清洁。

6)办公、生活区以及预制场地统一进行硬化,并保持场内的整洁与卫生。

场内设置一定的绿化设置,以改善工作生活环境。

7)工地出入口设置洗车槽,对出入的车辆行冲洗,防止污染路面。

 

第三章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

(一)总体施工方案

1、施工条件与施工方案施工方法的关系

根据本标段施工条件(自然条件、气候条件、交通条件、地质条件、人文条件及既有构造物状况),决定了本标段总体施工方案。

(1)根据本标段进出场便利的施工条件,场内施工道路分两段组织流水施工,施工作业面的安排按场内道路进展情况依次展开。

(2)开工时立即安排全线软基施工及路堤填筑,确保软基路段有足够的预压沉降期。

2、施工总体安排及合理的施工顺序

1、本施工合同段地形起伏不平,区域地貌较复杂。

安排好人员进行施工技术,安全学习。

进场的施工人力能力及机械设备能力见附表。

2、开工前组织施工人员全面熟悉设计文件和技术交底,并对现场进行核对和技术调查。

3、施工前做好清理场地工作,做好三通一平。

4、尽量避开雨季作业,加强防护及排水,路基开挖后,利用土、石填方、修整路拱、修整边坡、机械碾压等工序需要紧密衔接,连接施工,确保地基与已填筑的路基不被水浸泡。

5、挡土墙和护肩墙施工前先放样,砌筑好后强度达到80%以上方可填土或填石碾压,以免墙体遭到破坏。

6、在施工中充分利用机械设备,利用新技术、新工艺,在工期紧张时,采用两个施工队交叉作业,以保证工程的质量和工期。

同时,施工段内的各道工序进行合理的穿插,为确保工期目标的实现,本工程各道工序,凡具备工作面即展开施工。

 

(二)路基路面工程

1.路基施工

①准备工作

首先根据设计提供的路线参数和布设导线网,进行路中线和两侧边线的放样,直线段20m放一个断面桩,平曲线段5~10m放一个断面桩,个别拐点处5m一个断面。

路中线和路边线控制桩采用木桩,在施工区域以外再布设两个控制桩,为恢复提供依据,在结构两侧要另放一个断面控制桩,防止路中线桩和路边线两侧桩损坏时,能提供恢复依据,同时在路边每侧50m设一个15cm×15cm,高50cm水泥里程桩,算出桩号。

放样后,在道路征地宽度,两侧内各0.2m开设深30cm宽30cm的排水沟。

也可以当边界线使用。

当农田水位较高,采取筑堤挡水的方法,切断与外围原乡村灌溉沟渠的联系,同时配备若干台水泵,间断性强行排水。

同时,清除路堤填筑区域的农作物根基,伐除灌木和乔木。

在边沟降水1-2天后,用推土机整平地表,复测标高。

作为路堤填筑原始起算面。

在发现有比较松软的土质区域或土洞时,围绕中心以横向1米,纵向0.5米的密度用钢筋钎进行插钎,做好记录向监理汇报。

软土层和土洞挖除后进行换填。

②原地面压实

原地面清理后采用压路机静压2~3遍,以路中线向两边进行。

当地面含水量较高,轮迹比较明显,或有局部弹簧,不可再压。

在路堤范围内开沟,纵向间距10~15m,横向间距10m左右设截面为30cm*30cm降水沟,形成10m*(10~15)m的方格网状,以利进一部降水。

对于个别粘性较大的土质区域,乘晴好天气,可在压实前,用挖掘机翻一遍,凉晒一段时间碾压。

在静压基本没有明显轮迹时,振动压路机碾压,碾压速度为5~6km/h,反复5~6便,当个别位置有弹簧土时,可进行局部开挖换土回填。

最后碾压至无明显轮迹,进行压实度检测,合格后方可进行正式路基填筑。

③路基填筑

路基填筑的土源,进场前先测定其含水量,随时进场,随时推平压实。

施工以50~100m为一段施工。

土方卸点应保持一定间距,载重自卸车堆距保持在6~7m,如采用5t自卸车,堆距保持3~4m.

推土可采用斜向推土的方法,当土源含水量比较高时,可用推土机推平、翻晒,以降低含水量,并辅以人工整平。

每100~200m路堤上的土推平后,用压路机静压一遍,再让推土机整平一次,对边坡及高低较大的部分人工予以修整。

碾压采用振动压路机,直线段由路边向路中进行,曲线段有内侧向外侧碾压,碾压速度控制在3~4km/h,碾压次数5~6遍。

第一遍和最后一遍为静压,其余为振动碾压。

碾压除结构物边上可采用横向碾压外,均应纵向碾压。

轮迹重叠30~40cm,每班新老铺层应碾压成与路纵向成450角。

在原地面填筑时,先填筑路拱,形成2%的道路横坡,压实后形成中间高40cm路拱。

④路基施工工艺流程图

 

2.级配碎石层施工

材料要求

碎石选取质地坚硬、耐磨、无杂质的碎石。

其颗粒级配及压碎值应符合下表质量规范要求

通过筛孔(mm)的质量百分比

液限%

朔性

指数

40

30

20

10

5

2

0.5

0.075

100

9~100

75~90

50~70

30~55

15~35

10~20

4~10

小于28

小于6

b)石屑使用碎石场地的细筛余料

准备工作

首先将路基上的杂物和浮土应清除干净,然后进行测量放样,直线段10~15m设一控制桩,平曲段5~10m设一控制桩,并在两侧边缘外0.3~0.5m设控制桩,将设计标高标注在控制桩上。

根据路段宽度及预定的压实度,精确计算所需的集料数量,以便材料较准确地到达预定路段。

运输和摊铺集料

在料场洒水淋湿未筛分碎石,使其含水量略大于最佳含水量的1%左右。

尽量减少运输过程中集中离析现象。

集料到达事故现场后按一定的距离卸置于路床上,卸料距离要严格控制,以免不够或过多而导致二次搬运。

一般情况下,人工摊铺时,其松铺系数为1.35,机械摊铺时,其松铺系数为1.30.将混合料均匀的摊铺在预定的宽度上,表面要求平整。

级配碎石的未筛分碎石摊铺后在较湿的情况下,向上运送石屑,并将石屑均匀的摊铺在碎石层上。

拌和整型

将摊铺的碎石,使石屑均匀调分布到碎石料中,同时洒足够的水分,使混合料在拌和结束时达到最佳含水量1%左右。

并且没有粗细颗粒离析现象。

将拌和的混合料按规定的路拱进行整型,在整型过程中,禁止任何车辆通行。

碾压

整型后,当混合料的含水量等于或大于最佳含水量时,用14t以上的振动压路机进行碾压。

碾压过程中,前后轮每次重叠轮宽的1/2,且后轮宽一半应压路肩。

有两侧向中间碾压,先压路边2~3遍后逐渐向中心。

弯道超高和纵坡较大的段落,应由低处向高处碾压,随即检查横段、纵断高程。

从稳压到碾压全过程都应随压随洒水花,总水量约12~14kg/m2

碾压过程从稳压至碾压成活要完全中断交通。

严禁机动车辆等在上面调头、转弯、刹车以防表面松动。

碾压至表面平整,无明显轮迹,压实密度≥设计要求。

碾压中局部有“软弹”现象,应立即停止碾压,待翻松晾干或处理后再压,若出现推移应适量洒水、整平压实。

如发现碎石呈圆形和成石屑过多,即表明“过碾”,应将过碾部分碎石挖出,筛除细小石料,添加带有棱角的新料,再机械碾压。

分段进行施工,衔接处可留一段不压,供下一段施工回转进行之用。

养护

级配碎石层成活后,须在润湿状态下养生,表面过于干燥时洒水0.5kg/m2.

禁止各种车辆通行,特别是履带车辆。

 

级配碎石层施工工艺流程图

 

(三)附属工程

1、浆砌片石挡土墙

所用片石石质色泽均匀、质地坚硬、不易风化,无缝隙,片石厚度不应小于20cm。

砂浆拌合要严格按照配合比上料,机械拌合,自动计量,确保砂浆标号不低于设计标准。

石块在砌筑前浇水湿润,表面泥土、水锈应清洗干净,片石分层砌筑,以2-3层砌块组成一个工作层,每一工作层的水平缝应大致找平,各工作层竖缝相互错开,不得贯通,间缝宽度不大于3cm。

浆砌片石平砌,每层石料高度大致相等,外圈定位行列和镶面石块应丁顺相间或二顺一丁排列,上下层竖缝错开距离不小于8cm,砌体各层平缝宽度不大于2cm,竖缝宽度不大于3cm。

砌体均采用挤浆法施工,勾缝采用平缝压槽法,在砂浆初凝后,覆盖养生7-14天,期间避免碰撞、振动和承重。

砌筑基础的第一层砌块时,先将基底地表清洗、湿润,再坐

浆砌筑;砌筑上层砌块时,避免振动下层砌块,砌筑中断后恢复砌筑时,将砌筑的表面加以清扫和湿润。

挡土墙采取分段跳槽开挖,分段长度不宜小于10m。

施工随开挖、随砌筑,并作好墙后排水设施,及时回填或填筑路堤。

基础砌筑前,首先将基础表面风化、松动土石方清除。

对于硬石基坑中的基础,采取紧靠坑壁砌筑,并灌浆塞满间隙,使之与地面接为一体。

雨季在土质或易风化软石基坑中砌筑基础,在基坑挖好后,立即满铺砌筑一层。

砌筑墙身

砌体高出地面后及时回填夯实,并作好其顶面排水、防渗设施。

伸缩缝与沉降缝两侧壁应平齐无搭接,按设计要求将缝中的防水材料塞填紧密。

按设计位置安设泄水孔,同时作好墙后反滤、防渗隔水设施。

2、排水工程

道路过水采用圆管涵过水

1、基槽检验合格后,方可填筑基底垫层,经监理工程师确认密实后才可进入下道工序。

2、管节吊装

圆管委托有资质保证的厂家预制。

管节运至现场由人工配合汽车吊进行安装,管节安装将从下游往上游方向进行。

管节垫稳坐牢,立模灌注管节护管混凝土。

3、回填

当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100%以后,进行基坑回填。

回填时两侧同时对称进行分层夯实,压实采用小型振动夯,其密实度达到95%。

施工过程中,当涵顶覆土小于0.5m,严禁任何重型机械和车辆通过。

 

(四)关键工程施工措施

1、高填土路基工程

深填、高填、半填半挖、桥头引道高填土,往往会在通车一段时间后下沉,究其原因,一方面在于施工因素,如压实控制不好、分层过厚、冬施措施不当等,另一方面在于材料因素,如最大干容重及最佳含水量有误、材料压缩系数过大、采用高塑性指数的粘性土等,均会出现此问题,它会使路面变形、开裂或下陷。

在工程中宜采用以下措施予以控制:

按路面平行线分层控制填土标高,按试验路路基填土厚度的90%来控制规模施工时的填土厚度;在新旧填土的衔接处,严格控制填土接茬台阶的最小长度,以避免接茬处超厚,压实不足;防止漏夯或夯实不足,严禁超厚填土;在机械难于压实的地方,用适当的小型机具进行补充夯实;冬季施工时应使土在未受冻的情况下回填压实,避免填土压实密度严重不均匀而造成土体下沉;回填几种土时,不能仅用某一种土的击实试验得出的密度标准作为所有填土的压实度标准,而应按填土的不同类别,做相应土的若干组击实试验,取值应符合相应规定。

2、软土地基超限沉陷:

软土具有含水量大、抗剪强度低、承载能力低的特性。

在软土上修建路基或桥涵构造物基础易出现压缩沉降、滑陷、坍塌等,近年修筑的某工程的一座通道桥,其下部构造为分离式扩大浅基础,上部验收时沉降竟达十余厘米,经约请地质勘察部门及设计人到场对出现的原因进行分析得知,是由于软土地基的超限沉降引起,后采取预压方式至使沉降稳定,再调整纵断,以满足使用要求。

对软土地基主要采取以下方法:

采用换填渗水性良好的土,对基底进行加固;设置白灰粗砂桩,此法适用于粉砂土质、含水量大的软土地基。

软土地基成孔后,筛选生石灰块加水泥、粗砂拌匀后填充,用木棍捣实,当生石灰块遇地下水消解后,填充料体积膨胀,起到挤压土基作用,提高了路基承载力;石灰、水泥稳定碎石法:

是用于苇塘、稻田、藕池的沼泽地区路基的处理。

排水、清淤、清除草根植被后,将石灰和水泥混合,再将碎石与混合料拌和均匀,然后摊铺压实养护;对路基采取强夯、预压等措施或使用土工织物。

 

第四章质量管理体系与措施

(一)质量方针和目标:

1、质量方针

对全体施工人员经常组织进行质量教育,增强质量意识,牢固树立“质量第一”的观念,建一流“精品工程”。

2、质量目标

对本工程的质量总目标为:

工程一次交验合格率达到100%合格工程,即综合评定时,在外观、实测实量、技术资料三项均合格。

在主要检查项目的合格率达到100%的基础上,其他全部检验批检查项目合格率的平均值达到85%以上。

工程施工质量等级核定在外观、实测、技术资料三项均为合格。

(二)建立完善、全面的质量管理体系

我公司施工此工程时本着“质量第一”的原则进行质量目标管理,并导入ISO9001质量认证体系,以“强化科学管理,优化整体质量,持续改进提高,满足顾客要求。

”为质量方针,保证此项工程合格的质量目标,特制定以下质量管理计划:

1、建立健全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

(1)健全质量保证体系,严格按照质量体系文件进行质量管理,做到从资源投入和过程控制上保证工程质量。

质量保证体系如图4-1所示。

 

图4-1质量保证体系图

(2)项目经理部在工地全面负责工程的生产管理、质量监督等具体事项,成立质量管理组织机构,严格在质量保证体系下进行管理,对于工序、分部分项工程质量严格实行三级质量控制,定期对已完工工程质量进行检查、评估以促进和保证工程质量,推行全面质量管理和目标责任管理,从组织措施上保证工程质量真正落到实处。

组织机构及检查程序如图4-2、图4-3所示。

 

 

图4-2质量保证组织机构图

 

 

 

否是

 

图4-3质量检查、控制程序图

 

(3)选派有经验的技术人员成立技术攻关组,研究制定各工序施工方案,做到每项工程、各个工序施工有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案和施工方法,同时对每个作业点设技术人员值班,确保施工方案、技术措施的落实。

(4)调集具有丰富施工经验和管理、技术过硬的队伍,选派优秀的项目经理及技术过硬的工程师分别担任项目经理和技术负责人,配置一名业务水平较高、责任心较强的专职质量检验人员。

2、建立严格的工地质量管理制度:

(1)坚持“三检”、“三不交接”和“五不施工”制度。

“三检”即:

施工中进行自检、互检、交接检。

工序交接检即:

每道工序完成后,必须进行合格检验,并经质检工程师或监理签证,做到上道工序不合格,不准进入下道工序。

“三不交接”即:

无自检记录不交接;未经专业技术人员验收合格不交接;施工记录不全不交接。

“五不施工”即:

未进行技术交底不施工;图纸及技术要求不清楚不施工;测量桩橛和资料未经换手复核不施工;材料无合格证或试验不合格者不施工;上道工序不经检查签证不施工。

(2)坚持隐蔽工程检查签证制度和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检验制度

凡属隐蔽工程项目,首先由作业班组、队、项目部逐级进行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工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