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树脂直接粘接牙体修复仅限参考.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783307 上传时间:2022-10-13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9.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复合树脂直接粘接牙体修复仅限参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复合树脂直接粘接牙体修复仅限参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复合树脂直接粘接牙体修复仅限参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复合树脂直接粘接牙体修复仅限参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复合树脂直接粘接牙体修复仅限参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复合树脂直接粘接牙体修复仅限参考.docx

《复合树脂直接粘接牙体修复仅限参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复合树脂直接粘接牙体修复仅限参考.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复合树脂直接粘接牙体修复仅限参考.docx

复合树脂直接粘接牙体修复仅限参考

复合树脂直接粘接牙体修复

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楚小玉

 

一、复合树脂直接粘接技术

复合树脂直接粘接(又称粘结)牙体修复技术,是指口腔科临床使用复合树脂材料、通过粘接结合的方式修复牙体缺损的方法,已广泛应用于龋病及各种原因导致的牙体硬组织缺损修复。

二、树脂粘接机理

(一)牙釉质的结构

牙釉质天然表面是光滑的,表层下的釉质由一系列平行排列的釉柱组成。

成熟牙釉质的矿化程度很高,无机成分的质量约占95%,体积约占86%。

无论釉质的深度和位置,组成与结构基本都相同。

牙釉质的高矿化低水分特征有利于粘接剂的渗入,釉质的粘接相对容易。

(二)牙本质的结构

牙本质的组成结构与釉质明显不同,牙本质富含水分和有机物。

水分的体积比达到约20%,有机物的体积约占30%,这两者之和与无机物的体积大致都是50%。

牙本质里边有无数个牙本质小管,从牙髓放散状伸出,贯穿到整个牙本质,使牙本质具有很高的通透性。

牙本质小管内的液体由于牙髓持续的压力不断向牙本质的表面渗出,使牙本质内部形成湿润的环境。

这种高湿的环境不利于粘接,因水能通过水解作用有效竞争硬组织位上的所有粘接位点。

因此对于牙本质的粘接要比釉质粘接困难得多。

综上所述,牙釉质粘接较容易,牙本质较困难。

三、牙釉质粘接

(一)牙釉质粘接机制

Buonocore于1955年提出牙釉质粘接,利用酸蚀在牙釉质表层产生了5~50μm深的微孔层,在牙釉质表面形成蜂窝状结构。

低黏度的粘接剂渗入到蜂窝结构中,聚合形成树脂突。

树脂突与脱矿釉质形成互相交错存在的混合层,又称树脂化釉质层,从而达到机械锁合性粘接,获得微机械固位,粘接强度可达20MPa以上。

(二)牙釉质粘接剂

牙釉质粘接剂一般是由酸蚀剂和粘接树脂组成的。

常用的酸蚀剂大多是15%~40%的正磷酸;粘接树脂大多是不含或含少量填料的低粘度树脂。

四、牙本质粘接机制及其发展

(一)第一代

1956年,Buonocore受到釉质粘接的启发,酸蚀牙本质,得到微机械固位力,但是粘接强度很低(2~3MPa),最终以失败告终。

(二)第二代

1978年,继而转向研究牙本质化学粘接,代表产品是日本的ClearfilF牙本质粘接剂。

利用粘合剂与牙本质发生化学反应,产生粘接。

但结合发生在牙本质表面的玷污层而非牙本质本身,所以粘接强度仍很低(5~6MPa),最终以失败告终。

(三)第三代

日本学者提出了牙本质酸蚀技术:

酸蚀去除牙本质表层0.5~5.0μm的玷污层,打开牙本质小管,使管间及管周牙本质脱矿,形成胶原纤维网状结构,使粘接树脂进入牙本质小管及胶原纤维网的微孔中,形成微机械固位。

粘接强度15~20MPa。

第三代牙本质粘接剂构成:

牙釉质酸蚀剂(15%~40%正磷酸)、牙本质处理剂(弱酸或EDTA)、预处理剂(primer)、粘接树脂。

(四)第四代

与第三代区别之处在于用一种酸蚀剂同时完成对牙釉质和牙本质的酸蚀(全酸蚀,湿粘接),其他步骤与第三代牙本质粘接剂相同。

粘接强度平均达到17~25MPa。

第四代牙本质粘接剂,首次提出除用于树脂材料的粘接外,还可以用于铸造金属、瓷修复体和银汞合金。

但这方面的数据多为实验室的研究结果,临床研究很少。

(五)第五代

第五代粘接剂减少了第四代牙本质粘接剂的操作步骤。

酸蚀剂不变(30%以上高浓度磷酸酸蚀剂),将预处理剂(primer)和粘接树脂结合成一种溶液,粘接机理仍是全酸蚀湿粘接技术。

除了用于树脂材料的粘接外,还可以用于铸造金属、瓷修复体和银汞合金。

粘接强度平均达到20~25MPa。

(六)第六代

自酸蚀粘接技术,弱酸酸蚀,溶解玷污层,溶解后的玷污层与牙本质胶原纤维和粘接剂的树脂单体混合,共同形成混合层,使玷污层成为混合层的一个组成部分,从而不会增加混合层下方牙本质的渗透性,降低患牙术后敏感症状的发生率。

粘接强度平均达到18~25MPa。

(七)第七代

自酸蚀粘接技术,将弱酸酸蚀剂、预处理剂(primer)和粘接树脂结合成一种溶液,临床操作非常简便,粘接强度平均达到18~25MPa。

五、相关概念

(一)全酸蚀

使用磷酸酸蚀牙本质后,玷污层被去除,牙本质表面脱矿后无机成分消失,胶原纤维暴露。

粘接剂渗入胶原纤维层后硬化,形成树脂浸润层,产生强大的粘接力。

(二)湿粘接

即潮湿状态下的粘接技术。

这是在磷酸酸蚀牙本质后胶原纤维暴露,用水冲洗表面后,若直接干燥就会造成胶原纤维脱水收缩,使粘接剂渗人困难。

如果在磷酸酸蚀后用水冲洗表面,然后并不干燥表面,直接涂抹预处理剂(primer)或粘接剂。

表面暴露的胶原纤维层保持湿润状态,就会使粘接剂的渗透更加容易。

六、全酸蚀

(一)全酸蚀的特点及流程

全酸蚀的牙本质特点是玷污层已被清除,管周和管间牙本质均有脱矿,胶原显微暴露并富含水分。

这种牙本质具有高度亲水性,对脱水非常敏感,如PPT18,蓝色代表该组织结构的含水量。

酸蚀后用水冲洗表面,并不完全干燥,保持牙本质中少量水分,防止胶原纤维塌陷,利于预处理剂和粘结剂的渗入,这就是湿粘结。

需要强调的是牙本质小管的胶原纤维,正常情况下胶原纤维网状排列,如过度吹干,胶原纤维就会塌陷,空间变小,影响粘接树脂渗入,造成粘接强度降低。

酸蚀后的牙本质层,本身富含水分,是亲水性的。

要改变其亲水状态,通过涂预处理剂primer来改变其亲水状态。

预处理剂涂后替代了水浸透胶原纤维网,预处理溶剂大多是有机的(乙醇或丙酮)。

有机物溶剂挥发后留下的被树脂包被胶原纤维,然后变硬。

这时牙本质表层也由亲水性变成了疏水性。

预处理剂处理后,再把粘接树脂涂抹进去,聚合后的树脂完全渗入到脱矿的牙本质中,为牙髓-牙本质复合体提供有效的保护。

这就完成了全酸蚀粘接的过程。

疏水性的树脂扩散进入牙本质小管并充满管间牙本质。

如果树脂渗入不完全,在脱矿的牙本质中会出现未渗入区域,并且缺乏粘结树脂突。

这种缺陷会导致牙本质封闭不良和粘结界面的快速降解。

(二)全酸蚀粘接的优缺点

优点主要是适用于釉质粘接,粘接力大。

粘结强度15~25MPa。

缺点是技术敏感度高,用于牙本质粘接易出现术后敏感。

湿粘接湿润程度不易把控,干燥过度,胶原纤维塌陷,粘接强度降低。

粘接剂渗透不足,牙本质封闭不足,术后会出现敏感。

七、自酸蚀

(一)自酸蚀简介

使用弱酸处理液酸蚀牙本质,不需水冲洗,对于玷污层不是去除而是溶解,溶解后的玷污层与牙本质胶原纤维和粘接剂的树脂单体混合,共同形成混合层,使玷污层成为了混合层的一个组成部分,从而不会增加混合层下方牙本质的渗透性,明显降低了患牙术后敏感症状的发生率。

(二)自酸蚀牙本质粘接过程

自酸蚀将酸蚀脱矿和预处理同步进行。

原理是,溶解玷污层,与胶原纤维和粘结剂中的树脂单体混合,形成杂化层。

(三)自酸蚀的特点

玷污层覆盖牙本质并阻塞牙本质小管,这种结构可以明显的降低牙本质的渗透性。

涂酸性树脂以后的牙本质层,树脂已溶解了玷污层并充分渗入玷污层和管间牙本质,也有树脂渗入到牙本质小管。

树脂直接覆盖在涂有酸性树脂的表面,不会有任何渗入不全的危险,所以说自酸蚀是适用于牙本质粘接的。

八、树脂粘接系统的组成

酸蚀剂(acid-etchingagent):

酸蚀脱矿,包括磷酸和弱酸,目的是使组织部分脱矿形成微孔并去除玷污层。

预处理剂(primer):

对组织预处理,目的主要是改变组织的亲水性,为粘接成分与组织结合做准备。

粘接剂(Bondingagent):

粘接剂进入酸蚀后形成的空隙并固化。

九、全酸蚀与自酸蚀的比较

全酸蚀用的酸蚀剂是强酸,自酸蚀用的是弱酸或酸脂。

酸蚀的方法,全酸蚀需要大量冲洗,而自酸蚀不需要冲洗,只是对于玷污层的溶解,而全酸蚀是完全去除了玷污层。

全酸蚀包括酸蚀、预处理和粘接三方面。

使用以四代为代表的三步法。

如把预处理和粘接融为一体,就是现在仍在使用的酸蚀加粘接的两步法的树脂粘接。

自酸蚀也有两步法的树脂粘接,以第六代可乐丽粘接为代表,是把弱酸酸蚀和预处理剂两者结为一体。

如果把酸蚀、预处理和粘接合在一起,就是一步法的粘接剂,就是所谓的第七代粘接剂。

十、小结

复合树脂具有疏水性,需要口腔医师对被粘接的牙体组织进行特殊处理,才能达到两者的结合。

现有临床技术提供了专门的粘接系统,可使粘接剂与牙体组织形成固化的混合层,复合树脂通过与混合层结合,固化后获得满意的粘接修复效果。

需要大家注意的是复合树脂的临床效果非常依赖于操作者对粘接的正确认识和良好的临床操作过程。

 

复合树脂直接粘接牙体修复技术临床操作步骤

(一)

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楚小玉

 

一、复合树脂直接粘接修复适应证

修复因龋或其他原因造成的牙体硬组织缺损。

前牙美学修复,包括四环素牙、氟斑牙、无髓变色牙、畸形牙及扭转牙等。

前牙小间隙的关闭。

临床堆塑桩核(树脂核),作为全冠的基底修复体。

替换原有的金属修复体。

二、修复前准备

明确患牙的诊断和治疗设计。

清除菌斑牙石,确保牙龈出血等基本口腔问题已得到改善和控制。

患者对治疗方案知情同意,签署知情同意书。

三、牙体预备

(一)牙体预备原则

1.保守原则

尽可能多的保留健康牙体组织,在非承力区可保留少量无机釉,无需作预防性扩展,邻面尽可能保留固有的自然牙齿接触。

2.美观原则

尽量保存唇颊面牙体组织;窝洞清创时不仅要去净腐质,还要去除着色牙本质。

3.可视原则

窝洞洞缘应暴露在视野范围内,保证充填器械可完全进入。

(二)牙体预备步骤

1.咬合检查,确定病损范围和牙体预备范围。

2.保护性措施,避免误伤。

(1)确认所用钻针及设备处于正常状态,降温措施有效。

(2)术中应注意对牙髓的保护。

(3)备洞时,采用间断磨除,勿加压。

钻磨时,充分冷却术区,减少产热对牙髓的损伤。

有效冷却,防止冷却水不能到达钻针尖端而致温度过高。

避免气枪持续吹干窝洞。

3.局部麻醉,对活髓牙或患者有需求时使用。

4.去净腐质

(1)彻底去除病变组织,特别是位于釉牙本质界部位的腐质。

洞缘1mm需达到正常牙体组织,以保证粘接强度、防微渗漏。

(2)对于近髓的龋损,为防止露髓可以采取分期去腐的方法,也可以尝试保留少量软化牙本质,通过间接盖髓剂使之再矿化。

5.固位型和抗力型

(1)增加粘接面积可以增加固位力。

(2)辅助机械固位形有助于增加固位力。

(3)咬合承受区需增加复合树脂厚度,防止折断。

(4)非咬合承受区的无机悬釉可以适当保留。

(5)根管治疗后的后牙,应采用覆盖牙尖的修复方法。

(三)洞缘釉质斜面

1.传统洞缘斜面

复合树脂粘接粘接面积越大粘接的强度就越大。

如何扩大粘接面积?

就是制备洞缘斜面,传统的洞缘斜面是预备一个45~70度,0.5~1.0mm宽的斜面,通过研究证明大于1.0mm的斜面宽度并不能够提供额外的粘接强度,但是更宽的斜面可以使树脂与牙釉质之间达到更加和谐的美学效果

2.优点

(1)横断釉柱,末端酸蚀较轴向酸蚀粘接力更有效。

(2)斜面增加了牙釉质的酸蚀面积,增强粘接力。

3.缺点

(1)洞缘线的终止点不明确,易形成飞边。

(2)充填体边缘受力易折断。

所以传统的洞缘斜面不宜在直接承力的舌面、不易清洁的邻面以及接近牙龈的龈比壁釉质处使用。

(四)I、Ⅱ类洞的牙体预备

复合树脂的抗折断能力强,所以局限于釉质内的龋损可以不必加深窝洞至牙本质层,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