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与忠.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832441 上传时间:2023-01-26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2.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庄子与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庄子与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庄子与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庄子与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庄子与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庄子与忠.docx

《庄子与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庄子与忠.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庄子与忠.docx

庄子与忠

庄子与“忠”

  庄子是道家在战国时代最重要的代表人物,我们通常认为道家是激烈反对儒家思想的,其实庄子并不是儒家思想的激烈反对者,道家思想也并非激烈地反对儒家思想。

  首先,早期道家思想并不象我们所想象的那样激烈地反对儒家。

其次庄子的思想虽然和儒家有区别,有许多不一致的地方,但在许多重要观念上和儒家也相同。

在一般人心中,道家一直是作为儒家思想的批评者而出现的,道家学说也时刻对儒家展现着一种批评姿态。

老子的《道德经》中,有许多批评儒家的地方,而且批评的重点集中在儒家的核心观念上,首先是仁义,其次是忠信、孝慈等,但这并不是早期道家的思想。

因为我们看到的是今本的《道德经》,不能代表早期道家对于儒家的看法。

今本的内容和古本的不一样。

  1973年长沙马王堆出土的汉墓帛书本《老子》,在对儒家的批评方面与今本没有大的区别。

1993年10月,湖北省荆门市沙洋区四方乡郭店村的一座战国墓葬中,出土了一批楚文字竹简。

经过专家们的辩认和整理,于1998年公开出版,书名叫《郭店楚墓竹简》。

其中有《老子》三篇,三篇的内容并不重复。

我们所说的古本《老子》,就是指的这个版本。

这是我们目前发现的更早的版本了。

这个版本与以前的版本有什么不同吗?

  不同之处有很多,对于今天我们所讨论的问题来说,比较重要的是,今本《老子》中对儒家进行激烈批判的地方,却不见于古本《老子》。

这说明,道家对于儒家的态度,经历了一个变化的过程。

道家在开始,并不明显地反对儒家,但在后来的演变中改变了对儒家的态度。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古代文献中的许多内容可以变得更容易理解,顺理成章。

比如说,从今本《老子》的立场看,很难理解古代文献中关于孔子问礼于老子的情节。

老子和孔子见面之后,双方都对对方进行了很高的评价。

孔子称赞老子是龙,老子称赞孔子是凤,称赞孔子的弟子“右智左贤”。

这次会面,给孔子留下的是十分美好的回忆。

看不出他们在思想上有什么激烈地争执。

为什么后来道家的态度有了改变,如此激烈地排斥儒家呢?

无风不起浪。

还是先从儒家自身想想吧!

  事情起源于孟子对于道家的批评,岂止是批评,许多地方简直就是咒骂。

杨朱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他主张“葆生存真”,也就是珍视个人的生命,提出“不以天下大利易其胫之一毛”,也就是说不以任何利益来损害自己的身体。

孟子便大骂其为无君,一同挨骂的还有墨子,说他是无父。

  继而说,无君无父,禽兽也。

如此一来,破坏了此前道家与儒家之间平和的关系。

庄子对于孔子是十分尊敬的。

因为庄子对孔子的学说也有一些研究,也钦佩孔子的为人。

在庄子的著作中,有许多地方谈到对于儒家学说的理解。

后人也很重视这些评论。

从宋代开始,直到清代,有不少学者认为庄子其实是一位儒家学者,说庄子是真知孔子者。

  我们还是先来聊聊古本《老子》吧,看看它与今本老子在忠德的问题上有什么不同。

在今本《老子》中,儒家所讲的仁义以及忠信,老子都持否则的态度,认为它们是智慧伪诈的产物,如果人民复归于朴,无智无欲,也就不需要这些德目。

比如《老子》中说:

“大道废,有仁义;慧智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但在古本《老子》中,庄子引得这段话有所不同:

“故大道废,安有仁义;六亲不和,安有孝慈;邦家昏〖乱〗,安有正臣。

”“安”,是副词,音义均可作“焉”。

古本中,对于“仁义”、“孝慈”、“正臣”,既不赞同,但也并不绝对的排斥。

更为关键的是,少了“慧智出,有大伪”一句。

而“大伪”则是道家绝对排斥的东西。

这一变化确实很重要。

另外,在今本《老子》中,集中反映道儒关系的还有一段话:

“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为之而有以为。

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

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

”从中可以看出,作者认为道德的等级次序是德-仁-义-礼,而礼是最下的。

这是对儒家的批评,但在最末一句中,似乎又肯定了儒家所说的忠信。

  这正说明了某些问题。

今本《老子》中,有许多自相矛盾之处,一会肯定一些观念,一会在另外的地方又否定一些观念,如孝慈等。

而这些自相矛盾的地方,往往是与古本不同的地方。

这可以看出今本《老子》在流传过程中有着明显的改动痕迹。

  那么我们简要概括一下早期道家对于儒家所说的忠德的态度。

  庄子认为,“国家昏乱,有忠臣”一句,就是最好的概括。

通俗一点讲,从早期道家的立场来看,忠德,以及儒家所标榜的一切德目,都是不得已而为之的,在国家的治理中,均属下策。

治理国家的最好办法,并不是要靠道德来约束人们,而是不需要道德、道德存在也没有必要的原始的纯朴状态。

道家的理想就是回复到这种状态。

  儒家的思想一直被现代人嘲笑为太理想化了,可与道家相比,仍是小巫见大巫。

道家更理想化得不着边际。

儒家是泛道德理想主义,道家是一切虚无的理想主义,更彻底的理想主义。

  道家的思想是很理想化的,可正是这种理想化,才是真正彻底地解决问题的方案。

与此相比,世界上的其它一切主张,只不过是对一张破渔网修修补补。

另外,道家的这种看法不仅是道家的,儒家的有识之士也是赞同的。

《礼记》应该是公认的儒家的经典吧,《大同篇》的内容是有名的,提出了“大同”和“小康”两种社会理想。

我们现在要“奔小康”,“小康”一词就出现于此。

不过,我们所谓的“小康”,水平太低了,仅仅是一个人均收入多少美元,和古人所说的小康,相差十万八千里。

  古人所说的小康,是指儒家传说中的尧、舜、禹的圣王时代。

儒家经常称颂的先王时代,也只是小康而已。

圣人制典作乐,开化群人,以礼来约束人群。

而大同则是先王以前的理想时代,人们的道德觉悟极高,或者说,人民不知道什么是道德,也不需要道德,可是所做所为比现代所讲的最好的道德还要道德。

比如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又如“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就象我们所说的共产主义。

  《大同篇》的思想,可以说是儒家对于道家的委婉回答。

道家的理想固然很高,就象尧、舜、禹以前的时代,可是社会进化,世道变迁,过去的田园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现在必须面对现实,礼作为具有约束性的社会规范已是必不可少的了。

早期道家似乎也明白这一点,但是他们在情感上执着于过去,他们说着事情的另一半,忠德以及仁义之类,是世风日下的产物,与无智无虑的古朴社会相比,乃是等而下之的。

这就是早期道家的态度:

不赞同,也不激烈地排斥。

可以说,是各抒己见。

  庄子的思想和老子有很大的差别。

比如说,老子的思想重视统治术,所以有很多阴谋权术的成份,兵家、法家等,均与老子有很密切的关系,甚至可以说是由老子的思想开出来的。

而庄子比较重视个人的精神自由,加之文风汪洋恣肆,所以后世有许多人更喜欢庄子。

  庄子继承了老子关于道的思想,以道观天下与以物观天下是不同的境界。

但恰如我们所说,庄子和老子的旨趣不同。

老子关心的是家国,庄子关心的是个人。

所以对于忠的看法也有很大的不同。

下面就来谈一谈这些不同:

  孔子和老子对于忠德的思想不同。

老子的思想我已经讲过了。

庄子不象老子一样,希望回到以前更美好的时代。

孔子的思想更现实,他看到了现实的需要。

在某种意义上,庄子同意孔子的思想。

孔子讲忠,是从分名制讲起的。

正定名分,然后尽职尽忠。

这种观点庄子是同意的。

那庄子与孔子的分歧在什么地方呢?

  庄子无法赞同孔子的地方,也在于他所说的名分。

庄子认为:

孔子讲名分,讲来讲去,讲得过于绝对了。

什么都是名分,到处都是名分,一个人从生到死,无时无处不处于名分之中。

名分就象一张大网,把人罩住,无所逃。

人活着太累了,没有一点自由。

  儒家所说的好像也有道理,人一出生,就处在社会关系中。

有社会关系,就有名有分,而社会关系就是一张大网。

这是没法逃避的。

  的确人生于世,少不了这张网。

庄子也有父母,也有妻儿,我对于他们也有道德义务,也有尽忠尽责。

但庄子认为,这张网不能把人束缚死了,人还要有自由。

庄子所说的自由,是选择的自由。

有名则有分,有分则要尽忠。

这没有什么问题,庄子也是赞同的。

但名分不能象孔子以及他的儒家后学们所说的那样,是无法选择的。

就象法国的现代哲学家萨特。

他的名言是:

存在先于本质,自由就是选择。

萨特的老师是海德格尔,是否读过庄子的著作我尚不清楚,但他确确实实地研读过老子的《道德经》。

现在经常有人拿萨特来演义庄子的思想,称庄子是中国的存在主义。

其实庄子所说的自由和他不是一回事。

生而有父有母,作为人子,是不能选择的名分。

但有的名分是可以选择的。

比如说,你可以独身,不结婚,没有人夫之名,也就没有人夫之分;你结了婚,可以不要孩子,没有人父之名,也就没有人父之分;你可以不作官,没有人臣之名,也就没有人臣之分。

  现代人,有选择的自由。

古代人却不一样。

你如果身体正常,就不能不结婚,也不能不要孩子,因为你属于国家,你是生产力,国家要增加人口,就由不得你作single.你如果有才能,那么你就是国家的人才,你必须象牛马一样为国家效力,否则便是对国家的不忠。

而且你很可能会为别国效力,那么便是国家的危胁,便是潜在的敌人。

宁可杀死你,也不能留给别人。

儒家从道德说教上来证明这些做法的必须性、合理性,法家从刑罚上来确定这些做法的权威性、有效性。

  庄子要抗争,他尝试着进行选择,要有选择的自由。

庄子曾经作过一个非常小的官,看管漆园的小吏。

在开始,庄子象孔子所说的一样,尽职尽责,忠心耿耿。

庄子首先想到要放弃的,就是君臣的名分。

于是庄子辞去了职务,回到故里。

  有一个名叫惠施的人,他是一个善于辩论的人,和庄子辩论过“鱼我之乐”。

惠施很有学问,学富五车,天文地理无所不通,谈起话来滔滔不绝。

他在魏国作相。

庄子去魏国游学,惠施知道后,不是欢迎庄子,而是很着急,千方百计地要庄子赶快离开。

为什么呢?

是不是魏国不安全?

  不是,是名分在作怪。

庄子也是有名气的人,惠施怕魏王知道庄子来到而重用庄子,抢了他的相位。

庄子并不羡慕他的相位。

给惠施讲了一个故事:

有一种食腐的鸟,它找到了一只死鼠,正好有凤凰飞过,它紧张极了,紧紧地护着那只死鼠,生怕凤凰抢了它的去。

现在庄子就是那只凤凰。

惠施就是那只食腐的鸟了。

  庄子已经看透了,社会上人人都追求名位,可是名就意味着分,没有名,也就没有分。

得到了名,也就失去了自由。

庄子放弃了名,却得到了自由。

这就是庄子的选择。

后世的人也明白这个道理,大家常说,“无官一身轻,真轻松、真痛快啊!

  庄子与孔子对忠德的看法,还有其它的分歧,也和名分有关。

从庄子的立场看,名分是外在于人的,或者说从外加之于人的,而孔子把名分看作是内在于人的。

  名分内在于人,外在于人也好,有着实质的区别。

把名分看作是内在于人的,名分便成了主人。

名分不是服务于人,而是要人服务于名分。

结果所谓的忠德,也就仅仅是忠于名分。

如果把名分看在外在于人的,那么名分是为人服务的,由人获得也由人放弃的,那么忠德表面上看是忠于名分,实际上看是忠于自己。

孔子的学说,只知忠人,不知忠己。

孔子所说的尽己,与忠于自我,并不是一回事。

孔子的尽己,只是要人自觉自愿地为名分服务。

不以自己本身为目的,而以外在的事物为目的,这并不是真正的忠于自我。

举个例子。

就好象我们现代一些人常讲得发挥主观能动性,还有你们常讲的主人翁精神。

以主人翁的精神履行义务,不能以主人翁的精神享受权利。

傻把式,只做老实干活的主人翁。

孔子所说的尽己,也是这样。

孔子太注意于道,注意于礼,用我们的话说,过于强调伦理道德中伦理的、规范的那一面,而相对忽视了个体的选择、自由、个体的道德意志的方面。

  可是,从孔子的言行来看,孔子是忠于自己信念的人,所以他周游列国,遍访天下,以求施展抱负。

这不正是忠于自我吗?

孔子的行为也有和其学说不一致的地方。

我倒不是说他道德上言行不一,而是说孔子的理论和实践上有不一致的地方。

孔子在学说思想上比较重视伦理,强调忠己。

他本人也是这么做的。

他在另一方面,他的实践超出了他的理论,他也忠于自我。

为什么会有这种不一致呢?

因为孔子是圣人。

他本人是或因、或损、或益地继承、修改和正定这礼的人。

别人只能按照他的教导来遵循礼,忠于礼。

孔子是按自己的思想来论述和确立道的,当道确立了之后,重点就在于如何遵循道的问题。

所以孔子对于忠德的态度比较强烈限制性的方面,而忽视超越性的方面。

也就是说强调社会价值,忽视个体价值。

  这是庄子与孔子的第二点分歧。

此外,还有其它的不同。

  庄子与孔子的第三个分歧,其实与前两个分歧是相联系的。

庄子认为,孔子论述忠德时,比较重视具体的道德价值,而不重视抽象的价值。

比如说前边提到的自由的价值、自我的价值,另外庄子还强调的,是生命的价值。

  这些价值看似抽象,其实在社会生活中又是非常具体的。

抽象是与具体相对而言的。

语言对于事物的表达总是言不尽意,没有办法。

比如孔子所强调的为人之道――孝弟、友仁、守信,修己之道――知、勇、刚毅木讷、恭敬、好学、自省改过、辨义利、直,理想人格――圣、贤、君子、士等,都是处理人与人关系以及自身修养的具体要求和规范。

这些自由的价值、自我的价值、生命的价值,与其说是抽象价值,不如叫作现代价值。

因为这些价值,到现代以后被提高到了显眼的高度。

在古代,人们更重视处理日常生活中的伦理问题的实用价值。

  有人说:

孔子曾经讲过,对于百姓,首先要“庶之”,然后“富之”,最后“教之”。

还讲过,“足食、足兵,民信之矣”。

可以看出,孔子重视民生,关心人民的生活,这不就是重视人的生命吗?

孔子是一个民本主义思想的人,多数儒家都是这样。

但这并不是庄子所说的生命价值。

孔子还说过,“未知生,焉知死?

”同样也不能叫作生命价值。

可以说孔子重视人的生命,但并没有把人的生命看作是终极的价值。

  让我们举一个反例来说明吧。

孟子说,生命是我想保有的,义也是我想要保有的,二者不可兼得,舍生而取义也。

孟子主张舍生取义、杀身成仁。

在他看来,仁与义是终极的价值,为了这个价值,可以牺牲其它一切。

与他相反,道家贵生,无论是庄子还是杨朱,都重视生命本身的价值,把生命的价值看作是终极的价值。

那么当孔子家的马房着火时,孔子只问是否有人受伤,不及马。

这又如何解释呢?

这只是一种活命哲学而已,而不是把生命看作终极价值的生命哲学。

  似乎有点黑白颠倒了!

如果我没记错的话,庄子的哲学才被称为活命哲学,现在怎么把这顶帽子扣到孔子老人家头上了。

  孔子重视人的生命不假,这是孔子思想中的浓厚的人道主义一面。

当然,这里是在普通的意义上使用人道主义一词,和后世的人道主义哲学也不同。

但是孔子对于生命本身的理解,只是工具性的,生命的意义不在于生命本身,而在于用生命去完成其它的事情。

生命本身不是目的,而只是手段。

终极价值,如仁与义,才是目的。

  那么怎么能叫活命哲学呢?

当孔子重视人的生命时,他只是想到了人要活命而已,也就是说让人先活着而已,却没有把生命本身看作是终极的价值,所以我才把他对于生命的理解称作生命哲学。

  这难脱诡辩之嫌!

那我们就来说说,孔子本人的生命目的又是什么?

孔子说,文不在兹乎,文不在兹乎?

他把自己看成是周文化的继承者,把自己看称是受命于天而传先王之道的人。

  庄子的哲学被人们称之为活命哲学。

庄子的一些说法是很有名的,比如“无用之用”。

一个人如果有用,被当作人材,就不免要为人所用,一个人没有用,别人就不会打他的主意。

他的无用,对于自己的生命却是非常有用。

庄子还有“材与不材”的说法。

在与友人的辩论中,庄子发现自己的理论需要修正。

庄子在开始一直讲“不材”的意义:

树林里原来有很多树,但被作木工的匠人砍了一棵又一棵,最后只剩下了一棵大树,匠人却不会砍它。

因为这棵树没有用。

这是一棵臭椿树,中心是空的,不能用来做任何家俱,所以得以茂盛地生长,尽其天年。

但友人讲了个类似的寓言,说匠人到树林中,看到一棵没用的树长得很好,匠人说,这棵树和其它树一样在树林中生长,却没有什么用,不如先砍了它。

友人问好,那你该怎么办呢?

是啊,您想作那棵没用的大树,但一无所用也会给自己带来致命的麻烦。

他提的问题很好,迫使庄子修正了自己的观点。

庄子回答说,那样的话,我就处于“材与不材之间”。

简单点说,就是看起来有点用,但好象又没什么大用。

谁也不会在乎你,谁也不会来打你的主意。

这不是道地的活命哲学吗?

不然。

保存性命只是第一步,更重要的,庄子认为生命本身就具有终极的价值,高于一切名分之上。

正象杨朱所说的,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以天下大利易其胫之一毛,不为也。

天下大利,在儒家看来是价值大者,但从道家的立场来看,它并不比自己的身体上的一毛更高。

  这么说来,庄子不是从根本上就否定儒家的忠德吗?

  庄子不否认忠德,但庄子否认儒家所谓的忠德的绝对性。

庄子同意忠德是基本的道德,是基本的原则,但忠德的实施对象,或者说名分应该是相对的,应该有人们自我选择的空间。

此外,名分代表着社会价值,在社会价值,还允许每个人有其个人价值存在,不能把社会价值绝对化为终极价值。

每个人有自己决定何为终极价值的权利。

  我们现在可以更理解什么是儒道互补了。

儒家讲忠德,讲名分,把每个人都紧紧地拴在义务的链条上;道家讲贵生、讲逍遥,给人们一些放任、一些轻松,给喘不过气的人松松绑。

相反相成,相得益彰。

  儒家的哲学,就象一个充满生机活力的青年人,雄心勃勃;道家的哲学,是一位睿智的老人,讲述的是世故的处世经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工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