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解剖学消化系统概论.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830670 上传时间:2023-01-26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710.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系统解剖学消化系统概论.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系统解剖学消化系统概论.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系统解剖学消化系统概论.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系统解剖学消化系统概论.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系统解剖学消化系统概论.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系统解剖学消化系统概论.docx

《系统解剖学消化系统概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系统解剖学消化系统概论.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系统解剖学消化系统概论.docx

系统解剖学消化系统概论

消化系统包括消化管和消化腺两部分。

消化管以十二指肠为界分为上、下消化道。

依据消化腺的体积及位置分为大、小消化腺,大消化腺为独立的消化腺,如大唾液腺、肝、胰;小消化腺分布于消化管壁内,位于黏膜或黏膜下层内。

一、口腔

 

口腔为消化管的起始部。

前、侧壁为唇和颊,顶为腭,底为肌性结构。

向前借口裂通体外,向后经咽峡通咽腔。

由上、下颌牙列将口腔分为前方的口腔前庭和后方的固有口腔两部分。

当上、下颌牙列咬合时,口腔前庭与固有口腔之间仅借第三磨牙后方相通,故当牙关紧闭时,可经磨牙后方的空隙插管或注入营养物质。

1.腭构成固有口腔的顶壁,分为前2/3的硬腭和后1/3的软腭。

硬腭由上颌骨腭突和腭骨水平板构成,表面覆以黏膜。

软腭的后缘游离,伸向后下方称为腭帆;中央有一向下的突起,称为腭垂或悬雍垂。

腭垂的两侧各有一对弓状皱襞,前方的皱襞为腭舌弓,后方的皱襞为腭咽弓。

腭帆、腭垂、腭舌弓和舌根共同围成咽峡,是口腔与咽的分界处。

腭肌均为骨骼肌,有腭帆张肌、腭帆提肌、腭垂肌、腭咽肌和腭舌肌,除腭帆张肌由下颌神经支配外,其余各肌均由副神经的颅根纤维支配。

2.牙

(1)牙的形态牙是人体高度坚固的器官,镶嵌于上、下颌骨的牙槽突内,分为切牙、尖牙、前磨牙和磨牙。

牙的形状及大小虽然各不相同,但其基本形态相似,均可分为牙冠、牙颈和牙根三部分。

牙冠暴露于口腔,牙根嵌于牙槽窝内,牙冠与牙根交界处为牙颈。

(2)牙的结构牙的构造分为牙本质、牙釉质、牙骨质和牙髓。

牙本质构成牙的主体,牙釉质覆于牙冠的牙本质表面,牙骨质包被于牙根和牙颈的牙本质表面。

牙的中央有一空腔称为牙髓腔,容纳有牙髓;牙髓由神经、血管、淋巴管和结缔组织等构成,牙髓通过根尖孔与牙槽突相通。

当牙髓发炎时,炎性渗出物可压迫神经产生剧烈疼痛。

(3)牙的名称及排列人的一生中有两套牙,即婴幼儿期的乳牙和乳牙脱落后萌出的恒牙。

乳牙20个,上、下颌的左、右侧各5个,在出生后约6个月开始出牙,至3岁全部萌出;恒牙32个,上、下颌的左、右侧各8个,约6岁开始换牙,除第三磨牙外,其他各牙在14岁左右完成。

临床上为记录方便,通常以罗马数字表示乳牙,阿拉伯数字表示恒牙,并以横线表示上、下颌牙列,纵线表示左、右侧。

如Ⅴ表示右上颌第二乳磨牙,3表示左下颌尖牙。

(4)牙周组织包括牙龈、牙周膜和牙槽骨。

牙槽骨即构成牙槽的骨质,牙周膜是牙根与牙槽骨之间的致密结缔组织,牙龈为口腔黏膜的一部分,覆盖于牙颈。

牙周组织对牙有保护、支持和固定作用。

3.舌

(1)舌的形态舌位于口腔底,由骨骼肌覆盖黏膜形成。

舌的上面圆隆称为舌背,舌背后份有一界沟将舌分为前2/3的舌体和后1/3的舌根,舌体的前端狭窄称为舌尖。

舌下面的正中有一纵行连于口腔底的黏膜皱襞称为舌系带。

舌系带下端的两侧各有一个黏膜隆起称为舌下阜,由舌下阜向后外侧延伸形成舌下襞。

(2)舌的黏膜舌背及边缘部的黏膜上有许多小突起称舌乳头。

舌乳头分为丝状乳头、菌状乳头、轮廓乳头和叶状乳头,除丝状乳头外,均含有味蕾,后者是味觉感受器。

舌根部黏膜内含有淋巴组织聚集成的小结节,称为舌扁桃体。

(3)舌肌分为舌内肌和舌外肌。

舌外肌主要有颏舌肌,左、右各一,起自下颌体内面中线的两侧,肌束向后上呈扇形进入舌内,止于舌中线两侧。

两侧颏舌肌同时收缩使舌前伸,一侧颏舌肌收缩使舌尖伸向对侧。

一侧颏舌肌瘫痪后,伸舌时使舌尖偏向瘫痪侧。

4.唾液腺开口于口腔的消化腺的总称,具有分泌唾液、帮助消化和湿润口腔黏膜的功能。

主要有腮腺、下颌下腺和舌下腺等三对大唾液腺。

腮腺是最大的一对唾液腺,位于外耳道的前下方,下颌支与胸锁乳突肌之间的下颌后窝内,借腮腺管开口于平对上颌第二磨牙的颊黏膜上。

下颌下腺位于下颌体内侧,导管开口于舌下阜。

舌下腺位于口腔底的舌下襞深面,有一条主管开口于舌下阜,尚有数条小管开口于舌下襞。

 

二、咽

 

咽位于颈椎前方,上端附着于颅底,下端在第6颈椎下缘处延续为食管。

咽呈上宽下窄、前后略扁的漏斗状肌性管道,前壁分别经鼻后孔、咽峡、喉口与鼻腔、口腔和喉腔相通,因而咽也相应地以软腭游离缘和会厌上缘为界分为鼻咽、口咽和喉咽三部分。

咽腔是呼吸道和消化管的共同通道,在鼻咽的外侧壁上有咽鼓管咽口,与中耳鼓室相通;口咽的外侧壁上,腭舌弓与腭咽弓之间的陷凹称为扁桃体窝,容纳有腭扁桃体。

咽后方的咽扁桃体、两侧的咽鼓管扁桃体、腭扁桃体和舌扁桃体共同构成咽淋巴环,对消化管和呼吸道有防御功能。

在喉口两侧的喉咽上各有一深窝称为梨状隐窝,常为异物滞留之处。

咽肌为骨骼肌,包括咽上、中、下缩肌和咽提肌(茎突咽肌、咽鼓管咽肌和腭咽肌),具有推动食物进入食管和封闭喉口等作用。

 

三、食管

 

食管为一肌性管道,长约25cm,上端连续于咽,沿脊柱前面下行,经胸廓上口进入胸腔,通过膈的食管裂孔进入腹腔,至第11胸椎体的左侧与胃的贲门相连。

依据食管的行程,分别以胸骨颈静脉切迹和膈的食管裂孔为界,将食管分为颈部、胸部和腹部三段。

食管全长有三处狭窄,第一狭窄位于食管起始处,距中切牙约15cm;第二狭窄位于食管与左主支气管交叉处,距中切牙约25cm;第三狭窄位于食管穿膈处,距中切牙约40cm,这些狭窄处为异物停留和肿瘤的好发部位。

食管壁较厚,约4mm,具有消化管道典型的四层结构,肌层上1/3为骨骼肌,下1/3为平滑肌,中1/3由平滑肌和骨骼肌混合构成。

四、胃

 

1.胃的位置胃随体位、体型及内容物的多少而变化,在中等充盈时,胃的大部分位于左季肋区,小部分位于腹上区。

胃前壁的右侧与肝左叶相贴,左侧与膈相邻,被左肋弓所掩盖;中间部直接与腹前壁相贴,是临床上触诊胃的部位。

胃后壁与胰、横结肠、左肾和左肾上腺等相邻,胃底与膈和脾相邻。

2.胃的形态及分部胃是消化管中最膨大的部分,为一肌性囊。

有前后壁、出入口和上下缘。

胃的入口称为贲门,与食管相连接;出口称为幽门,与十二指肠相延续。

上缘较短,凹向右上方称胃小弯,在胃小弯接近幽门的最低处为角切迹;下缘较长,凸向左下方称胃大弯。

胃可分为四部分,靠近贲门的部分为贲门部,贲门平面左上方的膨出部称胃底,胃底与角切迹之间的部分称胃体,角切迹与幽门之间的部分为幽门部,幽门部的大弯侧有一不明显的浅沟称为中间沟,以此沟将幽门部分为左侧的幽门窦和右侧的幽门管。

幽门部和胃小弯附近是溃疡病的好发部位。

3.胃的结构胃壁由四层构成,黏膜形成皱襞,皱襞在贲门和幽门附近呈放射状排列,在胃小弯处恒定地出现4~5条纵行皱襞,食糜可沿皱襞间纵沟流向十二指肠,这些纵沟称为胃道。

在幽门括约肌的内表面因黏膜覆盖形成的环状皱襞称为幽门瓣,有延缓胃内容物进入十二指肠和防止肠内容物返流的作用。

黏膜下层较疏松;肌层较厚,由外、中、内层平滑肌构成,环行肌在幽门处增厚形成幽门括约肌;最外层为浆膜。

 

五、小肠

 

小肠是食物消化吸收的最主要部位,向上起自幽门,向下连接盲肠,长5~7m,自上而下依次分为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

1.十二指肠小肠的起始部分,长约25cm,呈“C”形从右侧包绕胰头,向上接幽门,向下连续空肠,分为上部、降部、水平部和升部。

上部又称为球部,是溃疡病的好发部位,在降部后内侧壁的黏膜上,有隆起的十二指肠大乳头,为肝胰壶腹的开口处。

升部与空肠相延续处形成向前下的弯曲称为十二指肠空肠曲,此曲被十二指肠悬韧带(Treitz韧带)固定于腹后壁,十二指肠悬韧带是手术中确认空肠起始部的标志。

十二指肠仅在起始端和终末端完全被腹膜所包裹,其余各部仅前面覆盖有腹膜且肠管紧贴于腹后壁。

2.空肠和回肠空肠起自十二指肠空肠曲,回肠向下连接盲肠,全部被腹膜包裹,借小肠系膜固定于腹后壁。

空肠与回肠无明显界限,上2/5为空肠,位于左上腹,管腔较大,管壁较厚,血运丰富,在活体上呈淡红色;下3/5为回肠,位于右下腹,管腔较小,管壁较薄,颜色较淡。

空肠黏膜的环状皱襞高、密,有孤立淋巴滤泡;回肠黏膜的皱襞低、稀疏,除有孤立淋巴滤泡外,还有集合淋巴滤泡。

六、大肠

 

大肠包括盲肠、阑尾、结肠、直肠和肛管五部分。

盲肠和结肠的形态特点为:

沿肠管纵轴排列有三条基本平行的结肠带,由纵行平滑肌聚集增厚形成;由于结肠带缩紧肠管,因而肠壁在相邻的两条结肠带之间向外膨出呈袋状结构称为结肠袋;结肠带附近有许多含有脂肪组织的浆膜突起称为脂肪垂。

1.盲肠位于右髂窝内,为大肠的起始段,呈囊袋状,长6~8cm;连接回肠,向上延续为升结肠。

在回肠入口处的上、下方,各有一唇形皱襞称为回盲瓣,由回肠末端的环行平滑肌增厚并覆盖于黏膜所构成,具有括约肌的作用,既可控制回肠内容物进入盲肠的速度,又可防止盲肠内容物的返流。

2.阑尾为一蚓状盲管,长6~8cm,其根部附着于盲肠后内侧壁。

阑尾全部被腹膜包裹,并有三角形的阑尾系膜。

阑尾与盲肠相连处是三条结肠带的汇集点,故手术时沿结肠带追踪是寻找阑尾的可靠方法。

阑尾的位置绝大多数位于右髂窝内,常见有盆位、回肠前位、回肠后位、盲肠下位和盲肠后位,其根部的体表投影位于右髂前上棘与脐连线的外、中1/3交界处,此处称为麦氏(McBurney)点,急性阑尾炎时此处有明显的压痛和反跳痛。

3.结肠呈“M”形,围绕于小肠周围,依据位置分为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和乙状结肠四部分。

升结肠起始于盲肠,在右腹外侧区上升至肝右叶下方转向左,形成结肠右曲,移行为横结肠。

横结肠完全被腹膜包裹,以系膜悬吊于腹后壁并下垂成弓形。

横结肠在左季肋区的脾下方形成结肠左曲,移行为降结肠。

降结肠在左腹外侧区下行至左髂窝处移行为乙状结肠。

乙状结肠呈“乙”形弯曲,在左髂窝内向下进入盆腔,至第3骶椎高度延续为直肠。

乙状结肠也有系膜,故活动度较大。

4.直肠位于盆腔内,长10~14cm,向上连接乙状结肠,在骶骨和尾骨前方下行,至尾骨末端的稍下方穿过盆膈与肛管相续。

直肠在矢状面上有两个弯曲,上部的弯曲凸向后,与骶骨的弯曲一致称为骶曲;下部的弯曲位于尾骨末端的前方,凸向前称为会阴曲。

当进行直肠镜或乙状结肠镜检查时,必须注意这些弯曲以免损伤肠壁。

直肠下份的肠腔膨大称直肠壶腹,腔内有2~3个由环形平滑肌和黏膜形成的半月形皱襞称为直肠横襞,有滞留粪便的作用。

 

5.肛管向上连续直肠,下端终止于肛门,长3~4cm。

肛管上段有6~10条纵行的黏膜皱襞称肛柱。

相邻肛柱下端有半圆形的黏膜皱襞互相连接称肛瓣。

肛瓣和肛柱下段围成开口向上的袋状陷窝称肛窦,窦内常积存粪屑,易诱发感染。

肛瓣边缘与肛柱下端共同形成锯齿状的环形线称齿状线,是黏膜与皮肤的分界线。

齿状线上、下区域内的动脉分布、静脉回流、淋巴引流和神经分布等方面均不相同。

在齿状线以上的黏膜下层和齿状线以下的皮下组织内均含有丰富的静脉丛,当某些因素致使静脉丛的血管瘀血、曲张即成为痔,齿状线是内、外痔的分界处。

在齿状线下方有宽约lcm的环形区域称肛梳或痔环,肛梳下缘有一不明显的环形浅沟称白线,是肛门内、外括约肌的分界处。

肛门内括约肌和肛门外括约肌环绕于肛管周围,肛门内括约肌由肠壁内的环形肌增厚形成,属平滑肌;肛门外括约肌可分为皮下部、浅部和深部,属横纹肌。

由肛门外括约肌浅、深部和直肠下份纵行肌、肛门内括约肌、肛提肌等共同围绕肛管构成的强大肌环称为肛直肠环,对肛管起括约作用,损伤后导致大便失禁。

七、肝

 

肝是人体最大的消化腺,占体重的1/50~1/40。

肝不仅分泌胆汁参与消化,还具有代谢、解毒、防御等功能。

1.肝的位置肝的大部分位于右季肋区和腹上区,小部分位于左季肋区。

肝上界与膈穹一致,下面与邻近的腹腔脏器相邻接。

肝的体表投影:

上界最高点为右锁骨中线与第5肋的相交点,左侧相当于左锁骨中线与第5肋间隙的相交点。

成人肝下界大致与右肋弓一致,前正中线上可到达剑突下3~5cm并与腹前壁相贴;幼儿肝的体积相对较大,肝前缘可超过右肋弓下缘,但一般不超过2cm。

肝上方为膈,膈上方有右侧胸膜腔、右肺和心;肝右叶下方与结肠右曲、十二指肠上曲、右肾和右肾上腺相邻,肝左叶下方与胃前壁、食管腹段相邻。

2.肝的形态在活体上肝呈红褐色,质软、脆。

略呈楔形,右端厚圆,左端扁薄,有上、下面和前、后缘。

前缘锐利,后缘钝圆。

肝上面隆凸,与膈相贴称膈面,被矢状位的镰状韧带分为左、右叶。

膈面有未被腹膜覆盖的区域称为肝裸区。

有纤维束与膈下面相连接,对肝起悬吊固定作用。

肝下面凹凸不平,与腹腔脏器相邻称为脏面,有左、右两条矢状位的纵沟和位于两条纵沟之间的一条横沟相互连成“H”形,横沟称为肝门,是肝固有动脉、肝门静脉、肝管、神经和淋巴管等出入肝的部位。

右纵沟的前部陷凹容纳胆囊,称为胆囊窝;后部有下腔静脉通过,称为腔静脉沟。

左纵沟前部为肝圆韧带裂,后部为静脉韧带裂,分别有肝圆韧带和静脉韧带通过,是胎儿时期血管闭锁的遗迹。

 

 

3.肝的分叶及分段肝下面被“H”形沟分为四叶,左纵沟的左侧为左叶,右纵沟的右侧为右叶,左、右纵沟之间,肝门前方为方叶,肝门后方为尾状叶,但这种肝的分叶方法不符合肝内管道的配布情况,不适合外科手术的需要。

依据Glisson系统和肝静脉系统,由正中裂、叶间裂和段间裂等将肝分为两半肝、5叶、8段,对施行肝段切除术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4.胆囊位于胆囊窝内,有贮存和浓缩胆汁的功能。

呈梨形,容量40~60ml,自前向后分为胆囊底、胆囊体、胆囊颈和胆囊管四部分。

胆囊底的体表投影位于右锁骨中线与右肋弓相交点的稍下方,胆囊炎时此处有压痛。

5.输胆管道将肝细胞分泌的胆汁输送到十二指肠腔内的管道。

肝内的胆小管汇入小叶间胆管,逐步汇合为肝右管和肝左管,出肝门后合成肝总管。

肝总管与胆囊管合成胆总管,在肝十二指肠韧带内下行,经十二指肠上部的后方,在胰头与十二指肠降部之间下行,末端与胰管汇合形成肝胰壶腹(Vater壶腹),开口于十二指肠大乳头。

在胆总管和胰管的末端、肝胰壶腹周围,环形平滑肌增厚形成肝胰壶腹括约肌(Oddi括约肌)。

平时该括约肌保持收缩状态,由肝分泌的胆汁经肝左、右管和肝总管进入胆囊贮存、浓缩。

开始进食后,在神经体液因素的调节下,引起胆囊收缩和肝胰壶腹括约肌舒张,胆囊内的胆汁和肝总管内的胆汁一起经胆总管排入十二指肠腔。

胆囊三角(Calot三角)为胆囊管、肝总管和肝下面围成的三角形区域,是寻找胆囊动脉的标志。

八、胰

胰是贴于腹后壁的狭长腺体,质地柔软、灰红色,约平对第1、2腰椎,前面被覆有腹膜,后面与下腔静脉、胆总管、肝门静脉和腹主动脉等相邻。

胰分为胰头、颈、体、尾四部分,各部之间无明显界限。

胰头为右侧膨大部,被十二指肠所环抱;胆总管位于胰头右后方,有时被胰实质所包埋,当胰头肿大时(如胰头癌)可压迫胆总管影响胆汁排出而产生阻塞性黄疸。

胰体呈三棱柱形,前面隔网膜囊与胃体相邻,胃后壁病变常与胰体粘连。

胰颈位于胰头与胰体之间,后方为肝门静脉起始部。

胰尾是左侧较细的部分,末端与脾门相接。

胰由外分泌部和内分泌部两部分构成。

外分泌腺的排泄管称为胰管,在胰实质内自胰尾行向胰头,末端与胆总管汇合成肝胰壶腹,共同经十二指肠大乳头开口于十二指肠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天文地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