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数学知识点.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824564 上传时间:2023-01-26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0.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三数学知识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初三数学知识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初三数学知识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初三数学知识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初三数学知识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三数学知识点.docx

《初三数学知识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三数学知识点.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初三数学知识点.docx

初三数学知识点

初三数学知识点:

第一章、图形与证明

1.1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

定理:

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简称“等边对等角”)

定理:

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简称“三线

合一”)

定理:

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过也相等(简称“等角对

等边”)

推论:

等边三角形的每个内角都等于60o

3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1.2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

定理:

斜边和一条直角过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简写为“HL”)

定理:

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

在一个角的内部,且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

1.3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的性质和判定

定理:

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

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

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

定理:

矩形的4个角都是直角

矩形的对角线相等

定理:

菱形的4条边都相等

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并且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注:

菱形的面积S=底·高=

1

2

对角线·对角线

正方形具有矩形和菱形的所有性质

定理:

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反证法:

先提出与结论相反的假设,然后由这个“假设”出发推导出矛盾的结果,从

而证明了命题的结论一定成立。

定理:

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有3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

定理:

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4边都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

推论:

有一组邻边相等的矩形是正方形

有一个角是直角的菱形是正方形

在证明四边形为正方形时,可以说明它既是矩形又是菱形

1.4等腰梯形的性质和判定

定理:

在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

定理:

等腰梯形同一底上的两底角相等

等腰梯形的对角线相等

1.5中位线

定理:

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并且等于第三边的一半

定理:

梯形的中位线平行于两底,并且等于两底和的一半

注:

梯形的面积公式:

S=

1

2

(上底+下底)·高=中位线·高

注:

关于中点四边形:

原四边形ABCD中点四边形EFGH

任意平行四边形

AC=BD菱形

AC⊥BD矩形

AC=BD、AC⊥BD正方形

第二章、数据的离散程度

2.1极差

计算公式:

极差=最大值-最小值

在日常生活中,极差常用来描述一组数据的离散程度

2.2方差与标准差

方差计算公式:

21

22

sxxxxxn

12

n

x

2

标准差:

方差的算术平方根,即

s

2

s

方差和标准差也是用来描述一组数据的离散程度,即方差或标准差越小,数据的波动

越小,这组数据越稳定。

性质:

一组数据x1,x2,,,xn的平均数为x,方差为

2

s,标准差为s,

(1)数据x1a,x2a,,,xna的平均数为xa,方差为

2

s,标准差为s,

(2)数据bx1,bx2,,,bxn的平均数为bx,方差为

b,标准差为bs,2s

2s

2

(3)数据bxa

1,bx2a,,,bxna的平均数为bxa,方差为

b,标准差为2s2

2s2

bs,

第三章、二次根式

3.1二次根式

定义:

一般地,式子a(a0)叫做二次根式

性质:

(1)a(a0)是非负数

2

(2)当a0时,aa

(3)

2

a

a

a

a

a

a

0

0

注:

对字母取值范围的考察。

1.6二次根式的乘除

公式:

(1)ababa0,b0

(2)ababa0,b0

aa

(3)a0,b0

b

b

aa

(4)a0,b0

b

b

(5)分母有理化也是进行二次根式除法的常用方法

若两个含有二次根式的代数式相乘,积不含有二次根式,则称这两个代数式互

为有理化因式(阅读材料)

化简二次根式实际上就是使二次根式满足:

(1)被开方数中不含能开得尽方的因数或因式;

(2)被开方数中不含分母;

(3)分母中不含有根号

满足上述三个条件的二次根式叫最简二次根式。

1.7二次根式的加减

同类二次根式定义:

经过化简后,被开方数相同的二次根式,称为同类二次根式

一般地,二次根式相加减,先化简每个二次根式,然后合并同类二次根式。

第四章、一元二次方程

3.2一元二次方程

2

2x2x定义:

像2

x、2x1924、x0这样,只含有一个未知数,且未知

数的最高次数是2的方程叫做一元二次方程

2bxc

任何一个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都可以化成下面的形式:

ax0(a、b、c

是常数,a0),这种形式叫做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

3.3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

一、解法:

1、直接开平方法

2、配方法

2bxc2ac

3、公式法:

一般地,对于方程ax0(a0),当b40时,它

的根是

x

b

2

b

2a

4ac

4、因式分解法:

平方差公式、完全平方公式、十字相乘法

二、根的判别式:

b24ac

2bxc

2

一元二次方程ax0(a0)的根的情况可由b4ac

来判定:

2ac

当b40时,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2ac

当40

b时,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2ac

当40

b时,方程没有实数根;

三、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阅读材料)

2bxc2ac

在一元二次方程ax0(a0)中,当b40时,那么它的两个

根是

2

bb4ac

x

1,

2a

2

bb4ac

x

2,可以得到:

2a

b

x1x2,

a

x1x2

c

a

1.8用一元二次方程解决问题

1、熟悉书中几种常见类型

2、用一元二次方程解决问题的关键是找出问题中的相等关系,列出方程。

第五章、中心对称图形

(二):

3.4圆

1、定义:

圆是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集合

2、点与圆的位置关系:

如果⊙O的半径为r,点P到圆心O的距离为d,那么

点P在圆内,则dr;

点P在圆上,则dr;

点P在圆外,则dr;反之亦成立。

3、了解书中对圆中各部分名称的介绍(P108)

3.5圆的对称性

一、圆是中心对称图形,圆心是它的对称中心。

定理:

在同圆或等圆中,如果两个圆心角、两条弧、两条弦中有一组量相等,那么它

们所对应的其余各组量都分别相等。

圆心角的度数与它所对的弧的度数相等。

二、圆是轴对称图形,过圆心的任意一条直线都是它的对称轴。

垂径定理:

垂直于弦的直径平分这条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

3.6圆周角

定义:

顶点在圆上,并且两边都和圆相交的角叫做圆周角

定理:

同弧或等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都等于该弧所对的圆心角的一半。

定理:

直径(或半圆)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

90o的圆周角所对的弦是直径。

1.9确定圆的条件

结论:

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点确定一个圆

三角形的外接圆(三角形的外心):

三角形的外心是三角形中3边垂直平分线的交点,

三角形的外心到三角形各顶点的距离相等。

注:

直角三角形的外心是斜边的中点,外接圆的半径等于斜边的一半

1.10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一、三种位置关系:

相交、相切、相离

如果⊙O的半径为r,圆心O到直线l的距离为d,那么

直线l与⊙O相交,则dr;

直线l与⊙O相切,则dr;

直线l与⊙O相离,则dr;反之亦成立。

二、圆的切线的性质及判定

定理:

经过半径的外端并且垂直于这条半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

两种方法:

连半径,证垂直;作垂直,证半径

定理:

圆的切线垂直于过切点的半径

三角形的内切圆(三角形的内心):

三角形的内心是三角形中3条角平分的交点,三

角形的内心到三角形各边的距离相等。

注:

求三角形的内切圆的半径通常用面积法,特殊地,直角三角形内切圆的半径

=

a

b

2

c

(其中c为斜边)

切线长定理:

从圆外一点引圆的两条切线,它们的切线长相等,这点和圆心的连线

平分两条切线的夹角。

1.11圆与圆的位置关系

五种位置关系:

外离、外切、相交、内切、内含

如果两圆的半径分别为R、r,圆心距为d,那么

两圆外离,则dRr;

两圆外切,则dRr;

两圆相交,则RrdRrRr;

两圆内切,则dRr;

两圆内含,则dRrRr;反之亦成立。

阅读材料:

如果两个圆相切,那么切点一定在连心线上

相交两圆的连心线垂直平分两圆的公共弦。

1.12正多边形与圆

各边相等、各角也相等的多边形叫做正多边形

正多边形都是轴对称图形,一个正n边形共有n条对称轴,每条对称轴都通过正n边形

的中心。

一个正多边形,如果有偶数条边,那么它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

注:

与正多边形有关的计算

1.13弧长及扇形的面积

1、圆周长:

C2R

弧长:

l

n

R

180

2、圆面积:

S

2

R

扇形面积:

2

nR1

S或SlR

3602

1.14圆锥的侧面积和全面积

S

圆锥侧=S

1

扇形=2rlrl

2

圆锥的侧面积与底面积的和称为圆锥的全面积

注:

一个常用公式:

n

360

r

R

(其中,n、R分别指扇形的圆心角度数、扁形半径,

r指围成的圆锥的底面圆半径)

第六章、二次函数

3.7二次函数

2

一般地,形如yaxbxc

(a、b、c是常数,a0)的函数称为二次函数,

其中x是自变量,y是x的函数。

3.8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2ka

1、顶点式:

yaxh0的顶点是(h,k),对称轴是xh

当a0时,抛物线的开口向上,顶点是抛物线的最低点;

①当xh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

②当xh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

③当xh时,y的值最小,最小值为k。

当a0时,抛物线的开口向下,顶点是抛物线的最高点。

①当xh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

②当xh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

③当xh时,y的值最大,最大值为k。

注:

掌握平移规律:

抛物线平移时,开口方向不变,关键是抓住顶点的变化。

2bxca

2、一般式:

yax0的顶点是

b

2a

4ac

4a

2

b

,其它性质同上。

3.9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

2bxca

如果二次函数yax0的图象与x轴有两个公共点x1,0、x2,0,

2bxc

那么一元二次方程ax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xx1、xx2;

2bxca

如果二次函数yax0的图象与x轴有一个公共点,那么一元二次

2bxc方程0

ax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2bxca

如果二次函数yax0的图象与x轴没有公共点,那么一元二次方

程ax2bxc0没有实数根。

2bxc

反之,根据一元二次方程ax0的根的情况,可以知道二次函数

2bxca

yax0的图象与x轴的位置关系。

阅读材料:

掌握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不等式的关系

1.15二次函数的应用

能根据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探求实际问题中的最值问题

能解决由“形(函数图象)”到“数(函数关系式)”的实际问题,并进行有效调控,

可以使有关实际问题得到理想的解决。

“数学建模”是考查的重点。

第七章、锐角三角函数

3.10正切

定义:

tanA

A的对边

A

的邻边

a

b

3.11正弦、余弦

定义:

Aa

的对边

sinA,

斜边

c

cosA

A的邻边

斜边

b

c

3.12特殊角的三角函数

304560

sin

1

2

2

2

3

2

cos

3

2

2

2

1

2

tan

3

3

13

7.5解直角三角形

7.6锐角三角函数的简单应用

几类常见题:

1、仰角、俯角

垂直高度

2、坡度:

itan(其中为坡角)

水平宽度

3、方向角:

第八章统计的简单应用

8.1货比三家

8.2中学生的视力情况调查

第九章概率的简单应用

3.13抽签的方法合理吗

3.14概率帮你做估计

3.15保险公司怎样才能不亏本

另:

一次函数的性质:

1、正比例函数:

ykx(k0)

ykx所经过象限增减性

k一、三象限y随x的增大而增大

0

k二、四象限y随x的增大而减小

0

2、一次函数:

ykxb(k0)

ykxb所经过象限增减性

k0

b0一、二、三

b0一、三、四

y随x的增大而增大

k0

b0一、二、四

b0二、三、四

y随x的增大而减小

反比例函数的性质:

k

y所在象限增减性

x

k一、三象限在每一象限内,y随x的增大而减小

0

0

k二、四象限在每一象限内,y随x的增大而增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预防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