帷幕灌浆施工组织设计.docx
《帷幕灌浆施工组织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帷幕灌浆施工组织设计.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帷幕灌浆施工组织设计
新泰市光明水库坝基
帷幕灌浆
施
工
组
织
设
计
施工单位:
青州市水利建筑总公司
施工日期:
二OO九年七月
1、工程简介
1.1工程概况
⑴光明水库位于新泰市中部小协镇大汶河南支柴汶河直流光明河上,距下游协庄煤矿和磁莱铁路仅2.2Km,距京沪高速公路1.2Km,是一座综合利用工程,工程任务是:
以防洪为主,兼顾灌溉、城市供水等综合利用的大
(2)型水库。
水库坝址控制流域面积134Km²,总库容1.0亿m³,兴利库容0.53亿m³。
水库枢纽工程由大坝、溢洪道、放水洞组成。
主坝以壤土均质坝。
主坝基础防渗采用帷幕灌浆的方式,按灌浆设计推荐的孔排、距,灌浆范围为大坝桩号0+080-0+220、0+335-0+800两段,灌浆材料选用水泥浆,主河槽0+080-0+220段灌浆孔轴线调整至距上游坝肩2.0米处,保证灌浆帷幕与坝基齿墙防渗连为一体,坝破面高程180.33m;0+335-0+800段灌浆孔轴线距上游坝肩10.56m坝坡面高程177.48m。
灌浆采用单排,孔距1.5米。
1.2水文气象和工程地质
1.2.1水文气象
光明水库流域属大陆性气候,四季界限明显,温差变化较大。
据实测资料统计分析计算,多年平均气温13℃,极端平均气温40℃,极端最低气温-20.0℃。
最大冻土深度为0.5m。
水库流域多年平均降水量为757.8mm。
降水量年际之间变化较大,丰枯比为4.07.降雨量年内分配也不均匀,主要集中在6—9月份,其多年平均值为573.7mm,约占多年平均年降水量的75.7%,其季节特性十分明显。
1.2.2工程地质
⑴主坝坝基根据岩性地质构造,喀斯特发育程度等因素,坝基岩石分三段。
0+080-0+220段分布上寒武系风山组第二、三层泥质条带状灰岩夹少量竹叶状灰岩和厚层泥质条带灰岩,局部节理裂隙发育,但大部份被后期方解石脉填充,岩芯较完整。
0+335-0+570段分布上寒武系长山组第二、三层厚层灰岩夹泥质条带灰岩和薄层灰岩,页岩夹竹叶状灰岩,薄层灰岩、页岩岩芯破碎;有喀斯特发育地层独立、岩石破碎透水性强;0+570-0+800段分布地层为中奥陶系第三段泥灰岩、白云质灰岩和第二段厚层纯灰岩。
由于F3、F4、F5、F6断层切割,使该段岩石破碎,地表、地下喀斯特发育,特别是第三段泥灰岩、白云质泥灰岩呈蜂窝状、网络状,在不同高程还发育一些直径0.2-0.9m的溶洞,透水性大
⑵坝址区地下水主要接受大气降水、地表水及侧向山体内的地下水补给,通过两岸岩土体孔隙、裂隙及砂岩泥岩分界面等通道径流,向光明水库河床排泄。
2、施工总布置
2.1施工总体平面布置
为节省投资,利于生产,方便生活,易于管理,施工场地布置因地制宜,紧凑合理,科学布置。
临时设施布置详见基岩帷幕灌浆施工平面布置图。
2.2施工临时设施
2.2.1施工交通
水库管理局两侧各有一条对外交通路可分别连接到240省道和333省道,通过这两条省道可抵达新泰城区,路况良好;水库大坝坝宽5m,为泥结碎石路面,对外交通便利满足施工需要。
2.2.2施工供水
设立四个抽水站,直接从水库抽水供灌浆施工用水。
2.2.3施工供电
施工用电从业主提供的变压器上引出,架设供电线路引至各施工点。
2.2.4施工照明
所有的施工作业区、办公区和生活区以及施工道路,安装合理施工照明线路和设施。
2.2.5施工通信
施工对外通讯,采用自带全球通手机。
2.2.6仓库和堆放料
仓库和堆放料场场地周围及场地内采取防洪、排水措施,以防止冲刷和水土流失。
水泥要做好防潮处理。
2.2.7临时房屋建筑
项目经理部、作业队办公室及生活用房租民房解决。
2.2.8排污措施
顺坝上游外侧修一条排污沟,把污水及废浆通过排污沟集中到排污池内,统一用污水泵排至规定地点(沿平行上游围堰的方向挖一条沉淀池)。
3、施工总进度
我项目部在组织有关施工技术人员研究了本工程的特点后,对工期及保证工期的有关措施做出如下安排:
3.1施工总进度计划
3.1.1根据施工进度计划安排,工程计划于2009年7月12日开工,于2009年12月12日前结束。
具体施工计划根据工地现场情况和业主要求工期变化。
3.1.2编制依据及原则
(1)业主提供的招标文件对工期的要求及实际工程量。
(2)国家及水利部现行的施工技术规范、标准。
(3)工期内的气候、工程结构及项目施工特点。
(4)本单位的实际施工水平、人员素质、类似工程施工、管理经验。
3.2进度保证措施
3.2.1上足上好机械设备。
根据本工程特点,配备适宜的机械,我公司所有进场的机械已维修、保养完毕,保证在良好的状态下投入使用。
3.2.2加强机械设备的维修保养,提高其出勤率。
实行定期检修、保养制度,做到随坏随修,使机械设备始终处于良好的技术状态。
3.2.3认真组织学习技术文件、规范,熟悉设计图纸、资料,作好技术交底,并组织有丰富施工经验的技术人员,编制合理的进度计划。
在制订计划时,考虑可能出现的各种不利因素,在对人力、材料、设备、工期等安排时留有一定储备。
3.2.4根据总体计划安排,合理编报月、旬进度计划,进行阶段目标控制,并层层分解到各施工队、施工班组,共同协调配合,保证总体进度目标的完成。
3.2.5严密组织,科学计划,采取合理流水节拍,科学划分施工段,运用流水作业法统筹安排生产。
3.2.6做好质检工作,避免因此而造成的机械闲置或返工处理,影响施工进度。
3.2.7确保后勤服务及时周到,资金充足。
认真做好机械配件等材料的供应工作,切实解决施工生产及生活中的问题。
4、主要施工机械及人员配置
4.1根据本工程施工进度、施工方法及工作量,我公司计划组织灌浆设备8台套(两钻一灌)。
拟配备的主要施工设备见下表:
帷幕灌浆主要施工机械设备表
序序号
设备名称
规格型号
数量
进场日期
技术
状况
拟用何处
备注
11
地质钻机
XY-2
8
2009.07
良好
基岩帷幕灌浆
22
中压泥浆泵
HBW150
4
2009.07
良好
基岩帷幕灌浆
33
灰浆搅拌机
LJ-0.5
4
2009.07
良好
基岩帷幕灌浆
44
三缸灌浆泵
BW150
6
2009.07
良好
基岩帷幕灌浆
55
清水泵
100m3/h
6
2009.07
良好
基岩帷幕灌浆
66
电焊机
Bx-200
4
2009.07
良好
基岩帷幕灌浆
77
排污泵
PW4.0
3
2009.07
良好
排污
88
交通车
CA6360
1
2009.07
良好
交通
4.2施工人员
为保证工程质量,确保工程顺利进行,项目部将调用公司具有施工经验的施工队施工,配备管理人员5人,确保施工高峰期人员达到60人,由项目部统一管理。
下设技术组、施工组、质检组、机械设备组、、财务材料组、安全保卫组。
拟投入本合同工作的主要人员
工种
月份
管理人员
钻探工
灌浆工
普工
其他
合计
人数
工日
2009
7月
16
48
10
16
10
100
1900
8月
16
48
10
16
10
100
3100
9月
16
48
10
16
10
100
300
10月
16
48
10
16
10
100
3100
11月
16
48
10
16
10
100
3000
12月
16
48
10
16
10
100
1200
5、主要施工工艺和措施
施工方法:
孔口封闭自上而下分段灌浆
钻孔→冲孔→简易压水→灌浆→钻进下一段
施工工艺
5.1孔位放样
根据图纸设计,用经纬仪和钢尺把钻孔位置准确定出,并用水准仪测出各孔的高程。
先导孔在Ⅰ序孔中选取,孔位按设计图布置。
先导孔兼起勘探孔的作用,应自上而下分段进行钻孔,采用五点法灌前压水试验,用以了解帷幕设计深度范围内的地质条件、岩层分布和在设计灌浆压力下的岩层注入率情况。
由先导孔透水率可绘制出渗透剖面图,并可据此复核设计帷幕底届限是否符合实际、设计参数的合理性,为调整设计参数提供依据。
首先进行第一次序的钻孔和灌浆,然后在已灌浆的孔间进行第二次序钻灌,最后在已灌浆的孔间进行第三次序钻灌,这样逐渐加密直到完成整个灌浆施工。
5.2钻孔
5.2.1钻孔采用回转式地质钻机,选用XY-2型钻机,配φ50钻杆,钻孔位置与设计位置的偏差不得大于10cm。
因故变更孔位时,应征得设计、监理单位同意,并将实际孔位做好记录。
5.2.2灌浆钻孔必须保证孔向准确。
钻机安装必须平正稳固;钻孔埋设孔口管,孔径φ108mm;钻机立轴和孔口管的方向必须与设计孔向一致;钻进采用较长的粗径钻具并适当地控制钻进压力,确保钻孔孔壁平直完整。
根据设计要求,钻孔垂直度不大于0.5%,为保证孔向准确,孔壁垂直度控制措施主要有:
①钻机安装必须平整稳固,钻进时机身不晃动。
②钻机立轴方向要准确,稳定钻机时,用钻锤通过钻机立轴中心对准孔位。
③钻进应采用加重减压法,即在钻具上加重,利用钻进把平衡器减压。
④钻机立轴转数控制在140—170转/分,以免离心力过大。
⑤钻进中遇到换径、换层,无论岩性如何变化均应适当减速。
⑥随时注意纠正钻孔偏斜。
5.2.3帷幕灌浆孔应进行孔斜测量,钻孔垂直度要<0.5%,发现偏斜超过要求应及时纠正或采取补救措施。
在钻孔时遇有洞穴、塌孔或掉块难以钻进时,可先进行灌浆处理,而后继续钻进。
如发现集中漏水或涌水,应查明情况、分析原因,经处理后,再行钻进。
钻进结束等待灌浆或灌浆结束等待钻进时,孔口均应堵盖,妥加保护。
5.2.4灌浆管的外径与钻孔孔径之差宜为10~20mm,若用钻杆作为灌浆管,应采用平头连接。
5.3钻孔冲洗
灌浆孔在灌浆前采用压力水进行裂隙冲洗,以提高灌浆质量。
冲洗采用单孔冲洗法。
基岩每段钻进结束后,进行钻孔冲洗,钻孔冲洗在钻孔结束以后进行,将钻具下到孔底,从钻杆通入压力水进行,冲洗时流量要大,使孔内回水的流速足以将留在孔底的岩粉冲出孔外,冲洗一直要进行到回水变清为止。
冲洗后孔内残存杂质沉积物厚度不得超过20㎝。
5.4压水试验
灌浆孔的简易压水试验可结合裂隙冲洗进行,压力为灌浆压力值的80%。
压水20min,每5min测读一次压水流量,取最后的流量值作为计算流量,其成果以透水率表示。
5.5制浆
5.5.1灌浆材料和浆液
①本工程所采用的水泥品种根据设计要求为水泥强度不低于42.5Mpa普通硅酸盐水泥,要求水泥细度通过80μm方孔筛余量不大于5%。
②灌浆用水泥必须符合质量标准,有出厂质量检验报告和抽检报告,不合格水泥不得进场。
不得使用受潮结块的水泥。
③灌浆用水应符合拌制水工混凝土用水要求。
a.灌浆时一般使用纯水泥浆液,如有特殊情况时,根据需要,通过现场灌浆试验论证可使用特定类型的浆液或级配料。
b.根据灌浆需要,可在水泥浆液中掺入下列掺和料:
砂:
应为质地坚硬的天然砂或人工砂,粒径不大于2.5mm,细度模数不大于2.0,SO3含量小于1%,含泥量不大于3%,有机物含量不大于3%;
粘性土:
塑性指数不小于14,粘粒(粒径小于0.005mm)含量不低于25%,含砂量不大于5%,有机物含量不大于3%;
粉煤灰:
为精选的粉煤灰,不粗于同时使用的水泥,烧失时小于8%,SO3含量小于3%。
水玻璃:
模数为2.4至3.0,浓度为30至45波美度;
石子:
为质地坚硬的石灰岩质,粒径分别为2-5毫米,5-12毫米,12-24毫米,24-48毫米。
含泥量小于3%,分别存放。
c.根据灌浆需要,可在水泥浆液中加入外加剂,所有外加剂凡能溶于水的应以水溶液状态加入。
d.各类浆液掺入掺和料和加入外加剂的种类及掺加量应通过室内浆材试验和现场灌浆试验确定。
e.纯水泥浆液不进行室内试验,其它类型浆液应根据工程需要,有选择地进行性能试验。
5.6浆液制备
5.6.1制浆材料必须称量,称量误差小于5%。
水泥等固相材料采用重量称量法。
各类浆液必须搅拌均匀并测定浆液密度。
施工中随时对进场水泥进行计量,严格按配合比制浆。
5.6.2采用高速搅拌机制浆,水泥浆液的搅拌时间不少于30s,浆液在使用前过筛,自制备至用完的时间少于4h。
5.6.3拌制细水泥浆液和稳定浆液加入减水剂,采用高速搅拌机时,搅拌时间通过试验确定。
细水泥浆液自制备至用完的时间少于2h。
5.7灌浆设备和机具
5.7.1搅拌机采用高速制浆机与配置的灌浆泵的排浆量相适应,并能保证均匀、连续地拌制浆液。
5.7.2灌浆泵采用三缸柱塞式灌浆泵(BW-150),额定工作压力大于最大灌浆压力的1.5倍,压力波动范围宜小于灌浆压力20%,有足够的排浆量和稳定的工作性能。
5.7.3在灌浆泵和灌浆孔口处均安设压力表,使用压力在压力表最大标值的1/4-3/4之间。
压力表经常进行检定,不合格的和已损坏的压力表严禁使用。
压力表与管路之间应设有隔浆装置。
5.8灌浆方式、方法
本工程帷幕灌浆方式采用自上而下孔口封闭孔内循环灌浆法,采用孔口封闭灌浆法每段灌浆结束后可不待凝。
5.8.1灌浆段长度为5.0m,终孔段长不得超过6m。
5.8.2各段灌浆时灌浆管必须深入灌浆段底部,管口离孔底的距离不得大于0.5m。
如出现连续两个灌浆段灌前透水率小于5Lu情况,应尽快通知设计,以便设计调整灌浆底届。
5.8.3灌浆施工中,应经常转动和上下活动灌浆管,回浆管宜有15L/min以上的回浆量,防止灌浆管在孔内被水泥浆凝住。
5.8.4帷幕灌浆孔的每一灌浆段不论单位透水率是否小于设计标准,都需要按设计要求进行灌浆,以确保帷幕质量。
5.9灌浆压力和浆液变换
5.9.1灌浆压力的控制
采用循环式灌浆,压力表安装在孔口回浆管路上,压力读数宜读压力表指针摆动的中值,压力表指针摆动范围应小于灌浆压力的20%,摆动幅度做记录。
5.9.2压力控制原则上采用一次升压法,使压力尽快达到规定的设计压力,设计最大灌浆压力P=0.3Mpa。
灌浆压力最终需通过现场试验确定。
5.9.3技术要求中所提到的灌浆压力均指孔口回浆管路压力表上的压力值。
5.9.4灌浆过程中应定时测记浆液密度,必要时应测记浆液温度。
灌浆结束,亦应测定浆液密度,并作记录。
5.9.5灌浆接近结束而发生回浆变浓,应查明原因,采取措施加以处理。
5.9.6灌浆施工按设计要求的压力进行,并根据岩层吸浆量及地表观察有无冒浆、地表抬动等现象来调整灌浆压力。
在实际施工中,可根据岩层吸浆量情况适当调整起始压力,如在Ⅱ序、Ⅲ序灌浆时单位注水率小甚至不吸浆,则应提高灌浆压力,但全孔最终压力最大值不能大于0.8MPa。
同时,应查看地表抬动测量装置,如发现抬动,应立即降低灌浆压力。
在灌浆时单位注入率交大,应适当降低压力。
5.10浆液稠度的选择与变换
5.10.1灌浆原液水灰比由稀至浓逐级变换。
按照灌浆试验确定浆液比,灌浆过程中采用水灰比为5:
1(水:
水泥)、3:
1、2:
1、1:
1、0.8:
1、0.6:
1六个比级,根据先导孔压水和灌浆孔灌前简易压水试验检查其透水情况,灌前透水率大于5Lu,开灌水灰比可采用3:
1,灌前透水率小于5Lu,开灌水灰比可采用较稀的5:
1,灌前透水率大于10Lu,开灌水灰比可采用较浓的2:
1或更浓浆液。
通过灌浆试验得出灌浆介质的最优水灰比为2:
1、1:
1,灌浆施工时可以多灌注此两极配比。
5.10.2当灌浆压力保持不变,注入率持续减少时,或当注入率不变而压力持续升高时,不得改变水灰比。
当某一比级浆液的注入量已达300L以上或灌注时间已达30min,而灌浆压力和注入率均无改变或改变不显著时,应改浓一级。
当注入率大于30L/min时,可根据具体情况越级变浓。
灌浆过程中,灌浆压力或注入率突然改变较大时,应立即查明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处理。
5.11灌浆的结束标准及封孔方法
5.11.1灌浆结束标准
(1)在该段最大设计压力下,注入率不大于1L/min时,继续灌注60~90min,可结束灌浆。
(2)当长期达不到结束标准时,应报请监理人共同研究处理措施。
5.11.2封孔方法
本工程采用全孔灌浆封闭法,每孔最后一段灌浆结束后,先采用导管注浆法将孔内余浆置换为水灰比0.5:
1的浓浆,而后将灌浆塞塞在孔口,继续使用这种浆液进行纯压式灌浆封孔。
封孔灌浆的压力可根据工程具体情况确定,一般不小于1MPa,当采用孔口封闭法灌浆时,可使用最大灌浆压力,灌浆持续时间不应小于1小时。
灌浆结束后坝体上部钻孔采用粘土球封孔。
5.12特殊情况处理
5.12.1灌浆过程中,发现冒浆、漏浆,应根据具体情况采用嵌缝、表面封堵、低压、浓浆、限流、限量、间歇灌浆等方法进行处理。
5.12.2帷幕灌浆过程中发生串浆时,应采取以下方法处理:
①如被串孔正在钻进,则应立即停止。
②如串浆量不大,可在灌浆的同时,在被串孔内通入水流,使水泥浆不致充填孔内。
③串浆量大时,如条件许可,可与被串孔同时灌浆,应一泵灌一孔,注意观察记录盖板和岩层抬动现象,以便采取措施。
④串浆量大时,如无条件同时灌浆,可将串浆孔用灌浆塞塞住,对灌浆孔继续进行灌浆。
灌浆结束后,应立即将被串浆孔内的灌浆塞取出,进行扫孔、冲洗之后继续钻进和灌浆。
⑤如串浆沿裂隙串得比较远,应采用浓液施灌。
5.12.3灌浆工作必须持续,若因故中断,可按照下述原则进行处理:
①尽可能缩短中断时间,及早恢复灌浆。
②如中断时间超过30min,应立即冲洗钻孔,恢复灌浆。
若无法冲洗或冲洗无效,则应进行扫孔,恢复灌浆。
③复灌开始时,应使用最大水灰比的浆液灌注。
如注入率与中断前的相近,即可改用中断前比级的水泥浆继续灌注;如注入率较中断前的减少较多,则浆液应逐级加浓继续灌注。
④恢复灌浆后,如注入率较中断前的减少很多,且在极短时间内停止吸浆,则认为该段灌浆不合格,应重新补孔灌注。
5.12.4孔口有涌水的灌浆孔段,在灌浆前应测记涌水压力和涌水量,根据涌水情况,可选用下列措施综合处理:
①缩短段长;
②提高灌浆压力;
③进行纯压式灌浆;
④灌注浓浆;
⑤灌注浆液中掺用速凝剂;
⑥屏浆
⑦当涌水压力超过2.0MPa时,在灌浆结束后,应有闭浆措施;
⑧待凝48小时后再进行下一段钻灌;
⑨采用分段灌浆封孔法或全孔灌浆封孔法封孔;
5.12.5灌浆段注入量大,灌浆难于结束时可采用下列方法处理:
①降低灌浆压力。
用低压甚至用自流式灌浆,待裂隙逐渐充满浆液,降低流动性后,在逐渐升高压力,按正常的施工要求进行灌浆。
②增大浆液浓度。
使用浓度大的浆液,或使用掺细砂的浓浆灌注,降低浆液的流动性,同时在适当地降低压力,可以限制浆液的流动范围,不使浆液流失过远。
待注入率已降低后,再灌较稀的水泥浆,并逐渐升高压力罐至符合结束条件时为止。
③限制注入率。
将注入率限为15~20L/min,或更小些,使用浓浆灌注,待注入率明显减少后,将压力升高,使注入率又达到15~20L/min,仍使用浓浆继续灌注,至注入率又明显减少时,再次升高压力,增大进浆量,如此反复进行灌注,直至达到灌浆结束条件使止。
④待凝或间歇灌浆。
在比较长时间内,岩层一直大量吸浆并且基本不起压力或压力长期较小的情况下,才宜采用间歇灌浆。
⑤必要时,在水泥浆液中可以加入速凝剂或水泥—水玻璃、水泥—丙凝等特殊浆液进行灌注。
该段经处理后仍应扫孔,重新依照技术要求进行灌浆,直至结束。
5.12.6灌浆过程中如回浆变浓,宜换用相同水灰比的新浆进行灌注,若效果不明显,延续灌注30min,即可停止灌注。
6、工程质量检查
6.1帷幕灌浆质量检查以检查孔做压水试验成果(透水率≦5Lu)为主,并结合钻孔取芯、施工记录等综合评定。
6.2检查孔布置原则:
6.2.1检查孔在帷幕中心线上两孔之间及两孔之间上游0.5m处;
6.2.2在岩石破碎、断层、洞穴、大孔隙等地质条件复杂及耗灰量大的部位;
6.2.3钻孔篇写过大、灌浆情况不正常以及经分析资料认为对帷幕灌浆质量有影响的部位;
6.2.4检查孔位置应经建设单位、监理单位、设计单位,根据现场情况共同协商一致后方可布孔。
6.3帷幕灌浆检查孔数量按帷幕灌浆孔的10%布置。
6.4帷幕灌浆质量检查,在该部位灌浆结束14天后进行。
6.5帷幕灌浆检查孔应自上而下分段卡塞进行压水试验,试验采用五点法。
压水试验压力为该段灌浆时所用压力值得80%,并不大于0.8MPa。
大于0.8MPa时,按0.8MPa进行压水试验。
6.6帷幕灌浆质量压水试验检查,以下灌浆段合格率要求在90%以上(透水率≦5Lu),剩余10%孔段的不宜超过﹤10Lu,且不能集中,才能认为灌浆质量合格。
6.7对不符合质量的灌浆,应由建设单位会同设计、地质、监理、施工单位商定,采取补救措施。
6.8检查孔检查工作结束后,应按技术要求进行灌浆和封孔。
6.9基础帷幕灌浆属于隐蔽性工程,为了确保灌浆效果,根除隐患,必须加强灌浆质量的检查和控制。
为此,一方面要做好灌浆施工的原始记录,要求记录完整、准确、细致、清楚;另一方面要在灌浆区域灌浆结束后,按要求进行专门性的质量检查。
灌浆质量检查的最后评定成果,是工程验收的重要依据。
6.10对帷幕灌浆孔的封孔质量宜抽样检查。
6.11按以上要求进行检查,最后对灌浆帷幕的形成及效果总体评价。
7、竣工资料与工程验收
工程完工后按水利部≤水利水电建设工程验收规程≥(SL223—1999)验收。
7.1帷幕灌浆竣工资料包括以下内容:
7.1.1原始记录
⑴钻孔记录、钻孔冲洗、裂隙冲洗、压水试验和简易压水试验、灌浆、水泥鉴定试验记录等,并装订成册。
⑵抬动、变形观测记录。
7.1.2灌浆成果资料
⑴灌浆成果一览表。
⑵灌浆分序统计表。
⑶各次序孔灌浆成果表。
⑷灌浆完成情况表。
⑸灌浆孔屏幕位置图及综合剖面图。
⑺帷幕灌浆前后坝轴线渗透剖面图。
⑻透水率及单位耗灰量递减曲线、频率曲线。
⑼单位注入率频率统计分析曲线及各次序孔透水率频率累计曲线分析图。
⑽钻孔测斜成果资料。
⑾灌浆检查孔压水试验成果一览表。
⑿灌浆材料检验资料。
⒀工程照片和岩芯实物。
7.1.3灌浆试验报告。
7.1.4工程质量检查报告。
7.1.5灌浆工程竣工报告。
7.1.6灌浆工程竣工后,由建设单位负责组成验收委员会进行验收,验收委员会由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和管理运行单位人员组成。
8、质量保证措施
8.1质量目标:
优良
8.2质量保证措施(后附质量保证体系图)
8.2.1加强领导,建立健全质量检验机构。
形成完整的质检体系。
从组织上确保按质按量完成施工任务。
8.2.2建立健全质量管理制度
⑴技术交底制度。
每项工程开工前,由主管工程师向全体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讲清该工程的设计要求、技术标准、定位方法、几何尺寸、功能作用及其他项目的关系、施工方法和注意事项等,每个工序开工前由施工队主管工程师向施工班组进行技术交底,使全体人员在彻底明了施工对象的情况下投入施工。
⑵工序“三检”制度。
工序三检即:
初检、复检、终检。
初检由施工班组自行组织进行;复检由各施工队组织进行;终检由项目部质检部门组织进行,并对工程质量进行等级评定,“三检”合格,报监理工程师验收,上道工序不合格,不准进入下道工序,确保各道工序的工程质量。
(3)质量计划制度。
每一项工程开工前,各施工队均要按施工计划和设计要求制定相应的质量计划,材料计划、检验、标识、工程试验、质检重点及注意事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