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七年级上人教版122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同步练习.docx
《生物七年级上人教版122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同步练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物七年级上人教版122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同步练习.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生物七年级上人教版122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同步练习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二章第二节
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同步练习
1.下列能正确地表示一个生态系统的组成是 ( )
A.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B.食物链和食物网
C.阳光、水、空气和生产者、消费者
D.非生物环境和环境中的所有生物
2.下列生态系统中 自动调节能力最强的是( )
A.农田生态系统B.池塘生态系统C.草原生态系统D.森林生态系统
3.(2019四川绵阳)“蝗螂捕蝉,黄雀在后”描述了捕食关系,但不构成食物链,根本原因是
A.无生产者B.无分解者C.无能量流动动D.无物质循环
4.人类吃的牛肉来自于以玉米为饲料的牛,则在此食物链中,牛和人分别扮演的角色依次为( )
A.生产者、初级消费者
B.生产者、次级消费者
C.分解者、次级消费者
D.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
5.(2019湖南长沙)“梁上有双燕,翩翩雄与雌……靑虫不易捕,黄口无饱期……须臾十来往,犹恐巢中饥”描写了燕子生儿育女的艰辛。
诗中涉及到的食物链书写正确的是
A.青虫→燕子B.植物→青虫→燕子
C.青虫←燕子D.植物←青虫←燕子
6.“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水稻”和“青蛙”在农田生态系统中分别扮演什么角色( )
A.生产者、生产者B.消费者、生产者
C.生产者、分解者D.生产者、消费者
7.生物圈养育着万物生灵,人和各种生物共同生活在这个大家庭里,它们各自承担着不同的角色。
下面承担分解者角色的是( )
①淡水中的衣藻
②高山上的油松
③土壤中的细菌
④朽木上的蘑菇
⑤树上的麻雀
⑥河边的青蛙
⑦池塘里的蠕虫
⑧树叶上的毛毛虫
A.①③B.⑦⑧C.③⑦D.③④
8.在农田生态系统中,属于生产者的是( )
A.农民B.水稻C.青蛙D.细菌和真菌
9.在生态系统中,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以及消费者之间通过捕食关系形成()
A.食物链和食物网
B.生物因素
C.一个生态系统
D.非生物因素
10.校园绿地生态系统中的蚯蚓能将土壤中的有机物或枯枝败叶分解为无机物,供绿色植物再利用。
蚯蚓属于生态系统成分中的 ()
A.非生物的物质B.生产者C.消费者D.分解者
11.在食物链“小麦→蚜虫→瓢虫→食虫鸟”中,属于生产者的是 ()
A.食虫鸟B.瓢虫C.蚜虫D.小麦
12.“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句成语从食物链的角度看,缺少的成分是 ()
A.非生物成分B.生产者C.消费者D.分解者
13.下列食物链中正确的是 ()
A.植物→真菌→田鼠→蛇B.植物→田鼠→蛇→猫头鹰
C.阳光→草→野兔→狐狸D.黄鼠狼→蛇→田鼠→植物
14.下列有关生态系统方面知识的叙述,正确的是()
A.从成语“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中,可以写出一条食物链:
蝉→螳螂→黄雀
B.生物的生存依赖于一定的环境
C.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
D.在食物链中,营养级别越低的生物,体内有毒物质积累就越多
15.(2019山东潍坊)图表示草原生态系统某食物链中各生物体内有害物质的相对含量,分析合理的是
A.乙表示生产者
B.丙处于第二营养级
C.若甲的数量突然增多,一段时间内丁会减少
D.丙→甲的能量传递效率是10%~20%
16.(2019四川达州)下列关于生物和生态系统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飞蛾扑火是昆虫对光刺激作出的反应
B.“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在这一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是分解者
C.州河里的所有动物、植物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
D.甲乙丙丁四种生物因捕食关系构成了一条食物链:
乙→丁→丙→甲,若因某种原因导致丙大量减少,则短时间内丁会大量增加,甲会大量减少
17.(2019四川成都)能量流动是生态系统的重要功能,能量沿食物链流动的特点是
A.双向流动,逐级递截B.单向流动,逐级递增
C.循环流动,逐级追增D.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18.下图是某草原生态系统中的几种生物间的食物关系,如果大量捕杀蛇会导致()
A.鼠的数量减少
B.草产量增加
C.羊的数量减少
D.人口增加
19.生物体内残留有毒物质的情况如下表:
生物体
A
B
C
D
有毒物质浓度
0.06
8
78
1.23
那么,最可能的食物链构成是()
A.B→A→C→D
B.A→C→D→B
C.A→D→B→C
D.C→A→B→D
20.如图是某草原生态系统食物网示意图,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中生产者是______,它能进行______制造有机物。
(2)该食物网中有______食物链。
(3)图中消费者中,不属于哺乳动物的是蛇和______。
(4)图中兔与鼠之间属于______关系。
A.捕食 B.竞争 C.合作 D.寄生
21.(2019山东滨州)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
图一表示兴趣小组的同学在调查某森林公园生态建设情况后绘制的食物网简图,图二表示图一中某条食物链各生物体内有毒物质相对含量。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图一表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还需要补充的成分是_____。
(2)该生态系统中能量的源头是_____,能量流动的特点是_____。
(3)若X代表该食物网中的某种生物,那么对于食物链:
“植物→昆虫→蜘蛛→X→蛇→鹰”,X既可以代表青蛙,也可以代表_____。
(4)该生态系统中,属于初级消费者的是_____。
(5)图二中的甲对应图一中的生物是_____。
(6)若一段时间内鼠的数量大量减少,首先会引起植物的数量增加,但不会无限制地增加下去,这是因为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_____能力。
22.如图是某生态系统中食物网络图,图中甲至庚分别代表不同的生物,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该生态系统中共有______条食物链,试写出其中最长的一条食物链______。
(2)该生态系统中甲生物和乙生物的关系是______。
(3)该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开始于食物网中的______。
(4)若该生态系统遭到重金属铅和汞的污染,体内积存的重金属污染物最多的生物是______,该图只表示生态系统的部分生物,途中没有表示出的生物是______。
23.滇池附近一水池中有绿藻、螺蛳、鲫鱼等生物,螺蛳和鲫鱼均以绿藻为食,鲫鱼还捕食螺蛳,请回答:
(1)画出这3种生物构成的食物网。
(2)上述生物中属于生产者的是______.鲫鱼和螺蛳的关系是______。
(3)由于某种原因,水池中绿藻爆发,其他生物陆续死亡,其中动物死亡的主要原因是水中缺少______。
24.(2019湖北恩施)“一江清水,一岸葱茏”,污染防治是党和国家治国理政的重要内容。
下图为某水体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示意图(图中CO2,表示二氧化碳),请分析作答
(1)图中的_________(填代号)是生态系统最主要的生物部分,它直接决定了流入生态系统物质和能量的多少。
(2)碳在无机环境和生物之间,以_________的形式循环。
(3)生态系统的重要要功能是___________和物质循环。
(4)母亲河长江是一个生态系统,上图要构成生态系统,还需补充___________。
(5)长江污染日益严重,生态功能日趋弱化,白鳍豚在长江几乎绝迹。
绿水青山才是金山银山!
习总书记在长江沿线视察时,作出“不搞大开发,要搞大保护”的重要指示,为响应号召,治理长江,请你为政府提一条可操作建议,来保护白鳍豚:
______________。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二章第二节
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同步练习答案
1.下列能正确地表示一个生态系统的组成是 ( )
A.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B.食物链和食物网
C.阳光、水、空气和生产者、消费者
D.非生物环境和环境中的所有生物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
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还缺少非生物部分,因此不能能正确地表示一个生态系统的组成;食物链和食物网是由生产者和消费者形成,还缺少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因此不能正确地表示一个生态系统的组成;阳光、水、空气(非生物部分)和生产者、消费者,还缺少分解者,因此不能正确地表示一个生态系统的组成确;非生物环境和环境中的所有生物,既包括非生物部分、又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因此能正确地表示一个生态系统的组成。
考点:
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
2.下列生态系统中 自动调节能力最强的是( )
A.农田生态系统B.池塘生态系统C.草原生态系统D.森林生态系统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
生态系统的类型有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其中森林生态系统动植物种类繁多,营养结构最复杂,自动(自我)调节能力最强;城市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主要是人类,营养结构最简单,自动(自我)调节能力最弱.
解:
A、农田生态系统是人工的生态系统,以农作物为主体,动植物种类相对较少.同野生植物相比,农作物抵抗旱、涝或病虫害的能力差,因此,需要在栽培和管理中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其自动调节能力不如热带雨林强.A错误.
B、湖泊属于水域生态系统,由于人类活动原因使得湖泊生态环境恶化,破坏了生态系统的稳定,使之自动调节能力减弱.B错误.
C、草原生态系统分布在半干旱地区,年降雨量少很.缺乏高大的植物,动植物种类虽然比森林生态系统少,但依然是非常丰富的.草原在水土保持和防风固沙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C错误;
D、热带雨林雨量充沛,终年高温多雨,土壤肥沃,丰富的热量和充足的水分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优越的条件,因此热带雨林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十分丰富,自动调节能力最强.D正确.
故选:
D.
考点:
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
3.(2019四川绵阳)“蝗螂捕蝉,黄雀在后”描述了捕食关系,但不构成食物链,根本原因是
A.无生产者B.无分解者C.无能量流动动D.无物质循环
【答案】A
【解析】“蝗螂捕蝉,黄雀在后”描述的是螳螂、蝉和黄雀之间的捕食关系,这三者都是消费者,食物链应该包括生产者,故不能构成食物链。
故选A。
4.人类吃的牛肉来自于以玉米为饲料的牛,则在此食物链中,牛和人分别扮演的角色依次为( )
A.生产者、初级消费者
B.生产者、次级消费者
C.分解者、次级消费者
D.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
【答案】B
【解析】生态系统由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两部分组成;其中生物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生产者主要是绿色植物,它是生态系统中最基本、最关键的生物组成成分;消费者包括各种动物;分解者主要指营腐生生活的细菌和真菌。
消费者的生存都直接或间接地依赖于绿色植物制造出有机物,以玉米为饲料的牛是初级消费者。
人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消费者的角色,人吃的牛肉,属于次级消费者。
5.(2019湖南长沙)“梁上有双燕,翩翩雄与雌……靑虫不易捕,黄口无饱期……须臾十来往,犹恐巢中饥”描写了燕子生儿育女的艰辛。
诗中涉及到的食物链书写正确的是
A.青虫→燕子B.植物→青虫→燕子
C.青虫←燕子D.植物←青虫←燕子
【答案】B
【解析】食物链从生产者开始,以最高营养级结束,A错误;
由诗句可知,题中食物链为:
植物→青虫→燕子。
植物是生产者,为第一营养级;青虫是初级消费者,燕子是次级消费者,B正确;
生态系统中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构成食物链。
食物链中的箭头由被捕食者指向捕食者,CD错误。
6.“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水稻”和“青蛙”在农田生态系统中分别扮演什么角色( )
A.生产者、生产者B.消费者、生产者
C.生产者、分解者D.生产者、消费者
【答案】D
【解析】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的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构成的统一的整体.生态系统包括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生物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生产者主要指绿色植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为自身和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物质和能量;消费者主要指各种动物,在促进生物圈中的物质循环起重要作用;分解者是指细菌和真菌等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它们能将动植物残体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归还无机环境,促进了物质的循环,因此水稻是生产者,青蛙是消费者.
故选:
D
7.生物圈养育着万物生灵,人和各种生物共同生活在这个大家庭里,它们各自承担着不同的角色。
下面承担分解者角色的是( )
①淡水中的衣藻
②高山上的油松
③土壤中的细菌
④朽木上的蘑菇
⑤树上的麻雀
⑥河边的青蛙
⑦池塘里的蠕虫
⑧树叶上的毛毛虫
A.①③B.⑦⑧C.③⑦D.③④
【答案】C
【解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而生物部分有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其中分解者指的是靠分解动植物的遗体来维持生活的细菌、真菌等,蘑菇属于真菌营腐生生活,池塘里的蠕虫也是营腐生生活的。
所以衣藻、油松等为生产者,麻雀、毛毛虫等为消费者,大丽花属于植物的器官。
③土壤中的细菌和⑦池塘里的蠕虫,是分解者。
8.在农田生态系统中,属于生产者的是( )
A.农民B.水稻C.青蛙D.细菌和真菌
【答案】B
9.在生态系统中,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以及消费者之间通过捕食关系形成()
A.食物链和食物网
B.生物因素
C.一个生态系统
D.非生物因素
【答案】A
【解析】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由于食物关系而形成的一种联系,叫做食物链.动植物之间就是通过食物链相互联系起来的,动植物之间是吃与被吃的关系,食物链可表示为:
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三级消费者等等.各食物链相互交织形成食物网.故选:
A
10.校园绿地生态系统中的蚯蚓能将土壤中的有机物或枯枝败叶分解为无机物,供绿色植物再利用。
蚯蚓属于生态系统成分中的 ()
A.非生物的物质B.生产者C.消费者D.分解者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
生产者是指能进行光合作用,为植物自身、消费者、分解者提供有机物(食物)和氧气的绿色植物。
消费者是指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必须以现成的有机物为食的动物。
分解者包括细菌和真菌,严格的说是腐生细菌和真菌,如腐生性微生物,还包括腐生性动物,如蚯蚓和蝇的幼虫,腐生生物主要是以没有生命的腐烂的动、植物遗体为生,分解有机物产生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等。
蚯蚓是腐食性动物,能将生态系统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如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等,供给绿色植物再利用。
因此蚯蚓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
故A、B、C错误,D正确,故选D。
考点:
生态系统
11.在食物链“小麦→蚜虫→瓢虫→食虫鸟”中,属于生产者的是 ()
A.食虫鸟B.瓢虫C.蚜虫D.小麦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
生态系统是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的,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生产者是指绿色植物、消费者是指所有的动物、分解者是指腐生细菌和真菌。
食物链是生态系统中生产着与消费者之间由于吃与被吃的关系而形成的一种联系,在食物链“小麦→蚜虫→瓢虫→食虫鸟”中,属于生产者的是小麦。
考点:
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
12.“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句成语从食物链的角度看,缺少的成分是 ()
A.非生物成分B.生产者C.消费者D.分解者
【答案】B
考点:
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
13.下列食物链中正确的是 ()
A.植物→真菌→田鼠→蛇B.植物→田鼠→蛇→猫头鹰
C.阳光→草→野兔→狐狸D.黄鼠狼→蛇→田鼠→植物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
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这种关系的,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
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食物链植物→田鼠→蛇→猫头的写法鹰正确。
考点:
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
14.下列有关生态系统方面知识的叙述,正确的是()
A.从成语“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中,可以写出一条食物链:
蝉→螳螂→黄雀
B.生物的生存依赖于一定的环境
C.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
D.在食物链中,营养级别越低的生物,体内有毒物质积累就越多
【答案】B
【解析】由食物链的概念可知:
即食物链是生产者和消费者存在的一种吃与被吃的关系,起点是生产者,终点是消费者,中间用箭头表示,箭头的方向指向吃的一方,从成语“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中,得知蝉吸取树汁,螳螂以蝉为食,黄雀以螳螂为食,故食物链为:
树(或植物)→蝉→螳螂→黄雀,故A错误;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环境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生物的生存需要阳光、空气、水、营养物质、适宜的温度、一定的生存空间等,这些都属于环境,因此生物生存离不开环境,生物的生存依赖于一定的环境,故B正确;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区域内所有的生物和它所生活的环境所构成的统一的整体,它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生物部分包括植物、动物、细菌真菌等微生物,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土壤、温度等,只有生物不叫生态系统,只有环境也不叫生态系统,故C错误;有毒物质在生物的体内不能分解,无法排出,会随着食物链的传递而逐级积累,营养级别越高的生物,体内积累的有毒物质就越多,故D错误。
15.(2019山东潍坊)图表示草原生态系统某食物链中各生物体内有害物质的相对含量,分析合理的是
A.乙表示生产者
B.丙处于第二营养级
C.若甲的数量突然增多,一段时间内丁会减少
D.丙→甲的能量传递效率是10%~20%
【答案】C
【解析】由图和分析可知,乙的有毒物质最多,属于最高级消费者,A错误;该食物链可表示为:
丁→甲→丙→乙,丙处于第三营养级,B错误;该食物链可表示为:
丁→甲→丙→乙,若甲的数量突然增多,一段时间内丁会减少,C正确;能量流动是单向的逐级递减的,传递的效率是10%-20%,是甲→丙的能量传递效率是10%~20%,D错误。
16.(2019四川达州)下列关于生物和生态系统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飞蛾扑火是昆虫对光刺激作出的反应
B.“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在这一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是分解者
C.州河里的所有动物、植物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
D.甲乙丙丁四种生物因捕食关系构成了一条食物链:
乙→丁→丙→甲,若因某种原因导致丙大量减少,则短时间内丁会大量增加,甲会大量减少
【来源】市年中考生物试题
【答案】C
【解析】“飞蛾扑火”,是昆虫的趋光性,是昆虫对光刺激作出的反应,A正确;“落红”中的有机物在土壤中被分解者分解成无机物后,形成“春泥”,可以作为植物的营养被植物吸收利用,重新起到“护花”作用。
因此,“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落红化作春泥的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是腐生细菌、真菌等分解者,B正确;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必须有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动物、植物只是生物部分的消费者和生产者,没有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C错误;食物链:
乙→丁→丙→甲,若因某种原因导致丙大量减少,丁缺少天敌,短时间内会大量增加,而甲因缺少食物会大量减少,D正确。
17.(2019四川成都)能量流动是生态系统的重要功能,能量沿食物链流动的特点是
A.双向流动,逐级递截B.单向流动,逐级递增
C.循环流动,逐级追增D.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来源】市年初中毕业会考生物试题
【答案】D
【解析】生态系统的功能是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能量是沿着食物链依次传递的,能量流动的特点是沿着食物链单向流动的、逐级递减的,并且是不循环的。
18.下图是某草原生态系统中的几种生物间的食物关系,如果大量捕杀蛇会导致()
A.鼠的数量减少
B.草产量增加
C.羊的数量减少
D.人口增加
【答案】C
【解析】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总量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现象就叫生态平衡。
但这种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如果外界干扰超过了这个限度,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
若大量捕杀蛇,则鼠的数量先因蛇的减少而增加,此时,草的数量因鼠的增加而减少,由于大量捕杀蛇群,导致蛇在草原中灭绝,此时草原中的草将会先增多后减少。
19.生物体内残留有毒物质的情况如下表:
生物体
A
B
C
D
有毒物质浓度
0.06
8
78
1.23
那么,最可能的食物链构成是()
A.B→A→C→D
B.A→C→D→B
C.A→D→B→C
D.C→A→B→D
【答案】C
【解析】生物富集作用是指环境中一些有害物质(如重金属、化学农药等),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的过程。
因为这些有害物质具有化学性质稳定、不易分解的特点,会在生物体内积累而不易排出,所以随着营养级的升高而不断积累,危害最大的是这一食物链的最高级消费者。
依题意,由表格中的数据可以推出这些生物组成的食物链是:
A→D→B→C。
20.如图是某草原生态系统食物网示意图,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中生产者是______,它能进行______制造有机物。
(2)该食物网中有______食物链。
(3)图中消费者中,不属于哺乳动物的是蛇和______。
(4)图中兔与鼠之间属于______关系。
A.捕食 B.竞争 C.合作 D.寄生
【答案】
(1).草
(2).光合作用(3).5(4).鹰(5).B
【解析】试题分析:
此题考查的是生态系统的组成,生产者的作用,食物链,哺乳动物,动物分类,动物之间的关系,分析解答.
解:
(1)生态系统中,绿色植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有机物中储存着来自阳光的能量.植物制造的有机物,不仅养活了植物自身,还为动物的生存提供食物,因此,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消费者动物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它们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因而叫做消费者.在该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是草.能进行光合作用.
(2)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吃与被吃的关系,这样就形成了食物链.一个生态系统中往往有很多条食物链,它们往往彼此交错连接,这样就形成了食物网.每条食物链必需从生产者开始,直到没有其他消费者可以吃它为止,从左到右食物链有草→兔→鹰;草→兔→狐;草→鼠→狐;草→鼠→鹰;草→鼠→蛇→鹰,共5条.
(3)兔、鼠、狐、属于哺乳动物,胎生哺乳;蛇属于爬行动物,鹰属于鸟类,因此图中消费者中,不属于哺乳动物的是蛇和鹰.
(4)图中兔与鼠之间,相互争夺食物草,因此属于竞争关系.
故答案为:
(1)草;光合作用
(2)5
(3)鹰
(4)B
考点:
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生物和生物之间有密切的联系;生态系统的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动物的分类;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
21.(2019山东滨州)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
图一表示兴趣小组的同学在调查某森林公园生态建设情况后绘制的食物网简图,图二表示图一中某条食物链各生物体内有毒物质相对含量。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图一表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还需要补充的成分是_____。
(2)该生态系统中能量的源头是_____,能量流动的特点是_____。
(3)若X代表该食物网中的某种生物,那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