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选修1模块限时检测题.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819966 上传时间:2023-01-26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80.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选修1模块限时检测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人教版选修1模块限时检测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人教版选修1模块限时检测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人教版选修1模块限时检测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人教版选修1模块限时检测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选修1模块限时检测题.docx

《人教版选修1模块限时检测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选修1模块限时检测题.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选修1模块限时检测题.docx

人教版选修1模块限时检测题

人教版选修1模块限时检测题

(时间:

90分钟,总分:

100分)

一.选择题(共40小题,每题1分,共40分)

1.下列实验程序不正确的是(  )

A.蔬菜加工+泡菜盐水→加调料、装坛

泡菜

B.挑选葡萄、冲洗、榨汁

果醋

果酒

C.动物组织

制备细胞悬液→原代培养→传代培养

D.离体细胞消毒、接种

愈伤组织

试管苗

分析:

A、乳酸菌属于厌氧菌,发酵过程属于无氧发酵,蔬菜加工+泡菜盐水→加调料、装坛

泡菜,A正确;

B、果酒果醋的制作过程是先进行果酒发酵,再进行果醋发酵,果酒发酵属于酵母菌的无氧呼吸,果醋发酵属于醋酸菌的有氧呼吸,B错误;

C、胰蛋白酶能将组织细胞分散开来,进行原代培养和传代培养,C正确;

D、离体细胞消毒、接种,然后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再分化形成试管苗,D正确。

故选:

B。

2.下列有关果酒果醋制作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接种酵母菌的新鲜葡萄汁中始终通入无菌空气制作果酒

B.发酵过程中所有材料都需要进行严格的灭菌处理,以免杂菌污染

C.将果酒流经发酵瓶制成果醋,则发酵瓶中CO2的产生量是几乎为零

D.在用果汁制果酒的过程中,发酵瓶溶液中pH的变化是先减小后增大

分析:

A、在接种酵母菌的新鲜葡萄汁中应先通气后密封才能制作果酒,A错误;

B、传统发酵的操作过程中进行消毒处理,但没有进行灭菌处理,B错误;

C、果醋生产是利用醋酸菌的需氧发酵,将酒精氧化为乙酸,此过程中无CO2生成,C正确;

D、在用果汁制果酒的过程中,发酵瓶溶液中二氧化碳越来越多,而二氧化碳溶于水呈酸性,故pH发酵瓶溶液中pH的变化是先减小后稳定,D错误。

故选:

C。

3.下列是有关腐乳制作的几个问题,其中不正确的是(  )

A.豆腐上生长的白毛是毛霉的白色菌丝

B.决定腐乳特殊口味的是卤汤

C.腐乳的营养丰富,是因为大分子物质经过发酵作用分解成小分子且易于消化的物质D.卤汤中酒的含量应控制在12%左右,酒的含量过高,不足以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含量过低,腐乳成熟的时间会延长

分析:

A、豆腐上生长的白毛是毛霉的白色菌丝,A正确;

B、卤汤是由酒及各种香辛料配制而成的,其对于腐乳特殊香味起决定作用,B正确;

C、在腐乳制作过程中,在蛋白酶和脂肪酶等作用下,把大分子物质经过发酵作用分解成小分子且易于消化的物质,C正确;

D、卤汤中酒的含量应控制在12%左右,酒的含量过低,不足以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含量过高,腐乳成熟的时间会延长,D错误。

故选:

D。

4.制作泡菜时,泡菜坛子必须密封的原因是(  )

A.防止产生的乳酸挥发掉B.防止水分过分蒸发

C.防止氧气进入坛内抑制发酵D.防止坛内蔬菜萎蔫

分析:

由于乳酸菌的代谢类型是异养厌氧型,在制作泡菜时,泡菜坛子密封是为乳酸菌提供无氧发酵的环境。

故选:

C。

5.关于泡菜发酵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泡菜发酵过程中产生的亚硝酸盐进入人体后可诱导细胞癌变,摄入过多对身体会造成伤害

B.煮沸泡菜盐水的目的是除去水中的氧气和杀灭盐水中的其他杂菌

C.泡菜坛内有时会长出白膜是因为兼性厌氧真菌酵母繁殖所致

D.泡菜腌制时间过长,食盐用量过低,温度过高,都容易造成细菌大量滋生,亚硝酸盐含量增加

分析:

A、摄入体内的亚硝酸盐含量过多,在特定的条件下会转化成亚硝胺,亚硝胺是化学致癌因子,可导致细胞癌变,A错误;

B、煮沸泡菜盐水的目的是除去水中的氧气和杀灭盐水中的其他杂菌,B正确;

C、泡菜坛内有时会长出白膜是因为兼性厌氧真菌酵母繁殖所致,C正确;

D、泡菜腌制时间过长,食盐用量过低,温度过高,都容易造成细菌大量滋生,亚硝酸盐含量增加,D正确。

故选:

A。

6.馒头经过微生物的发酵过程(俗称发面)后,蓬松可口、容易消化,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发面利用的是酵母菌B.在发面过程中发生了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

C.造成面团鼓起来的物质是二氧化碳D.用开水发面有利于提高发面速度

分析:

A、发面利用的是酵母菌,A正确;

B、酵母菌是兼性厌氧菌,在发面过程中发生了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B正确;

C、造成面团鼓起来的物质是酵母菌细胞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C正确;

D、用开水发面会杀死酵母菌,不利于提高发面速度,D错误。

故选:

D。

7.如图所示装置可用于生物技术实践的相关实验,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装置甲和装置乙既可用于果酒的制作,又可用于果醋的制作

B.利用装置甲制作果酒时,瓶中的果汁不能装满,要留有2/3的空间

C.用装置乙制作果酒时温度应控制在30℃左右,制作果醋时应适当降温

D.装置乙的充气口在制作果酒时要先打开后关闭,在制作果醋时要始终打开

分析:

A、装置甲和装置乙既可用于果酒的制作,又可用于果醋的制作,A正确;

B、利用装置甲制作果酒时,瓶中的果汁不能装满,要留有1/3的空间,B错误;

C、用装置乙制作果酒时温度应控制在20℃左右,制作果醋时应适当升温,C错误;

D、装置乙的充气口在制作果醋时可定时打开,通入无菌空气,D错误。

故选:

A。

8.下列有关腐乳制作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材料选择:

豆腐含水量在70%左右、切小块有利于接种毛霉孢子

B.毛霉生长:

发酵温度控制在15〜18℃,菌丝呈淡黄色时终止发酵

C.加盐腌制:

随豆腐小块层数增加而增加盐量,析出豆腐中全部水分

D.配制卤汤:

卤汤酒含量控制在12%左右,含量过低容易导致豆腐腐败

分析:

A、腐乳制作过程中,选择的豆腐含水量在70%左右,切小块有利于接种毛霉孢子,A正确;

B、腐乳制作主要是利用毛霉发酵,因此发酵温度控制在15〜18℃,菌丝呈淡黄色时终止发酵,B正确;

C、加盐腌制时,随豆腐小块层数增加而增加盐量,析出豆腐中的水分,但不会导致水分全部析出,C错误;

D、卤汤酒含量控制在12%左右,含量过低容易导致豆腐腐败,D正确。

故选:

C。

9.变酸的酒表面有一层膜、泡菜坛表面有一层白膜、腐乳外面有一层致密的皮,它们分别是(  )

A.醋酸菌、乳酸菌、毛霉菌丝B.醋酸菌、毛霉菌丝、毛霉菌丝

C.醋酸菌、酵母菌、毛霉菌丝D.酵母菌、醋酸菌、乳酸菌

分析:

①在氧气充足的条件下,能将乙醇转化成醋酸,变酸酸的酒表面的一层菌膜,主要与醋酸菌有关;

②泡菜坛液面的一层白膜,主要是成膜酵母繁殖的结果;

③腐乳表面一层致密的皮是由毛霉的匍匐菌丝形成的。

故选:

C。

10.下列关于果酒和果醋制作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果酒发酵所需的最适温度高于果醋发酵温度B.果酒发酵后期拧开瓶盖的间隔时间可缩短

C.在制作果醋时适当加大接种量可以提高发酵速率D.醋酸菌在无氧条件下可以利用乙醇产生醋酸

分析:

A、果酒发酵所需的最适温度低于果醋发酵温度,A错误;

B、在果酒发酵后期,由于营养物质减少、代谢废弃物积累等因素,酵母菌呼吸速率减慢,产生的二氧化碳减少,因此拧开瓶盖的间隔时间可延长,B错误;

C、在制作果酒和果醋时,适当加大接种量,可以提高发酵速率,并抑制杂菌繁殖,C正确;

D、醋酸菌是嗜氧菌,其发酵产生醋酸必须在有氧条件下才能进行,D错误。

故选:

C。

11.下面不符合微生物培养基配制原则的是(  )

A.配制培养基时,要注意各种营养物质的浓度和比例B.任何培养基都不能没有有机物

C.培养基的PH要适宜D.异养微生物的培养基至少要有一种有机物

分析:

A、配制培养基时,要注意各种营养物质的浓度和比例,A正确;

B、如果培养的微生物为自养型生物,如硝化细菌,则培养基中不含有机物,B错误;

C、不同微生物适宜的PH不同,因此培养基的PH要适宜,C正确;

D、异养微生物的培养基至少要有一种有机物,D正确。

故选:

B。

12.下列有关倒平板的操作,错误的是(  )

A.在火焰旁进行操作B.使打开的锥形瓶瓶口迅速通过火焰

C.将培养皿打开,培养皿盖倒放在桌面上D.等待平板冷却凝固后需要倒过来放置

分析:

A、倒平板时需要在火焰旁进行以防止培养皿被污染,A正确;

B、使打开的锥形瓶瓶口迅速通过火焰,对锥形瓶的口径处进行灼烧灭菌,防止空气中的杂菌污染,B正确;

C、倒平板时不能把培养皿盖完全打开并放到桌面上,这样会污染培养皿中的培养基,C错误;

D、倒平板后冷却需要倒过来放置,防止皿盖上的水珠滴落到培养基上,D正确。

故选:

C。

13.培养硝化细菌的碳源、氮源、能源依次是(  )

A.葡萄糖、氨、葡萄糖B.葡萄糖、铵盐、太阳能

C.二氧化碳、氨、氧化氨D.二氧化碳、氨、太阳能

分析:

(1)硝化细菌为自养型生物,其能利用二氧化碳合成有机物,因此碳源是二氧化碳;

(2)硝化细菌合成有机物时需把氨氧化成亚硝酸所释放的能量,故硝化细菌的氮源是氨,能源是氧化氨释放的化学能。

故选:

C。

14.在缺乏氮源的培养基上,大部分微生物无法生长;在培养基中加入青霉素可以抑制细菌和放线菌的生长;在培养基中加入10%的酚可以抑制细菌和霉菌的生长.利用上述选择培养基依次能从混杂的微生物群体中分离出(  )

A.乳酸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放线菌

B.固氮细菌、大肠杆菌、放线菌

C.固氮细菌、霉菌、放线菌

D.固氮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放线菌

分析:

A、乳酸菌属于异养厌氧微生物,不能在缺氮培养基上生存;金黄色葡萄球菌属于细菌,不能在添加青霉素的选择培养基上生存,A错误;

B、在缺乏氮源的选择培养基上可以筛选分离固氮微生物,大肠杆菌不能在添加青霉素的选择培养基上生存,B错误;

C、在缺乏氮源的选择培养基上可以筛选分离固氮微生物,在添加青霉素的选择培养基上可以筛选分离真菌(如霉菌),加入10%的酚可以抑制细菌和霉菌的生长可以筛选分离放线菌,C正确;

D、在缺乏氮源的选择培养基上可以筛选分离固氮微生物,金黄色葡萄球菌属于细菌,不能在添加青霉素的选择培养基上生存,D错误。

故选:

C。

15.下列有关培养基的使用中,不正确的是(  )

A.利用无氮培养基获得圆褐固氮菌

B.利用伊红美兰培养基鉴定大肠杆菌

C.利用添加高浓度食盐的培养基获得金黄色葡萄球菌

D.利用添加青霉素的培养基获得细菌或放线菌

分析:

A、圆褐固氮菌属于自生固氮微生物,可以在无氮培养基上生长,A正确;

B、伊红美蓝是专一鉴定大肠杆菌的指示剂,利用伊红美兰培养基可以鉴定大肠杆菌,B正确;

C、金黄色葡萄球能够生活在高渗环境下,利用添加高浓度食盐的培养基可实现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筛选,C正确;

D、青霉素可杀灭或抑制细菌的生长,利用添加青霉素的培养基不能获得细菌,D错误。

故选:

D。

16.对两种不同营养缺陷型大肠杆菌进行如下图所示的培养:

下列对“基本培养基中只涂布菌株A或B,不出现菌落.”最恰当的解释是(  )

A.细菌在基本培养基中吸收不到足够的营养

B.细菌不能利用吸收到的营养合成某些必需的物质

C.基本培养基所含营养物质不全面,不能满足细菌生长的需要

D.基本培养基成分与完全培养基比较,成分差异太大,细菌不能适应

分析:

图中看出,不同营养缺陷型大肠杆菌在完全培养基中能够正常生长繁殖,但是在普通培养基中涂布菌株A或B,不出现菌落,实验对比说明在普通培养基中细菌不能利用吸收到的营养合成某些必需的物质。

故选:

B。

17.某同学在土壤取样中稀释度为105时,分别用稀释液体积为0.1mL涂布的三个平板上生长的菌落数为86、90、94,那么每克样品中的活菌数约为(  )

A.9×105个B.9×106个C.9×l07个D.9×108个

分析:

根据公式,每克样品中的活菌数约为=(86+90+94)÷3÷0.1×105=9×l07个。

故选:

C。

18.下列关于微生物培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获得纯净培养物的关键是防止外来杂菌入侵

B.高温灭菌目的是杀死微生物的细胞、孢子、芽孢

C.划线分离可在培养基上获得均匀分布的单菌落

D.稀释涂布平板法易获得单菌落和计数活菌数目

分析:

A、获得纯净培养物的关键是无菌操作,防止外来杂菌入侵;A正确。

B、高温灭菌的目的是高温杀死一切微生物,包括芽孢和孢子;B正确。

C、划线分离菌落在培养基上的分布是不均匀的,在划线的最后区域可以得到的单菌落;C错误。

D、稀释涂布平板法易获得单菌落和计数活菌数目;D正确。

故选:

C。

19.用1mL无菌移液管吸取100倍的土壤稀释液0.5mL,移入多少毫升无菌水的试管中,可得到1000倍的稀释液(  )

A.4.5mLB.5mLC.10mLD.49.5mL

分析:

在对微生物培养基进行稀释时,稀释10倍时,培养液:

无菌水=1:

9;稀释100倍时,培养液:

无菌水=1:

99,以此类推根据题干信息可知,需要将土壤稀释液由100倍稀释为1000倍,就在原来的基础上再稀释10倍,因此原来的土壤稀释液:

无菌水=1:

9,即无菌水的量=0.5×9=4.5ml。

故选:

A。

20.以下关于“分离土壤中的自生固氮菌”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①对取样的土壤样品要在超净台上进行稀释

②分离自生固氮菌的培养基中要加入氮源

③对培养基要加热到62℃,保持30min

④本实验的接种方法可以采用点接法

⑤接种以后对菌种的培养时间不能太长的原因是菌落会分泌含氮化合物,引起杂菌生长.

A.①②③B.①③⑤C.①④⑤D.②③④

分析:

阅读题干可知,本题是考查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的题目,根据选项涉及的具体内容梳理相关知识点分析判断。

①对取样的土壤样品要在超净台上进行稀释,①正确;

②分离自生固氮菌的培养基中不能加入氮源,这样可起到选择培养的作用;②错误;

③对培养基要进行高压蒸汽灭菌,③错误;

④本实验的接种方法可以采用点接法或平板划线法,④正确;

⑤接种以后对菌种的培养时间不能太长,原因是菌落会分泌含氮化合物,引起杂菌生长,起不到选择的作用,⑤正确;故选:

C。

21.在做分离“分解尿素的细菌”实验时,A同学从对应10﹣6培养基中筛选出大约150个菌落,而其他同学只选择出大约50个菌落.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A同学出现这种结果的原因可能是土样不同

B.可以将A同学配制的培养基在不加土样的情况下进行培养作为空白对照,以证明培养基是否受到污染

C.让其他同学用与A同学一样的土壤进行实验,如果结果与A同学一样,则可证明A同学无误

D.B选项的实验思路都遵循了实验的对照原则,而C选项的没有

分析:

A、A同学出现这种结果的原因可能是土样不同,也可能是操作工程污染造成的,A正确;

B、A同学的实验结果可能是培养基污染造成的,可以将A同学配制的培养基在不加土样的情况下进行培养作为空白对照,以证明培养基是否受到污染,B正确;

C、如果是A同学实验操作过程中污染造成的,让其他同学用与A同学一样的土壤进行实验,如果结果与A同学一样,则可证明A同学无误,C正确;

D、B、C选项的实验思路都遵循了实验的对照原则,D错误。

故选:

D。

22.以下关于分解尿素的细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能分解尿素的原因是能合成分泌蛋白酶

B.以尿素作为唯一的碳源

C.环境中含有大量的尿素诱导该细菌产生了分解尿素的特性

D.以尿素为唯一氮源且添加了酸碱缓冲剂的培养基培养该菌后不会使酚红指示剂变红

分析:

A、能分解尿素的原因是能合成并分泌脲酶,A错误;

B、利用选择培养基分离分解尿素的细菌时,培养基需要加入尿素作为唯一氮源,B正确;

C、该细菌产生脲酶是受基因控制的,可以对环境中含有的大量的尿素进行分解,C错误;

D、分解尿素的细菌的鉴定细菌合成的脲酶将尿素分解成氨,氨会使培养基的碱性增强。

在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中加入酚红指示剂培养细菌,若指示剂变红,可确定该种细菌能够分解尿素,D错误。

故选:

B。

23.刚果红能与下列哪种物质形成红色复合物(  )

A.葡萄糖B.纤维二糖C.麦芽糖D.纤维素

分析:

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实验的原理:

①土壤中存在着大量纤维素分解酶,包括真菌、细菌和放线菌等,它们可以产生纤维素酶.纤维素酶是一种复合酶,可以把纤维素分解为纤维二糖,进一步分解为葡萄糖使微生物加以利用,故在用纤维素作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中,纤维素分解菌能够很好地生长,其他微生物则不能生长.

②在培养基中加入刚果红,可与培养基中的纤维素形成红色复合物,当纤维素被分解后,红色复合物不能形成,培养基中会出现以纤维素分解菌为中心的透明圈,从而可筛选纤维素分解菌。

在培养基中加入刚果红,可与培养基中的纤维素形成红色复合物。

故选:

D。

24.下列关于刚果红染色法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先培养微生物,再加入刚果红进行颜色反应,立即出现有透明圈的菌落

B.倒平板时加入刚果红,可在培养皿中先加入lmlCR溶液后加入100ml培养基

C.菌落的大小、颜色、有无荚膜、隆起程度等特征都可作为菌种肉眼鉴定的依据

D.在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中加入酚红指示剂鉴定尿素分解菌

分析:

A、倒平板时就加入刚果红,因为有些微生物能降解色素,长期培养刚果红有可能被其他微生物分解形成透明圈,A错误;

B、倒平板时就加入刚果红,可在培养皿中先加入10mg/mLCR溶液,灭菌后按照每200mL培养基加入1ml的比例加入CR溶液,B错误;

C、菌落的大小、颜色、隆起程度等特征都可作为菌种鉴定的依据,但是有无荚膜通过肉眼无法观察,C错误;

D、在只含有尿素作为氮源的培养基中加入酚红指示剂鉴定尿素分解菌,D正确。

故选:

D。

25.下列有关培养基和菌种鉴定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菌落的大小、颜色、隆起程度等特征都可作为菌种鉴定的依据

B.可利用液体培养基上菌落的特征来判断和鉴别细菌的类型

C.利用刚果红培养基上是否形成透明圈来筛选纤维素分解菌

D.在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中加入酚红指示剂鉴定尿素分解菌

分析:

A、菌落的大小、颜色、隆起程度等特征都可作为菌种鉴定的依据,A正确;

B、鉴别培养基属于固体培养基,可利用固体培养基上菌落的特征来判断和鉴别细菌的类型,B错误;

C、当纤维素被纤维素酶分解后,刚果红﹣纤维素的复合物就无法形成,培养基中会出现以纤维素分解菌为中心的透明圈,可通过是否产生透明圈来筛选纤维素分解菌,C正确;

D、在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中加入酚红指示剂鉴定尿素分解菌,D正确。

故选:

B。

26.下列关于“果胶酶在果汁生产中的作用实验”中的操作,错误的是(  )

A.用橙子做本课题实验,应去掉橙皮

B.用体积分数为0.1%的NaOH溶液和盐酸进行pH调节

C.为了使果胶酶能够充分地催化反应,应用玻璃棒不时地搅拌反应混合物

D.制作苹果泥时,可先将苹果切成小块放入榨汁机中

分析:

A、用橙子做本课题实验,不需要去掉橙皮,A错误;

B、用体积分数为0.1%的NaOH溶液和盐酸进行pH调节,B正确;

C、为了使果胶酶能够充分地催化反应,应用玻璃棒不时地搅拌反应混合物,C正确;

D、制作苹果泥时,可先将苹果切成小块放入榨汁机中,D正确。

故选:

A。

27.下列关于人体内各种酶与加酶洗衣粉中的酶的比较,正确的是(  )

A.小肠中的纤维素酶和洗衣粉中的纤维素酶均为复合酶

B.胃蛋白酶与洗衣粉中碱性蛋白酶化学本质相同

C.胰脂肪酶与洗衣粉中的脂肪酶都能催化脂肪酸和甘油的水解

D.胃蛋白酶与洗衣粉中的蛋白酶的最适pH为7.0

分析:

A、人体小肠中没有纤维素酶,A错误;

B、胃蛋白酶与洗衣粉中碱性蛋白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B正确;

C、胰脂肪酶与洗衣粉中的脂肪酶都催化脂肪水解为脂肪酸和甘油,C错误;

D、胃蛋白酶的最适pH为2.0,D错误。

故选:

B。

28.探究不同情况下加酶洗衣粉的洗涤效果。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水温越高洗涤效果越好

B.在不同温度下洗涤被不同污渍污染的白布

C.加酶洗衣粉主要添加了酸性蛋白酶和酸性纤维素酶

D.在探究不同温度下某种加酶洗衣粉的洗涤效果时,洗涤时间要相同

分析:

A、温度会影响酶的活性,高温会使酶变性失活,因此不是水温越高洗涤效果越好,A错误;

B、“在不同温度下洗涤被不同污渍污染的白布”有2个自变量,不符合单一变量原则,B错误;

C、加酶洗衣粉主要添加了碱性蛋白酶和碱性脂肪酶,C错误;

D、实验目的为“探究温度对加酶洗衣粉的洗涤效果的影响”,由此可见,实验的自变量为温度,因变量为洗涤效果,因此其它均属于无关变量,而无关变量要保持相同且适宜,因此该实验中洗涤时间要相同,D正确。

故选:

D。

29.下列关于固定化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催化效率高,低耗能、低污染

B.对环境的条件非常敏感,容易失活

C.既能与反应物充分接触,又能与产物分离

D.成本低、操作简单,但反应效率可能很低

分析:

A、直接使用酶催化效率高,耗能低、低污染,A错误;

B、直接使用酶对环境条件非常敏感,易失活,B错误;

C、固定化酶既能与反应物接触,又能与产物分离,C错误;

D、固定化细胞成本低、操作简单,但反应效率可能很低,D正确。

故选:

D。

30.下列关于“α﹣淀粉酶的固定化及淀粉水解作用的检测”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淀粉溶液过柱时控制流速,是为了便于接取产物

B.洗涤反应柱时控制流速,是为了防止洗去已固定的淀粉酶

C.实验后用蒸馏水洗涤反应柱,是为了去除已固定的淀粉酶

D.洗涤后的反应柱应高温灭菌,避免微生物分解反应柱中的酶

分析:

A、淀粉溶液过柱时控制流速,是为了让塑料管中的水流出,并充分的反应时间,使后面检测效果明显,A错误;

B、洗涤反应柱时控制流速,是为了让塑料管中的溶液流出并防止洗去已固定的淀粉酶便于接取,B正确;

C、实验后用蒸馏水洗涤反应柱,是为了去除未吸附的游离淀粉酶,C错误;

D、洗涤后的反应柱应高温灭菌,避免微生物分解反应柱中的淀粉,D错误;故选:

B。

31.蛋白质提取过程中有关透析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透析膜一般是用硝酸纤维素制成的

B.用于透析的薄膜要具有选择透过性

C.透析能使小分子自由出入,而将大分子保留在袋内

D.透析可用于更换样品的缓冲液

分析:

A、透析膜一般是用硝酸纤维素制成的,A正确;

BC、用于透析的薄膜要具有半透性,能使小分子自由出入,而将大分子保留在袋内,不具有选择透过性,B错误、C正确;

D、透析可以去除样品中分子量较小的杂质,或用于更换样品的缓冲液,D正确。

故选:

B。

32.SDS一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中加入SDS的作用是(  )

A.增大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

B.改变蛋白质的形状

C.掩盖不同种蛋白质间的电荷差别

D.减少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

分析:

血红蛋白的提取与分离的实验步骤主要有:

(1)样品处理:

①红细胞的洗涤,②血红蛋白的释放,③分离血红蛋白溶液.

(2)粗分离:

①分离血红蛋白溶液,②透析.(3)纯化:

调节缓冲液面→加入蛋白质样品→调节缓冲液面→洗脱→收集分装蛋白质.(4)纯度鉴定﹣﹣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一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中加入SDS的作用是掩盖不同种蛋白质间的电荷差别,使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的迁移速率完全取决于分子大小。

故选:

C。

33.凝胶色谱法分离蛋白质中使用的凝胶是交联葡聚糖凝胶(SephadexG75),其中G、75的含义分别是(  )

A.G表示凝胶的使用量,75表示加75g水

B.G表示凝胶的交联程度,75表示需加热至75℃

C.G表示凝胶的交联程度、膨胀程度及分离范围,75表示每克凝胶及膨胀时吸水7.5g

D.G表示凝胶的膨胀体积,75表示每克凝胶膨胀后体积可达75cm3

分析:

交联葡聚糖凝胶(SephadexG﹣75)G表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材料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