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外排水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781863 上传时间:2022-10-13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125.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室外排水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室外排水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室外排水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室外排水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室外排水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室外排水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

《室外排水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室外排水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室外排水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

室外排水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2.2工程设计要点

9.1作业区段的划分

9.2总体施工程序

9.3具体施工流程

第一章编制说明

1.1编制原则

1、严格执行施工过程中涉及的相关规范、规程和技术标准。

坚持实事求是,结合我公司的施工能力,坚持科学组织、合理安排、均衡生产,确保高速、高效完成工程施工。

2、遵守、执行招标文件和合同条款的具体要求,确保实现业主要求的工期、质量、安全、文明施工等各方面的目标。

3、在认真、全面理解设计文件的基础上,充分结合我公司从事相关工程的施工经验,使施工组织设计具有技术先进、方案可靠、经济合理的特点。

4、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做到施工总体布署和分项工程施工组织相结合,重点项目和一般项目相结合,总体上使施工组织设计具有重点突出、内容全面、思路清晰的特点。

5、充分利用现有施工机械和设备,扩大机械化施工范围,提高施工项目机械化程度,不断改善劳动条件,提高劳动生产率。

6、充分利用先进施工技术,科学地确定施工方案,严格控制工程质量,确保安全施工,努力缩短工期,不断降低工程成本。

7、科学地规划平面图,减少施工用地,合理储存建设物资,减少物资运输量。

1.3编制依据

1、中交江锦湾室外雨、污水管网工程施工图设计;

2、《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

3、《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50268-2008)

4、《市政排水管道工程及附属设施》(06MS201)

5、《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01)

1.4编制范围

合同范围内的管网以及相关辅助设施等工程建设。

第二章工程概况

2.1主要工程内容:

中交·江锦湾室外雨、污水管网工程的施工,主要内容如下:

管道沟槽的开挖,HDPE双壁波纹管的铺设,雨水、污水检查井的砌筑及井盖安装,化粪池、隔油池的安装,市政接口路面拆除及恢复

2.2工程设计要点

1、平面设计

平面以现场确定的路线为准。

2、纵断面设计

路面应不高于房屋室内高程,不低于排水沟。

起止点均应与现状路顺接路面纵坡应有一定的排水坡向,最小纵坡不小于0.33%。

路面横坡为1.5%,结合情况设单面坡或双面坡。

第三章施工总体目标

我公司对本工程施工管理的指导思想是:

一切工作均以质量为中心。

围绕这一主题,我们选配高素质的项目经理、项目技术负责人、质检员、施工员、安全员及其它各专业工程管理人员组成项目管理层,选配成建制的专业技工队组成施工作业层。

我们在本项目将按照国际惯例实施管理,并积极发挥我公司的科技优势,精心组织,科学管理,优质、高速、安全、文明地完成本工程。

3.1工程质量目标

我公司在施工中将坚持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方针,树立精品意识,严格按照IS09002标准要求进行施工,确保本工程达到《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的合格工程验收标准。

3.2工期进度目标和承诺

我公司将加大投入,精心组织,将工期尽量缩短,并按照标书中的约定,迅速进行施工人员、机械动员,确保工程在监理工程师签发开工令之日起,569天内完成合同约定的全部施工任务。

3.3职业健康安全目标

我公司严格执行GB/T28001-2001安全操作规程和条例及IS09000职业健康体系要求,设立安全管理小组,实行岗位前教育培训等制度,确保安全生产达到《建设施工安全检查标准》的合格安全施工工地,杜绝工伤死亡事故、设备事故、火灾事故。

若发生重大、特大安全事故,愿接受经济处罚。

3.4安全、文明施工目标和承诺

我公司将严格按照GB/T24001-2004执行,并严格按《省关于文明施工管理条例》进行现场文明施工管理,努力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并创一流的文明施工现场,确保达到合格文明施工管理目标,合格安全施工管理目标。

3.5环境保护目标

我公司将充分做好施工噪音、污水排放、粉尘控制等方面的具体工作,并结合我公司“环境保护手册及环境体系程序文件”要求,及宣贯ISO14000环境保护论证标准的各项具体要求进行实际操作。

第四章工程质量控制措施

我公司的质量保证体系已通过国家质量审核中心的质量体系认证,公司的质量保证体系共分三个部分:

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

本工程质量确保达到合格验收标准。

4.1质量管理体系

在我公司质量方针的指导下,本工程在具体实施中运用先进的技术、科学的管理、严谨的作风,精心组织、精心施工,以有竞争力的优质产品满足业主的愿望和要求。

根据通过第三方认证ISO9002文件化质量管理体系,广泛开展质量职能分析和健全企业质量管理体系,大力推行“一案三工序管理措施”即“质量保证方案、监督上工序、保证本工序、服务下工序”和QC质量管理活动。

强化质量检测与质量验收专业系统,全面推行标准化管理,健全质量管理基础工作,确保工程施工质量。

4.1.1组织保证体系

本公司根据项目管理的需要,建立项目管理体系,以合同为制约,推行国际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标准(ISO9002),强化质量职能。

项目经理部全体管理人员强化质量意识和质量职能;推行责任工程师和专业质检工程师负责制,施工全过程对工程质量进行全面的管理与控制;同时使质量保证体系延伸到各施工方,项目质量目标通过对各施工方严谨的管理予以实现。

通过明确分工,密切协调与配合,使工程质量得到有效地控制。

建立由项目经理领导,项目副经理、项目总工中间控制,专业工程师检查的管理系统,形成项目经理到各施工方的质量管理体系。

4.1.2质量计划

1、工程质量与管理控制

施工准备过程的质量控制:

优化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工序的作业设计与技术标准。

作好新技术、新工艺的技术交底工作。

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质量程序控制施工质量。

对于隐蔽工程,在设备和材料被覆盖和隐蔽之前,我公司将提供所有该隐蔽工程的竣工图和记录给业主。

在单位工程完成二周内,我公司将按合同要求完成并提供所有图纸的竣工图。

4.2质量管理制度措施

4.2.1工程项目质量负责制度

我公司对本工程的承包范围内的工程质量向建设单位负责。

4.2.2技术交底制度

坚持以技术进步来保证施工质量的原则。

技术部门应编制有针对性的施工组织设计,积极采用新工艺、新技术;针对特殊工序要编制有针对性的作业设计。

每个工种、每道工序施工前要组织进行各级技术交底,包括项目总工程师对工长的技术交底、工长对班组长的技术交底、班组长对作业班组的技术交底。

各级交底以书面进行。

因技术措施不当或交底不清而造成质量事故的要追究有关部门和人员的责任。

4.2.3样板引路制度

施工操作注重工序的优化、工艺的改进和工序的标准化操作,通过不断探索,积累必要的管理和操作经验,提高工序的操作水平,确保操作质量。

4.2.4施工挂牌制度

施工过程中在现场实行挂牌制,注明管理者、操作者以及检验者、施工日期,并做相应的图文记录,作为重要的施工档案保存。

4.2.5过程三检制度

实行并坚持自检、互检、交接检制度。

隐蔽工程要由工长组织项目技术负责人、质量检查员、班组长检查,并做出详细的文字记录。

4.2.6质量否决制度

对不合格工序返工。

不合格工序流入下道工序,要追究班组长的责任,不合格分部工程流入下道工序要追究项目经理的责任,不合格工程流入社会要追究法人和项目经理的责任。

有关责任人员要针对出现不合格品的原因采取必要的纠正和预防措施。

4.2.7成品保护制度

应当象重视工序的操作一样重视成品的保护。

项目管理人员应合理安排施工工序,减少工序的交叉作业。

上下工序之间应做好交接工作,并做好记录。

如下道工序的施工可能对上道工序的成品造成影响时,应征得上道工序操作人员及管理人员的同意,并避免破坏和污染,否则造成的损失由下道工序操作者及管理人员负责。

4.2.8质量文件记录制度

质量记录是质量责任追溯的依据,应力求真实和详尽。

各类现场操作记录及材料试验记录、质量检验记录等要妥善保管,特别是各类工序接口的处理,应详细记录当时的情况,理清各方责任。

4.2.9工程质量等级评定、核定制度

竣工工程首先由施工企业按国家有关标准、规范进行质量等级评定,然后报当地工程质量监督机构进行等级核定,合格的工程发给质量等级证书,未经质量等级核定或核定为不合格的工程不得交工。

4.2.10培训上岗制度

工程项目所有管理及操作人员应经过业务知识技能培训,并持证上岗。

因无证指挥、无证操作造成工程质量不合格或出现质量事故的,除要追究直接责任者外,还要追究企业主管领导的责任。

4.2.11工程质量事故报告及调查制度

工程发生质量事故,马上向当地质量监督机构和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报告,并做好事故现场抢险及保护工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根据事故等级逐级上报,同时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负责事故的调查及处理工作。

对事故上报不及时或隐瞒不报的要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4.3质量保证技术措施

根据同类工程的施工经验,我公司认为在本工程的施工中应针对不同时期的质量通病预先制定不同的技术措施,做到预防为主,提高工程的一次成活率,才能确保工程合格率。

对于工程施工中可能出现的质量问题的防治,具体采取措施如下:

1、认真熟悉施工图纸,在图纸会审阶段,积极配合设计单位出主意想办法,对可能出现质量通病的部位进行修改,深化细部设计,对由于设计考虑不周可能出现的质量问题消除在萌芽状态。

2、深化施工组织设计,编制详细具体的施工组织设计及作业设计;力求作到具有针对性、科学性、可操作性。

3、对关键部位和重要工序设置技术管理控制点,施工工长、质检人员必须到岗到位,尽职尽责,严格监督每一道工序的质量,把质量通病消除在施工过程中。

4、做好隐蔽工程验收,做好质量记录,不允许不合格的产品进入下一道工序。

5、编制计量管理方案,落实计量管理制度,配备齐全的试验仪器,加强施工过程中的技术控制。

4.4创优控制措施

我公司在质量管理过程中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控制:

4.4.1第一要素——人(即直接参与施工的组织者、指挥者和操作者)

1、劳动力

加强对施工队及管理人员的质量意识教育,提高各级管理者和作业者的质量意识,人人对质量高度重视,以达到创优为各岗位的工作目标,进行目标管理,落实责任到人。

加强施工队与项目各级管理人员的相互配合协作,及时沟通,对工程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质量问题作到提前预控;

对质量不合要求的工作坚决返工,并对其负责人作出经济惩罚。

2、选拔

施工队的选择必须进行全面的考核,择优录用,对于特殊工种必须达到100%持证上岗,严格禁止无技术资质的人员上岗操作,对技术复杂、难度大、精度高的工序或操作人员,选用技术熟练,经验丰富的工人来完成。

3、交底

在每个分项工程开始前,项目技术人员应对操作工人进行详细的安全技术交底,让操作人员明白操作工艺及相应的质量标准,技术交底必须具有针对性、科学性、有效性及可操作性,于此同时,技术交底必须符合规范要求。

4、监督

在施工过程中加强现场监督检查,对不符合规范要求的坚决禁止,对已经造成的不合格品坚决返工,并对操作班组进行严厉的处罚。

4.4.2第二要素——材料

1、掌握材料信息、优选生产厂家和供货商

2、水泥、蒸压灰砂砖除必须有出厂合格证外,材料进厂后,必须由试验工程师组织有关人员进行抽样复检,试验合格后及时向监理工程师进行报验。

3、合理组织材料供应,确保施工正常进行。

4、合理组织材料的现场运输、仓储、保管工作,避免损伤。

5、加强材料检查验收,严格材料质量关。

4.4.3第三要素——方法

包括施工方案、施工工艺、施工技术措施等的控制。

(1)深化设计

工程技术人员应密切与管理方、设计院联系,反复认真读图,并了解设计意图,弄清结构特点,掌握图纸细节,纠正漏、错、碰、缺等问题。

在此基础上,相关人员相互协作,切实保障按设计意图施工。

(2)规范

全面阅读本工程所用规范,加深对其所用规范要求的了解和把握,用工法和工艺卡进行全面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