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数学活动单.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818217 上传时间:2023-01-26 格式:DOCX 页数:63 大小:1.7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下册数学活动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3页
四年级下册数学活动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3页
四年级下册数学活动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3页
四年级下册数学活动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3页
四年级下册数学活动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四年级下册数学活动单.docx

《四年级下册数学活动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下册数学活动单.docx(6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四年级下册数学活动单.docx

四年级下册数学活动单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

教学内容:

苏教版数学四下第1~2页上的内容。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自主学习,独立完成自主学习活动单上面的问题,并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惑。

2.使学生通过小组讨论、交流展示等学习形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体验成功的快乐,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3.使学生在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中体会新、旧知识的联系,能主动总结、归纳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培养类比以及分析、概括的能力。

活动一、自主探究,获取新知

活动二、小组讨论交流算法。

1.交流问题

(1)例题中有哪些条件?

求“一共住了多少户?

”这个问题,你是怎么想的?

可以怎样列式?

2.交流问题

(2)为什么要用乘法?

这道乘法式子和过去学过的有什么不同?

3.交流问题(3)你能用竖式算出得数吗?

学生在本子上试算,同时指名板演。

4.交流问题(4)小组交流算法,再指名说说计算过程。

5.计算时要注意的地方:

(1)你认为笔算三位数乘两位数要注意什么?

(2)你是怎样处理乘数中间有0的三位数乘两位数的?

(3)谁来说说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活动三、检测反馈1、数学医院。

(对的打。

√”.错的打“×”。

并改正)

  

  2、列竖式计算。

(1)94×315=

(2)293×65=

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

教学内容:

苏教版数学四下第4~5页上的内容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自主学习,独立完成自主学习活动单上面的问题,并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惑。

2.使学生通过小组讨论、交流展示等学习形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体验成功的快乐,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3.使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4.使学生通过计算、比较,初步感知积的变化规律,初步体会简便算法的依据。

活动一、自主先学。

请同学们根据活动单上的内容,先自主学习课本P4的内容,完成试一试。

活动二、小组讨论。

教师巡视,同时参与小组讨论。

交流:

1问题

(1):

例题中有哪几个条件?

求“月星小区的草坪每天大约能释放氧气多少克?

”你会解答吗?

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2.问题

(2):

这道题用竖式怎么算?

试做。

小组交流方法。

3.问题(3):

这两种方法都对吗?

哪一种简便?

小组汇报时师板书简便的计算方法。

并让学生根据板书说说自己的想法。

4·问题(4):

像850×20在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

活动三检测反馈。

完成P5的第1~5题。

第5题学生独立填完后在小组内讨论:

把后面4栏同第一栏比较,分别说说乘数有什么变化,积有什么变化。

1、计算

207×4023×80260×305

270×4023×82060×350

2、你能在□里填合适的数字,使等式成立吗?

□□×□□=1600□□×□□=2400

认识容量和升

教学内容:

苏教版数学四下第10~12页上的内容。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自主学习,独立完成自主学习活动单上面的问题,并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惑。

2.使学生通过小组讨论、交流展示等学习形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体验成功的快乐,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3.使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感受并认识容量体会计量容量需要有统一的容量单位;联系实际初步形成1升的容量观念,感受升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4.培优学生的估计意识和估计能力。

活动一、自主先学。

请同学们根据活动单上的内容,先自主学习课本P10~12的内容,完成试一试。

活动二、小组讨论。

教师巡视,同时参与小组讨论。

交流:

1.交流问题

(1):

容量指的什么意思?

你会比较两个不同容器容量的大小吗?

2.交流问题

(2):

一个容器的容量到底是多少?

怎么表示?

3.交流问题(3):

什么情况下用升做单位?

1升水有多少?

怎么规定的?

用字母谁表示?

4.交流问题(4)估计哪些家用容器的容量用升做单位?

大约是多少升?

一个脸盆的容量大约是()升。

活动三、检测反馈。

完成P12的第1~4题。

回家自己做一个容量1升的容器。

1、下面哪些东西是用升做单位的,请在□内加上「P」;不是的加上「O」

  你能估计出下面哪些容器的容量比1升大吗?

(12页第4题)

  2、下面的容器里可以盛水多少升?

想一想电饭煲、纯净水桶的容量,看谁猜得准。

(12页第3题)

3、一个关不紧的水龙头,20分钟就会流失1升水,一小时就浪费多少水?

一天呢?

继续认识升

教学内容:

苏教版数学四下第13~14页上的内容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自主学习,独立完成自主学习活动单上面的问题,并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惑。

2.使学生通过小组讨论、交流展示等学习形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探索中体验成功的快乐,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3.让学生练习估计一些常见的容器的容量,并能对自己的估计作适当解释,培养学生的估计意识和初步的估计能力。

4.让学生练习用自制的容器测量一些液体多少,并能应用所学知识对现实情境中提取的数学问题加以解释和说明。

活动一、自主先学。

请同学们根据活动单上的内容,先自主学习课本P13的内容,完成14页的内容。

活动二、小组讨论。

交流:

问题

(1):

讨论怎样做一个1升的容器,并分别标上四分之一升,二分之一升和四分之三升?

每组一人汇报,选出可行方案。

问题

(2):

为什么要上下一样粗的瓶子?

问题(3):

你们组是怎么制作的?

有没有不同的标法?

问题(4):

试一试后问1升水能倒满几个纸杯?

估计1碗水比1升多还是比1升少?

活动三、检测反馈。

完成P14页的第1~3题。

 

认识毫升

教学内容:

苏教版数学四下第15~17页上的内容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自主学习,独立完成自主学习活动单上面的问题,并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惑。

2.使学生通过小组讨论、交流展示等学习形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体验成功的快乐,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3.使学生经历观察、比较、猜想、验证、分析、概括等数学活动过程,培养学生简单的推理能力,增强用符号表达数学规律的意识,体会用字母表示乘法分配律的简洁与严谨。

活动一、揭示课题

自主先学。

请同学们根据活动单上的内容,先自主学习课本P15的内容,完成17页的内容。

活动二、小组讨论,小组讨论,教师巡视,同时参与小组讨论。

交流展示:

1.交流问题

(1)你曾在哪里听过或看过毫升?

2.交流问题

(2)从例题主题图中你了解到哪些信息?

3.交流问题(3)你对毫升这个容量单位有了哪些初步印象?

1毫升大约有几滴?

4.交流问题(4)1升=()毫升

活动三、检测反馈完成P16~17的第1—4题。

倒出100毫升饮料,数一数你喝了几口才能把它喝完。

再算一算,喝一口大约有多少毫升?

1、想一想,填一填。

2升=()毫升7000毫升=()升

5升=()毫升4000毫升=()升

2、填入“升”或“毫升”

①一瓶墨水的容量是60()②一桶色拉油有5()

③一盒光明牛奶有500()④汽车的油箱容量是500()

美妙的杯琴

教学内容:

苏教版数学四下第20~21页上的内容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自主学习,独立完成自主学习活动单上面的问题,并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惑。

2.使学生通过小组讨论、交流展示等学习形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体验成功的快乐,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情感。

3.使学生在制作杯琴的过程中加深对容量的知识的体验。

活动一、自主先学。

请同学们根据活动单上的内容,先自主学习课本P56的内容。

活动二、小组讨论。

教师巡视,同时参与小组讨论。

交流:

1.交流问题

(1):

听乐曲辨别是什么乐器奏出的声音。

2.交流问题

(2):

小组合作,敲敲听听。

同样的7个杯子倒入同样多的水,用筷子敲敲有什么发现?

再倒入不同量的水,再用筷子敲敲,又有什么发现?

你知道是什么道理吗?

3.交流问题(3):

边敲边量,杯子里的水的多少与音量的高低有什么关系?

4.交流问题(4):

水是多少毫升的杯子,敲出的声音比较像我们音乐中的do?

re?

mi?

fa?

so?

la?

ci?

活动三、自编乐曲,体验快乐。

1、尝试敲出简单的乐曲。

2、小组里一起唱一唱。

3、小组比赛,评选出优秀的合作小组,进行表扬。

 

三角形的认识

教学内容:

苏教版数学四下第22~23页上的内容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自主学习,独立完成自主学习活动单上面的问题,并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惑。

2、使学生通过小组讨论、交流展示等学习形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体验成功的快乐,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3、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画图和实验等活动感受并发现三角形的有关特征,知道三角形的各部分名称,知道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4、使学生在由实物到图形的抽象过程中,在探索图形的特征以及相关的结论中,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锻炼思维能力。

活动一、自主先学。

请同学们根据活动单上的内容,先自主学习课本P56的内容。

活动二、小组讨论。

教师巡视,同时参与小组讨论。

交流:

1.问题

(1):

生活中你在什么地方看到过三角形?

2.问题

(2):

请同学们找出图中的三角形,并说说这些三角形的形状、大小。

(都有三条边,三个角,三个顶点)

3.问题(3):

你能想办法做出一个三角形吗?

4.问题(4):

三角形各部分名称是什么?

5.问题(5):

从你准备的小棒中任选3根围一围,看看能否围成三角形?

三角形三条边的长度有什么关系?

(三角形两条边长度的和大于第三边)

活动三、检测反馈。

完成P24的第1、2、3题。

1、由三条()围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一个三角形有()个角。

2、自行车的三角架做成三角形,这是利用了三角形的()性。

3、下面三组线段中,不可能围成三角形的一组是()。

(单位:

cm)

A、2,7,9B、6,7,8C、3,4,5

三角形的高

教学内容:

苏教版数学四下第24~25页上的内容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自主学习,独立完成自主学习活动单上面的问题,并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惑。

2.使学生通过小组讨论、交流展示等学习形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体验成功的快乐,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3.让学生知道三角形的高跟底的意义,了解底和高的对应关系,会用三角尺画三角形的高。

4.让学生了解三角形的稳定性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体会数学与现实的联系,并在学习活动中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活动一、自主先学。

请同学们根据活动单上的内容,先自主学习课本P56的内容。

活动二、小组讨论。

教师巡视,同时参与小组讨论。

交流:

1.问题

(1):

你知道图中画的是什么吗?

是用来干什么的?

(同学交流)它的高度是多少?

2.问题

(2):

什么是三角形的高,什么是三角形的底?

那么一个三角形有几条高?

3.问题(3):

你会画出三角形的高吗?

(学生试画,然后汇报画法)生画出高后,师演示另外两条高。

4.问题(4):

从:

“你知道吗?

”中你了解到什么?

说明三角形具有什么特性?

三角形在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

活动三、检测反馈。

完成想想做做的第1、2、3题。

1、一个三角形有()个顶点,最多可以画()条高。

 

三角形的分类

教学内容:

苏教版数学四下第26~27页上的内容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自主学习,独立完成自主学习活动单上面的问题,并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惑。

2.使学生通过小组讨论、交流展示等学习形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自我探索意识和创新精神。

3.使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发展空间观念。

活动一、自主先学。

请同学们根据活动单上的内容,先自主学习课本P56的内容。

活动二、小组讨论。

教师巡视,同时参与小组讨论。

交流

1.问题

(1):

观察每个三角形的内角,说说他们各有几个锐角、直角或钝角?

填一填。

2.问题

(2):

观察表格,这些三角形可以分为几类?

怎样分?

小组讨论。

师小结:

都有两个角是锐角,另一个角有的是锐角,有的是直角,有的是钝角。

三角形按角分可以分为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

3.问题(3):

什么样的三角形是锐角三角形?

什么样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什么样的三角形是钝角三角形?

活动三、检测反馈。

完成想想做做1~7题。

1、三角形按角分,可以分为()、()和直角三角形。

2、任意一个三角形中最多有()个锐角,最少有()个锐角。

最多有()个钝角,()个直角。

3、分别画一个钝角三角形,一个直角三角形和一个锐角三角形。

 

三角形的内角和

教学内容:

苏教版数学四下第28~29页上的内容。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自主学习,独立完成自主学习活动单上面的问题,并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惑。

2.使学生通过小组讨论、交流展示等学习形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体验成功的快乐,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3.使学生在观察、操作、比较、归纳,发现“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4.让学生学会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这一知识求三角形中一个未知角的度数。

活动一、自主先学。

请同学们根据活动单上的内容,先自主学习课本P56的内容。

活动二、小组讨论。

教师巡视,同时参与小组讨论。

交流:

1.问题

(1):

你知道每个三角尺3个内角的和各是多少度吗?

2.问题

(2):

剪出不同类型的三角形,把每个三角形的3个角拼在一起,你发现什么?

3.问题(3):

任何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多少度?

4.问题(4):

自己完成试一试。

先量再计算。

小结:

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活动三、检测反馈。

完成P51的第1、2题。

1、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度,三角形任意两条边之和()第三边。

2、一个等式逻辑腰三角形,如果它的一个底角是50°,顶角是()°;如果它的顶角是50°,它的一个底角是()°。

3、、如果一个三角形中,有一个角的度数是另两个角的度数的和,那么这个三角形一定是()三角形。

4、10、有一个三角形的两个角分别是24°和32°,另一个角是()°,它是()三角形。

“混合运算”第1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苏教版数学四下第35.36页上的内容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自主学习,独立完成自主学习活动单上面的问题,并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惑。

2.使学生通过小组讨论、交流展示等学习形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体验成功的快乐,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3.使学生联系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理解并掌握三步混合运算的顺序,能正确进行三步混合运算式题的计算。

4.使学生在运用所学计算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培养数学应用意识和认真、严谨的学习习惯。

一、自主先学。

请同学们根据活动单上的内容,先自主学习课本P35的内容,完成试一试。

二、小组讨论。

教师巡视,同时参与小组讨论。

三、交流展示。

1.交流展示问题

(1):

例题中有哪几个条件?

求“一共要付多少元?

”你是怎么想的?

2.交流展示问题

(2):

这道题先算什么?

你能列出综合算式吗?

3.交流展示问题(3):

完成试一试的题目。

这道题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

先算什么?

4.交流展示问题(4)你能自己的话说一说,在一个没有括号的混合运算算式里,运算顺序是怎样的吗?

小结:

在没有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

如果加号或减号两边同时有乘、除法,那么,乘、除法可以同时进行。

四、质疑拓展。

还有哪些问题不明白需要共同讨论!

五、检测反馈。

完成P35.36的第1~6题。

六、小结反思。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混合运算”第2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苏教版数学四下第37.38页上的内容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自主学习,独立完成自主学习活动单上面的问题,并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惑。

2.使学生通过小组讨论、交流展示等学习形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体验成功的快乐,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3.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含有小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的顺序,能正确进行计算。

4.使学生在运用所学计算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培养数学应用意识和认真、严谨的学习习惯。

一、自主先学。

请同学们根据活动单上的内容,先自主学习课本P37的内容。

二、小组讨论。

教师巡视,同时参与小组讨论。

三、交流展示。

1.交流展示问题

(1):

例题中有几种运算符号?

这道题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

先算什么?

2.交流展示问题

(2):

你是怎么算的?

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含有小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的顺序是怎样的?

小结:

在一个算式里,有小括号的,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小括号外面的。

小括号里面如果有乘、除法和加、减法,应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

四、质疑拓展。

还有哪些问题不明白需要共同讨论!

五、检测反馈。

完成P37.38的第1~9题。

六、小结反思。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混合运算”第3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苏教版数学四下第39.40页上的内容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自主学习,独立完成自主学习活动单上面的问题,并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惑。

2.使学生通过小组讨论、交流展示等学习形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体验成功的快乐,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3.使学生联系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理解并掌握含有中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进行计算。

4.使学生在运用所学计算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培养数学应用意识和认真、严谨的学习习惯。

一、自主先学。

请同学们根据活动单上的内容,先自主学习课本P39的内容。

二、小组讨论。

教师巡视,同时参与小组讨论。

三、交流展示。

1.交流展示问题

(1):

例题中有哪些条件?

哪些条件是相互联系的?

你是怎么想的?

2.交流展示问题

(2):

求“合唱组的人数是美术组的几倍?

”你是怎么想的?

如何列出综合算式?

3.交流展示问题(3):

本题要先算出哪个兴趣小组的人数?

为什么要使用中括号?

4.交流展示问题(4):

含有中括号的混合运算式题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

小结:

在一个算式里,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

四、质疑拓展。

还有哪些问题不明白需要共同讨论!

五、检测反馈。

完成P40的第1~3题。

六、小结反思。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认识平行四边形”第1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苏教版数学四下第43.44.45页上的内容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自主学习,独立完成自主学习活动单上面的问题,并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惑。

2.使学生通过小组讨论、交流展示等学习形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体验成功的快乐,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3.使学生在具体的活动中认识平行四边形,知道它的基本特征,能正确判断平行四边形;认识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能正确测量和画出它的高。

4.使学生在观察、操作、比较、判断等活动中,经历探索平行四边形基本特征的过程,进一步积累认识图形的经验,发展空间观念。

一、自主先学。

请同学们根据活动单上的内容,先自主学习课本P43.44的内容,完成试一试。

二、小组讨论。

教师巡视,同时参与小组讨论。

三、交流展示。

1.交流展示问题

(1):

说说你在生活中哪些地方看到过平行四边形?

你会用几种办法做出一个平行四边形?

2.交流展示问题

(2):

观察平行四边形,它们的边有什么特点?

3.交流展示问题(3):

什么是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如何画平行四边形的高?

4.交流展示问题(4)在一个平行四边形中,能画出多少条高?

这些高有什么特点?

小结:

(1)平行四边形的两组对边分别平行且相等

(2)在平行四边形中,能画出无数条高,而同一底上的高相等。

四、质疑拓展。

还有哪些问题不明白需要共同讨论!

五、检测反馈。

完成P44.45的第1、2、3、4、5、6题。

六、小结反思。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认识梯形”第1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苏教版数学四下第43.44.45页上的内容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自主学习,独立完成自主学习活动单上面的问题,并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惑。

2.使学生通过小组讨论、交流展示等学习形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体验成功的快乐,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3.使学生在具体的活动中认识梯形,知道它的基本特征,能正确判断梯形;知道梯形和平行四边形的区别。

认识梯形的底和高,能正确测量和画出它的高。

4.使学生在观察、操作、比较、判断等活动中,经历探索梯形基本特征的过程,进一步积累认识图形的经验,发展空间观念。

一、自主先学。

请同学们根据活动单上的内容,先自主学习课本P46.47、48、49的内容,完成试一试。

二、小组讨论。

教师巡视,同时参与小组讨论。

三、交流展示。

1.交流展示问题

(1):

说说你在生活中哪些地方看到过梯形?

你会用几种办法做出一个梯形?

2.交流展示问题

(2):

梯形有什么特点?

观察梯形和平行四边形,比一比,它们有什么区别?

3.交流展示问题(3):

什么是平行四边形的底、高和腰,什么是等腰梯形?

如何画梯形的高?

4.交流展示问题(4)在一个梯形中,能画出多少条高?

这些高有什么特点?

小结:

(1)梯形只有一组对边平行,另一组不平行;平行四边形的两组对边分别平行且相等

(2)两腰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

在梯形中,能画出无数条高,所有高的长度都相等。

四、质疑拓展。

还有哪些问题不明白需要共同讨论!

五、检测反馈。

完成P46.47、48、49的第1~5题。

六、小结反思。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找规律”第1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苏教版数学四下第50.51页上的内容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自主学习,独立完成自主学习活动单上面的问题,并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惑。

2.使学生通过小组讨论、交流展示等学习形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体验成功的快乐,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3.使学生在观察、操作、抽象、概括、合作交流等活动中,探索几种事物进行简单搭配的规律,感知解决问题的多样性,发展符号感和数学思维能力。

一、自主先学。

请同学们根据活动单上的内容,先自主学习课本P56的内容。

二、小组讨论。

教师巡视,同时参与小组讨论。

三、交流展示。

1.交流展示问题

(1):

例题中有几顶帽子?

几个木偶?

小明有多少种选配方法?

2.交流展示问题

(2):

你是怎么选配的?

怎样选配才会做到既不重复又不遗漏?

3.交流展示问题(3):

你会用图形或者符号表示例题中的实物进行搭配吗?

如何表示?

4.交流展示问题(4):

木偶的个数和帽子的顶数,与有多少种选配方法是什么关系?

用算式怎样表达?

小结:

两种事物的搭配,求一共有几种不同的搭配方法,可以用乘法来计算,即“事物A的数量×事物B的数量=选配方法的个数”。

四、质疑拓展。

还有哪些问题不明白需要共同讨论!

五、检测反馈。

完成P51的第1、2题。

六、小结反思。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找规律”第2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苏教版数学四下第52.53页上的内容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自主学习,独立完成自主学习活动单上面的问题,并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惑。

2.使学生通过小组讨论、交流展示等学习形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体验成功的快乐,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3.使学生在观察、操作、抽象、概括、合作交流等活动中,经历对几个事物进行排列的过程,探索简单排列现象中的规律,感知解决问题的多样性,发展符号感和数学思维能力。

一、自主先学。

请同学们根据活动单上的内容,先自主学习课本P56的内容,完成想一想。

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