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苏轼记游散文的艺术特色.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7810938 上传时间:2023-01-26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6.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论苏轼记游散文的艺术特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浅论苏轼记游散文的艺术特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浅论苏轼记游散文的艺术特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浅论苏轼记游散文的艺术特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浅论苏轼记游散文的艺术特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浅论苏轼记游散文的艺术特色.docx

《浅论苏轼记游散文的艺术特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论苏轼记游散文的艺术特色.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浅论苏轼记游散文的艺术特色.docx

浅论苏轼记游散文的艺术特色

淺論蘇軾記遊散文的藝術特色

【摘要】在中國古代文學史上,蘇軾是一個少見的、傑出的全能藝術家、文學家。

蘇軾的一生雖命途多舛,卻以他雄視百代的才華,寫下了許多著名的記遊散文。

他的記遊散文融寫景、抒情、議論於一體,展現強烈的自我感受;喜用比喻,豐富貼切,新鮮生動;行文自然天成,姿態橫生,變化萬千;語言清麗樸素,平易自然,開創了記遊散文的曠達浩逸之美。

【關鍵字】蘇軾、記遊散文、自然天成、比喻

壹、前言

林語堂先生曾在其《蘇東坡傳》的序言提到:

「鮮明的個性永遠是個謎。

世上有一個蘇東坡,卻不可能有第二個。

……我可以說蘇東坡是一個不可救藥的樂天派……。

」對於蘇軾這麼一位「曠世奇才」給予高度的讚賞。

在中國古代藝術王國中,蘇軾是一位非常少見的、傑出的全能文學家、藝術家。

他多才多藝,但縱觀他幾十年的人生道路,卻是風雨坎坷不斷,雖有過坦途順境、榮耀和顯赫,有過短暫的輝煌,卻是荊棘多過於鮮花,磨難遠超過安適。

也正因為如此,蘇軾的藝術之路卻比坎坷的仕宦之路來得順暢、輝煌得多。

生活的坎坷往往造就文章的深度,政壇生涯的黯淡卻常常伴隨著藝術生涯的璀璨。

蘇軾一生命運多舛,但他從不屈服於磨難,反而以他雄視百代的才華,寫下了許多著名的記遊散文。

如果說柳宗元的記遊散文流露出貶謫生活的抑鬱色彩,那麼蘇軾的記遊散文則是透露出更多的豪放暢達之氣。

蘇軾以其寬廣的胸襟,樂觀向上的性格為基礎,師承韓愈雄奇奔放之風,藉助政論文縱橫開合的筆勢,開創了記遊散文的豪壯浩逸之美。

蘇軾的記遊散文在審美思想上,崇尚自然率真,描摹山水景物注重保持其自然性態,他反對記遊散文的創作粉飾雕琢,好奇務深,強調創作就如流水一樣,自然成文。

蘇軾的記遊散文擺脫了對山水景物作細膩、如實地描寫,而是受了時代文化思潮的影響,藉助山水景物來闡發人生哲理。

蘇軾跌宕起伏的人生經歷,加上其思想揉雜了儒釋道,讓他徜徉於自然景物中的同時,也找到了精神寄託,淡化了仕途受挫給他帶來的痛苦。

因此他的記遊散文不同凡俗,浩逸而不失儒雅,更可貴的是,在他的記遊散文中,不僅山川風景別致秀麗,在豪邁的筆墨中,又有著精妙的議論,既閃耀著思辯的理性火花,也湧動著藝術的感性魅力。

以下僅淺論蘇軾記遊散文的藝術特色:

貳、蘇軾記遊散文的藝術特色

蘇軾一生宦海浮沉,在幾經輾轉跋涉中,遊歷了許多大江名山,欣賞了眾多秀麗風光,留下許多富有才情,長於理趣的記遊散文。

他以藝術家的睿智及高超的造詣,將詩、詞、文、賦、繪畫及書法等融會貫通於其中,以獨特敏銳的眼光來觀察自然,描繪自然。

在其記遊散文中,不但為其雄奇瑰魄的想像所折服,更為他那種笑對世間厄運,超凡脫俗的豪放不羈的人格所打動。

他那隨緣自適態度表現了他對人生的熱愛,也使他的記遊散文多了一種不同流俗的氣質,消極中有積極,超脫中有執著,苦悶中有樂觀向上。

一、融寫景、抒情、議論於一體,自我感受強烈

唐宋以前,記遊散文純粹寫景。

但蘇軾卻突破了以寫景記遊為主的傳統窠臼,其記遊散文善於觸景發議論,藉題議理。

蘇軾進一步發展了古代散文情理相生的優秀傳統,把大量議論的成分融入進了記遊散文,拓寬了記遊散文既有詩味,又富於理趣的創作道路。

蘇軾的記遊散文所展現的是一派睿智的理性風範,深邃的思想,盎然的理趣,使得蘇軾的記遊散文有了更深廣的容量,他用抒情的筆調描摹山水,將自己的學識、見解隨時闡發,哲理與議論的融入,更使得他的記遊散文具備了深厚的人文精神,讓人耳目一新,百讀不厭。

〈石鐘山記〉是蘇軾最負盛名的一篇記遊散文,文章以辯駁起筆,單刀直入,對酈道元和李渤對於石鐘山命名由來的看法提出疑義,接著敘述自己夜訪石鐘山的始末,而後作者從水擊山石如鐘鼓聲,聯想到石鐘山命名的真正由來,說明了凡事必須經過調查,絕不可任憑想像而主觀臆斷的道理。

整篇文章前後議論,中間敘事寫意,由辯駁提出了疑義,為下文張本;由敘事寫景而釋義,為結論提供了可靠的依據,最後畫龍點睛,突出了主題,敘議相融,使得這篇文章成為一篇寓含事理的哲理記遊散文。

又〈喜雨亭記〉,一個普通的亭子本無可記,但蘇軾喜雨,流露出一種深厚的「先憂後樂」的情感,作者的真實情感貫注其間,又融會進深沈的理性思考,使文章富有深意,抒情與議論結合地不著痕跡。

在〈超然臺記〉裡,作者在文章開頭便起一段內涵不俗的遊於物外物內的議論,讓人一時摸不著頭緒,後半段記敘其移守膠西,依舊自得其樂,修臺及登攬臺上的歡樂情景,命其臺為「超然」時,才知前半部的議論乃是蘊含著超然之意。

蘇軾使理、事、景融為一體,相輔相成,表現出君子安貧樂道的主旨,發人深省。

〈記遊松風亭〉更是無一字描寫山水景物,但蘇軾在足力疲乏,心有畏難之際,忽然悟道:

「此間有什麼歇不得處?

由是如掛鈎之魚,忽得解脫。

」這種妙悟之後的痛快,已與他身邊的山水景物渾化為一,更有著耐人尋味的哲理。

從魏晉南北朝的山水文,到中唐時期柳宗元的山水遊記,都以對山水景色作細緻、逼真的描摹,真實又客觀地呈現自然山水而著稱。

至於自我感受的抒發,則比較隱蔽,也不佔主導地位,但蘇軾卻一反傳統的寫法,他的記遊散文很多是淡化了自然景物的描寫,強化了自我情感的抒發。

山川景物有時是做為觸發情志的工具,或做為抒情議論的媒介,甚者景物的描寫更是淡化到看不見的程度。

〈記遊廬山〉一文,沒有一字著眼於眼前的廬山勝景,只用了「山谷奇秀,平山所未見,殆應接不暇」概括性的語言代替了具體的山光水色的描寫,把重心放在詩人暢遊廬山的主觀感受上,可見蘇軾記遊散文重視主體意識,表現自我感受的特點,既鮮明又強烈。

〈遊沙湖〉是一篇隨筆式的散文,文中只用了寥寥數句描寫景色:

「有王逸少洗筆泉,水極甘,下臨蘭溪,溪水西流。

」蘇軾由景生情,借景抒情,用歌來表現自己雖遭貶謫,但仍有積極樂觀的一面,景物的描寫已經「淡化」到幾乎不可見的程度了。

蘇軾在學習柳宗元將景物的描繪與豐富的情感相結合的基礎上

,在優美的意境中引入了精闢的哲理,再次突破了已有的山水審美模式,情由景生,由情入理,發而有緣,論之有道,體現了文章的藝術性與廣闊性,在他筆下的山水景物處處閃耀著一種哲理之思的光芒。

蘇軾記遊散文中的景物都很平常,幾乎隨處可見,但他卻能在平常的景物中發現了美,領悟到人生的哲理,體現對自然景物的賞會和對人生哲理領悟之間的融合,從而賦予他筆下的山水有著睿智的美與魅力。

二、善用譬喻,豐富貼切,生動鮮明

蘇軾好用、善用譬喻,新奇而不生硬,以自然妥貼取勝。

錢鍾書先生曾精闢地指出:

「他(蘇軾)在風格上的大特色是比喻的豐富、鮮明、貼切。

」蘇軾一生遊歷廣闊,喜歡觀察事物,把平時所感知的、思考的各種物像和客觀事物之間相互聯繫,都儲存在腦際,創作時便可做為自己描寫景色,表達情感,說明事理的比喻材料。

於是,豐富貼切、新鮮生動的比喻,幾乎無篇不有,取喻之法也不拘一格。

王士君以為,有以下四個特色:

(一)用比喻對事物做準確形象的描寫

〈記承天夜遊〉中:

「庭中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即是一個獨特的比喻。

月光如水本是習用之喻,但蘇軾卻別出心裁,把月色寫得更為新穎、真切,月光投影地面,不僅如水,而且空闊明亮。

水中藻荇交橫,蓋為竹柏之影,簡直讓人產生一種身臨空明積水的感受,絲毫意識不到月色。

兩個比喻,一明一暗,互相配合,相得益彰,給人留下足夠的想像與尋味空間。

又如〈石鐘山記〉中,把鸛鶴的聲音比喻為老人的「咳且笑」,陰森而淒冷,刻畫出一種恐怖的氛圍,聯想奇妙,實為獨步。

〈凌虛臺記〉中:

「見山之出於林木之上者,累累如人之旅行於牆外而見其髻也。

」蘇軾在此化靜為動,把靜態的山巒賦予了動態的活力,給人以清新自然、流動變化的美的享受,與柳宗元的〈鈷鉧潭西小丘記〉中的「其嶔然相累而下者,若牛馬之飲於溪;其衝然角列而上者,若熊羆之登於山。

」有著同工之妙。

(二)善用比喻寫人寫物,追求神似,力求寫出人的風韻和物的氛圍

〈後赤壁賦〉中寫孤鶴:

「適有孤鶴,橫江東來。

翅如車輪,玄裳縞衣,戛然長鳴,掠余舟而西也。

」用翅如車輪,形容孤鶴飛翔時,鼓動的雙翅如車輪一樣大、一樣圓,比喻新奇,繼之以擬人的手法介紹該鶴,白身黑尾,像穿上白色上衣、黑色褲子的人一樣,神秘肅穆。

〈石鐘山記〉中描寫大石:

「大石側立千尺,如猛獸奇鬼,森然欲搏人。

」把靜物寫「活」了,使人產生驚恐畏懼之感。

在〈記遊定惠院〉寫山上老枳:

「山上多老枳,木性瘦硬,筋脈呈露,如老人頸項:

花圓而白,如大珠累累,香色皆不凡。

」生動形象的比喻,使文采飛揚,具有一種繪畫之美。

再如〈前赤壁賦〉:

「少焉,月出於東山之上,徘徊於斗牛之間。

」「徘徊」一詞本是形容人來回地行走,蘇軾卻將它賦予夜空中的滿月,似乎它也通達人意,為江上美景所陶醉而來回移動於斗牛二宿之間。

比喻的運用,不僅生動傳神地描寫了彼時皓月不易察覺的緩慢移動的狀態,而且也將作者的主觀情愫傾注在客觀的事物上,可謂極盡物我交融之致了。

(三)善用比喻描寫情緒和感受

坎坷的經歷,使蘇軾的內心常充滿難以言傳的悲憤和痛苦,但他的過人之處即在善於從逆境中解脫,投身自然,表現出超然曠放的人生態度。

在〈前赤壁賦〉中,「蘇子與客泛舟遊於赤壁之下,清風徐來,水波不興。

」身陷困境,但仍舊把握當下,及時行樂。

又「白露橫江,水光接天。

縱一葦之所如,凌萬頃之茫然。

浩浩乎如馮虛御風,而不知其所止;飄飄乎如遺世獨立,羽化而登仙。

」這種飄逸無掛的心情,就好比脫離塵世羈絆的神仙,快意且自由的心境,也只有蘇軾才能做到吧!

再如〈記遊松風亭〉中:

「由是如掛鉤之魚,忽得解脫。

」對於前方松林深處的松風亭,一時足力難以到達,就如同自己的官宦生涯,雖幾經貶謫,但仍舊壯志未酬,希冀重返朝廷,為國效力。

對疑問的解答,蘇軾忽然豁然開朗,以脫離魚鉤的魚來比喻自己,自我安慰,自我開釋政治上的失意和精神上的苦悶,勾畫出作者不甘被憂鬱所包圍,而聽憑自然、自安自適的處世哲學。

文字精鍊,言簡意賅,比喻恰當。

(四)用比喻闡明道裡

這是蘇軾行文用比喻超過他人的地方。

用比喻說明事物,需把握二者的相似或相同點,達到以此喻彼的目的。

用比喻說明抽象的道理和觀念,則要把握二者的某種關係,而這種關係一經點破,人們又易於聯想到。

如〈靈壁張氏園亭記〉運用「譬之飲食,適於飢飽而已。

」蘇軾在這裡發出了一個十分奇特的議論:

古代的賢人,不必作官,不必不作官。

因為作官勢必要過著坎坷的官涯生活,不作官就會忘記報效君王的義務,該如何取捨?

就要像吃飯那樣,適可而止。

當仕則仕,不仕就隱退。

這一個比喻把何時必仕,何時不必仕的分寸闡述地既貼切又淺顯。

又如〈寶繪堂記〉中:

「見可喜者雖時復蓄之,然為人取去,亦不復惜也。

譬之煙雲之過眼,百鳥之感耳,豈不欣然接之,然去而不復念也。

」蘇軾年少時也喜歡書畫,文中寫出了其愛好之切,沈溺之深,但以後領悟到這種作法是以物損身,以物傷性。

可蘇軾也並非就完全捨棄,對於喜愛的書畫,也時時收藏,別人拿去也不覺可惜。

在此,蘇軾用了一個巧妙的比喻,說明自己對書畫只是採取「寓意」而非「留意」的態度,書畫能為自己帶來快樂,而不能成為其憂患,即使失去也無足輕重。

蘇軾的比喻以自然妥貼取勝,他隨物賦形,比喻脫口而出,變化無端,體現了貴乎自然的美學風格,表現了平易曉暢的文風。

蘇軾運用比喻,極盡所能,或描繪,或說明,或闡理,既體現了宋人的寫作特點,又表現了宋人尚理的審美內蘊。

蘇軾的巧喻妙譬不僅將描寫對象表現得具體可感,並且使語言表達本身顯得具體化、形象化、生動化,大大增強了文章的表現力。

三、行文自然天成,汪洋恣肆,姿態橫生

北宋的詩歌發展,是走著由平易圓轉到奇崛深拗的道路。

散文的創作卻是恰恰相反,它是由艱深日益向平易自然演進。

因此宋代散文最主要的特徵是普遍追求通俗化和自然美。

蘇軾論文主張「沖口出常言」,他在〈答謝師民書〉中稱讚謝詩民的詩文「如行雲流水,初無定質。

但常行於所當行,常止於所不可不止,文理自然,姿態橫生。

」其實這也是他自己所追求的一種詩文境界,他的記遊散文也同樣達到了這樣的程度。

蘇軾強調文章的姿態橫生,千變萬化,他反對文章風格內容雷同,提倡藝術的獨創性,風格的多樣化。

他認為進行文學創作不能盲目地遵從別人的講法,應該從表達自己的感情需要出發。

他的記遊散文無論是長篇,亦或是短篇,都能夠根據不同的內容採用不同的表現方式。

敘述、描寫、議論、抒情,都能夠按照主題開展的需要而錯雜並用,變化多端。

如〈放鶴亭記〉先論放鶴亭的修建及命名,而後忽發奇論,以鶴為引子,以酒為陪襯,很新穎地把「南面之君」同「隱清之士」加以比較,稱讚了「隱逸之樂」。

描述、議論和詠歎相結合,文脈如貫,相得益彰。

〈喜雨亭記〉一開始,便把「喜雨亭」三字拆開,倒著點出來,並概括了全篇的主旨。

然後引古證今,進而敘建亭遇雨,官民同慶,隨之又以亭上對話寫出得雨之喜,用記敘的方式,按亭、雨、喜順序寫出三者的情況及內在的聯繫,收尾又以歌謠表明用喜名亭的道理。

吳楚才稱讚這篇文章:

「只就『喜雨亭』三字,分寫、合寫;倒寫,順寫;虛寫,實寫;以小見大,化無為有,意思層出而不窮,筆態輕盈而蕩漾,可謂集才人之雅致矣。

」金聖嘆則稱它為「口頭常語,天外奇文」。

整篇文章由敘述到描寫,由描寫到議論,又由議論到抒情,隨手拈來,一切都那麼從容自然,揮灑自如,意思卻又可以表達地如此完美,酣暢淋漓,富於詩的韻味與情趣。

〈記承天夜遊〉是蘇軾最為膾炙人口的一篇記遊散文,尤其是描寫月光如水的一段:

「庭中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

何夜無月?

何處無竹柏?

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耳。

」用影來寫形,用虛景來寫實景,庭院、月色、竹柏都被淡化了,好似一幅淡雅的水墨畫,又似一首清冷的月光曲。

呂淑湘先生說:

「此篇寥寥數十字,其意境可與陶淵明之『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相比。

」蘇軾得益於佛道思想的飄逸與其浩然暢達之氣相融合,便形成了蘇軾記遊散文獨有的行雲流水之風。

最能夠顯現蘇軾記遊散文,文理自然,姿態橫生的特點,當屬於前後〈赤壁賦〉。

這兩篇賦從形式上看,本應該屬於賦體,可是蘇軾卻不受傳統賦體框架的束縛,表現其獨創性。

同樣都是論遊赤壁,但兩篇賦的內容卻迥然不同。

前賦著重刻畫秋色,後賦則描繪冬景;前賦主要描寫泛舟,後賦則側重寫登山;前賦重在議論,後賦則善於論述;前賦直接寫出遊赤壁之樂,後賦則把夢境與現實交織起來寫,因而帶有更多虛無幻想的成分。

同樣的題材,卻表現出不同的意境、情趣與情感色彩。

蘇軾的記遊散文多采多姿,絕少雷同,舒捲自如,造妙自然。

根據不同的表現對象,尋找最佳的表現方式。

當議論則議論,該記敘就記敘,從容寫去,侃侃道來,一任自然,順理成章,脈絡清晰而毫無生硬之感,構思巧妙卻無斧鑿之痕,令後代文人深深景仰,歷久不衰。

四、語言樸素新清,平易暢達,簡潔優美

圓暢流美,平易自然,是蘇軾記遊散文在語言創作上非常重要且顯著的特徵。

蘇軾繼承了歐陽脩強調為文必須簡明通達的理論,在散文創作上,他並沒有韓文的奇警拗折,而是注重明快暢達,自然平易但卻不乏活潑生動。

因此其記遊散文,無論長篇短制,皆能妙語如珠,一新人耳目,堪稱出色的語言大師。

張大聯、汪佑民認為,有以下三個特點:

(一)以散語為主,平易暢達,簡潔自然

蘇軾記遊散文突破了駢文格律化的束縛,用語新奇而不失平易。

〈記承天夜遊〉一文,僅八十餘字的記遊小品,但卻敘事、寫景、抒情一氣呵成,用語平易,簡潔流暢,就好像是晤言一室之內的家常夜話。

〈記遊松風亭〉即用口語化的文字展現了真實的生活氣息,文辭更加樸素,如「此間有什麼不得歇處」、「當憑麼時也不妨熟歇」等,彷彿作者自語。

又〈書上元夜遊〉中,以「步城西,入僧社,歷小巷,民事雜柔,屠沽紛然。

」簡明描摹夜遊所見,言淺意深,表現了作者超然自得,隨遇而安的心境。

〈喜雨亭記〉從解釋亭的命名落筆,以下分寫(作)亭、(得)雨、喜(樂)三層意思,自然輕巧,輕鬆活潑。

(二)巧妙地雜以駢麗句法,長短錯落,運用許多排偶句,圓暢流美

蘇軾的記遊散文中,往往見排偶句法變化交錯,如同峰巒起伏。

如〈喜雨亭記〉中「周公得禾,以名其喜;漢武得鼎,以名其年;叔孫勝狄,以名其子。

」以四字組成的排偶句式;下文有「官吏相與慶於庭,商賈相與歌於市,農夫相與忭於野。

」變以七字組成的排偶句,不僅文氣貫通,更有逐層排浪之感。

〈前赤壁賦〉中尤多:

「月出於東山之上,徘徊於斗牛之間」,「浩浩乎如馮虛御風,而不知其所止;飄飄乎如遺世獨立,羽化而登仙」,「逝者如斯,而未嘗往也、盈虛者如彼,而卒莫消長也」,在基本採用奇句散行的文章格局中,排比對偶突兀而起,猶如平曠的原野出現幾座青峰,使人感到跌宕生姿,妙趣無窮,大大加強了筆力和氣勢,更富於藝術感染力。

(三)形象精鍊,言簡意賅,具有豐富的表現力

這也是蘇軾的記遊散文語言引人注目的地方。

如〈石鐘山記〉中:

「至其夜明月,獨與邁成小舟至絕壁下,大石側立千尺,如猛獸奇鬼,森然欲搏人。

而山上栖鶻,聞人聲,亦驚起,磔磔雲霄間。

又有若老人咳且笑於山谷中者,或曰:

『此鸛鶴也。

』」夜深人靜,月照暗壁,山石矗立,栖鳥怪鳴,幾筆之間,便營造出一個陰森逼人的境界。

作者豐富的想像力,運用擬人手法摹形繪聲,不僅形象生動,而且渲染了恐怖的氣氛,使人頓生親臨其境的感受。

又如〈後赤壁賦〉中:

「江流有聲,斷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曾日月之幾何,而江山不可復識矣!

」寥寥三十餘字,不但寫出了初冬江上的枯寒荒涼,時節的變異,也隱約可見人生況味,令人徒增淒清孤寂之感。

蘇軾行文反對使用艱深澳闢的語言,作文以「辭達」為準則,很少有蕪辭累句。

他的記遊散文都能做到如行雲流水那樣的自然流暢,絕無繁冗拖沓,令人費解的弊病。

參、結論

宋代大文豪蘇軾在其多災多難的人生道路上,以其縱橫開合的巨筆,傲視百代的才華,在中國文學史上留下了濃重而深遠的一筆。

他以廣博的見聞閱歷,遊覽名山勝景,林泉山石,加上他淵博的知識,曠達的胸襟,高超的藝術修養,為其琳瑯滿目的記遊散文,聚積了得天獨厚的條件,對後代的記遊散文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蘇軾行文隨心所欲,不事雕琢,自然而工,他不黏滯於物像,不拘束於陳規,筆隨意轉,觸處生春,有時自由地近乎散漫,特別有一種超妙入神的風韻,確實達到了「信手拈來具天成」的高度境界,充分體現了蘇軾「行雲如流水」,暢達自然的特點。

蘇軾為文,非常注重文從字順,通俗上口,其文字的簡約、生動、優美更是為後人所稱道,其記遊散文中表現地最為突出。

不論是景物描寫,或是議論抒情,一般以散語為主,又間雜排偶句式,有所變化,舒緩流暢之中透出抑揚起伏,有著強烈的藝術感染力和審美愉悅性質,讀來滋味深醇,有著濃郁的語言韻律之美。

「用譬喻為文,是軾所長。

」不僅是他的詩、詞常用,就是散文也是如此。

其記遊散文中的比喻俯拾即是,講究奇趣,鮮活的意象給人留下鮮明的深刻印象。

清代評論家劉熙載評蘇軾文「工而易」,蘇軾的比喻也同樣有「工而易」的特點,比喻的道理都深入淺出,既妙趣橫生,又恰如其分。

蘇軾絕不單純流連於風月,純粹為寫景而寫景,而是「寄情於山水」,藉記遊寫景來寄情寓理,把寫景、抒情、議論融合為一體,縱觀他的記遊散文,無不在描繪山水之美的同時,鎔鑄了更多對人生哲理的感悟,坦誠地抒發了自己的真性情,從而開闢了我國古代記遊散文發展史上一條新的蹊徑。

蘇軾遊山水,觀風景、求智慧、悟道理,隨筆記錄,為後人留下了大量蘊含哲理而又自然天成的記遊散文。

其美妙的情思,自如的行文,自然的風格,清靈又飄逸,使其記遊散文於淳樸之中散放著無窮的藝術魅力,歷經百代而不衰。

肆、主要參考書目

(一)專書部分

1.《散文唐宋大八家新賞—蘇軾(上)》,地球出版社編輯部,地球出版社,1992年11月。

2.《散文唐宋大八家新賞—蘇軾(中)》,地球出版社編輯部,地球出版社,1992年11月。

3.《散文唐宋大八家新賞—蘇軾(下)》,地球出版社編輯部,地球出版社,1992年11月。

4.《蘇東坡的人生哲學》,范軍著,揚智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1年12月。

5.《蘇東坡傳》,林語堂著,宋碧雲譯,遠景出版事業有限公司,1977年10月。

(二)期刊部分

1.〈行雲流水理議傳神—試談蘇軾的山水散文〉,劉麗巍著,遼寧行政學院學報,2007年第11期。

2.〈妙趣橫生自然天成—蘇軾山水遊記的兩大特徵〉,施靜著,語文學刊,2004年08期。

3.〈從〈前赤壁賦〉看蘇軾散文的特色〉,呂秋薇著,理論觀察,20007年第3期。

4.〈從柳宗元、歐陽修、蘇軾看唐宋山水散文的發展〉,陳曉蘭著,溫州師範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年6月第25卷第3期。

5.〈試論蘇軾散文中的比喻〉,徐姝著,南京社會科學,1998年6月總第112期。

6.〈蘇軾散文中的比喻〉,王士君著,現代語文(語言研究版),2006年08期。

7.〈蘇軾散文的語言特色與創作個性〉,張大聯、汪佑民著,瀋陽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第6期第29卷。

8.〈蘇軾散文藝術美管窺〉,陳曙著,江蘇商業管理幹部學院學報,1996年12月第4期。

9.〈蘇軾短制散文的境界之美〉,牛芙珍著,廊坊師範學院學報,2002年6月第18卷第2期。

10.〈蘇軾記遊散文風格淺論〉,王曉冬、魏芳著,大同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1年3月第15卷第1期。

11.〈蘇軾遊記散文藝術特色論〉,何梅琴著,平頂山師專學報(社會科學版),1996年9月第11卷第3期。

12.〈蘇軾遊記散文藝術特色論〉,鄭金梅著,平原大學學報,2002年8月第19卷第3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