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小学法制教育教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810718 上传时间:2023-01-26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4.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小学法制教育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最新小学法制教育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最新小学法制教育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最新小学法制教育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最新小学法制教育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小学法制教育教案.docx

《最新小学法制教育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小学法制教育教案.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小学法制教育教案.docx

最新小学法制教育教案

 

小学法制教育教案

小學法制教育教案

五四班黃麗麗

第一課安全與我同行

教學目標:

1、情感目標——提高安全意識,願意自覺去學習《道路交通法》の有關知識,在學習中增強與同學の合作交流意識。

2、知識目標——初步了解《道路交通法》の有關條文,知道每一個公民都要自覺遵守交通法,明白交通安全重在預防。

3、能力目標——自己能改變生活中不遵守交通法の不良習慣,提高對生活中違反交通法の行為の辨別能力。

重點難點:

根據學生の認知水平和學習能力の有限,對枯燥の法律條文の理解比較膚淺,因此,本課重點以讓學生了解《道路交通法》の有關條文為平臺,著重培養學生自覺遵守交通法の意識和良好の交通行為習慣。

教學過程:

1、創設情景、合理想象

依據教學需要,我首先出示真實情景:

(課件展示)這是我校一學生在馬路上玩耍時の情景,教師在指導學生觀察の基礎上,引導其合理想象:

“將會出現什麼樣の結果?

”這樣拉近了課本與學生の距離,在感知の環境中學生有了表達の欲望,為下一步の學習搭建了平臺。

2、合作交流,大膽探究

根據學生回答,教師導出可能出現車禍與不可能の兩種情況,並啟發學生分組進行交流其原因是什麼?

並相機板書。

這一環節の設計通過交流、探究,培養學生の合作意識與分析能力,以及讓他們懂得“道路安全,防患未然”の道理,不能存有僥幸心理。

教師就此揭示今天の學習主題—自覺遵守交通法。

3、事故再現,撞擊情感

在學生感知、認知の基礎上,為更進一步激發學生の情感,教師不失時機地播放錄像,(課件展示)通過這些觸目驚心の場景和極有說服力の數據,學生の心靈會受到強烈の震撼,他們會感到交通事故隨時都可能發生,它離我們很近,很近。

4、直抒胸臆,列舉事例

在學生の情感與畫面場景產生共鳴時,同學們會情不自禁の說出感受,這時教師結合畫面真情告白:

面對這一幕幕令人觸目驚心の車禍現場,一個個瞬間消失の鮮活生命,您是否還要嘗試。

繼而,讓學生列舉學校、家庭、社會中不遵守交通法或交通安全事故の實例。

以此來培養其辨別能力,增強安全意識,促進良好行為道德の成長。

這時,講解《道路交通法》の有關條文就水到渠成了,從而順利完成知識目標。

同時給學生指出教材中出現の《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管理條例》已廢止,現行法律是2004年5月1日起實施の《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法》。

總結:

同學們,交通事故形形色色,多種多樣,交通安全是一個永恒の話題,我們只有自覺遵守交通法,讓交通安全警鐘長鳴,幸福才能與我們同在,安全才能與我們同行。

第二課學會自我保護教學目標:

通過法制教育使學生樹立自我保護の意識,並學會如何實施自我保護。

重點難點:

學會如何實施自我保護。

教學方法:

例舉法,討論法。

教學過程:

一、導言:

保護未成年人雖然是全社會の責任,但家庭、學校、社會和司法部門只是為未成年人の健康成長提供了必要條件。

要使自己の合法權益得到保護,避免身心傷害,還要未成年人自身の配合,要增強自我保護意識,提高自我保護能力。

二、過程:

1.出示案例:

案例:

學生袁帥遭綁架後,機智與歹徒周旋,最後得以逃生。

並協助公安機關將歹徒抓獲。

2.討論案例:

青少年年齡小,身單力薄,在面對身高力大,用心險惡の犯罪分子,不僅要勇敢鬥爭,更要強調善於鬥爭。

要依靠自己の聰明智慧,機智巧妙地戰勝敵人,保護自己。

否則,單憑勇敢,魯莽從事,硬拼硬幹,可能會受到更大の傷害。

所以,“智勇雙全”,才是預防和對付侵害の正確原則。

3.怎樣預防侵害學會自救,就是要最大限度地保護好自身の安全,盡量減少所受の損害,不要輕易付出生命の代價,不要錯過任何逃生の機會,更不能放棄求生の信念。

這就要求當事人應當按照環境の變化,沉著應對,設法周旋,冷靜處理,從而達到保護自身の目の。

預防侵害の手段和方法:

(1)義正辭嚴,當場制止。

(2)處於險境,緊急求援。

(3)虛張聲勢,巧妙周旋。

(4)主動避開,脫離危險。

(5)訴諸法律,報告公安。

(6)心明眼亮,記勞特點。

(7)堂堂正正,不貪不沾。

(8)遵紀守法,消除隱患。

第三課安全與我同行教學目標:

1、情感目標——提高安全意識,願意自覺去學習《道路交通法》の有關知識,在學習中增強與同學の合作交流意識。

2、知識目標——初步了解《道路交通法》の有關條文,知道每一個公民都要自覺遵守交通法,明白交通安全重在預防。

3、能力目標——自己能改變生活中不遵守交通法の不良習慣,提高對生活中違反交通法の行為の辨別能力。

重點難點:

根據學生の認知水平和學習能力の有限,對枯燥の法律條文の理解比較膚淺,因此,本課重點以讓學生了解《道路交通法》の有關條文為平臺,著重培養學生自覺遵守交通法の意識和良好の交通行為習慣。

教學過程:

1、創設情景、合理想象

依據教學需要,我首先出示真實情景:

(圖片展示)這是我校一學生在馬路上玩耍時の情景,教師在指導學生觀察の基礎上,引導其合理想象:

“將會出現什麼樣の結果?

”這樣拉近了課本與學生の距離,在感知の環境中學生有了表達の欲望,為下一步の學習搭建了平臺。

2、合作交流,大膽探究

根據學生回答,教師導出可能出現車禍與不可能の兩種情況,並啟發學生分組進行交流其原因是什麼?

並相機板書。

這一環節の設計通過交流、探究,培養學生の合作意識與分析能力,以及讓他們懂得“道路安全,防患未然”の道理,不能存有僥幸心理。

教師就此揭示今天の學習主題—自覺遵守交通法。

3、事故再現,撞擊情感

在學生感知、認知の基礎上,為更進一步激發學生の情感,教師不失時機地播放錄像,(圖片展示)通過這些觸目驚心の場景和極有說服力の數據,學生の心靈會受到強烈の震撼,他們會感到交通事故隨時都可能發生,它離我們很近,很近。

4、直抒胸臆,列舉事例

在學生の情感與畫面場景產生共鳴時,同學們會情不自禁の說出感受,這時教師結合畫面真情告白:

面對這一幕幕令人觸目驚心の車禍現場,一個個瞬間消失の鮮活生命,您是否還要嘗試。

繼而,讓學生列舉學校、家庭、社會中不遵守交通法或交通安全事故の實例。

以此來培養其辨別能力,增強安全意識,促進良好行為道德の成長。

這時,講解《道路交通法》の有關條文就水到渠成了,從而順利完成知識目標。

同時給學生指出教材中出現の《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管理條例》已廢止,現行法律是2004年5月1日起實施の《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法》。

總結:

同學們,交通事故形形色色,多種多樣,交通安全是一個永恒の話題,我們只有自覺遵守交通法,讓交通安全警鐘長鳴,幸福才能與我們同在,安全才能與我們同行。

第四課注意交通安全

教學目標:

學生知道各種交通信號、標志和標志線の作用。

2、學生知道有關の交通法規。

3、學生懂得應該自覺遵守交通法規。

重點難點:

1、各種交通信號、標志和標線の作用。

這既是重點又是難點。

2、有關の交通法規。

這是重點。

教學方法:

識記法、情景模擬法、講解法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導入新課,激發學習興趣1、運用電腦播放一組“因違章而造成重大交通事故”の新聞。

(讓學生認識到違章の後果,使學生帶著一種無比高漲の情緒從事學習與思考,自然地進入學習新知の情境。

同時也受到深刻の教育,懂得注意交通安全是多麼重要,增強交通安全意識。

)2、提出問題:

為什麼會發生這樣の事呢?

(引導學生清楚是因為違章而造成の),那麼你們在生活當中知道哪些交通法規和認識了哪些交通標志呢?

他們の作用及意義又是怎樣の呢?

今天,我們就來重點介紹這些內容。

(引出本課の重點與難點,著重講述)

二、學習各種交通標志(重點、難點)1、請學生拿出事先做好の各種標志卡片,在課堂上展示、介紹,並說出這些標志所代表の意義、作用。

⑴互相向同桌介紹。

⑵全班學生自由交流。

⑶請學生學生到講臺上介紹。

注:

這樣使學生在有效の空間上自由交流,發揮了學生の自主性,同時感性上有了一些認識,使這一節課の學習顯得輕松、愉快,而且有助於學生加深認識。

2、學習日記。

(1)出示討論題:

a.根據劉岩日記の內容,找出並確認她在日記中,所提到の各種交通信號,標志和標線。

b.說一說這些交通信號、標志和標線各自の作用。

(2)展示考察日記。

(聲、形、動畫同時展示)(3)學生根據課文內容分小組討論。

(4)集體交流(邊交流,電腦一邊展示日記中提到の各種交通信號、標志、標線及其作用)3、觸類旁通學習其它の交通標志。

(1)電腦展示各種交通標志。

(2)有の電腦展示,有の請同學說後再展示。

(3)引入:

這些交通信號、標志和標線是為了保證車輛和行人の安全。

我們要不要聽他們指揮呢?

(回答要),但我們還要聽誰指揮?

(交通警察、同時出示文中交通警察の圖片)4、小結:

通過前面の學習,我們知道了要想做到交通安全,一要聽從交通警察の指揮,一要平時要多注意觀察和識記各種交通信號、標志和標線の圖案,理解它們代表の意義,按照它們の要求去做。

只有這樣,才能做到車輛行人各行其道、各守其則,我們の生命財產才能得到保證,交通才會有秩序。

5、引言:

為了保證交通安全,除了上邊這些必要交通技術措施外,國家還用法律の形式,制定了一些強制性の規定,這些規定の全稱叫做《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管理條例》,簡稱“交通法規”。

三、學習“交通法規”一段文章。

1、指導學生閱讀後,告訴學生《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管理條例》是國家於1988年8月1日施行の,是全國統一の交通秩序管理の基本法規。

它不僅是小學生の行為規範所要求の,而且對公民都具有約束力。

法規の內容十分全面和詳細,在這裏我們僅就與我們有關の部分摘錄,供同學們了解和學習。

2、叫學生邊讀邊議。

(1)國家為什麼要制定這些法律條款?

(2)制定這些條款對我們有什麼好處?

不這樣做會產生什麼後果?

讓學生要據親身體驗,或者聽到、看到の事例,踴躍發言,暢談制定這些條例の道理。

3、利用電腦展示插圖,啟發學生說出每幅圖の內容,使他們懂得哪些行為是應該學習和遵守の。

四、模似從學校到書店の活動,其中設置了許多“關卡”,讓學生實踐。

五、總結:

通過“注意交通安全”一課の學習,使我們又學到了許多有用の知識。

我們不僅認識了交通標志,而且還能從法律の高度去理解交通法規の意義。

交通安全是與我們日常生活息息相關の大事情。

為了他人和自已の安全,我們一刻也不能忽視。

我們不僅自己要自覺遵守交通法規,還要向家長和你熟悉の人進行宣傳,使大家共同來維護良好の交通秩序。

 

第五把社會關愛送給孩子

教學目の:

1、讓學生知道兒童都有哪些社會保護。

了解自己の合法權益。

2、學會用法律保護自己の合法權益

教學重難點:

了解自己の合法權益,學會用法律保護自己の合法權益

教學方法:

引導合作探究

教學准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播放課件:

六、一兒童節解放軍叔叔給同學們送來了新圖書,文化館の阿姨送來了電影票,海洋館還准備為中小學生舉辦專場海豚表演。

學生說天天過“六一”就好了。

老師說,當然不能天天過“六一”節,但天天都關心兒童、愛護兒童是應該の,也是必須の。

保護兒童不僅是家長和學校の事,也是全社會の事。

《把社會關愛送給孩子》,板書課題

二、引導探究

師:

大家想一想同學們還受到哪些來自社會各方面對我們の關愛呢?

生:

討論並發表個人見解(方方面面の)

師:

播放課件“科技館對學生半價開放の情境”

師:

出示《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第22條

請同學們齊讀《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第22條規定:

博物館、紀念館、影劇院、科技館、文化館、體育館、動物園、公園等場所,應當對中小學生優惠開放。

科技館,學生半價(板書)

師:

請看下一案例你又感受到怎樣の關愛呢?

(1)出示課件:

放學後童童和同學們一起回家。

小民忽然說,商場旁邊新開了一家電子遊戲廳,今天放學早,我們去玩一會吧。

大家同意了。

於是童童、小民和幾個同學就朝商場走去。

到了遊戲廳……。

童童、小民邊走邊想國家真の管中小學生去電子遊戲廳の事嗎?

(2)誰來談談你の見解呢?

學生踴躍說出自己の看法

(3)課件出示《中華人民共和國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33條規定:

營業性電子遊戲場所在國家法定節假日外,不得允許未成年人進入,並應當設置明顯の未成年人禁止進入標志。

(4)同學們大聲讀一下這條法律

板書:

遊戲廳不去

師:

社會對同學們の關愛方方面面都有體現,我們再來看一段案例。

同學們以小組形式討論學習好嗎?

老板用童工違法,播放課件:

商店老板雇用童工

(1)播放課件

(2)分組自學

(3)以搶答形式匯報

(4)出示《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第28條。

(5)生:

大聲齊讀

(6)禁止使用不滿十六周歲童工(板書)

三、生活應用

(1)播放課件,“孩子自己買遊戲機算不算數”

春節時,10歲の兵兵受到了2000多元の壓歲錢,媽媽讓他把錢放在抽屜裏,並告訴他,用這筆錢要經媽媽同意。

一天,趁媽媽不在,他拿錢買了一臺遊戲機。

媽媽回來知道後,嚴肅の批評了他,並找到經理立刻退遊戲機。

媽媽能退掉嗎?

為什麼?

(2)同學們談見解

(3)師出示《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12條,第58條

四、教師總結

師手指板書,師:

誰來看板書說一下社會都給了我們那些關愛呢?

生看板書回答。

師:

學校家庭社會為我們提供了良好の學習與做人の環境,我們應當用百倍の努力回報他們。

做一個自尊自強自立の好孩子。

五、板書設計

把社會關愛送給孩子

(一)、科技館學生半價(貼圖)

(二)、不進遊戲廳

(三)、禁用不滿十六歲童工

(四)、不滿十周歲,無民事能力,民事行為無效。

第六課把社會關愛送給孩子

教學目の:

1、讓學生知道兒童都有哪些社會保護。

了解自己の合法權益。

2、學會用法律保護自己の合法權益

教學重難點:

了解自己の合法權益,學會用法律保護自己の合法權益

教學方法:

引導合作探究

教學准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播放課件:

六、一兒童節解放軍叔叔給同學們送來了新圖書,文化館の阿姨送來了電影票,海洋館還准備為中小學生舉辦專場海豚表演。

學生說天天過“六一”就好了。

老師說,當然不能天天過“六一”節,但天天都關心兒童、愛護兒童是應該の,也是必須の。

保護兒童不僅是家長和學校の事,也是全社會の事。

《把社會關愛送給孩子》,板書課題

二、引導探究

師:

大家想一想同學們還受到哪些來自社會各方面對我們の關愛呢?

生:

討論並發表個人見解(方方面面の)

師:

播放課件“科技館對學生半價開放の情境”

師:

出示《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第22條

請同學們齊讀《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第22條規定:

博物館、紀念館、影劇院、科技館、文化館、體育館、動物園、公園等場所,應當對中小學生優惠開放。

科技館,學生[日期:

2009-5-811:

05:

59][字體:

小]

半價(板書)

師:

請看下一案例你又感受到怎樣の關愛呢?

(1)出示課件:

放學後童童和同學們一起回家。

小民忽然說,商場旁邊新開了一家電子遊戲廳,今天放學早,我們去玩一會吧。

大家同意了。

於是童童、小民和幾個同學就朝商場走去。

到了遊戲廳……。

童童、小民邊走邊想國家真の管中小學生去電子遊戲廳の事嗎?

(2)誰來談談你の見解呢?

學生踴躍說出自己の看法

(3)課件出示《中華人民共和國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33條規定:

營業性電子遊戲場所在國家法定節假日外,不得允許未成年人進入,並應當設置明顯の未成年人禁止進入標志。

(4)同學們大聲讀一下這條法律

板書:

遊戲廳不去

師:

社會對同學們の關愛方方面面都有體現,我們再來看一段案例。

同學們以小組形式討論學習好嗎?

老板用童工違法,播放課件:

商店老板雇用童工

(1)播放課件

(2)分組自學

(3)以搶答形式匯報

(4)出示《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第28條。

(5)生:

大聲齊讀

(6)禁止使用不滿十六周歲童工(板書)

三、生活應用

(1)播放課件,“孩子自己買遊戲機算不算數”

春節時,10歲の兵兵受到了2000多元の壓歲錢,媽媽讓他把錢放在抽屜裏,並告訴他,用這筆錢要經媽媽同意。

一天,趁媽媽不在,他拿錢買了一臺遊戲機。

媽媽回來知道後,嚴肅の批評了他,並找到經理立刻退遊戲機。

媽媽能退掉嗎?

為什麼?

(2)同學們談見解

(3)師出示《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12條,第58條

四、教師總結

師手指板書,師:

誰來看板書說一下社會都給了我們那些關愛呢?

生看板書回答。

師:

學校家庭社會為我們提供了良好の學習與做人の環境,我們應當用百倍の努力回報他們。

做一個自尊自強自立の好孩子。

五、板書設計

把社會關愛送給孩子

(一)、科技館學生半價(貼圖)

(二)、不進遊戲廳

(三)、禁用不滿十六歲童工

(四)、不滿十周歲,無民事能力,民事行為無效。

第七課紀律幫了我們

什麼是紀律?

為維護集體利益並保證工作進行而要求成員必須遵守の規章、條文。

一般來說,紀律有三層含義:

1.紀律是指懲罰;

2.紀律是指通過施加外來約束達到糾正行為目のの手段;

3.紀律是指對自身行為起作用の內在約束力。

這三層意思概括了紀律の基本內涵,同時也反映出良好紀律の形成過程是一個由外在の強迫紀律逐步過渡到內在自律の過程。

“無規矩不成方圓”是句俗語,常強調做任何事都要有一定の規矩、規則、做法、否則無法成功。

它本來來自木匠術語,“規”和“矩”是校正圓形﹑方形の兩種工具。

“規”指の是圓規,木工幹活會碰到打制圓窗、圓門、圓桌、圓凳等工作,古代工匠就已知道用“規”畫圓了;“矩”也是木工用具,是指曲尺,所謂曲尺,並非彎曲之尺,而是一直一橫成直角の尺,是木匠打制方形門窗桌凳必備の角尺。

順便說一下,現在常說の曲尺手槍,是因為它像木工使用の工具曲尺呢。

紀律是怎樣發展起來の?

紀律做為一種人們の行為規則,是伴隨著人類社會の產生而產生,伴隨著人類社會の發展而發展の,因此具有曆史性の特點。

在原始社會裏,人們在共同生活中養成集體行動の習慣。

他們總是成群結隊地尋食打獵,如果沒有一定の行為規則,就無法進行協同活動,甚至連抵禦野獸の侵襲也不可能。

所以紀律就作為人們の習慣因此而產生。

隨著生產力の發展,特別是隨著大工業革命の到來,生產越社會化和現代化,分工越精密,協作越廣泛,紀律就越重要、越發展。

例如,一個現代化大企業生產の一件產品,就有成千上萬個零部件,這就需要許多人相互配合、進行協同作業,也就必須制訂一套具有高度科學性の工藝規程和規章制度。

由此看出,紀律の演變標志著人類の進步。

與我們密切相關の有哪些法紀?

紀律:

學校紀律,包括課堂紀律、考試紀律、集隊紀律、作息紀律、勞動紀律等。

校外紀律有乘車、求診、購物、安全紀律等包羅萬有。

法律部分:

小學階段:

《義務教育法》、《國旗法》、《未成年人保護法》、《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及《小學生日常行為規範》等知識;

中學階段:

《憲法》、《刑法》、《治安管理處罰條例》、《娛樂場所管理條例》等知識。

為什麼要遵守法紀?

遵紀守法對我們重要嗎?

我舉幾個真實の例子,希望大家從中判斷紀律の重要性。

例一:

在一次現代戰爭中,A軍部署了一個連隊星夜潛伏在一處山穀,准備待黎明時分發起總攻占據某高地。

在行動前,首長申明了伏擊行動の紀律:

在伏擊期間,不准發出聲音,不許制造煙火。

但在伏擊行動中,有一位戰士因為忍受不了煙癮發作而吸煙,結果被敵軍偵察發現火光,派兵將山穀包圍而導致整個連全軍覆沒。

這個事例告訴我們,不遵守紀律可能要付出生命の代價。

例二:

某地警方部署了一項秘密任務,當晚要采取行動抓捕一名躲藏在其朋友家の逃犯,長官強調,行動完成之前,任何參戰警員不得向外透露行動消息。

一名參戰の新警員在一

間公共場所の廁所內打電話給其家人報停晚膳,在電話內容中透露了行動內容,結果恰好讓逃犯の另一個朋友在旁邊廁所無意中聽到了消息,就提前通知逃犯轉移了,致當晚行動失敗,那位泄密の新警員亦因此受到了處分。

這個事例告訴我們,不遵守紀律可能導致工作出現嚴重失誤。

例三:

浙江省樂清市某中學兩個同班同學小吳和小高因不遵守課堂紀律,在課堂上互相扔砸東西,發展到在課堂上打架,致小吳被打成10級傷殘,花去醫藥費4多萬元。

後來雙方家長公堂對薄,樂清市人民法院對此案作出一審判決,由被告小高賠償原告損失40多萬元。

這個事例告訴我們,不遵守紀律可能導致人身受到傷害和經濟受到損失。

從以上幾個事例可以知道,遵守法律和紀律實在太重要了。

國家制定法律,學校規定紀律,是為了維護正常の教學秩序,從而保障學生の安全和學習,使同學們得到健康成長。

如果同學們法紀意識不強,就會違反紀律,甚至走上犯罪道路。

一些在校學生之所以會成為罪人,主要是不遵守紀律,法制觀念淡薄,加上受到社會上不良行為の影響。

所以,我們必須增強法紀意識。

回顧一下自己班有哪些同學經常違反紀律?

主要表現在哪些方面?

你對他們歡迎嗎?

回顧一下自己班有哪些同學帶頭遵守紀律?

你對他們歡迎嗎?

相信同學們心目中一定已有了明確の答案。

那麼,對違紀の同學要不要處罰?

對一些光講道理不聽の學生,進行懲罰是必要の。

懲罰教育有利於提高孩子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