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化分层教学结题报告7.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809219 上传时间:2023-01-26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5.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班化分层教学结题报告7.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小班化分层教学结题报告7.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小班化分层教学结题报告7.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小班化分层教学结题报告7.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小班化分层教学结题报告7.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班化分层教学结题报告7.docx

《小班化分层教学结题报告7.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班化分层教学结题报告7.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班化分层教学结题报告7.docx

小班化分层教学结题报告7

《小班化分层教学的研究》实验课题结题报告

——黄陵县职教中心小学部

小班化教育是当代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推进以小班化教育为标志的基础教育变革,是摆在教育界面前的具有前瞻性、开拓性的重要课题。

2014年7月我校申报了市级课题《小班化分层教学的研究》,现在我代表课题组向各位专家、各位领导、各位教师汇报课题研究的实施情况,不妥之处请予以指正: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人口大量流入城市,使得农村学校生源不断递减,资源闲置,教育质量难以提升,教育均衡发展受到制约。

为此,县教育局提出在农村学校实施小班教育,我校有幸被选为首批实验学校,学校现有36名教师,102名学生,6个教学班,每班平均16人,形成了自然小班。

学校设施齐全,配置标准高,班额小,为实施小班教育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

根据我校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成绩两极分化的实际情况,我们选择了“分层教学”为突破口,确立了《小班化分层教学的研究》为实验课题,于2014年7月申报并实施。

此课题的意义在于充分利用小班学生少的优势,采用分层教学、分类指导的方法,关注全体的同时关注个体,解决“差生吃不了,优生吃不饱”的问题,使每一个孩子最大限度的发展。

二、课题的界定

 小班化分层教学的核心内涵包括:

小班、小班化教学、分层教学。

小班:

教育组织的一种空间形式。

其基本内涵是指较少容量的教学班的学生数量。

班额学生数量,是一个动态变量,我们界定为25人以下。

小班化教学:

以促进学生既全面又有个性的发展为目的,在班级规模小的基础上,通过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教学实施过程、教学策略和教学模式等的改革而形成的一种班级教学活动形式。

分层教学法:

就是教师根据学生中存在的差异程度,综合考虑每个学生的智力、非智力等因素,运用模糊学的方法,把全班学生分为短期性的(即处于发展变化状态而短期内又相对稳定的)A、B、C三个层次,并依据群体学生的差异,区别对待地制定分层教学目标、设计分层教案、采取分层施教、进行分层评价,并有针对性地加强对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指导,从而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方法。

   

相对大班教学,小班化分层教学有如下特点:

1、教学时空大大拓展,上课形式灵活多样,学生可以在轻松和谐的氛围中学习与活动;2、师生、生生之间接触交往的机会增加,有利于形成和谐的育人环境,整合育人功能;3、贯彻以学生为本的原则,有利于实施因材施教,关注学生的差异,对处于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不同的个别化教育,促使每个学生都有发展;4、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得以充分调动和发挥。

基于以上特点,我们认为在农村小学推行小班化分层教学非常必要而且重要。

三、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一)、小班化分层教学的基本理念

1、教育均等

教育均等是指社会中的任何成员都享有均等参与学习和受教育的权利。

体现在教学中,每一个受教育对象都有平等参与各种教学活动和平等共享各种教育资源的权利。

小班化分层教学为每一个学生的充分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教育均等的理念无疑是小班化分层教学的理论支撑之一。

2、以人为本

十八大强调要把“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真正落实到我们的课堂上来,教育应当把人作为发展的中心,接受教育不再只是为了升学和谋生,更是为了个人能力的发挥和个人终身学习以及社会的和谐发展。

使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需要相协调、相一致。

学生是有能动性的、有学习愿望的、有实践能力的人,以人为本的教育强调以学生为本位,以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为目标,在传授知识、技能的同时,更注重学生思维的参与与内驱力的调动。

建立在现代质量观基础上的小班化分层教学正是以人的发展为出发点和归宿,充分体现人的个体性、充分性与主体性,有助于健全学生的人格。

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贯穿于小班化分层教学的始终。

3、因材施教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

在小学任何阶段,学生智力发展水平几乎都参差不齐,而且,在现行教育体制下,由于小学发展的不均衡,学生来源不同,接受的教育也有所不同,更是决定了学生智力发展水平、知识掌握程度出现一定差异。

差异是一种可供开发和利用的教育资源,教学必须适应学生的差异,实施分层教学正是倡导这种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建立对学生发展的正确期待,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自主发展。

原苏联教育家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

也强调对不同程度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要求,让每个学生有一个自己的“最近发展区”,通过在他人的帮助和自己的努力下“跳一跳,摘到桃”。

让每个学生,特别是“后进生”能尝到成功的喜悦,以“成功”来激励自己,发挥求知的“内驱力”(内驱力是一个人成功的首要因素)。

  

(二)小班化分层教学的理论依据

1、教育公平理论。

小班化分层教学侧重在教育过程上更充分地体现教育公平原则,能让学生充分享受各种教育资源,满足家长要求子女接受优质教育的急切需求。

教育公平理论是小班化分层教学的重要理论支撑之一。

  2、教育价值理论。

小班化教学已成为当今发达教育的一种共同趋势。

小班化分层教学作为课堂教学改革的切入口,适应我国基础教育赶上发达国家教育之列的变化与需要。

同时,目前小学的新生入学人数将进入低谷状态,适时提出小班化教学,把它作为教育资源优化组合的一个重要依据,既可提高教育标准化、现代化的程度,又可有效的保护教育资源,为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和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创造良好的环境。

 3、素质教育理论。

小班化分层教学是有利于实施素质教育的班级授课形式。

以其作为载体,可以让学生充分享受教育资源,促进每一个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

小班化教学适应了现代基础教育的发展趋势,是当前小学阶段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措施,在小学推行小班化教学不仅意义重大,而且势在必行。

四、课题研究的目标、内容、方法

(一)课题的研究目标是:

1、通过研究,进一步转变广大教师的教育思想观念,更新教学观念,改善教育教学行为。

2、通过研究,大面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在完善学困生认知结构的同时,缩短了班级群体的成绩距离,促使每个学生在不同的基础上得到提高与发展,确保优等生“吃得好”,学困生“吃得饱”,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3、通过研究,学生间的相互协作意识和合作精神得到培养,学困生的学习状况和心理健康有了较大进步,自信心增强,不良学习习惯得到改变。

4、通过研究,进一步优化教育资源。

5、通过研究,完善小班化分层教学的理论体系。

6、形成一种便于操作的小班化分层教学模式在全县小学推广。

 

(二)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是:

1、小班化分层教学的推进策略;

2、小班化分层教学的教学方式以及教学评价的探讨;

3、小班化教育理念下的自主管理;

4、小班化教育理念下的班级文化建设;

5、小班化分层分组合作教学;

6、小班化预习案的使用;

7、“小先生制”在小班化教学中的使用;

8、小班化教育理念下的德育教育。

(三)课题研究的方法

主要以行动研究法为主,采用的研究方法还有:

文献研究法、调查法、经验总结法和个案分析法等。

1、行动研究法:

通过调查、分析思考提出所要研究的问题,有针对性的制定实施方案,通过具体实施发现新的问题加以改进,并不断总结。

2、文献研究法:

搜集、整理和运用国内外与本课题相关的教育理论,为课题研究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3、调查法:

主要采用访谈和问卷调查方式,了解全县小学小班化教育现状,了解小班化教学使用后的效果,找出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为课题研究提供充足的事实依据,提供相关数据,明确研究的主攻方向。

4、经验总结法:

收集分析和归纳整理出小班化教学的成功做法和有益经验,揭示经验的实质,使之上升为理论,找出可以利用和借鉴的规律性东西,为本课题提供指导和帮助。

与此同时,不断总结我们的经验教训,相互交流,相互借鉴。

5、个案分析法:

主要通过对典型案例(课例)的分析,探寻小班化分层教学的教育规律和基本模式。

五、课题研究的过程、做法

(一)课题研究的基本过程

本课题研究主要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

2014年7月至8月(准备阶段)成立了组织机构、考察研讨、信息资料收集,为课题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和经验帮助。

1、建立课题研究的组织机构。

我们成立了以宗新民校长为组长,以李文英主任为副组长,以薛艳艳主任为课题、主持人和申报人,以教研处党志亮主任负责组织协调小班化分层研究工作。

同时成立了以教研员为主的课题指导小组和课题组,明确了工作分工,提出了具体要求。

2、学习上海求知小学和樱花园小学,积累了先进的经验。

3、申报了“小班化分层教学研究”的实验课题。

4、组织了开题会,课题主持人做了开题报告,课题组成员和相关教师做了发言,并围绕小班化分层教学的理论与实践进行了专题讲座。

5、广泛搜集文献资料,印发小班化分层教学研究文献综述。

第二阶段:

2014年9月至2015年6月(实施阶段)制定、落实课题方案,全面进入实施研究阶段,召开实验、交流学习。

1、制定了具体的课题实施方案并设试点班开始实施。

2、组织教师进行小班化理论培训,制定了系统的培训计划。

3、课题组先后组织小班化经验交流会、小班化教育专题讲座、小班化阶段总结会,小班化分层教学研讨会,开展了师生现场作文、教师大讲堂、学科月活动、经典诵读活动、小班化教学优秀成果展示活动。

第三阶段:

2015年7月(总结阶段)对课题实施全面总结,对取得的成果进行整理,做好结题工作。

1、召开座谈会,课题组对研究工作进行全面认真的总结。

2、课题组成员整理课题研究成果。

3、课题组成员做好结题工作。

(二)课题研究的主要做法

在实施小班化教学的过程中,教师的任务不是使学生缩小差异,而是在面向全体的同时尊重个体差异,使孩子的智能在全面发展中更加凸显个性,因此我们选择以小组合作为载体实施分层教学。

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着力体现:

尊重差异、动态分层、合理分组、发展个性。

教师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实施分层教学,按照“学习——实践——总结——再实践”的方式开展探索研究,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所发展。

主要从六个层面入手,即:

学生分层、备课分层、教学分层、作业分层、评价分层、检测分层。

1、学生分层(分组):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知识水平、特长爱好及社会环境,结合各种测试手段,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智力水平和学习态度等,将学生大致分成A(学习有一定困难)、B(学习成绩稳定)、C(学习优秀)三层。

这里的分层是阴性分层。

然后根据分层情况结合学生人际关系网络,实施分组,每个小组选举相应的负责人,有自己的组名,口号和目标。

这里分组的目的是利用小组合作学习和成员之间的互帮互学形式,充分发挥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互动、激励,为每个学生创造整体发展的机会。

特别是学生间人际互动,利用了学生层次的差异性与合作意识,形成有利于每个成员协调发展的集体力量。

分组和分层实行动态管理,对学习成绩和学习情感有升降起伏的学生,要根据其情况作适当调整,最终达到使学生最优发展,从而转化后进生,进而提高教学效益。

2、备课分层:

在学生分层的基础上,根据教材和大纲的要求,参考各层次学生的水平,由学校统一印制小班化教案,备写时要求目标分层,教学过程分层,作业、练习分层。

对教学目标“分层”时,教师要制定出教学目标的上限和下限,设计好教学内容和教学环节,根据层次和梯度恰当设置问题,合理安排小组活动。

在问题设置和活动组织方面,尽可能的以小组为单位,注重小组协作和团队意识,使每个小组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展示。

3、教学分层: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采取“全班导学,小组议学,个别辅导”相结合的方针,根据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提出不同要求,A层学生只要求掌握最基础的知识;B层学生以掌握基础为主,可将知识适当迁移,并能协助C层学生一起督促A层学生学习;而C层学生不仅要掌握基础知识,还要不断拓宽知识面,提高创造性思维能力,并能做好A层学生的“现场指导老师”。

课堂提问注重层次性,具有启发性,及时点拨,充分发挥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作用,让学生“不跳得不到,跳一跳抓得到”,只要努力,都能享受到成功的快乐,与此同时对课堂问题的提出一般指向小组,允许小组成员相互帮助。

4、作业分层:

作业分层是实施分层教学的重要环节。

作业布置一般分为必做题和选做题,不同层次的学生完成不同程度的作业,A层学生完成必做题,B层学生完成必做题加部分选作题,C层学生在A、B层学生的基础上再加上一些有利于思维发展,培养能力的提高题。

对同一道题目,也可以有不同的要求。

练习中,教师鼓励并创造条件让低层次学生向高层次突破,体现弹性,激发学生求知欲。

如数学第二册《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一课,在布置作业时,对于38+25=?

,我们教师这样设计:

3星级题(个位数相加,整十数相加,然后个位数加整十数),4星级题(用你喜欢的方法算)、5星级题(看谁的方法好而妙)。

在小班教学中利用分层作业的形式,避免了“吃不饱”或“吃不了”的现象。

在作业布置的形式上,我们改变以往从课本抄写到作业本上的做题模式,尝试由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设计具有针对性,分层次的作业,印发给学生独立完成。

每本作业的完成情况都有学生自评、教师评价,有学月小结。

5、评价分层(分组):

评价分层也是分层施教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对A层学生我们采用激励性评价,寻找肯定他们的点滴闪光点,肯定他们的成绩,使他们看到希望,消除自卑,树立自信,初尝成功的喜悦。

如在课堂上,经常听到我们的老师对他们说:

“请你勇敢地试一试,老师相信你能行!

”“没关系,至少你思考了、参与了,这样就已经很棒了。

”对B层学生我们采用发展性评价,即揭示其不足,指明努力方向,促使他们不甘落后,积极向上。

如:

教学中老师们常说:

“你能积极参加讨论,具有合作精神。

”“你这道题的思路很清晰,如果能用语言将你的想法告诉大家那就太棒了。

”对C层学生我们采用竞争性评价,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促使他们谦虚、严谨、努力拼搏。

如老师们常说:

“你的问题提得很好,这是你善于思考的结果,老师真为你感到高兴。

”“我觉得你的朗读非常有感情,读出了……的感情”等等。

学生从教师鼓励的话语和同学赞赏的目光中,看到自己潜在的学习能力,不断地努力尝试进步,体会成功,从而增强他们学习的自信心。

对于小组评价,我们主要采用小组“争星”、小组展示、语言评价等方式。

对于每组不同层次的学生,只要能正确回答问题或完成活动要求,都能为小组赢得荣誉,即使不能独立完成,也可以获得小组其他成员的帮助。

这一做法极大的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也增强了小组的凝聚力。

6、检测分层:

检测分层主要通过课堂小检测和单元检测来体现。

课堂小检测主要体现在课堂练习的分层设计和随堂小检测的分层设计。

它是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学习能力的差异,实施分层考核办法,测验时试卷设计可遵循“两部三层”的原则。

六、创设机制,文化引领,多渠道促进课题研究

为了保证课题研究向纵深发展,我们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积极开展各种活动,为课题研究创造了一个良好的氛围。

1、建立工作机制,保障课题研究有序发展。

为了保证课题有序、有效的开展,我们建立了一系列的工作机制。

一是实行课题组成员分工负责制。

二是制定了小班化教学研究的若干制度。

我们注重课题研究的规范性,对课题计划的制定,过程的痕迹化管理,定期汇报,组织活动等方面都提出了具体要求。

三是落实课题研究常规工作。

每周一次课题研讨课交流,课题专题研讨交流。

上学年每位课题组教师上一次课题研讨课,一次汇报课,本学期每位课题组教师上一节课题赛教课,一次课题观摩课。

四是鼓励教师参与课题研究,对参与课题研究的教师在课时津贴和年度考核方面给予一定倾斜。

2、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科研能力。

在课题研究方面,教师科研能力普遍欠缺。

为此,我们立足校情,多渠道实施教师培训,提升科研能力。

一是争取各种外出学习机会,使教师走出去学习,要求教师学习结束后,必须在校内交流汇报。

二是邀请上级业务部门来校指导,帮助教师提升业务水平。

三是每周一次业务培训,采取看专题片、听报告、经验交流等形式进行校本培训。

四是开展教师大讲堂活动。

每周日晚安排一名教师,就个人在教育理念、教学方法、生活态度、处世原则等方面的见解进行讲解,以此来展示教师个人风采,博采众长,在激发教师潜能的同时提升教师整体认知水平。

教师大讲堂活动先从领导开始,人人必讲。

教师讲前充分准备,讲中满怀激情,讲后热情讨论。

通过此项活动的开展,全体教师在业务素养、工作态度、敬业精神、生活情趣等方面均有所提升和改变,爱岗敬业、钻研业务、积极上进、生活乐观的风气逐步形成,这些有利因素渗透到了课堂,融入到了学生的行为中,极大地推动了学校各项工作。

3、营造氛围,积极发挥走廊和班级文化的作用。

我们尽其所能创设了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小班化最佳育人环境,积极营造小班化教学氛围。

一是橱窗文化:

各班设立了学生图书角、英语角、卫生角、巧手创作角,学生的橱柜可让学生自我管理,里面存放学生的学习成长档案,作为学生学习生活的回顾,促进学生良好行为的养成。

二是课桌文化:

讲台、课桌椅的摆放,可根据教育教学活动的需要科学排列,可单人单桌,也可采用马鞍型、品字型、多边型等各种形式,方便师生、生生交流。

三是墙面文化:

各班教室设立了班级争星墙、礼仪标准墙、班级公约等,在楼梯、走廊、教室、办公室摆放盆景,学校所有楼梯入口都有教师和学生作品展示,每个班级教室外墙均有小组合作学习的成果展示,墙壁悬挂励志标语和温馨提示。

四是教室文化:

每班教室有“星级展示牌”,并设立了师生办公区域(包括教师作业面批面改区、“心灵之约”师生面对面心理交流区)。

五是校园文化:

学校大面积实施校园绿化、美化,种植风景名树,移栽名贵花草,卫生干净整洁,生机盎然,蓬勃向上。

通过文化氛围的营造,使学生积极向上,豁达开朗,举止文明,健康成长。

4、开展学科活动月,彰显学科教学的魅力。

学校设置语文、数学、术科三个学科组,学科组每学期安排一个月时间开展学科活动,活动紧密围绕学科特点,以增强学生学科学习的兴趣和提升教师学科教学能力为目的,有学生活动,教师活动,师生共同活动。

如语文组开展的“现场作文”,“我爱黄陵”作文竞赛,语文知识竞赛,“书香进校园”读书活动,书法比赛活动;数学组开展的智力竞赛,口算竞赛,七巧板游戏,拼图比赛;术科组开展的趣味运动会,手工制作大赛,烹饪大赛,绘画比赛,校园艺术节,拔河比赛等。

通过开展此项活动,极大地增强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拓宽了知识面,使学生敢于参与,勇于展示,使教师的业务素养得到提高,师生关系更为融洽,使教育教学质量稳步上升,素质教育得到落实。

5、德育教育主题突出,特色鲜明。

学校利用每天早操时间,实施“五个教育”活动,即周一爱国教育(升国旗和师生演讲),周二理想信念教育(宣誓),周三传统文化教育(背一首古诗词),周四陶冶情操教育(唱一首积极向上的歌曲),周五是非观念教育(背一句名言警句)。

通过“五个教育”活动,从而形成积极向上、充满活力的良好校风,促使学生健康成长。

七、课题研究取得的成效

《小班化分层教学》通过一年来的实施,使教师的课堂效率,学生的学习成绩、学习兴趣不同程度得到提高,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团结协作能力得到加强。

1、学生获得了更多的关注,更多的鼓励。

“用欣赏的眼光看学生,用反思的目光看自己”是我们对小班教师提出的要求。

课堂中,教师学会了与学生俯身交流,使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注,从而树立了自信心。

教师在小班化教学过程中学会了发现、学会了欣赏,无论课上、课下、教师不再高高在上,不再吝惜赞扬,平时只要学生有亮点,教师都会不惜笔墨地大加鼓励,让每个孩子的心中充满自信、快乐。

课堂中教师能主动参与到学生的合作中,和学生一起交流讨论,师生关系更加民主、和谐、融洽了。

2、多元的评价方式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小组之间竞争意识增强,让学生获得了更多的展示。

在教学中我们教师采用多元评价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评价方式有鼓励性语言,有贴星星、贴笑脸、奖励小红旗,组际之间开展争星活动等。

每周进行一次评比,对优胜小组进行奖励,并张榜公布,激励了各层学生,使其学习积极性明显提高。

有的孩子说:

“以前我在课堂上最多发一两次言,现在我每节课都有好多次的发言机会,胆子也变大了。

”语文课前5分钟演讲,班级管理中的一日班长,班级日志的编辑撰写,成长记录袋中琳琅满目的成果,新颖别致的班名、班级口号、班训设计制作,别具一格的特色课外作业,小组合作搜集的资料,展示栏里丰富多彩的小组特色展示。

浓郁的校园文化、班级文化、课堂文化都在无时无刻熏陶、感染着学生,使校园生活成为孩子人生精彩的篇章。

3、小班化教学中的主体性原则能够得到充分体现,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得到充分发挥。

学生是教与学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

由于班小、学生少,教师对每个学生的情况都了如指掌,这样在教学中就可以根据每个学生的差异,设计不同层次的练习和作业,从而对不同学生进行分类分层指导,使得处于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摘到桃子”,获得成功的喜悦,这极大地调动了每个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信心,使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都能得到充分发挥,学生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

4、有利于教师各方面能力的提升。

小班化分层教学的实施过程中,教师要深入了解学生学情,查看资料,精细备课,有效地组织好对各层学生的教学,灵活地安排不同的层次策略,极大地锻炼了教师的组织调控与随机应变能力。

5、学生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增强了自我管理能力、合作能力、综合表达能力和操作能力。

教学中学生已不是被动的接受、绝对的服从,而是主动参与教学,大胆质疑,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

6、通过月考对比,教学成绩明显提高。

从阶段质量检测和平时观察来看,实验班学生的学科成绩明显提高。

7、创办校刊《职小教科研》。

这是我们这项研究的一个亮点和特色,我们要求每学期创办1期校刊,可以设置若干个栏目,图文并茂,内容与形式统一,这个举措极大的调动了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发挥了他们的创造性。

到目前为止一共创办了5期校刊。

8、形成了小班化高效课堂“四步教学法”。

三年来教师提高了对每个学生的关注度、发挥了小组合作优势,提高了学生团队意识、竞争意识。

课堂呈现良好态势,已形成:

“学---疑---讲---练”的小班化高效课堂“四步教学法”。

各学科组根据学段和学科特点又形成了具体的操作模式。

9、课题成果。

课题研究以来,学校先后评选出了1名市级骨干教师,5名县级骨干教师,10多名校级教学能手。

先后有20多位教师的论文、案例、教学设计、多媒体课件、学生征文等先后获国家级、省、市、县级奖励。

八、课题研究存在的不足

小班化教学研究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虽然我们在一些环节取得了突破,但是也存在不少问题。

1、教育教学观念还需进一步的转变。

转变教育观念是永无止境的,一线教师教育教学实践经验比较丰富,但教育理论匮乏,尤其是如何将理论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去,需要进一步探讨。

2、由于我县小班化教学研究还不是十分普遍,所以在这个领域可借鉴的经验不是很丰富,缺乏理论支撑,加之专业支持力度不够,我们的研究还缺乏一定的科学性。

3、由于教师认识水平参差不齐,此项研究出现一些盲区,实验后期教师工作不够积极主动,效果不够明显,显得有点虎头蛇尾。

4、小班化的课堂虽然出现了可喜的变化,但也暴露出一些深层次问题。

比如:

教师调控课堂的能力、小班化的课堂组织、学生分层的动态管理、教学分层的评价、练习分层的设计等问题很难把握,有待于进一步研讨。

总之,小班化分层教学实验研究开展以来,我们明显感觉到小班教学不仅增强了课堂教学效果,大幅提高了教学质量,而且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实施素质教育起到了极大促进作用。

对我们来说,小班化教学毕竟是一个崭新的事物,还有着许多新的问题等待我们探索。

今后我们将继续深入开展课题研究,不断探索,力争使小班化分层教学及早在全市全面推行。

 

职教中心小学部

2015年7月15日

 

《小班化分层教学的研究》实验课题结题报告

 

黄陵县职教中心小学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