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海大学研究生英语一 Unit 11Unit 课文翻译DOC.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805518 上传时间:2023-01-26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47.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海大学研究生英语一 Unit 11Unit 课文翻译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河海大学研究生英语一 Unit 11Unit 课文翻译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河海大学研究生英语一 Unit 11Unit 课文翻译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河海大学研究生英语一 Unit 11Unit 课文翻译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河海大学研究生英语一 Unit 11Unit 课文翻译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河海大学研究生英语一 Unit 11Unit 课文翻译DOC.docx

《河海大学研究生英语一 Unit 11Unit 课文翻译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海大学研究生英语一 Unit 11Unit 课文翻译DOC.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河海大学研究生英语一 Unit 11Unit 课文翻译DOC.docx

河海大学研究生英语一Unit11Unit课文翻译DOC

河海大学研究生英语一Unit11~Unit20、24课文翻译

by晴天学长

Unit11TheIks1

Unit12Thanksgiving3

Unit13NineYearsforAandB5

Unit14ToErrIsHuman7

Unit16TheRoleofScienceFiction9

Unit17Newspapers12

Unit18ThreeDaystoSee

14

Unit19TheEssayist17

Unit20CultureShock19

Unit24TheCulturalPatterningofTime21

 

分享此word电子版,以便后学补充更新加以完善,再分享交流。

——晴天学长

Unit11TheIks

小部落伊克人,曾经在乌干达北部山谷里过着狩猎和采集的游牧民族生活,已变成名人,总体来说,成了最终命运沮丧的、无情的人的人文象征。

两件具有灾难性、决定性意义的事情发生在他们身上。

政府决定建一座国家公园,所以他们依法被迫放弃在山谷里的狩猎生活,而变成贫瘠的山坡地里的农民。

之后,一个憎恶他们的人类学家访问了他们两年,并写了一本关于他们的书。

书的主旨是说,伊克人已经将自己变成了无药可救的不友善的人渣,是独立的、野兽般的生物,完全的自私无情。

这是对他们分崩离析的传统文化所做出的反应。

此外,这也是我们内在本性的模样。

当我们的社会结构全部瓦解时,我们都将变成伊克人。

论点当然是建立在对人性的必要的推测性假设的基础上。

首先,你得同意人性本恶,所表现出的喜爱和同情的优雅,仅仅是学到的习性,并非与生俱来。

如果你持此观点,伊克人的故事就可以用来佐证。

这些人表面上生活在一起,群居在小而密集的村庄,但是他们真的是独立的、没有关联的、对别人毫无明显作用的个人。

他们聊天,但仅仅是提出坏脾气的要求,做出冷漠的拒绝。

他们毫无分享,从不唱歌。

他们将刚会走路的孩子赶出去寻找食物,将老人抛弃任由其饿死。

觅食的孩子从无助的老者嘴下抢夺食物。

这是个卑鄙自私的社会。

他们对待老人孩子没有爱,甚至是粗疏的关心;他们在别人家的门口台阶上排泄;他们仅仅会在看到邻居遭难时才会发笑。

在书中,他们时常发笑,因为时常倒霉。

有时他们甚至嘲笑这位人类学家,这让他感到尤其的反感(从字里行间可以感觉到,学者在这个世界并不是他想象中的最幸运的人)。

更为糟糕的是,他们把他带回家中,抢他的食物,在他的家门口台阶上排泄,奚落厌恶他。

他们折磨了他两年。

这是一本令人沮丧的书。

如果像他所说,我们每个人心中都只有像伊克人那样的特性,那么我们维系人性之名的唯一希望就是不断地修补我们的社会结构。

而这个社会结构变化得如此之快,如此之彻底,结果我们永远也不会及时找到修补的手段。

如果仅剩我们自己,我们也将变成没有欢乐的,没有热情的,无动于衷的孤独生物。

这也许是一种偏见。

首先,伊克人是例外的,事实上绝对令人震惊。

人类学家从来没有在其他任何地方见过像他们这样的人,我也没有。

你想,如果他们代表了人类的共同本质,他们似乎就更容易被辨认出来。

然而他们是怪异的,例外的。

对于个性独特的,难以相处的,神经质的,贪婪的人,我已经够了解的了。

但在我一生中,也从没遇到过真正的至始至终令人憎恶的人。

伊克人听上去更像是不正常的,有病的人。

我不同意这个观点。

我并不认为伊克人代表了孤立的,因生活习惯而出名的人。

我认为他们的行为是一些额外的,附加的。

这种无休止的强制的排外行为是一种复杂的仪式。

他们一定是以某种方式学到的并加以模仿。

我有个想法,就是,伊克人已经疯了。

孤独的伊克人,孤立于瓦解的文化废墟之上,为自己建立了一套新的防御体系。

如果你生活在一个不运转的社会中,你也可以建立起一个自己的防御体系,伊克人就是这样做的。

每个伊克人都已变成了一个团体,一个单人部落,一个选举区。

现在一切都已经清楚了。

这就是对我们而言,他们看起来比较熟悉的原因。

我们之前见过他们。

准确地说,这就是不同规模团体的行为方式,小到委员会,大到国家。

当然,人性方面落后于其他地区的文明进化,是伊克人看起来这么原始落后的原因。

他绝对的自私,无能力给出任何东西,不管怎么说,他是一个成功的委员会。

当他站在自己的小屋门口时,以长篇演讲地方式来大声地辱骂它的邻居时,他是一个城市向另一个城市发表演说。

城市具有所有伊克人的特质。

他们向自己的和其他城市的门口台阶和河流湖泊排污。

他们讨厌所有邻居城市,从不互通有无。

他们甚至为了眼不见新不烦,而把老人送到养老院。

国家是最像伊克人的。

难怪伊克人看起来熟悉。

贪婪、贪心、无情、不负责任,是最适合来形容国家的。

国家通过法律,成为孤独的,以自我为中心的个体。

在国家之间没有爱可言,一个国家当然不会爱另一个国家。

他们站在门口台阶上大声喊叫辱骂,污染整片海洋,抢夺食物,在憎恶中生存,从别人的不幸中取乐,庆祝别人的死亡,一心想着别人的死。

就到这,不要担心这本书。

这本书并不是说人是稀有的而本性是无情的。

他是对的。

书仅仅说了我们一直都知道的,但从没有足够的时间担忧的事情。

我们没有学会如何在人群中保持人性。

绝望的伊克人,表现出这种失败,或许我们应该更为关注。

国家使自己变得害怕思考,但我们可以从观察这些人中学到点什么。

Unit12Thanksgiving

很快,所有在人生路途中漂泊的人们将相聚一堂。

本周,回家是他们唯一能做的事,吸引着他们聚在家庭餐桌前。

在周四,宴会日,家庭日,感恩节这天,最崇尚个人主义的美国人将以一种归属的仪式,聚集在百万张餐桌前。

家人聚在一起,就像他们张罗的晚餐一样:

每个人有着不同的个性,就像蔓越橘沙拉不同于南瓜饼一样。

晚餐中,他们煮给彼此吃,相互抱怨,相互喂食,相互争论。

对于共同传统和对其他几代人的狂热和关爱,他们都很认同。

他们共同评价他们共同的财产…孩子。

这些复杂的人们,拥有不同梦想和失意的男女老少,将对家庭即他们从属又脱离的集体表现出敬意。

家人和个人,“我们”和“我”。

作为好美国人,我们在这两个理想之间来回穿梭。

我们在伟大的美国人观念中的个人主义及其幻想中的家庭之间来回穿梭。

我们驾车磨损轮胎来来回回,用速度来缩短两者之间的距离。

个人和家庭之间往往存在着某种联系。

从意识到我们离家的那一刻起,我们便开始与孤独和亲密无间作斗争。

此地此刻,这些冲突尤其的尖锐。

我们毕竟在家庭中长大…成为个人。

这一双重信息伴随我们一生。

我们学到“我”的自由和“我们”的安全;“我”的孤独和“我们”的打扰;“我”的自私和“我们”的负担。

我们学到安德烈·马尔罗所说:

“没有家的人,孤独于世,寒冷中瑟瑟发抖。

我们学到他另一句:

“对个人思维发展至关重要性的否定,导致了许多对家庭的反抗。

理论上,个人,即自我的“最重要性”。

我们在我们的脑子里独立思考。

我们用放大的自我感觉来写音乐和文学。

我们根据个人的功绩,评等级和领薪水,被雇和被解雇。

个人主义的等级是刺激的也是残酷的。

这就是适者生存。

另一方面,在最佳状态的家庭,是不同的。

我们无需努力做到什么去被我们的家人接受。

我们本来就是。

我们的成员关系建立在我们出生的基础上,并非证书。

正如马尔罗所言,“朋友爱你的才智,情妇为你的魅力,但是家人对你的爱是没有理由的。

我们在家庭中诞生,是血肉至亲。

家庭的形成不是为了能适应的生存者,而是为了弱者。

它不是经济的单位,而是感情的。

这不是互相残酷竞争的地方,而是为对方工作的地方。

家庭的任务是关爱,当它运作起来时,它是和善的而不是冷漠。

家庭生活中鲜有英雄和明星。

世界可能为他荣耀,但曾经,家庭要求我们将它淹没。

世界可能抛弃我们,但曾经,家庭承诺保护我们。

所以,我们每天,每周,每年在两个世界里交流。

在作为家庭成员的生活里,可能是培育也可能是窒息。

在作为个体的生活里,可以解放我们或者击溃我们。

我们在两个分离的需要和可能之间摇摆不定。

周四聚在餐桌上的人们同时生活在这些世界里,是彼此的组成部分又互相分离。

幸运的话,他们从一个游历到另一个的领地可以是肥沃的,富有关爱和空间。

它可以是一个“我”和“我们”互动的地方。

至少从这个意义上说,他们将带给彼此一些既特别有可以共享的东西:

分离的个人。

Unit13NineYearsforAandB

伟大的约翰森博士编纂了一部词典。

詹姆斯-A-H-莫里则编撰了最伟大的词典:

从1879年到1915年,直到他死的那天,他倾其一生的精力来创作《牛津英语词典》。

约翰森博士有我们所不具备的资格,称词典编撰者为“无害的苦力者”。

约翰森博士知道编撰过程不仅极其单调乏味,而且其程度简直是难以想像的。

幸运的是,莫里在编撰词典之前并不知晓。

所以,即便是像詹姆斯莫里这样考虑周全且富有经验的词典编撰者——也会急切地接受字母A是典型字母这一观念。

这样,他就可以预测,现在他编完了A,完成整个编撰还需多久。

不就之后,他不得不承认,不仅字母A不是典型的(显然,它有许多经典的却没有多大重要意义的衍生词),而且整个有关典型字母的想法就是错误的。

字典编撰者重新估算了收录生僻词和科学术语的时间和精力,发现最难的词其实是最常见的词。

牛津英语词典中最长的词条是简单狡猾的小词“set”。

“可怕的词black和它的衍生词”让莫里陷入了深深的绝望。

字典编撰者在和时间赛跑。

他必须如此,因为如果他不赶紧的话,他将越来越落后。

因为语言事件被收录到词典中所需要的时间,超过事件本身发生的时间。

另一个原因,为了使其内容能够包罗万象,词典巨著《牛津英语词典》需要分册出版。

但是人们不会买,除非它们可以一直用到最终编完Z的时候。

对订购者和出版商来说,共同的期望是有所回报,至少能收回成本。

在和时间的赛跑中,难免会赶进度,焦虑、嫌怨、挑剔,而时间的步伐并没有放缓。

“三重噩梦——空间、时间、金钱”——这是由詹姆斯莫里的孙女K.M.伊丽莎白莫里执笔,叙述他感人的、诚实的、亲切的、生动的生活轶事一书的中心章节的标题。

莫里相信是上天的眷顾,给了他一个这么大的机会。

上帝托付给他的这个使命,需要汇集他的宗教信仰,爱国主义,意志力,惊人的多领域学术天赋和协调能力。

他是否已经意识到,仁慈地对他隐瞒了终其一生都无法完成这项任务,是上天对他的眷顾?

他从来没有低估“大词典”独特的重要性,但是他再三地低估了它最终的总量:

超过16000页——每一页都很大,满页的精确注释——莫里自己就编撰了其中的一半。

如果在100年前(当莫里40岁时同意编撰词典)时,依照天意的声音告诉他,开始工作的九年时间里仅仅可以出版A和B,并且他会在78岁时死去,而未能达到他最终的努力目标,他还会着手这项终身事业么?

但是答案,当然是肯定的。

詹姆斯莫里于1837年出生在英格兰一个乡村裁缝的家庭里。

他上过教区学校,14岁辍学后就坚忍不拔地自学。

他热爱知识,并且乐于传授。

他当过老师,学过很多门语言,并且通晓地质学、考古学、语音学,以及当地政治。

由于第一任妻子生病,他不得不离开英格兰,在伦敦当一个银行职员。

没有受过任何大学教育,凭着纯粹的学识能力,他使自己成为对他那个年代其他杰出的哲学家所必不可少的人。

他重返学校教书,余生过着每天72小时的日子。

他无法拒绝受邀编撰《牛津英语词典》。

编撰伊始,他还兼着学校的工作,后来他搬到了牛津大学,全身心地投入到最好的不是纪念死物而是活的:

英语语言的建造中。

不同寻常之处在于它语源的精确性,定义的精确优美和力度,还有据每个词有效存在和分支的分类。

它的范围、精确性、组成以及注释性的引用不只是不同寻常,甚至是独一无二的。

一大批受过培训的志愿者从这些引用中挑选,副主编在从中精选。

莫里在他的“书房”里将资料形成,并做了其他所有相关工作来使他的词典尽可能的人性化。

他勤恳工作,刻苦钻研。

他不得不做徒劳无功的事:

他向罗伯特`路易斯`史蒂芬森询问,他书里的brean是什么意思,发现那是ocean的误印。

他对詹姆斯`拉塞尔`洛威尔论文中复数形式的alliterates感到困惑,后来发现也是印刷错误,这次是相似的词illiterates。

对于他的工作,他很骄傲,但是他一点也不自傲。

他不想有传记:

“我是个无名之辈——如果你想评价这部词典,那是你的权力——但是把我当成太阳神,或者一个回声,或者不合理数量,或者完全地忽视我。

”但是他不容忽视,我们现在都知道维多利亚时期的杰出人物是不容嘲笑的。

在他的传记中描述了他平凡而尊贵的一生,如果你对此激动万分就会显得奇怪,若不为所动,又未免不敏感了。

这项工作重要于我或者任何一个工作人员。

他说当他深思熟虑是否辞职,因为无休止的压力会让他对待工作敷衍马虎。

只有伟人才会这么说,或者以如此简单的真诚和自制力继续工作。

“我不会放弃它的同时,也不会站在更好更快到达的路上,如果那看起来是可得到的。

他这一生是痛苦困难的,但不是残酷的。

一个人的生活不可能如此彻底的严酷,带着这样的合理的满意,从知道他可以做什么中知道他自己。

莫里,和他的朋友同事一样,觉得如今文化底蕴深厚的社会,不仅依赖于旧时的社会(它从中继承了整个思维、感情和诉求的语言),也依赖于将来的继承现在的社会。

他们一直这样说,他们是为他们的孩子,他们孩子的孩子而工作。

正是莫里的孩子的孩子写下了他一生的故事。

当他召集志愿者的时候,他说:

“如果你不相信我,对帮助我这没有你也能完成的工作不感兴趣,不是为我哭泣,而是为你们以及你们的孩子哭泣。

Unit14ToErrIsHuman

如今,几乎每个人都经历过电脑出错带来的麻烦。

银行通知的贷款余额忽然从379美元飞涨至数百万美元;呼吁给那些名字听起来稀奇古怪的人进行慈善捐助的信件三番五次地寄往你的地址;部门商店发送错误的账单;公共事业公司说他们将要关闭供给,诸如此类。

如果你打印了,同一台电脑出来的致歉信上写道:

“我们的电脑出现了错误,正在调整您的账目。

这些意外事故纯粹是无意识的过错。

人们认为,出错不是一个性能良好的机器的正常行为。

如果出了错,那一定是人为的错误,如指法错误,乱碰键盘,按键失灵,按错了键。

最佳正常工作状态下的电脑是不会出差错的。

我想知道这会是真的么。

毕竟,电脑的本质是人脑的延伸,在此之上大为提升,但仍具有人性的特点,或许说具有超人类的特征。

好的电脑可以足够清晰快速地思考,在下棋中打败你。

它们有些甚至可以被编程写朦胧诗。

它们能做任何我们能做的事,更多的是我们做不了的。

电脑是否有它自己的意识还未可知,也很难找到答案。

当你走进那些现在建来放巨大机器的大厅其中的一间,站着听,很容易把微弱遥远的声响想象成思考的声音,转轴的转动让它们看起来像野兽转动它们的眼睛,试图努力集中,因为信息而拥塞。

但是真正的思考和做梦,又是另一回事。

另一方面,每条信息里都有一种无意识的相当于我们人脑的东西存在的证据随处可见。

作为人脑延伸的电脑,其构造同样具有出错的特性,自发的、不受控制的,各种可能性都有。

出错是人类思维所固有的,扎根于人脑之中,像根瘤一样维持着脑组织。

假如不从犯错中有所收获,我们也许无法做成任何有用的事。

我们考虑事情时需在正误之间做出选择,而且错误的选择通常同正确的一样多。

我们的生活之路就是这样,注定会犯错误,为错误编码。

正如我们自己所说,我们通过“尝试—出错”。

为什么我们总这样说呢?

而不是“尝试—正确”或者是“尝试—成功”?

这句老话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现实生活就是这样。

好的实验室,正如好的银行或者政府,必须像电脑一样运行。

几乎每件事都得做到循规蹈矩、完美无缺,所有的数字累加起来需达到预计的数目。

十年如一日。

然而,在某个幸运的一天,一个幸运的实验室,有个人犯了个错误:

缓存器坏了,一个空白表格被填写内容,读数中的小数点点错,温室降温1.5度,鼠标出了故障或者是当天的试验报告数据的错读。

无论什么原因,当结果出来时,显然有什么地方出毛病了,于是,新的探索行动便开始了。

数据错读并不是重大错误,它打开了探索之门。

下一步至关重要。

如果调研者能意识到:

“及时错了,也要弄个明白。

”那么,就会有这样或那样新的发现。

我们需要的就是在错误中汲取教训,以求进步。

新的思路、新的音乐类型,即将面世前总会引发争论。

当有理智的双方在一起争辩、高谈阔论时,都能友好地理解这一点:

一方正确,另一方错误。

问题迟早会被解决,但如果没有双方和争辩,就不会有进展。

人们会犯错误的倾向正是希望之所在。

越过了大量的信息后,轻易得出错误结论的能力,恰恰体现了人类的最高天资。

这可能是人类的一种独特的天赋,甚至也许由我们的遗传指令所规定。

其他的生物似乎不具备在日常生活中总是犯错的DNA成分,当然也就不可能有意识地采取错误的行动。

当存在两种以上的选择时,我们人类思维最活跃并尽量做出最佳选择。

有时,有十种选择,甚至有二十种不同的方法可供选择,其中只有一种方法是对的,其余注定都是错误的。

然而正是这种大量的可选择性使我们能够从一个全新的高度考虑事情。

这个过程被称为基于人类犯错的探索。

如果人类的大脑只有一个中心,只能在要作出正确的决定时才能反应,而不是像一团乱麻似的把不同的、糊涂的、轻信的的神经元组织在一起,这些神经元网络会使我们的思路好像一会儿进入绝境,一会儿跳到树上,一会儿又掉进死胡同,然而又飞入一片蓝天,兜着错误的圈子,在拐角处徘徊,那么,我们只会呆在原地,静止不动。

低等点的动物不具有这种非凡的自由。

它们中大多数,被无错误所限制。

就其好的一面来说,猫是从不犯错的。

我从来没见过一个不机敏的、笨拙的或者浮躁的猫。

狗时常是易犯错的,偶尔会犯些可爱的小错误,但也是模仿主人时学到的。

鱼做的每件事都是完美的。

组织中的每个细胞是无意识的机器,表现是完美的,像蜜蜂一样绝对无人性。

正因为我们变得更加依赖更为复杂的电脑来安排我们的日常事务,我们应该在心中牢记这一点。

我主张让电脑有思想,自行其事。

如果我们学会这么做,当计算机工作时,我们视而不见、退居一旁,那么人类及计算机的未来可能会前途无量。

一台普通的好电脑瞬间便能计算出我们任何人用计算尺毕生才能得出的结论。

想一想我们能从这几乎无限精确而又如此容易掌握的机器计算错误中有何收获。

我们可以开始解决一些最棘手的问题。

譬如说,既然我们事实上已经成为地球村,那么如何在世界范围内着手规划社会生活?

作为一种可行的假设,我们不妨认为能做到这点的左右正确方法都行不通。

那么,我们前进中所需要的就是一系列错误的选择,这比我们眼下所能想出的错误路线的单子要长得多,也有趣得多。

事实上,我们需要一份无限长的单子,当它被打印出来时,我们需要电脑自行工作并随机地选择下一步骤。

如果这是一个足够大的错误的话,那么我们就会吃惊地发现自己站在一望无垠的新水平线上,又准备前进了。

Unit16TheRoleofScienceFiction

1972年为世人所瞩目的一件事就是出版了一本颇有争议的书——《增长的极限》。

这一有关世界前景的研究,是由麻省理工学院一组科学家借助模拟未来社会的电脑“模型”进行的,预言了人类若不大幅度限制人口增长和自然资源消耗,就会出现全球性的灾难。

该书问世时大多数人吃了一惊。

许多人拒绝相信存在发生灾难的可能性、盖然性、必然性——倘使我们不改变对“地球飞船”的管理方式的话。

但科幻小说家及其读者却既不惊讶,也不愤慨。

事实上,这项研究对他们来说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了。

他们毕生都在制作自己的未来世界“模型”,并付诸试验。

因为科学家们试图用电脑模型实现的事与科幻小说作家及其读者数十年来所做的非常相象。

科幻小说作家并不依靠电脑来“模拟”一个未来世界,而是凭借人类的想象力。

这给了作家某些极为有利的条件。

有利条件之一就是灵活性。

科幻小说作家的职责不在预言未来,他们做的比这重要得多。

他们试图展现许多可能出现在我们面前的前景。

因为并非只有一种前途,一种时代会不可避免地降临人间。

我们的未来世界是由人类用自身的行动一点一滴地、一分一秒地创造起来的。

科幻小说的一个重要作用,便是揭示人类某几种行为的结果会形成哪几种未来世界。

为了展示对可能出现的无穷多的未来世界的种种构想、恐惧和希望、形式和感受,科幻小说作家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他们另一个有利条件:

虚构艺术。

科学家把资料用表格或图表形式表现出来时,他的工作几乎算完成了,而对科幻小说作家来说,他的工作则刚刚开了个头。

他的任务是要讲述与人有关的故事:

充当他故事中可能出现的那个未来的科学依据,仅仅是个背景资料。

也许“仅仅”这个词的局限性还太大了。

许多科幻小说除了背景情况,主要构想和新奇的玩意儿外几乎空无他物。

但科幻小说中的上乘之作,即能对几代读者产生持久影响的作品,都是写人的故事。

书中人物也许不是人类,可能是机器人或者其他类型的机械装置。

但作为人的读者会同情它们,分享它们的喜怒哀乐,为它们遭遇危险而担忧,为它们终于成功而庆幸。

从这个意义上说,它们应该算是人。

自史前以来,编故事的艺术并无多大变化。

讲个引人入胜的故事仍然沿用老一套:

塑造一个性格坚强的人物,一个勇猛无比、感情丰富、行为果断的人物。

给他配上一个弱点,使他与另一名强者——或与自然——发生冲突。

让主人公的外部冲突反映出自己的内心冲突,反映出他的各种欲望之间的冲突,自身优点与弱点之间的冲突。

这样你的故事就编好了。

不管故事说的是亚伯拉罕把独生子献给上帝,或帕里斯因一女子而使特洛伊遭受灭顶之灾,还是讲哈姆雷特与克劳狄斯图谋置对方于死地,浮士德对人世间的知识和权力的不断追求——凡是深印在读者脑际的故事都塑造了使人难以忘怀的人物。

只展示别的世界,描述可能形成的未来社会和潜在的问题是不够的。

科幻小说作家必须指出这些社会、这些前景如何影响人类。

比这项工作还重要得多的是,他必须揭示人类能够而且确实在创造这些未来世界。

因为我们的前途主要掌握在我们自己手里。

前途不是凭空从天上掉下来的,它是亿万人的行动共同造就的产物。

在匆忙浏览报纸大标题时,在忙得焦头烂额的日常生活中,这一点是很容易被遗忘的。

但这是科幻小说坚持试图说明的问题:

未来属于我们——不管它是什么样子。

我们创造未来,我们的行动塑造明天。

我们有才智有勇气去建造天堂(至少可以试试)。

如果我们失败了,那将是一场悲剧;然而倘若我们连试也不试一下,那就是最大的悲哀了。

因此,科幻小说是沟通科学和艺术的桥梁,是连接精通工艺的工程师与深谙人性的诗人的桥梁。

过去从未像现在这样迫切地需要这么一座桥梁。

著名诗人与历史学家罗伯特·格雷夫斯于1972年在英国《新科学家》杂志上撰文说:

“如今工业技术和手工在明争,科学则与诗歌在暗斗。

格雷夫斯的话道出了不少人都怀有的恐惧心理:

工业技术已使机器代替了人的体力;现在诸如电子计算机之类的机器似乎可以取代人的智力了。

他甚至走得更远,竟批判起科学来,其根据是,真正的人类活动诸如诗歌创作等具有科学家无法认识的威力。

显而易见,格雷夫斯把科学家视为外表严肃、动作缓慢、没有灵魂的思维机器,未经事先深思熟虑从不迈出一步。

但作为历史学家,格雷夫斯应该知道,詹姆斯·克拉克·麦克斯韦尔关于电磁的独到见解——即可见光仅是电磁能光谱的一小部分这一猜想,该猜想为电子技术打下了基础——是凭直觉深入未知世界的。

麦克斯韦尔几乎没有丝毫依据来证实他的猜想。

证据是后来找到的。

那些被认为感觉迟钝、不苟言笑的科学家凭着直觉闯进了未知世界,这样的例子真可谓不胜枚举。

科学家也是人!

他们与别人完全一样,也有人性,也有直觉,也有感情。

但大多数人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他们不了解科学家,对科学也知之甚少。

今天,大多数人对科学家仍然敬而远之。

然而,科学家毕竟给我们带来了核武器、现代医学、宇宙航行以及除臭剂。

但与此同时,我们看到科学家被讥为头脑混乱的书呆子,或被嘲为冷酷无情的怪物制造家。

科学家是一个少数群体,与大多数少数群体一样,他们往往避开公众视线,藏身于他们自己的聚居区内——实验室、校园、沙漠中或太平洋珊瑚岛上的野外工作场地。

人们先得观察、了解科学家本身,然后才会懂得什么是科学能办到的,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司法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