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讲世界电影发展的三大运动.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805025 上传时间:2023-01-26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2.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四讲世界电影发展的三大运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第四讲世界电影发展的三大运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第四讲世界电影发展的三大运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第四讲世界电影发展的三大运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第四讲世界电影发展的三大运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四讲世界电影发展的三大运动.docx

《第四讲世界电影发展的三大运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四讲世界电影发展的三大运动.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四讲世界电影发展的三大运动.docx

第四讲世界电影发展的三大运动

第四讲世界电影发展的三大运动

第一节欧洲先锋电影运动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思想和文化领域普遍呈现对传统价值观念的怀疑,表现主义和存在主义等现代主义思潮高涨。

在艺术领域,传统的艺术观念受到冲击,一种重在表现主观、内心体验的纯艺术观兴起。

电影从现代主义艺术理想中获得启示,20年代在欧洲各国出现了以诗电影为目标的纯电影探索运动――先锋派电影运动,法国印象派电影和德国表现主义电影被视为先锋派电影运动的前奏和先导。

一、法国印象派电影

印象派电影兴起于20世纪20年代初,核心人物是路易·德吕克,他发起组织电影俱乐部运动,创办《电影》杂志,提出“上镜头性”的电影艺术观念,在他的身旁聚集了谢尔曼·杜拉克,阿倍尔·冈斯等一批有才气的电影人,形成了著名的“印象派”电影流派。

印象派借鉴了当时盛行的印象主义绘画的启示,认为电影艺术就是以无声的动态造型艺术表现出的艺术家对生活和自然所感受的视觉“印象”。

所以,印象派电影对形式的兴趣大于对题材和主题的关注,他们的影片不展现任何戏剧化的情节,而是侧重于光影、构图、视觉形象的创造,寻求视觉的诗意。

二、德国表现主义电影

表现主义电影是二十世纪一、二十年代在德国出现的把文学、戏剧和绘画上的表现主义原则运用于电影创作的电影流派。

表现主义电影主要借助表现性的灯光、布景和奇特的服装造型,在银幕上创造极度夸张、变形、主观化的世界,曲折而准确地反映出一次世界大战给德国人民带来的极度恐慌和惶惑的心情。

表现主义电影与法国印象派一样深受绘画的影响,与印象派不同的是,印象派以摄影剪辑为基础,注重在自然中表现主观感受,在自然物象中寻找诗意。

表现主义则是以怪异的风格化布景、美工,场面调度和演员夸张的表演来表现。

1919年的《卡里加里博士》是德国表现主义最具代表性的影片。

影片表现的是一个狂人的畸形视点中的世界,影片的光线、构图以及演员的服装、化妆和表演都极端风格化。

影片由德国无声电影时期最重要的剧作家卡尔·梅育编剧,罗伯特·维内导演,影片有三个表现主义画家为美工师,史学家认为这部影片与其说是导演的作品,不如说是美工师的创作,影片就像是一幅表现主义的绘画,它以画面的独创性,完整地捕捉了一个疯子对世界的视野。

《卡里加里博士》是世界电影史上被谈论最多的影片之一,它的表现主义风格和作为疯狂和幻想、残忍和固执的结合体的卡里加里博士这一形象,对西方恐怖片类型的形成和发展,具有极大的影响。

三、先锋派电影运动

先锋派电影运动发轫于法国,盛行于德国,遍及瑞典、西班牙等国,对世界电影的进步与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一)第一阶段:

抽象电影时期(20年代初期)

抽象电影是将现代派绘画和音乐上的抽象主义移植到电影中的产物,抽象电影完全抛弃人物和故事,热衷于将几何线条、图形和古典音乐结合在一起创造“沉默的旋律”和“可见的交响乐”。

代表作品如,现代派画家维金·艾格林的《对角线交响乐》《平行线交响乐》和《地平线交响乐》;汉斯·里希特的《节奏21》《节奏23》《节奏25》等。

(二)第二阶段:

达达主义和超现实主义电影时期(20年代中后期)

达达主义电影的代表作是雷内·克莱尔《幕间节目》(1924),由达达派画家波卡比亚编剧。

影片由一连串并不连贯的怪诞的短镜头组成,影片体现了达达主义对一切文化习俗、礼仪的嘲弄,一种追求创新、奇异风格的乐趣。

影片没有可以叙述的故事,利用剪辑、叠印等技巧,使一些不相关的物象画面建立视觉上的联系,通过摄影机速度的变化,造成视觉上的节奏感。

在这里,想象和真实的界限消失了,使电影影像呈现一种梦幻性质。

克莱尔的《幕间节目》公映后不久,达达主义派发生了分裂,先锋派电影也随即同当时流行的超现实主义文艺思潮相结合,从纯视觉的抽象线条和视觉节奏感的创造转向了对人的梦境、无意识、潜意识的表现。

法国女导演谢尔曼·杜拉克导演的《贝壳与僧侣》(1927)被认为是超现实主义的第一部作品,影片无一般的故事线索,而是通过怪诞的形象表现出性压抑造成的变态心理和古怪行为,将一个性欲得不到满足的僧侣的一连串狂乱的幻想表现于影幕,使电影成为表现人的潜意识的最直接的语言。

1928年,侨居法国的西班牙导演路易斯·布努埃尔执导的《一条安达鲁狗》也是借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法去表现人的潜意识活动。

影片的主人公是一位姑娘和一个拿剃刀的男人,但找不到一条可以贯穿全片的故事情节线,这部长17分钟的黑白片,呈现给观众的是一系列狂乱而富有刺激性的画面所呈现的纷乱的内心活动。

(三)第三阶段:

记录主义电影时期(20年代末、30年代初)

20年代末,先锋派电影从抽象线条和梦境转向社会生活,恢复了客观现实的形象,不同的是这种展现不是为了再现客观世界,只是为了表现创作者的某种主观意念和情绪,客观现实是创作者主观意念的物化或载体。

代表作品有:

让·维果的《尼斯的景象》、布奴埃尔的《无粮的土地》等。

第二节:

意大利新现实主义

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的勃兴是战后世界影坛最突出的电影现象,也是世界电影发展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一、新现实主义电影的兴起及其发展

电影作为一种综合艺术,它的发展是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的。

新现实主义电影运动的产生和发展也是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及电影艺术本身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第一,新现实主义在意大利现实环境中孕育,是意大利特殊的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综合作用的产物。

意大利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双重受害国,战争给这个国家的人民带来的是物质与精神双重的伤害,因此反战情绪和对现实的深切感受与焦虑成为电影迫切要表现的主题。

新现实主义正是在这种现实冲击下产生的。

第二,战争迫使众多电影导演投入到战时新闻记录片的制作。

这种情况所带来的直接后果有两个:

使人们养成了看纪录片的习惯;也使人们对电影的记录功能有了更深切的认识。

许多新现实主义电影艺术家都曾有过拍新闻片和记录片的经历,他们在能够拍摄故事片时自然地将纪实的风格运用于故事片创作中。

第三,由于战争,许多制片厂遭到了严重的破坏,电影创作者们不得不寻求更为便宜和简便的制作方式和拍片方法,运用他们熟悉的纪录片的拍摄方法,一种新的电影美学风格也随之诞生。

1942年,鲁西诺·维斯康蒂摄制的影片《沉沦》,被认为是新现实主义电影的先声。

1945年,罗西里尼完成了影片:

《罗马,不设防城市》,影片标志着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运动历史的真正开始,随着它的诞生,作为新现实主义的代表的一大批优秀影片如潮水般涌现出来。

新现实主义电影运动是西方乃至世界电影史上持续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一次电影运动。

1942至1945年是它的准备时期,1945至1950年是它的全盛时期,1950至1956年是它的分化或终结时期。

1956年,德·西卡和柴伐梯尼合作了新现实主义的最后一部影片《屋顶》。

二、新现实主义电影的美学特征:

新现实主义电影突破了以好莱坞为代表的传统戏剧化电影美学观,作为一次从内容到形式的彻底的美学革命。

新现实主义在反映生活真实的中心要求下,团结了一批具有不同倾向和个性的进步电影工作者。

他们提出了两个重要口号:

“还我普通人”和“把摄影机扛到街上去”。

这两个口号是新现实主义美学纲领的浓缩,具体可阐述为:

第一、在题材内容上,新现实主义总是把镜头对准战时和战后意大利的社会现实,如维斯康蒂所指出:

“新现实主义首先是个内容的问题”。

在新现实主义影片中所表现的多数是法西斯主义的罪行、人民对这种罪行的抗争,以及战争所造成的种种破坏和由此导致的严重的失业、贫困。

第二,在人物形象塑造上,新现实主义总是以生活中的普通人为描写对象,特别是贫民的日常生活为表现对象,通过社会中的普通小人物的真实生活遭遇来反映意大利当时社会的种种现实问题。

其作品的时代性和真实性都突破了以往影片的程式而使银幕呈现出新的气象。

站在人性和人道主义立场,关注意大利的社会现实,关注下层普通人的生活和命运,为他们奔走呼吁,这是新现实主义的思想光芒所在。

第三、新现实主义电影剧情一般比较简单,主张“用日常生活事件来代替虚构的故事”,情节具有随意性,在时间上没有回叙,也没有壮丽的场面,而且尽可能表现真人真事。

第四、在情节和细节上充分发挥电影的照相逼真性,强调画面的逼真和纪实性。

因此,提倡走出摄影棚,到现实生活场景中去拍摄,大量采用外景和实景拍摄,采用自然光,镜头以中性镜头为主,多运用中景和远景镜头。

第五、否认演员的作用,反对“表演”,尽量启用非职业演员。

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使人们认识到:

原来电影的拍摄还可以有不同于好莱坞的方式,并且也能拍出优秀的影片来。

新现实主义电影的这些特征,继承并发展了在它之前的写实主义电影传统,并为随之而来的写实主义电影美学理论体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新写实主义电影对电影艺术的发展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

当然,新现实主义电影也存在着它的局限性。

三、新现实主义电影的代表作品:

(一)、《罗马,不设防城市》(1945):

由罗伯特·罗西里尼导演,影片被视为新现实主义电影运动的“宣言书”和奠基作。

影片描写莫索里尼垮台后德寇占领期间的罗马,根据一个抵抗运动领导人的口述编写,以爱国神父莫罗基尼的真实斗争事迹为蓝本。

投入拍摄后,导演为达到真实的拍摄效果,又请了当时领导地下斗争的一个意共领导人来担任影片的顾问。

当时拍摄的条件非常差,摄影棚早已毁于战火,罗西里尼干脆让摄影师把摄影机扛到大街上去。

罗西里尼把在街头实景中拍摄的极为自然质朴的镜头,和一些从纪录片中剪下的镜头剪接在一起,使整部影片产生了类似纪录片的逼真效果。

影片的真实性和“当代感”使它在国际上赢得了巨大成功,荣获1946年首届戛纳国际电影节金棕榈大奖,使新现实主义与意大利电影在全世界确立了地位。

(二)、《偷自行车的人》(1948):

这部影片共获得了包括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在内的5个国际大奖和5个国内大奖。

影片体现了新现实主义电影的全部美学原则,被公认为新现实主义电影最杰出代表,导演德·西卡也因为这部影片而蜚声世界。

影片是德·西卡与另一位新现实主义电影的代表人物和理论家柴伐梯尼合作编剧的,影片取材于报纸上仅有两行字的真实的新闻报道,反映了意大利战后尖锐的社会问题--失业问题。

影片的情节很简单,讲了一个非常朴素的关于自行车的故事。

影片不仅体现了德·西卡本人的导演风格,也代表了新现实主义电影的美学要求,影片全部是实景拍摄,多用中性镜头,让摄影机不动声色地记录着似乎是生活本身展开的情景;主要人物也由普通人扮演,十分生活化;情节最后是一个开放式结尾,使影片获得了一定的人文思想和情感的深度。

第三节法国新浪潮电影

世界电影史上的五六十年代是电影艺术发展的重要转折阶段。

这种转折的重要表现是从电影的传统经典形态向现代形态的转变,五十年代末兴起于法国的新浪潮电影运动,正是电影艺术观念和表现手段的现代化革新的标志。

一、新浪潮电影的缘起

二战后,古典好莱坞走向衰落,新现实主义给影坛带来新空气。

五十年代,新现实主义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但其理论和实践对世界电影的影响却远未平息。

正是在这种新的艺术和文化的格局下,50年代末,在新现实主义电影的基础上,在法国兴起了一次更为激烈的电影革新运动,67名年轻导演纷纷推出了他们的处女作,且一致以革新、创新为己任,评论界称之为电影的“新浪潮”。

“新浪潮”运动持续的时间不长,1962年后逐渐衰落,但这一运动对世界电影的影响却是深远而持久的,是以后一系列变革的先声,其影响超出了对法国电影自身的革新,而是现代电影历史的开始。

(一)新浪潮与现代主义电影的联系;

五六十年代,现代主义文化冲击着整个欧美世界,“新浪潮”导演明显受到存在主义、弗洛伊德主义、非理性主义等现代哲学思潮的影响,有人称新浪潮电影是一次以现代主义精神来彻底改造电影艺术的运动。

新浪潮是西方现代主义电影的第二次兴起,却是第一次把现代主义电影带进了商业网络。

(二)新浪潮与新现实主义电影的联系:

新浪潮电影是作为传统电影的对立面出现的,体现了电影艺术寻求发展的积极姿态。

他们有意识地反好莱坞为代表的商业电影模式,大多采取了与当时的主流商业电影完全不同的创作方式。

其对电影观念和表现手法的革新既有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也明显受到了新现实主义电影的影响。

新浪潮电影几乎都是低成本投资,选择非职业演员,不用摄影棚而大量实景拍摄,不追求场面刺激和激烈的冲突而是非情节化非戏剧化。

(三)新浪潮和电影技术发展的联系:

新浪潮电影的出现还有电影技术的发展的原因。

五六十年代电影摄影器材和电影镜头的发展,促使了电影的影响日益广泛和深入,从五十年代起,电影在欧美国家进入大学课堂,成为学术研究的对象,既培养了一批青年电影爱好者,也造就了大批习惯于欣赏更个性化的现代电影的青年观众。

新浪潮电影导演常常集编剧、音乐、制片人于一身,力图摆脱电影工业化制作方式的限制,更自由地表达导演自己的个性。

1959年前后,新浪潮电影频频获奖,引起了制片商的极大关注,从此,独立制片开始成为基本的制片方式之一。

二、新浪潮电影的美学特征

1、强调电影是一种个人的艺术创作,导演即一部影片的作者,要求把摄影机当作自来水笔,主张“电影创作者要像作家用自己的笔写作那样,用自己的摄影机去写作”,提出了“作者电影”的新观念,张扬电影艺术家的艺术个性和创造性。

2、要求以现代精神彻底改造电影,大胆突破传统的电影观念、电影形式和电影技巧,体现了鲜明的现代意识,侧重于表现现代人的主观感受和精神状态。

三、新浪潮电影的代表作品

(一)新浪潮的创作群体:

“新浪潮”的导演来自两部分:

一支是其主力,来自《电影手册》杂志的青年影评家,以夏布罗尔、特吕弗、戈达尔等为代表,又被称为“电影手册派”。

1954年初,《电影手册》发表特吕弗的文章《法国电影的一种倾向》提出“作者电影”的口号。

后来,戈达尔也明确提出:

“拍电影就是写作”。

他们实践的是一种强调成为影片创作者的“作者电影”。

新浪潮运动起于夏布罗尔的两部影片:

《漂亮的塞尔日》和《表兄弟》,夏布罗尔被称为是打响新浪潮第一枪的人。

代表影片是特吕弗的《四百下》和戈达尔的《精疲力尽》。

另一支是被称为“左岸派”的阿仑·雷乃,罗伯·格里叶,玛格丽特·杜拉等,因他们都住在巴黎的塞纳河左岸而得名。

他们与新浪潮其他导演不同之处在于,他们大多是40岁左右的中年人,有的是专业出身的电影导演,有的则是著名的小说家、诗人。

他们的共同特征是强调电影的文学性,是文学家拍摄的电影,所以,他们的电影实践被称为是“作家电影”。

代表影片是阿仑·雷乃的《广岛之恋》与《去年在马里昂巴德》。

(二)、弗朗索瓦·特吕弗的《四百下》(1958)

《四百下》片名出自法国俗语“打他四百下――-胡闹”(又译《胡作非为》),是特吕弗的电影处女作,也是他“作者电影”的第一次成功实践,影片获得了1959年戛纳电影节得最佳导演奖,第一次把新浪潮推向了高潮。

影片由特吕弗自编、自导,是一部以导演自己的少年生活为原型的自传性影片。

(三)、让·吕克·戈达尔的《精疲力尽》(1959)

戈达尔是以蔑视传统电影技法闻名的“破坏美学”的代表人物,他的电影最引人注目的特征是其随心所欲的叙事技巧,创造了一种“电影杂文”式的艺术样式。

《精疲力尽》是戈达尔早期代表作,影片特征在于:

片中人物很难用好坏善恶来区分,他们只是当时法国社会形形色色人的一种展示,人物带有明显的存在主义印记;在表现手法上,影片几乎一扫传统电影的一切成规,以大量运用纪实性长镜头,无逻辑剪辑、自由跳切,自由表达的电影语言著称。

(四)、阿仑·雷乃的《广岛之恋》(1959)

阿仑·雷乃是新浪潮“左岸派”的代表人物,《广岛之恋》是他的第一部长故事片,影片获得当年戛纳电影节大奖,被誉为标志“电影古典主义末日”的“空前伟大的影片”,影片为电影表现人物的心理和内心世界提供了样板,创造了“电影意识流”手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其它课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