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断文言实词词义的方法.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804368 上传时间:2023-01-26 格式:DOCX 页数:48 大小:43.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推断文言实词词义的方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推断文言实词词义的方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推断文言实词词义的方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推断文言实词词义的方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推断文言实词词义的方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推断文言实词词义的方法.docx

《推断文言实词词义的方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推断文言实词词义的方法.docx(4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推断文言实词词义的方法.docx

推断文言实词词义的方法

四、推断文言实词词义的方法

(一)依字形推断

汉字是表意性质的文字,音、形、义相互间存在较密切的联系。

在文言文中,形声字、会意字占总字数的80%左右,其义符为我们推断词义提供了条件。

如1998年全国高考第16题“冀得一归觐”,“觐”字较生僻,但从这个字的构成成分大体可“猜”出与“见”有关,借助上下语境,可推断这是“拜见父母”的意思。

又如2001年春季招生试题“贫民虽平价不能籴”,在此之前,也许很多同学没有学过“籴”字,但它从“入”从“米”,意义自然与此相关。

再结合前面一个“粜”字,是不难推断出“买进粮食”的意思。

(二)依语音推断

文言文还经常使用通假字,所以当一个字用本音本义讲不通时,我们可以推断它被借用作同音的另一个字了。

如“今殴民而归之农”中的“殴”本意是“打”,照此解释这句中的“殴”字显然不妥。

故可推断它是“驱”的通假字。

又如“甲兵顿弊而人民日以安于佚乐”句中的“顿”与“钝”字形相似,读音相近,“钝”的含义是“不锋利”,“甲兵顿弊”就是“甲弊兵钝”,意思是长期放弃备战,铠甲破弊,兵器也不锋利了。

(三)依语位推断

汉语在相似的语言结构中处于相对应位置上的词,意义上常有相同、相近或相反的关系,而文言中排比句、对偶句、并列结构多,这都是可供推断词义的条件。

“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以“与”用“的位置相对,可推断出两者词性相同,意为“被任用”。

1991年全国高考试题第18题,要求选择“贤俊者自可赏爱,顽鲁者亦当矜怜”中“顽鲁”的正确意义(A.愚笨而鲁莽;B.固执而粗鲁;C.顽皮而愚蠢;D.愚昧而蠢笨)。

我们在选择的时候就可根据“顽鲁”与上面“贤俊”相对的特点加以推断。

“贤俊”是“贤能俊俏”,那么,能与之相对的只有D项了。

其余几项中“鲁莽”“粗鲁”“顽皮”均指处世人品而非天生的资质,不能与之相对。

(四)依语法推断

文言文的语法结构有其自身的独特规律,又与现代文语法结构有着传承关系,所以,我们可以通过分析语法结构规律来求得词语的正确解释。

如1998年高考试题第14题“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句中的“少”究竟作“小时候”解呢,还是作“缺少”解呢?

通过语法分析,我们知道“少”在句中是动词作谓语。

由此可推断B项将“少邻并”解释为“李凝自小就有邻居紧挨作伴”是错误的。

同样,1999年全国高考试题第8题C项将诗句“风灯照夜欲三更”分析为“写了江风吹,打桅灯的‘动’与一、三句对比鲜明”,显然,出题者故意把作主语的一个名词概念“风灯”曲解为“江风吹打桅灯”这样一个完全句了。

对于这样的曲解,我们只要稍作语法分析是不难推断出正确词义的。

(五)依上下文意推断

大多数情况下,句子诸因素间存在一种既相互制约又相互阐释的关系,或如前面语位部分所讲存在相同相近、相反相对的关系,或存在承接、补充、暗示等关系。

我们借助上下文的照应关系,就可推断词义。

如“豪民气尽,以额叩地,谢不敢”(《史记•商君列传》),单看“气尽”二字,会以为是“气绝”,一命呜呼了,但从“叩地”这一动作和“谢不敢”这一语言来看,豪民显然是没死,只不过是“豪气”尽了。

所以,文中的“气”应解释为“气焰”而不是“气息”。

不是“气绝而死”,而是“气焰全无”。

(六)依事理推断

事物的发生发展都有其自身的逻辑规律,即存在事理,这些基本的人情事理也是我们推断词义的根据。

如“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屈平属草稿未定,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屈原列传》),教材中将“夺”解释为“强取”,将“不与”解释为“不给”,这值得商榷:

上官大夫动辄就“强取”,他是否有抢劫癖呢?

他“强取”还未定型的宪令草稿,目的是什么呢?

恐怕只是想借宪令未定之际,篡改部分内容,维护自己的利益罢了,而这靠“强取”是没有用的。

由此可推断“夺”是“改动”“篡改”之意,“与”是“赞同”“许可”之意。

又如“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凤栖梧》),乍一看“消得”似乎是“使得”之意,然转念一想,如果用此意,那“为伊消得人憔悴”就满含对意中人责怪、埋怨之情,这与上句“终不悔”相矛盾。

故我们可推断它是“值得”的意思,表现了对恋人一片不求回报、无条件的挚爱之情。

(七)依常识推断

读不懂文言文或曲解文意,有时不是因为词语不明白,而在于不善于调动储存于大脑中的有效信息进行联想、比较,或不懂文化常识。

如1997年全国高考题第12题A项“善才绳之”,题面解释“绳”为“捆绑”,这是否正确呢?

我们可以联想“绳之以法”这个成语,从而推断出此处的“绳”是“制裁”的意思。

又如1998年全国高考题第18题B项“得全首领以没”,题面解释“全首领”为“保持高位”,其实,只要我们联想课文《五人墓碑记》中“令五人者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便不难推断定“全首领”与“保其首领”的意思应该是相似的,那么,“保持高位”也就是错误的了。

附录一

古文中兼表身份和礼敬动作的词

(一)兼表身份的动词

在文言文里有一些动词,可以表明双方的身份、地位或等级,它们具有别上下、分尊卑、明长幼的功能。

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类:

⒈表赏赐。

如“赏”“赐”“赍”“颁”等。

例:

①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缪赏。

(《谏太宗十思疏》)

②上大嘉悦,诏赐抚臣名马衣缎。

(《促织》)

③抚军亦厚赍成。

(《促织》)

④昔先皇颁僧保所货西洋珠于臣。

(《记王忠肃公翱事》)

⒉表使令。

如“使”“令”“命”“遣”等。

例:

①秦王使使者告魏王。

(《信陵君窃符救赵》)

②(沛公)乃令张良留谢。

(《鸿门宴》)

③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

(《愚公移山》)

④赵王于是遣相如奉璧西入秦。

(《廉颇蔺相如列传》)

以上两类里的动词,都是上对下,尊对

卑,长对幼的,而以下三类却是相反。

3.表进献。

如“进”“献”“奏”“对“谏”“报”“呈”等。

例:

①公子使客斩其仇头,敬进如姬。

(《信陵君窃符救赵》)

②我持白壁一双欲献项王,玉斗一双欲献亚父。

(《鸿门宴》)

3相如奉壁奏秦王。

(《廉颇蔺相如列传》)

④(谭嗣同)扶病入觐,奏对称旨(《谭嗣同》)

⑤太后不肯,大臣强谏。

(《触龙说赵太后》)

⑥具以沛公言报项王。

(《鸿门宴》)

⑦及试,吏呼名至史公,公瞿然注视,呈卷,即面署第一。

(《记左忠毅公逸事》)

4.表侍奉。

如“侍”“奉”“事”等。

例:

①何守关中,侍太子。

(《史记》)

②庞涓既事魏。

(《史记·孙膑传》)

⒌表朝拜。

如“朝”“拜”“觐”“谒”等。

①割地而朝者三十有六国。

(《五橐》)

②孔子时其亡也而往拜之。

(《论衡》)    ③合为朝觐会同。

(《封建论》)

④上至,相国谒。

(《史记》)

以上所说,并不是古代表明身份的动词的全部,而且有的词又是多义性的,阅读文言文时应多多注意。

(二)表礼敬动作的词

过去人们很重视讲礼貌,除去跪拜的礼

节外,表示一般礼敬动作的词也不少。

例如:

1.揖,长揖:

都是拱手从上向下至膝为礼。

2.唱喏(rě):

揖的俗称,和揖不同处是,一面作揖,一面出声致敬。

旧小说常用。

3.抚礼、亢礼:

是长揖不拜,不分尊卑的平等礼节。

4.拱、拱手:

两手合抱以示敬意;右手在内,左手在外。

5.拱揖:

拱手作揖。

6.合掌、合十:

两手放胸前,十字相合,表示敬意。

原为印度的一般礼节,为佛教所沿用。

7.执手:

古时国君用以待功臣之礼。

8.敛衽:

敛起衣襟,表示肃静之意。

古代不分男女,均可说敛衽。

后来专称女子之拜曰敛衽。

9.万福:

古时妇女对人行礼,口里说着“万福”。

后来用作妇女行礼的代称。

10.簪笔:

古代行礼时的冠饰,用毛装在五寸长的簪头上,插在冠前,表示礼敬。

11.磬折:

像石磬一样地弯折着身子鞠躬。

12.侍,侍立:

站在尊长的旁边。

13.式(轼):

站在车上,俯身而扶车前的横木,表示敬意。

14.却行:

向后退着走,表示对客人的恭敬。

15.侧行:

偏侧着身子前进。

16.避席:

离开座位站起来,表示对客人的尊敬。

(另外还有表示郑重和严肃的意思)

17.拂席:

擦拭座席上的灰尘,请客人就座,以表示敬意。

18.扫榻:

拂除榻上的尘垢。

表示对宾客的欢迎。

19.虚左:

古代乘车以左位为尊,虚左,空出尊位。

20.郊迎:

到郊外迎接,表示尊敬。

21.至门请:

登门拜访。

22.稽首:

又叫叩首,俗称“磕头”。

拜跪于地,引头至地,多时方起。

23.为寿,上寿:

古时敬酒爵于尊者之前,一面致词祝颂,叫“为寿”或“上寿”。

24.走:

跑。

古代臣见君要快步走,这是一种礼节。

25.拜:

古时表示恭敬的一种礼节,又叫拜手,惟拱弯腰而已,如今之揖;后指屈膝、顿首,两手着地或叩头及地为拜。

附录二

古代汉语数的表达

与现代汉语比较,古汉语的表达有许多特殊的地方,了解和掌握古汉语数的表达特点及规律,对于提高文言文阅读水平大有裨益。

(一)基数

基数词是古代汉语表数的基础。

古汉语中绝大部分基数词沿用至今,凭现代汉语口语常识及口语习惯就能理解。

如:

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

(《愚公移山》)

“二子”即两个儿子;“二山”即两坐山。

但有两种情况现代汉语里已不采用,值得注意:

1.整数和零数间嵌入一个“有”字读作“又”字,表示整数和零数的关系。

如: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论语·为政》)

“十有五”即十五。

2.两个数之间的零位不用“零”,如现代语说“一百零五”,古代说“一百五”。

冬至后,一百五日为寒食。

(《荆楚岁时记》)

“一百五”是“一百零五”,不是今天说的“一百五十”。

(二)序数

古代汉语序数词形式上与基数词无甚差别,但充当序数的一般是序列性列举的一组基数,而且数词后往往有相同的词语。

如: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曹刿论战》)

“再”“三”后省略了动词“鼓”,“一”“再”“三”序列性数词列举,所以是序数。

再如:

一曰治亲,二曰报功,三曰举贤,四曰使能,五曰存爱。

(《礼记·大传》)

“曰”前“一、二、三、四、五”五个数字按序排列,故为序数。

古汉语中,也有用“第+基数词”表序数的,只是较为少见,如:

此印者才华,则第二板已具。

(沈括《活板》)

(三)分数

古汉语分数表达形式灵活多样,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种:

⒈分母+分+之+分子。

如:

秦地,天下三分之一。

(《汉书·地理志》)

这种形式沿用至今,成为现代汉语的分数表达式。

⒉分母+分+名词+之+分子,如:

方今大王之众不能十分吴楚之一。

(《史记·淮南衡山王列传》)

“不能十分吴楚之一”,即不足吴楚的十分之一。

⒊分母+名词+之+分子。

如:

大都不过三国之一。

(《左传·隐公元年》)

“三国之一”即国都的三分之一。

4.分母+之+分子,如:

然民遭水旱疾疫而不幸者不过十之一二矣。

(洪亮吉《治平篇》)

“十之一二”,指“十分之一”至“十分之二”。

5.分母+分子。

如:

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王安石《褒禅山记》)

“十一”即“十分之一”。

这种形式极易跟现代汉语基数词混淆,但结合语境还是不难区别的,因为这种分数形式绝大部分出现在表比较的语境中,且多数分母为“十”或“什”。

(四)约数

约数是表示与实际数目相差不远的大概数目的,古汉语中常见的约数表示方法如下:

1.用十百千万等整数来表示约数。

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论语·为政》)

《诗经》实际有三百零五篇,这里说“诗三百”,取其约数。

2.用相邻近的数字表约数,这种形式也是现代汉语约数的基本形式之一。

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

(沈括《梦溪笔谈》)

3.基数词后加“所”“许”“余”等表约数。

如:

未至匈奴陈二里所,止。

(《史记·李将军列传》)

“二里所”即二里左右。

一车炭,千余斤。

“千余斤”即“一千多斤”。

(白居易《卖炭翁》)

4.在基数前加“且”“将”“约”“几”“盖”“可”等表约数,这种约数往往是表示比实际数略少的近似数。

如: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

(《愚公移山》)

“年且九十”,即年龄将近九十岁。

汉之为汉,几四十年矣。

(贾谊《论积贮疏》)

“几四十年矣”,差不多是四十年了。

(五)虚数

虚数不是实际的数字,带有夸张的性质,虚数和约数不同,约数与实际数目相差不远,而虚数和实际数目关系不大,甚至全无关系。

1.古汉语中“三、五、七、九”及其倍数常作虚数,一般表示“多”。

如:

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

(《鸿门宴》)

“三”言多次。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楚辞·离骚》)

“九死”,指多次死去。

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木兰诗》)

“十二卷”,许多卷。

2.十百千万等也常用来表示虚数,如: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史记·淮阴侯列传》)

“千虑”形容考虑得多。

(六)倍数

古汉语的倍数表达与现代汉语差别不大,一般是在基数词后加“倍”字,如果是一倍则单用“倍”表示,“一”省略。

如:

故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

(《孙子·攻谋》)

“十”“五”后省“倍”字,在具体语言环境中容易看出。

“倍”表示“一倍”。

此外,古汉语中还有并举两数,以其乘积表数。

如:

三五之夜,明月半墙。

(归有光《项脊轩志》)

“三五”之积为十五,“三五之夜”指阴历每月十五的夜晚。

附录三

常用120个文言实词

爱ài

(1)名词。

恩惠。

古之有遗爱也。

(《左传》)

(2)动词。

①加惠于人。

吴广素爱人。

(《陈涉世家》)

②喜爱。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触龙说赵太后》)

③吝惜,舍不得。

齐国虽褊小,吾何爱一牛?

(《齐桓晋文之事章》)

④怜惜。

向使三国各爱其地。

(《六国论》)

⑤通“”,隐蔽,躲藏。

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静女》)

(3)形容词。

吝啬。

百姓皆以王为爱也。

(《齐桓晋文之事章》)

安ān

(1)形容词。

①舒适,安适。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

(《论语·述而》)

②安稳。

风雨不动安如山。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③安全。

谢庄遂安。

(《冯婉贞》)

④安定。

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季氏将伐颛臾》)

(2)动词。

①养生。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

(《曹刿论战》)

②安放,安置。

离山十里有王平安营。

(《失街亭》)

③使……安定。

既来之,则安之。

(《季氏将伐颛臾》)

(3)代词。

哪里,怎么。

沛公安在?

(《鸿门宴》)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陈涉世家》)

被1.bèi

(1)名词。

被子。

一日昼寝帐中,落被于地。

(《杨修之死》)

(2)动词。

①覆盖。

大雪逾岭,被南越中数州。

(《答韦中立论师道书》)

②遭受,遇到。

秦王复击轲,被八创。

(《荆轲刺秦王》)

世之有饥穰,天之行也,禹、汤被之矣。

(《论积贮疏》)

③施加,施及。

去乱而被之以治。

(《荀子·不苟》)

(3)介词。

表示被动。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屈原列传》)

2.pī,通“披”。

动词。

①穿在身上或披在身上。

将军身被坚执锐。

(《陈涉世家》)

②披散,披着。

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

(《屈原列传》)

倍bèi

(1)动词。

①加倍。

虽倍赏累罚而不免于乱。

(《五蠹》)

②增加。

焉用亡邻以倍郑。

(《烛之武退秦师》)

③背向。

管仲反,人,倍屏而立,公不与言。

(《管子·中匡》)

④违背。

倍道而行,则天不能使之吉。

(《荀子·天论》)

⑤背叛。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鸿门宴》)

(2)量词。

照原数加一次。

然言其户口,则视三十年以前增五倍焉。

(《治平篇》)

(3)副词。

越发,更加,倍加。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本běn

(1)名词。

①草木的根。

芙蕖与草本诸花似觉稍异,估有根无树。

(《芙蕖》)

②草木的干茎。

摇其本,以观其疏密。

(《种树郭橐驼传》)

③根本。

父母者,人之本也。

(《屈原列传》)

④本业,指农桑。

强本而节用。

(《天论》)

⑤稿本。

今存其本不忍废。

(《<指南录>后序》)⑥版本。

已后典籍皆为板本。

(《活板》)

⑦奏本。

别具本章。

(狱中杂记))

(2)量词。

草木花卉一株称一本。

新松郁郁三千本。

(陆游诗)

书籍一册称一本。

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

(《活板》)

(3动词。

推究本原,考查。

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欤。

(《伶官传序》)

(4)形容词。

原来的。

刘媪本姓实存。

(《汉书》)

(5)副词。

本来。

本在冀州之南。

(《愚公移山》)

(6)复合词。

本心:

指心的自然状态,本性(即人所固有的羞恶廉耻之心)。

此之谓失其本心。

(《鱼我所欲也》)

鄙bǐ

(1)名词。

边界地方。

蜀之鄙有二僧。

(《为学》)

(2)动词。

①以……为边界(边邑).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烛之武退秦师》)

②轻视。

孔子鄙其小器。

(《训诫示康》)

(3)形容词。

鄙陋,见识浅,庸俗。

肉食者鄙。

(《曹刿论战》)

(4)复合词。

①鄙人。

a.自称的谦词。

唐谢曰:

“鄙人不知忌讳。

(《史记·冯唐列传》)

b.鄙俗,不开化的人。

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慑。

(《荆轲刺秦王》)

c.乡下人。

余睹将军悛悛(质朴的样子)如鄙人,口不能道辞。

(《史记·李将军列传》)

②鄙贱,粗野而又地位低微。

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

(《廉颇蔺相如列传》)

兵bīng

(1)名词。

①兵器。

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

(《过秦论》)

②士兵,军队。

可汗大点兵。

(《木兰诗》)

③战略战术

公不论兵,心不困。

(《战国策》)

④战争。

兵旱相乘,天下大屈。

(《论积贮疏》)

(2)动词。

①侵略。

无岁不受兵。

(《十八史略》)

②以兵器杀人。

左右欲兵之。

(《史记》)

(3)复合词。

兵符:

古代调兵用的凭证。

用铜、玉或木石等制成,状如虎,又称虎符,剖成两半。

国君和统帅各掌握一半,以便对证。

赢闻晋鄙之兵符常在王卧内。

(《信陵君窃符救赵》)

病bìng

(1)名词。

①重病。

君之病在肠胃。

(《扁鹊见蔡桓公》)

②弊病,缺点。

人皆嗤吾固陋,吾不以为病。

(《训俭示康》)

(2)动词。

①生病。

凡人不病则不畏惧。

(《订鬼》)

②使成病态。

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

(《病梅馆记》)

③担心,忧虑。

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

(《论语》)

④受困。

在陈绝粮,从者病。

(《论语》)

⑤损害。

无粜,二十病农,九十病末。

(《史记·货殖列传》)

⑥动词。

责备,羞辱。

古人以俭为美德,今人以俭为诟病。

(《训俭示康》)

(3)开容词。

①困苦。

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

(《捕蛇者说》)

②疲劳。

今日病矣,予助苗第矣。

(《揠苗助长》)

曾1.céng副词,表时间的过去。

曾经,已经,才。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白居易《忆江南》)

2.Zēng名词。

指与自己隔着两代的亲属。

是高、曾时为一户者,至曾元时不分至十户不止。

(《治平篇》)

(2)动词,通“增”,增加。

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3)副词。

表意外。

竟然,居然,简直。

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

(《愚公移山》)

察chá

(1)动词。

①细看。

徐而察之。

(《石钏山记》)

②看清楚。

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

(《齐桓晋文之事》)

③详审。

向察众人之议,专欲误将军。

(《赤壁之战》)

④明察,了解。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曹刿论战》)

⑤考察后加以推荐。

察臣孝廉。

(《陈情表》)

(2)形容词。

精明。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东方朔《答客难》)

(3)叠词。

察察:

洁净的样子。

人谁又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

(《屈原列传》)

朝1.cháo

(1)动词。

①朝见,朝拜。

王夺郑伯政,郑伯不朝。

(《左传》)

相如每朝时,常称病。

(《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拜访。

临邛令缪为恭敬,日往朝相如。

(《史记》)

③归。

江汉朝宗于海。

(《尚书》)

(2)名词。

①朝廷

于是入朝见威王。

(《邹忌讽齐王纳谏》)

②朝代,指整个王朝,也指某一皇帝的一代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杜甫《蜀相》)

③政事。

期年不听朝。

(《吕氏春秋》)

(3)介词。

对,向。

坐南朝北。

2.Zhāo

(1)名词,早晨

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三峡》)

(2)量词。

天,日。

虽与之天下,不能一朝居也。

(《孟子·告子下》)

乘1.chéng

(1)动词

①驾,坐

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

(《石钟山记》)

②升,登

乘鄂渚而反顾兮,欸秋冬之绪风。

(《涉江》)

③冒着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至于泰安。

《登泰山记》)

④连接,一个接一个

兵旱相乘,天下大屈。

(《论积贮疏》)

(2)介词,趁着,凭借

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

(《过秦论》)

2.shèng

(1)名词。

①一车四马的总称

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

(《过秦论》)

②佛教的教派和教法。

大乘佛教。

③春秋时晋国的史记叫“乘”。

后称史记为“史乘”。

晋之《乘》,楚之《梼杌》,鲁之《春秋》,一也。

(《孟子·离娄下》)

(2)量词,辆

乃请宾客,约车骑百余乘。

(《信陵君窃符救赵》)

(3)数词,四

以乘韦先,牛二十犒师。

(《殽之战》)

诚chéng

(1)名词,诚心诚意

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

(《愚公移山》)

(2)副词,表肯定,确实,的确

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邹忌讽齐王纳谏》)

(3)连词,表假设推论,果真,如果

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隆中对》)

除chú

(1)名词。

①台阶

从至雍棫阳宫,扶辇下除。

(《苏武传》)

②殿阶。

登自东除。

(张衡《西京赋》)

③门屏之间。

扶辇下除。

(《汉书》)

(2)动词

①去掉,除去。

当横行天下,为汉家除残去秽。

(《赤壁之战》)

②修治,清理

即除魏阉废祠之址以葬之。

(《五人墓碑记》)

③拜官授职

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

《〈指南录〉后序》)

辞cí

(1)名词。

①诉讼的供词。

狱辞无谋故者,经秋审入矜疑,即免死。

(《狱中杂记》)

②言辞,文辞。

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

(《信陵君窃符救赵》)

③托辞,借口

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季氏将伐颛臾》)

④命令

近者奉辞伐罪,旌麾南指,刘琮束手。

(《赤壁之战》)

⑤一种文体

且携所著书及诗文辞稿本数册,家书一箧托焉。

(《谭嗣同》)

⑥言辞,文辞。

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

(《信陵君窃符救赵》)

(2)动词

①告别,辞别

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

(《鸿门宴》)

②推辞,不接受

如姬之欲为公子死,无所辞。

(《信陵君窃符救赵》)

③计较

大礼不辞小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