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幼儿快乐识字0311.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802329 上传时间:2023-01-26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31.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让幼儿快乐识字031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如何让幼儿快乐识字031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如何让幼儿快乐识字031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如何让幼儿快乐识字031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如何让幼儿快乐识字031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如何让幼儿快乐识字0311.docx

《如何让幼儿快乐识字031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让幼儿快乐识字0311.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如何让幼儿快乐识字0311.docx

如何让幼儿快乐识字0311

如何让幼儿快乐识字

来源:

来自网络2009-11-2516:

06:

38

[标签:

词汇复习阅读材料小游戏游戏][北京]幼教益智课程2015寒/春班免费试听

  导读:

有的老师在识字教学中,为了让幼儿记住,一般是反复让幼儿认读——“请你把这个字念五遍!

”“每人把这个字念一遍”……在这样索然无味的气氛中,有的幼儿甚至打起了瞌睡。

其实,我们可以通过一些动静结合的游戏,让幼儿快乐识字。

  让幼儿识字,提高幼儿的阅读能力,社会上现在正盛行。

“千字童”、“天天十字”等学习材料可谓各有千秋。

暑假期间,我班也开展了识字教学,我尝试了几种与传统做法不同的方法,现归纳出来与大家共同探讨。

  一、以词代字。

  在汉语中,一个字往往有多种意思,而一个音也可以表示不同的汉字,这就是常见的一字多义、同音字现象。

学一个字时,多种多样的含义易把幼儿搞混,而且,幼儿也容易把一些同音字混淆,如“十”,幼儿在口头组词时,会和“石”、“食”等混淆。

以词代句,就可以防止或减少这种情况,因为词语的意义范围相对缩小,读音相对稳定,便于幼儿理解、记忆。

  二、从幼儿兴趣入手,分类学习词汇。

  幼儿对名词、动词等可以直观感知的词汇一般比较感兴趣。

而名词我们又可以分为动物名称、身体各部分器官的名称、颜色名称、人物称呼等种类,动物名称又可以进一步分为海里游的、天上飞的、地上跑的等等。

学习时,先和幼儿一起决定学习哪一类,然后由幼儿决定学什么词。

比如,大家决定学习海里动物的名称后,问幼儿:

“小朋友想先认识海里哪种动物的名称?

”幼儿答;“海星。

”老师便带领幼儿认识“海星”这个词……这样,幼儿对自己感兴趣的词学习主动积极性会强一些,在学习过程中,也自然进行了分类练习。

  三、根据幼儿特点,采用有童趣的教法。

  有的老师在识字教学中,为了让幼儿记住,一般是反复让幼儿认读——“请你把这个字念五遍!

”“每人把这个字念一遍”……在这样索然无味的气氛中,有的幼儿甚至打起了瞌睡。

其实,我们可以通过一些动静结合的游戏,让幼儿快乐识字。

如认识动物名称时,先带领幼儿观察、认识字型、练习读音,然后请幼儿学一学这种动物的动作、叫声等;练习时,可以请一位幼儿做模仿动物的动作,请另一位幼儿指认所模仿动物的名称并读出来。

再如,可以把字写在苹果或鱼形卡纸上,和幼儿玩“摘苹果”或“钓鱼”的游戏……在有趣的游戏中,幼儿识字的兴趣和效率都得到了提高。

当然,我们在教幼儿识字时,一定要注意循序渐进,及时复习,使幼儿体验到成功的喜悦,防止贪多求快,让识字成为幼儿的一种负担。

兴趣是幼儿早期阅读识字的关键

来源:

来自网络2009-11-2410:

07:

28

[标签:

阅读][北京]幼教益智课程2015寒/春班免费试听

  导读:

幼儿早期阅读识字在孩子快乐的童年里,不会成为他们学习的负担,关键是如何运用科学的指导方法,通过趣味游戏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促进幼儿早期智力开发,让您拥有一个更加聪明、可爱的宝贝!

  爱因斯坦说过“对于一切来说,只有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

兴趣是调动幼儿积极思维、探求知识的内在动力,有了兴趣,学习就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

  兴趣是幼儿学习的强大动力。

浓厚的兴趣能引起幼儿主动探索、用心观察,在这种主动求知过程中,幼儿的注意力容易集中,情绪愉快,能得到最大限度发挥,从而促进了记忆的保持。

所以,我们应抓住幼儿最感兴趣的东西,对他们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

  红缨教材《帮我早读书》深得孩子的喜爱。

我认为教材之所以能赢得孩子如此青睐是源于它富有韵律、情趣的选材,别具一格的插图,特别是丰富多彩的识字游戏,极大地调动了幼儿阅读识字的兴趣,孩子们乐在其中。

全套教材分大、中、小班共六册。

实践证明:

经过3年连续的早期阅读识字学习,幼儿识字量大大增加,丰富了幼儿词汇,拓展了幼儿的视野和阅读范围。

到了大班下学期部分幼儿家长反映,孩子识字特别多,一些简单的儿童故事书、儿童画报都能自己读自己看。

家长们感到很惊讶:

在家里没有刻意教孩子读书识字,为什么孩子会那么神奇呢?

  一、有趣的识字游戏

  “猜猜我是谁”是孩子们最喜欢玩的识字游戏之一。

当看到黑板上反扣的字卡时,孩子们就会眼睛一亮,注意力一下子被吸引过来,猜对字宝宝时孩子会情不自禁地欢呼雀跃,这时孩子们体验的是成功和神奇。

在轻松愉快的氛围里,调动了孩子主动参与和学习的积极性,孩子们乐此不疲。

  二、富有韵律的儿歌和古诗

  《帮我早读书》不但设计了丰富、别具一格的插图,而且有韵律、有节奏的儿歌、古诗等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极大调动了孩子学习的热情。

常常是刚刚发下一本新书后不到几周的时间有的幼儿已能熟读甚至背诵部分儿歌,还有一些诙谐、幽默的绕口令、颠倒歌孩子们百读不厌。

当学期结束时,孩子们已不再墨守成规,一致提出先背诵古诗单元,再读自己喜欢的儿歌……他们按照自己的喜好有选择地朗诵。

  三、“当小老师”

  孩子都有喜欢表现和展现自己的想法和要求。

“当小老师”的游戏极大地满足了孩子内心的欲望。

在活动过程中,我发现孩子领读比老师领读效果好——“小老师”会认真地领,其余幼儿会认真地跟,因为谁都想争当下一位“小老师”。

  四、小小贴画魅力大

  其实孩子们是非常容易满足的,尤其是对小小的奖品“贴画”爱不释手。

谁多认识一个字宝宝就会多得一张贴画,这一招很灵验。

每天来园后孩子们之间会互相比谁又多了一张贴画。

为此,孩子们会想方设法去认字宝宝:

有的把不认识的字加上拼音,有的画上图画,有的作上只有自己才能看懂的标记……

  五、幼儿习惯的养成

  我认为,幼儿阶段一种良好习惯的养成也是很重要的。

在浓厚的趣味识字过程中我注意了这方面的训练。

从小班幼儿开始,就培养他们良好的阅读习惯,把学过的生字词反复再现。

刚开始,由于幼儿年龄较小对于取放图书、手口眼协调一致地听录音指读儿歌很难做到,因为小班上学期有许多幼儿不认识自己的名字,取书时就产生困难。

因此,教师应动脑筋采取各种方法让幼儿尽快认识并记住自己的名字,每天安排固定的时间让幼儿听读、跟读儿歌,特别强调幼儿要用手指读,开始速度要放慢些。

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幼儿基本上能够养成习惯,到了中大班幼儿每天早晨入园后能够自觉地取书,会很好地听录音跟读或集体朗诵。

  《帮我早读书》让孩子们体验和感受了学习的乐趣,获得了自信,它成功地塑造了每一位幼儿。

不知不觉中幼儿识字量大大增加,同时也促进了幼儿口语能力的发展,更重要的是它培养了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激发了幼儿学习的兴趣。

在我们周围各种汉字符号标记的环境中孩子们对此很敏感,不管走到哪里看到哪里都会主动地问:

这是写的什么?

那是写的什么?

正如《纲要》提出的:

在幼儿教育价值取向上首先强调的是“情感、态度、价值观”,其次再强调知识技能。

《帮我早读书》为我们提供了一套科学的早期阅读识字教育教学体系,能够培养幼儿自主阅读的动机和意识,或者说培养了幼儿早期阅读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体现了《纲要》的价值取向。

  《帮我早读书》教材教师乐教,孩子乐学,深得孩子们的喜爱,能够真正做到“用以致学”,“学以致用”。

  可见,幼儿早期阅读识字在孩子快乐的童年里,不会成为他们学习的负担,关键是如何运用科学的指导方法,通过趣味游戏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促进幼儿早期智力开发,让您拥有一个更加聪明、可爱的宝贝!

  山东省莱钢永兴幼儿园周传珍

爱子有方,促其自立

来源:

来自网络2009-11-2510:

54:

55

[标签:

大学环境心理生活启蒙教育][北京]幼教益智课程2015寒/春班免费试听

  导读:

家长总希望孩子生活在他们设想和安排好的环境里,虽然有时候也会同意孩子进行自主的选择,但总是用各种方法诱导孩子进入自己希望的轨道里。

这种做法不仅伤害了孩子的情感,而且使他们不能自主,并渐渐丢失了自己选择的勇气,最终变成过分依赖他人的人。

  案例1:

  新生入园的第一天,教室外面围满了家长,他们久久不愿离去。

除了担心孩子哭闹,他们更担心自己的心肝宝贝在幼儿园里会饿肚子、尿湿裤子、睡不着觉或者被人欺负。

一位奶奶拉住老师的手说:

“你们可要多费心呀,我那孙子每顿饭都要大人喂,喜欢吃鸡腿,不喜欢吃素。

睡觉时要给他哼歌,中途记住要提醒他起来小便,这才不会尿床。

  案例2:

  某高校的一名学生,由于成绩优异,被保送入大学,可没过多长时间却退学回家了。

原因是他不能适应大学生活,既不会买饭,也不会洗衣,经常找不到上课的教室,不知道该如何和宿舍里的同学相处,最终只有选择离开。

当记者采访他的家庭时,孩子的母亲悔恨地说:

“都是我们害了他!

”以上两述事例不能不引起我们的反思,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我们是否也有意无意地包办了孩子许多力所能及的事情,在重视孩子学习成绩的同时是否忽略了培养孩子的生活能力。

孩子如果连最基本的自理能力都没有,处处依赖别人,这无疑等于剥夺了孩子成长的权利,限制了孩子的自我发展,也降低了他们的自立精神与自信心,会对孩子将来独立的社会生活产生不利影响。

孩子的动手能力差,主要与我们家长的养育方式和提供的环境刺激有关。

有的家长非常能干,事必躬亲,大包大揽,甚至越俎代庖,使孩子丧失了许多锻炼自己动手能力的机会;有的家长过于低估孩子的自主能力,认为孩子太小,什么事都做不了或做不好,甚至担心孩子损坏东西,于是包办一切;有的家长过分注重孩子的知识培养,认为孩子只要学习好,动手能力差一点也没有关系,忽视了对孩子这方面的培养;有的家长又走入了另外的误区,过于重视孩子的动手能力,不考虑孩子的心理特点和需要,给孩子买许许多多形形色色的玩具,结果物极必反,一些太过智能化和电动化的玩具反而让孩子迷失方向。

家长对孩子的过度保护,不仅抑制了孩子一些自主性的举动和想法,更为严重的是抑制了孩子的创新意识,阻碍了孩子创造能力的发展。

正是这种貌似关爱疼爱孩子的表现,酿成了现代孩子的“高智商,低能力”现象。

那么,作为家长应该如何取舍、促其自立呢?

成功的经验是:

  一、让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培养自己动手的习惯

  我国著名教育学家陈鹤琴先生曾说过:

“凡儿童自己能够做到的,应该让他自己做;凡儿童自己能够想的,应该让他自己去想。

”这是一条符合教育规律的至理名言。

家庭教育的目的不是让孩子过上舒适安逸的生活,而是要培养孩子各方面的能力,因此父母要转变观念,在教育孩子时,坚持能自己做的事情一定要让孩子自己去做。

要家中凡是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都应提倡让每个家庭成员参与,包括孩子。

能让孩子随集体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公益劳动,也是培养孩子动手能力的一条途径。

  二、提出的要求应该和孩子的能力相符

  在培养孩子动手能力的时候,家长要按照孩子的年龄、性格、能力发展程度对孩子提出适当的要求。

若要求过高,难度过大,会使孩子产生畏惧情绪、自卑心理。

要求过低又不能激发孩子的兴趣。

很多细心的家长已经发现,在孩子年龄偏小的时候,大多是非常愿意帮助大人做事的,且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可时间一长,就厌烦了。

这是因为一开始孩子对世界充满了好奇心,他们想要学习各种各样的技巧,想要证实自己的能力,所以做事对他们来说,既有趣又令人兴奋。

而当慢慢学会做很多事情,尤其是那些驾轻就熟的事情以后,孩子就觉得没有新鲜感,没有挑战性了,积极性由主动变成被动,甚至变成了强迫,引起孩子的反感。

如果要想让孩子继续他们的热情,家长就要及时、适时增补劳动的内容,针对孩子当前的情况和发展的可能提出各种相应的要求,由易到难,循序渐进,使孩子明确目标,靠自己的能力完成任务。

事实上,在幼儿期,伴随着孩子生理心理的发展,他们的肢体活动能力增强,同时自主性和独立性也在逐渐增强,这时是家长帮助孩子形成良好习惯的适当时期,家长一定要坚持给孩子提出一些要求让他们自己完成。

比如孩子小的时候,任何事情家长只要求他们能够愿意尝试就行了,而不需要效果如何;稍大的时候,就可要求他们不但要把事情做完,而且要做的好一些;等到再大一点的时候,服务的范围就不再仅仅局限于以自我为中心,而是要求他们扩展到为他人、为社会服务。

在这一过程中,只要孩子付出了努力,家长就应该及时给予适当的鼓励,即使孩子做不好时也不要心急,马上替他做,更不要轻易责备,打击孩子的自信心。

当孩子看到自己亲手完成了许多事,他们的自豪感和责任感便会应运而生,从而大大减少对成人的依赖心理。

运用一定策略改变孩子已形成的依赖心理培养自主性的前提,是建立孩子的自我感,让他们在情感上先自主起来。

心理学家认为,缺乏自主性的人,通常是那些在情感上、情绪上高度依赖别人的人。

家长一旦发现孩子有依赖性,就必须及时地采取行动,帮助孩子克服。

  首先家长要进行自我反省。

造成孩子依赖心理的成因是过度保护和过度专制。

家长总希望孩子生活在他们设想和安排好的环境里,虽然有时候也会同意孩子进行自主的选择,但总是用各种方法诱导孩子进入自己希望的轨道里。

这种做法不仅伤害了孩子的情感,而且使他们不能自主,并渐渐丢失了自己选择的勇气,最终变成过分依赖他人的人。

因此,家长一定要首先认清自己的言行,找到以往错误的所在,深刻反省,把自主的权利,即独立思考和行动的权利还给孩子,牢记一个原则:

“让孩子独立的过程是无法替代经历的,正如母亲不能替至爱的孩子呼吸一样。

  其次,要树立孩子的自信心。

自信心是孩子性格的核心,也是孩子前进的动力。

孩子如果缺乏自信,就会对自己的智商、能力产生怀疑,形成一种消极的依赖心态:

一些事情我不能做,做了也做不好,我不做还有人做。

对待这样的孩子,要经常有意识地用“你一定行”、“我相信你”、“你很棒”之类的语言去激励他们,千万不要随意抹杀他们的成绩,哪怕只有一点点小进步或闪光之处也要放大,让孩子在肯定中获得自信。

如此一来,孩子无论做什么事情,都会少一些顾虑,多一份信心,少一些胆怯,多一份勇气,成功的机会也越大。

  第三,尽可能地为孩子创造自主机会。

孩子有手能做事,有脑能思考,他们所需要的只是机会,而不是成人的灌输和施与。

所以,我们不妨给孩子一些权利,让他们自己去选择;给孩子一些经历,让他们自己去体验;给孩子一些困难,让他们自己去解决;给孩子一些问题,让他们自己找答案;给孩子一些条件,让他们自己去锻炼;给孩子一些空间,让他们自己向前走。

  我们完全相信,一个阳光雨露般的成长环境,一定会培养出自强自立的孩子!

 在体育活动中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来源:

来自网络2009-11-2516:

11:

31

[标签:

活动教师心理中考体育体育特长][北京]幼教益智课程2015寒/春班免费试听

  导读:

肯定性语词能明显地告诉孩子应该怎么做,而否定性语词只告诉孩子不应该怎么做,却无法表达应该怎么做。

孩子产生害怕心理时,教师用“勇敢些”、“放松些”就比用“不要胆小”、“不要紧张”更带有激励作用。

用“你应该再努力些”、“我已经看到你在进步”、“我希望你做得更好些”比用“你不要偷懒”、“你的进步不快”、“你让我失望了”等更能使孩子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

  自信心就像催化剂能将人的一切潜能调动起来,使人们百折不挠,不断努力,最终获得成功。

培养自信心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我认为通过体育活动培养孩子的自信心是比较有效的途径。

  一、让孩子感受老师的关心

  体育活动中以小团体为主的练习活动,可以缩短教师和孩子、孩子与孩子间的心理距离,使他们相互产生亲切感和依赖感。

在活动中,教师应经常注意孩子的活动,关心孩子的情绪状态。

如可以拍拍孩子的肩膀表示鼓励、肯定、赞赏,也可以发出提醒、警告、停止的信号,或运用生动、幽默的语言及优美的示范动作唤起孩子的兴趣,使每个孩子感受到老师的关心。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培育孩子自信心的肥沃土地。

  二、让孩子在挑战中认识自我

  以前,大班幼儿从高处往下跳的距离是60厘米,而对今天的孩子来说,这是很容易达到的要求。

但轻而易举就能完成的事并不能让每个孩子感受到强烈的成功感,也不利于自信心的树立。

因此根据现代孩子的发展水平和能力,教师可以打破传统,提高要求,让孩子面临挑战,在不断战胜挑战的过程中树立自信心。

每一个新高度对孩子来说就是一次挑战;每战胜一次挑战,孩子就获得一次成功的体验。

从成功中,孩子看到了自己的能力,渐渐产生信心,逐步形成肯定的自我概念。

  三、让孩子有获得成功的机会

  孩子之间是有个体差异的,对不同孩子要区别对待。

还是举前面的例子,如果以120厘米的高度来要求能力较弱的孩子,就有可能使他们遭遇失败,失去信心。

如果教师同时安排100厘米、80厘米、60厘米等不同的高度,孩子就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进行选择,并在获得成功的基础上产生向新高度冲击的信心。

  四、让孩子有主动探索的机会

  在体育活动中,教师应创造机会充分发挥幼儿的独立性和创造性。

当活动器具展示在孩子面前时,教师应让孩子自己想出玩的办法,如“大家动脑筋想一想可以怎么玩,想的办法越多越好”、“除了这样玩,还可以怎样玩”等等。

在探索的过程中,孩子们一次次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对自己的认识也会不断加深,自信心也随之增强。

  五、多鼓励孩子

  每一个孩子都需要鼓励,就像植物需要阳光、雨露一样。

孩子尝试做一件事没有成功,这并不表示这个孩子无能,只不过是他还没有掌握技巧而已。

如果我们指责孩子,孩子的自信心就会受到伤害并放弃努力。

而在鼓励环境下成长的孩子,他们会懂得接受挫折和失败,他们会相信自己的能力并继续努力。

  鼓励孩子最重要的是:

一不要讽刺他们,以免使他们受到不同程度的打击;二不要过分赞扬他们,以免使他们产生骄傲情绪。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特点,所以鼓励的方法也应有所不同。

鼓励的目的是让孩子相信成功是自己努力的结果,由此发现自己的能力。

如“继续下去,你会成功的”、“我相信你的妈妈看到了一定会为你高兴的”等鼓励性的语言可以使孩子感受到自身的价值。

同时教师也应该告诉孩子,只要他们肯尝试、肯努力,就会感到乐趣无穷。

  六、正确评价孩子的表现

  幼儿的自我评价主要依赖于成人的评价。

在体育活动中,教师主要通过言语和非言语的方式向孩子传递赞许和反对的信息,而孩子则通过心理体验来接受教师的意图,调整自己的行为方式。

  用言语形式对孩子进行评价时应做到:

  ①有丰富的评价语。

如果孩子的动作做得很好,而教师只用“好”或“不错”来评价,孩子会感到不满意。

教师应预测孩子的需要和情境的性质,作出适当的表扬,使表扬产生真正的激励作用。

例如,当孩子的动作完成得好时,教师可以说“你很勇敢”、“你做得很漂亮”、“这就是老师喜欢的”、“老师相信你可以做得更好”等。

请孩子示范时,教师可以说“大家来看XXX的表演”、“我们都为你感到骄傲”等。

事实上,教师可以用无数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态度和情感。

这样既可以增强教师和孩子间的关系,也有利于孩子自信心的树立。

  ②用肯定性语词代替否定性语词。

肯定性语词能明显地告诉孩子应该怎么做,而否定性语词只告诉孩子不应该怎么做,却无法表达应该怎么做。

孩子产生害怕心理时,教师用“勇敢些”、“放松些”就比用“不要胆小”、“不要紧张”更带有激励作用。

用“你应该再努力些”、“我已经看到你在进步”、“我希望你做得更好些”比用“你不要偷懒”、“你的进步不快”、“你让我失望了”等更能使孩子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

  非言语性的评价是通过面部表情、声调、身体动作等方式来表达的。

它是语言交流的辅助形式,在体育活动中具有独特的作用。

  ①辅助性言语。

它包括语气、语调等。

同一个语词,教师运用的语气、语调不同,它表达的含义就不一样。

如“加油”两个字,如果语气生硬,就有责备的成分;如果语气亲切,就是一种鼓励。

又如“啊”字既可以表示惊讶,也可以包含期待。

  ②动作行为。

即通过身体动作来表示自己的态度或情感。

由于体育活动场地较大,教师学会用点头、拍手、摇头等动作来表示赞同或反对是很重要的。

  ③人际空间。

心理学研究表明:

在教学情景中,那些预期采取否定态度的孩子倾向于站在远离教师的地方,那些想获得表扬的孩子倾向于站在靠近教师的地方。

所以教师应经常走近孩子,拍拍他们的肩,摸摸他们的头,表示无声的支持或赞扬。

  ④目光接触。

教师可以通过视线来与孩子交流友好、亲切或焦虑、愤怒等情感,告诉孩子老师正在关注他们。

  摘自1999年第11期《幼儿教育》

  作者:

上海施渫非

 常熟市辛庄中心幼儿园钱雪娟

浅谈大班幼儿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

来源:

来自网络2009-11-2513:

22:

00

[标签:

阅读][北京]幼教益智课程2015寒/春班免费试听

  导读:

幼儿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绝不是一蹴而就的,是需要家园配合逐步培养起来的,这要求教师和家长要做个“有心人”,在幼儿阅读活动的指导中,提供宽松的环境,支持、鼓励幼儿大胆探索,主动学习,乐于用“百种语言”表达,使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而有效培养幼儿的自主阅读能力,让孩子一生受益。

  新《纲要》把幼儿早期阅读的要求纳入了语言教育的目标体系,提出要“培养幼儿对生活中常见的简单标记和文字符号的兴趣;利用图书、绘画和其他多种方式,引发幼儿对书籍、阅读和书写的兴趣,培养幼儿前阅读和前书写技能。

”这充分显示了对幼儿早期阅读的提倡和重视。

7岁以前的幼儿应当掌握的是基本阅读能力,即自主阅读的意识与技能。

培养大班幼儿的自主阅读能力,不仅能为他们升小学后接受正规的读写教育做好准备,而且能为他们的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那么,如何培养大班幼儿的自主阅读能力呢?

  一、创设支持性的自主阅读环境,为幼儿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提供物质保障。

  提供足够丰富的自主阅读材料,对大班幼儿显得很重要。

教师应重视创设感知积累和主动探索汉字的环境,让幼儿感受到文字无所不在。

活动室里的桌椅门窗、活动区的物品(钢琴、消毒柜、毛巾架、作品栏、玩具柜等)、自然角的植物、动物,都可用电脑打印成文字卡片悬挂或张贴于物品材料上,字与图、字与实物一一对应,睡床、床上用品、幼儿用的书本等也贴上幼儿的名字、墙面上及阅读区角把阅读活动中出现频率较高的字及在生活中的常见汉字,也制成卡片图文对照,让幼儿在空余时间随意翻玩、辨认。

老师还可引导幼儿共同商量设置班级的区角标识,引导幼儿给区角取名称,如语言区“我是小小主持人”、音乐区“小音符之歌”、表演区“酷酷大舞台”、美术区“小手真灵巧”等,将设计好的图文并茂的区角标识悬挂在活动室内。

在教师的指导下,幼儿通过与环境的对话,激发了感知认识汉字的积极性、敏感性和主动探索汉字的欲望。

活动室内阅读区还提供大量适应大班幼儿阅读的材料。

除幼儿熟知的《恐龙家族》、《彩图幼儿故事100集》,《好儿童》、《娃娃画报》外、还有益智类书如《蓝猫淘气三千问》、《十万个为什么》,中外文学名著《西游记》、《安徒生童话》,趣味性强的如《趣味迷宫》,等等,将这些书摆放在敞开式图书架上,积极鼓励幼儿在来园、自由活动、点心后、离园前等时间段自由选择阅读。

此外,还向幼儿提供随手可取的铅笔、彩笔、纸张等供幼儿绘画、书写的材料,黑板、粉笔也向幼儿开放,提高他们书写的积极性。

  二、激发阅读兴趣,为幼儿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提供强大动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强大的推动力”。

幼儿有了阅读兴趣,就会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从而促进在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

(一)图书等阅读材料选择上的激趣。

教师为幼儿提供内容丰富,数量充足,适合大班幼儿年龄特点阅读的图书、故事光碟、录像等,阅读材料中一个个生动的形象深深吸引着幼儿。

(二)阅读技能指导上的激趣。

教师着重指导大班幼儿从人物的动作神态来理解心理的发展变化,学习归纳主题及发展抽象逻辑思维的能力。

阅读前提出问题,让幼儿带着寻求答案的心理需要,有意识地阅读图书,阅读后鼓励幼儿大胆提出尚未理解的内容进行讨论,质疑,并根据幼儿个体的不同差异,因人而异地进行适度的指导,使幼儿在自己原有水平上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体验阅读活动的快乐,从而更积极主动地投入其中。

(三)阅读提问上的激趣。

首先,设计提问时根据幼儿的个体差异,使不同能力的幼儿经过努力“摘到果子”。

其次,问题设计兼顾的“面”尽可能大些,使幼儿能从各自不同的角度回答,如:

“这幅画讲了些什么”?

幼儿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成人教育 > 远程网络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