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禽流感应急处理预案试行.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802240 上传时间:2023-01-26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7.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禽流感应急处理预案试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人禽流感应急处理预案试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人禽流感应急处理预案试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人禽流感应急处理预案试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人禽流感应急处理预案试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禽流感应急处理预案试行.docx

《人禽流感应急处理预案试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禽流感应急处理预案试行.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禽流感应急处理预案试行.docx

人禽流感应急处理预案试行

人禽流感应急处理预案(试行)

禽流行性感冒(以下简称禽流感)是由禽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主要发生在禽类,也发生在哺乳动物,甚至人。

为及时发现人禽流感疫情,防范动物中禽流感疫情向人间传播,预防人禽流感疫情的发生,有序高效地落实人禽流感大流行发生时的应急处理工作,最大程度地减少流感大流行对公众健康和社会造成的危害,保障公众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结合本市情况,特制订本预案。

一、组织机构

成立以中心主任为领导,以传染病及慢性病防制科、突发卫生事件应急指挥中心、病媒生物消杀科、检验科为主体的即墨市疾病控制中心人禽流感防治领导小组。

组长:

邵永源(负责人禽流感防治工作的全面领导、指挥和决策)

副组长:

华泽凯    孙允义

成 员:

修长泽  苏丁绪  李秀芝  林国军  聂国杰

领导小组下设综合协调办公室及各类专业组。

综合协调办公室设在突发卫生事件应急指挥中心。

各类专业组包括:

专业咨询与质量控制组、流调组、消毒处理组、病原学检测组、健康知识宣传与信息报道组、后勤保障组。

综合协调办公室:

主任:

华泽凯

各类专业组:

专业咨询与质量控制组:

修长佐 张述云 梁玉海  聂国杰 林国军

李秀芝  苏丁绪

流调组:

组长  苏丁绪

        成员  流调队队员

消毒处理组:

组长林国军

            成员消毒队队员

病原学检测组:

组长 聂国杰

              成员 病原微生物检验科人员

健康知识宣传与媒体报道组:

修长泽 苏丁绪 冯思敏

后勤保障组:

组长修长泽

            成员 万国俊 毛乃忠 徐永才

二、工作原则

预防为主,立足准备;指挥有力,协调有序;

加强能力,立足自身;及时预警,有效应对。

三、工作职责:

(一)综合协调办公室:

负责监督、落实、组织、协调人禽流感防治的各项工作,做好本预案的全面落实;对疫情预防控制措施效果进行评估,并提出改进建议。

及时收集国内外禽流感疫情动态,加强预警预测,及时调整我市流感防治对策。

负责疾控中心每日内外工作信息的收集、汇总、上报、下传等工作。

(二)专业咨询与质量控制组:

(1)对确定人禽流感疫情级别以及采取相应的重要措施提出建议;

(2)对人禽流感疫情应急准备提出咨询建议;

(3)参与制订、修订人禽流感疫情应急预案的技术方案;

(4)对突禽流感疫情应急处理进行技术指导;

(5)对人禽流感疫情应急反应的终止、后期评估提出咨询意见;

(6)深入基层对防控措施的落实情况进行督导检查。

(7)对基层医疗卫生单位人禽流感防控工作进行技术指导。

(8)承担禽流感防治领导小组交办的其他工作。

(三)流调组:

按照领导小组决策,负责制定人禽流感防治计划,负责做好疫情的监测、报告,疫情核实,提出疫点、疫区划定原则,开展流行病学调查,组织实施相应的预防控制措施,迅速对疫情做出全面评估;撰写疫情处理报告,保管相关疫情资料及流调资料;按甲类传染病报告时限报告疫情。

(四)消毒处理组:

负责对疫情涉及的疫点、疫区进行随时消毒和终末消毒。

大众消毒的原则性指导,高危人群的随时消毒。

(五)病原学检测组:

负责到疫情现场采样,进行病毒及生化检验。

(六)健康知识宣传与媒体组:

联系市健康教育所,深入到社区、企事业单位等开展健康知识宣传和咨询。

利用电视、报纸等新闻媒体宣传防病常识。

(七)物资保障组:

管理应急反应机动队装备库,配备、保管、发放装备物资;根据疫情的需要,适当进行流感疫苗的储备;负责车辆调度。

四、疫情的确认与分类

(一)人禽流感和临床诊断、疑似人禽流感病例的确认

人禽流感是由禽甲型流感病毒H5、H7、H9等亚型毒株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疑似病例:

具备以下任何一项流行病学史的流感样病例或肺炎病例:

1、发病前7天内接触过病、死禽,或其排泄物、分泌物,或其排泄物、分泌物污染的环境;

2、发病前10天内与人禽流感待查、临床诊断或确诊病例共同生活、居住过,或护理过病例,或接触过病例的呼吸道分泌物、排泄物或体液;

3、发病前14天内,在出现异常死禽的村庄生活、工作过;

4、高危职业史:

饲养、贩卖、屠宰、加工、诊治家禽的职业人员。

 

临床诊断病例:

人禽流感疑似病例的诊断由青岛市专家诊断组负责。

确诊病例:

人禽流感临床诊断病例的诊断由省专家诊断组负责。

 

 

(二)疫情报告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要求,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和采供血机构及其执行职务的人员为法定流感疫情责任报告人。

按照流感临床诊断和确诊病例,人禽流感临床诊断和确诊病例的诊断标准进行诊断,并通过“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进行报告。

任何单位、个人或公共卫生综合监测点发现流感样病例暴发,要以最快的方式报告市疾病控制中心。

各级医疗卫生机构或各村庄、学校、幼托机构、工厂、公司等集体单位,短时间内出现较多聚集性的流感或流感样病例,要及时向市疾病控制中心报告。

各级医疗机构要对不明原因肺炎病例进行监测,做好鉴别诊断和网络直报工作。

五、人禽流感疫情阶段划分和应急反应分级

根据人禽流感疫情特点,将应对人禽流感疫情划分为三个阶段,即准备阶段,应急阶段和结束阶段。

(一)准备阶段,即国内或国外出现禽流感疫情,但本市无禽间和人间疫情。

(二)应急阶段

1、Ⅲ级应急反应阶段,即本市出现禽间疫情,无人间疫情。

2、Ⅱ级应急反应阶段,即本市出现疑似或确诊人禽流感疫情。

3、Ⅰ级应急反应阶段,即本市出现人传人禽流感疫情。

(三)结束阶段

省卫生厅组织专家组判定人禽流感疫情结束。

六、疫情控制

(一)准备阶段

1.关注疫情动态。

市疾病控制中心要及时做好禽流感疫情及防治信息的跟踪,主动、及时了解国内外禽流感动物疫情,掌握发展动态,每日进行收集、汇总,掌握疫情动态及防治工作信息,重大信息要以专报的形式及时上报。

2.建立疫情相关信息通报制度。

与畜牧等相关部门建立疫情和有关信息通报制度,做到主动联系,积极参与,密切配合,通力合作。

3.做好人禽流感监测工作。

市人民医院要根据《即墨市流行性感冒监测方案(2005-2006年度)》,认真做好对人禽流感预警病例的诊断、监测工作。

市疾病控制中心要定期指派专业人员到各有关医疗机构进行指导、考核。

4.强化24小时疫情值班制度,实行主要领导带班制,确保信息、通讯畅通。

5.做好设备和物资准备:

市疾病控制中心按照人禽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防治工作要求,储备充足的防护设备、消毒器械和抗流感病毒药物、现场流行病学调查与采样器材、通讯网络设备,做好实验室技术储备、检测检验设备与试剂准备,保障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防治工作顺利开展。

6.开展防治技术培训和演练

市疾病控制中心业务人员要开展预案、应急处理培训工作,进一步明确工作职责和流程。

主要培训内容为《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以及《全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即墨市应对流感大流行准备计划与应急预案(试行)》以及其它人禽流感防治规范性文件、人禽流感防治基本知识、诊断标准和治疗原则、疫情报告的程序和基本要求、流行病学调查方法、隔离病区设置及操作规范、隔离防护措施和规范、实验室安全操作规范、实验室样品采集与保管规范等,使疾病预防控制人员充分掌握防治工作技能、操作规范、个人防护等要求。

7.加强健康教育工作:

进一步做好人禽流感防治知识的健康教育和宣传工作。

重点开展饲养、屠宰、运输、销售禽类及禽类产品等四类高暴露人群的健康教育,要广泛利用多种形式开展防治知识普及,增强公众防范意识和防疫能力。

8.各级医疗机构建立首诊负责制,对不明原因发热病人要仔细询问流行病学史,对来自禽流感疫区的发热病人要做到早诊断、早处理。

9.广泛开展群众性的爱国卫生运动,清理环境卫生,开展消毒、灭蝇工作,在农村组织开展改水、改厕,推广人、畜粪便无害化处理。

10.进一步加强学校、幼儿园等人群集中单位呼吸道传染病防治工作,防止出现暴发疫情。

(二)应急阶段

1.Ⅲ级应急反应

我市出现禽间禽流感疫情后,在做好禽间疫区处理工作的同时,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1)密切接触者的医学观察。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专业人员按照《禽流感密切接触者判定标准和处理原则》,对病死禽密切接触者自最后接触病、死禽之日起,进行医学观察7日,医学观察人员中有异常情况的,要实行个案报告。

(2)职业暴露人员防护。

捕杀、处理病、死禽的人员,在禽类禽流感疫区进行相关工作的医疗和疾控机构等职业暴露人员,应严格按照《禽流感职业暴露人员防护指导原则》进行个人防护。

(3)加强重点地区的人禽流感疫情监测,在发生禽流感疫情时,在市医院、重点地区内所有的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为监测点,开展重点人群监测,积极搜索可疑禽流感病例,每天向市疾病控制中心报告前1天上述病例及已报告病例的转归情况。

(4)消毒处理。

在发生疫情时,市疾病控制中心要按照《禽流感消毒指导、评价技术方案》,协助和配合畜牧部门,指导现场消毒,配合畜牧部门做好禽类粪便的无害化处理,消灭疫情隐患。

(5)预防性服药。

对病、死禽密切接触者及现场处理疫情的工作人员,可预防性投服神经胺酸酶抑制剂类药物。

(6)卫生、畜牧部门要及时相互通报禽流感疫情、监测等相关信息。

(7)宣传部门正确引导舆论,做好心理干预与应急知识宣传报道等工作;及时组织开展健康教育工作,通过对社会公众心理变化及其他信息的分析及时调整健康教育策略,及时组织相应的科普宣传,消除公众恐慌心理。

2.Ⅱ级应急反应

出现疑似或确诊人禽流感病例时,各单位密切配合,积极救治病人,降低病死率,严格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防止疫情扩散,减少发病人数的原则,除采取上述措施外,还应采取以下措施:

(1)国家对人禽流感疫情报告实行专报管理:

使用《中国流感/人禽流感监测信息系统》报告发现的疑似或确诊病例。

(2)全市实行人禽流感疫情日报告和零报告制度。

(3)流行病学调查与处理。

要按照国家有关要求,迅速组织防疫人员赶赴现场进行调查,尽快查明感染来源、传播因素和疫情可能波及的范围,并提出控制措施和建议。

除协助畜牧部门针对动物禽流感疫情开展消毒工作、进行消毒效果评价外,还应对疫点和病人或疑似病人污染或可能污染的区域进行消毒处理。

在疫情可能波及的范围内,开展疑似病例的搜索,追溯传染源,确定疫点范围;开展传染源、传播途径及暴露因素的调查。

(4)消毒处理

市疾病控制中心、各医疗机构按照《禽流感消毒技术方案》和《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的要求,根据疫情的不同阶段,做好疫点终末消毒和预防性消毒。

(5)实验室检测

市人民医院要按照《人感染禽流感实验室检测与生物安全工作方案》的要求采样,在2小时内送青岛市疾病控制中心检测。

3.Ⅰ级应急反应

出现人传人病例时,除采取上述预防控制措施外,还应采取以下措施:

(1)确定疫区,采取控制性措施(必要时就实施疫区封锁、停产、停业、停课等措施向市政府提出建议)。

(2)对病死禽及病例的密切接触者进行严格的隔离医学观察。

在更大范围内对有禽类接触史的流感样病例和原因不明肺炎病例开展人禽流感疫情监测。

(3)加大药物储备。

(4)卫生局根据有关规定每日向社会公布疫情、监测和防治工作情况。

(5)宣传部门制定宣传方案,运用广播、电视和报纸等媒体及宣传画、传单等多种形式开展健康教育,向群众普及防治知识,劝阻群众取消或推迟非必要的外出旅行。

4.禽流感疫情控制解除的条件:

Ⅲ类疫情:

感染发病禽鸟销毁、疫点环境经彻底消毒、高致病性禽流感病禽密切接触者均结束医学观察后,由青岛市专家评估委员会提议,市卫生局同意,请省级专家评估委员会认定后,可结束本次疫情控制。

Ⅱ、Ⅰ类疫情:

经省卫生厅紧急疫情处理技术指导小组对疫情控制效果综合评价,确定经过疫情检索,疫区内最后一例确诊病人恢复后10天内无新发病例出现,由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报请省级人民政府批准,解除疫情,转入常规防治。

(三)结束阶段

1.评估:

疫情结束后,组织对疫情进行评估,内容含疫情危害、现场调查处理情况、药物使用情况、病人救治情况、措施效果评价、应急处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取得的经验及改进建议等。

评估结果报告领导小组。

2.善后处理:

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认真做好对人禽流感应急处理做出贡献的集体和人员的表彰和奖励,对因参与应急处理工作致病、致残、死亡人员给予相应的补助和抚恤,对应急处理期间紧急调集、征用有关单位、企业的物资和劳务进行合理补偿。

八、督导

(一)准备工作的督导

市疾控中心负责组织对全市各有关医疗卫生单位的准备阶段工作情况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督查。

督查内容包括应急预案的制定,组织的建立和行动机制,监测系统建立和运行,药物准备,医疗救治准备,培训及演练,健康教育及部门防疫措施的落实等。

并及时反馈和通报督查评估结果,对需要整改的,进行动态跟踪督办。

(二)应急工作的督导

市疾病控制中心报请市卫生局负责组织对全市各有关医疗卫生单位人禽流感应急工作的全面督查,按照相关行政和技术规范要求,逐项进行督查、督办。

督查内容包括监测工作、药物储备、医疗救治、健康教育和咨询等,督查中发现的问题要在现场解决。

附件1:

人禽流感应急处理机动队物资装备参考标准

附近2:

人禽流感病例个案调查表

附件3:

禽流感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原始登记表

 

                            

 二〇〇五年十一月十七日

 

 

 

 

 

 

 

 

 

 

 

 

 

 

 

 

 

 

 

附件1:

  人禽流感应急处理机动队物资装备参考标准

 

编号

物资名称

数量

1

N95口罩

5个/人

2

防水防湿带帽连体防护服

2套/人

3

乳胶手套

10副/人

4

隔离服

2件/人

5

着色服

2件/人

6

防护靴

1双/人

7

体温计

50支/队

8

流调表(4种以上)

40份/队

9

现场工作相关参考资料

2本以上/队

10

笔、本、毛巾、肥皂

1套/人

11

预防用药:

达菲

20人份/队

12

预防用药:

金刚烷胺

100人份/队

13

笔记本电脑

1台/队

14

激光打印机

1台/队

15

数码摄像机

1台/队

16

数码照相机

1台/队

17

3.5寸软盘或U盘

1盒或1个/队

18

防雾防护眼镜

2副/人

19

活性炭防毒口罩或面罩

2个/人

20

橡胶手套

2副/人

21

超低容量喷雾器

1个/队

22

储压式喷雾器

2个/队

23

熏蒸器具(酒精灯、瓷盆)

1套/队

24

消毒剂

2种以上

25

快速无水手消液

1瓶/队

26

带标识的医用垃圾袋

50个/队

27

普通塑料袋

50个/队

28

密闭污物桶

2个/队

29

泡靴桶

1个/队

30

泡手盆

1个/队

31

密封胶带

1卷/队

32

量筒或量杯

1个/队

33

卷尺

1个/队

34

终末消毒记录

10张/队

35

洗手消毒液

1瓶

36

鼻咽拭子、压舌板(检验箱)

20套/队

37

真空采血管(套)

20套/队

38

碘伏、无菌棉签

1套/队

39

巧克力平板(或卵黄平板)

20个/队

40

血液培养瓶

5个/队

41

无菌塑料离心管(50ml)

20个/队

42

镊子、剪刀

1套/队

43

酒精灯、火柴

1套/队

44

油性记号笔、碳素笔

1套/队

45

不干胶

5张/队

46

样本采集记录表

1本/队

47

玻片

1盒/队

48

专用保温瓶(生物安全标识、具备保温装置)(运送)

1套/队

49

密闭盒、吸水性物质、封口塑料袋

1套/队

50

普通平板(消毒评价)

50个/队

51

PBS、中和剂

50套/队

52

采样规格板

2个/队

 

 

 

附件2:

        人禽流感病例个案调查表

 

病例类型:

(1)确诊

(2)疑似

国标码□□□□□□                                 病例编码□□□□

 

1.一般情况:

1.1姓名:

        (家长姓名:

        )

1.2联系电话             

1.3身份证号码:

□□□□□□□□□□□□□□□□□□

1.4性别:

⑴男 ⑵女

1.5年龄(岁):

      

1.6职业:

⑴幼托儿童  ⑵散居儿童  ⑶学生  ⑷教师  ⑸保育保姆

 ⑹餐饮业  ⑺商业服务   ⑻工人  ⑼民工  ⑽农民   ⑾牧民

  ⑿渔(船)民  ⒀干部职员  ⒁离退人员  ⒂家务待业  ⒃其他

1.7工作单位:

                                           

1.8现住址:

     省   市   县(区)  乡(街道)   村

1.9户 籍:

     省   市   县(区)  乡(街道)   村

1.10现患基础疾病(肺部疾患、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病、肾病等)

 ⑴有,病名:

                ⑵无    ⑶不详

1.11流感疫苗接种史:

⑴有 ⑵无  ⑶不详

  如有,最后一次接种日期:

    年  月  日

 

2.发病与就诊情况

2.1发病日期:

     年   月   日

2.2发病地点:

         省     市      县(区)

2.3就诊情况(发病到调查时的诊治经过)

就诊日期

就诊医院和科室

诊断疾病名称

是否住院

 

 

 

 

 

 

 

 

 

 

 

 

 

2.4入院日期:

     年   月   日

2.5所住医院名称:

            

2.6住院号:

□□□□□□□□

2.7入院诊断:

⑴确诊禽流感 ⑵疑似禽流感 ⑶                                                 

2.8报告日期:

     年   月   日

 

3.临床表现:

3.1首发症状(描述):

                     

3.2发热:

 ⑴有,体温(最高)     ℃     ⑵无

3.3咳嗽:

   ⑴有  ⑵无           3.4咳痰:

⑴有    ⑵无

3.5鼻塞:

   ⑴有  ⑵无           3.6流涕:

⑴有    ⑵无            

3.7头痛:

   ⑴有  ⑵无           3.8咽痛:

⑴有   ⑵无            

3.9  全身酸痛:

⑴有  ⑵无           3.10乏力:

⑴有   ⑵无

3.11胸闷:

  ⑴有  ⑵无           3.12气促:

⑴有   ⑵无      

3.13呼吸困难:

⑴有 ⑵无           3.14腹泻:

⑴有⑵无

 

4临床及实验室检查:

4.1血常规:

   年 月 日  WBC:

    ×109/L;N   %;L   %

4.2胸部X线检查:

   年 月 日 结果:

                         

4.3血清学和病原学检测:

标本种类

采样时间

检测项目

检测方法

结 果

 

 

 

 

 

 

 

 

 

 

 

 

 

 

 

 

 

 

 

 

 

 

 

 

 

 

 

 

 

 

注:

标本类型包括咽拭子、含漱液、痰、血清、粪便等

 

5.暴露因素和接触者情况:

5.1发病前1周内是否接触过禽流感病人和/或疑似禽流感病人:

⑴是 ⑵否

患者

姓名

发病

时间

诊断

与患者关系

最后接触时间

接触

方式*

接触

频率#

接触

地点

 

 

 

 

 

 

 

 

 

 

 

 

 

 

 

 

 

 

 

 

 

 

 

 

注:

*接触方式:

⑴共同进餐⑵同处一室⑶同一病区⑷共用食具、毛巾、玩具等

 ⑸接触病人分泌物、排泄物等 ⑹诊治、护理 ⑺探视病人⑻其他接触

#接触频率指发病前一周情况,分为每天、数次(写明日期或日期范围)、仅一次

 

5.2发病前1周是否去过外地:

(1)是 

(2)否

5.2.1具体时间:

    年   月   日

5.2.2详细地点:

     省   市   县(区)  乡(街道)   村

5.2.3当地有无禽流感疫情:

(1)有 

(2)无

 

5.3环境状况调查

5.3.1住宅情况:

(1)居民楼

(2)合住院落(3)独立房屋(4)集体宿舍

5.3.2居住面积:

人均   平方米

5.3.3开窗通风:

(1)经常 

(2)偶而 (3)不开

5.3.4如使用空调,     小时/天

5.3.5住宅附近农贸市场:

(1)有 

(2)无

5.3.6住宅附近禽鸟类动物养殖场所:

(1)有,种类:

           

(2)无                                        

 

5.4饮用水情况

5.4.1饮水类型:

(1)自来水

(2)深井水(3)浅井水(4)河塘水(5)其他    

5.4.3用水类型:

(1)自来水

(2)深井水(3)浅井水(4)河塘水(5)其他    

 

5.5发病前一周内接触禽鸟类等动物情况:

   ⑴有      ⑵无

接触动物情况

接触方式

动物

名称

接触

地点*

来源

数量

病死

数量

接触

频率#

最后接触时间

饲养

销售

购买

屠宰

捕杀

烹饪

食用

玩耍

其他

 

 

 

 

 

 

 

 

 

 

 

 

 

 

 

 

 

 

 

 

 

 

 

 

 

 

 

 

 

 

 

 

 

 

 

 

 

 

 

 

 

 

 

 

 

 

 

 

注:

*接触地点包括家中、单位、市场、饭店、公园等;

#接触频率填写发病前一周情况,分为每天、数次(写明日期或日期范围)、仅一次。

 

5.6发病至隔离治疗前的密切接触人员情况

接触者

姓名

性别

年龄

与患者关系

接触方式*

住址(或工作单位)

电话

号码

是否发病

 

 

 

 

 

 

 

 

 

 

 

 

 

 

 

 

 

 

 

 

 

 

 

 

 

 

 

 

 

 

 

 

 

 

 

 

 

 

 

 

 

 

 

 

 

 

 

 

注:

*接触方式:

⑴共同进餐⑵同处一室⑶同一病区⑷共用食具、毛巾、玩具等

 ⑸接触病人分泌物、排泄物等 ⑹诊治、护理 ⑺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工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