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医生理.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795615 上传时间:2023-01-26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131.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滨医生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滨医生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滨医生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滨医生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滨医生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滨医生理.docx

《滨医生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滨医生理.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滨医生理.docx

滨医生理

第五章呼吸

呼吸:

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的过程。

肺换气:

肺泡与肺毛细血管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

一、肺通气原理

(一)肺通气的动力直接动力:

肺泡与外界环境的压力差

原动力:

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

1、呼吸运动:

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引起的胸廓节律性扩大和缩小。

主要吸气肌:

膈肌和肋间外肌呼气肌:

肋间内肌和腹肌

辅助吸气肌:

斜角肌、胸锁乳突肌

(1)呼吸运动的全过程:

平静呼吸:

吸气肌收缩→胸廓扩大→肺扩大→肺内的气压小于大气压→吸气→吸气肌舒张→胸廓缩小→肺缩小→肺内压大于大气压→呼气

用力吸气时,膈肌和肋间外肌加强收缩,辅助吸气肌也参与收缩。

用力呼气,除吸气肌收缩外,还有呼气肌参与收缩。

(2)呼吸运动的类型:

1)腹式呼吸:

膈肌舒缩活动为主胸式呼吸:

肋间外肌舒缩活动为主

2)平静呼吸:

吸气主动呼气被动用力呼吸:

吸气呼气都主动

2、肺内压:

肺泡内的压力随呼吸而发生的周期性变化

吸气:

先↓<大气压,后↑=大气压呼气:

先↑>大气压,后↓=大气压

平静呼吸为:

±1~2mmHg深呼吸时:

波动加大

人工呼吸:

基本原理:

使肺内压与外界大气压间产生压力差,维持肺通气。

3.胸膜腔内压(intrapleuralpressure)

以胸膜腔密闭且含浆液为前提

胸廓生长>肺生长→胸廓容积>肺容积→胸廓将肺拉大→肺回缩→胸内负压

在吸气末或呼气末,胸膜腔内压=大气压-肺回缩压

若大气压为零,胸膜腔内压=-肺回缩压

胸膜腔负压的生理意义:

利于肺的扩张:

负压牵引;有利于静脉、淋巴回流

(二)肺通气的阻力

肺通气的阻力弹性阻力(70%)肺:

表面张力(2/3)、肺弹性纤维的回缩(1/3)

胸廓

肺通气的阻力

非弹性阻力(30%):

气道阻力(80~90%)、惯性阻力、粘滞阻力

(1)肺的弹性阻力和顺应性

肺的弹性阻力指肺被动扩张时产生的回缩力,为吸气的阻力、呼气的动力

顺应(C)与弹性阻力(R)成反比

1)肺的静态顺应性曲线:

测定条件:

吸气或呼气,然后屏气无气流情况下进行(肺内压=大气压,跨肺压即为胸膜腔内压)

根据Laplace定律,P(肺泡回缩压)=2T(表面张力系数)/r

小肺泡的压力大,大肺泡的压力小,若大小肺泡相通,大肺泡膨胀小肺泡萎缩

表面活性物质(PS):

A、成分:

DPPC、SP密度与表面积呈反比。

B、作用:

降低表面张力系数→表面张力↓

C、意义:

有助于维持肺泡的稳定性降低吸气阻力,减少吸气做功防止肺组织液生成过多

3)胸廓的Rchw和Cchw:

胸廓为双向弹性体,其弹性阻力的方向由位置决定。

肺容量<67%肺总容量—吸气的动力,呼气的阻力;>67%肺总容量—吸气的阻力,呼气的动力

2.非弹性阻力

(1)气道阻力:

80-90%

1)概念:

气体流经呼吸道时,

气体分子之间以及气体分子与气道壁之间的摩擦

2)影响气道阻力的因素:

A.气道口径(R∝1/r4)

B.气流方式:

湍流—阻力大;层流—阻力小

C.气流速度:

快——阻力大

(2)惯性阻力:

(3)粘滞阻力:

二、肺通气功能的评价

(一)肺容积和肺容量1、肺容积

2.肺容量:

肺容积中两项或两项以上的联合气体量。

(1)深吸气量(IC):

IC=TV+IRV。

衡量最大通气潜力的指标。

(2)功能残气量(FRC):

FRC=ERV+RV2500ml缓冲肺泡气氧分压和二氧化碳分压的变化幅度。

(3)肺活量(VC):

VC=TV+IRV+ERV。

男性:

3500ml女性:

2500ml

(4)肺总量(TLC):

TLC=VC+RV男性:

5000ml女性:

3500ml

用力肺活量(FVC):

一次最大吸气后,尽力尽快呼气所能呼出的最大气体量。

用力呼气量(FEV):

一次最大吸气后再尽力尽快呼气时,在一定时间内所能呼出的气体量,通常以它所占用力肺活量的百分数来表示(1秒力呼气量:

第1秒钟内用力肺活量)

FEV1意义:

鉴别限制性肺疾病(肺纤维化)和阻塞性肺疾病(哮喘)。

(二)肺通气量和肺泡通气量

1.肺通气量:

每分钟进或出肺的气体总量=潮气量×呼吸频率(6~9L/min)

2.无效腔和肺泡通气量:

解剖无效腔(150ml):

每次吸入的气体,一部分留在鼻或口与终末细支气管之间的呼吸道内,不参与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这部分呼吸道的容积称为解剖无效腔

肺泡无效腔(≈0ml)(健康人平卧时):

进入肺泡的气体,因血液在肺内分布不均而不能都与血液进行气体交换,未能发生气体交换的这一部分肺泡容量为肺泡无效腔

肺泡通气量:

每分钟吸入肺泡的新鲜空气量=(潮气量-无效腔气量)×呼吸频率

浅而快的呼吸不利于气体交换;深而慢的呼吸利于气体交换

第二节肺换气和组织换气

一、气体交换的基本原理:

形式:

单纯扩散动力:

气体的分压差

二、肺换气和织换气

(一)肺换气和织换气的过程换气动力:

分压差换气方向:

分压高→分压低

换气结果:

肺V血→A血组织A血→V血

(二)影响肺换气的主要因素1.呼吸膜的厚度(肺泡-Cap膜)六层结构临床:

SARS、肺水肿

2.呼吸膜的面积:

3亿个肺泡,总扩散面积70m2临床:

肺不张、肺实变、肺气肿

3、通气/血流比值--每分钟肺泡通气量与肺血流量的比值(V/Q)

VA/Q=0.84——流经肺的混合V血→全部变为A血;

VA/Q>0.84——无效腔增大;VA/Q<0.84——功能性动—静短路

第三节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

氧和二氧化碳在血液中存在的形式——物理溶解、化学结合

一、

氧的运输:

运输形式:

物理溶解(1.5%)、化学结合(98.5%)Hb+O2HbO2

(二)Hb与O2结合的特征

1.反应快、可逆、不需酶的催化、受PO2的影响2.是氧合,非氧化3.1分子Hb可以结合4分子O2

Hb+O2结合的最大量——氧容量100ml血Hb+O2结合的实际量——氧含量氧含量⁄氧容量的%——氧饱和度

4.Hb与O2的结合或解离曲线呈S形,与Hb的变构效应有关。

去氧Hb-T型,氧合Hb-R型

(三)氧解离曲线:

表示血液氧分压与Hb氧饱和度关系的曲线。

1.上段:

相当于PO2在60~100mmHg,是Hb与O2结合的部分。

特征:

曲线较平坦。

意义:

保证低氧分压时的高载氧能力(高原或高空)。

2.中段:

相当于PO2在40~60mmHg,是HbO2释放O2的部分。

特征:

曲线较陡。

意义:

维持正常时组织氧供。

3.下段:

相当于PO2在15~40mmHg,是HbO2与O2解离的部分。

特征:

曲线最陡。

意义:

维持活动时组织氧供,反映血液中O2的贮备。

(四)影响氧解离曲线的因素

Hb氧饱和度达50%——P50(Hb与O2的亲和力)

pHPCO2温度2,3-二磷酸甘油酸(2,3-DPG),曲线右移

三、二氧化碳的运输

(一)CO2的运输形式:

物理溶解(5%)、化学结合(95%){碳酸氢盐(88%)、氨基甲酰血红蛋白(7%)}

1.碳酸氢盐形式的运输CO2+H2O碳酸酐酶H2COHCO3ˉ+H+

在组织,反应向右进行,生成HCO3ˉ;在肺部,反应向左进行,分解出CO2,呼出体外。

(二)CO2解离曲线:

血中CO2含量与Pco2关系的曲线

何尔登效应:

Hb与O2结合可促使CO2释放,去氧Hb容易与CO2结合

第四节呼吸运动的调节一、呼吸中枢及呼吸节律的形成

(一)呼吸中枢

1、脊髓:

颈3~5、胸段→呼吸肌中继站及整合的初级中枢

2、低位脑干(脑桥和延髓):

横断脑干实验

中脑-脑桥间横断(A)→呼吸节律无变化

延髓-脊髓间横断(D)→呼吸停止呼吸节律产生于低位脑干

脑桥上中部横断(B)→呼吸变深慢脑桥上部有呼吸调整中枢

切断双侧迷走神经→长吸式呼吸肺迷走神经传入冲动→抑制吸气

脑桥和延髓间横断脑干(C)-喘息样呼吸脑桥中下部有长吸中枢、延髓有喘息中枢

结论:

三级呼吸中枢假说:

延髓是产生节律性呼吸的基本中枢。

脑桥上部有呼吸调整中枢,其主要功能是限制吸气,控制吸气深度。

脑桥中下部有长吸中枢,兴奋吸气活动。

3、高位脑:

指大脑皮层、边缘系统、下丘脑等脑桥以上部位。

随意的呼吸调节系统-大脑皮层;不随意的自主呼吸节律调节系统-低位脑干

二、呼吸的反射性调节

(一)化学感受性反射1、化学感受器

(1)外周化学感受器

血中PO2↓

H+↑+颈动脉体、主动脉体窦N迷走N延髓呼吸加深加快

PCO2↑

反射效应:

颈动脉体传入的冲动主要引起呼吸加深加快;主动脉体传入的冲动主要引起血液循环的变化;

生理作用:

机体低O2时(指氧分压)维持呼吸.

(2)中枢化学感受器适宜刺激:

脑脊液及局部细胞外液[H+]­

反射效应:

兴奋呼吸中枢,引起呼吸加深加快

特点:

①不感受血液[H+]的变化(血-脑屏障)②不感受缺O2刺激③对血液中CO2刺激敏感:

>外周,但潜伏期长

生理作用:

调节脑脊液的[H+],保持中枢神经系统pH的稳定。

2.O2、CO2和[H+]对呼吸的影响

(1)CO2是调节呼吸最重要的生理性化学因素

一定水平的PCO2是维持呼吸的必要条件在一定范围内↑→呼吸加深加快;超过一定限度→抑制呼吸(吸入气中CO2的浓度>7%→呼吸困难;>15~20%→昏迷—CO2麻醉

机制:

1)刺激外周化学感受器(20%)2)刺激中枢化学感受器(主要)(80%)

(2)H+对呼吸的影响:

效应:

动脉血[H+]↑→呼吸加深加快动脉血[H+]↓→呼吸抑制

机制:

①刺激外周化学感受器(主要)。

②刺激中枢化学感受器。

(3)低O2对呼吸的影响:

效应:

轻度缺氧——呼吸加深加快。

严重缺氧——呼吸减弱,甚至停止

机制:

1)低O2对呼吸中枢的直接作用是抑制。

2)低O2刺激外周化学感受器而兴奋呼吸。

3.O2、CO2、H+在呼吸调节中的相互作用

CO2的作用最强,而且比单因素作用时强;H+的作用次之;O2的作用最弱。

(二)肺牵张反射

1、肺扩张反射:

是肺充气或扩张时抑制吸气的反射。

意义:

促使吸气转为呼气

2、肺萎陷反射:

是肺萎陷时引起吸气的反射

(三)呼吸肌本体感受性反射:

呼吸肌肌梭受到牵拉时,反射性引起受刺激肌梭所在肌肉的收缩,为骨骼肌牵张反射。

1.感受器:

肌梭和腱器官

2.意义:

参与正常呼吸的调节;在运动或气道阻力过大时,发挥更大的作用(克服气道阻力)

第六章消化与吸收

消化:

是指食物在消化道内被分解成小分子的过程:

机械性消化、化学性消化

吸收:

是指食物经过消化后,透过消化道黏膜进入血液和淋巴液的过程,absorption

一、消化道平滑肌的生理特性

(一)一般的生理特性

舒缩迟缓:

富有伸展性:

节律性收缩:

具有紧张性:

对某些理化刺激的敏感性:

(二)电生理特性1、静息电位(RP):

实测值:

-50~-60mv产生机制:

K+平衡电位和生电性钠泵

2、基本电节律Basalelectricrhythm(慢波Slowwave):

在静息电位的基础上产生自发性去极化和复极化的节律性电位波动,其频率较慢,故称为慢波,又称为基本电节律。

生理意义:

是胃肠平滑肌的起步电位;是胃肠平滑肌收缩节律的控制波。

3、动作电位(AP):

慢波上的AP数量决定收缩力的大小AP的产生主要依赖Ca2+的内流

三、消化道的神经支配及作用

(一)内在神经系统:

肌间神经丛(调节消化道运动)、粘膜下神经丛(消化道分泌、物质吸收、局部血流)

(二)外来神经系统:

交感神经抑制壁内神经元(主要)或直接作用→{抑制胃肠道运动和腺体分泌,但可以使括约肌收缩,唾液分泌增加。

}、副交感神经(兴奋壁内神经元→促进胃肠道运动和腺体分泌,括约肌舒张。

交感及副交感传入中枢神经系统

交感及副交感传出

局部传入肌间神经丛膜下神经丛

消化道管壁内的化学感受器和机械感受器平滑肌、分泌细胞、内分泌

细胞、血管平滑肌

消化系统的局部和中枢性反射通路。

四、消化道的内分泌功能

(一)胃肠激素:

由存在于胃肠粘膜层、胰腺内的内分泌细胞分泌的激素及由胃肠壁的神经末梢释放的神经激素

脑-肠肽:

在胃肠道和中枢神经系统双重分布的肽类物质

(三)胃肠激素的分泌方式:

远距分泌,旁分泌,神经分泌,腔分泌,自分泌

(四)胃肠激素的作用

1.调节消化腺分泌和胃肠运动2.营养作用:

促消化管组织代谢及生长3.调节其他激素的释放

第三节胃内消化

一、胃液及其分泌

(一)胃的分泌细胞外分泌细胞:

贲门腺、泌酸腺、幽门腺内分泌细胞:

G\D细胞、肠嗜铬样细胞

(二)胃液的性质、成分和作用

性质:

无色透明强酸性液体,pH0.9-1.5量:

1.5-2.5L/日

成分1、盐酸作用杀灭进入胃内的细菌与胃蛋白酶的作用有关

促进促胰液素分泌--促胰液、胆汁、小肠液分泌促Fe2+和Ca2+的吸收使蛋白质变性,易于消化

2、胃蛋白酶原:

水解蛋白质成眎、胨、少量肽和氨基酸

3、粘液和碳酸氢盐:

黏液-碳酸氢盐屏障

4、内因子:

内因子与VitB12结合形成复合物,保护VitB12不被消化酶破坏促进VitB12在远端回肠吸收

(三)胃液分泌的调节1、促进胃酸分泌的主要内源性物质⑴乙酰胆碱(ACh)⑵胃泌素⑶组胺

2.抑制胃酸分泌的内源性物质:

生长抑素、促胰液素、前列腺素、上皮细胞生长因子

3、消化期胃液分泌的调节

⑴头期胃液分泌分泌特点:

分泌量(30%)、酸度和消化力(胃蛋白酶量)比较高。

分泌量与食欲、精神因素有关。

(2胃期胃液分泌机制分泌特点:

分泌量(60%)和酸度很高。

消化力(胃蛋白酶量)<头期。

(3)肠期胃液分泌分泌特点:

分泌量少10%,酶少,消化力弱

4、消化期抑制胃液分泌的因素

⑴胃酸:

胃窦:

pH≤1.2-1.5—抑制胃酸分泌;十二指肠:

pH≤2.5—抑制胃酸分泌

⑵十二指肠内脂肪:

体液调节(肠抑胃素)(3)十二指肠内高渗溶液:

神经调节(肠-胃反射)

二、胃的运动

(一)胃运动的形式及其调节1.容受性舒张2.紧张性收缩3.蠕动生理意义:

搅拌食物,促进食物与胃液混合,以利于化学性消化;研磨固体食物;将食糜从胃体向幽门方向推进,并以一定的速度排入十二指肠。

(二)胃排空及其影响因素

1、定义:

食物由胃排入十二指肠的过程。

1)胃排空动力(胃内因素-胃蠕动)直接动力:

胃内压与十二指肠内压差原动力:

胃运动

2)胃排空阻力(十二指肠因素)

3、影响胃排空的因素

(三)非消化期的胃运动

移行性复合运动(MMC):

指非消化期胃的间歇性的强力收缩,伴有较长的静息期为特征的周期性活动,称为消化间期移行性复合运动。

意义:

清除胃内进食后遗留的残渣、脱落的细胞碎片和细菌等。

第四节小肠内的消化

一、胰液的分泌

(一)胰液的成分和作用胰液是无色、无臭的液体,人每日分泌量为1~2LpH为7.8–8.4,渗透压与血浆相等。

阳离子:

Na+、k+阴离子:

HCO3¯、Cl¯有机物:

蛋白质(多种消化酶)

1.HCO3¯:

主要作用:

中和胃酸,保护十二指肠粘膜;造成弱碱性环境,提供最适宜的PH环境

胰液是所有消化液中消化力量最强、消化功能最全面的一种消化液

(二)胰液分泌的调节1.头期胰液分泌(20%)特点:

迷走N对胰液分泌的影响是酶多水盐少

2.胃期胰液分泌:

5%-10%特点:

胰液含酶多而水盐少

3.肠期胰液分泌:

特点:

量多,酶和水盐的含量也高

二、胆汁的分泌与排出

(一)胆汁的成分和作用:

800-1000ml/day,pH7.4水和无机盐

胆盐:

肠肝循环胆色素:

血红蛋白代谢产物胆固醇:

胆结石生成无消化酶

胆盐的肠肝循环:

胆盐进入小肠后,95%以上被回肠末端粘膜吸收,通过门V又进入肝脏,再组成胆汁排入肠内,这个过程称为胆盐的肠肝循环。

(二)胆汁的作用:

乳化脂肪,促进脂肪消化分解;促进脂肪吸收;促进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促进胆汁的排泄和中和胃酸等

四、小肠的运动

(一)小肠运动形式1.紧张性收缩2.分节运动3.蠕动

(二)回盲括约肌的功能作用:

1.阻止结肠反流2.防止小肠内容物过快进入大肠

第五节大肠内消化

一、大肠液的分泌分泌物富含黏液和碳酸氢盐碱性粘液pH:

8.3-8.4。

保护肠粘膜、润滑粪便。

二、大肠的运动和排便

(一)大肠的运动形式:

1.混合运动-袋状往返运动2.推进运动-蠕动和集团运动

第七章

第一节:

能量代谢

一、机体能量的来源与利用P194

二、能量的测定:

(一)能量代谢的测定原理:

不讲

(二)与能量代谢测定有关的几个概念P197

(三)能量测定的方法:

只讲原理,不讲步骤P198

三、影响能量代谢的主要因素P201

四、基础代谢P201-203

第二节:

体温及其调节

一、体温P203

二、机体的产热和散热

(一)产热过程P206

(二)散热过程:

循环在散热中的作用-不讲P206-208

三、体温调节P208-210

Chapter8尿的生成和排出

第一节肾的功能解剖和肾血流量一、肾的功能解剖

球旁器及其功能

细胞位置功能

球旁细胞入/出球小A管壁分泌肾素

致密斑远端小管起始部NaCl感受器,调节肾素分泌

球外系膜细胞出入球小A和致密斑之间吞噬和收缩功能

(三)滤过膜的构成1、结构

Cap内皮细胞层-窗孔,Cap基膜层-网孔,肾小囊脏层足细胞的足突-裂隙膜

特点:

各层均有孔裂,并有带负电物质(糖蛋白)存在。

2、通透性特点

对分子大小的选择性----机械屏障(分子半径2.0~4.2nm),对分子所带电荷的选择性----电学屏障(带正电荷)

(四)肾脏的神经支配和血管分布

第二节肾小管和集合管的物质转运

(三)NH3的分泌与H+、HCO3-的转运的关系排酸保碱

⑴与HCO3-:

分泌NH3的同时重吸收HCO3-(等比)

⑵与H+分泌的关系:

H+分泌促进NH3的分泌

(四)K+的重吸收和分泌重吸收:

65-70%近端小管,25%-30%髓袢,远曲小管和集合管终末尿中K+由主细胞分泌

(六)葡萄糖的重吸收1.部位:

仅限于近端小管,100%重吸收

2.特点:

①继发性主动转运②葡萄糖的重吸收有一定限度

肾糖阈:

中开始出现葡萄糖的最低血糖浓度。

第三节

尿液的浓缩和稀释

尿液的浓缩

1、髓袢升支粗段——盐出2、外髓集合管——水出尿素浓度升高

3、内髓集合管——尿素出4、降支细段——水出盐高5、升支细段——盐出尿素入

直小血管的作用:

维持肾髓质高渗梯度

第四节尿生成的调节

一、肾内自身调节

(一)小管液中溶质浓度----对抗肾小管重吸收水

渗透性利尿:

由于小管液中的溶质浓度增大,渗透压增高,使水的重吸收减少而发生尿量增多的现象.(例:

糖尿病、甘露醇利尿)

(二)球-管平衡:

不论GFR如何变化,近端小管对Na+和H2O重吸收率始终占GFR的65~70%左右

生理意义:

保持尿量与尿钠的相对稳定。

肾小球滤过率出球小动脉血量管周血管血压

出球小动脉血浆胶渗压近端小管对钠、水的重吸收

二、神经和体液调节

(一)交感神经兴奋——尿量↓

1、肾血管:

小动脉收缩(入球>出球)→肾小球Cap压↓→EFP↓→GFR↓

2、球旁器:

释放肾素↑→ANG-II和醛固酮↑(RAAS)→Na+、Clˉ重吸收↑

3、近端小管、髓袢(上皮细胞含α1受体)对Na+、Clˉ、H2O重吸收↑

(二)体液调节

1、抗利尿激素(ADH)/血管升压素(VP)

ADH分泌的调节:

1.血浆晶体渗透压---最重要机体失水(呕吐、腹泻、发汗)→血浆晶体渗透压↑→渗透压感受器兴奋→ADH释放↑→水的重吸收↑→尿量↓大量饮用清水,则相反,尿量↑——水利尿

水利尿:

大量饮清水引起尿量增多的现象,称为水利尿。

2、容量

血容量(或BP)↑→心肺感受器和压力感受器兴奋→ADH释放↓→水的重吸收↓→尿量↑

3、其它因素弱的冷刺激→ADH↓(冷环境——尿多)恶心、疼痛、精神紧张、Ang-Ⅱ→ADH↑

下丘脑病变→ADH↓→尿量↑↑(尿崩症)乙醇→ADH↓

(三)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

(2)血管紧张素II(angiotensin-Ⅱ,Ang-Ⅱ)的作用:

①刺激醛固酮分泌→保Na+、水排K+②直接刺激近端小管重吸收NaCl③刺激垂体后叶释放ADH→增加水的重吸收④收缩血管—影响GFR(浓度低/高→收缩出/入球小A→GFR不变/↓)⑤kf值↓→GFR↓

(3)醛固酮来源:

肾上腺皮质球状带作用:

促进远曲小管、集合管重吸收Na+排出K+(保Na+排K+保H2O)

(4)肾素分泌的调节

A、肾内机制:

肾A灌注压↓→入球小A牵张刺激↓肾小管Na+量↓→致密斑→肾素分泌↑

B、神经机制:

急性失血→血量、血压↓→交感神经紧张性↑→肾素分泌↑

C、体液机制:

NE、AD、PGE2、PGI2—肾素分泌↑Ang-Ⅱ、ADH、ANP、NO—肾素分泌↓

(四)心房钠尿肽(ANP)作用:

使血管平滑肌舒张、促进肾排NaCl和水

机制:

ANP→鸟苷酸环化酶激活→cGMP↑→腔膜Na+通道关闭→Na+重吸收↓

入、出球小动脉舒张→肾血流量、滤过率↑抑制肾素的分泌抑制醛固酮和ADH的分泌

清除率C:

肾在单位时间内(min)能将多少毫升血浆中某一物质完全清除,这个被完全清除了的该物质的血浆毫升数,称为该物质的血浆清除率。

单位ml/min

第七节尿的排放(正反馈)

刺激交感神经使膀胱逼尿肌松弛、内括肌收缩;副交感神经使逼尿肌收缩

第九章感觉器官的功能

第一节感受器及其一般生理特性二、感受器的一般生理特性

(一)感受器的适应性刺激:

感受器最敏感的刺激形式(非适宜刺激也可以引起反应,但所需强度大)特点:

感觉阈值低

(二)感受器的换能作用:

感受器将作用于它们的不同形式的刺激能量转换为相应传入神经的AP的过程。

感受器电位特点:

局部电位非“全或无”;可总和;呈电紧张性扩布。

(三)感受器的编码功能:

把刺激所包含的环境变化信息转移到动作电位的序列之中。

(四)感受器的适应现象:

恒定强度的刺激持续作用→神经AP的频率↓(主观感觉↓甚至消失)适应≠疲劳

分类:

(1)快适应:

如皮肤触觉、嗅觉意义:

有利于探索新刺激

(2)慢适应:

如肌梭、颈动脉窦、关节囊感受器意义:

长时间检测,并随时调整。

第三节眼的视觉功能

(一)眼的折光系统的光学特性

折光部分:

角膜、房水、晶状体、玻璃体。

(二)眼内光的折射与简化眼

简化眼:

根据眼的实际光学特性,设计了与正常眼在折光效果上相同,但更为简单的等效光学系统或模型。

前后径为20mm的单球面折光体,折射率1.333,曲率半径5mm

(三)眼的调节【背】

视近物模糊物像视觉皮层

皮层-中脑束

中脑正中核

动眼神经缩瞳核

睫状神经动眼神经动眼神经

睫状环行肌收缩瞳孔括约肌收缩双眼内直肌收缩

悬韧带放松瞳孔缩小双眼会聚

晶状体变凸减少球面色像差成像于膜对称位置

物像聚焦前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工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