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猪环境控制与疾病防控策略分析 81.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795210 上传时间:2023-01-26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6.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养猪环境控制与疾病防控策略分析 8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养猪环境控制与疾病防控策略分析 8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养猪环境控制与疾病防控策略分析 8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养猪环境控制与疾病防控策略分析 8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养猪环境控制与疾病防控策略分析 8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养猪环境控制与疾病防控策略分析 81.docx

《养猪环境控制与疾病防控策略分析 8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养猪环境控制与疾病防控策略分析 81.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养猪环境控制与疾病防控策略分析 81.docx

养猪环境控制与疾病防控策略分析81

天气骤变,养猪人做好准备

核心提示:

     中央气象台17日06时发布天气预报称,未来三天,西南、江汉、江淮地区多阴雨天气,北方地区将受冷空气影响,局部地区降温达8℃,请养猪人做好防寒保温工作。

  中央气象台17日06时发布天气预报称,未来三天,西南、江汉、江淮地区多阴雨天气,北方地区将受冷空气影响,局部地区降温达8℃。

  受冷暖空气共同影响,未来三天,新疆北部和西部、青藏高原东部、西北地区东部、内蒙古中东部、东北大部、黄淮大部、江淮、江汉、华南大部、江南大部以及西南地区大部等地有小到中雨或阵雨,其中,西藏南部、云南西部、陕西东南部、四川东部、重庆北部、河南西部、湖北东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有大雨或者暴雨,上述部分地区伴有雷雨大风等强对流天气。

  17日,受弱冷空气影响,内蒙古东部、东北地区等地的部分地区将有4~6度的降温,同时伴有4~5级偏北或者偏南风。

17日起,另一股冷空气将自西向东开始影响新疆、西北地区、内蒙古大部、华北、东北地区,上述部分地区将依次有4~8度的降温,同时伴有4~6级偏北或者偏南风。

  有阴雨天气的地区注意猪舍防雨、防潮、保温工作,同时注意饲料的储藏,预防霉变。

有暴雨天气的地区重点检查猪舍防雨措施及调整运输的计划,保温同时注意通风除湿。

  出现降温和大风天气的地区重点做好保温工作,尤其是东北地区,基本上已接近冬季。

近期气候多变,着重预防仔猪腹泻和中大猪感冒,主要是猪舍的防寒保暖工作要做好。

 

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核心提示:

     中央投资25亿元,用于支持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改扩建。

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建设标准,养猪场污水和粪便应进行集中处理,其处理能力、有机负荷和处理效率应根据建场规模计算和设计,处理后应符合GB18596(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规定,以下是该规定。

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Dischargestandardofpollutantsforlivestockandpoultrybreeding

GB18596-2001

国家环境保护局2001-12-28发布2003-01-01实施

前言

  为贯彻《环境保护法》、《水污染防治法》、《大气污染防治法》,控制畜禽养殖业产生的废水、废渣和恶臭对环境的污染,促进养殖业生产工艺和技术进步,维护生态平衡,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适用于集约化、规模化的畜禽养殖场和养殖区,不适用于畜禽散养户。

根据养殖规模,分阶段逐步控制,鼓励种养结合和生态养殖,逐步实现全国养殖业的合理布局。

  根据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的特点,本标准规定的污染物控制项目包括生化指标、卫生学指标和感观指标等。

为推动畜禽养殖业污染物的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促进畜禽养殖业干清粪工艺的发展,减少水资源浪费,本标准规定了废渣无害化环境标准。

    本标准为首次制定。

  本标准由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科技标准司提出。

  本标准由农业部环保所负责起草。

  本标准由国家环境保护总局负责解释。

  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1.1主题内容

  本标准按集约化畜禽养殖业的不同规模分别规定了水污染物、恶臭气体的最高允许日均排放浓度、最高允许排水量,畜禽养殖业废渣无害化环境标准。

1.2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全国集约化畜禽养殖场和养殖区污染物的排放管理,以及这些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环境保护设施设计、竣工验收及其投产后的排放管理。

 1.2.1本标准适用的畜禽养殖场和养殖区的规模分级,按表1和表2执行。

  

表1:

集约化畜禽养殖场的适用规模(以存栏数计)

类别规模分级

猪(头)(25Kg以上)

鸡(只)

牛(头)

蛋鸡

肉鸡

成年奶牛

肉牛

I级

≥3000

≥100000

≥200000

≥200

≥400

II级

500≤Q<3000

15000≤Q<100000

30000≤Q<200000

100≤Q<200

200≤Q<400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2001-11-批准2001-12-28发布

表2:

集约化畜禽养殖区的适用规模(以存栏数计)

  类别

   规模分级

猪(头)(25Kg以上)

鸡(只)

牛(头)

蛋鸡

肉鸡

成年奶牛

肉牛

I级

≥6000

≥200000

≥400000

≥400

≥800

II级

3000≤Q<6000

100000≤Q<200000

200000≤Q<400000

200≤Q<400

400≤Q<800

注:

Q表示养殖量。

1.2.2对具有不同畜禽种类的养殖场和养殖区,其规模可将鸡、牛的养殖量换算成猪的养殖量,换算比例为:

30只蛋鸡折算成1头猪,60只肉鸡折算成1头猪,1头奶牛折算成10头猪,1头肉牛折算成5头猪。

1.2.3所有I级规模范围内的集约化畜禽养殖场和养殖区,以及II级规模范围内且地处国家环境保护重点城市、重点流域和污染严重河网地区的集约化畜禽养殖场和养殖区,自本标准实施之日起开始执行。

1.2.4其他地区II级规模范围内的集约化养殖场和养殖区,实施标准的具体时间可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确定,但不得迟于2004年7月1日。

1.2.5对集约化养羊场和养羊区,将羊的养殖量换算成猪的养殖量,换算比例为:

3只羊换算成1头猪,根据换算后的养殖量确定养羊场或养羊区的规模级别,并参照本标准的规定执行。

2定义

2.1集约化畜禽养殖场

  指进行集约化经营的畜禽养殖场。

集约化养殖是指在较小的场地内,投入较多的生产资料和劳动,采用新的工艺与技术措施,进行精心管理的饲养方式。

2.2集约化畜禽养殖区

  指距居民区一定距离,经过行政区划确定的多个畜禽养殖个体生产集中的区域。

2.3废渣

  指养殖场外排的畜禽粪便、畜禽舍垫料、废饲料及散落的毛羽等固体废物。

2.4恶臭污染物

  指一切刺激嗅觉器官,引起人们不愉快及损害生活环境的气体物质。

2.5臭气浓度

  指恶臭气体(包括异味)用无臭空气进行稀释,稀释到刚好无臭时所需的稀释倍数。

2.6最高允许排水量

  指在畜禽养殖过程中直接用于生产的水的最高允许排放量。

3技术内容

  本标准按水污染物、废渣和恶臭气体的排放分为以下三部分。

3.1畜禽养殖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3.1.1畜禽养殖业废水不得排入敏感水域和有特殊功能的水域。

排放去向应符合国家和地方的有关规定。

3.1.2标准适用规模范围内的畜禽养殖业的水污染物排放分别执行表3、表4和表5的规定。

 表3:

集约化畜禽养殖业水冲工艺最高允许排水量

种类

猪(m3/百头·天)

鸡(m3/千只·天)

牛(m3/百头·天)

季节

冬季

夏季

冬季

夏季

冬季

夏季

标准值

2.5

3.5

0.8

1.2

20

30

注:

废水最高允许排放量的单位中,百头、千只均指存栏数。

 春、秋季废水最高允许排放量按冬、夏两季的平均值计算。

表4:

集约化畜禽养殖业干清粪工艺最高允许排水量

种类

猪(m3/百头·天)

鸡(m3/千只·天)

牛(m3/百头·天)

季节

冬季

夏季

冬季

夏季

冬季

夏季

标准值

1.2

1.8

0.5

0.7

17

20

注:

废水最高允许排放量的单位中,百头、千只均指存栏数。

 春、秋季废水最高允许排放量按冬、夏两季的平均值计算。

表5:

集约化畜禽养殖业水污染物最高允许日均排放浓度

控制项目

五日生化需氧量(mg/l)

化学需氧量(mg/l)

悬浮物(mg/l)

氨氮(mg/l)

总磷(以P计)(mg/l)

粪大肠菌群数(个/ml)

蛔虫卵(个/l)

标准值

150

400

200

80

8.0

10000

2.0

3.2畜禽养殖业废渣无害化环境标准

3.2.1畜禽养殖业必须设置废渣的固定储存设施和场所,储存场所要有防止粪液渗漏、溢流措施。

3.2.2用于直接还田的畜禽粪便,必须进行无害化处理。

3.2.3禁止直接将废渣倾倒入地表水体或其他环境中。

畜禽粪便还田时,不能超过当地的最大农田负荷量,避免造成面源污染和地下水污染。

3.2.4 经无害化处理后的废渣,应符合表6的规定。

表6:

畜禽养殖业废渣无害化环境标准

控制项目

指标

蛔虫卵

死亡率≥95%

粪大肠菌群数

≤105个/公斤

3.3畜禽养殖业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

3.3.1集约化畜禽养殖业恶臭污染物的排放执行表7的规定。

表7:

集约化畜禽养殖业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

控制项目

标准值

臭气浓度(无量纲)

70

3.4畜禽养殖业应积极通过废水和粪便的还田或其他措施对所排放的污染物进行综合利用,实现污染物的资源化。

   

4监测

      污染物项目监测的采样点和采样频率应符合国家环境监测技术规范的要求。

污染物项目的监测方法按表8执行。

表8:

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配套监测方法

序号

项目

监测方法

方法来源

1

生化需氧(BOD5)

稀释与接种法

GB7488-87

2

化学需氧(CODcr)

重铬酸钾法

GB11914-89

3

悬浮物(SS)

重量法

GB11901-89

4

氨氮(NH3-N)

钠氏试剂比色法

   水杨酸分光光度法

GB7479-87

   GB7481-87

5

总P(以P计)

钼蓝比色法

1)

6

粪大肠菌群数

多管发酵法

GB5750-85

7

蛔虫卵

吐温-80柠檬酸缓冲液离心沉淀集卵法

2)

8

蛔虫卵死亡率

堆肥蛔虫卵检查法

GB7959-87

9

寄生虫卵沉降率

粪稀蛔虫卵检查法

GB7959-87

10

臭气浓度

三点式比较臭袋法

GB14675

注:

分析方法中,未列出国标的暂时采用下列方法,待国家标准方法颁布后执行国家标准。

 1)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三版),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89。

2)卫生防疫检验,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64

5标准的实施 

5.1本标准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实施统一监督管理。

5.2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可根据地方环境和经济发展的需要,确定严于本标准的集约化畜禽养殖业适用规模,或制定更为严格的地方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并报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夏季猪舍防潮的办法

一、不要用水冲猪舍地面

  即使必须冲洗地面,也必须在通风良好的晴朗天气进行,使空气和地面尽快干燥。

  夏季产房冲水降温必须考虑方式,否则会得不偿失。

我认为,夏季产房冲水,必须在通风良好和温度较高的时段进行,也就是冲洗结束后要很快使舍内变得干燥。

潮湿的环境对小猪不利,对大猪也是不利的。

  如果我们注意,夏季热死母猪的时候,往往是高温高湿同时出现的时候。

42℃高温而气候干燥,母猪不会热死;而气温37℃但湿度大时,母猪却会热死。

原因是母猪散热有一个特殊的方式,就是通过吸进干燥的空气,呼出湿润的空气,空气由干变湿时会散发大量的热量,而且散去的是母猪的内热。

猪的汗腺不发达,很难通过出汗而散热,通过呼吸散热就是一种很重要的手段了。

二、防止母猪玩水

  这可以采用变换水嘴方向的办法解决,也就是不让水喷向上方。

三、保持舍内通风

  

(1)减少影响通风效果的遮拦物;

  

(2)是注意通风口的高度,高处的通风口通风效果远低于低处的通风口,也就是地窗通风效果更好,因为低处的通风口吹入的风才能到达地面;

  (3)是机械通风的均匀度,风扇吹出的风是一股,特别是屋顶的吊扇,对保持干燥的作用并不理想;而母猪头顶的吊扇,只能使母猪头部有一些风,对空气干燥作用也不大;只有能够使舍内外空气对流的通风效果才好。

  (4)这里有一个保温箱的问题,我们注意过,许多产房在夏季时,小猪并不进入保温箱中;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保温箱的作用就成了负面的,因为保温箱是影响产房通风的重要的遮拦物,特别是如果保温箱放在了母猪头部方向,对母猪的影响是非常大的。

四、必要时采取吸湿性能好的材料如生石灰

  有人会说生石灰会发热,能提高舍内温度,不宜在夏季猪舍使用;我认为使用生石灰利大于弊,一是生石灰产生的热量微乎其微,不会使舍内温度明显提高;二是使空气干燥后,母猪吸上干燥的空气,更有利于体内热量的散失,也就是前面我们说过的高温低湿不会热死母猪,而温度没那么高但湿度大时却会死母猪。

五、降低局部湿度的办法

  如果大环境的湿度无法降低,我们也可以采用降低局部湿度的办法,比如连续阴雨天,舍内外的湿度无法降低;但仔猪保温箱的湿度却可以降低,最简单的办法一是准备充足的干燥垫草,及时更换;二是使用炉火将垫草或垫板烤干。

这么做的原因,是因为需要干燥环境的是仔猪,而仔猪绝大部分时间是在保温箱中或者是铺板上度过的,局部的干燥足以解决潮湿带来的问题。

我们曾在一个猪场的夏天,采用编织带内装干燥稻草做为保温箱垫料的办法,其效果远远优于单纯的木垫板;因为稻草缝隙大,透气性好,而且便于更换;而木垫板在小猪撒尿或拉稀后却很难干燥。

规模化猪场生物安全体系的建立

 规模化养猪的目的是在有限的空间采用工厂化方式饲养尽可能多的猪群,从而获得最大利益回报。

而健全的生物安全体系能够最大限度的降低猪场爆发疾病的风险,这是国外发达养猪业国家若干年前形成的共识。

那么规模化猪场如何建立生物安全体系,需要我们的探索。

一、规模化猪场呼唤生物安全体系的建立

  当前规模化猪场中经过高度选育的猪群对疾病的特异和非特异抵抗的免疫记忆逐代减少,有限的空间和较高的饲养密度进一步加剧猪群抵抗力的降低。

各型猪场都存在疫病泛滥,治疗困难,生产猪繁殖性能不佳,猪群生产性能低的问题。

同时如何通过各种手段打断疫病流行的三个环节,建立健康猪群,防止疫病的发生,保证猪场正常生产发展,获得更高的生产性能和经济效益,是摆在每一个养猪人面前的问题,这就是生物安全体系建立的依据和背景。

二、生物安全体系的内涵

  集约化种猪场生物安全体系就是通过各种手段以排除疫病威胁,保护猪群健康,保证猪场正常生产发展,发挥最大生产优势的方法集合体系总称。

总体包括:

猪场环境控制,猪群的健康管理,饲料营养,饲养管理,卫生防疫、药物保健、免疫监测等几个方面。

大致而言,也就是这些内容:

  1防止猪场以外有害病原微生物(包括寄生虫)进入猪场;

  2防止病原微生物(包括寄生虫)在猪场内的传播扩散;

  3防止猪场内的病原微生物(包括寄生虫)传播扩散到其他猪场。

三、实施生物安全体系需要操作的事宜

  1防止外界病原微生物进入猪场

  防止外界病原微生物进入猪场就是切断病原微生物进入猪场的一切途径,主要包括:

  ⑴猪场场址的确定:

是猪场生物安全体系中最重要的要素。

猪场选址具备防疫排污条件,具备水源,电源条件,具备交通,通风向阳条件。

由于这些因素互为影响,因此,有必要建立场址生物安全风险评估标准,根据拟建猪场健康等级,量化评估场址是否符合健康要求以及定期量化评估已建猪场场址生物安全风险的变化可能对猪群可能造成的影响。

  ⑵猪场围墙和大门,猪场和生产区入口处淋浴或消毒级登记制度,这个一般猪场做的都很好。

  ⑶出猪台设施:

在猪场的生物安全体系中,出猪台设施是仅次于场址的重要的生物安全设施,也是直接与外界接触交叉的敏感区域,因此建造出猪台时需考虑以下因素:

  ①划分明确的出猪台净区和脏区,猪只只能按照净区一脏区单向流动,生产区工作人员禁止进入脏区;

  ②出猪台的设计应保证冲洗出猪台的污水不能回流到出猪台;

  ③建造防鸟网和防鼠措施;

  ④保证出猪台每次使用后能够及时彻底冲洗消毒。

  ⑷人员和物质,物品管理:

前者包括本场工作管理人员和外界来访者,后者包括猪场使用的设备,物资和食品

  ⑸饲料,车辆管理,做好周围免疫:

据统计数据表明,猪群80%以上肠道健康问题与饲料有关,因此控制饲料及其原料,加工和运输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生物安全风险,可以明显降低猪群健康问题的发生几率

    ⑹水源和有害物质管理:

包括猪场人员饮用水和猪只饮水,应定期添加次氯酸钠2-4PPM消毒净化饮水;饮水常规检测:

目的在与检测饮水水质变化,每年检测2次主要监测大肠杆菌数。

有害生物包括其它畜禽动物和家养宠物,野生动物,鸟类,苍蝇,蚊虫和啮齿类动物,再就是垫料和引进种源或其他遗传物质管理。

 2防止病原微生物(包括寄生虫)在猪场内的传播扩散。

  场内控制病原扩散的生物安全措施是猪场生物安全体系重要组成部分,其控制措施如下:

  ⑴猪舍的建造布局合理,生产区内脏区和净区交界处的控制,同时做好粪便和死猪处理:

  ①从生产区脏区进入净区,更换净区衣服鞋帽(或更换胶鞋)或脚底经过交界处的3-5%NaOH脚浴消毒盆,反之亦然;

  ②净区物品和生产工具的清洗消毒均在净区中进行,禁止进入脏区;

  ③脏区物品须经充分消毒后才能进入净区;

  ④各阶段生产工具和物品专舍专用,禁止混用。

  ⑵单一种源管理:

  ①确定健康等级高于本场的种源提供场作为后备种猪更新来源(理想状态是首批种猪提供场),禁止从不明健康状态场和健康等级低于本场的种源提供场引种;

  ②引种前,根据实验室监测结果确定本场引种的最佳时机和了解种源提供场的健康状态确定是否适合引种;

  ③即使是单一种源(包括本场自留后备母猪)混入基础母猪群前必须经过一定时间的隔离适应技术措施处理。

  处理好猪场粪便和污水,人员的来往,车辆和特殊物品管理,做好周围免疫等等也就可以防止猪场内的病原微生物(包括寄生虫)传播扩散到其他猪场。

四、养猪人必须重视这一体系的建立和操作

  总之,集约化猪场生物安全体系的建立重点是群体的疫病控制,在目前疫病复杂的形势下,通过健全环境、猪群的健康、卫生防疫、营养、兽医管理各方面的努力,建立可靠的生物安全体系,切实采取综合性的管理和技术措施,才能有效地控制疫病的发生和发展,确保猪场的生物安全,保证猪场可持续发展。

控制口蹄疫如何消毒

切断传播途径和消灭传染源消毒工作是切断疫病传播途径、杀灭或清除存活在猪场内外环境及猪体表病原体的有效办法。

消毒工作能减轻外界病原对猪群的压力,免疫工作中疫苗效力的充分发挥,需要以清洁卫生、消毒工作为基础,在存在口蹄疫强毒而且污染严重的猪场,即使是质量优良的口蹄疫浓缩疫苗,使用效果也不能得到充分发挥。

  特别近年来疫情较复杂,口蹄疫病原多型易变,疫苗的效果有时不很理想,更应重视消毒工作。

口蹄疫病毒属于非囊膜病毒,对外界环境因素和化学消毒药抵抗力很强,对酸性和醛类、卤素类消毒剂敏感。

可使用复合醛类、碘制剂、氯制剂、过氧化物等消毒剂对栏舍、猪群、环境消毒。

  生产上可应用“复合醛”等消毒液,按1:

200~1000的比例稀释,对生活管理区、生产区猪舍内外环境,包括栏舍、场地和用具、器械、排水道、空气以及公猪、母猪、生长育成猪全身体表(寒冷天气除外)等方面的消毒,还应注意一些卫生死角,如装猪台、污水沟、储水池、食槽、保温箱等场所、设施的消毒。

  消毒前必须先进行严格的清洗工作,才能达到较好效果。

正常情况下,生产区环境每月大消毒一次,猪舍每周消毒1~2次、冬天封闭期和特殊情况每周消毒2~4次。

猪场应实施“全进全出”的生产模式,在每批猪全部转出后,猪栏先经过严格清洗,再用高效的消毒剂进行严格消毒消毒后经空置净化5~7天,然后转入新的猪群。

每年更换2~3种不同性质的消毒液,避免病毒对同类消毒剂产生耐药性而变得不敏感。

口蹄疫常用消毒剂过氧乙酸的正确使用

预防口蹄疫猪场消毒最常用和有效的消毒剂是过氧乙酸。

过氧乙酸属于过氧化物类消毒剂,它具有强氧化能力,可有效杀灭各种微生物。

16%至20%是过氧乙酸的合格浓度,浓度为15%的过氧乙酸也可以使用。

目前,市场上销售的过氧乙酸原液就是指浓度为15%-20%的原液。

过氧乙酸浓度在12%以下就不能继续使用,浓度过低将影响消毒效果。

正确使用方法:

  稀释:

将浓度为15%-20%的过氧乙酸原液稀释到0.3%-0.5%才可以消毒使用。

例如,15%的过氧乙酸加50倍的水,稀释到0.3%才能用于消毒。

稀释时要特别注意,不能把浓度为15%-20%的原液当成100%的原液进行稀释。

  消毒:

将稀释到0.3%-0.5%的过氧乙酸溶液,按每立方米8毫升计算,在消毒场所无人的情况下,用气溶胶喷雾器对消毒空间进行喷雾,喷雾器可产生气溶胶——小于20微米的雾滴,这些雾滴能够漂浮在空气中,增加与空气中病毒的接触频率,从而杀灭空气中的病毒,作用1小时后通风。

  如果没有气溶胶喷雾器,可以用15%-20%的过氧乙酸兑水进行加热蒸发。

按照每立方米空间7毫升15%-20%的过氧乙酸原液,加7毫升水进行配比,放置在容器中用电热板加热蒸发,但注意不要蒸干,作用1小时后通风。

这种作法,将过氧乙酸原液加水是为了增加空气中的湿度,杀灭病毒效果较好。

  携带:

过氧乙酸不稳定,浓度大于20%容易爆炸。

运输中更不能过浓,浓度大于16%就比较危险,要防止摇摆、震荡和高温。

注意事项:

  1、放置在阴凉避光处。

  2、过氧乙酸稳定性较差,配制好后,应在一星期内使用,否则浓度会降低,影响使用效果。

点评

  有资料介绍0.2%-0.3%的过氧乙酸溶液可以带猪消毒,使用过的朋友可以发表一下使用效果。

这种浓度的溶液刺激气味大吗?

会不会引发猪的呼吸道疾病?

猪场消毒程序及消毒要点

一、人员消毒

  工作人员进入生产区净道和猪舍要经过洗澡、更衣、紫外线消毒。

养殖场一般谢绝参观,严格控制外来人员,必须进入生产区时,要洗澡,换场区工作服和工作鞋,并遵守场内防疫制度,按指定路线行走。

进入养殖场的人员,必须在场门口更换靴鞋,并在消毒池内进行消毒,场门口设消毒池,用2%~3%火碱溶液(氢氧化钠),3天更换一次。

  有条件的养殖场,在生产区入口设置消毒室,在消毒室内洗澡、更换衣物,穿戴清洁消毒好的工作服、帽和靴经消毒池后进入生产区。

消毒室经常保持干净、整洁。

工作服、工作靴和更衣室定期洗刷消毒,每立方米空间用42毫升福尔马林熏蒸消毒20分钟。

工作人员在接触畜群、饲料、种蛋等之前必须洗手,并用1:

1000的新洁尔灭溶液浸泡消毒3~5分钟。

二、环境消毒

  猪舍周围环境每2~3周用2%火碱消毒或撒生石灰一次,场周围及场内污水池、排粪坑、下水道出口,每月用漂白粉消毒一次。

在大门口猪舍人口设消毒池,使用2%火碱或5%来苏儿溶液,注意定期更换消毒液。

每隔1~2周,用2%~3%火碱溶液(氢氧化钠)喷洒消毒道路;用2%~3%火碱,或3%~5%的甲醛或0.5%的过氧乙酸喷洒消毒场地。

  被病畜(禽)的排泄物和分泌物污染的地面土壤,可用5%~10%漂白粉溶液、百毒杀或10%氢氧化钠溶液消毒。

停放过芽抱所致传染病(如炭疽、气肿疽等)病畜尸体的场所,或者是此种病畜倒毙的地方,应严格加以消毒,首先用10%~20%漂白粉乳剂或5%~10%优氯净喷洒地面,然后将表层土壤掘起30厘米左右,撒上干漂白粉并与土混合,将此表土运出掩埋。

在运输时应用不漏土的车以免沿途漏撒,如无条件将表土运出,则应加大漂白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教育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