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 镇.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794972 上传时间:2023-01-26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9.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乌 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乌 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乌 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乌 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乌 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乌 镇.docx

《乌 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乌 镇.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乌 镇.docx

乌镇

乌镇

历史沿革乌镇乌镇古名乌墩、乌戍。

乌镇处于河流冲积平原,沼多淤积土,故地脉隆起高于四旷,色深而肥沃,遂有乌墩之名。

距乌镇9公里处有一村叫红墩,其镇志上说:

“红墩在镇西,地脉坟起,厥土赤壤,村以是名。

”又旁有一村名紫墩,就是因为多紫色石土的缘故。

乌镇历史渊源流长,根据镇东“谭家湾古文化遗址”出土的陶器、石器、骨器、兽骨等的鉴定,该处属于马家浜文化类型,处于新石器时代。

可见,六千多年前,乌镇的祖先繁衍、生息在这里。

春秋时期,乌镇是吴越边境,吴国在此驻兵以防备越国,“乌戍”就由此而来。

唐之后,乌镇没有再称“乌戍”的史实。

秦时,乌镇属会稽郡,以车溪为界,西为乌墩,属乌程县,东为青墩,属由拳县,乌镇分而治之的局面由此开始。

唐时,乌镇隶属苏州府。

唐咸通十三年(872)的《索靖明王庙碑》首次出现“乌镇”的称呼,这一时期的另一块碑《光福教寺碑》中则有“乌青镇”的称呼。

元丰初年(1078),已有分乌墩镇、青墩镇的记载,后为避光宗讳,改称乌镇、青镇。

(南宋宋光宗登基,他的名字是个怪僻字,“惇”,念“敦”,于是天下念“惇”的字全不能用,自此之后乌墩就定称为乌镇。

)1950年5月,乌、青两镇合并,称乌镇,属桐乡县,隶嘉兴,直到今天。

地理位置乌镇地理位置乌镇位于东经120°54′,北纬30°64′。

地处浙江省嘉兴市(地级市)桐乡市(县级市)北端,西临湖州市南浔区,北接江苏苏州市吴江区,为二省(浙江,江苏)三市(嘉兴,湖州,苏州)交界之处。

乌镇是一个有1300年建镇史的江南古镇。

十字形的内河水系将全镇划分为东南西北四个区块,当地人分别称之为“东栅、南栅、西栅、北栅”。

自然环境气候乌镇景色乌镇隶属桐乡市地处东南沿海,属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

冬暖湿润,四季分明,雨水丰沛,日照充足。

具有春湿、夏热、秋燥、冬冷的气候特点。

年平均气温16.5℃。

1月最冷,月平均气温4.1℃,极端最低气温-11.0℃,出现在1991年12月30日。

7月最热,月平均气温28.5℃,极端最高气温39.8℃,出现在2009年7月20日。

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0℃的平均回暖初日在3月17日,结束日在11月26日。

无霜期243.6,年雷暴雨日32.1天,年大雾日30.8天,年降雪日9.6天。

年平均降水量1243.8毫米。

年季变化大,1999年最多降水量1755.6毫米,2003年最少,降水量774.4毫米。

全年有两个主要雨季,第一个雨季在3~6月,其中3~4月为春雨期,降水量在370.6毫米~108.7毫米之间,占年降水量的18.2%。

5~6月是主汛期,称为梅雨期,降水量在715.3毫米~94.7毫米之间,占全年降水量的24.3%。

第二个主要雨季在9月,称为秋雨期。

年雨日平均140.2天,雨日最多为2010年达154天,最少为1986年仅120天。

年平均日照1798.8小时。

其中,7月、8月最多,月平均日照分别为208.5小时和206.0小时。

1月、2月最少,月平均日照分别为113.0小时和107.4小时。

年平均蒸发量1484.8毫米。

年平均相对湿度为79%,幅度在76%~82%之间。

主要灾害性天气有暴雨、干旱、台风、连阴雨、寒潮、雷电及大风等。

[1]自然资源土地资源乌镇境内土壤为江、海、湖泊沉积物,土壤分属水稻土和潮土两类,土地肥沃,适宜种植水稻和经济类作物。

全市有耕地3.88万公顷,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53.3%。

其中:

水田2.86万公顷,旱地1.02万公顷,分别占耕地面积的73.7%、26.3%。

桑园0.83万公顷,占全市总面积的11.7%。

生物资源主要植物资源有485种,其中藻类12种、苔藓植物10种、蕨类植物8种、裸子植物20种、被子植物458种。

主要动物资源有无脊椎动物198种,脊椎动物217种。

水资源境内河流属长江流域太湖运河水系。

市境河流南接海宁长安上塘河水系,北经澜溪塘与江苏省接壤,京杭大运河流经市境段长41.77千米。

全市有骨干河道46条大部分河道与运河垂直相交,呈网状分布,与运河桐乡段相连的河道主要有金牛塘、白马塘、康泾塘、长安塘、含山塘、灵安塘、羔羊塘、西圣埭塘、长山河等,河道总长2401千米,水域面积合计46.3平方千米,占全市总面积的6.73%,河网密度为3.3千米/平方千米。

属典型的江南水网平原。

人口民族2012年底,乌镇总人口56367人,其中农业人口46381人。

总户数16254户,其中农业户数11966户。

人口出生率7.57‰,比上年上升1.8%,死亡率8.45‰,比上年上升0.5%,自然增长率达到-0.88‰。

计划生育符合率98.35%,一孩率为83.69%。

经济建设2012年,全镇财政总收入13831万元。

全镇实现生产总值(现价)达228671万元,比上年增长15.2%。

其中:

第一产业增加值25487万元,比上年增长44%,第二产业增加值91031万元,比上年增长10.9%,其中工业增加值78582万元,比上年增长8.5%,第三产业增加值112153万元,比上年增长13.6%。

按户籍人口计算,全镇人均生产总值达到40568元,比上年增长17.3%。

全镇工农业总产值达100.5亿元,比上年增长7.1%。

第一产业乌镇2012年农业总产值达到41675万元,比上年增长3.99%。

其中,农林牧渔服务业实现产值1930万元,比上年增长2.3%;林业实现产值968万元,比上年增长49.6%;农业实现产值18676万元,比上年增长29.9%,畜牧业实现产值23835万元,比上年降低4.8%,渔业实现产值558万元,比上年降低51.7%。

共有农业农头企业5家,实现销售收入43849万元,比上年增长8.8%。

共有农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7个,成员554户。

农电、水利等基础设施投资662万元。

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49045千瓦,比上年降低1.5%。

第二产业乌镇景色乌镇工业以农副产品加工和成衣制造、出口为特色。

耕地6万余亩,是全国粮食主产区之一。

蚕茧为乌镇特产之首,小湖羊皮、杭白菊享誉中外,发展猪、羊、鸭、淡水鱼等养殖业。

乌镇2012年实现工业总产值96.3亿元,同比增长9.8%,其中:

规模企业完成23.2亿元,同比增长4.9%。

全年完成工业增加值21.97亿元,同比增长12.5%,其中:

规模企业完成3.95亿元,同比增长1%。

实现利税5.89亿元,同比增长5%,其中实现利润2.89亿元,同比增长9.7%。

其中:

规模企业完成利税1.79亿元,同比增长16%,实现利润1.12亿元,同比增长35.2%。

规模企业新产品产值实现7.95亿元,同比增长23.4%。

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的比重为34.3%。

全镇规模以上企业能源消费量为39748吨标煤,同比降低11.8%;万元产值能耗0.17,同比下降15.9%。

净增规模企业7家,总数达到36家。

其中销售超亿元的有6家,比上年减少3家。

建筑业生产稳定发展,各项主要指标完成良好。

完成建筑业增加值1.24亿元,比上年增长28.3%。

其中产值超亿元企业二家。

第三产业乌镇景色2010年,乌镇投资一亿元建设集观光、休闲、生产于一体的华章生态农业园区。

有序推进两新工程,全镇布点1+8新村规划,有机结合新市镇建设与打造乌镇国际旅游区。

种植花卉苗,品种调整使花卉苗木生产正常,销售量增长,农业效益增加,新农村建设取得长足发展,整治村庄、建设示范村、信息化建设、农民素质教育与阳光工程、远程教育党员取得成效。

2012年乌镇交通运输业实现总收入5634万元,同比降低8.1%完成邮政业务总量380万元,同比增长1%。

镇内电话用户数达13862户,比上年末增长0.3%,程控电话每百人普及率24.6%,每百户普及率达85.3%。

宽带上网达7437户,比上年末增长45.8%,每百人普及率13.2%。

乌镇旅游人数达600.83万人次,增长16.8%,门票收入达3.43亿元,同比增长22.1%。

2012年乌镇批发零售行业实现总收入96684万元,比上年增长12.9%。

住宿业实现总收入6246万元,比上年增长36.7%,餐饮行业实现总收入11315万元,比上年增长17.2%。

新增限上服务业企业5家,累计达到13家。

2012年乌镇规模企业完成外贸出口交货值8.29亿元,同比增长3.4%。

完成市外内资34483万元,其中工业2628万元,服务业31855万元。

浙商回归完成36855万元。

社会事业教育事业2012年乌镇有二所中小学达一星级学校,植材小学达到二星级学校,被评为嘉兴市文明单位和省绿色学校。

2012年初中共毕业人数443人。

初中升入高中段人数435人,占98.2%。

全镇共有中小学校3所,在校学生3575人,学龄儿童入学率达100%。

幼儿园1所,在园幼儿人数150人。

科技事业2012年乌镇新申报国家级科技创新基金项目1个。

申报省级新产品研发8项,市级重点科技项目5项,市级新产品研发9项,新申请专利140项。

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2141人。

其中:

社会科学技术人员451人,有高级职称16人,中级职称人员231人。

有科普宣传橱窗21个,百米科普长廊1个,有苗木、养鸭两个专业技术协会,省级科普示范基地1个,嘉兴市科普示范村、社区15个,桐乡市科普示范村5个。

文体事业2011年拥有体育小组16个(门球、篮球、乒乓球、游泳、象棋、桥牌、武术、秧鼓、腰鼓、健身队、健身球、健身操、空竹、踏白船、排舞、体育舞蹈队)。

2012年全镇共有图书馆(室)25个,藏书9.3万余册,文化站一个,电影放映队一个,放映影片250场次,观众人数达23800余人(次)。

广播站一个,有线广播喇叭10915只,有线电台一座,电视平均每日播放24小时。

广播喇叭入户率85%以上,有线电视入户率93%。

社会保障2012年乌镇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591元,比上年增长12.9%。

农民人均纯收入18312元,比上年增长15.3%。

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23.8亿元,人均储蓄存款余额42268元,同比增长20.3%。

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42.96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94.45平方米。

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7423人,基本职工养老保险17609人,新增失地农民参保3670人。

农村合作医疗参保人数38009人,参保率达98%。

全镇享受低保人数529人。

拥有敬老院1个,安置58人,年末有社会办福利企业5个,安置“四残”人员259人。

有医疗卫生机构11个,其中:

市级医院1个,卫生服务站10个,共有病床120张。

拥有卫生技术人员232人,其中:

医生99人。

基础设施至2011年,乌镇自来水覆盖率达100%,有广播电视站及市级医院、精神病专科医院、卫生院及戒毒所等。

水上客运码头、汽车站、禽蛋专业市场、小商品市场及垃圾填埋场各一个,农贸市场3个,占地50亩和15亩的停车场各一个。

全镇共有图书馆(室)16个,文化站,电影放映队各一个。

景点介绍乌镇景色乌镇具典型江南水乡特征,完整地保存着原有晚清和民国时期水乡古镇的风貌和格局。

陈运和诗《乌镇剪影》赞“一个现代文明影响不大的世界一张古老色彩依然浓重的史页”。

以河成街,街桥相连,依河筑屋,水镇一体,组织起水阁、桥梁、石板巷、茅盾故居等独具江南韵味的建筑因素,体现了中国古典民居“以和为美”的人文思想,以其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和谐相处的整体美,呈现江南水乡古镇的空间魅力。

总体格局,河网在乌镇内和主干道重合,连桥成路,流水行船,作成亦路亦水的形式。

这个水网体系连接京杭运河、太湖和乌镇的池塘、水井,理想地解决了农作、饮用、排水、观赏、运输等水问题。

在乌镇的布局中,由于历史上曾地跨两省(浙江、江苏)、三府(嘉兴、湖州、苏州)、七县(乌程、归安、崇德、桐乡、秀水、吴江、震泽),加之吴越文化的积累、沉淀,观念上明显受中国传统儒文化和运河商业文化的影响,多轴线明确、卑尊有序的各式住宅。

小桥流水,桥是江南水乡古镇不可或缺的。

现30多座其中西栅有通济桥、仁济桥,中市及东栅有应家桥、太平桥、仁寿桥、永安桥、逢源双桥;南栅有福兴桥和浮澜桥;北栅有梯云桥和利济桥。

这些桥最早建于南宋,大多始建或重建于明清,有些桥还题有桥联。

东栅东栅区东栅区,2001年,乌镇保护开发东栅工程东栅景区正式对外开放,一期景区面积约0.46平方公里,保护建筑面积近6万平方米,是中国著名的古镇旅游胜地。

景区游程达2公里,由东栅老街、观前街、河边水阁、廊棚组成,工程全部完工后,东栅景区占地面积约为0.9平方公里,设有十多个景点。

西栅景区西栅景区西栅,西栅位于乌镇西大街,毗邻古老的京杭大运河,并有公路直通江苏、苏州和桐乡市区,交通十分便利,与东栅以旅游观光为主题不同,西栅打造的是商务旅游、休闲度假为主。

西栅景区占地3.4平方公里,纵横交叉河道9000多米,需坐渡船出入,有古桥72座,河道密度和石桥数均为全国古镇之最,景区内保存有精美的明清建筑25万平方米,横贯景区东西的西栅老街长度达1.8公里,两岸临河水阁绵延1.8公里余。

景区北部区域则是五万多平方米的天然湿地。

江南百床馆江南百床馆,江南百床馆,是中国第一家专门收藏、展出江南古床的博物馆,坐落在乌镇东大街210号,又称赵家江南百床馆厅,面积约1200多平方米,内收数十张明、清、近代的江南古床精品。

馆内第一展厅陈列的有:

明·马蹄足大笔管式架子床等,采用木架构造形式,强调家具形体的线条形象;第二展厅的有清·拔步千工床等床,用料为黄杨木,长217公分,深366公分,高292公分,前后共有三叠,此床历时3年方才雕成,用工千余,故有其名。

江浙分府江浙分府江浙分府,江浙分府明代称浙直分署,是乌镇历史上特有的一个政府机关。

职掌巡盐捕盗,兼理地方词讼,俗称二府衙门。

自明朝嘉靖间设立,至民国初撤销,几经革复,数易其址,历时三百七十余年。

江南民俗馆江南民俗馆江南民俗馆,展示了晚清至民国时期乌镇民间有关寿庆礼仪、婚育习俗和岁时节令等民俗。

蜡像塑出婚丧嫁娶的话剧。

衣俗厅以实物、蜡像、照片等不同手段展示百余年前江南民间穿着习俗。

节俗厅通过一年不同节气中乌镇人不同的生活习俗,比如春节拜年、元宵走桥、清明香市、立夏秤人、端午吃粽、水龙大会、天贶晒虫、中元河灯、中秋赏月、重阳登高、冬至祭祖等,展示江南水乡。

婚俗厅以喜堂拜堂为中心,通过新人、媒婆、父母等人物以及花轿、嫁妆等实物展示婚庆的热闹场景。

寿俗厅以老人祝寿为主题,通过厅堂的吉庆实景和字画、寿幛、寿桃、寿面等特有的做寿物品。

江南木雕陈列馆江南木雕陈列馆江南木雕陈列馆,这里原是东栅徐家的豪宅,又名百花厅,以其木雕精美而闻名。

的正室偏屋内更陈列了丰富的中国古代木雕精品器件。

木雕馆里的木雕取材丰富,有“八仙过海”、“郭子仪祝寿”等民间传说,有“打渔”、“斗蟋蟀”、“敲锣打鼓”等生活场景,也有“龙凤呈祥”、“松鼠吃葡萄”、“梅兰竹菊”等传统图样,刻画出具有江南地方特色的民俗风情。

余榴梁钱币馆余榴梁钱币馆余榴梁钱币馆,余榴梁,土生土长的乌镇人,钱币收藏大家,著有《中国花钱》、《中国鉴赏与收藏》、《钱币》、《钱币漫谈》、《钱币学钢要》、《世界流通铸币》等十多部学术专著。

他苦心集藏四十年,拥有世界上2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历代钱币近26000余种,其中有金属流通货币、纸币、花钱等,材质有金、银、铜、铁、锡、铝、铅、锑、陶、镍、纸、竹、骨、琉璃、塑料等15种,上起夏商,下至现代。

文昌阁文昌阁文昌阁,立志书院门前河埠上有一幢楼阁,名文昌阁。

书院与阁之间,仅隔一条不宽的观前街。

旧时读书人到文昌阁,一般都有下人陪同乘坐小船前来。

小船就泊在阁下的河埠边,读书人上楼,下人就在过道两旁的长凳上坐着等候。

宏源泰染坊宏源泰染坊中国的蓝印花布世界闻名,乌镇则是蓝印花布的原产地之一。

宏源泰染坊始创于宋元年间,原址在南栅,清光绪迁址于此,系蓝印花布制作基地,也是蓝印花布制品集散中心。

在宏源泰染坊,可以看到传统工序的全过程演示,也可以在前面的店铺中带一些蓝印花布的成品回家。

对门还有一家蓝印花布原料作坊,有几个老妈妈在轧棉籽、纺纱线、织棉布。

[2]茅盾故居茅盾故居茅盾故居,茅盾故居是嘉兴市迄今唯一的中国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坐落在乌镇市河东侧的观前街17号,四开间两进,层木结构楼房,坐北朝南,总面积约450平方米。

故居分东西两个单元,是茅盾的曾祖父分两次购买。

故居包括卧室、书房、餐厅等建筑,其家具与布置仍是茅盾当初居住时的样子。

古戏台古戏台,修真观戏台是道观的附属建筑,建于清乾隆十四年(1749),与修真观一样屡遭毁损,但1919年的那次修缮后,便一直保持到今天。

戏台占地204平方米,北隔观前街与修真观相对,南临东市河,东倚兴华桥。

戏台为歇山式屋顶。

台为两层,底层用砖石围砌,进出有边门和前门。

边门通河埠,底层后部有小梯通楼台,亦可通过翻板门从河埠下到船里。

楼台分前后两部分,后部是化妆室;前部是戏台,正对广场。

汇源当铺汇源当铺在应家桥和南花桥之间,五开间的门面,楼上楼下,1.8米高的柜台。

据《乌青镇志》记载,乌镇典当行最多时达13家,到了1931年,只有汇源当1家还支撑。

当铺四周有高墙围护,靠外墙脚均用一人头高的条石筑就,使盗贼无法翻墙、掘洞,更有高出屋顶的更楼有人日夜瞭望。

大门用不易着火的厚实的银杏木制成,外包铁皮,内有坚实的门闩、落地闩。

进门有关帝堂,以示忠义为本,兼有驱除邪恶的企求。

头埭为店厅,是收兑典物的交易场所,除汇源当外都设有高柜台、木栅栏。

当典物者递上衣物后,听凭当里朝奉居高临下吆喝开价,低人一头。

后埭是库房,为了防火,埭与埭的舍房各不相连,庭院中放了不少挑满水的七石缸,称之为“太平缸”。

汇源当是徐东号第九世孙徐焕藻(茗香)于道光年间创办的。

昭明书院昭明书院昭明书院得名于曾在乌镇筑馆读书的南朝梁昭明太子萧统。

书院坐北朝南,半回廊二层硬山式古建筑群。

主楼为图书馆,收藏有文化、社会科学、艺术、休闲旅游等方面的图书和杂志可供阅览,并设有电子阅览室、讲堂、书画、教室等。

中为校文台,为著述编校之处。

前方庭园中有四眼水池,四周古木参天,浓荫匝地。

乌镇大戏院乌镇大戏院乌镇大戏院里经常有传统演出,演出的曲目除了评弹、大书外,还有乌镇地方说唱---三跳。

三跳是长期流行于乌镇一带农村的以说唱古今通俗小说为主体的叙事性曲艺形式,艺人演出时所用道具为三段毛竹板,俗称“三跳板”,故名其曲艺为“三跳”。

旅游指南最佳时节乌镇一年中最美的季节是春天与秋天,特别是清明时节。

从清明节(阳历4月5日前后)开始,约半个到一个月的时间内,被茅盾先生称为“中国农村的狂欢节”的香市热热闹闹地展开。

到时能观赏到各种极富民间特色的民情风俗活动。

乌镇一天中最美的时候是清晨与傍晚。

清晨,河道上会漫起薄薄的雾气,仿佛梦境。

傍晚,夕阳西照,游人散尽,一个生活着的乌镇出现在眼前。

交通乌镇景色飞机目前只有杭州萧山机场有直达乌镇的班车,其他地方都需要下机后周转汽车或火车前往乌镇。

汽车目前,上海、杭州、南京、温州、绍兴、苏州已开通直达乌镇的旅游专线,游客可到各旅游集散中心乘坐。

除此之外,到乌镇的一般路线是目的地——桐乡——乌镇或者目的地——嘉兴——乌镇。

其中,汽车是最方便的到达方式。

上海、杭州、苏州、南京均有直达乌镇的班车。

另外,为方便游客一站式出游,乌镇旅游公司和邻近大中城市客运部门联合推出了公路旅游专线,现已开通上海、杭州、南京到乌镇的三条专线,游客可到各旅游集散中心乘坐。

乌镇没有铁路站,坐火车来乌镇旅游,也可先转车到嘉兴或者桐乡之后再到乌镇。

火车乌镇没有火车站,前往乌镇旅游,坐火车可到乌镇周边地区之后再到附近汽车站进行中转。

如果是从桐乡火车站直接前往乌镇,站前广场将专门设置从桐乡站直达乌镇的公交车。

到达桐乡火车站后,可直接换成k282路公交车,直接抵达乌镇汽车站,桐乡火车站发往乌镇的公交首末班时间为7:

40和17:

50,每隔30分钟一趟,票价5元,用时在半小时左右。

观光车乌镇景色乌镇东栅景区与西栅景区之间有免费班车接送,营运时间通常为7:

30-17:

20。

周一至周四的班车间隔时间为20分钟,周五至周日的班车间隔时间为10分钟。

轮渡西栅市河上的船分两种,一种是公交船,公交船以安渡坊为起点,到下一个码头为一站,每站5元,全程大约6站,需在专门的售票窗口买代币,持币上船,但是只有白天提供;另一种为游船,也是全程船,白天120元/船/单程,每船6人;夜晚180元/船/单程,每船6人,在安渡坊和如意桥两个船码头都能买票上船。

美食乌镇三百酒白水鱼,乌镇水域的野生鱼类,生长在无污染的河流中,其肉嫩味美,属稀有淡水珍品。

无论清蒸、红烧,都是难得美味。

三白酒,三白酒是乌镇人的美酒,天然原料纯手工酿成。

何谓三白酒?

《乌青镇志》上说:

“以白米、白面、白水成之,故有是名”。

三白酒除了55℃的三白酒外,还生产12℃的白糯米酒以及4℃的甜白酒。

姑嫂饼,乌镇姑嫂饼是桐乡乌镇的传统名点。

据《乌青镇志》记载,距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

民间传说它是因姑嫂二人斗气而成,故名姑嫂饼的形状酷似棋子饼,比棋子饼略大。

三珍酱鸡,选用本地农民当年放养的土种雌鸡作原料。

整只原汁浸烧,三次出汤;再放入上等酱油、黄酒、白糖和香料等佐料焖烧;出锅后又得涂上一层麻油,外观酱红油亮,入口脆嫩鲜美,后味无尽,现已有方便携带的真空包装产品。

红烧羊肉,乌镇的红烧羊肉选料十分讲究,一定要以当年的“花窠羊”即青年湖羊为原料,这种羊肉肉嫩脂肪少,皮细洁多膏,是乌镇冬令不可少的进补菜,民间有“一冬羊肉,赛过几斤人参”的说法。

乌镇定胜糕,定胜糕的由来有一个传说,据说是古时乌镇人民为迎接打仗得胜回来的将士而特制的一种点心,定胜糕的颜色绯红,象征着战争的凯旋。

后来,因为乌镇自古以读书为荣,古时读书人考状元,亲朋好友便都要做几笼定胜糕送行,表达金榜题名的良好祝愿。

定胜糕的形状为荷花状,外层是精制的香米和糯米粉,米粉细而均匀,里面是豆沙馅,中间混有少量白糖和桂花。

住宿如果要更深的领略乌镇的枕水风情,融入古镇原住民的生活,享受自由自在的度假乐趣,那么入住乌镇民宿是最佳的选择。

乌镇民宿分布于西栅市河的南北两岸,或面水或临街,出门跨入绵延的西栅老街,推窗可揽市河秀色。

乌镇民宿客房形式多样,有标准双人房、大床房、家庭房等,装修风格家家各异,但都充满了浓浓的江南人家风情,可在乡游网提前预订。

特产乌镇特产乌锦,乌镇丝绸著名老字号益大丝号的创始人沈永昌有一儿子名沈学文,他继承父业后,为摆脱传统木机绵绸在市场上滞销的窘境,经多方考察后决定以织锦产品代替传统产品。

丝棉,乌镇是蚕桑之乡、丝绸之府的中心地带,所出产的丝绵质地坚柔,无块、无筋、无杂质,色泽洁白,匀薄如纸。

当地人称丝绵为“大环绵”或“手绵”。

布鞋,在中国人原生态的生活中,布鞋是不可或缺的。

乌镇布鞋是手工千层底布鞋。

篦梳,乌镇竹、木、羊角、牛角等物产丰富,经选料、开模、整型、刨光等一套工艺,形状各异、功能不同的篦梳便在匠人手中成形,贵在天然,兼有保健功效。

湖笔,乌镇历史上隶属湖州府,湖笔的制作工艺在这里十分盛行,湖笔采用山羊、黄鼠狼、山兔等兽毛为原料,经过七十多道手工制作而成,具有尖、齐、圆、健四大特色。

乌镇美食制作手工酱,中国是酱油生产起源最早的国家,距今已经有二千多年历史,均以天然发酵、酿制。

清咸丰九年(1859年),镇人陶叙昌创立了以自己名字为号的叙昌酱园,此为乌镇有历史记载以来的最早的酱园。

熏豆茶,又称烘豆茶,主要原料是薰豆,辅料有桂花、炒芝麻、橙皮、萝卜丝、苏子、炒柏子等,故乌镇人有“吃茶”一说。

生铁锅,1866年,铁匠沈济在乌镇开设冶坊,是为乌镇冶业的开端,也是浙西唯一的一家冶坊。

沈家精湛的冶炼技术一直保留至今。

今天的亦昌冶坊中,工匠们依然在使用传统的冶炼浇铸工艺制作铁器,昔日的煤炭旺火改成了电炉熔铁,风箱扇火换成了鼓风机助燃,选料是优质的纯生铁,制作工艺也一如祖辈。

杭白菊,杭白菊其实并不产于杭州。

1999年5月被国家农业部命名为“中国杭白菊之乡”的桐乡市,杭白菊的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90%以上,是杭白菊的中国原产地,享有“杭白贡菊与龙井名茶”并提的荣耀。

杭白菊又称甘菊,是中国传统的栽培药用植物,是浙江省八大名药材“浙八味”之一。

蓝印花布,俗称“石灰拷花布”、“拷花蓝布”,是我国传统的民间工艺精品,用棉线纺织、黄豆粉刮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