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商品分类与编码.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794906 上传时间:2023-01-26 格式:DOCX 页数:42 大小:210.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2章 商品分类与编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第2章 商品分类与编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第2章 商品分类与编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第2章 商品分类与编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第2章 商品分类与编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2章 商品分类与编码.docx

《第2章 商品分类与编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2章 商品分类与编码.docx(4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2章 商品分类与编码.docx

第2章商品分类与编码

第二章商品分类与编码

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商品分类和商品编码概念以及国内外主要的商品分类与编码标准;理解商品分类和商品编码的基本原则与方法;掌握分类标志的选择原则及其正确使用;熟悉商品条码及其应用。

教学重点与难点:

1、商品分类的作用、原则和方法

2、商品分类标志

3、商品代码与商品编码

4、商品条码

5、物流条码

6、商品目录与商品分类编码标准

一、商品分类

1、商品分类的概念

(1)分类

所有的事物、现象及概念都是概括一定范围的集合总体。

分类就是将某集合总体根据一定的标志和特征,按照归纳共同性、区别差异性的原则,科学地、系统地逐次归纳成若干范围更小、特征更趋一致的局部集合体,直至划分成最小的单位集合体的过程。

分类的意义:

分类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分类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

科学地分类使复杂的事物和现象系统化、条理化,从而深化人们的认识能力,更有效地认识和研究其发生、发展的规律,推动人类社会不断向前发展。

(2)商品分类

商品分类是指根据一定的管理目的,为满足商品生产、流通、消费活动的全部或部分需要,选择适当的商品属性或特征作为分类标志,将一定范围内的商品集合科学地、系统地逐次划分为大类、中类、小类、细类,乃至品种、细目的过程。

对商品进行分类,既要考虑分类对象的属性、特征,也要考虑对分类对象管理上的需要和要求,有时还要兼顾分类对象在传统上和历史上已经习惯的管理范围和管理方法

2、商品分类的层次

在不同的时期,商品的范围、分类对象并不完全相同,因此,商品分类的层次也不一样。

我国通常将商品划分成门类、大类、中类、小类、细类或品类、细目等。

门类:

按国民经济行业共性对商品总的分门别类,属最高类别。

商品大类、中类、小类:

一般根据商品生产和流通经济活动类型的逐步细化来划分,如产业(行业)的细化。

商品细类或品类:

具有若干共同性质或特征的商品品种的总称,它包括若干商品品种

商品品种:

按商品的性能、成分等方面的特征来划分,是指具体商品的名称。

商品细目:

是对商品品种的详尽描述,包括商品的规格、花式、质量等级等,它更能具体反映商品的特征。

应用实例

商品类目名称应用实例

商品大类服装及其他缝制品饮料食品

商品中类机制面料服装酒类乳和乳制品

商品小类普通男服装啤酒牛奶

商品细类男西服黑啤酒全脂牛奶

商品品种纯毛男西服瓶装黑啤酒盒装全脂牛奶

3、商品分类的作用

(1)商品的科学分类为政府各部门、行业和企业实施各项管理活动以及实现信息化管理奠定了科学基础。

商品的种类繁多,特征多样,价值不等,用途各异,只有将商品进行分类,统一商品用语,商品生产、收购、调拨、运输、储存、养护、销售各环节中的计划、统计、核算等工作才能顺利进行,各类指标、统计数据和商品信息才具有可比性和实际意义。

(2)商品的科学分类有利于商品标准化的实施和商品质量标准的制定,有利于统筹国内商品的产、供、销综合平衡,有利于国际信息资源共享,实现与国际接轨和推动对外贸易的发展;

制定各种商品标准必须建立在商品科学分类的基础上。

通过科学的商品分类,可使商品的名称和类别统一化、标准化,从而可以避免同一商品在不同国家、地区、行业、企业由于名称、计量单位、计算方法、口径范围等不统一而造成的不便。

(3)商品科学分类是编制商品目录的基础。

将商品科学分类,才能使编制的商品目录有条理,层次分明,眉目清晰。

(4)商品的科学分类便于商品经营管理和顾客选购、消费商品;

通过科学的商品分类和商品目录编制,能使经营者实施科学、有效的商品采购管理、陈列管理、销售管理和经营业绩管理,也有助于商店经营者有秩序地安排畅销商品和促销商品的有效供给以及合理地设计商品布局和陈列,也便于消费者选购和消费商品。

(5)商品的科学分类有利于开展商品研究和教学工作。

4、商品分类的原则

商品分类的原则是建立科学商品分类体系的重要依据。

(1)科学性原则

商品分类的基本前提。

分类目的和要求必须明确;分类对象的范围应准确界定;分类对象的名称是唯一的;选择分类对象最稳定的本质属性或特征作为分类的依据

(2)系统性原则

商品分类的关键。

以分类对象的稳定本质属性或特征为基础,将选定的分类对象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每个分类对象在这个序列中都占有一个位置,并反映出它们彼此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关系。

(3)可延性原则

又称可扩展性原则、后备性原则,即进行商品分类要事先设置足够的收容类目,留有足够的空位,以保证新产品出现时不至于打乱已建立的原有的分类体系和结构,同时为低层级的分类子系统在此分类体系基础上进行延拓和细化创造条件。

(4)兼容性原则

相关的各个分类体系之间应具有良好的对应与转换关系。

建立新的分类体系时,要尽可能与原有的分类体系保持一定的连续性,使相关的分类体系之间相互衔接和协调,同时考虑与国际通用的分类体系对应和协调,以利于推广应用,便于信息的查询、对比和交流。

(5)综合实用性原则

检验商品分类的实践标准。

商品分类首先应满足国家总政策、总规划的要求,同时应充分满足生产、流通及消费的需要。

因此,商品分类应尽最大努力结合各部门、各系统、各行业、各企业及消费者的实际,满足各方面的需要。

(6)唯一性

保证商品所属类别的专一性、分类标志的统一性。

商品分类后的每一种品种,只能出现在一个类别里,或每个下级单位只能出现在一个上级单位里

5、商品分类的方法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商品在不断地升级换代,新品种不断地涌现,因此,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历史阶段,商品所概括的范围有所不同,分类的目的也不同,分类的方法也是各种各样的。

(1)线分类法

线分类法,又称层级分类法,是将分类对象按照选定的若干分类标志,逐次地分成若干层级,每个层级又分为若干类目,排列成一个有层次的、逐级展开的分类体系。

在这个分类体系中,被划分的类目,称为上位类;划分后的类目,称为下位类。

由同一个类目直接划分出来的下一级类目,彼此称为同位类。

上位类和下位类之间构成隶属关系,同位类之间存在并列关系。

同一分支的同级类目之间构成并列关系,不同层级类目之间构成隶属关系。

线分类法实例

大类中类小类

木制家具

家具金属家具床、椅、凳、桌、箱

塑料家具架、橱柜

竹藤家具

线分类法属传统的分类方法,使用范围广泛。

其优点是信息容量大、层次性好、逻辑性强、符合传统的应用习惯,既对手工处理有较好的适应性,又便于计算机处理;缺点是结构柔性差,分类结构一经确定,不易改动。

因此,采用线分类法编制商品分类目录时,必须预先留有足够的后备容量。

(2)面分类法

面分类法,又称平行分类法,把分类对象按选定的若干分类标志划分成彼此没有隶属关系的若干组独立的类目,每组类目构成一个“面”,再按一定的顺序将各个“面”平行排列。

用面分类法进行分类时,应根据需要将有关“面”中相应的类目,按“面”指定排列顺序组配在一起,形成一个新的复合类目。

面分类法实例

服装面料式样款式

纯棉男式中山装

纯毛女式西装

真丝猎装

涤棉夹克

毛涤连衣裙

面分类法的优点是结构柔性好;适应性强,可根据需要组成任何面,也便于及其处理,易于添加和修改目类等。

缺点是不便于手工处理,不能充分利用其容量,组配的类目很多、结构太复杂。

目前,一般都把面分类法作为线分类法的辅助方法。

6、商品分类标志

分类标志是编制商品分类目录和分类体系的重要依据和基准。

商品分类标志的选择是一项十分重要而细致的工作。

(1)选择商品分类标志的基本原则

①目的性原则

不同的分类标志具有不同的适用性,分类标志的选择必须满足组织机构进行商品分类的管理目的和需要。

②明确性原则

分类标志本身含义要明确,从本质上反映每类商品的属性特征。

③稳定性原则

选择商品的本质的稳定的属性作为分类标志,以明显区分对象、保证分类清楚和分类体系相对稳定。

④唯一性原则

在同一层级范围内,只能采用一种分类标志,不能同时采用两种或多种分类标志,以确保每种商品只能出现在一个类别里,不能在分类体系中重复出现。

⑤逻辑性原则

分类体系中,上一层级的分类标志与其下一层级分类标志之间存在着有机联系。

每下一层级的分类标志是上一层级分类标志的合乎逻辑的继续和具体化。

⑥包容性原则

分类标志的选择要能够包括分类的全部商品,并有不断补充新商品的余地。

(2)常用的商品分类标志

商品的分类标志种类很多,但至今很难找到一种能贯穿一个商品分类体系始终,并对所有商品层级类目划分都适用的分类标志。

因此,在一个商品分类体系中常采用几种分类标志,往往是每一个层级选用一种适宜的分类标志。

商品的用途、原材料、生产加工方法、化学成分等这些商品最本质的属性和特征,是最常采用的分类标志。

①商品分类标志按其适用性分:

普遍适用和局部适用的分类标志

a.普遍适用的分类标志

以所有商品种类共有的特征、性质、功能等来划分,如形态、体积、产地、原材料、加工方法、用途等,这些分类标志常用做商品大类、中类、小类等具有高层次类目的分类标志。

b.局部适用的分类标志

也称特殊分类标志,以部分商品共有的特征来划分,如化学组成、包装形式、保藏方法、电器商品的功率与效率、播种收获季节等。

这类标志概念清楚,特征具体,容易区分,常用于某些商品小类(品种)、细目(规格、花色、型号、等级)等低层次类目的分类标志。

②以商品的用途作为分类标志

商品的用途是体现商品使用价值的重要标志,也是探讨商品质量和商品品种的重要依据。

以商品用途作为分类标志,它不仅适用于商品大类的划分,也适用于对商品种类、品种等的进一步详细分类。

例如,根据商品的基本用途,将商品分为生产资料与生活资料两大类;生活资料商品又按不同用途分为食品、衣着用品、家用电器、日用品等类别;在日用商品类中,可按用途分为鞋类、玩具类、洗涤用品、化妆品类等。

在化妆品中,按用途还可以分为护肤用和护发用化妆品等;护发用品可以分为洗发剂、护发剂、染发剂等;洗发剂又可划分为干性、油性、中性、止痒去屑等。

许多按商品用途划分的类目名称已成为专有名词,如食品、医药品、饲料、文化用品、交通工具等。

以用途为标志的分类方法,便于对相同用途的商品质量进行分析比较;有利于商品生产者提高商品质量,扩大品种规格,生产适销对路的商品,开发商品新品种;有利于消费者按用途选购商品;有利于商业部门搞好商品的经营管理。

但对于多用途的商品则不宜采用这种分类标志。

③以原材料作为商品分类标志

商品原材料是决定商品质量和商品品种的重要因素。

原材料的种类和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商品的性能和质量。

由于所用原材料的不同,可使商品具有截然不同的特性或特征,并反映在商品的成分、结构和性能以及加工工艺、包装形式和储运形式的较大差异上。

选择以原材料为标志的分类方法是商品的重要分类方法之一。

例如,纺织品以原材料为标志分为棉织品、麻织品、丝织品、毛织品、化纤织品、混纺织品等;皮鞋以原料为标志分为牛皮鞋、猪皮鞋、羊皮鞋等。

以原材料为分类标志,不仅使商品分类清楚,而且还能从本质上反映出商品的性能、特征和质量特点以及商品使用、保管、包装、养护等方面的要求,特别适用于原料性商品或原料对成品质量影响较大的商品。

但对于那些由多种原材料制成和成品质量及品种特征与原材料关系不大的商品,不宜采用这种标志进行分类,如电视机、汽车等。

④以商品的加工工艺作为商品分类标志

商品的加工工艺直接参与商品质量和品种的形成过程,是决定商品质量和品种的重要因素。

商品的生产加工方法是形成商品质量的关键。

很多商品即使采用相同的原材料制造,但由于生产方法和加工工艺不同,所形成商品的质量水平、性能、特征等都有明显差异,从而形成、截然不同的商品品种。

因此,对相同原材料可选用多种加工方法生产的商品,适宜以生产加工方法作为分类标志。

如酒类按酿造方法可分为蒸馏酒、发酵酒、配制酒;茶叶按加工方法分为全发酵茶、半发酵茶、不发酵茶、后发酵茶等。

 

茶叶的国际简单分类

不发酵茶半发酵茶全发酵茶

绿茶青茶(乌龙茶)红茶

0%15%20%30%40%70%95-100%

龙井、碧螺春等清茶茉莉花茶冻顶茶铁观音白毫乌龙红茶

注:

表中的百分数(x%)表示其对应的茶叶品种在加工中的发酵程度

这种分类方法能直接说明商品的质量特征,特别适用于那些可以选用多种加工工艺生产且性能和品种特征受其影响较大的商品,能够直接反映商品品种特征及风格。

而对于那些虽然生产方法不同,但产品质量、特征不会产生实质性区别的商品,则不宜使用此种分类方法。

例如,粮食发酵法和工业合成法制得的酒精,并无实质差别;同为热塑性的聚氯乙烯或聚乙烯塑料制品,尽管加工成型的方法不同,无论用吹制、注射、挤出等成型方法,还是用热挤冷压或压铸成型方法制得,其质量和基本性能并未产生实质差别。

⑤以商品的化学成分作为商品分类标志

商品的化学成分是形成商品质量和品种并直接影响商品质量变化的基本因素。

商品的许多性能、质量、用途和储运条件等由商品的成分决定,其中尤为重要的是组成商品的主要成分或特殊成分,因此,这种分类的标志可以通过商品的主要成分或特殊成分说明其主要性能和用途。

如塑料制品可按其主要成分合成树脂的不同,分为聚乙烯塑料制品、聚氯乙烯塑料制品、聚苯乙烯塑料制品、聚丙烯塑料制品、有机玻璃制品等;合成纤维可以分为丙纶、氯纶、涤纶、腈纶、锦纶等。

而有些商品的主要化学成分虽然相同,但是所含有的少量或微量特殊化学成分不同,可形成质量、性质和用途完全不同的商品。

对这类商品进行分类时,应该以特殊化学成分作为分类标志。

如玻璃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根据其所含特殊成分的不同可分为钢化玻璃(含氧化钠)、钾玻璃(含氧化钾)、铅玻璃(含氧化铅)、硼硅玻璃(含硼酸)等;钢材也可划分为碳钢、硅钢、锰钢等。

这种分类方法适于对化学成分已知且对商品性能影响较大的商品。

它能更深入地分析商品特性,便于科学储存、使用等。

但对化学成分复杂的商品、化学成分不明显或易发生变化及对商品性能影响不大的商品,则不宜采用这种分类标志。

⑥以其他特征为分类标志

商品的形状、结构、尺寸、颜色、重量、产地、产季等均可作为商品分类的标志。

这些分类标志更容易为消费者接受,其特点是概念清楚、形象直观、特征具体、通俗易记、便于区别。

以上各种分类方法皆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在确定采用的分类方法时,需根据工作的要求,选择适宜的商品分类方法。

二、商品代码与商品编码

(一)商品代码

1、商品代码的概念

商品代码是指为了便于识别、输入、存储和处理,用来表示商品一定信息的一个或一组有规律排列的符号。

目前以全数字符号型商品代码最为普遍。

“一定信息”是指分类信息或标识信息。

商品分类信息是指代码意在说明某项商品在其分类体系中的位置,也就是表明该商品与其上下级项目或同层级项目之间的隶属或并列关系,或者说是反映该项商品对某一商品群组的归属关系以及各商品群族之间的关系。

——商品分类代码,如国际上通行的《商品名称和编码协调系统》(HS)、《主要产品分类》(CPC)和我国的《全国主要产品分类与代码》等主要商品(产品)分类目录,采用的都是商品(产品)分类代码。

商品标识信息是指代码仅起到唯一标识单一商品的作用,不具有任何其他意义(如分类意义),只是反映某一代码与某个单一商品的一对一关系。

——商品标识代码,国际上通用而我国广泛采用的EAN∕UCC-13代码、EAN∕UCC-8代码等,则都是商品标识代码。

2、商品代码的功能

具有分类、标识和便于信息交换的功能。

3、商品代码的类型

(1)全字母型商品代码

全字母型编码是用一个或若干个字母表示分类对象信息的商品代码。

按字母顺序对商品进行分类编码时,一般用大写字母表示商品大类,小写字母表示其他类目。

全字母型编码便于记忆,可提供人们识别的信息,但不利于计算机的识别和处理,并且只适用于分类对象数目较少的情况。

当分类对象数目较多时,常常出现重复现象。

因此,字母编码常用于分类对象较少的情况,在商品分类编码中较少使用。

(2)全数字型商品代码

全数字型商品代码是用一个或若干个阿拉伯数字表示分类对象信息的商品代码。

其特点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易于推广、便于利用计算机识别和处理,在各国际组织和世界各国的商品(产品)代码标准中普遍采用。

(3)数字-字母混合型商品代码

数字-字母混合型商品代码是由数字和字母混合组成的商品代码,它兼有数字型编码和字母型编码的优点,结构严密,具有良好的直观性和表达性,同时又有使用上的习惯。

但编码组成形式复杂,给计算机输入带来不便,输入效率低,错码率高,目前其使用广度不高。

(二)商品编码

1、商品编码的概念

商品编码是指根据一定规则赋予某种或某类商品以相应的商品代码的过程。

2、商品编码的作用

(1)商品编码可使繁多的商品便于记忆,简化手续,提高工作效率和可靠性,有利于计划、统计、管理等业务工作;

(2)商品编码实行标准化、全球化,可以提高分类体系的概括性和科学性,有利于商品信息管理和物流管理的规范、统一和高效率,降低管理成本,提高经济效益,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

3、商品编码的基本原则

(1)商品分类代码的编制原则

商品分类和商品编码分别进行,商品科学分类在先,合理编码在后。

商品科学分类为编码的合理性创造了前提条件,但是编码的不合理会直接影响商品分类体系、商品目录的实用价值。

①唯一性原则

必须保证每一个编码对象仅有唯一的一个商品代码,即每个商品代码只能与指定的商品类目一一对应。

②简明性原则

商品代码应简明、易记、易校验、不宜过长,既便于手工处理,减少差错率,也能减少计算机的处理时间和储存空间。

③层次性原则

商品代码要层次清楚,能清晰地反映商品分类关系和分类体系、目录内部固有的逻辑关系。

④可扩性原则

在商品代码结构体系里应留有足够的备用码,以适应新类目的增加和旧类目的删减需要,使扩充新代码和压缩旧代码成为可能,从而使分类代码结构体系可以进行必要的修订和补充。

⑤稳定性原则

商品代码确定后要在一定时期内保持稳定,不能频繁变更,以保证分类编码的稳定性,避免人、财、物的浪费。

⑥统一性和协调性原则

商品代码要同国家商品分类编码标准相一致,与国际通用的商品分类编码标准相协调,以利于实现信息交流和信息共享。

(2)商品标识代码的编制原则

①唯一性原则

每个编码对象只能有一个商品标识代码。

同种规格同种商品对应同一个商品代码,同种商品不同规格应对应不同的商品代码。

②稳定性原则

同一商品项目,无论是长期连续生产、还是间断式生产,都必须采用相同的商品代码。

即使该商品项目停止生产,其商品代码应至少在4年之内不能用于其他商品项目上。

③无含义性原则

商品标识代码是无含义代码,代码本身不提供任何有关编码对象的信息,只起到代替标码对象名称的作用。

4、商品编码方法

(1)商品分类代码的编制方法

商品分类代码是含义代码,代码本身具有某种实际含义。

此种代码不仅作为编码对象的唯一标识,起到代替编码对象名称的作用,还能提供编码对象的相关信息(如分类、排序等信息)。

①顺序编码法

顺序编码法是按照商品类目在分类体系中出现的先后次序,依次给予顺序数字代码的编码方法。

其优点是使用方便,易于管理,但代码本身没给出任何有关编码对象的其它信息。

②系列顺序编码法

系列顺序编码法是一种特殊的顺序编码法,是将顺序数字代码分为若干段(系列),使其与分类编码对象的分段一一对应,并赋予每段分类编码以一定的顺序代码的编码方法。

系列顺序编码法的优点是可以赋予编码对象一定属性和特征,提供有关编码对象的某些附加信息,但是附加信息的确定要借助于代码表;缺点是当系列顺序代码过多时,会影响计算机的处理速度。

我国国家标准《全国主要产品分类与代码第1部分:

可运输产品》(GB∕T7635.1-2002)中的“小麦”(第五层级,小类类目),在进一步细分到第六层级(细类类目)时,“冬小麦”、“春小麦”的代码采用了系列顺序编码法,“白色硬质冬小麦”、“白色软质冬小麦”等类目代码则采用了顺序编码法(见下图):

第五层级(小类)代码01111小麦

第六层级(细类)代码01111·010冬小麦

(与第五层级代码之间用圆点隔开)-·099

01111·011白色硬质冬小麦

01111·012白色软质冬小麦

…………

01111·100春小麦

-·199

01111·101白色硬质春小麦

01111·102白色软质春小麦

…………

③层次编码法

层次编码法是按商品类目在分类体系中的层级顺序,依次赋予对应的数字代码的编码方法。

它主要用于线分类体系。

国家标准《全国主要产品分类与代码第1部分:

可运输产品》(GB∕T7635.1-2002)和《全国主要产品分类与代码第2部分:

不可运输产品》(GB∕T7635.2-2002),就是采用层次编码法。

例如,GB∕T7635.1全部采用数字代码,其长度是8位,代码结构分成六层(见下图),各层分别命名为大部类、部类、大类、中类、小类和细类。

其中,第一至第五层各用一位数字表示,第一层代码为0-4;第二层、第五层代码为1-9;第三层、第四层代码为0-9。

第六层用三位数字表示,代码为001-999,采用了顺序码和系列顺序码(即分段码),顺序码为011-999,系列顺序码为个位数是0(或9)的三位代码。

第五层和第六层代码之间用圆点(·)隔开。

层次编码法的优点是代码较简单,逻辑关系好,系统性强,信息容量较大,能明确反映出分类编码对象的属性或特征及其隶属关系,容易查找所需类目,便于机器汇总数据和管理;缺点是弹性较差,为延长其使用寿命,往往要用延长代码的长度的办法,预先留出相当数量的备用号,从而出现号码的冗余。

因此,层次编码法最适于编码对象变化不大的情况。

GB∕T7635.1-2002代码结构

XXXXX·XXX代码

第六层细类

第五层小类

第四层中类

第三层大类

第二层部类

第一层大部类

④平行编码法

平行编码法,也称特征组合编码法,是将编码对象按其属性或特征分为若干个面,每一个面的编码对象按其规律分别确定一定位数的数字代码,面与面之间的代码没有层次关系和隶属关系,最后根据需要选用各个面中的代码,并按预先确定的面的排列顺序组合成复合代码的一种编码方法。

它多适用于面分类体系。

平行编码法的优点是编码结构有较好的弹性,可以较简单地增加分类编码面的数目,必要时还可以更换个别的类面,可全部用代码,也可部分用代码,它适用于多种查找任务,也便于计算机处理;缺点是代码容量利用率低,并非所有可组配的复合代码都有实际意义。

⑤混合编码法

由层次编码法与平行编码法混合而成。

在编码实践中,当把分类编码对象的各种属性或特征分列出来后,可依据其某些属性或特征使用层次编码法编码,按照它其余的属性或特征使用平行编码法编码。

(2)商品标识代码的编制方法

商品标识代码,通常是指由国际物品编码协会EAN·UCC系统的编码标准所规定,并用于全球统一标识商品的数字型代码。

它包括EAN/UCC-13,EAN/UCC-8,UCC-12和EAN/UCC-14四种代码。

商品条码是用来表示国际通用的商品标识代码的一种模块组合型条码。

商品标识代码和商品条码主要用于对零售商品、非零售商品的统一标识。

零售商品是指在零售端POS系统扫描结算的商品。

非零售商品是指不经过POS系统扫描结算的用于配送、仓储或批发等环节的商品,包括单个包装的非零售商品和含有多个包装等级的非零售商品。

前者是指独立包装但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