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得爱在亲密关系中成长》读书笔记.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791299 上传时间:2023-01-26 格式:DOCX 页数:39 大小:57.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懂得爱在亲密关系中成长》读书笔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懂得爱在亲密关系中成长》读书笔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懂得爱在亲密关系中成长》读书笔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懂得爱在亲密关系中成长》读书笔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懂得爱在亲密关系中成长》读书笔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懂得爱在亲密关系中成长》读书笔记.docx

《《懂得爱在亲密关系中成长》读书笔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懂得爱在亲密关系中成长》读书笔记.docx(3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懂得爱在亲密关系中成长》读书笔记.docx

《懂得爱在亲密关系中成长》读书笔记

序曲探索亲密关系

1共鸣

2亲密

3感受与亲近

4从物到人

5关系的发展阶段

6浪漫期

7权力争夺期

8整合期

9承诺期

10共同创造期

11混乱与关系

12认识权力争夺:

一些有用的观念

13走过权力争夺期:

实用指南

14爱、着迷与上瘾

15家庭花园

16性欲和关系

17爱的发展阶段

18和谐的花园

19灵性与关系

他们相信“关系”是人间修行的最好方法,承诺做彼此的镜子、老师、同修,做对方生命中所有关系排序里的第一人.他们花费二十六年的时间开展一项探索“爱与亲密”的计划,因为相信自己的发现可以帮助别人,在更切实际的时间内进入亲密关系。

序曲:

探索亲密关系

两人都是受过专业训练的科学家:

黄焕祥拿到医学博士后研习精神医学和精神分析;麦基卓在医学院毕业后,接受传统中医和针灸训练。

两个人都醉心于宗教和灵性发展,也都非常投入与人亲近的工作,探索人们关心的事。

探索亲密的计划

我们的基本规则很简单,但很严格,就是相互同意向对方打开内心世界,意思就是其中一人可以询问“你正在想什么",另一人同意就自己当时所知,尽可能地回答。

但我们有一项保留条款,可以回答“我选择不告诉你”。

当焕祥严守口风,不让基卓事先知道生日礼物是什么的时候,就幽默地显现这个条款的重要了;···所以诚实地袒露自己也包括可以坦率地有所保留。

我们从一开始就抱持一个重要的态度:

没有真理,没有客观的真实.我们各有自己的经验,受过去经验、既有成见的污染,除此之外,没有真理。

所以我们可以不从对错的角度分享自己的观点,这有助于我们在关系的发展中,不以指责的方式对待彼此,各人完全为自己负责.···在这项计划中,我们发现原本相信的爱、关系、性和亲密,大部分都不再适用。

···我们同朋友、同事、案主坦诚以对,目的是找出“本然样貌",而不是“应该如何"或“道听途说”.

其中一个障碍就是我们被训练出来的的专业距离。

病人愿意同我们分享自己的生活和问题,但我们认为应该保持客观的距离,这种方式显然使我们无法全然投入治疗.于是在时代精神的影响下,我们决定尝试敞开自己,放下医生的角色,成为陪伴案主的人。

可是我们发现自己会有防卫和偏见以及僵化的态度,认为事情应该如何,而不是单纯地欣赏他们,以至于限制了我们与案主的关系。

我们开始谈论自己的感受以及对彼此的感受,这才发现我们多么不善于把感受化为言辞.我们能自在地在餐厅抢着付帐,或互相赞美对方,作为关心、喜欢对方的表现,却很难直接:

“我喜欢你这一点.”更困难的是直接说出负面的话,但负面部分是必然存在的。

我们过去客气以至于无法:

“我不喜欢你这一点。

”我们了解要使亲密越来越深入,就必须说出正向和负向的感受.

越熟悉彼此,就越了解自己

团体过程有助于避免针对个别心理治疗所说的“情绪相奸"(意指个别治疗中,治疗师和案主常常沉溺在相互的关系、深刻的对话中,但没有贴近真实的生活)。

学习在当下彼此同在

所有控制都会破坏关系

在关系的初期,双方会迫切渴望能控制对方:

我们越能控制,就越觉得有安全感.可是我们也发现种种的控制最终都会破坏关系,因此决心揭露所有可能出现的控制动机和手段.可是,我们怎么知道自己是在控制,还是单纯的渴望呢?

如果我们所做的只是渴望某件事的发生,当没有得到自己想要的结果时,就会坦然接受事实;如果我们想控制对方,在达不到目的时就会觉得怨恨、生气。

基卓:

我现在了解自己从亲密中退缩的模式是因为恐惧,我一生都害怕被人虏获,我相信别人之所以接近我,都是想从我这里得到某些东西,目的是为了他们自己的快乐。

为了彻底击溃他们,我学会用特殊的方法在他们虏获我之前先虏获他们,包括引诱、讨好、成就和伪装,目的都是要别人照我的意思来做。

焕祥却是全然不同的人,他对我一无所求,也不会纠缠我,不管我怎么努力都没有用!

我不知道如何面对这种情形。

基于需求而有的关系必然是控制的关系,控制的人容易把自己的重心放在别人身上,分手时就成为充满怨恨、愤怒的受害者.相反的,完整的人在失落时会觉得哀伤,但是没有怨恨。

匮乏的人会彼此纠缠,缺少适当的界限,无法成长。

完整的人在关系中会变得更丰富,关系成为滋养每一个人的花园,使人成长、茁壮、完全发挥潜力.即使两人分手,也能继续欣赏彼此曾有的学习。

“关系花园”需要长久的照料

在25年中,我们每年看不到对方的时间只有几天而已

你最爱的才能长存,其余都是糟粕.——庞德

沟通模式简介

背景(脉络):

每一个人进入新的情境时,都会带着过去经验所形成的背景,使新的情景染上旧经验的色彩。

一个人如果能常常检视内心世界,就能了解自己的背景。

背景是可以转换和改变的,不要把自己的背景视为理所当然.

知觉(五官):

通过五官,在短短几秒钟之内就能接收成千上万的讯息(大部分在潜意识中运作),这些讯息只是神经系统受到刺激的结果,不具有任何意义,是未经处理的感官资料:

形状、颜色、质地、气味、声音。

感官产生的知觉本身没有任何特殊意义,要经过大脑的解释才会赋予意义.

解释(赋予意义):

解释无关对错,而是一个人了解讯息的方式。

我们需要常常核对彼此的看法,如果双方的解释一样,不表示这个解释是正确的,只是表示意见相同,如果双方的解释不同,也不表示这个解释是错误的,只是表示意见不同,这时可以对彼此的看法产生好奇,而有进一步的学习。

//非关对错的好奇态度使人能敞开来了解彼此,如果坚持分辨谁对谁错,就会妨碍双方的了解.解释是与思考有关的心理运作,一般人常犯的错误就是混淆了解释和感受,比如“我觉得你如何如何”,其实不是描述感觉,而是在说“我认为你如何如何”。

感受:

感受是身体的经验,和血流与能量的变动有关.正向感受的身体经验是血管扩张,伴随温暖和舒适的感觉,而想接近对方;负向感受的身体经验是血管收缩,有紧张、不安的感觉,想要避开对方。

//负向感受不表示对方是坏人或有错,而是反映自己内在的评价过程。

所以正向和负向的感受并不能真实反映对方的价值,而是和自己的选择与评价有关。

感受完全是根据自己的背景和解释而来的。

意图:

意图是运用意志把感受化为行动的过程,每一个知觉—解释-感受的综合体都可能发展成你想怎么行动的意图,但人有自由意志,不一定要根据感受而行动,也可以反其道而行,比如你害怕一个人,但可能为了探讨你的害怕而决定接近这个人,并没有顺从感受而退缩。

//了解彼此的意图,可以提升接触的层次,进行深层意义的沟通。

比如表达愤怒的人,可能是意图厘清问题,以便更接近你,这时你可能愿意面对他的愤怒;如果他的意图是威胁或控制你,你可能就不愿理他。

行动:

一旦清楚了解自己的知觉、解释、感受、意图,就容易决定付诸行动,不但能有效执行这个决定,别人也容易了解你的决定。

有了这种能力,就更能为自己负责,内在力量也会不断增长。

1、共鸣

共鸣是同理心,不是同情心。

同情心是将人物化的态度,是以权力为基础的纡尊降贵,伴随着想要照顾别人的渴望.同理心则非常人性化,是通过坦诚和脆弱而有的亲密参与。

共鸣能使人连接到自己最深的本质。

能量之海

人和宇宙的分离

为了适应社会而削减自己的能量

当孩童成为“好"小孩时,就冻结了大部分的核心能量,再也体验不到自己和宇宙能量(爱)的连接。

人学习彼此照顾(这是社会所认为的爱),以取代宇宙之爱的连接感.为了努力成为完美的人,而失去和真我的连接(真我就是原初宇宙之爱的振动)。

这种爱能满足小孩发展成方形的需要以及方形照顾者的需要。

虽然宇宙之爱的能量是自由流动的,但社会接受的爱的方式却是有条件的(虽然表面上看起来是最无私的),这种爱建立了社会和文化,对人的存活是方便而实用的,却也是大部分情绪问题的来源.为了顺应方形文化的期望,而切断了和宇宙之爱源头的连接,正是这种困境促使人寻找爱和发展关系。

生命中的两难

终其一生,人都陷入一种两难的选择:

用更好的策略确保自己得到别人的照顾,还是找出某种方法和宇宙能量重新连接。

大部分的关系都是以前者为基础,大部分的领袖和宗教体系则是以后者为基础。

其实这不是二选一的情形,我们自己的经验和给别人的建议都是两者的结合:

关系就好像一座可以滋养人、保护人的花园,每个人在其中都能靠自己成长,也能做一个负责的人。

人的成长是从被人照顾的依赖状态,迈向更自主的状态,在宇宙之爱的层面与人连接。

稍后我们会描述跳脱早期依赖与照顾状态的关系。

依赖与照顾的状态就是浪漫期和权利争夺期,在这种关系中,人与人之间虽然有连接感,但大多脱离和宇宙及自己更深本质的连接,彼此的所有权和社会义务的枷锁取代了真正的连接。

虽然大部分人失去了自己和宇宙能量的连接根源,但内在的能量振动并没有完全停止,只是幅度缩小,无法直接碰触自己的感受.当感受升高时,振动的幅度也变大,这种情形可见于体验高度慈悲心和同理心的人,这些人有持续接触宇宙能量的倾向,较不害怕孤独和被人拒绝的可能.这些已完成个体化的人不太需要被别人照顾,也不需要去照顾别人.

心一旦开始解冻,就能感受宇宙的能量

人常常认为自己可以感受到别人的痛苦,其实并非如此,而是我们与别人的痛苦产生共鸣,所以开始解冻,感受到自己的痛苦。

逐渐迈向亲密

2、亲密

亲密的定义

亲密是一种存有的状态,把自我最深处的部分向他人也向自己展现,没有任何伪装或防卫。

根据这个定义,一个人可能是亲密的(也就是袒露和脆弱的),而另一方面可能并不是以亲密回报。

但在亲密关系中,这种袒露和脆弱是双向的。

//在本书中,我们把亲密的意义还原成亲近和了解,所以,亲密与性行为无关。

失去连接感

社会化所付出的代价就是失去与宇宙能量的深刻连接,这个连接被照顾别人的行为所取代,这即是“爱”这个字最为人熟悉的意义。

一旦失去和宇宙震动的接触,社会化的人便失去了解自己的能力。

这个物化的过程会持续一生,于是越来越接触不到自己深层的本质。

儿童的发展

孤独与分离

人类的存在处境是孤独而分离的,人活在自身的皮囊之内,永远不可能完全了解别人,只能了解自己对他人的经验.人通过方便的社会和物化的世界来适应分离;但人与人之间永远是分离的。

亲密包括承认和接受这种存在的分离,但因为知道彼此相连而有站稳的力量,因为分享孤独而有亲密的连接.

人类经验的核心有一种根本焦虑,称为“存在性焦虑”或“忧惧"。

人类活动大部分是为了适应这种基本感受,许多人试图埋藏或否认这种感受,于是忙于各种琐事,以得到与他人连接的错觉。

内心恒久对象

为什么害怕亲密

向另一个人表现亲密与坦诚,有助于重新认识自己,克服物化的倾向。

可是,人通常以为亲密会造成自我的丧失,于是尽一切可能阻止这种亲密的滋生!

······由于长久自我保护的好习惯,人多半相信袒露真实的自我只会招致别人的批判、拒绝和抛弃,很难相信有人肯接纳我们内在本质里的魔鬼:

我们所受的伤害、愤怒、卑鄙、嫉妒、恨意、邪恶的欲望和可耻的贪念。

角色和形象

投射的形象

照顾和关怀

照顾别人和关怀别人是不同的。

照顾别人通常会忽略对方的感受,并没有试图帮助和梳理他们。

一般说来,人较愿意照顾别人,将对方婴儿化,以试图纾解自己的痛苦或焦虑.照顾者在心坎里其实想得到被照顾者的重视,这种拟似父母照顾小孩的情形,常常是为了处理照顾者心底的焦虑。

真诚关怀别人时,即使会因此感到痛苦,也不会忽视对方的感受或经验。

关怀包括分享对方的感受,不会企图排除感受。

照顾别人时,会低估对方的经验,贬抑感受的重要,试图将之摆脱;他们其实不是照顾别人,而是抗拒自己的存在焦虑。

关怀别人是接纳自己和别人,照顾别人则是企图控制别人和别人的经验.

大部分人都有未解决的童年问题,通常归因为“内在小孩”,人生的热情大多与这个小孩的满足有关:

自发的玩乐、受到照顾、被人视为特殊、可以不负责任,甚至可以乱发脾气。

同在才有共鸣

同在是亲密的必要条件,要以亲密的方式建立关系,双方就必须在互动的当下同在。

不与人同在的情形达到极端时,就是分裂的前奏,那时我会与身体分裂。

这种机制对受到攻击的无助小孩可能是有益的,但对试图建立亲密关系、能够自我负责的成人,却是一种障碍。

如果当事人对现在的事件没有准备好用负责、成熟的方式处理(或心里顽强抗拒),会引发“往事重现”(自发地退化到过去的创伤经验),而使自己成为往事的受害者。

···

···每一个人终究要为自己的同在负责,从分裂回到同在.

空虚和不与人同在

在此需要注意,亲密关系只有一种可能,就是双方都同在而不空虚,所以其他组合都会产生控制和隐瞒,而限制了亲密。

负责的沟通

负责、尊重的沟通是发展亲密关系的关键,我们的沟通模式是关系计划的基石,也是三十年来工作坊的教学核心,这个过程的要点就是使人变得更同在而较不空虚。

重点在于没有人可以使别人有任何感受,人无法启动或关闭另一个人的感受,也无法使别人兴奋或厌烦、愤怒或快乐。

每一个人都是自己开启和关闭这些感受,使自己兴奋、厌烦、愤怒或快乐.事实上,就一个负责的人而言,自己的感受、思绪、态度和经验都是自己要负责的。

······每一个人终究要为自己的思想、偏见、态度、感受、反应和欲望负责.语言和文化反复教导我们这种信念:

别人会牵动我们身上的木偶绳线,所谓“正常”的情况就是“我们是别人行为的受害者"。

把这些责任放在别人身上,要别人为我们的感受负责,实在是一种恶劣的社会习惯。

如果要变得负责和自由,我们就必须处理社会文化灌输的僵化态度。

有趣的是,当人开始为自己负责时,就变得与众不同了.

在这种负责的模式中,最困难的一点就是了解人不可能伤害其他人的感受。

人们确实常在言谈中“意图”伤害别人,但他们其实无法达到目的。

受伤感觉的生理机制在当事人的身体里,由自己的大脑对别人的话语所产生的知觉和解释来控制。

我们要为自己的知觉和解释负责,刺伤自己的武器正是这些知觉和解释,所以毫无理由为受伤的感觉谴责别人,但可以分享受伤的感觉,让伴侣知道自己内心发生的事.通过分享,有可能不再以受伤的感觉控制伴侣.在这种脆弱的表现中,彼此会更加袒露自己,于是逐渐滋长亲密.

没有责备,没有对错

没有人需要为别人的感受被责备,没有人要为别人负责,也没有人对别人有义务。

在这之中有极大的自由:

如果两人一起建立关系,那是处于双方的自由意志和渴望而作出选择。

···

双方不需要有相同的知觉和解释,也不需要同意对方.当一方分享不同解释而产生的感受时,另一方不需要放弃自己的立场,重要的是能尊重彼此的立场,避免贬抑或轻视对方.这种方式有时难免使人因为意见不合而觉得不舒服,但这是需要学习去接受的生活方式。

增进接纳彼此差异的能力,在生活中保留这种张力,对任何关系都是有益的。

···

沟通模式的前提就是没有对错,只有同意或不同意。

······

内疚、羞愧与宽恕

我们则将这两种感受作出非常明确的划分:

内疚会妨碍个人的发展和亲密;羞愧则有助于个人成长,并强化亲密。

···内疚时说的话可能是:

“我不是会做这种事的人.”···羞愧时说的话可能会承认“我正是会做这种事的人”。

在佛教哲学中,羞愧(惭)被视为高度滋养的意识状态,重要性相当于信心和同理心。

羞愧会带来坦诚和体认,两者都是回到真我本质的关键因素.···

熟悉不是亲密

亲密还需要高度的脆弱性,这是了解彼此感受的途径。

亲密的等级

3、感受与亲近

情绪和感受

情绪和感受不同,情绪是表达感受的工具,当感受从内在向外界呈现时,就是情绪.

不愿流露情绪的人需要高度的了解和鼓励,才能帮助他们在关系中流露情绪.切记:

每个人都有许多感受!

不要用对错的观点来看不流露情绪的人,这种态度容易引发更多防卫.分享感受是互惠的冒险,双方都能有所学习。

分享感受的意图必须被提出来讨论和澄清,如果能让关系变得更深入,即使是害怕分享的人也可能愿意尝试。

任何与控制、亲密和信任有关的问题,都必须先提出来讨论,使不流露情绪的人知道自己处在安全、接纳的环境。

为感受负责

所有感受都是出于自己的解释,了解这一点之后,就可以作出进一步的选择:

可以同别人分享感受,也可以保留在心中。

如果分享出来,就得以释放自己的能量,建立更强的亲密感,对方可以更了解我们,我们也觉得与对方更亲近。

如果选择保留不说,身体的能量就必然会关闭,于是觉得不被了解、与对方疏离,而减少亲密感。

这种情形常常发生在负面的感受,如果不承认自己有嫌恶、生气、嫉妒或哀伤的感受,就会因为有所保留而与对方疏离。

如果我因为不喜欢某件事对某人感觉不舒服,我可能不敢说出自己的不舒服,因为担心伤害对方。

可是,我其实无法使他有受伤的感受,因为只有他可以伤害自己。

我更担心的通常是他可能因为我的做法而不喜欢我、排斥我,可是如我不说出感受,他就更不了解我,我们就更不亲密.一旦我自信能完全为自己的感受负责,就能以不责备、不要求对方改变的方式分享。

对方不一定觉得我的负面评断是有益的资讯,说不定还不予理会,所以我有可能得不到什么反应,如果我对这种结果觉得失望或怨恨,就知道自己的分享是控制,而不是真正的分享,可能危害彼此的关系.

感受的分类

正向感受:

兴奋、感动、放松和舒服、愉快、高兴和开放、充满能量和投入、羞愧、欣赏;

负向感受:

焦虑、厌烦、冷淡、苦恼、不舒服、关闭、疲倦、退缩、内疚、嫉妒、羡慕或骄傲。

体验感受和表达情绪

分享愤怒

大部分人都害怕愤怒。

小时候,面对愤怒的场面大多伴随着暴力(我们对暴力的定义是:

任何跨越已知界限的行为)。

重要的是了解愤怒并不等同于暴力!

···

愤怒的作用是能引发行动,对下述情境特别重要:

面对威胁或无法对付的势力或权威,或是因为失去挚爱的人(拒绝、死亡或任何形式的分离)而退缩或退化到长期的无助状态。

···

分享愤怒可以运用“公平决斗”之类的技巧,这是巴赫博士在《亲密的敌人》一书中首度提出的方法,巴赫谈到“维苏威火山技巧”,就是在仔细设定安全的情境和时间的限制后,在其余家人的同意下,愤怒的人在家人面前发泄自己的感受。

值得注意的是,表达愤怒时,某些不公平的责备和谩骂可能悄悄潜入,所以要订好规则,在维苏威火山爆发之后,由愤怒的人负责善后,说明自己完全为感受负起责任。

表达愤怒的其他安全方式包括用拳击沙袋、打枕头或床垫、撕碎旧电话簿或广告目录、捏面包或砍木柴。

至于小孩子,可以为他们安排安全的情景以表达愤怒,比如表演、把石头丢入大海、打安全袋、踢床垫和大喊大叫。

必须牢牢记住,表达愤怒时必须设定范围和保障安全,并要强调分享愤怒(这是受鼓励的)和发泄暴力(这是被禁止的)的差别。

分享嫉妒

分享哀伤和受伤的感觉

认为应该安静或孤独承受痛苦的人,较容易压抑各种受伤的感觉,导致生命能量受到阻碍,结果会以较轻微的方式在较长时间中慢慢表现受伤的感受。

这种态度通常是我们在孩童时期从父母那里学来的,因为父母常会说:

“不要哭,小心我让你真的想哭!

"或“回你自己的房间!

没有人喜欢看你那张臭脸!

亲密和熟悉

冷漠和厌烦

冷漠的人和世界没有真实的接触,处在能量低的状态,缺乏兴趣和关怀。

···相反的,觉得厌烦的人则充满能量,坐立不安,渴望改变。

···为自己厌烦的感觉负责,意味着承担付诸行动的责任,运用意志、主动进取、鼓起勇气、发挥创造力,以做出必要的改变.在关系中,向对方袒露厌烦的感觉是很重要的,因为分享问题就需要共同找出解决方法。

···请牢记这个格言:

没有令人厌烦的人,只有感到厌烦的人。

内在风景

4、从物到人

经营一份关系就好比照料一座花园,一旦我们不再彼此物化,让关系变得人性化时,双方就会愿意分享,愿意呈现出自己脆弱的一面,并各自为自己的感受负责.在这种氛围中,两人都能得到成长。

物化的自我

我们比较相信客体关系理论家的看法,认为真我在出生时只是一种可能性,与其他人互动时才开始发展。

大部分小孩的养育过程是训练,而不是鼓励个人发展.他们被教导要有合宜的行为,学习可以依赖什么人、如何区分对错,了解感激和内疚的意义。

但没有人告诉他们如何成为一个人,他们尽可能凡事做到最好,有好的成就,努力扮演社会认可的角色(成为好孩子,后来则是好学生、好丈夫、好妻子、好公民、好商人),这些努力大多很有用,可以为他们提供生命的意义;如果功成名就的话,人生就更有意义了。

可是,即使如此,许多人到头来却觉得缺乏满足感,开始怀疑这一切是为了什么,这才发现他们没有把自己看成一个人,他们认识的只是自己的角色:

物化的自我!

怎么会发生这种情形呢?

认识彼此的原貌

发展自我成为一个人,而不是一件物,是非常复杂的过程,镜像和界限的练习是非常重要的因素。

界限与心墙

界限是自我与他人之间感觉到的界面,是有弹性的,会不断移动,有时向外移动以得到经验,有时向内收缩以保护自我。

碰触界限会刺激内在自我做出靠近或远离的动作,这种具有方向性的反应就是人际沟通时的感受,感受则是依据当事人对接触性质的解释而产生的。

···心墙不同于界限,是缺乏弹性又不会改变的,充满“应该”和规条,没有能力适应情境的变化。

心墙里有主要的防御机制,用来与人保持距离,还有社会认可的各种训练,以确保社会的接纳和赚钱的能力。

由于心墙既厚又无法穿透,所以对外界不起反应,缺乏敏感度。

心墙就好像矗立的宏伟建筑,虽然好看,但作用是防卫:

对阻挡敌人非常有用,但住起来却又冷又难受。

···

心墙只能从内在改变。

在亲密关系中,自我会降低城墙的高度,打开门窗以呈现内部。

带着伴侣同游心墙内部,就是承认自己在什么地方、为什么、用什么方式来防卫和控制,让对方知道你的内心世界,进入容易受伤的亲密状态.当你有足够的安全感让伴侣探访内心世界时,就会开始拆卸心墙,改以界限取代。

心墙存在太久的人,在遇到合适的伴侣时,常常急着摆脱心墙,很想与对方融合,但这是另一种丧失自我的方式。

“献出你自己,但不要放弃自我。

父母若想鼓励子女发展成一个“人”,就必须能一直看见小孩的观点.“睡觉时间到了,现在上床睡觉”,这种话是不重视“人”的规条,如果父母能说:

“我知道要你停止现在的活动一定很难受(看见),但需要足够的休息才能进行明天的活动(结果),你现在必须去睡了(界限)",这种方式就与规条非常不同。

规条是控制行为的捷径,但会让人筑起心墙和界限,也会阻碍人的发展;小孩常常把放任解释成缺少关怀(事实确实常常如此).

政治与人性

在政治中,人不受到重视;在人性中,则关心人。

大部分教育体系的本质都是威权主义,鼓励物化的行为,以确保赚钱的能力.

大部分人在学校和家中接受的就是这种政治化的教育,所谓“一切都是为了你好"。

这些人进入关系时,常常以物化(政治)的态度对人,重视权力的控制或被控制、拥有对方或被别人拥有。

花园:

从政治到人性

将物化整合到亲密之中

在亲密关系中,物化他人和玩弄权力游戏会使人产生极大的热情,这就是性兴奋的本质,也是依赖的乐趣所在。

多愁善感大多来自物化,最流行的情歌高唱“我不能没有你"(也就是“我把重心转移到你身上”)、“你离开时伤害了我"(也就是“你该为我的痛苦负责”)、“没有人知道我的痛"(也就是“全然物化的自怜”)没有这些物化经验的生活显然非常单调乏味!

在亲密关系中可以同意彼此有这些感受,并让对方知道,只要不以此控制对方就好!

我们总结为一句话:

好好感受一番,但最终要回归真实。

人性化的机会

分享愤怒

5、关系的发展阶段

关系的目的

关系的五个发展阶段

关系的发展有五个阶段,分别是浪漫期、权力争夺期、稳定期、承诺期和共同创造期,这种分类最初见于苏珊·坎贝尔写的《伴侣的旅程》。

这个过程最初被列为垂直的阶段,但我们认为其实是一种循环的周期,不是线形关系,很像中国人所说的“五行变化",有五种动态的能量状态.由于稳定期容易使人误解为停滞的状态,所以本书改称为“整合期".此外,我们认为封闭的单一循环不足以描述人类发展的现象,因为每一次循环会有更多的经验、更大的自由,所以从共同创造期到浪漫期的箭头并不代表回到原先的浪漫期,而是扩展到更大的空间,显示向上的螺旋发展。

生命、能量和关系都逐步发展成越来越宽广的螺旋形。

关系周期的过程

这五个阶段适用于所有关系:

夫妻、情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