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历史等级考考点梳理.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790736 上传时间:2023-01-26 格式:DOCX 页数:78 大小:1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海历史等级考考点梳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8页
上海历史等级考考点梳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8页
上海历史等级考考点梳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8页
上海历史等级考考点梳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8页
上海历史等级考考点梳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上海历史等级考考点梳理.docx

《上海历史等级考考点梳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海历史等级考考点梳理.docx(7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上海历史等级考考点梳理.docx

上海历史等级考考点梳理

2017历史等级考考点归纳

中国古代史

第一单元:

从史前时期到夏商王朝

一、中华文明的起源

(一)、原始农耕——农业革命到来的标志

1、产生的时间:

距今1万年前的新石器时代(磨制石器)

2、产生的标志:

栽培谷物、驯养牲畜

3、中国在农业革命中的地位:

1)地位:

世界农业最早的起源地之一

2)贡献:

世界最早培植粟、稻(南稻北粟)

4、原始农耕产生的意义

1)标志着人类历史实现了第一次伟大的经济变革,即农业革命开始,人类跨入了农耕时代。

2)对中华民族的生存发展和文明创造产生了深远影响。

3)使人类开始定居生活,并形成最初的农耕聚落

5、姜寨遗址——农耕聚落的典型遗址:

1)陕西临潼(黄河流域)

2)特征:

集体生产、平均分配的血缘共同体

3)历史发展阶段:

原始社会氏族公社

(二)文化遗址满天星斗

1、文明起源的集体记忆——神话传说

1)传说:

盘古开天;有巢氏;伏羲氏;神农氏;遂人氏;

炎帝、黄帝(炎黄子孙、华夏始祖)

2)传说流传的原因:

没有文字,口耳相传

3)如何看待文字产生之前上古历史中的“传说”?

①上古历史中的传说是早期先民的集体记忆,经一代代口耳相传而得以保留传承,反映了早期先民生活的经历。

②对于我们研究有文字记载以前的历史具有一定价值,不可完全否定。

③但对于上古历史的研究还需要有考古发现等实物于传说的相互印证,才更有助于构建可信的上古历史。

2、中华文明起源的特征和核心地区

1)特征:

满天星斗,八方雄起

2)核心区域:

黄河中游的中原地区

二、文献与考古中的夏文化

(一)从“公天下”到“家天下”(文献中的夏)

看课文《文献选读》

1、“公天下”

1)历史阶段:

原始社会(国家出现之前)

2)历史特征:

原始公有制;原始民主制

(“大同之世”“大道之行,天下为公”)

2、“家天下”

1)历史阶段:

奴隶社会

2)历史特征:

私有制;阶级分化,国家出现

“小康之世”“大道即隐,天下为家”

3、夏朝——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

1)建立时间:

约前21世纪

2)建立者:

3)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

王位世袭制的确立是一次重大历史变革,标志着“天下为公”的原始社会背“家天下”的奴隶社会所代替,是历史的进步,适应了生产力的发展。

4)灭亡:

夏桀暴政;前1600年,商汤灭夏

5)夏朝具备的国家基本特征

a设职分官;b军队;c制定刑法;d监狱

4、从“公天下”到“家天下”的原因及评价

1)原因:

生产力的发展

2)评价:

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是历史的进步

(二)二里头文化遗址(考古中的夏)

1、时间:

距今约3900——3500

2、地域:

河南偃师二里头

3、遗址特征:

1)政治:

宫殿——社会分化(阶级、国家)

2)经济:

农业为主

3)文化:

青铜礼器、祭器——青铜时代

4、认定为夏遗址的依据

1)时间和地域与文献中的夏最吻合

2)存疑

5、遗址意义:

发现大量文化遗迹和遗物,为夏史探究提供了重要而丰富的资料。

6、拓展:

1)、探索与争鸣:

(见教科书)

两种解释各有合理性。

有关文献中的夏朝与考古学上二里头文化的确切关系,还有待新史料的发现和学术界的进一步研究。

科学需要探究的意识和严谨的态度。

对于那些没有史实确定的历史,以质疑的态度去认识,是学习历史的科学态度。

关于夏王朝的历史我们所看到的文献也只是后世学者根据传说转摘的,因此只是第二手史料,而由于没有同时代的直接文字证明夏王朝的存在,因此我们还需要更多直接证据来证明其存在。

此外,无论什么样的历史资料必然从表层信息推论出深层信息的。

 

2)如何看待文史互证中的文献运用问题?

有关二里头与夏文化的研究,学者大都对文献深信不疑,即将考古与文献记载相对应。

不可否认,文献对于考古研究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不能不加审视、深信不疑地利用文献。

一般认为,夏的记载最早出现在西周的《书经》里,据说这是周公的言论。

有一种解释说,夏是西周初统治者杜撰的朝代,目的是用商灭夏的故事来为周灭商的合法性辩解,此外,商代的甲骨文中不见有关夏的记载,没有丝毫迹象表明商代诸王曾把自己看作是夏的合法继承者。

还有一种解释,说夏的历史文献最早出现在晋朝时期的《竹书纪年》,历史学家认为,这是战国时魏国的史书,成书时离夏朝有1000多年历史。

即使夏朝的真实性可靠,那么如何看待这时隔千余年的记载,这都是今天学者必须严肃面对的问题。

如果没有对文献的可信度作过详细论证,就以其为依据与考古资料来印证夏的历史,其结果自然受到质疑。

——陈淳、龚辛《二里头、夏与中国早期国家研究》

三、商朝与青铜文化

(一)、商朝的建立与灭亡(前1600——前1046年)

1、建立:

1)时间:

约前1600年

2)建立者:

3)都城:

殷(河南安阳)

2、灭亡

1)前1046年

2)武王伐纣:

——牧野之战

3、商朝的地位

1)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有直接文字记载的王朝,我国有文字可考的信史是从商朝开始的。

2)多重证据:

传世文献;甲骨卜辞;考古资料(殷墟、青铜器等)

(二)、内外服制度

1、内服:

是由王直接管辖的王畿之地(大邑商、天邑商)

外服:

是商王通过方国首领间接管辖的畿外之地(四土、四方)

2、政治体制特征:

方国联盟。

(商与周边方国是一种松散的联盟关系。

商王是方国的共主,方国臣服或归附于商。

(三)、青铜时代:

1、青铜器

1)、代表:

司母戊鼎

2)、功能:

礼器,专用于王室和贵族的礼典和祭祀等重要活动

等级身份和政治地位的象征

沟通天地和支持政治权力

2、甲骨文

1)商朝时期,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成熟文字,距今3000多年。

2)19世纪末被发现,距今100多年

3)内容:

占卜

4)特点:

具备汉字构成和使用“六书”的规律

5)意义:

是一种较为成熟的古文字,真实记载了商朝社会各个领域的历史状况,为我们探究商朝历史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我国有文字可考的信从商朝开始的。

四、用文献与考古相互印证的方法探究历史——二重证据法

1、20世纪初,王国维提出

2、什么是二重证据法?

1925年,由王国维提倡。

“吾辈生于今日,幸于纸上之材料外,更得地下之新材料。

由此种材料,我辈固得据以补正纸上之材料,亦得证明古书之某部分全为实录,即百家不雅训之言亦不无表示一面之事实。

此二重证据法惟在今日始得为之。

”意思是将“地下发现之新材料”与“纸上之材料”二者互相印证,以达到考证古史的目的。

是运用“地下之新材料”与古文献记载相互印证,以考古代历史文化。

这是王国维昭示后人的一条十分重要的历史研究方法,很大程度上实在地影响了中国学术界。

成了一种公认科学的学术正流。

3、核心:

文献与考古相互印证

第二单元从周王朝到秦帝国的崛起

核心概念:

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1、概念: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应当分成专制主义与中央集权两个概念来理解,同时又要注意二者之间的联系。

(1)专制主义:

是与民主政体相对立的概念,是就中央的方式而言的,指一个人或少数几个人独裁的政权组织形式,体现在帝位终身制和皇位世袭制上,其主要特征是皇帝个人的专断独裁,集国家最高权力于一身,从决策到行使军政财政大权都具有独断性和随意性。

(2)中央集权:

是相对于地方分权而言的,强调中央对地方的统治,其特点是地方政府在政治、经济、军事方面没有独立性,必须严格服从中央政府的命令,一切受制于中央。

(3)二者之间的联系:

①地方和中央都必须服从皇帝一人。

②专制主席皇权加强时,往往是中央集权比较有效时,专制主义皇权削弱时,往往也是中央集权不力时。

2、实行原因

(1)维护封建经济基础(小农经济)的需要。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生产力提高导致旧的生产关系解体,秦国商鞅变法确立了封建经济的统治地位,这种经济的特点便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是封建的个体的小农经济。

这种经济模式需要一个强有力的国家政权,以维护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安定,保证小农经济的生产和再生产,新兴的地主阶级也需要建立中央集权制度来巩固其统治地位,维护其政治、经济利益,保护其土地所有制度。

这种封建的生产方式决定了中央集权制的建立。

(2)巩固、维护国家统一的需要。

秦吸取周无子在诸侯割据局面下无能力的教训,在统一全国后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以消除地方割据势力,维护国家统一。

(3)法家思想奠定理论基础。

秦自商鞅变法后,一直以法家思想为统治思想。

韩非子总结诸子百家学说,创造了一套完整的中央集权的政治理论,为秦始皇创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奠定理论基础。

3、基本内容

(1)皇帝制;

(2)中央行政制度;(3)地方行政制度,其核心是集一切权力于皇帝。

(4)选官制度

4、两对基本矛盾:

(1)皇权与相权矛盾(中央政府内部矛盾)。

(2)中央政府与地方割据势力的矛盾。

5、发展演变:

(略)

6、作用:

(1)积极作用:

①利于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巩固和发展,利于维护祖国统一与领土完整。

②能有效地组织人力、物力和财力从事大规模的生产活动和经济建设,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③在统一的环境下,利于各民族的融合,利于各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

(2)消极作用:

①皇权专制极易形成暴政、腐败现象,是阻碍历史发展的因素。

②在思想上表现为独尊一家,箝制了思想。

③在封建社会末期,阻碍了新兴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的发展。

一、封邦建国与礼乐文化

(一)周朝的建立

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牧野之战灭商,建周,定都镐,史称“西周”。

(二)封邦建国制

1、目的:

为了对新征服地区进行有效控制

2、对象:

一方面,分封已臣服的殷人后裔和原殷邦方国的首领,另一方面,以武力为后盾,将同姓诸侯分插到各地方国间,成为地方的政治中心。

3、作用:

合围殷人,提高王权,达到“封建亲戚,以藩屏周”的功效。

周王成为“天下”共主。

(三)礼乐制度

1、制定者:

周公

“没有周公不会有武王来灭殷后的一统天下;没有周公不会有传世的礼乐文明;没有周公就没有儒家的历史渊源。

没有儒家,中国传统的文明可能是另一种精神状态”―――杨向奎《宗周社会与礼乐文明》

孔子:

“郁郁乎文哉,吾从周”。

2、内容:

礼:

“礼”的本义是祭神的器物和仪式,后引申为“规范”。

周公将之推广到宗法关系和政治等级上,以显示贵与贱、尊与卑、长与幼、亲与疏之间的身份差异及权利义务,对社会成员的地位、权利、责任和义务做出严格规定,起维护社会秩序的功能。

乐:

周公创作舞乐、史诗、以音乐激起人们的认同感,维系社会成员的团结。

3、两者关系及意义

“乐者为同,礼者为异。

同则相亲,异则相敬。

……”―――《礼记.乐记》。

“礼”用以显示身份差异及权利义务,“乐”用以维系社会成员间的团结。

礼乐反映了宗法人伦等级社会的分与和、尊与亲相统一的关系,它既能维护等级制度,又能使人们和谐地生活于社会共同体之中。

二、社会变革和百家争鸣

(一)东周的建立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都城到洛邑,东迁后的周朝称为“东周”,分为春秋、战国两时期。

(二)社会大变革

社会变革的内容:

春秋战国时期,连年征战,社会动荡,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领域都发生了急剧的变革。

表现在:

1、最深刻的变革来自经济领域:

(1)经济技术:

铁制农具和犁耕技术。

(2)经济制度(土地制度):

井田制瓦解,土地私有制产生。

(3)阶级关系:

自耕农和新兴地主的出现。

(4)社会分工加速:

农业的发展促进了私人手工业与商业的活跃。

2、政治领域:

由西周的“封邦建国”体制变为秦的中央集权大一统体制

封邦建国→王室衰微、诸候争霸→各国变法运动→大一统体制

以富国强兵为目标的改革,在战国时达到高潮,改革的范围扩大到官吏、行政、财政、赋税、户籍、法律等各个方面。

变法最彻底的是秦国商鞅变法,成为各诸侯国中实力最强者,后来发展成统一的核心力量。

3、思想领域:

诸子百家,百家争鸣的局面。

(1)背景:

春秋战国时期,在社会大变革的背景下,由于“士”对社会变革的态度、思考方向不同,提出了关于治理社会、安定人心不同的方案。

(2)诸子百家(代表人物及思想)

⑴儒家

①创始人:

孔子。

发展了周公的礼治思想,创造出“仁”这一核心观念,倡导“仁者爱人”、“克己复礼为仁”,为“礼”输入了新的生命力,以造就理想人格为最高目标,试图以伦理道德来规范社会秩序,协调人际关系。

②孟子:

由“仁”发展出“仁政”。

③荀子:

重新解释孔子的“礼”,熔礼、法于一炉

⑵法家:

兴起于战国初期

代表:

韩非、商鞅

主张:

正面肯定当时的社会大变革,提倡“法治”,倡导激进的功利主义,主张实行君主集权制度,废除世卿世禄,奖励耕战,富国强兵,受到当政者的欢迎。

然而其提倡专制独裁、严刑峻法等,消极面也十分明显。

⑶道家:

春秋时期,老子

对现世政治持否定态度,主张“无为而治”,幻想回到“小国寡民”的时代,鄙视世俗的物质享受和对财富权力的追逐,具有对事物恒变、矛盾对立的转化的朴素的的辩证法思想。

(3)意义:

是中国乃至世界古代史上学术思想最为灿烂的一页,是我国后世学术思想的源头。

性质和影响:

1.性质:

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2.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对当时及后世影响深远

①儒家思想孕育了传统文化中的政治思想和道德准则

②道家学说构成了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

③法家思想成为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

三、大一统中央集权国家的形成

(一)从列国纷争到秦统一

1、秦统一历史条件

(1)客观上:

统一趋势:

①战国七雄:

齐、楚、秦、燕、赵、韩、魏。

(区域性的统一为秦的大一统奠定了基础)。

②各国变法,在政治、经济等制度建设上出现了趋同倾向。

(2)主观上:

商鞅变法:

目的:

以富国强兵、兼并天下为目标

内容:

先后实行废除井田制度、废除世卿世禄、奖励农耕、建县制和什伍连坐等一系列法规。

作用:

商鞅变法使秦国由弱变强,为统一奠定基础。

2、秦完成统一:

BC221年,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帝国建立

(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体制的创立

1、秦创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体制:

(1)目的:

为了有效控制大一统的新局面

(2)内容:

①首创帝制。

皇帝是帝国的最高统治者,自称“始皇帝”。

皇权至高无上。

②设立中央官制——三公九卿制度。

规定中央政府的最高官职为丞相、御史大夫、太尉,称为“三公”。

三公之下还有九卿。

其中,丞相是百官之长,“助理万机”,协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

一切军国大事,均由皇帝裁决。

③设立地方制度——郡县制

地方政府为郡、县两级。

郡、县的长官均由皇帝直接任命

2、巩固中央集权体制的措施:

经济上,统一货币(圆形方孔币)

统一度(长度)、量(容量)、衡(重量)制度

文化上,统一文字(小篆)

交通上,建造驰道和直道,以保证政令的畅通。

军事上,修筑长城,以抵御匈奴的侵扰。

开边移民,充实边地实力。

思想上,焚书坑儒,加强思想的控制,统一思想舆论。

四、秦末农民起义

1、秦的暴政:

表现

(1)徭役繁重,过度征用民力。

(2)赋税繁重。

(3)《秦律》名目繁多,刑罚苛刻。

(4)一味重功利、恃酷法,不适合统一后社会发展的需要,导致社会矛盾激化。

结果:

导致社会矛盾的激化,造成普天之下民怨沸腾的局面。

2、秦末农民起义:

3、公元前209,陈胜、吴广 大泽乡起义 第一次农民起义

4、楚汉战争和西汉的建立

楚汉战争:

公元前206年至公元前202年,刘邦与项羽为争夺权利而展开了“楚汉战争”,西汉建立:

公元前202,刘邦,长安

第三单元从两汉到南北朝的分合

一、大一统帝国的重建

(一)汉承秦制

1、继承:

中央集权体制(皇帝制、中央官制、地方郡县制。

2、改变:

政令施行宽简疏缓。

实行郡国并行制(西周分封制,秦郡县制,汉初郡国并行制)

原因:

刘邦借鉴秦朝“孤立而亡”的教训,分封同姓诸侯,形成郡县与封国并行的局面

结果:

削弱了中央集权,导致“吴楚七国之乱”。

(二)布衣将相之局

1、表现:

汉朝的开国皇帝和郡臣,大都来自社会下层

2、影响:

标志着世袭贵族主宰政治的时代基本结束。

(三)黄老思想与文景之治

1.黄老思想:

以道家为主,又兼采儒、法,主张守道尊法,礼法并用,达到“清静无为”的境界。

2、汉初统治者实施黄老思想的原因

(1)吸取秦朝二世而亡的教训,迎合汉初人民厌恶战争,渴望社会安定的意愿。

(2)秦朝的暴政以及此后几十年战乱使社会经济遭到了极大的破坏,需要恢复发展。

(3)与汉初统治者朴实谨厚的作风相一致。

3、文景之治

文帝、景帝时期,采取“清静无为”、“与民休息”的政策,倡导以农为本,下诏减免田租;废除秦朝留存下来的严刑苛法。

这一系列轻徭薄赋、省刑约法的措施,为社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创造了条件,形成了“吏安其官,民乐其业”的社会景象,史称“文景之治”。

但豪族势力膨胀、土地兼并、贫富分化等社会不稳定因素凸显。

二、汉武帝时代――从“无为”到“有为”

(一)原因

1、汉初的“无为而治”只是权宜之计,不适合大一统帝国的治理,造成中央集权的弱化和地方诸候王和豪强势力的膨胀。

2、汉武帝面临一系列社会问题,如丞相弄权、王国问题、边患问题等,必须“有所作为”,采取有效措施去解决。

3、社会经济的复苏和财富日臻丰厚奠定了经济基础。

4、汉武帝刘彻是一位雄才大略的君主,锐意进取。

(二)表现

⒈政治上:

加强皇权和中央集权

(1)创设内外朝制:

目的:

加强皇权,裁抑丞相职权。

内容:

由皇帝与亲信近臣形成了宫廷的决策核心,称为“内朝”或“中朝”;而以丞相为首执掌政务的政府机关,称为“外朝”。

(2)创设“刺史”制度:

由中央特派监察官员,以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监督和控制。

(3)颁布“推恩令”:

目的:

分割王国封地,使之无力抗衡中央

内容:

准许诸侯王把土地再分封给自己的子弟(“众建诸侯而少其力,国小则亡邪心”)

作用:

削弱诸侯王的权利,大体消除汉初郡国并行制带来的负面影响。

⒉思想上: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1)内容:

a设五经博士,将儒学定为官学,其他诸学“罢黜”在官学之外

b在长安设太学,从中选拔官吏

c郡县学校也配有经师授学,以培养官吏的后备人选

(2)影响:

使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和主流意识形态

a是为了适应当时政治上大一统的需要而提出的,有利于统一的中央集权封建国家的巩固。

b尊儒兴学,把教育、考试、选官结合起来,在客观上促成重视知识,重视教育的社会风尚,儒家思想逐渐渗透到社会各个方面,造就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模式。

c封建政治与儒学密切结合,初步形成儒家政治的历史传统。

d本质上仍是文化专制主义的体现,汉武帝运用皇权干预思想学术,抑制了民族思想的自由发展,禁锢了思想界的自由探索精神。

(3)统治思想的实质:

儒表法里

(4)董仲舒改造儒学

a系统提出“天人感应”说

b政治上倡导君权神授理论

c伦理上强调三纲五常论

d大一统理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3、经济上:

铁农具、代田法、精耕细作

4、民族关系上:

解除匈奴威胁,加强西域控制

(1)对匈奴三次战争(卫青、霍去病),大体解除匈奴对北边的威胁。

(2)加强对西域的控制,设河西四郡。

(敦煌、酒泉、武威、张掖)

补充:

读图。

BC60(汉宣帝)设西域都护府。

都护是汉西域最高长官,与郡级区划相等。

(3)张骞通西域,开辟丝绸之路。

(三)影响

1、汉武盛世:

经济繁荣,文化昌盛,疆域辽阔,政权稳固

2、隐患:

连年战争、大兴土木、财富消耗过快

三、东汉的兴衰

(一)东汉的建立

公元25年,刘秀(光武帝)重建汉朝,定都洛阳,史称东汉。

(二)光武中兴:

“柔道”、“文教”治国(略)

(三)东汉的衰败:

豪强地主势力的膨胀

1、原因:

(1)汉初,无为而治,造成豪族势力膨胀壮大

(2)光武中兴,柔道治国,对豪强有妥协的一面

(3)东汉政权本身是豪强地主政权,刘秀本人及他的开国功臣,多为豪强地主出身

2、特征

(1)经济上:

土地兼并,建立自给自足的大庄园,驱使大量依附农民从事农业、手工业生产

(2)军事上:

拥有“家兵”“部曲”私人武装,称雄一方。

(3)政治文化上:

长期把持地方和中央政权,成为官宦世家。

具有精通儒学的文化优势,把持地方舆论。

3、影响

(1)逐渐演变为地方割据势力,对中央集权统一王朝构成巨大威胁。

(2)占有大量依附农民,影响国家对农民的控制和国家的赋税收入

(3)导致农民地主矛盾激化,引发黄巾起义,各地豪强纷纷起兵,演变为一场军阀大混战,东汉王朝名存实亡。

四、割据和分立

1.赤壁之战:

时:

208年

交战方:

曹操――孙权、刘备

结果:

曹操大败

影响:

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础

2.三国鼎立格局的最终形成(P43图)

曹魏

220年

曹丕

洛阳

蜀汉

221年

刘备

成都

孙吴

229年

孙权

建业(南京)

3、造成三国分裂的原因:

(1)西周分封制的长期存在,在汉代还未消亡

(2)豪强地主掌握强大的军事实力和充足的经济资源,势力的恶性膨胀与统一王朝分庭搞礼,形成分裂割据局面。

(3)中央外戚、宦官、士大夫等多支政治力量的相互角逐使中央政府衰弱,丧失对地方的控制

(4)自然经济的分散性,南北方之间、各区域之间经济文化存在差异

(5)周边少数民族迁入内地建立政权――五胡入主中原等。

4、认识三国鼎立的格局

(1)历史意义:

局部统一,形成比较稳定有序状态,有利于区域经济的发展。

(2)存在原因:

三国经济、实力均衡

(3)发展趋势:

均势打破,新的统一趋势,三国归晋

思考:

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说:

“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周末七国分争,并入于秦。

及秦灭之后,楚汉分分,又并入于汉。

汉朝自高祖斩白蛇面起义,一统天下,后来光武中兴,传至献帝,遂分为三国。

”你认为这句话对吗?

谈谈你的理由。

此外,你认为三国分立的原因有哪些?

并对此作出评价。

答:

(1)这句话是错误的。

历史发展绝对不是简单的重复循环,是具螺旋形上升的过程,每一次分裂相对于前一次统一是历史的进步,而且在分裂过程中始终酝酿着统一的因素。

(2)自东汉末期以来,出现了我国历史上的第二次大分裂时期。

造成三国分裂的原因有:

(3)评价:

三国分裂相对于前期的军阀混战无疑是历史的进步,同时也带来了区域经济的发展与社会安定,但分裂割据始终会对社会经济和民间生活造成危害,民心总是渴望在中央政府强有力的控制下,避免战乱,获得一个稳定而案例的生活环境,因此,统一需要的日益增强,分裂因素的不断消解,使中华帝国的发展始终归一统。

五、南北对峙与民族融合

一.南朝与北朝

(一)魏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

1、政权更迭                 东魏 北齐

五胡十六国      北魏

魏西晋(五胡:

匈奴、鲜卑、氐、羯、羌)西魏 北周 隋

吴东晋    宋 齐梁 陈

2、南京六朝古都:

孙吴、西晋、宋、齐、梁、陈

3、政权更替频繁的原因:

武将夺权

(二)、北魏孝文帝改革与民族融合

1、北魏建立

(1)时间:

386年

(2)民族:

鲜卑族

(3)开国君主:

拓跋珪

(4)都城:

洛阳

2、孝文帝改革

(1)背景

a民族融合(互为因果)

b地方宗主控制大量荫户,影响政府财政收入和中央集权

c政府掌握大量的荒地(均田制前提)

(2)内容:

(汉化政策)

①迁都洛阳

②禁止在朝廷上说鲜卑语穿胡服,通用汉语、汉服

③改鲜卑复姓为汉族单姓

④仿效汉族体制改订官制和律令

⑤胡汉通婚

⑥尊崇孔子,实行礼制,提倡以孝治国

(3)影响:

加快民族融合进程,促进北魏经济政治的发展,巩固其统治,推动北方少数民族的封建化进程。

3、民族融合

(1)三个高潮阶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工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