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黄山市发展特色乡村旅游的调研报告.docx
《关于黄山市发展特色乡村旅游的调研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黄山市发展特色乡村旅游的调研报告.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关于黄山市发展特色乡村旅游的调研报告
关于黄山市发展特色乡村旅游的调研报告
院系:
外国语学院年级:
13小组成员:
摘要:
黄山市是全国重点旅游城市,旅游品牌世界一流,黄山发展旅游“天时”“地里”“人和”。
黄山市乡村旅游景点以黄山风景区为依托,交通比较方便,旅
游资源优势与黄山风景区互补,文化底蕴深厚,发展乡村旅游优势明显。
但是随着乡村旅游的快速发展,黄山市的乡村旅游也出现了一定的问题。
如:
景区类型比较单一,参与性旅游项目少,一些景点资源品位很高但是知名度却不高,旅游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有待提高等。
目的:
本次调研目的就是为了全面的了解黄山市乡村旅游的现状,包括发展乡村旅游的优势、目前发展过程遇到的问题、接下来该如何科学地深入发展等。
搜集信息:
为了全面真实的完成这次调研,我们小组通过多种途径搜集信息。
一方面,我们阅读相关文报资料,浏览黄山市旅游发展的官网;另一方面,我们发放问卷,进行问卷调查,主要对象是游客和市民。
向游客发放问卷需要我们到相关的旅游景点,所以,这同时我们还积极主动得找各个景点的导游交谈,这为我们的调研也提供了一部分信息。
问卷内容和问卷调查具体情况见下表:
调查对象
调查地点
调查时间
问卷数量
游客
屯溪老街
7月26号
21
唐模
7月27号
18
西递宏村
7月28号
42
翡翠情人谷
8月2号
48
市民
百大名品中心路段
7月29号
35
大润发区域
7月29号
46
世纪广场
7月29号
23
元一区域
7月29号
28
汽车站
7月29号
37
黄山市特色乡村旅游调查问卷
尊敬的先生、女士们:
您好!
我是安徽工业大学的一名学生,在暑期社会实践中我的调研主题是关于黄山是发展特色乡村旅游。
为了全面的了解到目前黄山市乡村旅游的发展状况,我和我的小组成员进行本次的问卷调查。
希望您能牺牲几分钟的时间帮助我们填写问卷,谢谢!
1、请问您了解乡村旅游吗?
()
A、从来没听说过B、听说过C、自己参加过
2、请问您从那了解乡村旅游?
()
A、网络B、报刊杂志C、电视广播D、其他途径
3、您觉得乡村旅游最大的目的是什么?
()(多选)
A、领略田园风光B、远离城市喧嚣回归自然
C、为工作寻求灵感D、品尝农家特色食物
E、减压放松心情F、其他
4、您在选择乡村旅游地点时,最在意的是什么?
()
A、卫生条件B、停车住宿条件C、当地的环境情况
D、当地特色的文化和饮食E、其他
5、在乡村旅游中您对当地饮食要求是什么?
()
A、味道好B、干净卫生C、具有当地特色D、价格实惠
6、您觉得黄山市发展乡村旅游的优势有哪些?
()(多选)
A、文化底蕴深厚B、生态环境极佳C、物产资源丰富
D、旅游品牌一流E、交通非常便利
7、目前黄山市乡村旅游给您的感觉怎么样?
()
A、非常好B、一般C、跟预期的有差距D、不满意
8、你觉得目前黄山市乡村旅游出现的问题有哪些?
()
A、景点景型比较单一B、景点知名度并不高
C、景点管理模式滞后D、景区服务质量不高
9、您认为黄山市该怎样继续发展乡村旅游?
请给出建议。
正文:
一、黄山市乡村旅游背景的分析
1、乡村旅游背景
根据世界旅游组织的预测,到2020年,我国将成为世界国际旅游的第一大接待国,年接待国际旅游者将超过1.3亿人次;从黄山旅游部门获悉,2007年黄山市旅游累计接待海外游客1535.16万人次,与上年相比增长23.70%。
其中,接待入境游客68.55万人次,增长25.73%;接待国内游客1466.61万人次,增长23.61%。
那么,中国旅游业中的乡村旅游应该扮演什么角色呢?
这是中国旅游业新世纪发展中一个很现代化也很复杂的重要课题。
美国社会学家阿尔温·托夫勒曾对第三次浪潮中现在科技与农耕文化奇妙重叠的时代特征论述:
“这种神奇的一致性,将使今天许多第一次浪潮的国家,可以不搞全盘照搬,不完全牺牲他们的文化或者不首先通过第二次浪潮发展的阶段,就带有第三次浪潮文明的特点。
”发达国家和地区经历了第一次农耕文明和第二次浪潮文明的席卷后,已进入第三次浪潮席卷期。
与此同时,人类空前地渴望着返璞归真,亲近泥土。
这是一种现代人追求的生存质量,又是一种生活时尚。
在这种现代人类的双重探索中,城市和乡村都将获取到自己需要的城市利益和精神满足。
2、黄山市乡村旅游背景
黄山旅游“天时”“地里”“人和”。
黄山是自然与人文合璧的结晶。
在这片神奇而古老的土地上,有两处世界遗产、三处国家风景名胜区、六处国家森林公园、地质公园和两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一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一处国家重点历史文化保护街区、国家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6处、已发现的地面文物多达4900多处。
黄山是中国唯一拥有两处世界遗产的省辖市。
中国名人大词典中,收集的4万多的清代以前的历史名人,黄山市就有800多位,位居中国历史上封建社会各州府之首。
如此众多的文物古迹,丰富的民间艺术,传统的风土人情,动人的名人轶事,珍贵的文人墨迹,似乎这种历史遗留的人文与大自然赐予的山水田园风光隐含着“天时”;我市四小时车程到上海、南京、宁波、合肥、武汉、南昌等中心城市大交通的形成,显示着“地利”;省政府“两山一湖”皖南黄金旅游带发展战略规划2001-2020的逐步实施,发展旅游现已引起人们的共识,可谓“人和”!
二、黄山市乡村旅游市场现状
1.黄山乡村旅游基本概况
黄山市位于安徽省最南端,东南与浙江省接壤,西南与江西省毗邻,全市总面积9807平方公里。
市内共辖有1131个行政村,其中具有乡村旅游开发价值的占20%,现已开发或已列入来发计划、规划的村落有101个,分布如下:
屯溪区8个、黄山区16个、歙县22个、休宁15个、黟县17个、祁门13个。
黄山市为提高农民的收入,将乡村旅游发展与徽文化结合,依托丰厚的徽州文化、优美的自然风光和一流的生态环境,以旅游专业村、“星级”农家乐为抓手,大力发展乡村旅游。
发起成立跨省区域(含绩溪、婺源)的古徽州乡村旅游联盟,举办中国乡村旅游节,全力打造“中国乡村旅游第一品牌”,涌现了诸如西递宏村、翡翠谷等以文化特色和自然生态为特征的乡村旅游典型。
2.黄山市乡村旅游形成了五种模式:
2.1文化体验型
依托古村落,开发以皖南古村落———西递、宏村、唐模为代表,满足游客深度文化体验需求的乡村旅游产品。
西递从1986年开始发展乡村旅游,到目前年接待游客47万人次,门票收入达1780万元。
西递、宏村先后被列为“全国历史文化名村”。
西递镇还获得“全国文明村镇”、“中国十佳最具魅力名镇”、“全国环境优美乡镇”。
宏村镇先后获得“中国十大魅力名镇”和“中国十大最美的村镇”。
当地负责人说,之所以获得这么多荣誉,与发展乡村旅游,知名度高有很大的关系。
2.2乡村旅游型
围绕重要风景区,发展各种类型的乡村旅馆。
黄山脚下的汤口镇山岔村,以国家4A景区“翡翠谷”为依托,建设徽派农民别墅,让游客吃在农家,住在农家,体验一种别样的旅游新感觉。
山岔一个村就能同时接待游客千余人,现在户均旅游业收入达3万余元。
2.3农事参与型
依托山区自然生态资源优势,发展以“吃农家饭、干农家活”为主要内容的“农家乐”旅游产品。
歙县组织的上花果山,观山景摘野果,每年都能吸引大量游客。
区域面积达10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85%以上,这里吃、住、娱均在农家,游客参与摘果、采茶、采花等农事活动,观赏民俗表演,别有一番文化情趣。
2.4景观度假型
依托良好的生态资源,让游客回归自然、放松心情,找到休闲度假的感觉。
徽州区丰乐湖景区,把是古代文化和现代文明结合起来,为游人提供垂钓、祈福、采摘、游船等服务,让游人感受青山秀水的自然气息,领略古徽州深厚的文化底蕴。
2.5新型乡村型
把文化旅游与乡村旅游相结合,打造与国际接轨的新型乡村旅游产品。
休宁县确定了黄村等10个区位、生态、文化等旅游特色的乡村福地示范村,以“新农村建设”为核心,选派优秀年轻干部到示范村担任第一书记,制定示范村目标管理责任制,全面开展乡村福地建设。
三、安徽黄山乡村旅游优势分析
3.1文化底蕴极其深厚
黄山市历史文化源远流长,文明的源头可以追溯到5000多年前。
歙县、祁门等地出土的文物表明。
早在旧石器时代黄-山市一带就已有先民生活。
悠长的历史孕育了灿烂而独特的文化。
黄山市是徽文化的发祥地。
是称雄中国商界三百年的徽商故里.徽文化与藏文化、敦煌文化并称中国三大地域文化。
其内容博大精深。
包括徽菜、徽剧、新安画派、新安医学、徽派金石、徽派版画、徽派雕刻、徽派盆景、徽派建筑、徽州方言等十几个独特的历史文化体系。
而大量保留完整的宋朝至清代的古村落、古祠堂、古民居、古牌坊、古戏台、古石坊、古栈道、古作坊、古街、古巷、古楼、古庙、古塔、古桥、古井、古坝、古董、古树(“徽州18古”)等富有地域特色的古建筑和文化遗存更是比比皆是。
据不完全统计,全市现有文物古迹5000多处。
素有“东南邹鲁”、“礼仪之邦”、“文物之海”美誉。
而非物质文化遗存也极其丰富,仅地方方言就有几十种之多。
徽派盆景、徽墨、歙砚、万安罗盘、祁门瓷器、徽州漆器、竹编工艺等传统工艺匠心各具,舞龙、舞狮、叠罗汉,抬阁、目连戏、徽剧等民俗文化古风犹存,徽菜、徽州糕点、徽州茶艺等特色饮食别具风味。
这些灿若星辰的大量遗存如珍珠般镶嵌于徽州乡村,它是黄山市区别于其他地区乡村旅游最大优势,也是黄山市乡村旅游持续稳定快速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所在。
3.2生态环境国内一流
黄山市属亚热带湿润性季风气侯,雨量充沛,气侯温和,四季分明。
境内群峰耸立,山水相闯,丘谷错列,河溪回环。
自然生态条件十分优越。
境内有牯牛降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清凉峰、岭南、十里山、九龙峰、五溪山、盔湾、天湖等7个省级自然保护区.以及黄山、齐云山、徽州三个国家森林公园。
保护区和森林公园的面积达4.57万公顷。
占全市面积的4.6%。
全市有林地面积69.97万公顷,植被覆盖率达75.3%,乡村植被覆盖率更是高达85%以上,全市大气达到国家一级标准的天数占全年的95%以上。
是全国13个一类大气城市之~。
地表水95%以上为三类以上,无四类以下地表水。
大部分乡村空气中的负氧离子都超过了2万个/cm3(1O00个/cm3即具保健作用),是名符其实的“乡村天然氧吧”。
3.3物产资源十分丰富
黄山市境内山峦重叠、山水相间、植被茂盛、物种繁多,特产资源十分丰富。
境内各类植物3000多种,其中药用植物1260余种。
花卉350余种,珍稀、特有树种有银杏、金钱松、鹅掌楸、华东黄杉等。
动物资源360多种。
野生动物有兽类86种,鸟类211种,两栖类26种,爬行类53种。
其中受国家保护的珍稀动物28种。
祁红、屯绿、黄山毛峰、太平猴魁等名茶驰名中外,三潭枇杷、徽州雪梨、徽州香榧、徽州花菇和徽州贡菊等名闻遐迩。
徽墨、歙砚等传统名特产蜚声海内外。
3.4旅游资源特色鲜明
黄山市的乡村旅游资源不仅丰富异常。
而且特色鲜明,差异化明显。
有些以文化见长,有些以田园风光著称,有些乡村的民风纯朴敦厚。
有些乡村的特产闻名遐迩。
有些乡村春花烂漫,有些乡村秋色怡人。
黄山市独特的文化、生态、物产三大资源的相互交融形成了黄山市种类繁多的旅游产品体系,这些产品几乎涵盖了国内目前所有的乡村旅游内容(除海边旅游等几个极少数的以外)。
3.5旅游品牌世界一流
一方面,黄山市拥有世界遗产2处,世界地质公园1处。
黄山风景区是目前全球唯一一处集自然、文化遗产和世界地质公园三块世界桂冠于一身的旅游景区。
此外,黄山市还拥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4处,国家地质公园3处。
国家级历史名城1处,全国唯一性历史文化保护街区1处,这些世界级的,国家级的荣誉构成了发展黄山旅游的金字招牌。
另一方面,《中国名人大辞典》中收录的40000个清朝以前名人中。
徽州入就有800多个,留下了大量的文化遗存。
而《资本论》中唯一提到的中国入王茂荫就是歙县义城村入。
朱熹、戴震、程大位、陶行知、黄宾虹、胡适、胡雪岩、苏雪林等等都是国际知名人士。
这些又构成了黄山市乡村旅游无形的世界级品牌。
日本每年举办的“珠算节”就是以程大位为第一品牌。
3.6区位条件优势明显
黄山市地处皖浙赣三省结合部,是沿海与内陆腹地的过渡带,是安徽省规划的区域中心城市和交通枢纽城市之一。
205国道、319省道和皖赣铁路纵横境内。
设有国家一类航空口岸。
随着黄山市大交通条件的逐步改善,特别是徽杭高速公路、以及合铜黄高速公路的建成通车,黄山将更紧密地融人长三角旅游圈、经济圈、城市圈。
成为长三角的后花园、第二居住地。
黄山市已建成黄山至杭州,黄山至合肥高速公路,这几年还将建成西接武汉、北至合肥、南通福建南平的“十”字型国家干线高速公路架和现代化立体交通网络。
最终形成到上海、南京、宁波、合肥、武汉、南昌等中心城市的四小时交通圈。
配合航空、铁路运输能力的升级,黄山成为华东旅游中心以及重要国际旅游胜地的硬件环境将基本具备。
3.7各级政府大力支持
市政府高瞻远瞩,及时提出了发展黄山乡村旅游的战略思考,旅游相关部门和各级区县政府都制订了相应的计划,有些区县已进入具体实施阶段。
3.8民众热情空前高涨
民众支持是发展乡村旅游的基本条件。
2O多年来,黄山市旅游发展的实践表明:
旅游不仅是发展地方经济的朝阳产业,而且是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
许多农民都从旅游中得到了实惠,有些乡村更是走上了集体致富的道路。
黄山市发展乡村旅游的群众基础已初步具备,只要政府进行正确引导.企业大力支持,通过专业培训,这种热情就可以转化为巨大的现实生产力。
3.9后发优势异常突出
由于历史、地理、交通等多方面原因,黄山市的工业不可能象沿海城市那样迅速发展.这也使得很多乡村的文化遗存得以很好的保存下来,从而形成了黄山市乡村旅游发展的后发优势。
与上海、浙江、江苏等周边地区的大中城市相比.黄山市的最大优势在于生态和文化资源。
3.10先发优势同时具备
黄山市乡村旅游不仅具有后发优势。
更重要的是先发优势同时具备。
黄山市的乡村旅游起步早、起点高,产业规模初具.先发优势明显。
1985年。
黟县西递农民勇开先河自办旅游,从而掀起了安徽省乡村旅游的序幕,经过20年的努力,黟县的乡村旅游已发展到年接待210万人次。
旅游总收入达7亿元人民币的产业规模。
同时黟县乡村旅游的发展也为其他区县的发展提供了经验,起到了积极的示范带动作用。
四、安徽黄山乡村旅游发展的问题
4.1景类景型比较单一,重复开发建设明显。
黄山市乡村旅游景点景类景型比较单一,主要属于水体类瀑布风光、风景河段型和历史类古宅院、历史祭祀建筑、古园林型,虽然景点品位很高,与黄山风景区旅游资源优势互补,但彼此之间差异小,产品个性化不突出。
景类景型比较单一,既是重复开发建设的结果,又是影响客流规模扩大的主要原因之一。
如九龙瀑、翡翠谷都是水景,彼此之间相距仅2km左右,而且都位于黄山外围同一条出入通道上。
又如同为古民居、古祠堂、古村落的西递、宏村、南屏,都位于一条主干公路旁,彼此之间相距不足半小时车程。
还有呈坎、潜口、唐模、棠樾,一条公路相连,彼此之间景观差异不大。
由于景类景型比较单一,客源不足,不正当竞争或相互诋毁现象难以绝迹。
由于个性不突出,产品雷同,彼此之间缺少互补性,联合促销困难重重。
4.2知名度不高,客流规模有限
一项调查表明,76%的西递、宏村的旅游者认为,西递、宏村值得一游,没有黄山风景区,也值得专程前来观光旅游;来黄山的旅游者中,事先知道棠樾石牌坊群的旅游者占17.8%,事先知道西递明清古民居群的旅游者占16.1%,由此可见,以西递、宏村为代表的黄山市乡村旅游景点品位很高,但知名度还是不够,但是我们都知道西递、宏村是乡村旅游中知名度较高的了。
由于黄山市乡村旅游景点知名度不高,因而客流规模有限。
调查表明,黄山市乡村旅游景点的游客中,专门慕名而来者不到10%,90%以上旅游者是游览黄山风景区之前或之后顺道游览黄山市乡村旅游景点的。
由于客源不足,个别景点收入难以维持景点运转,差不多要进入闭门谢客的境地。
4.3观光旅游为主,参与性不足
受水面面积的限制,黄山市乡村旅游景点中以水景为主体的景点,绝大多数是一种观光旅游,除了漂流外,很少有参与性项目。
其他景点中,唐模有社戏表演、拓片和团队客人“吃农家饭”项目,西递有“抛锈球”和邀请接到绣球者登台“拜堂成亲”项目,其余也是纯粹观光旅游。
除摄影、写生者外,黄山乡村旅游景点很少有过夜旅游者。
没有足够的消费时间不可能产生足够的旅游消费。
旅游者对融知识性、趣昧性于一体的参与性旅游项目有很高的积极性。
参与性不足,关键在于景点。
开办参与性旅游项目需要资金和人力。
由于景点之间个性化不突出,客流规模上不去,开办参与性项目很容易造成规模不经济,入不敷出,入不敷出又进一步妨碍了景点开发参与性旅游项目的积极性,于是在客流规模和参与性旅游项目开发之间出现了非良性循环。
4.4景点管理滞后,服务质量不高
景点管理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五方面:
①卫生状况不好,存在“脏、乱、差”现象。
②古建筑群中与古建筑不协调的新建筑拔地丽起,强电弱电线穿街过巷,破坏了古建筑、古村落的古朴风格,形成强烈的视觉反差。
③有些对外开放的民居,住宅、游览、购物功能“三合一”,室内陈设杂乱无章,商品摊位占地过大,妨碍观光。
④少数景点游览线路组织不好,标识不明显,有的还要走回头路。
⑤有的景点工商户太多,浓厚的历史文化氛围或怡人的自然风光被花哨的商业气息所冲淡,让旅游者找不到“重返历史”、“回归自然”的感觉。
⑥服务质量不高,主要反映在部分定点导游员和工商户上。
目前,古建筑类景点的定点导游员文化水平普遍不高,接受系统培训的很少,绝大多数只能根据导游词照本宣科,除此之外,一知半解,“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工商户的服务质量问题主要集中在两方面。
一是商品质量问题,以假充真、标虚价多,质价不符,以次充好现象时有发生。
二是当旅游者表现出购物欲望时,商家满脸堆笑,一旦旅游者不打算购买或价格谈不拢时,商家马上“晴转阴”,甚至骂旅游者“寒酸相”。
工商户的服务质量问题关键在于商业道德问题,不能只注意眼前利益,忽视长远利益。
4.5游人消费水平低,景点经济效益不高
黄山市乡村旅游接待量通常占全市旅游接待总量的40%,而乡村旅游收入仅相当于黄山市旅游总收入的20%,乡村旅游效益低的问题不容忽视。
经济效益不高的主要原因是景点旅游项目单一,游人逗留时间短,可变消费少。
除了门票和少量的购物、餐饮消费外,几乎没有其他消费。
五、安徽黄山乡村旅游的发展取向
发展乡村旅游业能促进农村经济结构调整。
给农民带来实实在在的收益。
促进农村向一体化方向发展。
加快乡村旅游经济发展.有利于建设一个自然的黄山,生态的黄山,文化的黄山,文明的黄山,和谐的黄山。
富裕的黄山。
5.1发展目标
围绕建设旅游大市和世界旅游休闲度假基地这一总目标.从全市具备发展乡村旅游条件的村落中,遴选出100个村作为市级乡村旅游发展试点村予以重点扶持,按照国家和国际性标准规划建设,形成若干各具特色和优势的乡村旅游村落群,努力把我市广大乡村建成国内一流、世界知名的国际性乡村旅游休闲度假基地。
乡村旅游产业发展上,保证乡村旅游人数和经济效益分别以两位数并高于国民经济5个以上百分点的速度增长,到2010年旅游人数达到1000万以上人次,经济效益占全市旅游经济总量的二分之一。
5.2发展思路
按照“保护第一、科学开发、依法管理、永续利用”的原则。
切实注重对自然环境、生物的多样化和生态、文化资源的保护,抓好古村落的建筑及历史文化风貌和地域民风民俗的保存,科学处理好富裕后农民追求城市化享受和保持乡村旅游“乡、土”特色的矛盾实现人与自然、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的和谐统一,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同时,突出黄山在长三角15+1大旅游经济圈中的特殊地位,依据周边城市交通、区位及旅游产品、旅游线路优势,依托自身的特色和优势,以特色乡村旅游推动农业产业化、工业化,建设乡村旅游观光和休闲度假村基地,生态农业体验和绿色食品生产加工批发基地,旅游商品(纪念品)和会务(商务)礼品生产基地,艺术写生培训和康体娱乐基地。
5.3发展重点
突出发展四个特色板块.即立足历史文化村落景观和民俗风情特色优势,以西递宏村为龙头,将南屏、关麓、呈坎、闪里、万安等有关资源纳入其中,着力发展古徽州农村文化民俗风情体验旅游:
立足自然生态、山水风光优势.以太平湖、牯牛降、新安江等自然景观为龙头,将清凉峰、九龙瀑、翡翠谷、情人谷等景区景点纳入其中.着力发展乡村观光休闲度假旅游;立足田园风光、山野情趣特色和优势,以黄山植物大观园、上丰花果山、蜀源生态旅游区等五个国家级工农业旅游示范点为龙头,着力发展农家乐养生体验旅游;立足新四军革命历史遗迹等红色旅游资源优势,以新四军军部遗址岩寺为龙头,将皖南泾县等地相关红色资源纳入其中整合,着力发展乡村红色旅游。
5.4黄山乡村旅游发展措施
5.4.1普查资源,编制规划
对全市乡村人文景观、文化遗产、基础设施、生态环境等状况进行调查,形成旅游村落名录;通过本地申报、专家评估的办法,按照独特唯一、科学布局、择优发展的原则,谨慎地选择典型村落进行乡村旅游示范。
在《黄山市旅游发展总规划》指导下,编制乡村旅游发展子规划,对我市旅游业健康、快速发展提供科学保障。
制定乡村旅游精品项目建设计划,实现乡村旅游有序开发。
对全市乡村旅游资源进行全面整合,精心培育乡村旅游产品,科学设计乡村旅游线路,力争在未来3年内.建设100个左右的乡村旅游区,形成一批乡村旅游精品,努力形成点线结合、各具特色、相互贯联的乡村旅游新格局。
5.4.2制定政策,加大投入
制定扶持百村旅游发展政策,在财政、用地、规费减免、项目审批等方面予以倾斜。
利用国家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机遇,突出项旧硬支撑作用,加强旅游项目库建设,加大项目争取工作,努力争取国家旅游国债项目资金。
旅游发展专项资金的投入。
设立乡村旅游发展专项资金,整合现有各种资金渠道,保障乡村旅游建设需要。
采取积极性措施,吸引和激活“外资”和社会资本投资乡村旅游发展。
5.4.3夯实基础,完善配套
利用国家有关政策和机遇,编制农村乡村公路网,对属于重点示范村的实行优先发展,加快乡镇际、村际旅游公路建设,解决进出通道。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吸引多种经济成分投资乡村旅游公路建设和旅游运输业。
动员社会力量投资旅游餐饮、住宿、购物、娱乐、信息等要素设施的建设,完善基础服务功能。
大力开发地方特色旅游商品.大力发展特色餐饮业,带动整体经济发展。
5.4.4突出个性,塑造品牌
以生态环境中心,以徽风徽韵为特色。
强调“精巧、雅致、生态、徽韵”的个性化风格.结合国际标准打旅游产品。
使乡村旅游产品成为中国乃至世界的知名品牌。
加大优势产品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自然遗产、非物质性及口头文化遗产的力度和强度,使黄山成为全球唯一世界遗产名类齐全地区。
对全市乡村旅游资源进行全面整合。
精心培育乡村旅游产品。
科学设计乡村旅游线路。
努力形成点线结合、各具特色、相互贯联的乡村旅游格局。
全面突出和确立旅游城市主体形象和黄山乡村旅游整体形象。
5.4.5保护资源,永续发展
按照“严格保护、统一管理、科学规划、合理开发、永续利用”的原则。
切实保护好生态环境。
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同样需要始终坚持“保护第一、科学规划、合理开发、依法管理、永续利用”的方针,始终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
切实保护好旅游资源和生态环境。
搞好植树造林和荒山绿化、美化工程,使乡村旅游资源和环境得到有效保护。
做到“人依然、物依然、事依然,功效迥然”。
5.4.6建章立制,规范管理
借鉴国际国内有关先进经验,制定《黄山市旅游村落评价分级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