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人文地理学考研经济地理学复习内容提要.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786933 上传时间:2023-01-26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48.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大学人文地理学考研经济地理学复习内容提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浙江大学人文地理学考研经济地理学复习内容提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浙江大学人文地理学考研经济地理学复习内容提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浙江大学人文地理学考研经济地理学复习内容提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浙江大学人文地理学考研经济地理学复习内容提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浙江大学人文地理学考研经济地理学复习内容提要.docx

《浙江大学人文地理学考研经济地理学复习内容提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大学人文地理学考研经济地理学复习内容提要.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浙江大学人文地理学考研经济地理学复习内容提要.docx

浙江大学人文地理学考研经济地理学复习内容提要

经济地理学课程期末复习内容提要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经济地理学发展概述

一、20世纪前的经济地理学

(一)史志描述时期

1、时期:

公元前10世纪至17世纪以前

2、背景:

文字产生、经济落后、交通不便

3、特点:

对经济地理现象的文字记述;多见于各种志书和游记;各国的记述内容与体例不同;对经济地理知识积累具有重要作用。

4、代表性著作

◆中国:

《山海经》、《禹贡》、正史、方志。

◆欧洲:

斯特拉波的《地理学》、各国方志。

(二)商业地理研究时期

1、时期:

17世纪至18世纪中叶

2、背景:

文艺复兴、资本主义、地理大发现

3、特点:

商业地理在欧洲各国兴起,成为经济地理学的前身;商业地理著作的体系开始形成,在提供商业信息的同时,开始对商业地理现象进行解释。

4、代表性著作

◆17世纪中叶,瓦伦纽斯出版了商业地理教科书。

◆1889年,奇泽姆出版了《商业地理手册》。

(三)经济地理学科形成时期(近代经济地理学)

1、概念的提出:

1760年,罗蒙诺索夫在《地理考察》中首次提出经济地理学这个学科名称。

2、学科形成的标志事件:

1882年,葛茨在《柏林地理学会会志》上发表《经济地理学的任务》。

二、20世纪的经济地理学发展(现代经济地理学时期)

(一)发展背景

经济发展需要加强经济地理的研究;技术进步为经济地理研究提供新的方法手段(计算机、遥感、GPS等);学科交叉为经济地理研究提供新的理论支持。

(二)发展特点

1、研究方法的多样化(多种学术流派的形成)

(1)经验主义方法论

基本思想:

只有人们实际经历过的东西才是客观存在的,获取知识的唯一途径是经验;不同地区、不同学科的经验不同,因而相互间差异很大。

主要影响:

研究方法上特别重视实地调查、资料和地图的利用,依靠比较归纳和综合归纳的推理方式得出结论,研究结论以定性描述为主。

(2)实证主义方法论(科学方法)

基本思想:

知识是通过经验获得的,但这种经验必须被证实。

实证的方式有两种:

一是用可以重复观察的经验来验证(如自由落体规律),二是由公理体系推理出来(如几何学定理);科学的任务是寻求一般规律,建立象数学、物理学那样的严密的理论体系。

任何学科的对象都有自己的规律;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在研究方法上是共通的,可以用研究自然的方法研究社会。

主要影响:

加强与经济学等学科的联系,把人假设为“经济人”,注重采用定量分析方法和理论演绎的推理方式进行研究,试图得出抽象化、定量化的经济地理规律。

(3)人文主义方法论

基本思想:

只有人们感知到的东西才是真实的、存在的,知识是通过不同的个人主观地获得的;直觉等非经验手段是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

主要影响:

强调对个人世界的调查方法(参与观察法),试图发现地理环境对被研究者的主观意义,并由此去理解人的行为;重新理解原有的地理概念,如“距离”、“地理空间”、“场所”、“区域”等;促使行为地理研究方向的转变:

从实证主义的行为统计研究(应用于城市研究等领域),到人文主义的个体行为差异化研究(应用于灾害风险评估等领域)。

(4)结构主义方法论

基本思想:

直接观察和经验未必能够揭示事物的深层结构(机制),只有通过深入的思考才能获得知识;政治、文化、经济和地域空间组织都属于可以直接观察到的表面现象(经验),但它们只是社会内部深层结构的外在表现;目的是建立一种能够解释观察得到的表面现象、但却不能被证实的理论。

主要影响:

形成激进地理学(包括马克思主义地理学),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城市地域组织和现象(贫困、犯罪等)的形成机制进行剖析。

2、研究主题的多样化

经过长期发展,经济地理学研究已经形成各具特色的三大主题:

(1)生态分析(人地关系分析):

这是经济地理学研究的传统主题。

侧重研究经济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包括两个方面:

经济活动与区内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经济活动与更高层次区域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

(2)区域分析:

近代经济地理学研究的主要方向。

主要研究经济活动区域(经济区)的划分和形成发展趋势。

(3)空间分析(区位分析):

现代经济地理学研究的重要方向。

主要研究经济活动在地理空间的发展规律和演变机制。

主要包括四个方面:

地域关联研究;空间形态、结构与过程研究;空间相互作用研究;距离衰减规律研究。

3、研究内容的多样化

经济活动的整体及其各个环节、各种产业都相继纳入经济地理学的研究范畴,使得研究内容越来越丰富;面向社会实际的“问题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促使经济地理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同时获得发展。

包括国土整治、环境保护、贫困饥饿、资源合理利用、福利改善、人口问题等。

4、研究尺度的多样化

传统经济地理研究的空间尺度主要局限于国家及其内部的各级区域;

现代经济地理研究的空间尺度可大致分为以下四个层次:

——国际尺度:

全球化研究、集团化研究;

——国家尺度:

发展战略、产业布局等研究;

——区域尺度:

区域经济发展、区际经济关系研究;

——企业尺度:

企业(公司)地理研究。

第二节经济地理学研究对象与学科体系

一、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一)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与一般定义

1、研究对象:

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经济活动的空间方面,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一是经济活动的区位;二是经济活动的空间组织;三是经济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2、一般定义:

经济地理学是研究经济活动区位、空间组织及其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学科。

(二)经济活动的环节与内容

1、经济活动的环节:

包括生产、交换和消费等环节。

2、经济活动的内容:

包括第一次产业(或初级产业)、第二次产业、第三次产业(服务业)。

第二章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因素

第一节经济活动区位的基础概念

一、区位与区位理论

区位:

区位是人类活动(人类行为)所占有的场所的位置。

在绝对意义上理解,区位是指人类活动在地球经纬网上占据的地理位置;在相对意义上理解,区位是指某一人类活动场所与相关人类活动场所的空间关系。

区位理论:

研究人类活动的地理空间选择以及特定地理空间范围内人类活动空间组织的一般规律。

某些区位理论主要研究人类活动的地理空间选择,即在人类活动已知的条件下,寻找某种人类活动的最优区位,如韦伯的工业区位论;某些区位理论则是在空间区位已知的条件下,研究人类活动在特定场所内的最优组合方式和空间形态,如杜能的农业区位论。

区位主体:

指占有场所的特定事物(即特定人类活动的内容或实体),如政治活动、文化活动、经济活动、城乡聚落等。

二、区位条件与区位因子

区位条件:

区位条件是区位(场所)所特有的属性或资质。

区位条件是相对于区位主体而言的,即同样的场所对不同的人类活动而言,其区位条件是不同的;区位条件会随时间而变化,即人类活动(区位主体)对空间场所(区位)的要求会随时间而改变,因而要求的区位条件也随之变化。

区位因子:

区位因子或称区位因素是指影响区位主体分布的原因。

最早提出区位因子的韦伯,将区位因子定义为经济活动在某特定地点进行时所得到的利益即费用的节约。

区位因子的分类:

参见课本图2.2区位因子的分类

第四节交通及其对经济活动区位的一般影响

一、交通要素及其内涵

交通的概念:

交通现象一般可具体表述为“从出发地A到目的地D,通过连接A,B,C,D的交通线,使人或物质产生移动”(图2.5)。

交通现象的组成要素:

——交通网:

交通网由点和线组成。

点包括汽车站,火车站,道路的交差点,港口,机场等;线包括连接点与点的铁路、公路、水路以及空路(航线)等。

——交通流:

交通流存在着方向性,即从起点到终点之间存在着方向;交通流可区分为“起终点流”和“区间流”。

——地域:

有关交通现象的产生原因、结果以及那些促进与制约交通发展的人口、产业状况等地域条件,也是交通研究的重要因素。

二、交通运输对区位选择的影响

(二)交通便捷程度对区位选择的影响

交通网连结度及其计算:

贝塔指数。

计算公式见课本。

交通网通达度及其计算:

——通达指数:

通达指数是指网络中从一个顶点到其它所有顶点的最短路径,计算公式见课本。

通达指数越小,说明通达性越好。

——分散指数:

分散指数是用来衡量网络系统中总的通达程度与联系水平。

计算公式见课本。

分散指数越小,说明网络内部联系水平越高,通达性越好

第三章农业与工业区位理论

第一节杜能农业区位论

一、杜能农业区位论的背景与目的

代表作:

德国农业经济学家杜能于1826年出版了《孤立国同农业和国民经济的关系》一书,首次系统阐述了农业区位理论的思想,奠定了农业区位理论的基础。

二、杜能农业区位论概要

(一)研究的理论前提

1、杜能关于“孤立国”的假设条件:

肥沃的平原中央只有一个城市;马车是唯一的交通工具;土质条件一样,任何地点都可以耕作;距城市50英里之外是荒野,与外界隔绝;人工产品仅来源于中央城市,城市食物仅来源于周围平原;矿山和食盐坑都在城市附近。

2、杜能想要解决的问题:

为了从土地取得最大的纯收益,农场的经营随着距城市的远近(即区位的变化)将如何变化:

不同区位的农业应该经营什么?

不同区位的农业应该怎么经营?

3、杜能的研究方法:

采用孤立化的方法,即:

排除其它要素(土质条件、土地肥力、河流等)的干扰,而只探讨一个要素(即市场距离)的作用。

即:

不考虑所有的自然条件差异,而只是考察在一个均质的假想空间里,农业生产方式的配置与距城市距离的关系。

(二)农业地租及其影响因素

1、地租收入的一般构成

一般地租收入公式如下:

R=PQ-CQ-KtQ=(P-C-Kt)Q

(纯收益=总收入-生产成本-运输成本)

式中:

R——地租收入(纯收益);

P——农产品的市场价格;

C——农产品的生产费(单位重量的生产成本);

Q——农产品的生产量(等同于销售量);

K——距城市(市场)的距离;

t——农产品运费率(单位重量单位距离的运费)。

上述地租收入公式的含义:

——在区位相同时,等量规模的不同农产品的地租收入各不相同。

其原因包括:

市场价格的差异和生产成本的差异。

——等量规模的同一种农产品的地租收入,将随着与市场距离的增加而减少。

其原因是:

不同区位的农产品运输成本的差异。

2、地租收入的影响因素

区位因素:

市场距离引起的运输成本;

非区位因素:

产量、价格、生产成本。

(三)农业区位的优化原理

1、农业区位优化的目的:

通过农作物在地理空间上的合理配置,实现农场地租收入的最大化。

2、农业区位优化的途径:

根据市场距离决定不同区位场所的农产品经营内容、组织形态和经营方式。

具体包括两种途径:

在不同区位的土地上经营不同的农作物;在不同区位的土地上采用不同的组织形态和经营方式。

(四)农业区位的一般模式:

杜能圈结构

为了实现农场地租收入(纯收益)的最大化,农业生产将形成以城市(市场)为中心的同心圆状的圈层结构,即杜能圈结构。

由城市向外依次分布着六个同心圈层:

自由式农业圈、林业圈、轮作式农业圈、谷草式农业圈、三圃式农业圈、畜牧业圈。

参见课本上的图3-1

1、第一圈:

自由式农业圈

——土地区位:

距离城市最近的用地圈层,空间范围由城市人口规模决定;

——经营内容:

主要生产易腐难运的农产品,如新鲜蔬菜、水果、鲜奶等;

——空间组织:

自由度较大;

——经营方式:

集约经营。

2、第二圈:

林业圈

——土地区位:

距离城市较近;

——经营内容:

生产供应城市的薪材、建筑用材、木炭等运量大、运费高(相对于市场价格而言)的农产品;

——空间组织:

无特别要求;

——经营方式:

集约化程度较高。

3、第三圈:

轮作式农业圈

——土地区位:

第三圈;

——经营内容:

大麦、黑麦等麦类谷物、马铃薯、苜蓿、豌豆等饲料作物;

——空间组织:

分区种植。

(杜能提出分6个区,其中3个区种谷物、3个区生产饲料,种植谷物的土地占50%)

——经营方式:

轮作经营,以保持地力;(杜能提出6区轮作次序为:

马铃薯、大麦、苜蓿、黑麦、豌豆、黑麦)

4、第四圈:

谷草式农业圈

——土地区位:

第四圈;

——经营内容:

麦类谷物和牧草;

——空间组织:

分区种植。

(杜能提出分7个区,其中3个区种植麦类谷物、3个区种植牧草、1个区休耕,种植谷物的土地占43%)

——经营方式:

谷草轮作,以保持地力;(杜能提出7区轮作次序为:

黑麦、大麦、燕麦、牧草、牧草、牧草、休耕)

5、第五圈:

三圃式农业圈

——土地区位:

第五圈,距离城市最远的谷物圈;

——经营内容:

麦类谷物、永久性牧场;

——空间组织:

分区经营;(靠近农家的地方种植谷物,一分为三。

远离农家的地方经营牧场。

种植谷物的土地仅占24%)

——经营方式:

粗放、轮作;(近处三圃式轮作:

黑麦、大麦、休耕)

6、第六圈:

畜牧业圈

——土地区位:

距离城市最远的圈层。

此圈以外是没有经济价值的荒地;

——经营内容:

畜产品;

——空间组织:

无特别要求;

——经营方式:

粗放经营。

生产谷物仅用于自给,生产牧草用于养畜,以黄油、奶酪、烧酒等加工产品供应城市。

五、杜能理论与现实的差距

(一)杜能理论的主要缺陷:

“孤立国”的假设条件过于严格,如没有考虑河流和其它小城市(市场)的影响;没有考虑自给性农业经营的空间问题;追求最大地租收入的行为动机与现实不完全符合;技术与交通的发展使得杜能理论中的距离因素决定性作用制约变小;没有考虑到城市周围地区的其他土地利用方式。

(二)发达城市的逆杜能圈结构

辛克莱尔通过研究美国中西部地区的许多大城市周围的土地利用状况,认为在发达国家的城市周围的土地利用模式呈现出与杜能圈结构相反的区位格局,被称为“逆杜能圈”(见课本上的图3-6)。

逆杜能圈的形成原因:

工业化、城市化迅速发展的背景下,土地利用主体趋向多元化和复杂化(土地投机者、投资商、农民等),引起土地所有者(农民)行为的变化,导致城市周围土地的无序开发。

第二节韦伯工业区位论

一、韦伯工业区位论的背景与目的

代表作:

韦伯(AlfredWeber,1868~1958)是德国经济学家,他于1909年出版《工业区位论》,标志着工业区位理论的建立。

二、韦伯工业区位论概要

(一)基本概念与理论前提

1、基本概念

(1)区位因子及其分类

◆概念:

区位因子为经济活动在某特定地点所进行时得到的利益,即费用的节约。

◆类型:

一般因子和特殊因子。

一般因子:

与所有工业有关,例如,运费、劳动力、地租等;特殊因子:

与特定工业有关,例如,空气湿度等。

(2)一般区位因子的确定

◆概念:

一般区位因子的确定,即在区位因子中寻求与所有工业均相关的区域性因子。

◆韦伯经过研究,把影响所有工业的一般区位因子概括为两个因子:

运费和劳动费。

2、理论前提与构建步骤:

韦伯工业区位理论是建立在以下三个基本假定条件基础上的:

已知原料供给地的地理分布;已知产品的消费地与规模;劳动力存在于多数的已知地点,不能移动;各地的劳动成本是固定的,在这种劳动花费水平下可以得到劳动力的无限供应。

韦伯分三个阶段逐步构建其工业区位理论。

第一阶段:

由运费指向形成地理空间中的基本工业区位格局;第二阶段:

劳动费指向,可以使在运费指向所决定的基本工业区位格局发生第一次偏移;第三阶段:

集聚指向,可以使运费指向与劳动费指向所决定的基本工业区位格局再次偏移。

(二)运费指向论(运输区位法则)

运费指向论所要解决的问题:

在给定原料产地和消费地之下,如何确定仅考虑运费的工厂区位,即运费最小的区位。

1、工业原料的性质和重量

原料分类:

根据原料的空间分布状况,把原料分为遍在原料和局地原料;其中,局地原料根据其原料生产时的重量转换状况又可以分为纯原料和损重原料。

遍在原料:

指任何地方都存在的原料。

如普通砂石。

局地原料:

指只有特定场所才有的原料。

如铁矿石、煤炭等。

纯原料:

指在生产过程中重量不会损失、在工业产品中包含其全部重量的局地原料。

损重原料:

指在生产过程中会出现重量损失、最终只有部分重量被容纳到最终产品中的局地原料。

原料指数:

产品重量与局地原料重量之比,即生产单位重量产品需要的局地原料重量。

计算公式见课本。

区位重量:

生产单位重量产品需要运送的最终产品和局地原料的重量之和。

计算公式见课本

2、最小运费原理:

在生产过程不可分割,消费地和局地原料地只有一个的前提下,依据最小运费原理的区位为:

仅使用遍在原料时,为消费地区位;仅使用纯原料时,为自由区位;仅使用损重原料时,为原料地区位。

用原料指数以及区位重量得出的一般区位法则:

原料指数>1(或区位重量>2)时,工厂区位在原料地;原料指数<1(或区位重量<2)时,工厂区位在消费地;原料指数=1(或区位重量=2)时,工厂区位在原料地、消费地都可(自由区位)。

(三)劳动费指向论(劳动区位法则)

1、概念:

劳动力成本(劳动费)指生产单位重量产品所需要支付的工资额。

它不仅反映了工资水平,同时也体现了劳动能力的差距。

2、韦伯劳动费指向论的思路:

工业区位由运费指向转变为劳动费指向仅限于节约的劳动力成本大于由此增加的运费。

即:

当劳动力成本节约额大于因离开最小运费点而增加的运费额时,工业区位就会向劳动力成本最低的地点移动。

3、劳动费指向的判断指标

指标1:

劳动力成本指数(劳动费指数)

◆概念:

单位重量产品的平均劳动力成本。

用公式表示:

劳动力成本指数=劳动力成本/产品重量

◆标准:

如果劳动力成本指数大,那么,从最小运费区位移向廉价劳动费区位的可能性就大;否则,这种可能性就小。

指标2:

劳动系数

◆概念:

单位区位重量的劳动费,用它来表示劳动力成本(劳动费)的吸引力。

劳动系数=劳动力成本/区位重量

◆标准:

劳动系数大,表示远离运费最小区位的可能性大;劳动系数小则表示运费最小区位的指向强。

进一步也可以说劳动系数越高,工业也就会更加向少数劳动廉价地集中。

(四)集聚指向论(集聚区位法则)

1、概念

◆集聚因子――因一定量的生产集中在特定场所带来的生产或销售成本降低。

◆分散因子――分散因子是集聚的反作用力,是随着消除集中而带来的生产成本降低。

2、集聚的两种类型

◆纯粹集聚――集聚因子的必然归属的结果,即由技术性和经济性的集聚利益产生的集聚,也称为技术性集聚。

例如,同类工业企业向消费地的集聚。

◆偶然集聚――纯粹集聚之外的集聚,如运费指向和劳动费指向的结果带来的工业集中。

例如,各种的工业企业向港口的集聚。

3、集聚因子的两种作用形态:

由经营规模的扩大而产生的生产集聚(狭义的规模经济);由多种企业在空间上集中产生的集聚(狭义的集聚经济)。

4、分散因子的作用:

分散因子的作用是集聚结果所产生的,可以说是集聚的反作用。

这种反作用的方式和强度与集聚的大小有关。

其作用主要是消除由于集聚带来的地价上升造成的一般间接费、原料保管费和劳动费的上升。

5、集聚指向对对运费指向或劳动费指向区位的影响:

当集聚带来的节约额比运费(或劳动费)指向带来的生产费用节约额大时,便产生集聚。

一般而言,发生集聚指向可能性大的区域是多数工厂互相临近的区域。

6、集聚指向的判断

◆指标:

加工系数

加工系数=单位区位重量的加工价值

◆标准:

加工系数高,工业集聚的可能性也大;相反,集聚的可能性就小。

第四章商业和服务区位论

第一节克里斯塔勒的中心地理论

一、中心地理论形成的背景

代表作:

德国地理学家克里斯塔勒,于1933年发表《南德的中心地》(又译为《德国南部的中心地原理》),创立了中心地理论。

二、中心地理论的基本概念

(一)中心地、中心地职能

1、中心地:

中心地是指能够向周围地区的消费者提供各种商品和服务的地点,是一定区域的中心。

中心地可以是一个城市(城镇)、一个集镇,也可以是一个大的居民点。

2、中心地职能:

中心地职能是指中心地向周围地区供应各种商品和服务的职能。

(二)中心性(中心度):

中心性是指中心地对其周围地区的相对重要程度。

也可理解为中心地发挥中心职能的程度;某一中心地的中心性可用中心地向其周围地区提供的商品和服务总量来度量(如下式所示):

C=B1-B2

C:

中心地的中心性;

B1:

中心地供给商品和服务的总量;

B2:

中心地为自身提供的的商品和服务的数量。

(三)货物(商品和服务)的供给范围:

货物的供给范围是指在经济上合理的前提下,货物在供应者与消费者之间移动的空间范围,通常用经济距离(用货币价值换算后的地理距离)来度量。

经济距离主要决定于运输费用、运输时间和劳动力成本等要素;货物供给范围上限:

指货物供应范围的最大极限;货物供给范围下限:

又称货物供应的门槛范围。

指能够使货物供应者获得正常利润所需要的最低限度的消费者的空间范围。

(四)中心地的等级:

中心地等级取决于它能够提供的商品和服务的等级;在一定区域范围内,较低等级的中心地数量较多、分布较广,能够提供的货物档次较低、种类较少;较高等级的中心地数量较少,能够提供的货物档次较高、种类较多;最低等级的中心地只能提供最低等级的货物,而比其高一等级的中心地不仅具有相应等级的货物,而且兼有最低等级的货物;最高等级的中心地能够供应所有等级的货物。

三、中心地三原则与中心地系统的空间模型

克里斯塔勒认为,影响中心地空间分布形态的主要因素包括市场因素、交通因素和行政因素。

在上述三类因素的影响下,将分别形成三种类型的中心地系统。

(一)市场原则下的中心地系统

各级中心地的市场区之间的数量关系:

各等级中心地的市场区域的数量关系为:

1,3,9,27,81…。

也就是说,高一等级的中心地的市场区域内包含着三个低一等级的中心地的市场区域。

从这一数字排列关系可看出,是按3的倍数在变化,因此在市场原则基础上形成的中心地系统也称为K=3的中心地系统。

各级中心地之间的数量关系:

各等级中心地的数量关系为1,2,6,18,54,…。

即从区域内次级中心地开始,中心地的数量关系为:

低级中心地的数量是其上一级中心地数量的3倍。

(二)交通原则下的中心地系统

各级中心地市场区之间的数量关系:

各等级中心地的市场区域的数量关系为:

1,4,16,64,256,…。

因此,在交通原则基础上形成的中心地系统也称为K=4的中心地系统。

各级中心地之间的数量关系:

在交通原则基础上形成的中心地系统中,各级中心地的数量关系为:

1,3,12,48,192,…。

(三)行政原则下的中心地系统

各级中心地市场区之间的数量关系:

在行政原则基础上形成的中心地系统中,各等级的中心地的市场区域数为:

1,7,49,343,…,以7的倍数增加。

因此,在行政原则基础上形成的中心地系统也称作为k=7的中心地系统。

各级中心地之间的数量关系:

在行政原则基础上形成的中心地系统中,中心地间的数量关系为:

1,6,42,294,2058,…。

第五章多部门企业(公司)区位

第一节企业增长(扩张)的空间轨迹

一、企业增长动因及战略

(一)企业增长动因

1、实现规模效益

规模效益:

在一定范围内,企业生产规模扩大,可带来单位生产成本的下降。

随着规模扩大而带来的效益增加,即规模效益,或规模经济。

规模效益与企业成长:

为了获取规模效益(规模经济),激励着公司的增长。

2、实现交易内部化

交易内部化的原因:

市场不完善导致企业之间交易成本的增加。

为了减少市场交易成本,企业可通过扩大经营范围,实现内部交易。

交易内部化与范围经济:

企业进行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关联的活动,要比这些活动分离地由多个企业进行更为有效率,从而实现范围经济。

范围经济与规模经济不同,它是指由于企业经济范围扩大而获得的效率。

交易内部化与企业成长:

实现内部交易的动机既具有经济意义又具有战略意义。

经济意义在于,内部交易可以使企业获得范围经济;战略意义在于,内部交易有利于减少市场风险,提高供应和市场的确定性。

因此,对内部交易的追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