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岩石与土壤》练习题共8课新版附参考答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780444 上传时间:2023-01-26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810.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科学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岩石与土壤》练习题共8课新版附参考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小学科学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岩石与土壤》练习题共8课新版附参考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小学科学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岩石与土壤》练习题共8课新版附参考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小学科学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岩石与土壤》练习题共8课新版附参考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小学科学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岩石与土壤》练习题共8课新版附参考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科学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岩石与土壤》练习题共8课新版附参考答案.docx

《小学科学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岩石与土壤》练习题共8课新版附参考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科学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岩石与土壤》练习题共8课新版附参考答案.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科学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岩石与土壤》练习题共8课新版附参考答案.docx

小学科学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岩石与土壤》练习题共8课新版附参考答案

第三单元岩石与土壤

1.岩石和土壤的故事

一、填空题

1、土壤的剖面从上往下依次为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

2、_____的化学成分可以告诉我们它形成的年代。

3、在喜马拉雅山发现鹦鹉螺化石,说明几亿年前这里曾经是______。

4、人类生活的家园——地球的年龄约是_____亿年。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1、陆地有岩石,海洋底部没有。

()

2、岩石都是被土壤覆盖着的。

()

3、地球表面被坚硬的岩石包裹着。

()

4、土壤的形成过程极其漫长。

()

5、地球的年龄是根据岩石的化学成分测定的。

()

三、选择题,将正确的序号填写在括号内。

1、下列关于岩石和土壤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地球表面被坚硬的岩石包裹着

B.岩石和土壤是大自然中天然存在的物质

C.岩石能测算地球的年龄,有考古价值

D.土壤是岩石风化而来的,很容易形成

2、如图所示,岩石受到风化作用和生物的作用最终会变成()

A.土壤B.腐殖质C.水

3、地壳是地球最外面的一层,它是由()组成的。

A.岩石B.沙子C.土壤

4、在()中可以找到时间的痕迹。

A.空气B.化石C.流水

5、下列关于土壤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土壤上生长着很多植物

B.所有植物的生长都需要土壤

C.土壤是地球家园的重要资源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岩石很坚硬,永远不会改变模样。

B.有些岩石有气孔或条纹。

C.岩石很罕见,只有极个别地方才有。

四、连线题:

将不同地方的岩石及其特点进行连线。

山上深浅不同小坑

山脚圆圆的、光滑的

河道碎石和沙子

房檐下布满裂缝

五、填图题:

填写土壤剖面结构名称

六、综合题

请将观察、描述岩石的活动过程补充完整。

观察目的:

用不同的手段,从不同的角度,全面细致地对岩石进行观察,了解更多岩石的信息。

观察方法:

(1)我们可以借助感觉器官觉(口除外)观察岩石。

用_______观察岩石的颜色、形状、光泽、明度等;

用_______摸一摸岩石的手感、轻重;

用_______听敲击岩石的声音;

用_____闻一闻有没有持别的气味等。

(2)我们借助工具进行观察时,使用______观察岩石颗粒的大小、形状、颜色及颗粒是如何排列的。

(3)观察结果:

通过感官观察和对岩石特点的描述,各种岩石在颜色、软硬、轻重、光滑度以及表面有无花纹等方面都是_______的。

2.认识几种常见的岩石

一、填空题

1、要想知道矿物的硬度,我们可以采用______、______、______等去刻划矿物,判断其硬度。

2、我们可以用物体刻划的方法比较矿物和岩石的硬度。

某矿物不能用铜钥匙刻划出痕迹,但能用小刀刻划出痕迹,这种矿物的硬度是______;能用指甲刻划出痕迹的岩石,它的硬度是______;不能用指甲刻划出痕迹,但能用铜钥匙刻划出痕迹,它的硬度是_______;用铜钥匙和小刀都不能刻划出痕迹,它的硬度是______。

3、岩石是由一种或多种______组成的。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1、用互相刻划的方法可以比较两种矿物的硬度。

()

2、花岗岩、砂岩和大理岩,它们有不同的花纹。

()

3、大理岩一般为白色,颗粒均匀、紧密,很硬。

()

4、花岗岩无纹理、分层,有斑点,无小孔。

()

5、岩石是由一种颗粒组成的。

()

三、选择题,将正确的序号填在括号内。

1、小明暑假出去游玩,捡到一块岩石,花斑状,一般是黄色带粉红的,也有灰白色的,很硬,它是()。

A.砂岩B.花岗岩C.大理岩

2、根据岩石颗粒的大小和结构也可鉴别岩石种类。

一种岩石颗粒较粗,比较粗糙,晶莹润泽,结构紧密,且有不同的颜色。

这种岩石是()。

A.砂岩B.花岗岩C.大理岩

3、下列描述属于花岗岩的是()。

A.灰色或红褐色,由粘土组成,具有平行分裂的薄层状结构,较软

B.花斑状,颗粒较粗,很硬

C.白色,颗粒均匀、紧密,很硬

4、某同学找到一块含有古代鱼化石的岩石,可能是()。

A.花岗岩B.砂岩C.大理石

5、仔细观察图片,颗粒较粗疏的岩石是()

ABC

6、观察图片岩石有花斑的是()

ABC

四、连线题:

将岩石及其特点连线

花岗岩青灰色,遇盐酸冒泡

石灰岩花斑状,很坚硬

砾岩有美丽条纹,遇盐酸冒泡

大理岩混凝土状,粗糙,硬

五、综合题

1.小明对一块岩石观察后的记录如下:

岩石外形为长方体,用眼观察发现花斑状花纹,不透明,由黑、白、肉红等颜色的颗粒组成,用手摸感觉粗糙且颗粒较粗;闻上去没有气味;用小铁棍轻轻敲打会发出低沉的声音;用指甲、铜钥匙、铁钉都不能划出痕迹;用放大镜没有看到岩石里有空隙:

放入水中没有冒出小气泡。

(1)小明观察这块岩石用到的感觉器官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到的其他观察工具有:

________、_______等。

(3)根据观察记录,这块岩石的软硬程度属于_______(选择:

①软、②较硬、③硬)

(4)分析观察记录,我认为这块岩石是_______(选择:

①砂岩、②石灰岩、③花岗岩)

(5)除了形状、软硬外,我还可以从_______、_______等方面观察岩石的特点。

2、下表是小明观察几种岩石后填写的记录表,请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面的练习。

编号

用眼睛看

——

——

敲击

1号岩石

青灰色、灰色或微黄色,颗粒细

较硬

光滑

较清脆

2号岩石

花斑状,黑、粉红、半透明等颜色颗粒组成

很坚硬

粗糙

清脆

3号岩石

黄色、灰色或绿色,由粗或细的沙粒构成

很坚硬

粗糙

不清脆

4号岩石

白色,颗粒均匀、紧密

很坚硬

粗糙

较清脆

(1)请你在上表的横线上填上相应的观察方法。

(2)小明捡到一种不知名的矿物,它的外面是黄色的。

把矿物放在无釉瓷板上摩擦,瓷板上留下的痕迹是绿黑色的。

要判断它是什么矿物,可以作为参考依据的颜色是()

A.黄色B.绿黑色C.没有可参考的颜色

(3)根据所学过的岩石识别知识,你认为2号岩石最可能是()。

A.花岗岩B.砂岩C.大理岩

3.岩石的组成

一、填空题

1、所有的岩石都是由一种或多种______组成的。

2、研究岩石的一种方法就是寻找岩石中的______。

3、花岗岩是由_____、_____和_____三种矿物组成。

4、矿物在白色的无釉瓷板上摩擦留下的痕迹就是矿物的______。

5、鉴别矿物时,_______的颜色更可靠。

6、矿物的透明度一般分为_____、______和_____三种。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1、矿物在自然界中很少单独存在,通常都是几种混杂在一起组成岩石。

()

2、岩石、矿物是组成地球的重要物质。

()

3、岩石颗粒的大小和结构都是鉴别岩石的重要特征。

()

4、比岩石更硬的物体不可以在岩石表面留下划痕。

()

5、比较岩石的软硬程度,我们可以采用刻划的方法。

()

6、岩石学家常用坚硬程度来判断岩石的种类。

()

三、选择题,将正确的序号填在括号内。

1、在观察岩石时,同学们发现有一种岩石呈花斑状,颗粒较粗,由肉红、黑、白等颜色组成,用小刀刻划不动,我认为它是()。

A.砂岩B.石灰岩C.花岗岩

2、关于岩石的组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岩石由一种矿物组成

B.岩石由一种或多种矿物组成

C.岩石由三种及以上矿物组成

3、当制作岩石标本而不知道岩石的名称时,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A.查阅资料

B.请教老师

C.放弃制作

4、岩石表面的反光形成了岩石的()

A.光泽B.透明度C.颜色

5、具有蜡烛一样光泽的矿物是()。

A.石英B.长石C.云母

6、小明捡到一种不知名的矿物;它的外面是黄色的。

把矿物放在无釉瓷板上摩擦,瓷板上留下的痕迹是绿黑色的。

要判断它是什么矿物,可以作为参考依据的是()。

A.黄色B.绿黑色C.没有可参考的颜色

7、我们可以通过观察矿物碎片的边缘是否能看见其他物体,来衡量矿物的()。

A.透明度B.光泽C.形状

四、连线题:

用手电筒照射下列物体,观察它们的透光和反光情况,用线连起来。

透明泥土

不透明玻璃

丝绸光泽石英

玻璃光泽云母

五、实验探究题

开学后,同学们带着自己收集到的岩石和矿物到学校,比一比谁能更快辨认出对方的岩石。

1、胜胜带来家里厨房装修用到的一种岩石,其表面呈花斑状,由黑、白、肉红和无色透明的颗粒组成,很坚硬。

据此,你判断这种岩石是(   )。

A.石灰岩B.大理岩C.花岗岩

2、胜胜的这块岩石是由石英、长石、云母这三种矿物组成的,同学们凑齐这三种矿物,要来比一比它们的硬度。

同学们用相互刻画的方法,下表是实验记录。

“√”表示有刻痕,“x”表示无刻痕。

被划的矿物是否有划痕用来划的矿物

矿物①

矿物②

矿物③

矿物①

矿物②

×

矿物③

×

×

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可以知道三种矿物的硬度由大到小依次为(   )。

A.①>②>③B.②>①>③C.③>②>①

3、我们还能知道,矿物①应该是(  ),它的条痕为近于白色。

A.云母B.长石C.石英

4、胜胜的同学拿出的矿物呈片状,铁黑色,不透明,有金属光泽,质地很软,触摸有滑腻的感觉,手会被染色,这种矿物不适合用来(  )。

A.固体润滑剂B.做铅笔芯C.切割珠宝

5、胜胜隔着一块矿物碎片边缘看字,书上的字模糊不清,由此推测这块矿物的透明度为(   )。

A.透明B.半透明C.不透明

6、同学们想对收集到的这些岩石进行分类,其中(   )一般不会作为分类的标准。

A.颗粒大小、结构B.岩石本身的大小C.有无层理、气孔和生物痕迹等

六、综合题

1、阅读岩石观察记录,回答问题。

用眼观察发现花斑状花纹,不透明,由黑、白、肉红等颜色的颗粒组成,用手摸感觉粗糙且颗粒较粗;闻上去没有气味;用小铁棍轻轻敲打会发出低沉的声音;用指甲、铜钥匙、铁钉都不能划出痕迹;用放大镜没有看到岩石里有空隙;放入水中没有冒出小气泡。

(1)观察这块岩石已经用到的感觉器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除上述记录观察岩石特点的项目之外,我们还可以从______、_____等方面观察岩石的特征。

(3)根据观察记录,这块岩石的软硬程度属于________。

这块岩石应该是我们比较常见的________岩。

2、老师带领我们采集了许多不知名的矿物,我们进行了仔细地观察。

(1)我们可以从光泽、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触觉等方面对矿物进行观察。

(2)如果我们要观察矿物的条痕颜色,需要的材料是(   )。

A.小刀B.手电筒C.白色无釉瓷板

(3)我捡到的矿物外表是黄色的,条痕颜色是绿黑色的,要判断它是什么矿物,哪一种颜色更可靠?

( )

A.黄色B.绿黑色

 

4.制作岩石和矿物标本

一、填空题

1、制作岩石和矿物标本规范的步骤是采集、_____、图鉴、添加_____、存放、展示。

2、制作标本所需的工具与材料有剪刀、胶水、笔、_____、卡纸、棉花等。

3、_____就是岩石和矿物的“身份证”。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1、制作精美的岩石矿物标本需要不断充实标本盒。

()

2、制作标本的过程,可以了解更多岩石和矿物的特性。

()

3、岩石矿物标签只需注明编号和名称。

()

4、制作岩石和矿物标本的第一步是清洗。

()

5、对不知名的矿物,先观察特征,再对照标本图鉴加以识别。

()

三、选择题,将正确的序号填写在括号内。

1、在制作岩石标本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必须在山上搜集岩石

B.用清水清理岩石表面的目的是为了方便观察岩石

C.判断岩石特点时,不能敲击岩石

2、采集和制作岩石标本的步骤中,错误的一项是()。

A.搜集、清理

B.打磨、上色、美化

C.判断、装盒、贴标签

3、制作岩石标本时,不要做的是()。

A.清理岩石表面B.将岩石装盒C.把岩石敲碎

4、当制作岩石标本而不知道岩石的名称时,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A.查阅资料B.请教老师C.放弃给岩石贴标签

5、关于岩石和矿物标签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需标明采集时间、采集地点、采集人

B.标明岩石编号、名称

C.岩石的颜色、大小等特征不需标明

四、综合题

(一)探探去山上游玩时捡回一块石头,他查阅资料并结合课本上学到的知识,对这块石头进行观察研究。

资料上说天然石头通常都是岩石,岩石是由一种或者多种矿物组成。

花岗岩、砂岩、大理岩是常见的岩石。

花岗岩杂色、花纹美丽、颗粒不均匀、质地坚硬,它由石英、长石和云母等矿物组成,经常用作建筑材料。

砂岩主要成分是石英、长石等,有的砂岩容易切割,可用作建筑材料;有的砂岩比较坚硬,可用来做磨削工具。

大理岩因盛产于云南大理而得名,主要含有方解石、白云石等,可用作建筑材料;纯白的大理岩又称汉白玉,可用来做雕塑。

探探发现他捡到的石头有花斑状花纹,由黑、白、肉红等颜色的颗粒组成;用手摸感觉粗糙且颗粒较粗;用铜针、钢针都不能刻划出痕迹。

阅读上述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探探捡到的石头应该属于()。

A.砂岩B.花岗岩C.大理岩

2、如图是学校里国旗台的照片,图中围栏的材质与探探捡到的岩石的材质相同吗?

()

A.相同B.不相同

3、请完善花岗岩的“身份证”信息。

身份证正面身份证背面

名称:

花岗岩

颜色:

_________________

软硬:

_________________

组成:

_________________

用途:

_________________

花岗岩身份证

鉴发单位:

×××

鉴定日期:

×年×月×日

4、下图是探探利用思维导图展示各种岩石及用途,请补充完整。

(二)岩石和矿物

开学后,同学们带着自己收集到的岩石和矿物到学校,比一比谁能更快辨认出对方的岩石。

1、胜胜带来家里厨房装修用到的一种岩石,其表面呈花斑状,由黑、白、肉红和无色透明的颗粒组成,很坚硬。

据此,你判断这种岩石是(   )。

A.石灰岩B.大理岩C.花岗岩

2、胜胜的这块岩石是由石英、长石、云母这三种矿物组成的,同学们凑齐这三种矿物,要来比一比它们的硬度。

同学们用相互刻画的方法,下表是实验记录。

“√”表示有刻痕,“x”表示无刻痕。

被划的矿物是否有划痕用来划的矿物

矿物①

矿物②

矿物③

矿物①

矿物②

×

矿物③

×

×

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可以知道三种矿物的硬度由大到小依次为( )。

A.①>②>③B.②>①>③C.③>②>①

3、我们还能知道,矿物①应该是(  ),它的条痕为近于白色。

A.云母B.长石C.石英

4、胜胜的同学拿出的矿物呈片状,铁黑色,不透明,有金属光泽,质地很软,触摸有滑腻的感觉,手会被染色,这种矿物不适合用来(  )。

A.固体润滑剂B.做铅笔芯C.切割珠宝

5、胜胜隔着一块矿物碎片边缘看字,书上的字模糊不清,由此推测这块矿物的透明度为( )。

A.透明B.半透明C.不透明

6、同学们想对收集到的这些岩石进行分类,其中( )一般不会作为分类的标准。

A.颗粒大小、结构

B.岩石本身的大小

C.有无层理、气孔和生物痕迹等

5.岩石、沙和黏土

一、填空题

1、把潮湿的沙和黏土团成小球,过一段时间,沙团比黏土团先松散,说明黏土的_____比较强。

2、我们可以通过_____、______、______等方法观察岩石、沙和黏土的特征。

3、在闻岩石、沙和黏土的过程中,我们应采用______。

4、黏土的颗粒比沙子的_____,闻起来有一股______味道。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1、岩石、沙和黏土是三种不同的物质。

()

2、自然界中许多大块的岩石可能碎裂,形成较小的颗粒、沙和黏土。

()

3、小区花坛、沙漠、工地等地方都可以找到岩石、沙和黏土。

()

4、沙子在河流的上游比较多。

()

5、黏土比沙子容易失去水分。

()

三、选择题,将正确的序号填写在括号内。

1.下列岩石变化的过程中,正确的是()。

A、岩石→小石子和沙→岩石碎裂

B、岩石→岩石碎裂→小石子和沙

C、岩石碎裂→岩石→小石子和沙

2.土壤中的微粒按从大到小排列的是().

A、沙砾、沙、粉砂、黏土

B、沙砾、粉砂、沙、黏土

C、黏土、粉砂、沙、沙砾

3.一个学生将沙子、泥土和水倒进瓶子里并摇晃瓶子,然后把瓶子静静放置。

两小时后,瓶子中的情形如下图。

根据瓶子中的情形这个学生能得出的结论是()

A、水比黏土和沙子更重B、黏土比沙子和水更重

C、沙子比水和黏土更重D、水,黏土和沙子同样重

4、下面的描述属于黏土特征的是()

A、颗粒大、感觉粗糙、不容易团成小球、无法涂痕、无气味

B、颗粒小、感觉粗糙、不容易团成小球、涂痕不均匀、无气味

C、颗粒细小、感觉细腻、容易团成小球、涂痕均匀、有气味

四、连线题:

把沙子、黏土与其相应的特点连线。

颗粒小

不沾手

沙子粗糙

黏土细腻

颗粒大

沾手

五、综合题

1、下面是探究岩石变化的过程。

请根据下图,在括号内和横线上填合适的内容。

(1)

(2)推测一下这些碎石再继续变化,最终会变成什么呢?

这些碎石再继续变化,最终会变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对土壤的研究与描述,你认为符合哪种土壤类型,请将土壤类型的序号填写在下面的相应括号内。

A.沙土B.黏土

(1)用手捻一捻很粗糙,

(2)和水团一团,很容易成团,(3)颗粒较大的是_____

它是__________不易散开,它是_______

 

6.观察土壤

一、填空题

1、土壤是沙砾、沙、_____、腐殖质、水和_____等物质的混合物。

2、最大的土壤颗粒是_____,其次是_____,接着是比_____还小的粉沙,最小的土壤微粒是______。

3、动植物残体落到土壤里腐烂变成一种黑色物质为______。

4、土壤不是一种单一的物质,而是由______物质组合而成。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1、动植物残体是指死亡的小动物和植物的根叶子。

()

2、把水倒进盛有土壤的玻璃杯里,用小棒搅拌时,发现有气泡冒出来,说明水中有空气。

()

3、黏土的微粒很小,需借助放大镜观察。

()

4、许多食物都来自于土壤中生长的植物。

()

5、土壤的颗粒越大保水性越差。

()

三、选择题,将正确的序号填写在括号内。

1、土壤中的颗粒从大到小依次为()

A、沙砾、沙、粉沙、黏土

B、砂砾、沙、黏土、粉砂

C、黏土、粉砂、沙、砂砾

2、把水倒进盛有土壤的玻璃杯里,搅拌静止后,现沉积物最上面一层是()

A、植物残体B、黏土C、粉砂

3、下列不是土壤成分的是()

A、水B、空气C、岩石

4、将一勺新鲜土壤放入水中,观察到有气泡冒出,可以证明土壤中含有()

A、水B、空气C、沙粒

5、晨晨研究土壤成分时,将土壤倒入水中充分搅拌,静止一段时间后会观察到的现象是()

ABC

6、采集来的样本土壤观察后,应将土壤和其中的动植物().

A、送回原来的地方B、扔到教室的垃圾桶C、散落在教室外的场地上

四、综合题

科学课上,我们准备了一些土壤,在老师的指导下开始寻找土壤中有什么。

1.把土壤放在手上捻一捻,感觉到了土壤的湿润,说明土壤中有________。

2.把土壤放入水中,发现有气泡冒出来,说明土壤中有________。

3.搅拌水中的土壤,发现水面上漂浮着一些枯枝烂叶及小动物的残骸,将来它们会变成土壤中的________。

注:

搅拌时玻璃棒不能碰到________和杯底。

4.静置一段时间后,土壤出现________现象,请将下图填写完整________。

5.研究发现,土壤中这些不同的颗粒是由岩石________形成的。

6.土壤是地球上最有价值的资源。

实验结束后,我们应该将烧杯中的土壤(  )。

A.倒在花坛里B.倒在垃圾桶里C.倒在水槽里

 

7.比较不同的土壤

一、填空题

1、土壤按成分含量不同可分为______、______和______。

2、_____土壤一般可安排种植花生、大豆、果树、中药材,_____土适合种植稻米、荷花、莲花、芦苇、金银花等,______宜种各种作物,是理想的土壤质地。

3、不同土壤的疏松程度不同,它们在()等方面的特性也不同。

4、含沙量较多的土叫_______,沙和黏土含量适中的土壤叫_____。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1、在探究不同土壤渗水性质实验中,要依次向土壤里倒水观察现象。

()

2、植物的生长一般离不开土壤,不同的土壤适宜生长不同的植物。

()

3、土壤的颗粒大小不同,透气性和保水性也不同。

()

4、人们根据土壤的形成过程不同,分为砂质土、黏质土、壤土。

()

5、建筑用的沙子是土壤。

()

三、选择题,将正确的序号填写在括号内。

1、在探究不同土壤的渗水性质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土壤的量可多可少

B、同时向漏斗里倒水

C、倒入的水可多可少

2、根据不同土壤含沙和黏土的比例差异,()的渗水能力最强。

A、粘质土B、壤土C沙质C.沙质土

3、黏性从强到弱依次为()。

A、黏质土、壤土、沙质土

B、沙质土、黏质土、壤土

C、壤土、沙质土、黏质土

4、下面的特征描述属于壤土的是()

A、保水性、保肥性、渗水性,透气性都比较好

B、保水性、保肥性好,但是渗水性和透气性差

C、渗水性强、透气性较好

5、下列示意图属于沙土结构特点的是()

ABC

四、连线题:

把植物与其适宜生长的土壤连线。

地瓜花生水稻芦苇茄子西红柿

 

沙质土黏质土壤土

 

五、综合题

1、各种土壤有什么不同特点。

(1)号透水性最好,流下的水最多;

(2)号居中;

(3)号渗水性最差,流下来的水最少。

请你根据所学分类知识来分辨一下:

(1)号是_______土,适合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号是_______土,适合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号是_______土,适合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土壤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其中黏土、沙、小石子三种颗粒物的大小不同。

下图给出了两种土壤中的颗粒物所占的比例。

小明将两种土壤分别装入完全相同的两个花盆中,再同时倒入500毫升水。

小明测量从倒水到花盆底部小孔开始滴水所花费的时间。

(1)土壤中,由死去的动植物腐烂后形成的物质,称为______

(2)统计图中的“小颗粒物”,指的是土壤中的______

(3)你认为,A.B两种土壤,最先从花盆底部小孔开始滴水的是______

(4)在这个对比实验中,小明想要研究的现实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