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推理基本知识点课堂笔记.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777903 上传时间:2022-10-12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8.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逻辑推理基本知识点课堂笔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逻辑推理基本知识点课堂笔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逻辑推理基本知识点课堂笔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逻辑推理基本知识点课堂笔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逻辑推理基本知识点课堂笔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逻辑推理基本知识点课堂笔记.docx

《逻辑推理基本知识点课堂笔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逻辑推理基本知识点课堂笔记.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逻辑推理基本知识点课堂笔记.docx

逻辑推理基本知识点课堂笔记

第一部分逻辑判断

一、逻辑概述

(一)逻辑的含义

从已知条件到未知结果的思维推理过程。

(二)逻辑的精神

1.严谨性:

排除任何可能性,特别是从已知

到未知的推理过程中,不能轻易外加我们的主观。

2.形式推理:

不能轻易外加现实中的客观常识。

3.非专业性:

不能轻易外加非逻辑学的其他

专业知识。

(三)逻辑的知识体系

1.必然性推理:

前提对结论是一个必然性的

支持。

主要包括直言命题、复言命题(联言命题、

选言命题、假言命题)和朴素逻辑。

2.可能性推理:

主要指或然性的概率事件,

主要有五种:

削弱型题目、加强型题目、解释型

题目、结论型题目和评价型题目。

(可能性推理+必

然条件=必然性推理)

3.关联词解释:

有些=至少有一个=[1,全部]。

【所有A都B】(原命题)——真

【所有B是A】(逆命题)——可真可假

【所有非A是非B】(否命题)——可真可假

【所有非B是非A】(逆否命题)——真

第二部分必然性推理

一、直言命题

(一)含义

判断对象具有或者不具有某种性质的命题,只含有一个判定词。

(二)结构

量项+主项+联词+谓项

有些花朵是鲜艳的

量项:

所有、有些、某个

联词:

是、非

(三)分类

【所有……是……】【所有……非……】

【有些……是……】【有些……非……】

【某个……是……】【某个……非……】

所有:

全部,都,每一个,凡,皆,没有一个(不)

有些:

有,有的,至少有一个

(四)矛盾关系

1.矛盾:

非此即彼。

对同一个对象的判定,只存在AB两种情况,且AB不相交。

若A+B=U且A∩B=空集,则A、B互为矛盾。

2.推理规则

①矛盾一真一假

②命题的矛盾命题存在且唯一

③二次矛盾为原命题的等价命题(否定之否定)

3.如何找矛盾

①在命题前加上“并非”、“不”等否定词,直接否定原命题。

②枚举命题包括的所有情况,且全而不交。

4.矛盾关系

【所有……是……】矛盾【有些……非……】

【所有……非……】矛盾【有些……是……】

【某个……是……】矛盾【某个……非……】

5.矛盾的应用

①知真假,找真假:

找出矛盾。

②题干出现“并非”,且问题是知真求真:

找二次矛盾。

【并非所有……是……】=【有些……非……】

【并非所有……非……】=【有些……是……】

【并非有些……是……】=【所有……非……】

【并非有些……非……】=【所有……是……】

【并非某个……非……】=【某个……是……】

③知命题真假数量,找真假:

采取矛盾法,

一找、二绕、三回。

5.直言命题推出关系

两个命题,若A的存在必然导致B的存在,而B的存在未必导致A的存在,则认为AB之间具有推出关系且A→B。

二、联言命题

(一)含义

判断所给若干情况同时存在的复言命题。

(二)联结词

1.并列关系:

……且……、……和……、……与……、既……又……、一方面……又一方面……

2.递进关系:

不仅……还……、不但……而且……

3.转折关系:

虽然……但是……,然而……,又……

(三)推理规则

“A且B”真→A真且B真

“A且B”假→A假或B假

(四)矛盾命题

【A且B】矛盾【非A或非B】

三、选言命题

(一)含义

判定若干种情况至少成立一种的复言命题。

(二)联结词

或、至少有一个

(三)分类

1.相容命题:

或者A,或者B

2.不相容命题:

要么A,要么B

(四)推理规则

1.“A或B”为真→A真或B真(若A恒为假,则B恒为真)

2.“A或B”为假→A假且B假

3.“要么A、要么B”为真→A、B一真一假

4.“要么A、要么B”为假→AB全真或全假

(五)矛盾关系

【A或B】矛盾【非A或非B】

【要么A、要么B】矛盾【要么A且B、要么非A且非B】

四、假言命题

(一)定义

在假设情况下,判断命题间条件关系的复言命题。

(二)关联词

1.充分条件在前,必要条件在后(前推后)

①如果……那么……

②如果……就……

③若……则……

④只要……就……

⑤一旦……

⑥倘若……

⑦要想……必须……

2.必要条件在前,充分条件在后(后推前)

只有……才……

3.特殊关联词(否一推一)

“除非A,否则B”=“非B→A”或“非A→B”。

(三)逆否命题

“A→B”逆否命题“非B→非A”

(四)推出关系

1.“A→‘B或C’”→“非B且非C→非A”

2.“A→B,B→C”→“A→C”

(五)矛盾关系

“A→B”矛盾“A,且非B”

第三部分可能性推理

一、论证的基础能力

(一)前提、结论、论证

分析题干逻辑主线,寻找前提与结论。

(二)常见逻辑主线

1.【前提1】→【结论1】

2.【前提1】→【结论1】【结论2】

3.【前提1】【前提2】→【结论1】

4.【前提】→【中间结论】→【最终结论】

(三)题干论证分析

1.如何找结论:

找特征词

2.如何筛选整合前提与结论

将否定的表达方式转换为肯定;将长句进行提炼压缩。

二、削弱型题目

1.削弱力度问法:

能削弱、最能削弱

2.问法关联词

削弱、质疑、反驳、推翻

3.如何削弱

①反驳结论:

即找矛盾,肯前否后,力度最强,但用的少。

②反驳论证:

切断因果联系,优选。

③否定前提:

力度最小,很少用。

4.削弱力度比较

①直接>间接:

直接否定结论。

【例】交通改善→错时上班制度推广

削弱项1:

错时上班制度十年前就推广了

削弱项2:

修建了地铁

1>2

②本质>现象:

更扣题干结论

【例】小王、小张一起长大、在同样的学校

上学,小王考上北大→小张能考上北大。

削弱项1:

两人喜欢的颜色、口味不一样

削弱项2:

学习努力程度不一样

2>1

③综合>单一

【例】带皮的水果含有农药残留物,不利于

健康,但专家建议不削皮,因为果皮含有一种特殊的物质,唯一且身体有益。

削弱项1:

农药不能彻底洗净

削弱项2:

维生素不能被人体充分吸收

削弱项3:

吸收的维生素弥补不了残留物带

来的危害

3>2>1

④量大>量小

【例】测试睡眠是否有助于记忆。

第一组记英文前小睡一会,第二组不睡;睡的一组记忆效果好,则睡眠有助于记忆。

削弱项1:

睡眠的一组均是记忆力好的。

削弱项2:

睡眠的一组均未真正睡着,而是在重复记忆。

1>2

⑤必然性>或然性

【例】DNA半衰期仅为15.8万年,则再造恐龙是不可能的。

削弱项1:

恐龙的样本受到污染。

削弱项2:

环境会影响DNA的半衰期。

2>1

三、加强型题目

1.加强力度问法:

能加强、最能加强

2.问法关联词

加强、支持

3.如何加强

①直接补充事例证明结论。

②加强论证,建立因果联系。

③补充观点,证明前提。

4.补充前提型

多适用于前提到结论存在明显的概念跳跃的题目。

反向验证法:

否定选项代入题干,若结论不成立,则选项重要;否则,不是必备的前提。

四、论证结构

(一)知果求因

题干出现事实A,结论推测其原因为B。

1.削弱方法:

①>②

①否定此因。

②另有他因。

2.加强方法:

①>②

①肯定此因。

②排除他因。

(二)因果共存型

题干出现A、B,推测A是B的原因。

1.削弱方法:

①>②>③

①因果倒置。

②切断因果联系。

③另有他因。

2.加强方法:

①>②

①建立因果联系。

②排除他因。

(三)知因求果型

题干出现事实A,结论推测其会导致B。

削弱或加强的方法:

建立或切断原因和结论之间的联系。

(四)只有论证型

题干没有相关前提论述,只有结论。

削弱或加强的方法:

补充其他论据或者事例进行削弱或加强。

五、常见论证模型

(一)类比推理

A、B一些属性相似,A具有某属性,结论:

B也具有此属性。

削弱方法:

①找不同属性。

②所列相同属性与结论中属性无关。

加强方法:

①找与结论本质相关的相同属性。

②建立相同属性和结论属性的联系。

(二)枚举归纳

通过对比部分对象具备某性质,推测整体对象具有某性质。

削弱方法:

①未调查群体与样本情况不同。

②样本数量不充足。

③样本特殊,不具有代表性。

加强方法:

①未调查群体情况与样本相同。

②样本数量充足。

③样本不特殊,很科学,具有代表性。

(三)求异论证

研究对象出现或不出现某种现象时,发现某种情况也随之出现或不出现,结论该情况是导致该现象的原因。

削弱方法:

①另有他因。

②因果倒置。

③样切断因果。

加强方法:

①强制补充条件,让条件相同。

②排除他因。

③建立因果联系。

(四)可行性分析

给出措施、方案、计划,来达到目的或解决问题。

削弱或加强方法:

①指出方案不具备削弱性。

②没找到根本原因,不能达到预期目的。

③找到措施的弊端。

(五)数据比例

给数据或比例,以此参与论证,得出结论。

削弱或加强方法:

①用绝对数的大小说明相对数的大小,引入基数。

②用相对数的比较,说明绝对数的大小,引入比较基数。

③用样本比例大小来说明样本在整体中的特性。

六、解释、结论、评价型

(一)解释型

以下哪项为真,能解释上述现象?

不能通过否定题干条件来达到解释矛盾的目的。

(二)结论型

由此,可以推出?

定位原文,过于绝对的一般不正确。

(三)评价型

以下哪项使用的推理方法与上文相似?

分析选项推理方式,找出区别,加以筛选。

集合概念:

整体具有的属性,个体未必具有。

非集合概念:

整体每个个体都具备这个属性。

概念前加“每一个”或概念后加“之一”,若意义变了,则为集合,否则为非集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