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修与法基复习材料答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778254 上传时间:2023-01-26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5.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思修与法基复习材料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思修与法基复习材料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思修与法基复习材料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思修与法基复习材料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思修与法基复习材料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思修与法基复习材料答案.docx

《思修与法基复习材料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思修与法基复习材料答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思修与法基复习材料答案.docx

思修与法基复习材料答案

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最根本的是要培育和践行(A)

A、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B、社会主义荣辱观

C、和谐社会观D、法律常识

2、人才素质的的灵魂是:

(B)

A、智    B、德  C、体    D、美

3、韩愈有句名言: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这句名言教育大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要(D)

A、严谨B、求实C、创新D勤奋

4、衡量大学生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准是(C)

A、理想远大B、勇于创新C、德才兼备D、视野开阔

5、大学生需要确立的独立生活意识主要指(D)

A、自己的事情自己处理,与他人无关

B、天马行空独来独往

C、自己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D、树立自信、自律、自立、自强的精神

6、下列特征中不属于理想特征的是(C)

A、预见性B、阶级性C、主观性D、现实性

7、人们对生活方式和生活标准的向往和追求所具有的理想是(A)

A、生活理想B、职业理想C.、道德理想D、社会理想

8、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我们党建立共产主义社会的最高理想,属于人生理想类型中的(D)

A、生活理想B、职业理想C、道德理想D、社会理想

9、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之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者事物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的态度,称为(B)

A、理想B、信念 C、世界观D、价值观

10、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最根本的是(C)

A、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B、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C、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D、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1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与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有着内在的联系。

它们是(C  ) 

A、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关系B、生活理想与道德理想的关系

C、阶段性理想与最终理想的关系D、科学理想与非科学理想的关系

12、“现实是此岸,理想是彼岸。

中间隔着湍急的河流,行动则是架在川上的桥梁。

”这形象地说明(D)

A、理想就是现实B、现实不能成为理想

C、理想是可以自发实现的D、理想的实现必须落实在行动上

13、下列对信念的理解中,正确的是(B)

A、信念强调的是认识的正确性

B、信念表达的是一种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的心理态度

C、信念反映的是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

D、信念体现的是人们对人生目标的追求

14、人们的理想信念遍及社会生活的所有领域,呈现出许多不同的类型。

其中,追求高尚的理想人格,使自己富有人格魅力,做一个为他人所喜欢、为社会所推崇的人,属于( C ) 

A、生活领域中的理想信念 B、职业领域中的理想信念

C、道德领域中的理想信念 D、社会领域中的理想信念

15、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具有( C ) 

A、虚幻性 B、抽象性C、现实性D、狭隘性

16、实现人生理想的根本途径是(D)

A、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B、拥有坚定的信念

C、正确认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D、勇于实践,艰苦奋斗

17、当教师,要当一个模范教师;当科学家,要当一个对国家有突出贡献的科学家;当解放军战士,要当一个最英勇的解放军战士;当工人,要当一个新时代的劳动模范;当农民,要当一个对改变农村面貌有贡献的农民。

这些都是人生理想中(D)

A、生活理想的表现   B、社会理想的表现

C、道德理想的表现   D、职业理想的表现

18、信念是(B)的有机统一体。

A、认知、情感和理想B、认知、情感和意志

C、认识、态度和意志D、态度、情感和理想

19、新时期我国爱国主义的主题是(D)

A、救亡图存B、新民主主义革命

C、实现共产主义D、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20、时代精神的核心是(A)

A、改革创新B、理论创新C、制度创新D、科技创新

21、(C)是民族存在的最高组织形式。

A、政党    B、阶级  C、国家    D、群众团体

22、“夸父追日”“大禹治水”“愚公移山”“精卫填海”等动人的传说,其中体现的是中华民族精神的(C)

A、勤劳勇敢B、团结统一C、自强不息D、爱好和平

23、(B )作为一个民族群体意识的载体,常常被称为国家和民族的“胎记”,是一个民族得以延续的“精神基因”,是培养民族心理、民族个性、民族精神的摇篮,是民族凝聚力的重要基础。

A、祖国的大好河山B、灿烂的文化传统C、自己的骨肉同胞D、爱国主义情怀

24、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A)

A、爱国主义B、集体主义C、社会主义D、人道主义

25、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必须(A)

A、提高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信心

B、对本民族进行过度的颂扬和崇拜

C、彻底否定本民族的文化和历史传统

D、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的一切领域都与西方接轨

26、全新的国家安全观包含丰富的内容,其中粮食安全属于(C )

A、政治安全B、生态安全C、经济安全D、社会公共安全

27、全新的国家安全观包含丰富的内容,其中食品药品安全属于(D )

A、政治安全B、文化安全C、生态安全D、社会公共安全

28、创新的基础在(A)

A、人才B、经济C、文化D、民族精神

29、中华民族的立身之本是(A)

A、团结统一B、爱好和平C、勤劳勇敢D、自强不息

30、爱我家乡体现了爱国主义基本要求中的(A)

A、爱祖国的大好河山B、爱自己的骨肉同胞

C、爱祖国的灿烂文化D、爱自己的国家

31、人的本质属性在于其(B)

A、自然性B、社会性C、抽象性D、生物性

32、社会关系的总和决定了(B)

A、人生目的B、人的本质C、人生道路D、人生态度

33、实现人生价值的主要途径是(D)

A、培养自强不息的精神B、选择正确的人生价值目标

C、自觉提高自我的主体素质D、进行有意识、有目的的创造性的实践活动

34、人生价值评价的根本尺度是看(C)

A、一个人是否实现自己的理想

B、一个人是否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

C、一个人的人生活动是否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是否通过实践促进了历史的进步

D、一个人是否受他人的喜欢

35、世界观是(B)

A、人们认识主观世界和改造客观世界的根本方法

B、人们对生活在其中的世界以及人与世界的关系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

C、对人生目的人生价值的根本看法

D、科学的人生态度

36、人生观中居于核心地位的是(C)

A、人生价值B、人生态度C、人生目的D、人生价值观

37、下列表现中,属于心理健康的是(D)

A、能够适应自然环境的变化

B、经常处于焦虑、郁闷状态,不能自拔

C、不善于与别人相处,自我封闭、孤芳自赏

D、具有自我调节以适应自身及外界环境变化的能力

38、在人生的社会价值中,居于第一位的是(B)

A、个人的社会存在B、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C、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D、个人对自身物质和精神需要的满足

39、一个人社会价值的实质是(A)

A、贡献B、索取C、存在D、享用

40、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原则强调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的同时,也强调(D)

A、维护小团体的利益B、先私后公,先己后人

C、压制个人,束缚个性D、重视、保障和发展个人的正当利益

41、道德产生的第一个历史前提(A )

A、劳动 B、自我意识C、社会关系D、认识

42、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原则是(C )

A、为人民服务B、合理利己主义C、集体主义D、利他主义

43、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任务是(A)

A、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B、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C、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D、学习宣传道德模范常态化

44、公民道德建设的重点是(B)

A、爱国守法B、诚实守信C、团结友善D、勤俭自强

45、对待中华民族道德传统,正确的态度是(C )

A、复古主义B、虚无主义C、批判继承D、全盘吸收

46、道德的功能是指道德作为社会意识的特殊形式对于社会发展所具有的功效与能力。

其中最突出的也是重要的社会功能是(C)

A、辩护功能B、沟通功能C、调节功能D、激励功能

47、道德作为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对于社会发展具有多种功能。

通过评价等方式,指导和纠正人们的行为和实际活动,协调人们之间的关系,是道德的(A)

A、调节功能B、认识功能C、激励功能D、沟通功能

48、道德建设的核心体现并决定着道德建设的根本性质和发展方向,规定着道德领域的种种道德现象。

我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是(D)

A、共产主义B、集体主义C、以人为本D、为人民服务

49、社会主义道德区别和优越于其他社会形态道德的显著标志是,社会主义道德(A)

A、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

B、对社会行为的调节具有强制性

C、对社会生活的调整具有广泛性

D、对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存在和发展具有重大影响

50、道德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式,它对人们行为的规范作用,不来源于(D)

A、社会舆论B、传统习惯C、内心信念D、国家强制力量

51、道德是(D)

A、“天”的意志、“神”的启示

B、人先天具有的某种良知和善良意志

C、决定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根本力量

D、一种由社会经济基础决定的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

52、道德的功能是指道德作为社会意识的特殊形态对于社会发展所具有的功效和能力。

道德具有多方面的功能,其中居于主要地位的是(C)

A、教育功能和导向功能B、激励功能和评价功能

C、调节功能和认识功能D、沟通功能和辩护功能

53、中共中央颁发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团结友善要求(A)

A、公民之间应该和睦相处,互助友爱,与人为善

B、公民应该勤奋工作,俭朴节约,积极进取,发奋图强

C、公民应该恪尽职守,兢兢业业,克己奉公,服务社会

D、公民应该有高尚的爱国主义精神,自觉学法、懂法、守法、护法

54、在社会规范体系中,法律与道德是两种不同的行为规范。

下列关于二者关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D)

A、凡是道德所反对和谴责的行为,必定是法律所制裁的行为

B、法律是道德形成的基础,能够为道德规范的制订提供依据

C、法律的调节更具有广泛性,能够渗透到道德不能调节的领域

D、凡是法律所禁止和制裁的行为,通常也是道德所反对和谴责的行为

55、在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具有最高法律效力的是(C)

A、民法B、刑法C、宪法D、行政法

56、在法律的规范作用中,最首要的作用是(C)

A、评价作用B、预测作用C、指引作用D、强制和教育作用

57、法律的(D)是法的其他作用的保障。

A、指引作用B、预测作用C、评价作用D、强制作用

58、人民法院是我国的(B),它依法独立行使权力,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

A、唯一司法机关B、审判机关C、法律监督机关D、最高行政机关

59、下列表述权利和权力之间关系正确的是(D)

A、权利来源于权力B、权力创设权利

C、权利服务于权力D、权力不得随意干预权利

60、我国现行的政党制度是(D)

A、一党制B、多党制C、多党合作制D、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

61、根据宪法和立法法的规定,我国行使国家立法权的主体是(A)

A、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B、国务院C、中央军委D、公安部

62、在法律运行过程中,(D)是法律实施和实现的基本途径.

A、法律制定B、法律执行C、法律适用D、法律遵守

63、(B)是指按照法律制度赖以建立的生产关系类型和反映阶级意志的不同,对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法律进行的基本分类。

A、法律部门B、法的历史类型C、法系D、法律体系

64、法的最终决定因素是(C)

A、统治阶级意志B、阶级斗争状况C、社会物质生活条件D、社会道德状况

65、划分法律部门的主要标准是(D)

A、法律调整方法B、法律数量的多少

C、法律的制定机关D、法律规范所调整的不同社会关系

66、“法立而不行,与无法等。

”这句话强调了(C)

A、学法的重要性B、立法的重要性

C、守法的重要性D、知法的重要性

67、调整平等主体的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公民和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是(C)

A、宪法    B、刑法C、民法 D、行政法

68、“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

”这句话阐述的是(A)

A、依法治国的内涵B、人民当家作主的内涵

C、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内涵D、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内涵

69、(A)是依法治国的主体。

A、广大人民群众B、党的领导C、依法行政D、公正司法

70、人民主权原则指的是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D)

A、人民政府   B、人民政协C、人民法院    D、人民代表大会

71、(C)是社会主义法治的价值追求。

A、依法治国B、执政为民C、公平正义D、党的领导

72、(A)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内容。

A、依法治国B、执政为民C、公平正义D、党的领导

73、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依照法律规定行使权力和权利以及履行职责和义务的活动,称为(D)

A、法律实施   B、法律适用C、法律执行    D、法律遵守

74、我国的规范性法律文件可分为实体法和程序法。

下列选项中属于实体法的是(B)

A、《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75、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

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保证是(D ) 

A、改革创新B、执法为民C、服务大局D、党的领导

76、(C)体现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A、重实体,轻程序B、重程序,轻实体

C、实体公正与程序公正并重D、结果公正最重要

77、法律上的自由观念是指(C)

A、公民完全可以依照个人意愿支配自己的行为

B、自由具有绝对性

C、公民在法律范围内依照个人意愿支配自己的行为

D、自由具有随意性

78、下列有关法治与人治区别的说法中正确的是(D)

A、法治是一人或几人之治,人治是众人之治

B、法治是对国家事务的管理,人治是对社会事务的管理

C、法治是国家法律制度的简称,人治是人民民主制度的简称

D、法治强调法律高于个人意志,人治强调个人意志凌驾于法律之上

79、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具有丰富的内涵,其中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理念是(B ) 

A、依法治国B、执法为民C、公平正义D、服务大局

80、以下原则中(C)不是宪法的基本原则。

A、党的领导原则B、人民主权原则C、罪行法定原则D、法治原则

81、法律权威意味着(D)

A、法律可以被政策所取代B、法律与道德冲突时遵循发道德

C、遵守社会习俗D、法律在众多社会规范中居于主导地位

82、从业人员无论从事什么职业,都应该干一行爱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益求精,尽职尽责。

这是职业道德基本要求中(B)

A、办事公道的要求B、爱岗敬业的要求C、诚实守信的要求D、奉献社会的要求

83、表里如一、恪守诺言、讲求信誉、遵守职业纪律。

这是职业道德中(A)

A、诚实守信的要求B、爱岗敬业的要求

C、办事公道的要求D、服务群众的要求

84、一个人努力向模范人物学习,作出高尚行为,体现的道德修养方法是(B)

A、省察克治B、学习榜样C、积善成德D、慎独自律

85、(B)是社会公德最基本的要求,是维护公共秩序的重要条件。

A、文明礼貌B、遵纪守法C、爱护公物D、保护环境

86、违背男女恋爱中基本道德要求的是(D)

A、以寻找爱情、培养爱情为目的B、尊重对方的情感和人格

C、有高尚的情趣和健康的交往方式D、强求对方接受自己的爱

87、个人的言行合乎社会的要求和礼节的规定,尊老爱幼,孝亲敬长,说话和气,以礼待人,服饰朴素大方,举止端庄文雅,这是良好个人品德中(C)的体现

A、敬业好学B、正直无私C、文明礼貌D、积极进取

88、家庭美德的主要内容包括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和(B)

A、办事公道B、邻里团结C、爱岗敬业D、服务群众

89、人类的社会生活可分为三大领域:

公共生活、职业生活和家庭生活。

其中,公民在公共生活领域应当遵守的道德准则是( A) 

A、社会公德B、职业道德C、家庭道德D、个人品德

90、择业是每位大学生都要面对的问题,以下( B)不是正确择业观。

A、树立崇高职业理想,重视人生价值实现B、追求轻松安逸,避免吃苦受累

C、服从社会需要,追求长远利益D、打下坚实基础,做好充分准备

91、根据我国《继承法》规定,下列不属于第一顺序法定继承人的是(C)

A、配偶B、父母C、祖父母D、子女

二、多项选择题

1、大学生培养和提高自己的独立生活能力,要做到(ABCD)

A、确立独立生活能力B、提高明辨是非能力

C、虚心请教,细心观察D、大胆实践,不断积累生活经验

2、大学生新的学习理念是(ABCD)

A、自主学习B、全面学习C、创新学习D、终身学习

3、坚持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统一,其含义包括(DCB)

A、不必要个人理想

B、社会理想的实现要靠社会成员的共同努力

C、个人理想的实现依赖于社会理想的实现

D、社会理想实际上也是个人理想的凝聚和升华

4、在关于理想和信念的表述中,正确的有(ADB)

A、在很多情况下,理想亦是信念,信念亦是理想

B、信念与理想都是人类特有的精神现象

C、理想是人们主观臆想出来的

D、信念是对理想的支持,是人们追求理想的强大动力

5、作为国家安全的基础,经济安全是指国民经济能够抵御国内外各种经济风险而保持平稳有序运行的态势。

下列选项中属于经济安全的有(BCA)金融安全

A、能源安全    B、贸易安全C、粮食安全    D、国防安全

6、人生观是人们对人生目的和人生意义的根本看法和态度,以下属于人生观范畴的是(AC)

A、回答人们为什么活着的问题B、回答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

C、回答人应当怎样对待生活的问题D、回答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的问题

7、为了使个人的交往行为引起他人的良好反映,在交往中应当遵循(BCD)

A、互利原则B、诚信原则C、宽容原则D、平等原则

8、任何人要走好人生道路,创造有价值的人生,都要科学对待人生环境,促进(BCD ) 

A、人与自然的和谐B、个人与他人的和谐

C、个人与社会的和谐D、自我身心的和谐

9、与法律有所不同,道德对社会行为的调节( CDA) 

A、是非强制性的

B、可以借助国家强制力

C、是一种经常性、深刻性、普遍性和灵活性的调节

D、可以通过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人们的内心信念来发挥作用

10、道德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DB) 

A、与西方主流文明相一致B、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

C、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D、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

11、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是(ABCD)

A、爱岗敬业B、诚实守信C、办事公道D、服务群众

12、下列选项中属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有(ABD)

A、爱国奉献,以天下为己任B、求真务实,敬重诚实守信

C、君君臣臣,重视等级纲常D、乐群贵和,强调入际和谐

13、我国的国家制度主要包括(ABCD)等。

A、人民民主专政制度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D、基本经济制度

14、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应当体现在(BD)

A、立法上的平等B、守法上的平等C、执法上的平等D、法律适用上的平等

15、法律权利与义务的关系包括(ACB)

A、结构上的相关关系B、总量上的等值关系

C、功能上的互补关系D、彻底的对立关系

16、加强法律修养,增强法律思维,要力争做到(ACD)

A、讲法律B、讲人情C、讲程序D、讲证据

17、维护社会公共生活秩序的手段包括(AB)等。

A、道德B、法律C、风俗D、纪律

18、公共生活是人们在公共的领域、公有的环境、公用的场所中,彼此开放透明且相互关联的共同活动。

当代社会公共生活的主要特点有(ACB)

A、活动范围的广泛性B、交往对象的复杂性

C、活动方式的多样性D、活动结果的相关性

三、简答题

1、谈谈对于实现理想的长期性、艰巨性与曲折性的认识。

P15

2、理想信念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P17

3、什么是爱国主义?

爱国主义的基本要求有哪些?

P39

4、什么是民族精神?

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是什么?

P48-49

5、简述人生价值的评价标准。

P74

6、试述道德的本质和功能。

P90-91

7、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有什么重大意义?

P94

8、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为什么要以人民服务为核心?

P102

9、简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层次。

P144

10、我国宪法作为国家的根本大法,其特征有哪些?

P130

四、论述题

1、人生目的是什么?

人生目的对于人生发展有着怎样的重要作用?

P66

2、论述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作用。

P127-128

3、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五项基本内容及各项基本内容的重要意义。

P154-156

4、如何维护法律权威?

P167-169

5、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P173-174

6、论述个人道德修养的途径和方法。

P201-20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理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