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路基作业指导书.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777118 上传时间:2023-01-26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136.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铁路路基作业指导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铁路路基作业指导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铁路路基作业指导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铁路路基作业指导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铁路路基作业指导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铁路路基作业指导书.docx

《铁路路基作业指导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铁路路基作业指导书.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铁路路基作业指导书.docx

铁路路基作业指导书

一、项目简介

北京至霸州铁路地处华北地区的北京市、河北省。

本线途径北京市大兴区和河北省廊坊市广阳区、固安县、永清县和霸州市,线路全长76.58km(不含新机场站),北京市范围33.43km(不含新机场站),河北省范围43.15km。

京霸五标段正线里程范围为DK80+007.56~DK93+032.71。

二分部承担施工范围:

DK88+006~DK90+700段内区间、站场正线和站线、联络线、粮库专用线、工区走行线(其中京保上行联络线至JBSLDK95+059.24、改京九联络线GHLDIK94+000-GHLDK94+600)的全部道路改移、路基、框构桥和涵洞、明洞及其他运营及生产建筑物等工程。

二、材料要求

1、无砟轨道路基

基床以下用A、B组填料或改良土,A、B组填料粒径级配应符合压实性能要求,基床以下压实标准应符合下表规定。

基床以下填料最大粒<75mm。

填料

压实系数K

地基系数K30

7d饱和无侧限抗压强度

化学改良土

≥0.92

-

≥250

砂类土及细砾土

≥0.92

≥110

-

碎石类及粗粒土

≥0.92

≥130

-

2、有砟轨道路基

(1)基床以下应采用A、B组填料或改良土,填料最大粒径不应大于300mm,其压实标准见下表中规定,

基床以下压实标准

填料

地基系数

压实系数

相对密度

孔隙率

细砾土、粉砂改良土

80

0.9

-

-

砂类土粉砂除外

80

-

0.7

-

砾石类

110

-

-

32

碎石类

120

-

-

32

块石类

130

-

-

-

(2)改粮库专用线机床结构及填料压实标准按照《Ⅲ、Ⅳ铁路设计规范》(GB50012-2012)Ⅳ级-轻型(A)相关要求执行。

(3)原材料进场前与监理单位对料源进行考察,并对所选材料进行见证检测,合格后方可进场使用。

原材料进场后按照《高速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751-2010J1147-2011、《高速铁路路基工程施工技术指南》铁建设【2010】241号等技术规程要求进行常规检测。

检测频率及检测项目应符合下表。

路基填料检测频率及检测项目

填料名称

检测频率

检测项目

A、B组

10000m3/次

颗粒级配、颗粒密度

3、改良土

(1)土:

宜优先采用基槽中挖出的土,但有机质含量不宜大于5%,使用前应先过筛,其粒径大于0.075mm的颗粒的质量超过总质量的85%,材料要求符合表2.1规定。

(2)水泥:

采用强度为42.5的普通硅酸盐水泥,初凝时间不宜小于3h,終凝时间不宜小于6h(要注意控制水泥改良土从拌和到碾压完成的施工时间,使这个过程不大于4小时),不应使用快硬水泥、早强水泥,严禁使用受潮变质水泥。

表2.1改良土原材料的试验项目和频次

材料名称

试验项目

频次

试验方法

含水率

每个土源点或每批同一料源材料使用前应取两个试样。

按现行《铁路工程土工试验规程》(TB10102)执行

液限、塑限

有机质和硫酸盐含量

石灰

有效钙、氧化镁

水泥

凝结时间

强度

三、施工技术标准

1、基床底层及基床以下路堤工程质量检测按《高速铁路路基工程土工技术规程》(TB10102)。

2、需改良的土料种类、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

填筑前对取土场填料进行取样检验;填筑时应对运至现场的填料进行抽样检验。

当填料土质发生变化或更换取土场时应重新进行检验。

检验方法:

按《铁路工程土工试验规程》(TB10102)。

3、改良土外掺料的种类及技术条件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方法:

检查每批产品的生产检验报告和产品合格证,并在料场的5个不同部位等量取样,总计取样不少于12kg,按有关规定试验方法进行检验。

4、混合料配合比应符合设计要求对进入摊铺场地的混合料进行检查,每5000立方为一批。

检验方法:

现场抽样筛分试验。

5、改良土填筑压实质量应符合表4.1、4.2、4.3的规定,无侧限抗压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方法:

按《铁路工程土工试验规程》(TB10102)。

从已摊铺好填料的地段现场抽样,在室内按要求的压实度成型,进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压实系数检验宜用环刀法。

6、为了加强施工过程控制和研究各种检测方法之间的关系,路基改良土用四个指标控制:

压实度、强度、颗粒粒径、含灰率。

检测主要内容为:

压实系数K、地基系数K30、动态变形模量Evd、静态变形模量Ev2、颗粒粒径、含灰率,检验频数:

沿线路纵向每100m每压实层抽样检验压实系数K(改良土细粒土)6点,其中:

左、右距路肩1m处各2点,路基中部2点,有反压护道地段每100m增加1个检测点。

每100m每填高约90cm抽样检验地基系数K30、动态变形模量Evd各4点,其中:

距路基边线2m处左、右各2点,路基中部2点。

压实系数K检测方法:

环刀法、灌砂法、核子湿度密度仪法。

强度检测方法:

K30平板载荷试验、Evd动态平板载荷试验、Ev2静态平板载荷试验。

含灰率检测方法:

EDTA剂量滴定。

颗粒粒径检测方法:

筛分法。

改良土填料复查项目及频次

项目

频次

石灰或水泥剂量

每层100m三个样品,用滴定法试验

含水率

根据观测,异常时试验

拌合均匀性

随时观测

基床以下路堤压实标准

填料部位

填料种类

配合比

压实标准

备注

地基系数K30

动态变形模量Evd

压实系数K

变形模量Ev2

基床以下

石灰改良土

≥8%

≥90

≥0.92

≥45

不浸水路堤

水泥改良土

≥3%

≥90

≥0.92

≥45

浸水路堤

垫层

水泥改良土

≥5%

≥110

≥35

≥0.95

≥60

四、主要机具

根据路基填筑的工程量及现场实际情况,拟投入路基施工的机械设备详见下表

序号

设备名称

规格型号

单位

数量

状态

备注

1

挖掘机

220-360

5

良好

2

推土机

140-220

5

良好

3

压路机

18-20t

5

良好

4

装载机

50

5

良好

5

平地机

2

良好

6

手扶式冲击夯

2

良好

7

自卸汽车

30

良好

8

重型压路机

28t

1

良好

9

洒水车

10t

4

良好

五、作业人员(配置、资格)

序号

作业人员名称

人数

人员资格

备注

1

作业负责人

1人

有组织协调能力,有现场管理经验。

2

技术人员

1人

要求土建结构施工经验,熟悉施工技术及验收规范。

3

测量人员:

2人

要求熟悉导线测量定位测量的方法,能熟练操作各种测量仪器。

4

安全员

1人

熟悉《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并经过安全员岗位培训,持证上岗。

5

质检员

1人

要求有质检工作经验,经过培训,有质检员上岗证,持证上岗。

6

取样员

1人

要求有实验工作经验,经过培训,有取样员上岗证,持证上岗。

7

电工

2人

参加过劳动局培训并取的合格证者方可上岗。

8

土石方机械操作工

2人

熟悉机械性能经过培训,有上岗证,持证上岗。

9

汽车驾驶员

10人

熟悉机械性能经过培训,有驾驶证,持证上岗。

10

辅助工

40人

有一定的施工经验。

六、作业人员(职责与权限)

序号

作业人员名称

职责与权限

1

作业负责人

负责人员组织配备、分工协调工作。

2

技术人员

1、全面负责填土施工的技术工作,组织施工图及技术资料的学习,参加图纸会审,编制填土施工技术措施,主持技术交底;2、编制填土施工指导书,做施工预算3、深入填土现场指导施工,及时发现和解决技术问题;4、制定填土施工方法、工艺;5、负责单位工程一级质量验收,并填写验收单,负责技术资料的收集;6、负责单位工程、月、季、年度的《重大危险因素及其控制计划》的编制;7、技术员的权限:

对施工过程中未按施工图纸、未按作业指导书和技术交底进行施工的有权责令其整改;施工质量未达到规范要求的有权责令其返工;对存在重大质量和安全隐患的有权责令停工并及时向上级领导汇报。

3

测量人员:

负责填土施工放线、标高控制、测量资料及成果的整理工作。

4

安全员

1、在上级安全部门的领导下,全面负责安全管理工作;2、执行公司安全管理标准,遵循安全管理规程,作好施工现场的管理工作,对安全第一责任者负责;3、负责施工现场的安全检查,制止违章作业;4、做好安监违章记录,为安全评比提供直接、真实的依据;5、监督《重大危险因素及其控制计划》防治措施的落实;6、安全员权限:

有权停止正在进行的违章作业,有权对参加施工的单位进行评分,以鼓励安全施工,并建议有关领导,对表现突出的单位和个人进行奖励,有权对违章个人进行就地处罚,有权对有隐患的施工方案提出异议,与技术人员商讨解决。

5

质检员

1、负责填土全过程的质量监督、检查及质保资料的搜集与整理工作;2、有权对不能保证质量的方案提出异议,请求有关领导批准;3、有权对可能造成质量事故的违章操作,及时制止并报告有关领导处理;4、对不合格的工序有权责令其修改,并禁止下道工序的施工,同时报告有关领导;5、有权对质量较好的单位和个人或出现质量事故的单位和个人建议领导和经济挂钩,实行奖罚。

6

取样员

负责分层取样,送检,及现场过程监督控制

7

电工

负责现场施工电源的布设、照明及维护工作

8

土石方机械操作工

负责操作挖掘机常维护保养工作

9

汽车驾驶员

土方运输车辆驾驶

10

辅助工

配合运土、打夯、修坡、清理垃圾杂物等其他零星工作

七、施工准备

1、内业准备:

作业指导书编制后,在路基填筑施工开始前,组织相关的技术、试验、测量人员认真学习了《高速铁路路基工程技术指南》、《高速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和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认真进行了施工设计文件的审核和学习,明确和熟悉了技术标准、施工工艺,制订了施工安全、环保措施。

对架子队管理人员和施工作业人员进行了技术交底和岗前培训。

2、外业准备:

施工现场生活办公条件具备,施工便道贯通并全部进行了路面混凝土硬化,路基填料生产的石场和破碎后的填料经过监理考察和见证取样检测,技术指标满足验标和规范要求。

路基基床底层填筑区段基床以下路堤达到设计要求,具备展开路基基床底层填筑条件。

施工前对线路水准点、导线控制点及横断面进行复测,测量过程中采用“双检制”。

根据工程情况,按工期要求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确定施工方案。

在大面积填筑路基前应选取有代表性地段进行填筑压实试验与质量检测试验,确定施工工艺参数。

八、路基施工方法及工艺

1、一般基底处理

(1)施工前应清除路基范围原地面表层植被,挖除树根,做好临时排水设施。

(2)原地面松软土及腐植土应清除干净翻挖回填压实质量应该符合设计要求,基底应密实、平整。

(3)原地面坡度陡于1:

5时,原地面应自下而上挖台阶,台阶顶面做成4%的内倾斜坡,并整平碾压,沿线路横向挖台阶宽度、高度应符合设计要求,沿线路纵向挖台阶宽度不小于2.0m;当地面横坡为1:

10-1:

5时,将原地表土按设计要求翻挖压实;当基底土密实且地面横坡缓于1:

10时直接清除草皮杂物。

(4)基底处理后采用重型压路机进行压实,压实顺序应按先两侧后中间,先慢后快,先静压后振压的操作程序进行碾压,各区段交接处应互相重叠,压实纵向搭接长度大于2m,沿线路方向行与行之间压实重叠应大于0.4m。

2、特殊基底处理

(1)砂垫层铺设

1)工艺流程:

铺砂→洒水→压实→检测。

2)施工前做压实工艺性试验,确定主要工艺性参数,并报监理单位认可。

压实时适当洒水,压实标准达到中密,压实后表面不存在砂窝等缺陷。

垫层铺设宽度及厚度符合设计要求。

填筑垫层时分层压实,下层密度经检验合格后,填筑上层。

施工时,放慢填筑速度,严格控制加荷速率,使地基有充分的时间进行排水固结。

3)砂垫层材料采用洁净,含泥量不大于3%,并将其中的植物、杂质除净。

采用天然级配砂砾料,最大粒径不大于5cm,砾石强度不低于四级。

4)摊铺后适当洒水,分层压实,压实厚度为15~20cm。

采用砾石,无粗细粒料分离现象。

垫层宽度宽出路基边脚0.5~1.0m,两侧端以片石护脚或采用其他方式防护,以免砂料流失。

砾石垫层填筑或填完后及时完成两侧浆砌片石护坡。

(2)换填土

1)将原路基一定深度和范围内的淤泥等挖除,换填符合规定要求的渗水土。

换填时,分层铺筑,逐层压实,使之达到规定的压实度。

换填区域采用机械开挖时,留有30~50cm厚的人工清理层。

2)挖除换填的土层,并将底部整平。

当底部起伏较大,设置台阶或缓坡,并按先深后浅的顺序进行换填施工。

底部的开挖宽度不小于路堤宽度加放坡宽度。

3)根据换填部分所处的路基部位,渗水土分层填筑碾压达到相应的压实标准。

路堤基底处理技术要求

地基类型

H≤0.6m

0.6m<H≤2.5m

H>2.5m

水位距地表

>0.5m

基床表层下换填级配碎石,K30≥130Mpa/m

挖除表层0.3-0.5m,并;回填整平碾压,K≥0.95,K30≥130Mpa/m

清除表土整平,

K≥0.85,K30≥85Mpa/m

水位距地表

≤0.5m

换填0.5m渗水土,K≥0.95,K30≥130Mpa/m

砂类土、砂砾土

K30≥130Mpa/m

K30≥130Mpa/m

K30≥110Mpa/m

岩石

按风化情况要求,比照上述要求进行处理,坚硬岩石不做处理

九、基床基层以下路基的施工

1、施工方法

(1)分层填筑

1)每200m或两结构物之间划为一个小施工区段,每10~15m设一

组标高点,画在两侧放样的竹杆上,挂线控制每层松铺厚度。

自卸

汽车卸土,根据车容量和填筑厚度计算堆土间距,标点卸料,以便控制松铺层厚度。

松铺厚度经工艺试验并结合土工格栅间距确定,一般不超过30cm。

路堤应沿横断面全宽、纵向分层填筑。

为保证边坡压实质量,填筑时路基两侧各加宽50cm。

铺土工格栅处倒退卸土,防止压损格栅。

摊铺平整采用推土机摊铺初平,平地机终平,每一层做成向两

侧2%~4%的横坡以利排水。

为有效控制每层虚铺厚度,推土机摊铺好填料后,根据设置的标高控制桩(10~15m设一组)挂线检查摊铺厚度不得超过工艺试验确定的最大厚度,否则减料。

在摊铺最后一层时,要注意调整下层的厚度,确保最后一层厚度不小于10cm。

在进行上一层填料摊铺时,两层之间接头位置错开不少于3.0m。

3)洒水晾晒填料碾压前进行含水量检测并控制在最佳含水量-3%~+2%范围内,再进行碾压。

当填料含水量较低时,采取洒水措施;当填料含水量较高时,及时进行翻晒。

4)碾压夯实采用大吨位重型振动压路机碾压。

碾压时,按初压(静压)、复压(振压)、终压(静压)程序进行,先两侧后中间,曲线地段先内侧后外侧。

振压时先慢后快,由弱振到强振。

直线进退,相邻纵向碾压互压50cm,各区段交接处应互相重叠压实,搭接长度不小于2m。

对观测元器件周围的填料,人工整平,小型机具夯实。

对边坡处,碾压前先用履带式挖掘机压边部1~2遍。

2、质量检测

每层填土压实后,及时进行中线、标高、宽度、压实厚度及压实质量的检测,检测合格报监理工程师审批后才可填筑上一层。

压实质量的检测指标有压实系数K、地基系数K30、和孔隙率n等。

检验合格后,需铺设土工格栅地段,按设计间距、宽度、方向进行铺设。

3、路基整修

包括路基面坡度、平整度、边坡等整修内容,严格按照设计结构尺寸进行,对于加宽部分在整修阶段人工挂线清刷夯拍,路基整修要达到检验标准的要求。

4、注意事项

基床底层与基床下部路堤接触自中心向两侧设4%横向排水坡,形状为

三角形。

使用不同类土填筑路堤时,将渗水性较大的土填于渗水性较小的土层上时,在渗水性小的土层面做成向两侧4%的横坡以利排水;相反的情况,在渗水性大的土层表面,保持水平坡面,也可做成凸形。

渗水性较大的土层边坡上不得覆盖渗水性小的土层。

渗水与非渗水的土不得混填,避免在路堤内形成水囊。

涵洞两侧必须同时填筑,涵洞顶部填土厚度大于1m后,方可允许大型机械填筑或通过。

5.1.2质量控制要点

5、控制好填料质量

对设计提供的料源地取样进行土工试验鉴定,其物理力学指标满足设计要求,并控制填料的颗粒级配和粒径大小。

当选用硬质岩石及不易风化的软质岩石时,应级配良好,块石类填料的粒径不得大于7.5cm。

6、压实工艺试验控制

正式施工前,进行压实工艺试验,确定工艺参数,并上报监理单位批准。

7、控制填筑厚度

以每层实际标高结合现场做标志控制填筑厚度。

九、路堤填筑

1、路堤填料种类、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

填筑前,应对取土场填料进行取样检验;填筑时,应对运到现场的填料进行抽样检验。

填料土质发生变化或更换取土场时应重新进行检验。

基床以下路堤填料试验项目及频次

填土类别

颗粒级配

液塑限

击实试验

颗粒密度

细粒土

5000m3

(或土性明显变化)

5000m3

(或土性明显变化)

粗粒土

碎石土

10000m3

(或土性明显变化)

10000m3

(或土性明显变化)

2、块石类填料应符合设计要求,

每一压实层应采用同一种类及规格、级配的填料,块石最大粒径

不得大于30cm其抗压强度不低于5Mpa。

施工单位每10000m3石料或岩性明显变化时抽取1组岩块抗压强度试件。

3、路堤填筑按照“三阶段、四区段、八流程”的施工工艺进行施工。

工艺流程见下图。

三阶段、四区段、八流程施工工艺流程图

4、施工顺序

下层面处理→卸填料土→推土机摊铺整平→轻型压路机初压→重型

压路机复压→平地机精平→中型压路机终压。

5、施工准备

施工前复测线路中线、护桩,按工期要求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

计,确定施工方案。

6、分层填筑

采用按横断面全宽、纵向水平分层填筑方法,每层填筑层总厚度≯300mm。

根据现场车辆及松铺厚度计算画格填筑,同时路肩设置标杆标准,以便控制分层填土厚度及平整厚度是否均匀,满足要求

7、摊铺整平

填料摊铺平整使用推土机粗平,平地机精平,控制层面无显著的局部凹凸。

精平时用水准仪控制每层厚度。

8、洒水或晾晒

当填料含水量过高时,采取对取土场降水疏干、对填料晾晒等办法;当含水量过低时,采取取土场内提前洒水焖料和在路堤平整前洒水的方法调整含水量(Mw),按下列公式计算:

Mw=Ms/(1+Wn)×(W0pt-Wn)

Ms—土的湿重(kg);W0pt—最优含水率;Wn—天然含水率。

9、碾压夯实

(1)碾压时由路基两侧开始向中心纵向碾压,按照初压、复压、终压三步骤进行。

初压采用低速,复压采用中速、终压采用快速。

(2)施工中坚持层层检测、层层报检,确保压实度符合要求。

(3)压路机按S形走行,相邻两行碾压轮迹至少重叠30cm,保证不漏压。

碾压时,第1~2遍采用静压,然后微振1遍,最后强振2~4遍,最快行驶速度不超过4km/h。

压路机碾压走行线路如下图所示。

压路机碾压走行线路图

 

(4)每层采用灌砂法检测孔隙率,每填筑约0.9m进行地基系数K30及孔隙率双控,具体要求为:

孔隙率每100m沿线路纵向检测2个断面,6个点,其中每个断面距路基边线1m左、右各1点,中心1点;K30每100m沿线路纵向检测2个断面,4个点,其中距路基边线2m处左、右各1点,路基中部2点。

(5)路基整修:

路基整修在路基工程陆续完毕、所有排水构造物已经完成并在回填之后进行。

带线控制边坡坡度,直线段每隔20m设置一道坡度标志线,曲线段每隔10m设置一道坡度标志线。

并用坡度尺实时检测实际坡度。

当锤球垂线与对准线重合时表示坡度符合要求,当锤球垂线与对准线不重合时(虚线位置)表示坡度不符合要求。

(6)两侧超填的宽度予切除,低边坡用推土机或平地机刮土整修成型。

高边坡用挖掘机和人工联合整形。

(7)修整的路基表层厚150mm以内,松散的或半埋的尺寸>100mm的石块,从路基表面层移走,并按规定填平压实。

(8)边坡修整后用液压振动夯或牵引式机械振动碾压实,边坡压实见下图示意。

边坡压实示意图

 

路堤基床以下部位填料的压实标准

填筑

部位

填料类别

压实指标

细粒土、粉砂、改良土

细砂、中砂、粗砂、砾砂

砾石类

碎石类

块石类混合料

不浸水

部分

压实系数K

0.9

地基系数

K30(MPa/m)

80

80

110

120

130

相对密度Dr

0.7

孔隙率n(%)

32

32

浸水部

分及桥

涵两端

压实系数K

地基系数

K30(MPa/m)

(80)

(110)

(120)

(130)

相对密度Dr

(0.7)

孔隙率n(%)

(32)

(32)

基床以下路堤顶面高程、中线至边缘距离、

宽度、横坡、平整度的允许偏差、检验数量及检验方法

序号

项目

允许偏差

施工单位检测数量

检验方法

1

高程

±50mm

每100m等间距检测3个断面,左、中、右各1点

水准仪测量

2

中心至边缘距离

±50mm

每100m等间距检测3个断面,左、中、右各1点

尺量

3

宽度

不小于设计值

每100m等间距检测3个断面

尺量

4

横坡

±0.5%

每100m等间距检测3个断面

尺量

5

平整度

填土:

15mm

填石:

15mm

每100m等间距检测6点

2.5m直

尺量

十、路桥过渡段施工工艺、技术标准

1、工序安排

(1)路堤与桥台过渡段采用A组填筑,截面为正梯形。

A组填筑拌和运输方法同基床表层的A组填料。

摊铺机械采用平地机,台后边角和锥坡体采用轻型压路机和冲击夯联合碾压。

(2)在台背用红油漆划线控制填筑层高,摊铺厚度小于30cm,且最小压实厚度大于15cm,具体的摊铺厚度及碾压遍数按工艺试验确定的参数进行控制,压实层路拱坡面符合设计要求,无积水现象。

与路基连接处刷去松土,开挖出宽度≮1.2m的台阶并压实。

路堤基底地面平整后,用振动碾压机碾压密实。

台后基坑以混凝土回填或A组填料分层填筑压实。

(3)紧靠台背处大型机械碾压不到位时,用小型振动压实设备进行碾压,碾压遍数由试验参数确定。

2、压实工艺

(1)台后边角和锥坡体用轻型压路机和冲击夯联合碾压,台后过渡段压实工艺如下图所示。

(2)台后过渡段压实工艺图

 

 

3、路堤与横向结构物

(1)结构物过渡段设置型式见“路基与横向结构物过渡段设置大样图”。

(2)当涵洞顶面至路基面的高度h≥2.0m时,采用图一,当涵洞顶面至路基面的高度0.4m≤h≤2.0m时,采用图二,过渡段级配碎石填筑压实标准满足k30≥150Mpa/m及Evd≥50MPa,Ev2≥80MPa和孔隙率n<2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理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