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描基础 教程.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776810 上传时间:2023-01-26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488.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素描基础 教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素描基础 教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素描基础 教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素描基础 教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素描基础 教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素描基础 教程.docx

《素描基础 教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素描基础 教程.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素描基础 教程.docx

素描基础教程

素描中的成角透视

正六面体的成角透视:

当正六面体的一个面与地面平行,其左右各竖立饿侧面与画面成角时就叫“成角透视”(它有两个消失点)。

正六面体三组边线的透视方向是:

有四条边线与画面垂直,有四条边线消失于左余点,有四条边线消失于右余点。

(如下图所示)

素描教程:

素描几何方体的基本步骤

我们研究三维空间形态关系,就要借助透视原理,着重研究形态的本质规律,这种形态本质规律包含在几何形体之中。

几何形体属于最单纯的形态,有利于我们了解形的构造、比例、空间等关系。

从而明白形体的立体感与空间感是如何表现出来的,在透彻地了解形态关系的基础上,我们还有所侧重的进行形态的增减训练,强化对形态空间关系的认识。

我们选用的几何形体是常见的同时又具有较强个性的形体:

立方体、球体、锥体和圆柱体。

我们采用的表现手段主要是以线为主,用线条来表现形态的立体感、空间感、质感与量感。

要表现出形态的这些关系,用线就要讲究粗与细、浓与淡、虚与实等等变化。

在前面我们已经谈到了透视的基本规律是近大远小,同时还存在着近粗远细、近实远虚、近浓远淡的关系。

当然在进行艺术表现时,以上这些说法并非是绝对的,但作为视觉规律,在空间表现上还是要遵循的。

在形体表现时,我们注重辅助线的运用,同时在对称的形体中还要充分利用中心线。

以利于观察和表现形体。

辅助线:

是辅佐形体描绘的线,有利于帮助我们观察、分析和表现形体的各种关系。

尤其是形体表现之初。

我们会运用它进行标记、推理等,从而画出准确而生动的形体关系。

几何形体单线描绘

立方体的描绘

立方体形态是我们所见到的许多直线形中最典型的形态,许多物象均可概括成立方体特征。

例如山石、楼宇、家具等等。

在进行立方体描绘时,我们采用最理想的角度,便于我们对立方体的认识,(图1)

图1立方体

首先我们来认识一下立方体的形体结构,(图2)。

立方体的结构关系其实很单纯,如图所示,这是一个正方形的透视图垂直和水平方向的排列。

立方体在成角的情况下,其结构关系可以分解为无数条如图所示的透视线。

只有了解立方体的结构关系,表现时就会变得容易了。

图2立方体的形体结构

素描方体时的基本步骤:

1.画平行透视时:

2.画成角透视时:

注意:

起步时用线要轻,铅笔可稍倒一点,可用软一点的铅笔起大形,画大形的线可比实际需要的长一些,再根据需用截取!

立方体绘画步骤详解

我们选择一个观察角度,以图1为例,首先要画出一条垂直线,(步骤图一),这条线就是这个立方体的近角棱线。

画时应注意他在画面上的位置,一般应处于画面中部略偏一点。

步骤图一          步骤图二                    步骤图三

图1立方体描绘的步骤图

在这条垂直线上截取它的上端点和下端点,(步骤图二)。

这两点间的距离就是这个立方体的高度,由于透视原因,其它任何线的长度都小于这条垂直线。

③根据所取的上下两个端点,画出向远处延伸的透视线,先画右侧的线,再画出左侧的线,注意这四条线与垂直线所呈的角度,或者与水平线形成的倾斜度。

由于角度关系,我们所看到的立方体两个面的大小是有差别的,所以这四条线所呈现的倾斜度也是不一样的。

左侧的线与水平线所成的角度大,右侧的线要小些。

如果我们看到的立方体右侧的形比左侧的形大的话,以上的情形就会相反,(步骤图三、四)。

④根据所确定的高度,用辅助线定出左右两个面的大体位置。

左侧面与右侧面的比例关系通过比较是可以确定的。

其方法是先在下面的水平线上找出这两个面的比例线段,再以这两点做垂直线,立方体的两个侧面便画出来了,(步骤图五)。

⑤画出立方体上方两条线时,透视关系要非常注意。

这样我们所画的立方体的外观形态即三大面,面与面之间形成的九条棱线就全部画出来了,(步骤图六、七)。

步骤图四                 步骤图五

图2立方体描绘的步骤图

⑥实际上立方体概括了自然界中的一切方体形态的特征,包括三棱锥、四棱锥、多棱锥、多面体等。

立方体由六个面组成,面和面之间又形成了十二条棱角线。

除特殊视角造成的几个特殊形体外,如视线垂直观察立方体的一个面时,我们只能看到一个正方形形态,视角稍做水平方向或垂直向上移动时,立方体就会呈现两个面的形态,面和面之间的棱角线也只能看到一条。

而两个面情况下的立方体,三维空间感是非常不明显,因此,在表现时近量避免在这种视角下观察立方体。

步骤图六步骤图七

图3立方体描绘的步骤图

画立方体上面时要特别注意两条线的透视关系,不然的话就容易把上面画得翻过来了。

反之,透视关系画过头了也是不行的,如图4所示,这是描绘立方体时常见的错误。

透视关系画反了            透视关系画过头了

图4 画立方体透视关系时的常见错误

虽然我们有三个面和三条线看不到。

但是要透彻了解立方体的形态、结构关系,我们还是要把看不到的线和面都画出来。

过立方体最高的交点作垂线,然后再过立方体下方两端点向内作倾斜线与这条垂线相交,这样立方体的十二条线、六个面就都画出来了。

其中四条线是垂直关系。

四条线向左侧形成透视关系,另四条线向右侧形成透视关系如图5所示。

四条向左侧形成透视关系的线四条向右侧形成透视关系的线

图5立方体线的透视关系

这八条线并非是平行的关系,而是向远处越来越靠近的关系,最终相交于视平线两侧的灭点上。

⑦整体调整,注意用线要讲究虚实关系,体现空间感与立体感。

图6是立方体的完成图。

图6立方体的完成图

从不同角度观察立方体,衡量每一个角度下立方体各个面的比例关系,并尝试描绘在不同视角下立方体的形体结构,反复研究立方体的比例、结构和透视关系,直到研究透彻为止。

素描几何物体的明暗规律

在学习素描的过程中,应该如何把握物体的明暗规律呢?

今天,我们将通过下面几个例子来向大家展示光与明度的关系和介绍素描常见的五调子又是什么。

光与明度的关系:

1、物体靠近光源近,亮的更亮,暗的更暗,对比强烈:

反之光源越远,亮面越弱,暗面也越灰。

(下图所示的亮、灰、暗也就是我们经常所说的素描三大面)

2、物体离画者越近,明暗对比越强,越远明暗对比越弱,其实就是近实远虚。

(如下图所示)

物体离画者越近,明暗对比越强,越远明暗对比越弱,其实就是近实远虚。

(如下图所示)

素描写生中的五调子:

1、受光面(亮面):

是物体受光线90度直射的地方,这部分受光最大,调子淡,亮部的受光焦点叫“高光”,一般只有光滑的物体才能出现。

2、中间色(灰面):

是物体受光侧射的部分,是明暗交界线的过渡地带,色阶接近,层次丰富。

3、明暗交界线:

由于它受到环境光的影响,但又受不到主要光源的照射,因此对比强烈,给人的感觉调子最深!

4、反光部:

暗部由于受周围物体的反射作用,会产生反光。

反光作为暗部的一部分,一般要比亮部最深的中间颜色要深。

5、投影:

就是物体本身影子的部分。

它作为一个大的色块出现,也算五调子之一。

投影的边沿近处清楚,渐远的模糊!

(如下图所示)

为了更加明确地理解明暗调子,根据光源和物体的体面形成的角度,我们以1–6的调子变化说明明暗调子在物体上所呈现的形式(如下图所示)

1、直接受光面(高光)2、光源侧射部分(中间色)3、背景(亮面偏暗,暗面偏亮)4、暗面部分5、反光部分6、明暗交界线和投影部分

素描教程:

结构素描的画法

1、观察对象,在画面上定好构图形式:

三角形。

2、定出形体的大的比例,画出物体的内部结构,通过此来检查物体的形体和透视准确性。

3、保留起稿时的线条,作为辅助线,琢步地画出物体的形体起伏变化。

4、用粗线条来示物体的空间位置,注意线条的虚实变化。

画面主要的地方,可画得实一点,次要的地方可画得虚一点。

5、反复地用线表现你的形体,直到近似为止,注意线条在空间上比较,以加强空间感。

6、从整体出发,调整画面。

素描教程:

单个球体素描方法

素描入门通常的是由几何体开始的,如正方体、长方体和圆柱体,球体等。

画几何体的目的为的是能更好得掌握透视、明暗和空间的关系。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下素描中如何画好球体,一起来看一下球体的素描写生步骤。

单个圆球体素描写生步骤范图:

(照片)

单个球体的素描写生步骤

(一)

1:

以正方体入手,十字线用来初步判断圆球体的中心。

边缘线不宜画得过死,大致画出基本轮廓,注意不要画得过大或过小!

单个球体的素描写生步骤

(二)

2:

树立体积概念,不要停留在圆球体的轮廓线上,整体观察,找出暗部,阴影及衬布的大体位置。

单个球体的素描写生步骤(三)

3:

调整圆球体的准确度,注意明暗交界线向灰面的过渡变化及暗部的反光阴影处理。

背景以衬托圆球体并表现其空间关系,不宜画得过实!

单个球体的素描写生步骤(四)

4:

加强体积感,进一步区分黑、灰、白,使画面更加完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理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