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教育思想闪耀着真理的光辉.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775251 上传时间:2023-01-26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5.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孔子的教育思想闪耀着真理的光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孔子的教育思想闪耀着真理的光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孔子的教育思想闪耀着真理的光辉.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孔子的教育思想闪耀着真理的光辉.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孔子的教育思想闪耀着真理的光辉.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孔子的教育思想闪耀着真理的光辉.docx

《孔子的教育思想闪耀着真理的光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孔子的教育思想闪耀着真理的光辉.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孔子的教育思想闪耀着真理的光辉.docx

孔子的教育思想闪耀着真理的光辉

孔子的教育思想和实践闪耀着真理的光辉

 

几天前,笔者写了一篇文章,题目是《孔子的学习求知精神令人敬仰》,全面介绍了孔子好学的言论与行为。

这篇文章着重研究孔子的教育思想、教育实践和取得的辉煌成就。

孔子一生中,大部分时间用与教育,因而其成就十分突出。

在长期培养弟子、教导学生的过程中,孔子创造了伟大的教育思想,不仅在当时取得了辉煌成就,而且影响中华教育两千多年。

时至今天,孔子的教育思想和实践依然闪耀着真理的光辉。

一、孔子的教育经历

  

第一阶段:

自开始办学到去齐国求仕之前,约7、8年时间。

虽然前来求学的弟子不是很多,但效果好,赢得了社会声誉。

在这个时期,有个学生叫颜路,也就是后来孔子的著名弟子颜回的父亲,只比孔子小6岁,子路比孔子小9岁,子路几乎是终生陪伴着孔子。

第二阶段:

自37岁(鲁昭公二十七年、公元前515年)从齐国返回鲁国到55岁(鲁定公十三年,公元前497年)周游列国之前。

这一阶段共计18年的时间。

这18年中,孔子虽然有4年多的时间在做官从政,但并没有停上授徒。

这一阶段是孔子教育事业大发展的阶段。

他的教育经验越来越丰富,教育水平越来越高,名气越来越大,所收的弟子越来越多。

除了鲁国的学生之外,他的学生中还有来自齐、楚、卫、晋、秦、陈、吴、宋等国的求学者。

孔子的威望已经树立起来。

他的一些有名的弟子,如颜回、子贡、冉求、仲弓等,大都是这一时期进入孔门的。

这些弟子中的一部分人后来跟随他周游了列国,一部分从了政。

第三阶段:

自68岁(鲁哀公十一年。

公元前484年)周游列国结束回到鲁国,到他去世,共5年时间。

这时,他虽然被季康子派人迎回鲁国,但鲁哀公、季氏最终并没有任用他。

他虽然有大夫的身份,有时也发表一些政见,但没有人听从他的意见。

他把精力集中到办教育与整理古代文献典籍上了。

这一时期他的学生也很多,并培养出了子夏、子游、子张、曾参等才华出众的弟子。

这几个人后来大都从事了教育事业。

对儒家学派的形成与发展,对孔子思想的传播起到了重要作用。

孔子在周游列国的十四年中,也没有停止过教育活动。

他在卫国、陈国先后住了数年的时间并没有从政,弟子就在身边,师生之间不可能不进行学术研讨。

他带着弟子到列国去周游,本身就开阔了这些学生的眼界,他们的意志也受到了磨练。

这可以说是一种特殊的教育活动。

孔子一生从事教育事业,相传有弟子三千,贤弟子七十二人,在德行方面表现突出的有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在语言方面表现突出的有宰我、子贡,办理政事能力较强的有冉有、子路;熟悉古代文献的有子游、子夏。

在孔子的弟子中,有不少人都干出了一番成就,对于当时政治,尤其是对于孔子思想的传播,对于儒家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二、孔子的七十二名优秀弟子简介

孔子的学生很多,孔门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人。

这72人分别是:

颜回,是鲁国人,字子渊。

比孔子小三十岁;闵损,字子骞,比孔子小十五岁;冉耕,字伯牛。

孔子认为他有德行;冉雍,字仲弓;冉求,字子有,比孔子小二十九岁。

作李氏家臣之长;仲由,字子路,卞地人。

比孔子小九岁;宰予,字子我。

他口齿伶俐,擅长辞辩;端木赐,是卫国人,字子贡。

比孔子小三十一岁;言偃,是吴国人,字子游。

比孔子小四十五岁;卜商,字子夏。

比孔子小四十四岁;颛孙师,是陈国人,字子张。

比孔子小四十八岁;曾参,是南武城人,字了舆,比孔子小四十六岁;孔子认为他能通达孝道,所以传授他学业。

他撰写了一部《孝经》。

他死在鲁国;澹台灭明,是武城人,字子羽。

比孔子小三十九岁;宓不齐,字子贱。

比孔子小三十岁;原宪,字子思;公冶长,是齐国人,字子长。

孔子说:

“公冶长,可以把女儿嫁给他,即使他在囚禁之中,并不是他的罪过。

”就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他;南宫括,字子容;公皙哀,字季次。

孔子说:

“天下的读书人没有善行,大多数作了卿大夫们的家臣,在都邑作官,只有季次不曾出来作官。

”曾蒧,字皙;颜无繇,字路。

颜路,是颜回的父亲,父子俩曾先后在孔子门下求学;商瞿,是鲁国人。

字子木,比孔子小二十九;高柴,字子羔。

比孔子小三十岁;漆雕开,字子开;孔子叫子开去做官,子开回答说:

“我对作官还没有信心。

”孔子听了很高兴。

公伯缭,字子周;司马耕,字子牛;樊须,字子迟。

比孔子小三十六岁;有若,比孔子小四十三岁;公西赤,字子华。

比孔子小四十二岁;巫马施,字子旗,比孔子小三十岁;梁鳣,字叔鱼,比孔子小二十九岁;颜幸,字子柳,比孔子小四十六岁;冉儒,字子鲁,比孔子小五十岁;曹,字子循,比孔子小五十岁;伯虔,字子析,比孔子小五十岁;公孙龙,字子石,比孔子小五十三岁;冉季,字子产;公祖名兹,字子之;秦祖,字子南;漆雕哆,字子敛;颜高,这字骄;漆雕徒父;壤驷赤,字子徒;商泽;石作蜀,字子明;任不齐,字选;公良儒,字子正;后处,字子里;秦冉,字开;公夏首,字乘;奚容箴,字子皙;公肩定,字子中;颜祖,字襄;鄡单,字子家;句井疆;罕父黑,字子索;秦商,字子丕;申党,字周;颜之仆,字叔;荣旗,字子祈;县成,字子祺;左人郢,字行;燕伋,字思;郑国,字子徒;秦非,字子之;施之常,字子恒;颜哙,字子声;步叔乘,字子车;原亢,字籍;乐欬,字子声;廉絜,字庸;叔仲会,字子期;颜何,字冉;狄黑,字皙;邦巽,字子敛;孔忠;公西舆如,字子上;公西葳,字子上;言子。

值得一提的是,言子是孔子唯一的一个江南学生。

言子生于前506—前443年,名偃,字子游,又称叔氏,常熟人。

后人所以称他为“言子”,是出于对他的尊敬。

言偃出生地言偃出生于吴地,成年后到鲁国就学于孔子,从言偃比孔子年轻四十五岁来看,他当是孔子晚年的学生。

言子擅文学(指历史文献),曾任鲁国武城宰,阐扬孔子学说,用礼乐教育士民,境内到处有弦歌之声,为孔子所称赞。

三、赋有真理价值的教育理念

 

第一,孔子十分重视教育事业。

他说:

“善人教民七年,亦可以即戎矣。

”《子路第十三》朱熹对这句话的解释是“教民者,教之孝悌忠信之行,务农讲武之法。

即,就也。

戎,兵也。

民知亲其上,死其长,故可以即戎。

”我以为,朱熹这个解释不合乎孔子的基本精神,知“兵”只是教育的内容之一,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了解为什么而战,怎样战,把“戎”按“兵”讲很狭隘,有违孔子原意,也不合事理。

窃以为这里的“戎”应该按“大”字的意思讲,《诗·周颂》里说:

“念兹戎功”,就是指功劳很大,这里当指强大。

根据这个意思把孔子这话翻译过来就是:

以仁爱善良教育民众七,就可以使国家强大。

这个理解和孔子论“四恶”里的“教”也完全相通。

有个叫子张的学生问孔子:

“何谓四恶?

”孔子回答说:

“不教而杀谓之虐,不戒视成谓之暴,慢令致期谓之贼,犹之与人也,出纳之吝,谓之有司。

”《尧曰第二十》很明显,孔子的“教民”与“不教”是指当代社会的基础教育,是方位的,立体的,在当时,也就是“六艺”。

孔子和他的弟子冉有的一段对话又证明了孔子对教育的重视。

《论语,子路》中记载,孔子和弟子们到了卫国,触景生情说:

“庶矣哉!

”冉有问:

“既庶矣,又何加焉?

”孔子说:

“富之。

”冉有再问:

“既富矣,又何加焉?

”孔子说:

“教之。

”这段话翻译过来就是:

孔子感叹道:

“好稠密的人口啊!

”冉有问:

“人口既已众多,又该怎么办呢?

”孔子答道:

“让人们富裕起来。

”冉有再问:

“既已富裕了,又该怎么办呢?

”孔子说:

“推行教育”。

孔子所处的时代背景很不安宁,社会动乱,战火连连,出现了道德崩溃、学校荒废的现象,孔子感叹说:

“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我忧也。

”《述而第七》在这样的环境,孔子仍然关注教育这个人类文明建设的基础工程,说明孔子对教育事业极其重视,认识深刻。

第二,孔子平等的教育思想十分伟大。

他说:

“有教无类。

”《卫灵公第十五》春秋时代由于是奴隶制的社会,在奴隶主等级制度下,由于学在官府,很多典章制度、图书文物都收藏在奴隶主贵族的宫廷里,平民是没有资格入学接受教育的。

可以,孔子提出这个观点有很大的勇气,是对奴隶制度的挑战。

这也是对那些认为孔子的思想是为贵族服务的人的理论有力的一击。

既然孔子站在贵族的立场上,他为何还为贫民百姓说话呢?

说明有的人在给孔子戴“帽子”的时候,是无理和横蛮的。

当代世界,人们常常把“平等”挂在口上,但是“平等“的基础就是公民首先在享受教育的平等。

在古老的时代孔子就认识到了这一点,不仅证明他的伟大,而且证明他的先进。

第三,孔子对教育对象的分层有很强的科学性。

人群很复杂,遗传有差异,体质有强弱,智力有高低,这是客观存在。

不承认天才不行,否定后天的努力也不对。

孔子很注重对人群的分类分层,如从道德品格的角度分出人群中有“君子”和“小人”。

再如,他形象地比喻有的人:

“苗而不秀者有矣夫!

秀而不实者有矣夫。

”《子罕第九》

对于教育对象,他做了这样的分类:

“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季氏第十六》“批林批孔”时对孔子这段话持否定的态度,认为孔子是在污蔑老百姓,瞧不起“民”。

其实,只要我们稍加分析,就觉得孔子没有这个意思,他在这里是从培养人才、教育人才的角度讲的,不是社会地位的分层而是智力高低和学习精神的分层。

对于学习求知来说,孔子分了四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天生聪明的人,一点便通,一学便懂,肯定是高等次的;第二个层次是智力一般的人,能够经过教育、学习较快掌握知识;第三个层次的人智力比一般人差,但是只要发奋努力,也可以学到很多知识;第四个层次是智力地下,但是没有学习的激情,懒惰,所以学不到什么知识。

“民”就是这样的人。

我想孔子所指的“民”,是个代词,即代智力较低又没有奋斗精神的人,应该是部分百姓而不是全部。

总的,孔子这段话尽管个别用词有值得商榷的地方,但大体是科学的。

在实际教育过程中,孔子也根据智力的高低决定教授的知识内容的深浅,他说:

“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雍也第六》即是说,中等资质(智商)以上的人,可以给他讲述深奥的道理;中等资质以下的人就很难让他了解深奥的道理了。

孔子对教育对象的分层,总结出了“因材施教”的科学方法。

直到今天,这种方法依然适用。

在“因材施教”的前提下,孔子说: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述而第七》学生和老师,前者是内因,后者是外因。

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

因势利导,在学生有学习激情和兴趣去开启他,在学生想提问题而提不出的时候去引导他,在此基础上给学生讲述多方面知识,就能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第四,从循循善诱中我们看到了孔子是一位教育大师。

颜回在孔子的教导下,谓然叹曰:

“仰之弥高,钻之弥竖。

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

博我以文,约我以礼。

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

虽欲从之,未由也已。

”《子罕第九》从这段话里,我们不仅看到了孔子的渊博的学问,还看到了孔子教育学生的方法及内容。

“循循善诱”的师德师风影响深远,培育了一代一代的优秀教师。

我理解“循循善诱”有两层意思,一是指老师风格高尚,胸有成竹,教育目标明确;而是指老师心性纯和,很有耐心,不急不躁;三是指老师在具体教育学生时,很讲究方法,不直接搞“填鸭式”的灌输,不一下子把结果告诉学生,而是采取提问式、启发式、旁敲侧击式,把学生的思维调动起来,让学生主动思考问题。

无疑,这样的教学方式效果肯定是很好的。

子曰: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述而第七》

子曰:

“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述而第七》

 

 

 

他主张人口是最基本的,然后再使人富裕起来,有丰富的物质基础以后,就要发展教育,从而创造精神文明,这其实是一种人口经济学的思想。

孔子主张的是仁政,认为治理一个国家,靠政令和刑律是不行的,他说: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

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他认为用法律政令来引导百姓,用刑罚整治他们虽然可以避免犯罪,但是百姓不会知道犯罪是可耻的;如果用道德来引导他们,用礼来治理他们,他们不仅知晓犯罪是可耻的,而且心甘情愿地服从。

所以,他认为教育比政令、刑律更加有效。

 

《述而第七》

孔子在创办私塾以后,提出了“有教无类”(《卫灵公第十五》)的教育原则:

“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悔焉。

”也就是说,无论是谁,只要有求学的志向,他都愿意对其进行教育。

这种“有教无类”的思想使得他的教育对象汇集了不同国家、不同阶层的人,打破了地域、国别、阶级的界限,打破了贵族垄断学术的格局,扩大了教育面,在中国教育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他首创私塾,“有教无类”,加之学费又非常低廉(仅十条干肉),从而培养了大批的学生。

孔子办学,虽不曾将教育当作“产业”,但他一人招收的学生就达三千之多(这个数字在今天也是惊人的),而且学制也不限于四年,许多学生一旦及门,便终生接受其教诲。

孔子死后,弟子代代相传,不少都成为中国文化的精英,其影响一直达于当代,并远播海外。

可以说,在中国教育史上,还没有哪一位伟人能和孔子相比,后世称其为“大成至圣先师”,应是当之无愧的。

 

子曰: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学而第一》)

子曰:

“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雍也第六》

子曰: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述而第七》

子曰:

“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我忧也。

《述而第七》

子曰:

“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述而第七》

子曰: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述而第七》

颜回谓然叹曰:

“仰之弥高,钻之弥竖。

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

博我以文,约我以礼。

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

虽欲从之,未由也已。

”《子罕第九》

子曰:

“苗而不秀者有矣夫!

秀而不实者有矣夫。

”《子罕第九》

德行:

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

言语:

宰我、子贡。

政事:

冉有、季路。

文学:

子游、子夏。

《先进第十一》

子曰:

“善人教民七年,254《子路第十三》

子曰:

“有教无类。

”《卫灵公第十五》

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

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季氏第十六》

陈亢问于伯鱼曰:

子亦有异闻乎?

对曰:

未也。

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曰:

“学诗乎?

”对曰:

“未也。

”“不学诗,无以言。

”鲤退而学诗。

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曰:

“学礼乎?

”对曰:

“未也。

”“不学礼,无以立。

”鲤退而学礼。

闻斯二者。

陈亢退而喜曰:

“问一得三:

闻诗、闻礼、又闻君子之远其子也。

”《季氏第十六》

子曰:

“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阳货第十七》

子张曰:

何谓四恶?

子曰:

“不教而杀谓之虐,不戒视成谓之暴,慢令致期谓之贼,犹之与人也,出纳之吝,谓之有司。

”《尧曰第二十》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论语﹒为政第二》)

“学而不思则罔,死而不学则殆。

”(《论语﹒为政第二》)

子贡问曰:

“孔文子何以谓(为)之,文也”?

子曰: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为)之,文也”。

(《论语﹒公冶长第五》)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述而第七》)

“由!

诲女,知之乎!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论语﹒为政第二》)孔子说:

“子路,我教给你什么叫‘知道’的道理了吗?

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学习求知的科学态度。

”这体现了孔子实事求是的学风;“盖有不知而作之者,我无是也。

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知之次也。

”(《论语﹒述而第七》)由此可知,孔子广泛的学习知识,但不是不辨美丑、真伪、优劣,而是去粗取精,择善而从;“赐也,女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与?

”对曰:

“然,非与?

”曰:

“非也,予一以贯之。

”(《论语﹒卫灵公第十五》)孔子对子贡说,在学习求知过程中,要善于把所学的东西融会贯通;“吾有知乎哉?

无知也。

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

”(《论语﹒子罕第九》)孔子这段话的意思是说,要注重从正反两方面看问题和研究问题,广而推之,也可以理解为全面了解和分析问题,从而把握事物的主要矛盾或本质规律。

 

“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入学道则易使”。

 

有一次,孔子和他的弟子冉有去卫国。

孔子说:

“庶矣哉!

”冉有说:

“既庶矣,又何加焉?

”孔子说:

“富之。

”冉有说:

“既富矣,又何加焉?

”孔子说:

“教之。

”他主张人口是最基本的,然后再使人富裕起来,有丰富的物质基础以后,就要发展教育,从而创造精神文明,这其实是一种人口经济学的思想。

孔子主张的是仁政,认为治理一个国家,靠政令和刑律是不行的,他说: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

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他认为用法律政令来引导百姓,用刑罚整治他们虽然可以避免犯罪,但是百姓不会知道犯罪是可耻的;如果用道德来引导他们,用礼来治理他们,他们不仅知晓犯罪是可耻的,而且心甘情愿地服从。

所以,他认为教育比政令、刑律更加有效。

孔子葬鲁城北泗上,弟子皆服三年。

三年心丧毕,相诀而去,则哭,各复尽哀;或复留。

唯子赣庐於冢上,凡六年,然后去。

弟子及鲁人往从冢而家者百有馀室,因命曰孔里。

鲁世世相传以岁时奉祠孔子冢,而诸儒亦讲礼乡饮大射於孔

子冢。

孔子冢大一顷。

故所居堂、弟子内,后世因庙,藏孔子衣冠琴车书,至于汉二百馀年不绝。

高皇帝过鲁,以太牢祠焉。

诸侯卿相至,常先谒然后从政。

孔子生鲤,字伯鱼。

伯鱼年五十,先孔子死。

伯鱼生伋,字子思,年六十二。

尝困於宋。

子思作中庸。

-------------------------

 

三、教育的内容孔子在教育内容方面十分重视政治与伦理教育,他的教育体系分为道德教育与知识教育。

孔子德育的主要内容是“仁”、“礼”、“义”。

仁是其全部政治和道德思想的核心,它包含爱人、忠恕、孝弟等,他倡导“泛爱众而亲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根本”,仁是他的最高的政治原则和道德准则。

“礼”是其德育内容的外在的行为规范,孔子重视礼的目的是要正名,他说:

“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

”他认为,只有教会人知礼守礼,社会才会“中和”而治。

“义”则强调了中庸适度,无过又无不及的行为准则。

孔子认为“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应该孜孜不倦地追求道德的完善,不见利忘义。

孔子知识教育的内容主要是六经,即《诗》、《书》、《礼》、《易》、《乐》、《春秋》。

其中《乐》在后世已失传。

《诗》共存有305篇,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孔子对该书评价很高:

“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即学习可以培养想象力,可以提高观察力,可以锻炼合群性,可以学会判断是非。

近的说,可以运用它的道理来侍奉父母,远的说,可以运用它来侍奉君上,并且可以多认识鸟兽草木的名称。

《书》即《尚书》,汇集春秋以前历代官方的政治历史文件,主要宣扬的是文武之政。

他认为只要按照书中所列的为政之道去做,政治就会清平,国家就会振兴。

《礼》是用来规定奴隶主贵族的宗法等级世袭制度、道德标准、仪节等的,而“不学礼,无以立”,只有从自我修养上下功夫,克己复礼,才能不越礼制,受人尊敬。

《易》其实是一本占卜的书,孔参考文献:

○教育教学研究子经过反复研读,摒弃了卜巫神秘的内容,而从哲学和政治伦理的高度将其传承发扬。

《春秋》是孔子依据鲁国史官所编的史书整理而成的,其成书目的主要是“正名分”、“寓褒贬”、“明善恶”,希望人们通过学习《春秋》,以史为鉴,明辨是非善恶,树立正确的道德观。

四、教育的原则与方法孔子主张“学思并重”、“启发诱导”、“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和方法。

孔子提倡“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强调学思结合,知行统一的思想。

他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认为光死记硬背,不加以思考消化,就不能把握事物的本质,而如果光思考,不注意吸取新知识,那往往使人意识狭隘,迷惑不解。

他主张只有以学为基础,学思并重才能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

在孔子的学生当中,资质各异,性格不同,孔子在教学中主张“因材施教”,坚持对不同的对象施以不同的教学方法。

他说:

“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意思是具有中等以上水平的人,给他传授高深的知识,水平不及中等的人,不要给他传授难以理解的知识。

他经常对弟子进行观察、研究,了解他们的个性、特长、优缺点,针对不同的对象作不同的回答。

如他认为子路有治兵之才,冉有有做邑宰之才,公西华有外交之才,等等。

也正因为因材施教之法,孔子才培养了一批德行、言词、政事、文学各有专长的弟子。

孔子育人,善于启发,强调“启发诱导”,举一反三,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他认为,教师指导学生,应当以学习积极性为基础,应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他说: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他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让学生认真思考,若想不通,心中愤懑,就再去启发他;当学生经过思考有所领会,但无法表达出来时,再去开导他。

这样才能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孔子是我国最早详细论述启发式教学的人,对后来的“启发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等教育方法有着深远的影响。

孔子的教育思想具有创造性和实用性,其伦理道德教育思想、学思结合的教育理念、因材施教的教育方法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财富,然而我们也必须看到由于受历史条件和时代的局限性,他作为社会的人不可能超越当时所处的阶级,难免有其不合理的地方,如他倡导“有教无类”,但却不收女徒,他主张仁义道德,却是为当时的奴隶主阶级服务等,我们应该用批判的思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其发展成为现代意义上的孔子思想。

〔1〕刘新科,栗洪武.中外教育名著选读.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6.〔2〕田正平,肖朗.中国教育经典解读〔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12.〔3〕孔子.论语〔M〕.〔4〕魏荣洪.浅谈孔子的教育思想〔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1.6.125

 

孔子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教育家。

他打破了“学在官府”的旧传统,首创私人讲学的风气。

他提出了“有教无类”的口号,一改过去只有贵族子弟才能上学的局面。

孔子的学生相传有三千人,其中最著名的七十二人。

比如子路、冉有、子贡、颜渊、子游、子夏、曾参等。

孔子的学生多数出身贫贱,年龄参差不齐,有的与孔子几乎同年,有的与他相差三、四十岁,还有父子二人(如曾点与曾参)都是孔子的学生。

做孔子的学生,学费低廉,只须十条肉干。

孔子向贫贱的下层传播文化,并且教育学生“每事问”,勤思考,温故知新;他提倡教学相长,因材施教,诱导启发的教育方法。

他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到今天还值得学生和参考。

 

启发诱导,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启发式教育,是孔子最重要的教育思想。

他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认识到,要使学生获得广大博深的学问,就必须依靠学生自觉地思考,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

于是他总结出了“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述而》)的著名论断。

孔子在这句话中关于“启”、“发”的议论,就是我们今天“启发”一词的最早起源。

按照朱熹的解释,孔子这句话的意思就是:

如果一个人不发愤求知,我是不会开导他的;如果一个人不是到了自己努力钻研,百思不得其解而感觉困难的时候,我是不会引导他更深入一层的。

不难看出,孔子的这种启发式教育的精神就是,学习的主动权必须交给学生,目的是发展学生的思维,使其学会举一反三;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只起主导作用,即对学生有目的地引导和及时启发。

孔子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如他的学生子贡未能做到全面发展,孔子就注意启发诱导,《公冶长》载有这样一件事:

“子贡问曰:

‘赐也何如?

’子曰:

‘女,器也。

’曰:

‘何器也?

’曰:

‘瑚琏也。

’”翻译成现代汉语就是,有一次子贡问孔子:

“我是一个怎样的人?

”孔子说:

“你好比是一个器皿。

”子贡又问:

“什么器皿?

”孔子回答说:

“宗庙里盛黍稷的瑚琏。

”意思是说,从个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理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