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分析与功能建模方法一.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775190 上传时间:2023-01-26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0.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需求分析与功能建模方法一.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需求分析与功能建模方法一.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需求分析与功能建模方法一.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需求分析与功能建模方法一.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需求分析与功能建模方法一.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需求分析与功能建模方法一.docx

《需求分析与功能建模方法一.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需求分析与功能建模方法一.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需求分析与功能建模方法一.docx

需求分析与功能建模方法一

需求分析与功能建模方法

(一)

(总分:

40.00,做题时间:

90分钟)

一、选择题(总题数:

40,分数:

40.00)

1.下列属于数据库应用系统需求分析阶段工作的是______。

Ⅰ.标识和理解问题Ⅱ.构建关系模式

Ⅲ.实现应用系统Ⅳ.建立功能模型

A)Ⅰ和ⅣB)Ⅱ和ⅢC)Ⅰ和ⅡD)Ⅱ和Ⅳ

(分数:

1.00)

 A. √

 B.

 C.

 D.

解析:

[解析]需求分析过程包括标识问题、建立需求模型、描述需求和确认需求等。

其中需求模型即功能模型,因此Ⅰ和Ⅳ正确。

构建关系模型在系统设计完成,实现应用系统在实现与部署阶段完成。

2.在信息系统的需求分析中,广为使用的DFD建模方法属于______。

A)结构化分析方法B)数据分析方法

C)数据抽象方法D)业务归纳方法

(分数:

1.00)

 A. √

 B.

 C.

 D.

解析: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DFD建模方法。

目前在信息系统的需求分析中广为使用的建模方法主要有数据流程图(DFD)方法和IDEF0建模方法,都属于结构化分析方法,所以本题的答案为A。

3.一个系统分析员应该具备哪些素质?

______。

①获取需求的能力②管理能力

③技术素养④沟通能力

A)①②③B)①③④

C)②③④D)①②③④

(分数:

1.00)

 A.

 B.

 C.

 D. √

解析:

[解析]一个系统分析员应该具备下列素质:

获取需求的能力、管理和沟通的能力、技术素养等,所以本题的答案为D。

4.目前通常采取以下哪几种方法获取需求?

______。

①面谈②实地观察

③问卷调查④查阅资料

A)①②③B)①③④

C)②③④D)①②③④

(分数:

1.00)

 A.

 B.

 C.

 D. √

解析:

[解析]目前通常采取获取需求的方法包括以上各项,所以本题的答案为D。

5.需求描述主要由哪几部分组成?

______。

①需求模型②软件需求说明书

③项目文档④功能说明书

A)①②B)①②③

C)①②④D)①②③④

(分数:

1.00)

 A. √

 B.

 C.

 D.

解析:

[解析]需求描述是对待开发系统从宏观和整体上的一个完整描述。

它精确地定义和说明了系统做什么,以及交付的目标产品的约束条件,为软件生命周期中后续的活动提供了工作的依据和蓝图。

需求描述主要由需求模型和软件需求说明书组成,所以本题的答案为A。

6.以下关于结构化分析及建模方法的主要优点叙述错误的是______。

A)不过早陷入具体的细节

B)从整体或宏观人手分析问题

C)模型对象涉及较多技术术语

D)图形化建模方法方便系统分析员理解和描述系统

(分数:

1.00)

 A.

 B.

 C. √

 D.

解析:

[解析]结构化分析及建模方法的主要优点是:

(1)不过早陷入具体的细节。

(2)从整体或宏观人手分析问题,如业务系统的总体结构,系统及子系统的关系。

(3)通过图形化的模型对象直观地表示系统要做什么,完成什么功能。

(4)图形化建模方法方便系统分析员理解和描述系统。

(5)模型对象不涉及太多技术术语,便于用户理解模型:

所以本题的答案为C。

7.需求分析阶段的任务是确定______。

A)软件开发方法B)软件开发工具

C)软件开发费用D)软件系统功能

(分数:

1.00)

 A.

 B.

 C.

 D. √

解析:

[解析]所谓需求分析,就是对待开发的系统要做什么,完成什么功能的全面描述。

因此,软件系统功能是其主要任务。

8.对于大规模的数据收集,可以采用以下哪种需求获取方式______。

A)面谈调查B)实地观察

C)文档采样D)文件查阅

(分数:

1.00)

 A.

 B.

 C. √

 D.

解析:

[解析]对于大规模的数据收集,需求分析员可以采用文档采样的办法解决,所以本题的答案为C。

9.需求分析常用的建模方法包括______。

①DFD

②IDEF0

③E-R模型

A)①②B)①②③C)②③D)①③

(分数:

1.00)

 A. √

 B.

 C.

 D.

解析:

[解析]需求分析常用的建模方法包括数据流图(DataFlowDiagram,DFD)方法、IDEF0建模方法,所以本题的答案为A。

10.以下关于结构化分析及建模方法的主要优点说法错误的是______。

A)不过早陷入具体的细节

B)从局部人手分析问题,如系统及子系统的关系

C)图形化建模方法方便系统分析员理解和描述系统

D)模型对象不涉及太多技术术语,便于用户理解模型

(分数:

1.00)

 A.

 B. √

 C.

 D.

解析:

[解析]结构化分析及建模方法的主要优点:

不过早陷入具体的细节;从整体或宏观入手分析问题,如业务系统的总体结构,系统及子系统的关系;通过图形化的模型对象直观地表示系统要做什么,完成什么功能;图形化建模方法方便系统分析员理解和描述系统;模型对象不涉及太多技术术语,便于用户理解模型,所以本题的答案为B。

11.以下关于软件需求说明书的内容说法错误的是______。

A)需求概述是对应用信息系统或软件项目的总体描述

B)功能需求详细描述系统的总体结构及功能,系统覆盖的功能范围

C)信息需求完整描述系统涉及的信息范围,数据的属性特征,数据之间的关系及约束

D)环境需求是对系统的性能要求,包括响应时间,存储容量,系统的适应性,数据的安全性、一致性和可靠性等要求

(分数:

1.00)

 A.

 B.

 C.

 D. √

解析:

[解析]环境需求是对系统运行环境的要求,如操作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开发工具、通信接口等方面的要求等。

而性能需求是对系统的性能要求,包括响应时间,存储容量,系统的适应性,数据的安全性、一致性和可靠性等要求,所以本题的答案为D。

12.需求分析工作包括______。

①问题识别②需求分析

③编写需求规格说明书④需求确认与评审

A)①②④B)①②③

C)②③④D)①②③④

(分数:

1.00)

 A.

 B.

 C.

 D. √

解析:

[解析]需求分析工作包括包括4个方面,即问题识别、需求分析、编写需求规格说明书、需求确认与评审,所以本题的答案为D。

13.软件开发人员开发软件产品的依据应该是______。

A)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

B)可行性分析报告

C)标准说明书

D)项目合同

(分数:

1.00)

 A. √

 B.

 C.

 D.

解析:

[解析]软件开发人员应该依据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开发软件产品,所以本题的答案为A。

14.评审委员会的组成人员包括______。

①项目负责人聘请的专家

②分析人员

③相关人员及用户

④开发人员

A)①②④B)①②③

C)②③④D)①②③④

(分数:

1.00)

 A.

 B. √

 C.

 D.

解析:

[解析]评审委员会的组成人员包括项目负责人聘请的专家、分析人员、相关人员及用户,所以本题的答案为B。

15.评审委员会评审的依据应该是系统功能模型和______。

A)软件需求说明书B)可行性分析报告

C)标准说明书D)项目合同

(分数:

1.00)

 A. √

 B.

 C.

 D.

解析:

[解析]评审的依据主要是系统的功能模型和需求说明书中描述的内容,所以本题的答案为A。

16.评审委员会审核的内容包括______。

①功能需求

②数据需求

③性能

④数据管理

⑤安全性和可操作性

⑥支持软件方面的选型是否合理且满足需求

A)①②③⑤B)①②③④⑥

C)①②③④⑤D)①②③④⑤⑥

(分数:

1.00)

 A.

 B.

 C.

 D. √

解析:

[解析]评审委员会要评审的内容包括功能需求、数据需求、性能、数据管理以及其他需求,其他需求包括其他专门要求,例如安全性、可操作性、可维护性、可扩充性、运行环境等方面的分析、设想及支持硬件、支持软件方面的选型是否合理且满足需求,所以本题的答案为D。

17.在需求分析阶段,结构化分析和建模方法是一种较为有效的需求分析方法,下列不属于结构化分析和建模方法优点的是______。

A)用图形化的模型能直观地表示系统功能

B)可避免过早陷入具体细节

C)图形对象不涉及太多技术术语,便于用户理解模型

D)从局部或子系统开始分析问题,便于建模人员了解业务模型

(分数:

1.00)

 A.

 B.

 C.

 D. √

解析:

[解析]结构化分析及建模方法的主要优点是:

①不过早陷入具体的细节。

②从整体或宏观入手分析问题,如业务系统的总体结构,系统及子系统的关系。

③通过图形化的模型对象直观地表示系统要做什么,完成什么功能。

④图形化建模方法方便系统分析员理解和描述系统。

⑤模型对象不涉及太多技术术语,便于用户理解模型。

18.在DFD建模方法中用平行四边形表示的基本对象是______。

A)数据源及数据终点B)数据流

C)数据存储D)处理

(分数:

1.00)

 A. √

 B.

 C.

 D.

解析:

[解析]数据源及数据终点表示当前系统的数据来源或数据去向,可以是某个人员、组织或其他系统,它处于当前系统范围之外,所以又称它为外部项,其图形符号用平行四边形表示,所以本题的答案为A。

选项B数据流用标有名字的箭头表示,选项C数据存储分用指向或离开的箭头表示对存储数据的存取。

选项D处理用矩形框表示。

19.在DFD建模方法中用标有名字的箭头表示______。

A)数据源及数据终点B)数据流

C)数据存储D)处理

(分数:

1.00)

 A.

 B. √

 C.

 D.

解析:

[解析]数据流是具有名字且有流向的数据,用标有名字的箭头表示。

所以本题的答案为B。

选项A数据源及数据终点用平行四边形表示,选项C数据存储分用指向或离开的箭头表示对存储数据的存取。

选项D处理用矩形框表示。

20.在DFD建模方法中用矩形框表示______。

A)数据源及数据终点B)数据流

C)数据存储D)处理

(分数:

1.00)

 A.

 B.

 C.

 D. √

解析:

[解析]在DFD建模方法中用矩形框表示的是处理。

所以本题的答案为D。

选项A数据源及数据终点用平行四边形表示,选项B数据流用标有名字的箭头表示,选项C数据存储分用指向或离开的箭头表示对存储数据的存取。

21.DFD方法由4种基本对象元素组成,其中又被称为外部项的是______。

A)数据源及数据终点B)数据流

C)数据存储D)处理

(分数:

1.00)

 A. √

 B.

 C.

 D.

解析:

[解析]数据源及数据终点表示当前系统的数据来源或数据去向,可以是某个人员、组织或其他系统,它处于当前系统范围之外,所以又称它为外部项,其图形符号用平行四边形表示。

所以本题的答案为A。

22.DFD图的绘制步骤是______。

A)自顶向下,逐层细化

B)自底向下,逐步抽象

C)由内向外,逐步分解

D)自底向上,逐步扩张

(分数:

1.00)

 A. √

 B.

 C.

 D.

解析:

[解析]DFD图采用自顶向下逐步细化的结构化分析方法表示目标系统,DFD方法以应用信息系统或软件项目的功能为中心进行抽象和分解,以数据流的变换来分析和考查数据对企业及组织中各类业务活动的影响。

顶层数据流图是对企业主要业务功能的抽象,也表示企业的使命。

首先,由顶层图分解出来的下一层图,描述为了实现顶层的使命必须要完成的功能和活动。

然后,再对每个功能活动进行分解,直到每项功能活动都是具体的、可操作的,用一个程序模块可以实现其功能为止。

所以本题的答案为A。

23.以下哪项不是数据字典中数据流条目的基本组成部分______。

A)数据流名B)数据流组成

C)数据类型D)注释

(分数:

1.00)

 A.

 B.

 C. √

 D.

解析:

[解析]数据字典中数据流条目的基本组成部分包括数据流名、别名、组成和注释。

所以本题的答案为C。

24.以下关于数据字典说法错误的是______。

A)数据元素词条描述图中每一个数据结构都是由数据元素构成的

B)数据元素是数据处理中的最小单位

C)数据存储描述信息包含数据存储名

D)数据流不可为记录、组合项或基本项

(分数:

1.00)

 A.

 B.

 C.

 D. √

解析:

[解析]数据流可为记录、组合项或基本项。

所以本题的答案为D。

25.在IDEF0图中矩形框代表功能活动。

关于连接到矩形框四条边上的箭头的语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_。

A)左边的箭头表示完成功能活动需要的数据,它强调被活动消耗或变换的内容

B)上边的箭头表示影响这个活动执行的事件或约束,它强调被活动变换的内容

C)右边的箭头表示由这个活动产生的信息,它强调活动变换和处理的结果

D)下边的箭头表示实施该活动的手段或完成活动需要的资源,它强调如何做

(分数:

1.00)

 A.

 B. √

 C.

 D.

解析:

[解析]IDEF0图中矩形,上方的控制箭头描述了影响这个活动执行的事件和约束,它强调了对活动的约束条件

26.以下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在IDEF0图上,箭头代表流或顺序

B)一个活动可以没有输入但不允许既没有输入又没有控制

C)每个矩形框要至少有一个控制箭头,可以没有输出箭头

D)一个模型由图形文字说明、词汇表及相互的交叉引用表组成,其中词汇表是主要成分

(分数:

1.00)

 A.

 B. √

 C.

 D.

解析:

[解析]一个模型由图形文字说明、词汇表及相互的交叉引用表组成。

其中图形是主要成分。

在IDEF0图上,箭头代表数据约束,而不是代表流或顺序。

每个矩形框至少要有一个控制箭头和输出箭头,一个活动可以没有输入但不允许既没有输入又没有控制,所以本题的答案为B。

27.以下说法错误的是______。

A)组成IDEF0图的基本元素是矩形框及箭头,矩形框代表活动

B)连到矩形框4条边上的箭头分别表示输入、控制、输出与机制

C)矩形框左边的输入箭头表示完成活动需要的数据

D)下方的控制箭头描述了影响这个活动执行的事件或约束

(分数:

1.00)

 A.

 B.

 C.

 D. √

解析:

[解析]组成IDEF0图的基本元素是矩形框及箭头,矩形框代表活动,写在矩形框内的动词短语描述活动的名称,活动的编号按要求写在矩形框右下角指定的位置。

连到矩形框4条边上的箭头分别表示输入、控制、输出与机制。

矩形框左边的输入箭头表示完成活动需要的数据;上方的控制箭头描述了影响这个活动执行的事件或约束;右边的输出箭头说明由活动产生的结果及信息;下方进入的机制箭头表示实施该活动的物理手段或完成活动需要的资源,所以本题的答案为D。

28.以下说法错误的是______。

A)在开始建立模型之前.首先要明确建模目的及意图

B)A-0图确定了整个模型的内外关系,确定了系统的边界,构成进一步分解的基础

C)A0图是模型真正的顶层图

D)每张图的边界箭头可以与父图箭头不一致

(分数:

1.00)

 A.

 B.

 C.

 D. √

解析:

[解析]每张图的边界箭头与父图箭头一致,所以本题的答案为D。

29.在IDEF0建模中,连接到活动的下方箭头表示的是______。

A)输入B)输出C)控制D)机制

(分数:

1.00)

 A.

 B.

 C.

 D. √

解析:

[解析]连到矩形框4条边上的箭头分别表示输入、控制、输出与机制。

矩形框左边的输入箭头表示完成活动需要的数据;上方的控制箭头描述了影响这个活动执行的事件或约束;右边的输出箭头说明由活动产生的结果及信息;下方进入的机制箭头表示实施该活动的物理手段或完成活动需要的资源,所以本题的答案为D。

30.在IDEF0建模中,连接到活动的上方箭头表示的是______。

A)输入B)输出C)控制D)机制

(分数:

1.00)

 A.

 B.

 C. √

 D.

解析:

[解析]连到矩形框4条边上的箭头分别表示输入、控制、输出与机制。

矩形框左边的输入箭头表示完成活动需要的数据;上方的控制箭头描述了影响这个活动执行的事件或约束;右边的输出箭头说明由活动产生的结果及信息;下方进入的机制箭头表示实施该活动的物理手段或完成活动需要的资源,所以本题的答案为C。

31.在IDEF0建模中,连接到活动的左方箭头表示的是______。

A)输入B)输出C)控制D)机制

(分数:

1.00)

 A. √

 B.

 C.

 D.

解析:

[解析]连到矩形框4条边上的箭头分别表示输入、控制、输出与机制。

矩形框左边的输入箭头表示完成活动需要的数据;上方的控制箭头描述了影响这个活动执行的事件或约束;右边的输出箭头说明由活动产生的结果及信息;下方进入的机制箭头表示实施该活动的物理手段或完成活动需要的资源,所以本题的答案为A。

32.在IDEF0建模中,连接到活动的右方箭头表示的是______。

A)输入B)输出C)控制D)机制

(分数:

1.00)

 A.

 B. √

 C.

 D.

解析:

[解析]连到矩形框4条边上的箭头分别表示输入、控制、输出与机制。

矩形框左边的输入箭头表示完成活动需要的数据;上方的控制箭头描述了影响这个活动执行的事件或约束;右边的输出箭头说明由活动产生的结果及信息;下方进入的机制箭头表示实施该活动的物理手段或完成活动需要的资源,所以本题的答案为B。

33.以下说法错误的是______。

A)A-0图说明了系统目标、功能及模型涉及的信息范围

B)A0图表示了A-0图中矩形框名字所要说明的内容

C)A0图确定了整个模型的内外关系

D)A-0图可以分解为3~6个部分,A0图是真正的顶层图

(分数:

1.00)

 A.

 B.

 C. √

 D.

解析:

[解析]A-0图确定了整个模型的内外关系,确定了系统的边界,所以本题的答案为C。

34.IDEF0是IDEF方法的一部分,用于建立系统的______。

A)功能模型B)信息模型

C)动态模型D)关系模型

(分数:

1.00)

 A. √

 B.

 C.

 D.

解析:

[解析]IDEF0是IDEF方法的一部分,用于建立系统的功能模型,所以本题的答案为A。

信息模型由IDEF1建立,动态模型由IDEF2建立。

关系模型是在系统设计阶段由E-R建模方法建立的,而IDEF0是数据库需求分析的建模方法。

两者无联系。

35.以下哪个元素是IDEF0建模方法的一部分______。

A)外部实体B)数据存储

C)活动D)加工处理

(分数:

1.00)

 A.

 B.

 C. √

 D.

解析:

[解析]IDEF0建模方法组成元素包括箭头和活动,所以本题的答案为C。

B、D属于DFD建模方法的一部分,A外部实体既不是DFD建模方法的一部分,也不是IDEF0方法的一部分。

36.以下关于IDEF0建模过程和步骤说法错误的是______。

A)在开始建立模型之前,首先要明确建模目的及意图

B)把A-0图分解成3~6个主要部分得到A0图

C)对A0图中的每个矩形框进行分解,就形成了基本的图形层次结构

D)每张图可附不少于2页的叙述性文字说明

(分数:

1.00)

 A.

 B.

 C.

 D. √

解析:

[解析]每张图可附不少于1页的叙述性文字说明。

A-0图本身说明了系统的内外关系、讨论范围,文字则补充说明建模的目的、意图及观点。

所以本题的答案为D。

37.以下关于DFD与IDEF0的比较错误的是______。

A)在模型规范方面,DFD方法更加规范,更适合于初学者

B)DFD图用箭头(也叫做数据流)来描述数据移动的方向

C)IDEF0还可以表示出控制流和说明处理或活动实施方式的一些约束

D)这两种方法都是基于结构化分析思想

(分数:

1.00)

 A. √

 B.

 C.

 D.

解析:

[解析]在模型规范方面,IDEF0方法更加规范,更适合于初学者,所以本题的答案为A。

38.DFD模型主要由哪几部分组成?

______。

①外部项②数据流

③数据存储和处理④箭头和活动

A)①②B)①②③

C)①②④D)①②③④

(分数:

1.00)

 A.

 B. √

 C.

 D.

解析:

[解析]DFD模型由4种元素组成,即外部项(数据源及终点)、数据流、数据存储和处理。

而IDEF0模型元素的组成更加简单,只有两种元素组成,即箭头和活动。

所以本题的答案为B。

39.IDEF0构成包括______。

①外部项②数据流

③数据存储和处理④箭头和活动

A)①②B)①②③

C)①②④D)④

(分数:

1.00)

 A.

 B.

 C.

 D. √

解析:

[解析]DFD模型由4种元素组成,即外部项(数据源及终点)、数据流、数据存储和处理。

而IDEF0模型元素的组成更加简单,只有两种元素组成,即箭头和活动。

通过这两种元素可以清楚地描述出一个目标系统将要做什么?

完成什么功能及处理之间的约束,而进出IDEF0图的箭头究竟从哪儿来、到哪儿去,可在专门的文档中说明,不必表示在IDEF0图中。

这使得模型简明,从而更适合对大型复杂的应用问题建模。

折以本题的答案为D。

40.数据库需求分析的方法是______。

A)DFD和IDEF1X方法

B)ER和IDEF0方法

C)ER和IDEF1X方法

D)DFD和IDEF0方法

(分数:

1.00)

 A.

 B.

 C.

 D. √

解析:

[解析]数据库需求分析的建模方法是DFD和IDEF0方法,E-R方法和IDEF1X是系统设计阶段中概念设计阶段的建模方法。

所以本题的答案为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理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