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堤角公园调研报告 0528.docx
《武汉堤角公园调研报告 0528.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武汉堤角公园调研报告 0528.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武汉堤角公园调研报告0528
武汉堤角公园调研报告
堤角公园调研报告
年级班级:
城市规划1002班
学号:
U*********
姓名:
***
指导教师:
李景奇潘宜
引言
调研时间:
2013年春
调研地点:
武汉市堤角公园
调研目的:
通过武汉市堤角公园的调研,了解城市公园的组织形式以及环境配置,熟悉城市公园的自然要素和人工要素,从而达到掌握城市公园的设计要素,为城市公园的设计做准备。
引言:
城市公园,是供城市公众使用的园林,为“供公众游览、观赏、休憩、开展户外科普、文体及健身活动,向全社会开放,有较完善的设施及良好生态环境的城市绿地”。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深,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开始对休闲娱乐有了更多的需求。
在工作之余,去公园散步、娱乐、运动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城市公园因其在城市生活中的不可替代的作用而受到普遍重视,如何营造宜人景观,发挥其应有功能,成为设计者追求的永恒主题。
一、公园概况
堤角公园位于汉口解放大道上,搭乘轻轨至终点站下即可寻到。
公园前身是武汉市种苗场。
1956年开办作为苗圃,1999年开始改圃建园,2001年4月命名为堤角公园,04年国庆节正式对外免费开放。
公园占地面积20余公顷(308亩),其中水面面积3.2公顷,占总面积的16%。
全园绿地率约85%。
它是一个以休闲娱乐为主的公共场所,娱乐设施有摩天轮、过山车、海盗船、旋转木马、流星锤、碰碰车、蹦极、水上乐园等。
整个公园有参天的大树,有茵茵的绿地,有荡漾的湖水,是市民休闲娱乐的主要场所。
堤角公园于2004年9月19号开园,是武汉市第一座江南园林风格的公园。
堤角公园“前身”为种苗场,本无湖。
为打造出“江南水乡”景致,开挖了一个人工湖。
如今,公园水面达3.2公顷,占总面积的16%。
湖畔种了排排柳树。
挖出来的淤泥,则在湖边形成小围坡,依水成景。
碧湖环绕的蓬岛,悬挂着铜铸风铃的闻风阁,奇石盆景琳琅满目的赏心园,与法国波尔多市合建的“武汉·中国园”。
公园里面零零点点的有些樱花和桃花可以让市民舒服享受春天到来,公园内还有众多特色景点。
公园的指示牌都刻在石头上,可独成一体形成园林小品。
园内道路也迂回曲折,竹林小径随地势起伏。
为了保持它的江南园林风格,堤角公园规定,不能经营餐饮。
原本计划的12个游乐项目,最后也改成了4个小项目,且多是不需要动力的游乐项目。
堤角公园的标志性建筑是闻风阁。
阁的翘角悬挂风铃,风起铃响,声韵悠扬。
近10年来,公园建设总投资近3200万元。
全园按景观和功能分为文化浏览区、丛林探奇区和休闲娱乐区共三个景区。
文化浏览区内建有人工湖、蓬岛、荷花池等景点。
休闲娱乐区建有临水长廊、溪流、儿童乐园、芭蕉广场、风竹园、竹简书法墙等景点。
丛林探奇区建有武汉·中国园、闻风阁、赏心园、悦目轩等景点。
二、公园设计分析
入口部分
堤角公园以南面正大门为最主要入口,其他北部两个入口也比较重要,还有一个专用通道口与残疾人康复中心共用。
南大门作为公园的主要入口,有一个大型的入口广场,有很多人在门口拍照留念,天气好的时候,有老人在门口广场上用清水练字,很是有趣。
从大门进去迎面就是门前广场,广场上的大型人造假山石景观是主要的观景点,景观成中轴设计。
大门美观、气派大方,是仿古建筑,檐牙高啄,甚为雄伟。
游园路线分析
公园采用分散式道路,所以人流也较分散,从而避免了人流拥堵现象。
公园内的大道主要是以铺地或者水泥路面为主,而小道则是以曲折的石子路或者是穿园的土路。
石砖为材质铺设,小路的铺设可以避免行人为抄近道,而践踏草地,同时还增添了行人行走过程中的视觉享受。
然而,土路在雨天就颇为泥泞了。
游园路线以环路为主,沿线布置各种景观节点,另开道路通向各个景点,方便到达。
山水布局
叠山理水自古以来就是中国最常用的造园手法,在现代园林中的运用非常普遍。
堤角公园中水系是公园主体,许多重要节点都布置在水系旁边。
其中最大湖上有一座蓬岛,大约是从“蓬莱”中化过来的。
湖上有小岛、水榭、亭、桥等,人工堆成的假山由湖边起伏伸入湖中,两米多高的假山顶端从湖中伸出水面,与对面园亭相望,湖光山色,交相辉映,使整个岛成为了园中圣地,园林木葱郁、泉水淙淙、鸟语花香、环境清幽、岩石耸立、亭台层叠。
既有厚重的历史特色,又是闹市中的休闲胜地。
岸边多以自然驳岸入水,安全性不高。
水边草坪利用率较高,天气好时,附近居民来此活动的人不少。
堤角公园中的水系几乎都属于人工湖,而且不雨外部水系相通,导致流水不活。
时下,园中水系已不复初建时期波光粼粼的模样了。
水面线下降达一米多,岸边裸露出水生植物的茎部,影响美观。
傍水而建的浣衣姑娘的雕塑,由于水位下降而没有了本来的意趣。
功能布局
堤角公园分工明确,动静分区清晰,为游客提供了良好的活动场所。
全园按景观和功能分为文化浏览区、丛林探奇区和休闲娱乐区共三个景区。
文化浏览区内建有人工湖、蓬岛、荷花池等景点。
休闲娱乐区建有临水长廊、溪流、儿童乐园、芭蕉广场、风竹园、竹简书法墙等景点。
丛林探奇区建有武汉·中国园、闻风阁、赏心园、悦目轩等景点。
植物配置
植物的搭配种植施工员设计的一向重头戏。
堤角公园的植物搭配还是比较合理的。
主要的道路旁边植樟树,造成大面积的阴影,给人们提供休息之所。
堤角公园的主要植物景观以中国古典园林内常用植物为主,突出中国古典园林的特色。
公园北部较为幽静,多丛植竹子,也有与松柏等配置种植。
此外还有各种果树和草本植物。
但是更多的我却叫不出名字,但是看着还是比较舒心的。
就是有点颜色单调,绿色太多没有其他较鲜艳颜色。
堤角公园园花为樱花,共2种700余株。
花期主要在3月—4月,许多婚纱拍摄在此取景。
堤角公园的改圃建园建设摒弃了传统的“推倒重来”的做法,充分重视了原有植物资源的保留和利用,有近25个品种树木得到了保留,这其中30年树龄以上的大树有近430株。
保留下来的植物中还有光缘苦枥木、七叶树、薄壳山核桃、厚皮香、香叶月桂、白皮松等,均是一些比较珍贵的树种,在改造过程中,得到了全面保留,不仅营造了丰富的公园景观,也为在类似绿化建设中的设计和施工提供了实践参考。
节点分析
1)建筑
全园以江南园林风格的仿古建筑、品种繁多的葱郁花木、玲珑富丽的花街铺地、精美雅致的照壁石景和韵味隽永的楹联书法等为主要特色。
堤角公园符合中国园林建筑“师法自然”的建筑原则,极尽自由灵活之能事,与欧洲的几何图案式的园林建筑布局绝然不同。
沿轴线作多层次的纵身布局成为中国古代建筑组群的一个鲜明的特色,有着丰富多彩的庭院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单体建筑定型化造成的单调感。
2)景观墙
以中国传统乐器编钟为镂空元素,上部覆盖青瓦仿照坡屋顶形制。
灰墙黛瓦尽显古典风情。
此墙旁边有一亭子,名为“知音亭”,尚书有楹联“清风明月本无价,绿水高山自有情”。
与景观墙的乐器元素又相契合,仿佛坐于亭上可闻编钟古乐,何其有趣。
3)幽径
所谓曲径通幽,正是堤角公园在园路设计中所追求的。
堤角公园中,小路弯弯曲曲,竹影婆娑,使人忍不住想要置身其中,享受片刻的宁静。
4)路标
堤角公园中路标的设计上也注意到了如何体现中国古典元素。
公园中路标多刻在路旁石块上,既有指路的功能作用,本身也成为了一道景观,显得别有情趣。
主要景点分析
1、闻风阁
堤角公园的标志性建筑是闻风阁。
阁的翘角悬挂风铃,风起铃响,声韵悠扬。
这是全园最为重要的建筑景观,名为“闻风阁”。
贯承全园统一的古典园林风格,建筑形制也为古典建筑风格。
“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将中国古典建筑的特点体现的淋漓尽致。
闻风阁四周种植翠竹,笔者调研当日,时维春日,阳光明媚,竹影摇曳多姿,石阶之上,光影斑驳,别有情趣,煞是可爱。
闻风阁四周设有以“猴趣”命名的小品景观。
其含义取自于“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这一中国传统儒家文化。
四只猴子模样憨态可掬,栩栩如生。
2、赏心园
赏心园是堤角公园中的盆景园。
盆景艺术是从植物栽培和造园艺术发展而成的民族瑰宝,利用园艺、绘画、制陶等手段,表达了人们的审美意向和艺术情感。
一般来说,盆景园是指专门对盆景艺术进行存放、培育、教学及展示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专门性园林景观。
赏心园属于园中建园,,在原来的公园中划分出部分土地来建园,成为园中园。
它的营建为堤角公园锦上添花
但是,非常遗憾的是,由于维护困难等种种原因,赏心园目前现状并不乐观。
锈迹斑驳的园门似乎也在暗示它的没落。
走入园中更是满目荒凉。
沿路布置的盆景多半成为了枯枝烂木,无人打理。
园中水池也皆已干涸。
赏心园中原有骋怀亭和长廊等建筑。
但是,时至今日我们能见到的是,亭边杂草丛生,长廊以及旁边建筑里都堆满杂物,不复当时模样。
昔时游目骋怀之所,今天已经无人前往了,由此可见堤角公园在管理方面确实不甚严明。
三、人的活动
1.广场上
广场给人们提供一个场地,一个可以进行大型活动的地方。
人们三五成群,有的小朋友在溜旱冰,有的大人在踢毽子,其乐融融。
人们在这里交流、游戏,享受着安闲的时光。
2.树荫下
一棵大树,撑起一片绿荫的同时,也是一个空间的形成。
在这样一个开放的空间,老人们、小孩们、青年们各得其所,坐着他们喜欢的游戏活动。
3.游乐园中
小孩子们最喜欢的地方莫过于此了吧,各种各样的娱乐场所,让每一位小朋友流连忘返,一次一次的缠着大人们来此玩耍休息。
同时泛舟湖中,吹着习习凉风感受夏日的宁静,也是很值得做的。
四、不足之处
1、管理赏心园由于疏于管理而没落再次就不再赘述了。
另外,堤角公园中的管理处位于公园东南角,没有与外部联通的道路,交通不是很便利。
整个管理处位于一个小院子里,建筑也是仿古建筑形制。
但是,感觉大门紧闭,管理人员较少。
旁边还有一个公共厕所,支持整个公园东南面的游客需求。
2、水系堤角公园是一座以江南园林为蓝本的公园,其小桥流水是主要景观特征。
但是由于公园中水系不与外部水系联通,故而难以循环维持。
“流水不腐”,水流一旦不能流动自然难以长久。
目前,堤角公园中水位下降明显,较原定水位下降有一米深以上。
原本水边设有小品景观,“浣衣女”,但由于水位下降,浣衣女只能“干洗”了。
此情此景,颇为讽刺。
3、公共设施堤角公园中的座椅多以石头材质为主。
从图中我们也可以清楚看到,此座椅高度仅达脚踝,是不符合人体工程学的。
此种现象在堤角公园中非常普遍,应是在一开始建园时就没有注意到这一点,如此看来,堤角公园在最初公共设施的安排上不免有粗制滥造之嫌。
五、设计初探
(一)共享与开放性
城市公园常常由于实体园墙的围合而使公园园林景观自成一体.对城市景观未充分发挥作用。
公园围墙设计应为低矮的通透栏杆,从公园周边各种角度都可欣赏公园美景,植物装饰的栏杆也成为城市一景。
公园管理上不收门票,把公园园林休闲空间完全向市民开放,以提高公园的使用率、提高城市的环境质量,为市民日常休闲活动提供良好的场所。
(二)多样性的功能
在现代城市紧张工作的人们渴望回到自然的怀抱,宁静的自然、闲适与生趣对都市人来讲是难能可贵的人们在自然环境中漫步、游戏、运动,都表现得那么自然。
所以,有意识地在公园内组织和创造多种功能的活动,充分发挥公园空间的内在潜力如设置运动区。
区内除球场外.设置富于趣味的运动径,兼运动、按摩、健
身等多种功能;设置旱喷泉,跳跃泉,人们在泉水之间穿梭戏水,别有一番生气。
(三)系统化的园林
随着城市化进程发展,作为自然的再现引人到人为环境中的城市园林,已不仅仅是传统上的园林概念。
它应走向宏观尺度,从“咫尺园林”向“大地园林”、“生态园林”发展。
现代城市园林作为一个完整绿地系统,更应注重其生态效杲。
公园应放在这一系统之中考虑,以保持整个区域绿地系统的完整性,设计要上保留原有的植被,保证足够的绿化面积,保证所在区域的生态环境质量。
(四)环境艺术的创造
公园作为开放的室外空间,主要以休闲娱乐、陶冶性情为主。
人们在公园里或散步、或游戏、或躺或坐,体现了人对自然有一种与生俱来的热爱和渴望。
人们与自然充分而自由地接融,公园环境的质量与魅力对人们产生亲和力和归属感,所以在公园设计中应十分重视运用环境艺术手段来美化各种设施和园林小品。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将越来越重视环境艺术的问题。
六、结束语
此次的调研报告着重对堤角公园现状及使用情况进行实地调查,并在调查结果基础上加以分析研究得出一些结论,希望这些结论对我接下来的公园的设计、建设有一定参考意义。
作为公园,堤角公园起着调节区域性小气候、维系炭氧动态平衡,净化空气改善生活环境的作用。
同时,它又为市民提供整洁、幽静、舒适、美丽的游息场所和健康、丰富的精神文化享受;寓教育于参观游览艺术享受中,形成红花草绿、景色宜人、鸟语花香、内容丰富的景观来陶冶人性情,提高人们的文化素质和道德、情操水平的教化功用。
虽然,目前堤角公园由于疏于管理等诸多原因使得现状并不乐观,但是其利用度还是比较高的,对于堤角片区居民的生活还是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的,故而也希望有更多的人可以关注到堤角公园的问题,并且提出更好的改进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