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论技巧与方略大全.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772829 上传时间:2023-01-26 格式:DOCX 页数:101 大小:158.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申论技巧与方略大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1页
申论技巧与方略大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1页
申论技巧与方略大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1页
申论技巧与方略大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1页
申论技巧与方略大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申论技巧与方略大全.docx

《申论技巧与方略大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申论技巧与方略大全.docx(10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申论技巧与方略大全.docx

申论技巧与方略大全

 我们认为,概括内容要点,必须按如下三个步骤进行:

  一是概括并列出各段或多组资料的大意;

  二是把资料划分为若干层次,把各段或多组材料的大意加以合并,概括出各层资料的大意;

  三是把各层的大意加以连结和提升,概括出整个资料的内容要点。

然后,按试题要求的文字篇幅,作出答案。

  我们以2005年北京市《申论》试卷为例来说明这一问题:

  该试卷的第一道题:

“请你根据给定资料撰写一份有关青少年网瘾问题现状的综述。

要求:

层次分明、概括准确、表达整洁、语言流畅,字数不超过400字。

  我们按照上述三个步骤对青少年网瘾问题现状进行概括。

   第一步,概括并列出给定资料的各组资料的大意。

  资料1网络成瘾的定义和现状;

  资料2网络成瘾影响青少年智力发育;

  资料3精神卫生、心理治疗、社会工作者采取行动挽救网瘾青少年;

  资料4游戏开发者对于网瘾的态度:

希望限制游戏时间;

  资料5网络成瘾的表现和主要分类;

  资料6学习和网络结合可以促进学习兴趣;

  资料7青少年是网络游戏主要用户,国家依法处理违法游戏;

  资料8网络引发的青少年犯罪问题严重;

  资料9政府部门重视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采取措施促进健康上网;

  资料10网络游戏面临人才匮乏;

  资料11网络成瘾,影响大学生学业;

  资料12与网络有关的青少年违法犯罪案件多发;

  资料13沉迷游戏和色情信息已经成为国际公害;

  资料14企业采取措施减少网络游戏危害。

  第二步,对各资料进行归类、连接和合并,提炼出层意。

  第一层,把资料2和资料11加以合并,提炼出:

“网络成瘾危害巨大,影响青少年智力发育,影响大学生学业”;

  第二层,资料7、资料12、资料8加以合并,提炼出:

“青少年是网络游戏主要用户,沉迷游戏使得青少年网络成瘾、严重。

网络有关的青少年违法犯罪案件多发,网络引发的犯罪问题严重。

  第三层,资料1内容比较独立,可单独列为一层:

“从国际来看,沉迷游戏和色情信息已经成为国家公害。

  第四层,资料6和资料10的内容的连带关系比较明显,可归为一层:

“学习和网络结合可以促进学习兴趣,网络游戏产业人才匮乏。

”(资料6是网络的正面作用,资料10是网络业遇到的难题)

  第五层,把资料9、资料7、资料3加以合并,提炼出:

“政府部门重视加强和改进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采取措施促进健康上网,依法处理违法游戏。

精神卫生、心理治疗、社会工作者采取行动挽救网瘾青少年。

  第六层,把资料14、资料4加以合并,提炼出:

“企业采取措施减少网络游戏危害。

游戏开发者对于网瘾的态度:

希望限制游戏时间。

   第三步,把各层的大意进一步归纳和连接,便可得出整个资料的要点。

  把一、二、三层加以归纳,其中心是说网络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第四层是网络的正面作用;第五层、第六层是有关方面对网瘾的态度和采取的对策。

把这几个要点的内容加以合并,便是试题所要求给出的答案。

  互联网已成为部分青少年的“电子海洛因”:

  网络成瘾、危害巨大,影响青少年智力发育,影响大学学业。

  青少年是网络游戏主要用户,沉迷游戏使得青少年网络成瘾严重。

网络有关的青少年违法犯罪案件多发,网络引发的青少年犯罪问题严重。

  从国际来看,沉迷游戏和色情信息已经成为国际公害。

  当然,网络具有两面性。

学习和网络结合可以促进学习兴趣,网络游戏产业面临人才匮乏。

  政府部门重视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采取措施促进健康上网,依法处理违法游戏。

精神卫生、心理治疗、社会工作者采取措施挽救网瘾青少年。

  企业采取措施减少网络游戏危害。

游戏开发者对于网瘾的态度:

希望限制游戏时间。

  在这段文字中,“互联网已成为部分青少年的‘电子海洛因’”(第一个要点),是对网络对青少年负面影响的概括,这句话取自材料1,是一句比较精炼、内涵较为丰富的话,用于概括网络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比较恰当。

  “网络具有两面性”(第二个要点),意在引出网络对青少年的积极作用,可视作对网络积极作用的概括。

  答案的最后两个自然段:

“政府……”“企业……”属第三个要点,即有关方面的态度和应对措施。

  我们以上所讲的提炼内容要点的三个步骤,正是概括要点的法宝,可广泛用于其它试题的解答。

  1.概括段落大意。

上面已经讲过,第一题概括主旨题的答案,只是需要对材料进行概括段落大意,然后对概括出的各段的段落大意进行加工就可以得出答案(具体做法请看下一节概括主旨题部分的讲解)。

而在做其他题目时,其答案要点也可能需要采用这个方法获得。

因为有时候材料用了一整段讲了一个具体的案例,考生必须对整段进行总结才能得出一个答案要点。

这一点和第一道大题概括组织题,有点相近。

例如2007年国考申论,最后要求以“命脉”为题写一篇关于土地的文章。

那么,为什么说土地是命脉呢?

或者说,土地是什么命脉呢?

阅读最后一个材料段,你就会得出一个结论:

  在许多国家或者说在全球范围内,如何有效地利用和保护土地资源对千千万万人民来说,是生死攸关的问题。

更大数目的下代人正处在更危险的境地,即目前的生产方式正在毁坏将来农业赖以生存的土地资源。

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全球的农业生产必须大幅度地增长,而对具体的每一地方来说,当务之急是保护农业生产的基础——土地资源。

因为,全球所有类型的食物的98%是在陆地上生产的,海洋和陆地水域的产量不到2%。

植物产品构成了人类膳食的92%,占全世界膳食供给量的8%的动物产品也间接地来自于生长在陆地上的植物。

也就是说,要保持农业产品或农业生产的持续增长,必须保持土地利用的持续性,防止资源退化和不断提高土地质量或生成潜力。

土地利用方式和农业生产措施在很大程度上控制着土地退化过程,也决定着土地利用的持续性。

农业生产是一个开放系统,受到各种各样的自然环境条件的影响和制约。

将集约农业方式转移到贫穷的农民所居住的边际和近边际地区,经常导致土地退化和生态破坏。

因此,不能无限制地开发利用土地,有些土地必须保护起来。

  对这个材料段进行分析,即可以得出,土地是人类的命脉。

因为人类要生存,就要依*农业生产提供的食物,而农业生产必须以土地为基础。

(整篇材料还涉及了土地是农民的命脉,土地是经济的命脉等观点)

2.由具体的点到要点。

由于材料选取的都是具体的案例,而我们回答问题时,不能说某个具体的例子,而要把它总结到一般的原则上来,因此由具体的点到要点,就成为了我们获取答案常用的套路之一。

例如2007年国家申论考题,材料中分别列举了增加土地供应的一些案例,如河南省开展“空心村”整治,首钢矿业公司对尾矿库进行复垦。

那么我们在总结材料作答时,绝对不能简单的说河南省整治“空心村”,首钢公司对尾矿库进行复垦,而要把它们上升为一个普遍的结论:

整治“空心村”和对废弃地进行复垦,增加土地供应量。

  3.直接引用材料。

有的时候,材料中也会直接给出所需要的答案要点,我们可以从材料中把这些要点直接引用过来,作为答案要点。

例如2006年国考申论,最后一道题,论我国政府如何提高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就可以把D部长所说的那些要点直接引用过来。

因为D部长已经直接明白地讲了我国政府如何提高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

  4.意义转化。

意义转化是我们日常生活和政治场合运用非常普遍的一招,在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科目中也是极其重要的获得答案的方式之一。

中国人在人际交往过程中说话做事都讲求不伤及双方的面子,因此有很多意思都不直接说出来,而是采用一些比较婉转的方式来表答。

比如说一个人很胖,绝对不会说他长得跟肥猪一样肉多,即使那是真实的情况。

而只会说“你长得真健康啊!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会大量地使用这样的招术,否则自己说话就会让别人难堪,下不来台。

另一方面,如果听不出来别人话语中所隐含的潜台词,那也就不会适应这个社会的游戏规则。

不仅在日常生活中,就是在政治场合中,不管是国内或是国际政治场合,正确分析和理解表面语言和表面行为后面的潜台词也是必备的能力。

1996年美国轰炸我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美国向我国支付了赔偿费用,但双方迟迟不能发表联合公报。

因为美国人只承认他们所给的钱是补偿费,而我们认为是赔偿费。

美国坚持是补偿,就表明他们是误炸,就没有错;而我们认为他们是故意炸的,所以就必须给我们赔偿。

如果你不懂这个游戏规则,而签订了这个协议,那么就会被十三亿中国人骂做卖国贼。

如果领导找你谈话,要你干工作时细致一些,那你就应检讨一下在什么地方粗心大意了。

如果缺乏这种意义转化的能力,你将不能很好地胜任行政事务,可以说这是一个行政工作人员必须具备的工作能力之一。

因此,申论考查了这种能力,这成了我们获取答案要点的一个重要方法。

有考生问我,在从材料中整理出要点之后,他对该问题准备了极充分的背景知识或本身是研究这个专业的,当时有了灵感,还有其他更绝妙的观点,能否写到试卷上?

可以,前提是材料的内容必须先写完全,然后再补充你自己的观点。

如果放弃材料的观点不用,而只写材料以外的、你自己的专有的观点,就会跑题!

  从材料中提取答案要点的能力,直接决定了考生是否能顺利通过申论考试,但是很多考生在这方面缺乏足够的能力,因此我们结合2003年国家考题详细讲述一下这些方法。

2003年的第一题要求对给定资料进行分析,从政府职能部门制定政策的角度,就如何“减少事故,保障安全”提出对策建议,那么如何减少事故,保障安全呢?

  从材料中可以分析出答案要点来。

例如材料B中的第一个材料,讲述了江西省万载县发生的烟花爆竹厂爆炸事故。

事后调查认定是潘小华在敲装药筒时用力过猛引起了这起爆炸,我们对这个原因进行分析,潘小华为什么会用力过猛呢?

他可能不知道要用多大的力,也可能知道要用多大的力,操作的时候,没有按照规程去做,那么我们就应该对员工进行安全技术的培训,要他们知道安全技术规程,并严格执行安全技术规程。

材料1还接着写道,记者去采访时,拉记者的那名三轮车车主,很不以为然地说道:

“在我们这里,花炮厂爆炸死几个人早已不是什么新闻了,值得你们从那么远专门赶来吗?

”那我们马上能够想到这个三轮车车主的安全意识很淡漠,并立即可以上升到一个普遍的要点,群众的安全意识淡漠,那么相应的对策是,加强安全意识的教育,提高群众的安全意识。

  材料1的末尾还说,记者到万载县的政府采访时,有关部门的干部,对事故十分漠然,其中一人手捂着嘴解释说:

“笑,笑你们还专门为这点小事跑那么远的路采访。

”这立即反映出来万载县的干部的安全意识也很淡漠,并立即上升到一个普遍的要点是,有些干部的安全意识淡漠,转化为对策即为提高领导干部的安全意识,并且应该把这个要点和上面的那个要点合并为同一个要点:

加强安全意识的宣传教育,提高干部群众的安全意识,以减少事故,保障安全。

  材料4有一段是这样写的:

岳渡巷长年失修,750米沙卵石构造段部分木质护栏腐朽,导致冒顶;冒落岩石砸坏电缆,引起短路起火,引燃塑料水管和坑木,造成着火点两侧5~8米巷道上部砂石冒落,致使通风不畅,坑木在不能充分燃烧的情况下,CO大量产生、聚集,并向义寺山金矿五坑口巷道蔓延,是造成这起事故的直接原因。

读完这一段后,我们可以明白,导致岳渡巷安全事故的原因是安全设施出了问题,因此我们可以得到减少事故,保障安全的对策是,搞好安全设施的建设和维护,确保安全。

材料8最后写道:

国家安全生产局局长王显政指出,要总结经验教训,排查问题,堵塞漏洞,不走过场,不留死角;发现一处,严厉打击一处,不仅要追究业主的法律责任,同时要严肃追究有关地方政府及其相关部门的行政责任。

王局长的谈话内容可以直接作为答案的要点,予以引用。

  我们根据2003年国考申论选用的几个例子,告诉考生该如何从材料中通过这四种方法获得答题的要点,各位考生应该在练习的过程中仔细揣摸、应用,直到运用熟练,上了考场才能得高分。

  从材料中提取答案要点常出现以下问题:

  1.要点总结不完全。

我们推荐的方法是按材料段逐段分析避免遗漏,并且在提取答案要点时采取宁多勿缺的策略。

因为多写一个要点无所谓,但是遗漏一个要点却会被扣分。

考生也许会担心,要点太多了,无法在有限的字数内把答案写完。

这是不用担心的,因为对于多个要点,我们可以采用合并同类项的方法,把它们有效地整理为三到六个要点。

记住,对策题和大作文题的答案要点一般是三到六个!

如果你提取的要点少于三个,那么需要继续分析材料;如果你提取的要点多于六个,请合并同类项,把它们压缩到六个以内。

  如何合并同类项?

这个问题比较简单。

例如有两句话:

这里有一个男同学。

这里有一个女同学。

合并为一句话(但要把先前两个句子的意思都包含进去)为:

这里有一男一女两个同学。

  2.要点概括的高度不准确。

有的可能没有把具体的案例总结到一个各个要点普遍适合的高度,有的可能又把它过度拔高到了一个空泛的口号上面去了。

例如2007年国考申论,最后一道大题,要求以“命脉”为题,写一篇关于土地问题的文章。

材料中写道,北焦村和西营村农民的土地被侵占以后,使得农民生活无着。

那么正确的要点可以总结为,土地是农民的命脉。

如果有的考生把它总结为土地是北焦村和西营村农民的生活来源则高度偏低,若有的考生把它总结为土地是和谐社会的命脉,则过于拔高了。

如何避免这种情况出现呢?

首先要记住的是,材料讲的都是具体的案例,而我们要把它总结为一个普遍的结论来作为答案的要点,这样就不会出现总结的要点高度过低的情况了。

如果总结的高度过高或者担心自己总结的高度过高的话,可以有一个很简单的补救办法,即在这一个总结的要点句之后,立即把你所依据的那个材料内容,列举在后面。

例如,上述例子把要点总结为土地是和谐社会的命脉,那么后面一定要列举北焦村和西营村农民的土地被侵占以后,农民失去生活来源,影响和谐社会的构建。

这样,阅卷老师就能判断该考生还是踩准了点。

3.自己所用的语言与最后的答案语言不一致。

这不是问题,尽管有很多考生担心这个问题,但这绝对不会丢分,因为我们完全允许采用不同的表述方式。

各位考生也要相信我们阅卷老师具有这样的理解能力,能够根据各位考生不同的表述而理解出你们与评分标准反映出了相同的意义,对这样的答案给予认可。

 

阅卷现场:

申论阅读材料的简要方法

[作者:

李作华来源:

华图公务员考试研究中心点击数:

4122更新时间:

2007-11-29]

【调整字体:

作者:

华图公务员考试研究中心研究员李作华

  实际上,对材料的阅读理解,每个考生都已经具备了相当的能力,因为我们从小学就开始练习语文阅读。

但是,申论和语文课文有相当大的不同,主要有三点:

  1.语文课文都会围绕一个中心思想进行,而申论的材料,或者围绕一个中心,或者围绕两个中心来安排。

  2.语文课文都是有合理的逻辑顺序的,先说什么,后说什么,符合我们的阅读理解习惯。

但是申论的材料,故意打乱了这种逻辑结构,分段给出,各段之间,在逻辑上并不遵守我们阅读理解的习惯。

  3.语文课文每一段都会围绕它这一段的主题思想来展开论述,但申论材料,可能并不是这样,甚至有些段落,有些句子还是理解的干扰项,故意扰乱你对材料的理解,因此有不少的考生在阅读理解这个问题上栽跟头。

  申论给出的材料近几年都是七千多字,要求考生在40分钟的时间内,把材料读完。

经过测算,一个大学毕业生,在40分钟的时间里面,应该可以阅读完八千字左右的材料。

可是,由于不少考生缺乏正确的阅读方法,不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的阅读量。

如果是阅读速度稍微慢点还没有关系,但极限时间是60分钟内读完材料。

否则,后面的答题就会受到绝对的影响。

2006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就有大量的考生,在材料阅读问题上吃了大亏。

有很多考生,读了一遍材料以后,根本弄不清楚材料究竟描述什么问题,于是紧张地去阅读第二遍,才隐隐约约知道材料大概讲的是什么内容。

为了对自己的前途和命运负责,再去第三遍阅读材料。

三遍阅读之后,终于弄明白材料所讲的内容了,开始答题,可惜时间已经不够了,写了第一题第二题的答案,考试的终场铃声就响了!

所以这一年有很多的考生没有时间把最后一道大作文题写完,甚至还没有开始动笔。

不少考生只得了二三十分。

  申论考试时间150分钟,推荐的时间安排是阅读材料40分钟,写作答案60分钟,四道题思考时间平均每题10分钟共40分钟,最后留10分钟检查。

答案长度要求四道题总字数限制在大约2000字。

根据测算,大学毕业生正常的写字速度,在60分钟时间内可以写大约2000字。

如果阅读材料消耗的时间超过60分钟,最后写答案的时间就会不够。

而考生在现场紧张的状态下,60分钟一般写不了2000字,因为他要边写边思考,不是单纯地写字。

如果赶时间,在少于60分钟的时间里飞快地把答案写完,就会导致卷面潦草和错误增多。

也有的考生写作速度很慢,远不能在60分钟的时间里把2000字的答案写完。

这样的考生需要练习加快写作速度。

还有的考生思考的速度很慢,总是要思考再三,才敢下笔,写的时候还要继续思考,结果时间往往不够。

如何加快写作和思考的速度,在作文题部分我会详细讲解,此处讲如何正确快速地阅读理解材料。

采用三个小小的步骤就可以做到既快速又正确地阅读好材料:

  1.先看题目再看材料。

有很多考生,拿到试卷就按照试卷的顺序,先看前面的材料,看完了七千多字的材料,最后才看后面的问题。

看完问题知道要做什么了,结果又忘了前面的材料是怎么说的了,于是只有回过头去第二遍阅读材料。

时间就这样被浪费了。

因此我建议,拿到试卷后,首先要翻到试卷的后半部分去看题目,看要回答哪些问题,然后带着问题去读材料,这样只经过一遍阅读就可以有的放矢地把答案找出来。

但是有很多考生,在考场中非常紧张,不能够同时记住四道大题的内容。

那么,我建议,还是应该先看完四道题目,看看题目要我们做什么,这样心里有了底和一个大概的印象,然后记住第一题的内容,带着第一题的问题去读材料。

一般来说,第一题都是一道概括主旨题,需要把材料中各段的主要意思概括出来,然后回答该题。

在我们带着第一题的问题,把材料各段的主要意思归纳出来以后,就可以顺利答完第一题。

回答接下来的问题时,也不用去第二次、第三次阅读材料了,因为采用上述方法,可以保证在做后面的题目时,只需要阅读相应的材料细节即可。

采用这个小小的技巧,可以得到巨大的收获:

不用读两遍材料就可以答完试卷,为我们节省大量的时间。

因为再读一遍七千多字的材料需要花费考场上宝贵的30分钟左右的时间!

方法虽小,效力宏大,切记,切实行之!

  2.按段总结,简要标记。

材料有七千多字,全部读完后再来总结,难度非常大。

在考场中紧张的状态下,一次性地把七千多字全部记忆到大脑中是不现实的,然后对七千多字再进行完整的分析,就更不可能了,必定会导致分析不完全,不正确。

因此正确的方法是:

按材料段进行总结。

每读完一段材料,就对该段及时进行总结,总结完该段后,再去阅读和总结下一段材料,这样,我们每次只需要把一段几百字的材料,记忆到大脑中,并只需要对这几百字的材料进行分析。

记忆的难度和分析的难度就从七千多字降到几百字,记忆的准确度和分析的准确度就会大幅度地提高。

  应该把总结出的每段的主要思想,简要标记在该段旁边。

注意:

不要复杂的标记。

用上三五个主题词,或者就在段落中的主题词句上划上波浪线。

如果标记过多,会浪费考场时间的。

有的监考老师会不允许考生在试卷上做标记,那么建议考生带铅笔,用铅笔标记,做完题后,用橡皮擦掉;或者在草稿纸上写出各段的要点总结,但要标出对应的段落序号,以便于做后面的各道题目时,能迅速查找相应的段落。

简要标记必不可少:

一是做第一道概括主旨题时,需要根据这些简要的标记来整理最后的答案,二是后面的题目还可以根据这些简要的标记来迅速查找相应的细节。

  另外,每一个材料段,可能只有一个中心意思,也可能有几个中心意思,也有个别段没有所需要的要点。

  阅读材料是整个申论答题的基础,要以读透材料为标准,如果考生在考场上由于紧张,不能够一遍就读出要点,也还是要继续读出要点以后,再进行答题。

如果材料没有读懂就仓促答题,就会劳而无功——把题目答错!

如果有的考生阅读速度较慢,不能在四十分钟甚至六十分钟的时间里读完材料(不是只看完,而是把材料的意思也读懂了)。

那么平常应该怎么练习在规定的时间里面读懂八千字的材料呢?

  3.培养快速阅读的习惯。

有的考生是因为有一些错误的阅读习惯,比如:

一边看着材料,一边小声朗读;还有的用手指着材料,一个字一个字地阅读。

这些不正确的阅读方法,必然会导致阅读速度大大下降。

正确的阅读方法是:

用眼睛一行一行地看材料,一行一行地阅读理解,这样阅读的速度就会大大地提高。

但有考生反映,即使一行一行地看材料,大脑也不能很快地把这一行的意思反映出来,这个问题只要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就可以解决,每个考生都应该做一次测验,检验自己是否能在四十分钟的时间内把八千字的材料完整正确地阅读完,如果阅读速度太慢,必须艰苦地训练自己达到考试的要求,这样才能为顺利地通过申论考试,成为一名公务员打下基础。

但也有一些考生,为了追求阅读速度,而导致阅读的正确性下降,这是更为错误的,应该是在保证阅读正确性的情况下,提高自己的阅读速度,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的阅读量。

  还有的考生由于在考场非常紧张而导致阅读理解错误,紧张的原因有两种:

一是有的考生,看到材料内容是自己非常陌生的问题,就感觉非常紧张。

解决这个问题就要专门训练自己阅读不熟悉的材料,习惯于和陌生人打交道,这样就不会对陌生的人和事物感到紧张了。

当然平常多关心时事热点问题,多了解国家大政方针更是必不可少的,这样上了考场就很有可能看到自己熟悉的材料内容了。

考生紧张的第二种原因是对这种考试自我压力太大,因为考上公务员是他和家人最迫切的愿望,所以给自己下了必胜的命令!

对于这样的考生,建议他们用最近的国考真题,认认真真地做几次模拟考试,使自己对这个考试很熟练,很有信心,上到考场,就不会紧张了。

  再一次提醒考生:

先看题目,再读材料,分段总结,简要标记的办法,能非常有效地提高阅读理解的速度和正确度,务必实行之

 

谈申论考卷的四大误区

[作者:

李作华来源:

华图公务员考试研究中心点击数:

3383更新时间:

2007-11-29]

【调整字体:

  做任何事情都是有规律可循的,申论考试也是这样。

掌握了这个规律,就能顺利地通过申论考试;违背了这个规律,就会被它抛弃,不管你是天才还是英雄。

  申论答题必须从给定的材料中,经过分析、概括、提炼、加工而得出答案的要点。

这是最基本的,因为我们的考试大纲明确提出了,“主要通过报考者对给定材料的分析、概括、提炼、加工,测查报考者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

  每年的考试大纲都有这样的话,2008年、2009年还会有这句话。

例如2007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大纲:

主要通过报考者对给定材料的分析、概括、提炼、加工,测查报考者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

全部为主观性试题,考试时限150分钟,满分100分。

申论材料通常涉及一个或几个特定的社会问题或社会现象,要求报考者能够准确理解材料所反映的主要内容,全面分析问题所涉及的各个方面,并能在把握材料主旨和精神的基础上,形成并提出自己的观点、思路或解决方案,准确流畅地用文字形式表达出来。

  每年申论试卷起首的注意事项也指明了“请仔细阅读给定的材料,然后按申论要求依次作答。

”(请考生参阅历年真题)但是,我在阅卷现场看到有不少考生,却不是按照材料来答题。

这是导致考生成绩差的头号杀手!

很多有才华的考生就是因为此点而“出师未捷”。

有的根据自己背诵的国家文件来答题,有的根据报纸杂志上的观点来答题,有的根据自己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