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块一 专题一 细胞的分子基础.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772212 上传时间:2023-01-26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34.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板块一 专题一 细胞的分子基础.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板块一 专题一 细胞的分子基础.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板块一 专题一 细胞的分子基础.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板块一 专题一 细胞的分子基础.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板块一 专题一 细胞的分子基础.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板块一 专题一 细胞的分子基础.docx

《板块一 专题一 细胞的分子基础.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板块一 专题一 细胞的分子基础.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板块一 专题一 细胞的分子基础.docx

板块一专题一细胞的分子基础

专题一 细胞的分子基础

[考纲要求] 1.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Ⅱ)。

2.糖类、脂质的种类和作用(Ⅱ)。

3.水和无机盐的作用(Ⅰ)。

构网络·核心知识串联

—————————————————————————————————

提示:

①差异性 ②C、H、O、N、P、S、K、Ca、Mg ③Fe、Mn、Zn、Cu、B、Mo ④维持生物体生命活动 ⑤反应介质 ⑥葡萄糖、蔗糖、麦芽糖、淀粉、纤维素 ⑦葡萄糖、乳糖、糖原 ⑧主要的储能物质 ⑨动物细胞膜的组成 ⑩催化、调节、运输、免疫 ⑪遗传信息

■辨正误——易错易混诊断………………………………………………•

1.判断有关蛋白质、核酸叙述的正误

(1)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所有的氨基酸都必须来自食物。

(×)

提示:

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必需氨基酸必须来自食物,但非必需氨基酸不一定来自食物。

(2)蛋白质中的氮主要存在于氨基中。

(×)

提示:

蛋白质中的氮主要存在于肽键中。

(3)氨基酸的脱水缩合过程需要mRNA作为模板,n个氨基酸连接成任何多肽都一定脱去(n-1)个水分子。

(×)

提示:

n个氨基酸形成m条肽链脱去(n-m)个水分子;n个氨基酸形成环状多肽脱去n个水分子。

(4)高温条件下蛋白酶失活是因为高温破坏了氨基酸之间的肽键。

(×)

提示:

高温破坏的是蛋白质的空间结构而不是肽键。

(5)蛋白质肽链的盘曲和折叠被解开时,其特定功能并未发生改变。

(×)

提示:

蛋白质的功能与空间结构有关。

(6)DNA具有多样性的主要原因是碱基排列顺序和空间结构不同。

(×)

提示:

DNA具有多样性的主要原因是碱基排列顺序不同,双链DNA都是双螺旋结构。

(7)RNA具有传递遗传信息、转运和催化等功能。

(√)

(8)只有细胞内的核酸才是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

(×)

提示:

病毒的核酸也是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

(9)分子大小相同、碱基含量相同的核酸分子所携带的遗传信息一定相同。

(×)

提示:

分子大小相同、碱基含量相同,但碱基排列顺序不同的核酸分子所携带的遗传信息不同。

(10)同一个体不同体细胞中核DNA、mRNA和蛋白质都不相同。

(×)

提示:

同一个体不同体细胞中核DNA相同,mRNA和蛋白质不完全相同。

2.判断有关糖类、脂质和无机物叙述的正误

(1)糖类不参与细胞识别和免疫调节。

(×)

提示:

细胞识别主要与细胞表面的糖蛋白有关。

(2)脂质不参与生命活动的调节。

(×)

提示:

有的脂质参与生命活动的调节,如性激素。

(3)质量相同时,脂肪比糖原有氧氧化释放的能量多。

(√)

(4)脂质中只有磷脂参与生物膜的构成。

(×)

提示:

胆固醇是构成动物细胞膜的重要成分。

(5)脂质具有的生物学功能有构成生物膜、调节生理代谢和储存能量。

(√)

(6)蔗糖和乳糖的水解产物都是葡萄糖。

(×)

提示:

蔗糖水解产生葡萄糖和果糖,乳糖水解产生葡萄糖和半乳糖。

(7)细胞内结合水/自由水的比值,种子萌发时比休眠时高。

(×)

提示:

种子萌发时,细胞代谢旺盛,结合水/自由水的比值比休眠时低。

(8)血钙含量过低会导致人体出现抽搐等症状,说明无机盐具有维持机体正常渗透压的作用。

(×)

提示:

血钙含量过低会导致人体出现抽搐等症状,说明无机盐具有维持细胞和生物体正常生命活动的作用。

3.判断下列有关物质检测叙述的正误

(1)在麦芽糖溶液中加入斐林试剂即可生成砖红色沉淀。

(×)

提示:

在麦芽糖溶液中加入斐林试剂后,需要水浴加热才能生成砖红色沉淀。

(2)常温条件下,蛋白质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作用呈现紫色是由于蛋白质中含有肽键。

(√)

(3)鉴定还原糖和蛋白质都需要进行水浴加热。

(×)

提示:

蛋白质鉴定不需进行水浴加热。

(4)用双缩脲试剂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蛋白质,必须在碱性条件下进行。

(√)

(5)组织切片上滴加苏丹Ⅲ染液,显微观察有橘黄色颗粒说明有脂肪。

(√)

(6)鉴定待测样液中的蛋白质时,先加NaOH溶液,振荡后再加CuSO4溶液。

(√)

考点1 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对应学生用书第2页)

■品真题——圈定高考考查范围………………………………………………•

1.(2015·全国卷Ⅰ)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导学号:

92624000】

A.DNA与ATP中所含元素的种类相同

B.一个tRNA分子中只有一个反密码子

C.T2噬菌体的核酸由脱氧核糖核苷酸组成

D.控制细菌性状的基因位于拟核和线粒体中的DNA上

D [ATP脱去两个磷酸基团后是构成RNA的基本单位之一,而RNA与DNA的组成元素相同,由此可看出,ATP与包括DNA在内的核酸的组成元素相同,A项正确;tRNA是由一条RNA链自身折叠形成的三叶草状结构,其下端有能与mRNA上的密码子进行碱基互补配对的三个连续碱基,这三个连续碱基构成了反密码子,B项正确;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DNA,组成DNA的基本单位是四种脱氧核糖核苷酸,C项正确;细菌是原核生物,其细胞内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D项错误。

]

2.(2015·全国卷Ⅰ)人或动物PrP基因编码一种蛋白(PrPc),该蛋白无致病性。

PrPc的空间结构改变后成为PrPsc(朊粒),就具有了致病性。

PrPsc可以诱导更多的PrPc转变为PrPsc,实现朊粒的增殖,可以引起疯牛病。

据此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朊粒侵入机体后可整合到宿主的基因组中

B.朊粒的增殖方式与肺炎双球菌的增殖方式相同

C.蛋白质空间结构的改变可以使其功能发生变化

D.PrPc转变为PrPsc的过程属于遗传信息的翻译过程

C [首先要理解PrPc与PrPsc的关系:

PrPc本身无致病性,但其空间结构改变后,就成为具有致病性的PrPsc。

朊粒是蛋白质,所以不会整合到宿主的基因组中,A项错误;朊粒属于有毒的蛋白质,它是基因表达出的PrPc经诱导后改变相关结构形成的。

肺炎双球菌的增殖方式为二分裂,B项错误;蛋白质的功能取决于其空间结构,蛋白质的空间结构改变会引起其功能发生改变,C项正确;翻译是以mRNA为模板合成蛋白质的过程。

由题意可知,PrPc转变为PrPsc是原有的蛋白质空间结构改变的过程,不属于遗传信息的翻译过程,D项错误。

]

3.(2014·全国卷Ⅱ)关于核酸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核中发生的转录过程有RNA聚合酶的参与

B.植物细胞的线粒体和叶绿体中均可发生DNA的复制

C.双链DNA分子中一条链上的磷酸和核糖是通过氢键连接的

D.用甲基绿和吡罗红染色可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C [细胞核中发生的转录过程是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RNA的过程,需要RNA聚合酶的参与,A项正确;植物细胞中DNA复制的场所包括细胞核(主要)、线粒体和叶绿体,B项正确;DNA中含有的五碳糖是脱氧核糖,且双链DNA分子中一条链上的磷酸和脱氧核糖之间是通过碳原子上的羟基与磷酸基团之间形成的共价键连接的,C项错误;甲基绿和吡罗红两种染色剂对DNA和RNA的亲和力不同,甲基绿使DNA呈现绿色,吡罗红使RNA呈现红色,利用甲基绿、吡罗红混合染色剂对细胞进行染色,可以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D项正确。

]

■释重难—剖解核心知识备考………………………………………………•

1.蛋白质的组成、结构及功能

2.核酸的种类、结构及功能

3.理清核酸与蛋白质间的关系

■预测练——沿着高考方向训练………………………………………………•

考向1 考查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1.(2017·名校冲刺卷)下列有关细胞内遗传物质及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同一生物不同细胞内遗传物质的量都是相同的

B.遗传和变异分别以细胞内基因的传递和变化为基础

C.可以携带遗传信息,也可作为蛋白质合成的直接模板

D.可用吡罗红研究细胞内遗传物质的主要分布区域

B [细胞内的遗传物质为DNA,同一生物不同细胞内遗传物质的量不一定相同,如处于细胞周期中的不同细胞,A错误;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遗传和变异是以基因为单位进行传递或发生变化,B正确;细胞内的DNA可以携带遗传信息,而蛋白质合成的直接模板为mRNA,C错误;细胞内遗传物质是DNA,与DNA相比,吡罗红对RNA有更强的亲和力,不可用吡罗红来研究细胞内DNA的分布,而应该用甲基绿研究细胞内遗传物质(DNA)的主要分布区域,D错误。

]

2.(2017·石景山区期末)下列与核酸相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细胞凋亡的根本原因是DNA的降解

B.细胞分化的原因是核DNA遗传信息的改变

C.细胞癌变前后,其mRNA的种类和数量会有一些变化

D.细胞周期的过程中,mRNA和核DNA的种类通常不变

C [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A错误;细胞分化的原因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核DNA遗传信息不发生改变,B错误;细胞癌变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突变,因此细胞癌变前后,其mRNA的种类和数量会有一些变化,C正确;细胞周期的过程中,核DNA的种类不变,但mRNA的种类会改变,D错误。

]

 (2017·临沂市期中)下列关于核酸的叙述,正确的是(  )

A.mRNA与ATP的组成元素种类相同

B.DNA是人体的主要遗传物质

C.HIV的核酸由脱氧核糖核苷酸组成

D.大肠杆菌的DNA分布在拟核和线粒体中

A [mRNA和ATP的组成元素都为C、H、O、N、P,A项正确;人体的遗传物质是DNA,B项错误;HIV的遗传物质是RNA,RNA由核糖核苷酸组成,C项错误;大肠杆菌为原核生物,没有线粒体,D项错误。

]

[易错警示]

1.关注与“氢键”有关的两个误区

(1)误认为RNA中没有氢键,其实RNA中也有氢键,如tRNA的“三叶草型”结构中的局部也有氢键。

(2)误认为DNA单链中连接两个脱氧核苷酸的是氢键,其实是磷酸二酯键。

2.凡细胞生物,均含两类核酸(DNA和RNA),但只有DNA是其遗传物质。

病毒只有一种核酸(DNA或RNA),这两类核酸分别作为相应病毒的遗传物质。

考向2 考查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

3.(2017·东城区期末)人体内含有多种多样的蛋白质,每种蛋白质(  )

A.都是由20种氨基酸组成的

B.都含有结构式为(—NH—CO—)的肽键

C.都要由细胞核内的DNA控制合成

D.都能调节细胞和生物体的生命活动

B [人体内含有多种多样的蛋白质,每种蛋白质最多由20种氨基酸组成,A错误;蛋白质是由氨基酸在核糖体中通过脱水缩合形成的,该过程会形成肽键,其结构式是—CO—NH—,B正确;人体细胞线粒体中的DNA也能控制蛋白质的合成,C错误;人体内蛋白质类的激素起调节作用,而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如淀粉酶)起催化作用,D错误。

]

4.(2017·湖北模拟)下列有关人体中蛋白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血浆中蛋白质的含量会影响血浆渗透压大小

B.细胞膜上存在着起信息传递作用的蛋白质

C.细胞中蛋白质和脂肪的合成需要供给氮源

D.细胞中蛋白质种类存在着差异的原因是细胞中RNA不同

C [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A正确;细胞膜上存在着起信息传递作用的蛋白质,如糖蛋白,B正确;脂肪的组成元素只有C、H、O,不含氮元素,因此其合成不需要供给氮源,C错误;由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同一个体不同细胞中蛋白质种类存在着差异,即细胞中蛋白质种类存在着差异的原因是细胞中RNA不同,D正确。

]

 (2017·惠州模拟)关于蛋白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凋亡过程中只有蛋白质的分解没有蛋白质的合成

B.某些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

C.高温处理后的蛋白质可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

D.生物膜的功能取决于膜蛋白的种类和数量

A [细胞凋亡是基因控制的,基因表达控制蛋白质的合成,A项错误;一些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B项正确;高温处理只破坏了蛋白质的空间结构,蛋白质中的肽键可与双缩脲试剂产生颜色反应,C项正确;生物膜的功能主要由膜蛋白完成,D项正确。

]

[归纳总结] 各类蛋白质的功能

名称

分布

功能

大多数酶

细胞内外

催化作用

载体蛋白

细胞膜

运输某些物质如离子、氨基酸等

通道蛋白

细胞膜

水、K+、Na+等的运输通道

核孔

核膜

控制细胞核与细胞质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

某些激素(如生长激素、胰岛素)

内环境中

调节生命活动

抗体

内环境中

免疫作用

血红蛋白

红细胞内

主要运输O2和部分CO2

糖蛋白

细胞膜表面

保护、润滑、识别等作用

结构蛋白

细胞膜、肌细胞等

构成细胞和生物体的成分

考向3 考查蛋白质与核酸的关系

5.(2017·绵阳市测试)下列有关蛋白质和DNA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两者都具有多样性和特异性

B.两者在细胞分裂间期均有合成

C.DNA是蛋白质合成的直接模板

D.有些生物仅由蛋白质和DNA构成

C [DNA和蛋白质的结构都具有多样性和特异性,A正确;DNA在间期的S期完成复制,蛋白质在间期的G1和G2期合成,B正确;DNA是蛋白质合成的间接模板,蛋白质合成的直接模板是mRNA,C错误;有些病毒仅由核酸和蛋白质组成,如噬菌体由DNA和蛋白质组成,D正确。

]

6.(2017·山西名校联考)蛋白质和核酸是细胞重要的大分子物质,下列关于真核细胞中蛋白质和核酸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二者主要在细胞核内合成,都能通过核孔出入细胞核

B.二者都是线粒体、内质网和染色体重要的组成成分

C.合成蛋白质需要核酸参与,合成核酸不需要蛋白质参与

D.蛋白质的N元素主要存在于肽键中,核酸的N元素存在于碱基中

D [蛋白质在核糖体上合成,A错误;内质网的成分为磷脂和蛋白质,没有核酸,B错误;合成核酸需要酶参与,该酶的成分为蛋白质,C错误;核酸中N元素存在于碱基中,蛋白质中的N元素主要存在于肽键中,D正确。

]

 (2017·临沂市期末)下列对细胞中蛋白质和核酸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两者均可能催化细胞内的生物化学反应

B.两者均是以碳链为基本骨架构成的多聚体

C.温度过高使蛋白质和DNA均可能发生变性失活

D.都能控制生物的性状,与生物体的表现型密切相关

D [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数酶是RNA,A项正确;蛋白质和核酸都是生物大分子,都是以碳链为基本骨架构成的多聚体,B项正确;高温能使蛋白质和DNA变性,C项正确;核酸能控制生物性状,蛋白质是生物性状的体现者,不是生物性状的控制者,D项错误。

]

[归纳总结]

DNA多样性、蛋白质多样性和生物多样性的关系

说明:

蛋白质结构的多样性可以从氨基酸和蛋白质的空间结构两个层面来解释,答题时要注意看要求从哪个角度进行分析。

分析生物多样性的原因时,要注意看分析的角度,是“直接原因”还是“根本原因”,如果是“直接原因”,就从蛋白质的角度进行分析,如果是“根本原因”,则要从遗传物质或DNA的角度进行分析。

考点2 糖类、脂质和无机物(对应学生用书第3页)

■品真题——圈定高考考查范围………………………………………………•

(2013·全国卷Ⅰ)某油料植物的种子中脂肪含量为种子干重的70%。

为探究该植物种子萌发过程中干重及脂肪含量的变化,某研究小组将种子置于温度、水分(蒸馏水)、通气等条件适宜的黑暗环境中培养,定期检测萌发种子(含幼苗)的脂肪含量和干重。

结果表明:

脂肪含量逐渐减少,到第11d时减少了90%,干重变化如下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观察胚乳中的脂肪,常用________染液对种子胚乳切片染色,然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可见___________色的脂肪颗粒。

(2)实验过程中,导致萌发种子干重增加的主要元素是____(填“C”“N”或“O”)。

(3)实验第11d后,如果要使萌发种子(含幼苗)的干重增加,必须提供的条件是________和________。

【解析】 根据题干信息,分析题图中种子干重的变化情况,联系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脂肪实验和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等相关知识进行解答。

(1)根据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脂肪实验可知,用苏丹Ⅲ(或苏丹Ⅳ)染液可以将细胞中的脂肪颗粒染成橘黄色(或红色)。

(2)由题图可知,种子萌发过程中,干重先增加,这是由于萌发过程中脂肪转化为糖类,二者相比较,O元素的含量增加。

(3)第11d时,种子已萌发成幼苗。

如果要使萌发的种子干重增加,需要使萌发的种子(含幼苗)进行光合作用。

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有光照、水、CO2浓度、所需的矿质元素离子等,依据题意,必须要提供的条件是光照和所需的矿质元素离子。

【答案】 

(1)苏丹Ⅲ(或苏丹Ⅳ) 橘黄(或红) 

(2)O

(3)光照 所需的矿质元素离子

■释重难—剖解核心知识备考………………………………………………•

1.准确记忆糖类的种类、分布及功能

2.理清脂质的组成元素、种类及功能

3.归纳细胞中的水

4.归纳无机盐的存在形式及功能

■预测练——沿着高考方向训练………………………………………………•

考向1 考查糖类、脂质的种类及功能

1.(2017·成都市二模)下列关于葡萄糖和脂肪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脂肪中氧的含量远远低于葡萄糖

B.都能够为细胞合成ATP提供能量

C.都能进入线粒体中参与有氧呼吸

D.两者在人体细胞内可以相互转化

C [相同质量的脂肪与糖类相比,脂肪中氧的含量远远低于葡萄糖,而C、H的比例要高于葡萄糖,A正确;葡萄糖和脂肪都是能源物质,因此都能够为细胞合成ATP提供能量,B正确;葡萄糖不能进入线粒体,C错误;两者在人体细胞内可以相互转化,即血糖(血浆中的葡萄糖)可以转化为脂肪,脂肪也能转化为血糖,D正确。

]

 (2017·汕头市一模)磷脂是细胞的一种重要化合物,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磷脂在滑面内质网中合成

B.磷脂是生物膜的主要成分之一

C.原核细胞能合成磷脂

D.所有细胞器都含有磷脂

D [磷脂属于脂质,合成场所是滑面内质网,A正确;磷脂是构成包括细胞膜在内的膜物质的重要成分,B正确;磷脂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物质,所有细胞都有细胞膜,因此原核细胞能合成磷脂,C正确;中心体和核糖体属于无膜的细胞器,不含磷脂,D错误。

]

考向2 考查水、无机盐的存在形式及功能

2.(2017·东北三校模拟)有关生物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叙述,正确的是(  )

【导学号:

92624001】

A.镁是所有光合色素的组成成分

B.植物蒸腾作用失去的水是自由水

C.秋冬季节,植物体内结合水与自由水比例下降

D.骨骼和牙齿中的钙主要以离子形式存在

B [镁是叶绿素的组成成分,类胡萝卜素中不含镁,A错误;自由水能够自由流动,植物蒸腾作用失去的水是自由水,B正确;结合水与植物的抗逆性有关,因此秋冬季节,植物体内结合水与自由水比例上升,C错误;骨骼和牙齿中的钙主要以化合物形式存在,D错误。

]

 (2017·武汉调研)下列有关无机盐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动物细胞内的无机盐大多数以离子形式存在

B.植物叶肉细胞内Mg可分布在类囊体的薄膜上

C.血浆中的无机盐浓度会影响抗利尿激素的分泌

D.用含15NH4Cl的培养液培养大肠杆菌不能标记DNA

D [细胞内的无机盐大多数以离子形式存在,A正确;植物叶肉细胞内Mg是合成叶绿素的原料,故可分布在类囊体的薄膜上,B正确;血浆中的无机盐浓度会影响渗透压,进而影响抗利尿激素的分泌,C正确;由于DNA中含有N元素,故用含15NH4Cl的培养液培养大肠杆菌能标记DNA,D错误。

]

考点3 生物材料中的有机物检测(对应学生用书第4页)

■品真题——圈定高考考查范围………………………………………………•

1.(2017·全国卷Ⅰ)下列关于细胞结构与成分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膜的完整性可用台盼蓝染色法进行检测

B.检测氨基酸的含量可用双缩脲试剂进行显色

C.若要观察处于细胞分裂中期的染色体可用醋酸洋红液染色

D.斐林试剂是含有Cu2+的碱性溶液,可被葡萄糖还原成砖红色

B [考查有机物检测实验的颜色反应。

台盼蓝是细胞活性染料,常用于检测细胞膜的完整性与细胞的存活率,是组织和细胞培养中最常用的细胞活性鉴定染色剂,A正确;双缩脲试剂的作用原理是Cu2+在碱性条件下与肽键发生反应生成紫色络合物,因为氨基酸中没有肽键,故不会与双缩脲试剂发生反应,也就不能用双缩脲试剂检测氨基酸的含量,B错误;染色体可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常用的碱性染料为龙胆紫溶液或醋酸洋红液,C正确;斐林试剂的甲液是质量浓度为0.1g/mL的NaOH溶液,乙液是质量浓度为0.05g/mL的CuSO4溶液,应现配现用,可溶性还原糖中含有的醛基或酮基具有弱还原性,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可与氢氧化铜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把Cu2+还原成砖红色的Cu2O(氧化亚铜)沉淀,D正确。

]

2.(2011·新课标全国卷)下表中根据实验目的,所选用的试剂与预期的实验结果正确的是(  )

实验目的

试剂

预期的实验结果

A

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

醋酸洋红

染色体被染成紫红色

B

检测组织中的脂肪

双缩脲试剂

脂肪颗粒被染成红色

C

检测植物组织中的葡萄糖

甲基绿

葡萄糖与甲基绿作用,生成绿色沉淀

D

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斐林试剂、吡罗红

斐林试剂将DNA染成绿色,吡罗红将RNA染成红色

A [在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中,用碱性染料如龙胆紫染液或醋酸洋红进行染色,使核中染色体着色,醋酸洋红将染色体染成紫红色;检测脂肪的试剂为苏丹Ⅲ染液或苏丹Ⅳ染液,双缩脲试剂是用于检测蛋白质的;植物组织中的葡萄糖属于还原糖,可用斐林试剂进行检测,而甲基绿可用于鉴定DNA,可使DNA染成绿色。

]

■释重难—剖解核心知识备考………………………………………………•

1.熟记三类有机物检测的原理

(1)蛋白质+双缩脲试剂→紫色。

(2)脂肪+苏丹Ⅲ染液→橘黄色;

脂肪+苏丹Ⅳ染液→红色。

(3)还原糖+斐林试剂

砖红色沉淀。

2.牢记实验材料选择的2条依据

(1)实验材料要满足实验需要,能够进行实验研究的生命活动过程或富含实验需要的物质。

(2)染色(颜色)观察时应选择浅色或无色的生物材料,否则生物材料的颜色会掩盖实验结果的颜色反应。

3.区分双缩脲试剂与斐林试剂的4点不同

比较项目

双缩脲试剂

斐林试剂

CuSO4浓度

0.01g/mL

0.05g/mL

使用方法

先加A液,再加B液

甲液和乙液等量混合均匀后方可使用,且现配现用

反应条件

不需加热

需水浴加热

颜色反应

紫色

砖红色

■预测练——沿着高考方向训练………………………………………………•

考向1 考查实验原理和操作

1.(2017·成都市一模)双缩脲试剂(A液:

0.1g/mL的NaOH溶液,B液:

0.01g/mL的CuSO4溶液)可以用来检测生物组织中是否存在蛋白质。

下列操作步骤正确的是(  )

A.待测组织样液→加入B液1mL→注入A液4滴→观察颜色变化

B.待测组织样液→加入A液1mL→注入B液4滴→观察颜色变化

C.待测组织样液→加入A液和B液的混合液1mL→水浴加热→观察颜色变化

D.待测组织样液→加入A液1mL→注入B液4滴→水浴加热→观察颜色变化

B [双缩脲试剂由A液(质量浓度为0.1g/mL氢氧化钠溶液)和B液(质量浓度为0.01g/mL硫酸铜溶液)组成,用于鉴定蛋白质,使用时要先向待测组织样液中加A液1mL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理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