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讲座.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771939 上传时间:2023-01-26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40.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理健康讲座.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心理健康讲座.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心理健康讲座.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心理健康讲座.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心理健康讲座.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心理健康讲座.docx

《心理健康讲座.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理健康讲座.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心理健康讲座.docx

心理健康讲座

心理健康与心理咨询

一说到心理咨询,很多人就会联想到“心理不正常、变态”这些词,甚至有人会把它同“精神病”等同起来。

其实,这些都是对心理咨询的误解。

要想澄清这些误解,我们首先需要对心理健康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我们知道,健康,不仅仅是指身体上没有疾病,正如世界卫生组织(WHO)所指出的那样,健康是一种生理、心理与社会适应都臻于完满的状态。

而关于心理健康的标准,不同的学者提出了不同的见解。

在此,我只给同学们解读一下我国心理学教授王登峰、张伯源提出的心理健康标准,同学们可以进行自我比对:

1.了解自我、悦纳自我;自我认知是主体的我对客体的我的认知和评价。

简单地说,就是弄明白“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良好的自我认知是对自己的能力、性格、优缺点都能作出恰如其分的、全面客观的评价。

即不妄自菲薄,也不妄自尊大。

与此同时,能够体验到自己存在的价值,并悦纳自己。

在充分认识并对自己满意的基础上,有切合自身实际的生活目标和理想,努力发展自身潜能。

做到自尊、自强、自制、自爱适度,正视现实,积极进取。

2.接受他人,善与人处;心理健康的人乐于与人交往,能充分认识到人与交往的重要作用,同时也能为他人和集体所理解、所接受。

采取恰当的方式与他人沟通和交往,人际关系协调和谐;在生活的集体中能融为一体,既能与挚友相聚时共享欢乐,也能在独处沉思时无孤独感;在与人相处时,积极的态度(如同情、友善、信任、尊敬等)总是多于消极的态度(如猜疑、嫉妒、畏惧、敌视等),因而在社会生活中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和较充足的安全感。

3.正视现实,接受现实;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性,能够适应生活环境的变化,面对现实并接受现实。

同时以积极主动的态度迎接挑战,妥善处理自身与客观现实之间的关系,或者调整自身适应环境,或者努力改造现实环境适应个体需要,从而使自己始终处于有利的环境当中。

既有高于现实的理想,又不会沉湎于不切实际的幻想与奢望;对自己的力量有充分的信心,对生活、学习和工作中的各种困难和挑战都能妥善处理。

4.热爱生活,乐于工作;心理健康的人能珍惜和热爱生活,积极投身于生活,并在生活中尽情享受人生的乐趣,而不会认为生活是重负;他们在工作中尽可能地发挥自己的个性和聪明才智,并从工作成果中获得满足和激励,把工作看作是乐趣而不是负担;他们能把工作中积累的各种有用的信息、知识和技能存储起来,随时提取使用,以解决可能遇到的新问题,使自己的工作行为更有效。

5.能协调与控制情绪,心境良好;情绪健康的主要标志是情绪稳定和心情愉快。

大部分时间都处于愉快、乐观、开朗、满意等积极的情绪状态之中,当然也会有悲伤、忧虑、愤怒等消极情绪体验,但并不会沉溺于此;能适度地表达和控制自己的情绪,既能克制约束,又能适度宣泄,不过分压抑,情绪反应与环境相适应。

总体说来,情绪健康的人总是乐观开朗,充满热情,富有朝气,满怀自信,对生活充满希望。

6.人格完整和谐;心理健康的人,他的需要、动机、兴趣、爱好、理想、信念、世界观等个性心理倾向和性格、气质和能力等个性心理特征应是结构完整、稳定和谐、发展均均衡的。

从外在表现来看,这个人的所想、所说、所做应是协调一致的。

他们思考问题的方式是适中和合理的,待人接物能采取恰当灵活的态度,对外界刺激不会有偏颇的情绪和行为反应;他们能够与社会的步调合拍,也能和集体融为一体。

7.智力正常,智商在80分以上;(略)

8.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

(略)

请同学们将这八条标准同自身状况进行比对,哪位同学觉得我完全符合这几条,我是一个心理绝对健康的人,请举手。

事实上,正所谓“人无完人”,能完全符合这个标准的人是少之又少的。

我国学者张小乔提出了一个灰色区的概念。

如图:

如果我们把人的精神正常比做白色,把精神不正常比做黑色,这两种情况在人群中的比例都是比较少的。

在白色与黑色之间,有一个颜色由浅到深连续变化的巨大的缓冲区——灰色区域,实际上,我们大部分人都散落在这一区域里。

它又可以进一步划分为浅灰色与深灰色两个区域。

浅灰色区域包括那些由于学习工作压力、情感纠纷、家庭变故、丧失亲人、人际关系、意外事件等生活矛盾带来的心理失衡、精神压抑的情况,这些问题是我们每一个人在一生中都不可避免的,属于一般性心理问题。

深灰色区域则是指比较严重的心理障碍患者的,如强迫、焦虑、恐惧、抑郁等神经症、人格障碍等。

这些区域有所区别,但又没有明显的界限,这反映了人的精神状态是一个连续变化的过程。

针对不同的群体,我们有不同的服务方式。

白色区域为完全健康之人,他们有很好的自我调适能力,无须服务;浅灰色区域则是心理咨询服务的主要对象;深灰色区域从严格意义来讲,应当由心理医生进行心理治疗和干预,但我国的心理咨询工作起步较晚,对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还没有严格区分,实际上都是由心理咨询人员在承担这方面的工作;而黑色区域的精神病患者则要由精神医院的精神科医生实施治疗,它就不是心理咨询的工作范围了。

综上所述,心理咨询的对象实际上包括了这样几类人:

一是浅灰色群体,即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遇到各种心理压力,引起矛盾冲突而产生适应及情绪障碍者。

它可以发生于任何一个年龄段,任何一个群体。

这是心理咨询中最主要、最多见的对象。

大学的心理咨询对象也主要集中在这个范围。

通常同学们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环境适应、学业压力、人际交往、情绪调节、情感冲突、就业选择等问题都是心理咨询的范围。

甚至可能并不需要有什么特定的事情,只是在你烦躁的时候、在你感觉到无助的时候、在你兴奋过度的时候、在你痛苦欲绝的时候,甚至在你还来不及察觉自己的问题的时候,你都可以在心理咨询师那里有所收获。

二是各种深灰色群体,包括各种神经症、人格障碍和性心理障碍患者,它们在心理咨询中虽然不是最多的,但人数也不少。

由于这些问题相对比较严重,对求助者的困扰较大,因此,咨询的时间会比较长。

三是精神病康复期的患者。

由于精神病患者在发病期间,对自己的病情缺乏自知力,不能对自己的问题进行理性的思考和分析,也难以理解咨询人员的引导与帮助,所以对精神病患者的咨询只能在其康复期进行。

因此,如果相对于精神病患者而言,心理咨询的对象都是“正常人”。

实际上,每一个咨询师在初次接等来访者时,都首先要依据“病与非病三原则”(主客观相一致,知情意相统一,个性稳定)对来访者的精神状态做出初步判断,如果疑似精神病,就会介绍他去专门的精神专科就诊。

那么,什么是心理咨询呢?

对此,国内外许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给出了不同的定义。

如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

心理咨询是一个过程,其咨询员与来访者的关系能给予后者一种安全感,使他可以从容地开放自己,甚至可以正视自己过去曾否定的经验,然后把那些经验融合于已经转变的自己,作出统合。

而香港学者林孟平对心理咨询的定义是:

咨询是一个过程,在这过程中,一位受过专业训练的辅导员,与当事人建立一种具有治疗功能的关系,协助对方认识自己、接纳自己,进而欣赏自己,克服成长中的障碍,充分发挥个人的潜能,使人生有丰富的发展。

也许是心理咨询的内涵太丰富了,“没有哪一种定义得到专业工作者的公认,也没有哪一种定义能简明、明了地反映心理咨询与治疗工作的丰富内涵”。

我们在这里尝试着综合各位学者的观点,对心理咨询作一个简单的概括,大致是这样的:

心理咨询是心理咨询专业人员运用心理学原理的技术来帮助来访者自助的过程。

详细说来,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心理咨询。

1、咨询是一种人际交往。

任何心理咨询都是建立在咨询师与来访者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基础上。

一方面,来访者开放、真诚的态度尤为重要,我们只有充分地信赖咨询师,才会向他敞开心扉,毫无保留地倾述自己内心的烦恼和困惑。

而只有这样,咨询师才能在你的倾述中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为你提供有效地帮助和指导。

另一方面,咨询师也要给来访者以充分的理解、关注和支持。

首先,咨询师会认真地倾听你的述说,容许你宣泄自己的情绪,哭也好,笑也好,咨询师都能够理解你、关心你、抚慰你。

在咨询师面前,你可以是最真实的,最放松的。

其次,咨询师会坚持价值中立的原则。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体系,比如说我认为爱情就应该是忠贞不二、始终不渝、白头偕老的,而你认为只要两情相悦,只管朝朝暮暮,不问天长地久。

当我们的价值观发生冲突时怎么办?

这时候,咨询师要暂时把自己的观点放在一边,要努力去了解来访者的态度、观点,并给予接纳和理解。

咨询师不能以自己的价值观对你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作出评判,不能把自己的价值观强加给来访者。

那是不是说无论来访者做什么,咨询师都会纵容呢?

也并不是这样,咨询师可以通过分析、比较,引导来访者自己去判断是与否,最终作出自己的选择。

正是这种理解、尊重、相互信赖的关系,使得咨询师能够全面地了解来访者,深入地剖析来访者内心深处的需求和渴望,从而帮助来访者重新认识和调适自己,获得自我发展和自我成长。

但咨询师与来访者的关系又不同于一般的人际关系,它仅仅局限于特定的咨询时间和咨询地点。

许多来访者不希望别人知道自己去咨询的事情,不希望将自己与咨询师的关系公开化。

所以,咨询师不会在咨询室以外的地方主动与来访者接触,更不会对来访者嘘寒问暖,讨论咨询过的问题。

也就是说,在咨询时间、咨询室里,我们是坦诚相待的,出了咨询室,别怪我不认识你。

我不认识你,正是在保护你的隐私,在为你保守秘密。

另外,咨询师与来访者之间的关系也超越了一般人际关系中具有的利害冲突,它与任何现实生活中的关系如师生、亲戚、朋友都没有瓜葛。

正是单纯的关系,咨询师才能站在客观的立场上为来访者提供有效的帮助。

2、咨询的本质是“助人自助”。

所谓“助人自助”,是指心理咨询师运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引导来访者依靠自己的力量调整自我认知、获得自我成长。

如从不能自强自立到能够自强自立,从不能正确对待自己和他人到学会正确对待自己的他人、从不善于交往到学会怎样与他人和睦相处,以至于最终在生活的各个领域实现最大的潜能。

在咨询过程中,咨询师不是教你怎样去做,而是让你学会怎样去做;不是替你作出决定,而是引导你自己做出选择。

举例:

双学士,咨询师不会替你作出选择,咨询师要做的是帮你梳理内心的矛盾冲突,探讨产生矛盾冲突的真正原因。

如内心真正的动机是什么(就业、全面发展、从众、讨男女或女友的欢心)?

顾虑的又是什么?

这些顾虑是不是你能克服和战胜的?

在这个过程中,咨询师所做的只不过是帮助你更好地认识自己,不但认识自己外在的优点、缺点,更深刻地认识自己内心真正的需要,唤醒潜藏在内心深处不为人知的愿望,挖掘自己内在的潜能,激发自己隐藏的力量,从而实现自我成长,自我超越。

最终做出决定并采取行动的只能是你自己,不是咨询师。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心理咨询师帮助来访者解决的是心理方面的问题,不是现实问题。

如考试前学生会因为紧张、压力大前来咨询,要求心理咨询师帮他向教务处申请缓考,这不是心理咨询的范围,咨询师能帮助你的是如何减轻压力,积极地面对考试。

3、心理咨询是在心理学有关理论指导下进行的。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也可以互相帮助,通过谈心交流来缓解别人的紧张情绪,缓解别人的伤感,但这不是心理咨询。

心理咨询必须以心理学的理论为基础,以心理学的方法和技术为手段,达到帮助来访者解除心理困扰、促进心理健康成长的目的。

心理咨询和治疗的理论多种多样,影响力比较大,应用比较普遍的有弗洛伊德开创的精神分析学派;以斯金纳、班杜拉等人为代表的行为治疗理论;亚伯.艾利斯创立的理性情绪行为疗法;卡尔.罗杰斯倡导的个人中心疗法;以及由威廉。

格拉斯创立的现实疗法等。

不同的咨询师在进行咨询和治疗时可能会有所偏好,但更多的咨询师认为,良好的咨询效果是多种咨询方法有针对性地选择、综合运用的结果。

(1)精神分析

精神分析学认为人们一些病态的行为是被本我与自我、超我矛盾冲突的表现,往往来源于不为人所知、受到压抑的无意识,分析病人深藏于内心深处的无意识动机,也就找到了心理疾病的根源。

将这些无意识挖掘出来,使当事人对其产生意识层次的领悟,使无意识的心理过程转变为意识的,真正了解到症状的真实意义,症状便可自行消失。

(2)行为主义心理学行为主义心理学将自己的研究建立在实验的基础上,通过实验发现,人的大多数行为,包括心理疾病在内的行为都是后天习得的,也就可以通过后天的训练作出改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系统脱敏、模仿学习、强化、角色扮演等行为治疗的方法。

适用于强迫症、焦虑症、恐惧症等。

(3)理性情绪行为疗法。

强调认知、情绪、行为三者有明显交互作用和因果关系,认为人的不良情绪和行为往往是由于个人的非理性信念及对事物非理性的认识评价引起的,因此,改变自己的对事物的认知和评价,克服非理性的、不现实的信念,是摆脱不情绪的重要途径。

(4)个人中心疗法。

个人中心疗法否认了精神分析学派对人悲观消极的看法,强调人的价值和尊严,认为每个人都有发展自己的潜能,心理治疗的任务就是要开发人的这种潜能,给来访者以充分的关怀、支持和尊重,鼓励引导来访者通过努力实现自我成长。

心理咨询必须由经过专业训练的咨询员利用其专业技能来实施。

他们必须在专业、道德伦理方面经过的训练和考核,取得合格的咨询员资格的地位,以此为心理咨询的服务质量提供保障,这也是对来访者负责的具体体现。

中国由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于2001年8月颁布了《心理咨询师国家职业标准》,从事心理咨询的专业人员分为心理咨询员(三级)、心理咨询师(二级)、高级心理咨询师(一级)三个等级。

一般说来,具有心理学、教育学、医学学历和专业背景的人,或其他专业的人经过正规培训达到规定标准学时数并通过资格考试可以从事这一行业。

我校的师资状况。

三、心理咨询原则

1、来访者自愿原则。

所谓来访者自愿原则是指每一次咨询都是以来访者愿意使自己有所改变为前提的,咨询员不能以任何形式强迫来访者接受或维持心理咨询。

有人将这一原则称为“来者不拒,去者不追”,或“咨询员不主动”。

这是因为,咨询的目的是“助人自助”,只有来访者意识到自己的困惑或问题,有自我改变的意愿和动机,主动地寻求咨询师的帮助,咨询才会达到预期的效果。

另一方面,来访者自愿,也是建立咨询师与来访者良好人际关系的前提。

来访者自愿原则,在整个咨询过程中都应得发实现,也就是说,不仅在是否开始咨询要尊重来访者意愿,在来访者选择哪一个咨询师、是否要中止或继续咨询等方面都应受到尊重。

在大学生中,可能会有替代自己的朋友前来咨询的情况,对此,咨询师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有的替代者本身就是问题的一部分,有的替代者虽然本身没有问题,但需要在如何适应和帮助潜在当事人方面获得帮助,这两种情况都使得替代者成为当事人。

还有的替代者不属于以上两种情况,这时咨询员会告诉替代者,要想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还需真正的当事人出面。

或者从咨询师提供一些指导和建议,介绍一些书籍。

有的来访者是迫于他人的要求前来咨询的。

对此,我们也不能简单地因为来访者不是自愿而简单的拒绝。

国为这时来访者的心理是矛盾的,一方面,他对咨询有所疑虑,有一定的抵触心理:

另一方面,他毕竟还是来了,说明也有试试看的想法。

对此,我们首先要做的期工作是调动他的求助动机,打破他的自我封闭倾向和被动、抵制的心态。

2、保密原则

保密原则是指未经来访者同意,咨询员不能以任何方式向任何人或机构透露来访者的任何咨询信息。

为咨询者保密,不仅是咨询这一行业的职业道德要求,也是一项法律义务。

我国宪法明确规定,公民的隐私权受法律保护。

来访者向咨询人员谈论的个人情况属于隐私范围,咨询员泄露来访者私人秘密,是要承担法律责任的。

同时,保密原则也是心理咨询这一行业赖以存在的生命线。

咨询师只有做到为来访者保密,来访者才能消除疑虑,敞开心扉,从而真正的解决困扰。

心理咨询的保密范围,包括为来访者的谈话内容保守秘密,不公开来访者的姓名,拒绝关于来访者情况的调查以及尊重来访者的合理要求等。

咨询项工作要求咨询师登记来访者的基本信息,做好咨询记录,所有的这些都是作为保密档案妥善存放的,任何人不得调阅。

需要声明的是,保密原则在以下两种情况下是可以例外的,一是不明显自杀意图的,应与有关人士联系,尽可能加以挽救;二是存在伤害性人格障碍或精神病患者,为免于别人受到伤害,也应作好一些预防工作。

即使是这两种情况,咨询师也要尽量控制知情者的范围。

四、心理咨询的一般过程

心理咨询无论时间长短,一般都包括这样几个阶段

1、收集信息和心理诊断。

通常,对于初次来访的同学,咨询师会首先了解来访者的基本情况和基本问题,基本情况如年龄、家庭、生活经历等,这些有助于分析来访者的心理问题及产生的社会背景。

基本问题凶手当前被什么问题所困扰、问题的严重程度、持续时间、问题产生的原因等。

这一阶段主要由来访者表述,而咨询师的任务是认真地倾听。

在倾听过程中,咨询师偶尔会有提问,以便引导来访者谈话的方向,将问题更加清晰,明朗化。

咨询师倾听的同时也在观察、思考,分析来访者产生问题的原因,对来访者心理问题的类型、程度作出诊断。

为了更好地对来访者心理的问题作出诊断,明确问题的性质和程度,咨询师有时会要求来访者一些心理测试。

这些测试不同于我们在杂志、网络上看到的那些心理测试,心理咨询所选用的量表都是经过严密的科学论证和应用检验的,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

对这些量表的解释也是一个专业化的,科学严谨的过程。

同样,心理测试的结果作为来访者的基本资料,也是要保密的。

2、信息反馈阶段。

在以上收集和诊断的基础上,咨询师会将自己的了解和判断反馈给来访者,使来访者对自己的问题有一个明确的认识。

3、确立咨询目标和咨询方案。

在双方就咨询意向达成一致后,咨询师会与来访者共同确立一个具体的咨询目标,如改变不良情绪,缓解焦虑,改变错误认知等具体问题的解决。

并制定实现目标的进程,如需要进行几次咨询,每次咨询的时间、主要任务、达到目标等。

4、帮助和改变阶段。

在这一阶段,咨询师开始运用心理学的方法和技术来帮助来访者消解心理问题。

深入地分析自己的问题,寻找问题产生的根源,帮助来访者改变错误认知,提出情绪调节,行为改变的建议,教给来访者具体调整的方法。

在这一过程中,咨询师可能会给来访者布置一些作业,要求来访者进行自我反思、自我调节。

5、结束阶段。

经过前几个阶段,咨询已进入尾声。

在结束之前,咨询师要同来访者一起对咨询情况作一个小结,回顾咨询要点,检查目标的实现情况,进一步巩固咨询所取得的成绩。

来访者也要谈一谈自已的感受,在咨询过程中的收获、领悟,考虑下一步的行动计划等。

咨询结束后,根据来访者的情况,咨询师有时还会需要对咨询结果进行跟踪反馈。

心理咨询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对于简单的问题,可能一次咨询就包含了全部过程。

而有的问题则需要持续几次,时间可能从一个月到几年不等。

同样,人的个性心理的调整也不是一蹴而就的,要经历一个反复调整,逐步适应的过程。

目前能为同学提供QQ咨询、信件咨询、直接咨询。

直接咨询最好,需预约。

电话、QQ、邮箱。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心理问题都必须通过心理咨询来解决。

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自我调节的方式来解决烦恼和困惑,下面教给同学们一些自我心理调节的方法:

1、宣泄。

当人们产生愤怒、恐惧、悲伤等情绪时,宣泄可以减轻压力,释放不良情绪。

如有人受到惊吓时会尖叫,悲伤时会哭泣,愤怒时会大喊大叫,这都是一种宣泄,只要与情境事件相适应,都是正常的情绪反应。

相反,将不良情绪郁结于心,反到容易导致心理问题,甚至躯体症状。

如过度自我压抑,愤懑、忧郁会导致溃疡病,谨小慎微,刻板保守的人易患结肠炎

(1)倾诉。

是一种宣泄方式,也是一种自我反思的方式。

倾诉的对象可以是亲人、朋友,也可以通过写日记来对自己倾诉。

有利于理清自己的问题,倾诉时,需要你把问题重新梳理一下,在这个过程里,我们也对自己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进行着自我反思,在尝试着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有的时候往往是说完了,你自己就知道该怎么办了。

(2)运动。

运动可以释放体内能量,养成运动折习惯有利于形成积极乐观的性格。

运动也是治疗抑郁的有效方法。

2、学会放松。

深呼吸,听音乐、散步。

3、转移注意力。

暂时搁置烦恼,用别的事情来取代它,适当的时候再做解决。

最后,我要向同学们说的是,当你去做心理咨询的时候,说明你已经准备做出改变,你的思想意识已经在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了,这个行为本身就是一种自我完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计算机软件及应用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