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指导发展中医药产业的调研完整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769966 上传时间:2023-01-26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4.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科学发展指导发展中医药产业的调研完整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科学发展指导发展中医药产业的调研完整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科学发展指导发展中医药产业的调研完整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科学发展指导发展中医药产业的调研完整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科学发展指导发展中医药产业的调研完整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科学发展指导发展中医药产业的调研完整版.docx

《科学发展指导发展中医药产业的调研完整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科学发展指导发展中医药产业的调研完整版.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科学发展指导发展中医药产业的调研完整版.docx

科学发展指导发展中医药产业的调研完整版

科学发展指导发展中医药产业的调研

科学发展指导发展中医药产业的调研

为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区委深入开展了“我为科学发展献一策”的活动,为此,笔者经过一个月的深入调查研究,广泛走访,认真收集,现提出以下设想与建议。

一、由来

四川省因为独具的地理、地质、气候、物产优势而号称“天府之国”,自古以来就是中草药的主要产地,素有“中医之乡、中药之库”的美誉,据资料统计,全川中药资源有5000多种,其中植物药4600多种,动物药320种,矿物药130余种,约占全国中草药的75%。

其中著名的原产地中药材和主产药材就达30多种,如川芎、麦冬、黄连、川贝母、冬虫夏草等。

“川药”在中医中是不可替代的金字招牌,为医家和患者推崇备至。

故我区应当传承历史优势,对接现代科技,顺应生态文明,将中药产业作为我区农业发展的重要抓手,实现农业的换代升级。

二、区情

高坪区素以“鱼米之乡、柑桔之乡、蚕桑之乡”闻名,土壤以冲积土、紫色土、黄色土为主,土层厚、土质肥沃。

属亚热湿润季风性气候,年平均气温1

7.5℃,年均降水93

5.9毫米,无霜期达330天以上,森林覆盖率为26%。

嘉陵江流经区内76公里,区内河流密布,水网发达,水资源极为丰富,拥有中型水库一座,小型水库32座,提灌站85处,全区农田的自流灌溉和提灌面积占稻田面积的8

5.8%以上。

区内原生的木本植物达60余种,草本植物达150种以上,其中可入药的原生植物种类就有50余种。

三、设想

1、总体设计:

以生态农业为载体,以发展木本、草本药材为主体,结合林业、水保、扶贫、农业综合开发等项目,建设区域性的特色品种基地,以嘉陵江沿岸乡镇为主,建设中药材“绿色走廓”,逐步将高坪建设成为四川中药材的生产基地,并争取半夏、大黄等成为全国的主产地之一。

2、主攻品种:

木本药材以杜仲、桔皮、枳实、枇杷叶、花椒为主,草本药材以半夏、苡仁、麦冬、丹参、菊花、黄连为主。

3、加工流通:

通过招商引资,创办以加工中草药半成品、成品的企业,采用“农户+基地+公司”的模式,确保产品的销路与加工,并与成都中医大学建立联系,争取他们的技术支持和指导,联合开发柑桔、蚕桑的副产品,提升产值。

4、基地布局:

以凌云山为中心,建设千亩杜仲基地;以永安、石圭为中心,建设万亩桔皮、枳实基地;以大山坡农业生态园为中心,建设千亩枇杷叶、花椒基地;以东观、长乐为中心,建设千亩半夏、麦冬基地等。

四、建议

目前,我区中药产业尚处于原生状态,农民的产业观念尚未形成,栽培技术、种子种苗、销售渠道均较为缺乏,因此,笔者建议:

公务员之家

1、区政府成立专门的产业推进机构,主抓此事。

负责全区中药产业的规划、指导、督促及目标考核,每年将此项工作列入乡镇经济目标单独考评。

2、形成“一乡一品”。

以乡镇为单位,根据本地的土壤、地质条件,确定一项主导品种,不断扩大种植面积和提高种植科技含量,申报无公害、绿色原产地称号,逐步形成地域优势和传统优势,进而形成“一乡一品”。

3、培训技术骨干。

每年组织乡镇和重点村选派人员参加中药材种植、开发、经营、管理的业务培训,参加专家的辅导和现场操作示范,从而保证每村均有技术骨干负责管理及教会农民科学种植。

4、加大资金投入。

特别是项目的启动阶段,需财政安排专门资金扶助产业发展,例如技术培训、外出参观、种子种苗等,起步初期需资金扶助。

5、与省内外中医研究所及大专院校建立合作关系。

成立中药材及相关片、饮、剂深度开发研究中心,争取成为国家、省级中药品种的实验基地,从而推动大面积种植。

 

附送:

科学发展指导城乡基层党建心得

科学发展指导城乡基层党建心得

新右旗现有基层党委(党工委)13个,党总支6个,党支部165个,现有党员2,664名,其中牧民党员827名,占全体党员的31%。

近年来,全旗上下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牢固树立“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工作理念,通过强力抓基层党建工作成效,有力地推动了全旗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201X年和201X年连续两年晋级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提升速度最快“百强”旗市,201X年和201X年连续两年入围“中国西部百强县”,201X年预计地区生产总值完成3

6.5亿元;财政总收入完成1

56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2

6.2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8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牧民人均纯收入双双增长18%,达到13,328元和8,236元,经济总量步入呼伦贝尔市“第一方阵”,人均GDP和人均财政收入进入自治区101个旗市区前列,总体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实现了从落后传统牧业旗向现代工业强旗转变的重大历史性跨越!

党的十七大以来,新右旗按照“构建城乡统筹的基层党建新格局”的精神,结合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在现有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完善基层党的建设,进一步提升了牧区党建工作整体水平,在贯彻执行“发展经济抓党建,抓好党建促经济”和充分发挥牧区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方面积累了宝贵的经验、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创新模式、彰显特色,不断促进牧区党建工作实现新提升

新右旗牧区党建工作通过思维创新、组织创新和制度创新,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完善了“三建”、“四构”、“五创”、“六联”的“3456”牧区党建实践模式,这些符合牧区实际的做法,为促进全旗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

“三建”,即强化基层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组织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

一是着力提高基层领导班子的理论思维水平和科学决策能力,不断强化基层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

印发了《基层党员领导干部读经典系列图书目录》,在旗党务网、政务网开辟干部教育培训专栏,增强了干部在职学习的灵活性。

在《组工通讯》中开辟了“一把手谈干部监督”专栏,切实推动了班子和领导干部自身思想政治建设。

二是认真研究牧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特点和规律,不断强化基层党组织建设。

创新实施了“三包两联”制度,基层党建工作机制得到了进一步健全。

创新实施了“壮大工程”,确定了嘎查集体积累每年3040%的增长目标,切实保证了嘎查级集体积累的稳步发展。

创新实施了“阵地建设”工程,201X年先后投入40余万元对克尔伦苏木莫日斯格办事处活动室和阿日哈沙特镇、呼伦镇10个嘎查活动室进行了修缮,进一步提高了嘎查综合活动室的利用率。

三是创新基层党员干部管理工作机制,不断强化基层党员干部队伍建设。

创新实施了“一把手”问责制,进一步明确细化了基层党委书记和嘎查党支部书记的工作职责。

创新实施了“选人用人机制”,下派旗直12名优秀年轻后备干部和选聘48名大学生村官到后进嘎查任职。

创新实施了“基层党员干部关怀、激励”机制,建立并推行了《优秀嘎查(社区)干部评选奖励办法》和《离任嘎查(村)干部生活补贴办法》,极大地激发了基层党员干部干事创业、建设家乡、服务社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构”,即构建四种功能型社区,为城镇居民提供了多层次、宽领域的社区服务。

一是构建扶贫救助型社区。

新右旗在宝格德乌拉社区实施了以项目带动、智力开发、社会保障为主,以教育救助、城乡合作医疗救助、法律援助为辅的扶贫模式,通过采取结对帮扶、低保救助、社会捐助等有效措施,目前已有200余户贫困居民通过发展非牧产业实现了脱贫致富。

二是构建就业服务型社区。

在呼伦社区实施了以就业服务为主,社会保障救助、计划生育、卫生健康服务为辅的服务体系,针对社区内下岗失业、优抚对象、孤寡残弱和特困家庭开展行之有效的服务,截至目前社区内已有270余人通过矿山企业、环卫公司、个体经营等方式实现了再就业。

三是构建光彩事业型社区。

在克尔伦社区将各类非公经济组织的资金、技术、人才、管理、信息等优势,与辖区经济社会事业发展有机结合,以开发资源、兴办企业、发展贸易、社会捐助等形式积极投身公益事业,累计捐款330余万元为促进社会事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四是构建民族文化型社区。

在额尔敦乌拉社区成功举办了全市第三届牧民文化节、“中俄蒙巴尔虎文化旅游节”、“天籁之音”青年长调主题晚会、赛音朝克图作品演唱会等30余场文艺演出,有力推动了社区文化建设,显著提升了社区文化品位。

“五创”,即探索五种基层党建创新模式,为牧区基层党建工作深入开展注入了活力。

一是创新探索基层组织制度。

新右旗结合嘎查换届选举成功开展了嘎查党支部书记“直接选举”试点工作,在全旗五个苏木镇的五个嘎查成功开展了“公推直选”党支部书记试点工作,成为全区首批在嘎查党组织选举中采取“直接选举”和“公推直选”方式的地区。

二是创新建立基层党委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制度。

通过让基层党委书记定期同台述职、接受现场点评等方式,为基层党委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提供互动交流和评比竞争的平台,促进了全旗基层党建工作的深入发展。

三是创新建立发挥党员旗帜作用和带头作用的有效平台。

结合第三批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开展了“牧民党员星级示范户”评选活动,推行了嘎查(社区)党组织、党员“两承诺、一公开、一评议”工作,积极引导广大基层党员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四是创新完善嘎查级事项规范化管理机制。

在全旗推行了《嘎查党支部决策重大事项议事规则》、《嘎查级组织“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和《嘎查财务民理、苏木镇代管实施意见》等制度,为全市乃至全区牧区基层党建工作规范化提供了宝贵经验。

五是创新关键岗位领导干部知识更新培训。

在北京大学举办了52名县处级副职后备干部和各机关主要领导干部参加的“新右旗基层干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高级研修班”,成为全区首家在国家重点高校举办领导干部培训班的旗县。

“六联”,即尝试六种联合共建模式,有效整合城乡基层党建资源。

一是产业发展联合式。

采取以产业相同或相近的苏木镇、嘎查、社区基层党组织联合为主线,整合了现有资源,推动了产业对接。

阿拉坦额莫勒镇白音德日苏嘎查、海拉斯图嘎查和山达嘎查在联合搞起的养牛和蔬菜合作社内建立了党组织,由有威信、有能力、有号召力的人担任产业合作社主要负责人,上对苏木镇党委负责,下对所属的牧民群众负责,真正实现了资源共享、利益共沾。

二是优势互补联合式。

将具有人力和资源优势的苏木镇、嘎查与发展空间大、资金技术雄厚的旗外企业进行联合,切实提高了牧民群众的收入。

阿拉坦额莫勒镇西庙嘎查、六村嘎查和东庙嘎查与旗外企业联合兴办了养猪基地、粉条加工基地、马铃薯种薯基地等惠民产业,仅与国际麦肯集团黑龙江分公司合作马铃薯种薯一项就实现产值2,010万元,当地群众劳动力收入就达120万元。

三是城乡组织联合式。

在社区中选择部分有能力、经验丰富、文化素质高的基层党组织领导干部与嘎查党组织进行联合,帮助和带动嘎查、社区共同发展。

阿拉坦额莫勒镇呼伦社区与塔日根花嘎查,额尔敦乌拉社区与那日图嘎查在201X年年初进行了联合,成立了城乡统筹基层党组织共驻共建基地,兴办了旅游、手工艺制作等产业,有效提高了牧民群众收入。

四是企地组织联合式。

苏木镇与区域内的企业党组织进行联合,借助企业的力量推动苏木镇基层党组织不断创新。

阿日哈沙特镇、贝尔苏木分别与区域内的工矿企业党组织建立了共建制度,企业领导干部与苏木镇贫困户进行结对子,实行定期扶持和长效扶贫的制度,通过党组织联合共建,实现了企地利益共享。

五是后进转化联合式。

建立了以科级党员领导干部扶贫助困为主要内容的“百名干部下基层”结对共建制度,帮助苏木镇、嘎查、社区有效解决了牧民群众生产生活、村务管理等方面的难题。

201X年以来,新右旗74个单位党组织的341名领导干部与714户嘎查、社区贫困户结成了“一对一”帮扶对子,帮助后劲嘎查实现了发展壮大,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六是项目倾斜联合式。

旗直各部门在争跑项目时,均倾斜于苏木镇嘎查社区,以项目促产业发展,以项目带动牧民群众致富。

阿拉坦额莫勒镇养猪合作社、蔬菜合作社和敖尔金牧场养牛基地均是由农牧业扶贫开发项目、产业开发项目联合搞起来的产业,通过各部门的项目支持,苏木镇嘎查、社区的集体经济不断壮大,牧民收入不断增加。

突出重点、科学发展,不断推动牧区党建工作再上新水平

新右旗党建工作的创造性成果,有力地推动了牧区改革发展进程。

通过深入开展好第

二、第三批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认真总结和归纳出了上百条关系边疆牧区长远发展、新右旗繁荣兴盛、牧民群众福祉利益的关键问题,重点在加强生态畜牧业建设、创新发展牧区新型合作组织、建设社会主义新牧区、加强社会建设改善牧民福祉等方面卓有成效地开展工作,实现了牧区党的建设和经济社会建设“和谐共进、互补双赢”的发展目标。

着力加强生态畜牧业建设,坚持走“有退有进、美丽与发展双赢”之路

针对巴尔虎草原生态脆弱的实际,新右旗在加强生态保护建设的同时,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施禁牧、休牧和划区轮牧,积极倡导现代游牧生产经营方式,在呼伦贝尔市率先推广了流动宿营车和移动棚圈;创新推进实施了“人口收缩转移”战略,解放了牧区富余劳动力,有效保护和恢复了草原生态。

我们大力实施畜牧业“增草”工程,出重拳加大清理外来户和非牧户占用草场工作力度,累计收回牧民草场50余万亩,有效扩大了基本牧户生产生活空间;严格控制草原载畜量,不断加大了牲畜出栏工作力度,201X年整体出栏率已达到45%。

我们因地制宜调整优化畜群畜种结构,坚持走“建设养畜、科学养畜”的路子,鼓励牧民实施“增大减小、精养少养”战略,大力发展乳肉兼用牛和肉牛养殖。

我们大力推进畜牧业产业化工作,把产业化发展作为推进牧区改革,实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和牧民持续增收的出路,深入推进“品牌化战略”,完成了西旗羊肉地理标志认证和品牌确认,全力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发放贴息贷款加大对畜产品加工企业的扶持力度,实施畜产品精加工和深加工,延伸产业链,提高附加值,让畜牧业成为牧民增收致富的“第一产业”。

着力创新发展牧区新型合作组织,不断壮大嘎查集体经济促进牧民持续增收

我们尊重和重视牧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充分吸收和借鉴基层党组织和牧民群众的创举,深入推进以草场合理流转和规模化经营为方向的畜牧业生产经营体制改革,积极探索牧区畜牧业集体经济有效实现形式,先后成立了阿镇兰旗庙养殖合作社、白音德日苏蔬菜专业合作社、贝尔苏木“大贝”养牛专业合作社、呼伦镇呼伦诺尔畜牧业合作社、克尔伦苏木乃日木德乐嘎查养牛协会等新型合作经营组织。

特别是呼伦镇呼伦诺尔嘎查,党支部动员带领全体党员和牧民群众实施联户经营整合草场,在全国牧区率先以嘎查为单位创新成立了畜牧业新型合作组织,在保留游牧畜牧业的基础上引入现代经营管理理念,将原来“一家一户”的行政区划变为功能区划,变“一家一户”分散经营为集体牧场合作经营,形成了党支部带领牧户自愿联合、实行民主管理的互助性经济实体。

这些新型的牧区合作经营组织整合了生产资料,实现了资源共享,避免了重复投入,保护了草原生态,解放了劳动力,提高了市场竞争力,极大地调动了嘎查牧民的生产积极性。

着力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建设更高水平、更高质量的社会主义新牧区

新右旗以“牧区发展、牧业增效、牧民增收”为目标,深入贯彻执行自治区党委提出的“解决牧业的问题从发展非牧经济上找出路,解决牧区的问题从推进城镇化上找出路,解决牧民的问题从转移牧区劳动力上找出路”思想,立足“改革畜牧业生产经营体制,改变牧区生产经营方式,改善牧民生产生活条件”,以社会主义新牧区建设统揽城乡协调发展,充分发挥广大牧民群众在推进建设新牧区宏伟工程中的主体作用,在抓好新牧区编制规划工作的同时,进一步健全和完善财政投入保障机制、培训机制和人才流动机制,加大对试点嘎查基础设施投入力度,加大试点嘎查和样板村建设力度,通过不断探索、创新和尝试,正逐步走出一条符合新右旗实际的建设社会主义新牧区的正确发展道路。

着力改善民生福祉,提高牧民群众幸福指数,不断促进牧区社会和谐

我们时刻关心群众的安危冷暖,以富有呼伦贝尔特色的“六个一”幸福指数工程为总抓手,深入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相继建成一批具有自治区一流水准的公共公益项目。

全力扶持壮大阿拉坦额莫勒镇无公害蔬菜、花卉、瓜果特色种植和生猪、养鸡、“巴尔虎蒙古牧羊犬”特色养殖等八大惠民产业。

不断优化教育资源布局调整,在自治区东四盟市率先实现镇区集中办学,全部免除中小学住宿生伙食费和住宿费,积极开展申报自治区首批迎接“两高普九”验收旗市前期工作。

不断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水平,深入开展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工作,新型牧区合作医疗制度实现“双百”覆盖目标。

精心建设城镇居民、牧民安全饮水、自来水管网改造和垃圾处理工程,方便城镇居民和牧民生活。

为进一步改善牧民群众的住房条件,新右旗创新探索牧民住房公积金制度,从201X年起在全区率先实施“牧民住房公积金缴存办法”,对符合条件的牧民发放住房公积金贷款,截至目前全旗已有152户牧民缴纳了住房公积金,其中70户已享受到公积金贷款894万元。

同时大力推进牧民廉租住房和经济适用房建设,201X年已建成285套,201X年还将建设150套。

认真解决老干部住房待遇,以实物形式补贴兑现了离休干部住房。

201X年以来,新右旗深入实施“1412”扶贫脱困工程,截至目前已累计脱贫780户3,762人。

成立自治区首家“帮扶中心”,累计帮扶贫困户417户、1,223人。

在全市率先推行牧民养老保险工作,不断强化服务意识,努力实现应保尽保。

为彻底解决散居在草原上的特困户和五保户的生产生活问题,新右旗创造性地提出了“集中扶贫计划”,兴建“扶贫蒙古大营”,把草原各处的贫困牧民收缩到镇区集中开展扶贫工作,累计迁入特困户和五保户50户185人,同时将入住牧民全部纳入农牧低保范畴;201X年又创造性地组建了“扶贫蒙古大营”党支部和旅游观光社区,积极扶持牧户发展吃、住、游、购、娱等服务业,有效解决了收缩转移牧民的产业支撑问题。

总结经验、开拓创新,不断推动牧区党建工作实现新跨越

认真总结近年来新右旗牧区党建工作的经验,从中得到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启示:

公务员之家

推动牧区党建科学发展,就要坚持解放思想,以思想的大解放推动事业的大发展。

解放思想是党建创新的重要基础和灵魂。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新右旗取得的成就和经验,最根本的一条就是切实推进了思想和观念的不断解放,正因为我们充分尊重和汲取牧民群众的创造精神,团结带领全旗各族人民奋力开辟牧区改革发展的伟大征程,才取得了全旗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历史性成就,创造了令人瞩目的“新右旗现象”!

全市牧区党建研讨会在新右旗的胜利召开,将再一次极大地激发全旗各族人民的昂扬斗志和工作热情,全旗牧区党建工作又会结出丰硕成果!

推动牧区党建科学发展,就要坚持改革创新,始终保持基层党建旺盛的生命力。

改革创新是基层党建工作的生命线。

近年来,新右旗“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不断优化基层组织设置,扩大党组织覆盖面,创新党组织活动方式,以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带动其它各类组织建设,基层组织建设迸发出前所未有的生机与活力,牧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了相互促进、和谐共赢。

推动牧区党建科学发展,就要坚持以人为本、造福于民,切实增强牧民群众的满意度。

群众满意是党建创新的根本标准。

只有坚持面向基层、面向群众,坚持以人为本,把基层所需、党员群众所求放在首位,才能真正创造出人民满意、经得起历史考验的光辉业绩。

近年来,我们把改善民生和推动社会事业协调发展放在突出位置,对人民群众始终带着一份特殊的感情去开展工作,多做“打基础、利长远”的工作,多想富民之策,多施爱民之举,多干利民之事,让改革发展成果惠及百姓生活,不断提高了牧民群众的幸福指数。

推动牧区党建科学发展,就要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切实强化基层党员干部队伍建设。

坚持党管干部原则,造就一支勇于创新、敢于吃苦、善于创造、高效精干的干部队伍,始终是党的事业可持续发展的中流砥柱和宝贵财富。

这些年,正是因为我们正确处理了“想事干事”与“选人用人”的关系,在用人上始终坚持事业选人才、实绩用干部、发展论英雄,才造就了一支过得硬、使得上、打得赢,无愧于时代、无愧于历史、无愧于人民的坚强干部队伍,为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强组织和人才保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理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