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概论串讲.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769631 上传时间:2023-01-26 格式:DOCX 页数:48 大小:56.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传播学概论串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传播学概论串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传播学概论串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传播学概论串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传播学概论串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传播学概论串讲.docx

《传播学概论串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传播学概论串讲.docx(4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传播学概论串讲.docx

传播学概论串讲

“传播学概论”串讲

《传播学概论》是新闻学,广告学专业自学考试的专业必修课。

这是一门理论色彩十分强烈的课程,从不同角度提出和研究经过科学研究与实践检验而得出的各种具体的传播学的理论,并且分析了与此相关的各种传播模式,传播功能,传播学的研究方法等等。

  因为这门课理论色彩较浓,内容比较抽象,同时这门学科又是一门由西方引进的学科,这些给考生的学习,理解,记忆等都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每年《传播学概论》考试通过率也不是很高。

  本课程辅导教材有许多,但是大都大同小异。

我们从一个新的角度来进行辅导,一是抓知识的脉络思路,知识的脉络思路清楚了,具体知识就容易掌握了;二是知识的归纳,大学的学习需要掌握大学的学习方法与学习技巧,知识的归纳法是一种既实用又便捷的学习方法,可以把复杂的知识变简单,容易掌握,容易记忆。

三我们只提供了具体知识的知识要点,没有作展开,展开理解部分需要同学们自己研读教材去把握。

全  书  总体脉络               

全书共分为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   基础理论部分  

第一章导论

第二章传播学的兴起与学术源流

第四章传播过程的理论和传播模式

  第五章传播学的研究方法

  第六章  传播的控制研究

 第七章  内容分析和信息交流

第二部分  

第八章  传播媒介与有关理论  拉斯韦尔的五个W  

第九章  受传者研究

  第十章  传播效果研究(上)

  第十一章传播效果研究(下)

  第十二章  传播学的评判学派

  第三部分

  第十三章  高新科技对传播的影响

第一章  导论

  学习要点:

本章是对传播学总体理论知识的论述。

概述了传播学最基本的知识:

传播现象的由来及发展;传播的定义与层次,传播学研究的对象,研究的范围;传播学与新闻学,大众传播学的联系,学习传播学的现实意义等等。

共分为四节。

需要记忆的知识比较多,也就是属于名词解释的题较多。

  传播现象由来已久

  传播现象    传播定义

  传播活动的演变

  研究范围

  传播学研究范围,对象研究对象

  本章知识脉络            传播的主要层次

  传播学与大众传播学

  传播学与大众传播学  传播学与新闻学

  传播学的意义

  第一节  植根于人类社会生活的传播现象

  一,基本概念

  传播;:

传播原来含义较广,如交流,通讯,交际,交往等等,基本意思是“与他人建立共同的意识”。

在传播学中,传播被定义为:

“带有社会性的,共同性的人类信息交流的行为与活动。

  二,重点问题

  1,人类社会的传播现象是怎样产生与发展的?

  传播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是和人类文化史,社会发展史并存的,传播是一种社会行为,它的产生与发展是由来已久的。

  2,“传播”定义的三种类型。

  

(1)  传播是信息的共享;

  

(2)  传播是有意图地施加影响;

  (3)  传播是信息交流的互动过程;

  3,传播活动的演变过程。

  

(1)  传播活动是随着人类社会生活与信息交流的推进而不断发展与完善的;

  

(2)  人类社会的传播方式虽然简单,但是却是多通道,多样化的。

  4,怎样看待传播与生产力,生产关系的关系?

  生产力,生产关系是社会发展的主要因素与推动力量,传播主要围绕生产力,生产关系进行的信息交流,沟通,扩散。

  三,识记

  第2页,最后一段:

对传播学理论的研究,是在20世纪20年代开始的,传播学成为多科性,集纳型的边缘学科。

  第一次提出“大众传播科学”概念的是:

美国的拉斯韦尔,其著作是《宣传,传播与舆论》

  成立第一个传播研究所的是:

施拉姆。

  第二节  传播学的研究范围和研究对象

  一,基本概念

  1,传播学:

是一门研究人类一切传播行为和传播过程发生,发展的规律以及传播与人和社会的关系的学问;是研究人类如何运用符号进行信息交流的社会学科。

  二,重点问题

  1,  传播学的研究范围。

  研究范围十分广泛。

  2,传播学的研究对象

  传播学研究:

不同时代,不同社会形态,以及不同层次的人类信息传播行为。

  具体可分为四个研究层次

  第一层次:

按照信息传授范围大小:

分为自我传播,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

  层次  定  义  特  点  有关知识

  自我传播  每个人的自我信息传播,集中反映了人的神经生理和心理机制的反馈现象。

  1,信息的传播者和接收者是合为一体的;2,传播的互动过程,仅限于自己。

3,人脑信息库的内储信息量的多少,决定自我传播的活跃程度。

  人际传播  狭义:

个人与个人之间面对面的信息交流,亲身传播;广义:

群体传播和组织传播在内,形成亲身,群体,组织三个人际传播层次。

人际传播具有社会性,是大量存在的。

  反馈灵活,互动频繁。

通过传播向他人展示自我,在他人反应中认识自我,了解他人。

  人际传播与人际关系有着密切联系。

  群体传播  团体传播,人们在“群体”范围内进行的信息交流活动,纳入了社会系统。

  群体内部和群体之间

  都包含着能动的相互关系。

群体传播会形成凝聚力。

个人会产生归属感,认同感,获得支持的力量。

  组织传播  有组织,有领导,有计划,有一定规模的信息交流活动,由各种相互依赖关系的关系结成网络,为应付环境的不确定性而进行的信息交流过程。

  方式有三种:

自上而下,自下而上,横向;  某一组织的决策过程与实施过程,也是传播过程。

组织是否有权威,也表现在传播的内容是否有可信度。

  大众传播  通过现代化的传播媒介对极其广泛的受众所进行的信息传播活动。

  1,借助特定的传播媒介;2,所传播的信息是公开的;受众是大量的,匿名的,不相干的;3,信息时代向流动的;4,电子技术的应用使得大众传播更快捷,广泛;5,由组织,职业传播者发出。

  注:

这道题内涉及的五种层次,也是名词解释题。

同时,还可能出成“人类传播有哪些主要层次?

它们各自的特点是甚么?

  第二层次:

按照传播学自身的结构,分为三个研究层次。

  1,  理论;2,模式;3,研究方法;

  第三层次:

按照不同领域划分,分为横向,纵向研究;

  第四层次:

还可分为宏观研究,微观研究两个层次。

  三,重点识记的内容

  传播学是在美国诞生的;

  传播学集大成者:

施拉姆;

  英国传播学分为四大流派:

麦奎尔社会学派;霍洛伦社会心理学派;奇斯曼政治经济学派;利兹职能学派;

  日本传播学研究的特点:

主要采用美国理论体系;实践研究重于理论研

  第三节    传播学与大众传播学

  一,  基本概念

  1,大众传播学:

是传播学的一个分支,是一门研究大众传播事业产生,发展,及其与社会关系,研究大众传播的内容,过程,功能与效果的学问

  二,  重点问题

  1,  传播学与大众传播学的关系?

  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传播学是大概念,大众传播学是小概念,后者从属于前者,是前者的一个组成部分。

  2,  传播学是否与新闻学有血缘关系?

  有密切联系,但也有区别。

  传播学  新闻  学

  重视角度  理论  业务

  研究方法  实验性的定量分析法  思辨型定性分析法

  研究对象  遍及传播媒介,受众,传播全过程。

  新闻传播的内容制作,传播者。

  第四节      学习传播学的现实意义

  学习传播学的现实意义。

  1,有助于建立有中国特色的传播学理论体系;2,对新闻改革起到参考,借鉴作用;3,对社会信息系统的建设,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高新科技带来的社会变革,推动我国进入新世纪的信息时代,都有重要意义。

第二章  传播学的兴起与学术源流

  学习建议

  本章主要内容有了解传播学在西方的起源,产生的条件,原因;掌握传播学的学科背景,主要的奠基者,掌握传播过程,主要的传播模式以及传播学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等等。

本章需要掌握的知识较多,内容也比较庞杂。

需要进行归纳,整理,把复杂的知识变简单,就容易把握了。

  传播学的起源

  传播学诞生的条件

  传播学在西方的产生    传播性诞生在美国的原因

  传播学的形成

  本章知识脉络  多科性边缘学科的特点

  传播学的学术渊源

  拉斯韦尔

  卢因

  奠基人的贡献  拉扎斯菲尔德

  霍夫兰

  施拉姆

  传播学的现状与发展

  第一节  传播学在西方的产生和发展

  一,基本概念

  1,  传播研究:

广义说,凡是对传播现象,传播活动的关注和探索。

狭义说:

传播学等同于成熟部分的传播研究。

  二,重点题

  1,传播学诞生的条件。

  主观:

人类认识能力有了空前的提高;(可能——学科背景)

  传播学

  诞生的条件

  客观:

传播的作用和影响极端凸现。

(需要——媒介背景)

  2,传播研究不等于传播学。

  传播学是新兴的学科,历时短暂;传播研究的古已有之,历史很长;

  3,美国成为传播学发源地的原因。

  1,美国最先感受到媒介传播的巨大威力

  媒介背景  2,政治上:

报纸的作用越来越大;

  3,经济角度:

媒介以传播大量经济信息,二媒介本身也成为企业。

  原因        4,社会角度:

媒介给大众带来了利与弊。

  优秀人才大量涌来;

  学科背景

  培育大量新兴学科,典定传播学的学科基础。

  第二节  多科性边缘性的特色

  一,简答题

  1,  如何理解传播学具有的多学科边缘性学科的特点。

  

(1)  从学科分类上看,传播学既是社会学科,又受自然学科渗透。

  

(2)  传播学跨学科性质,来源于众多相关学科的兴起,也来源于传播现象,传播活动本身“无处不在,无处不有”的特点。

  (3)  与传播学最密切的学科是:

行为科学,信息科学;

  2,  传播学是如何形成的。

  传播学在19世纪末形成。

  

(1)  新闻学作为传播学的前身;传播学三大分支:

大众传播学,人际传播学,组织传播学;

  

(2)众多相关学科为传播学奠定了理论基础。

  第三节奠基人对创立传播学的贡献

  一,  基本概念

  1,  群体动力学:

创建人为卢因。

其核心内容强调“群体”对“个体”的影响和作用,把社会因素引入心理学研究之中,促成传播学的发展。

2,  拉斯韦尔3,  卢因4,  拉扎斯菲尔德5,  霍夫兰6,  施拉姆

  二,重点题

  四大奠基人施拉姆对传播学的贡献。

(重点题)

  姓  名  理论特点  贡    献  主要著作

  拉斯韦尔  1,对政治传播进行研究;2,对整个人类传播进行研究;  1,提出传播的五W模式;2,倡导“内容分析法”,3,提出社会传播概念;  《世界大战时期的宣传技巧》《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与功能》

  卢  因  1,  1,首创“群体动力学”和“场论”;2,培养一批横跨传播学,社会心理学的弟子;3,提出“把关人”理论;

  拉扎斯菲尔德    1,创建“二级传播理论”,破除“魔弹论”;2,创导“实地调查法”。

  《人民的选择》《个人影响力:

人在大众传播中的作用》

  霍夫兰    1,由微观入手,研究传播技巧;2,采用心理学的“控制试验法”研究。

  《传播与说服》《耶鲁大学关于态度和传播研究丛书》

  施拉姆  70年代末来华访问  传播学集大成者。

1,是传播学成为独立的学科;2,建立传播学研究机构;3,编辑出版著作;  《大众传播学》《男人,女人,讯息和媒介——人类传播概论》《大众传播与社会发展》

  第四节  传播学现状和发展趋势

  1,传播学在发展中取得的成绩和存在问题。

  

(1)  研究初期,以大众传播现象作用主要研究对象,也出现将特殊提升到一般的高度;

  

(2)  20世纪50年代,上述成果进一步发展及深化,研究领域扩大,研究多样化;

  (3)  传播学跨越国界发展。

60年年代批判学派兴起。

  (4)  存在问题:

过分注重微观研究;过分依赖定量分析方法;传统学派的学者站在维护现有体制的立场上面。

  2,  从传播学与现代社会的互动关系中,如何看待信息与传播的内在联系?

  20世纪70年代世界进入“信息化时代”,谁拥有最多最好的信息,谁最善于传播,谁成功的希望就最大。

社会的发展,国家的建设越来越依赖于“传播”。

凡是发生工业革命的国家,地区,必然随之而起控制革命,信息革命。

  3,  传播学在中国的发展历程。

  传播学在20世纪50年的年代传入我国。

  1957年复旦大学新闻系的《新闻学译丛》首次刊登传播学文章。

  现在传播学处于“初始阶段”,以介绍,评价,初步应用为主。

  著译:

  会议:

1982年在北京召开第一次全国传播学研讨会;

  教学:

1980年复旦大学首开“传播学”课程。

  应用:

1982年北京开展“实地调查法”。

  中国特色:

(1)中国传播实际为材料;

(2)为中国传播事业服务;(3)创造新颖的,独到的学术观点,理论架构。

第三章有关传播过程的理论和传播模式

  学习建议:

本章主要分析和探讨了传播过程理论和传播模式,着重阐明从传播过程考察传播现象的必要性,明确传播理论与模式,方法的关系。

要重点掌握三种类型的传播模式,即传统的线性模式,控制论模式,社会系统模式。

  传播过程

  第一节从传播过程考察传播现象

  伯洛的观点

  理论模式化是传播学的特点

  学习脉络  第二节传播理论与模式,方法的关系

  理论和方法相互促进

  传统的线性模式

  第三节传播过程基本模式  控制论模式

  社会系统模式

  第一节  从传播过程考察传播现象

  一,基本概念

  1,传播过程

  传播现象(内部和外部)的结构,要素(或者说环节)和各要素(环节)之间的关系。

如在拉斯韦尔的五W模式中,传播过程指从传播者开始,经过讯息,渠道,到达受传者那里,结果产生了传播效果。

对传播过程的研究,是传播学研究的第一步,是宏观把握传播现象的必由之路。

  二,  重点题

  1,伯洛对传播过程的理论及其意义。

  

(1)  传播是一个动态过程,无始无终,没有界限。

  

(2)  传播过程是一组复杂的结构,应当把其中多元关系作为研究的基本单位。

  (3)  传播的本质是变动的,即各种关系的相互影响和变化。

  其意义是:

强调了“传播过程研究”的重要性,而且加强了“过程研究”的科学性,纠正了以往认识中把传播看作是孤立的,静止的,简单的,封闭的的过程的谬论。

  第二节  传播理论与模式,方法的关系

  一,  基本概念

  1,  传播模式

  理论“模式化”是传播学研究的一大特点。

理论是指经过概括,系统化的一组相互关系的命题和结论。

模式是指再现现实的一种理论性的简化的形式。

  理论是对客观规律的表述;模式是一种简洁地表现理论的手段。

  传播模式的作用:

为清楚表达各种理论提供简明,直观,有效的辅助工具。

  模式的三种类型:

文字模式,图像模式,数学模式。

最常用的是图像模式。

  二,  重点题

  在传播研究中,“理论模式化”的主要原因是甚么?

传播理论与模式,方法三者之间的关系如何?

  盛行的原因:

1,这种方法适合于传播学领域。

2,这是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整体化”的结果;

  理论与方法的关系:

传播学由两部分组成,以理论为主,方法为辅,以理论指导方法,方法为理论服务。

  第三节传播过程基本模式述略(重点章)

  一,基本概念

  1,  信源;2,信宿;3,讯息;4,反馈;5,噪音;6,线性传播模式

  7,传播单位;8,社会系统模式;9,赖利夫妇的模式;10,马莱茨克模式

  二,重点问题简答

  

(一)三种传播模式

  传播模式  代表人物  主要观点与特点  局限

  线性传播模式

  定义:

传播是一种直线型,单向型的过程。

从传播者开始,经讯息,媒介,受传者,到传播效果结束,没有受传者的反馈,也看不到其它各要素之间的关系。

  拉斯韦尔模式

  1,  在传播学史上,第一次分解传播过程,即传者,受者,信息,媒介,结果;(简称五W)2,第一次为传播学理论建立理论构架。

3,被称为传播学“鼻祖”。

  布雷多克在五W的基础上,加上情境与动机,形成7W.

  1,直线性;2,孤立性;

  申农—韦弗模式  模式中信源,信道和接收器相当于媒介。

讯息以信号发出和接收,反映了常见的一种符号的转换现象。

即讯息不论是发送还是接受,都必须转换成各种符号,才能顺利达到目的地。

  模式中增加了“噪音源”,噪音又分为内部噪音,外部噪音。

  1,注意到传播与周围环境的关系;要保证传播顺利进行,必须排除噪音;2,强调了传播效果在于实现传,受双方理解讯息的一致性;

  控制论传播模式

  定义:

以控制论为指导思想的传播过程模式。

“双向循环性”,引入反馈机制,更准确地反映了现实传播过程。

  主要贡献:

变单向直线传播为双向循环传播,增加了反馈,更客观地,准确地反映了现实的传播现象。

  局限:

1,易产生误解,似乎各“传播单位”之间传受的地位,集会完全平等;2,循环性的表述,也易产生误解。

  德福勒模式

  1,加入并突出反馈功能;2,模式提示了大众媒介介入传播过程;3,模式表现出传播的双向性和循环性。

  奥斯古德模式

  引申了“传播单位”的思想,强调每一个传播参加者都可以看作是“传播单位”,都具有传播者与受传者两种身份,也都具有发信,受信和编码,译码这四种功能。

(即2+4定律)

  丹斯模式

  螺旋形模式,在传播的过程中,传受双方的“认知场”“信息场”总是不断积累与扩大的。

从宏观看,正是这种积累性造就了人类文明;从微观看,不论是个人还是组织都要在传播中自觉地,不断地推陈出新,有所创新。

  社会系统传播模式

  定义:

解决传播条件(外部结构)的问题,把传播过程明确地描述为社会过程之一,并把他放在社会过程中考察。

  主要贡献:

它不同于线性模式和控制论模式着眼于解决传播要素(内部结构),而是着眼于解决传播的条件(外部结构)。

  赖利夫妇

  最早把传播过程明确地描述为社会过程之一,并把它们置于总的社会过程中加以考察。

在传播过程中更要重视个人外部环境(包括群体)的影响。

  外界在传播过程中,对个人的影响是巨大的,不要有三种:

基本群体,次属群体,隶属群体。

还有一个参照群体。

传播过程除了受到内部机制的制约,还受到外部环境,条件的影响。

  只提供一个理论框架的工作模式,过于简略。

  马莱茨克  1,传播者一方,要从大量的材料中进行“内容选择”的工作,又要受到“讯息的压力”“媒介的压力”。

受传者同样要对信息进行“内容选择”,也会受到“媒介压力”。

“感受和效果”是双向互动的过程。

2,传播者与受传者还要受到:

个人层面;组织层面,社会层面的影响制约。

3,还展示了“传播者”“媒介”“受传者的反馈”,媒介与受传者彼此“心中的形象”。

  注:

此张表基本囊括了第三节基本概念题,简答题。

  二,信息与讯息的区别。

  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讯息  信息

  即传播内容,是信息的物质载体。

  消除事物的不确定性,而得到确知的讯息或事物的确定状态。

  具体的,如,文电,通讯,消息,广告词等等。

  抽象的。

表明讯息的实质内涵,其外延更广。

  三,控制论模式和社会系统模式相同与不同的是甚么?

  相同:

1,有关传播要素是相同的;

  2,  都具有循环性反馈性;

  不同之处:

1,控制论模式解决的是传播要素,即内部结构问题。

考查的是微观的单一的传播过程;不重视对传播以外的因素的考察;无法揭示社会传播的总体面貌;

  2,社会系统模式解决的是条件,即外部结构;把传播过程明确描述为社会过程之一,把传播过程置于总的社会过程中加以考察。

第四章  传播学的研究方法

  学习建议:

本章的内容是关于传播学研究方法的专门论述,论述了传播学研究的一般方法,具体介绍了四种传播学研究的方法:

抽样调查法,问卷调查法,内容分析法,控制实验法。

  这部分内容相对来说比较容易,掌握起来难度不大。

关键仍然是找出知识内容的内在规律。

  传播学研究的特点

  传播学研究的方法理论  传播学研究的基本观点

  传播学研究的程序

  本章知识脉络            抽样调查法

  问卷调查法

  具体介绍四种研究方法  内容调查法

  控制实验法

  第一节  传播学研究的一般方法论

  重点问题

  1,传播学研究的主要特点。

  先导:

系统的理论框架

  

(1)科学性;过程:

可靠的控制机制

  研究:

严格的分析手段

  结论:

良好的复制功能

  描述:

对研究对象做符合实际的描述,回答“是甚么”“怎么样”的问题

  

(2)操作性  解释:

对研究对象的活动及特点作出解释。

上升到理性层次。

  预测与控制:

预测在采取措施和创设一定条件后可能发生的变化,或者根据现有的测量指标预测一段时间侯对象的发展,并提出对策性建议。

  综合化:

在传播学研究中尽可能采用多重设计和研究手段

  (3)综合化与定量化:

  定量化:

传播学研究中对传播活动,现象采用数量化研究设计和分析手段

  2,传播学研究的基本观点。

  传播学研究要以该时代人们传播活动的全部现实条件为出发点。

  

(1)历史观点

  要把传播现象放到历史的全部变化中进行研究。

  用传播现象存在和发展的可能性说明传播现象的复杂性

  

(2)几率观点

  实质:

在于分析传播现象发生过程中的随机因素的作用。

  要求把特定的对象系统的各个要素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的组成部分来看待,部分是整体的成分

  (3)系统观点

  系统方法要求考察对象的系统结构和功能。

  3,传播学理论的四种建构类型。

  

(1)  归纳式理论:

以数据为基础,把数据反映的实际关系组织为理论原则;

  

(2)  演绎式理论:

从理论解释出发,寻求数据以检验理论的预测。

  (3)  机能式理论:

综合了归纳与演绎两种成分,强调数据,也重视演绎。

  (4)  模型:

针对较为复杂,难细分的客观对象,设计出一种模型,加以描述。

  注:

领会以上理论建构类型时,要认真阅读教材中的实例。

结合实例来掌握这几种类型。

  4,传播学研究的六程序。

  

(1)  选择课题

(2)  确定研究客体;(3)  研究设计;(4)  搜集资料;(5)  分析资料;(6)  结论。

  第二节  抽样调查法

  一,基本概念

  

(1)抽样调查;

(2)随机抽样;(3)非随机抽样;(4)样本量

  二,重点题

  1,  抽样调查的特点。

  

(1)  推断总体的目的性;

(2)  推断总体的整体性;(3)  样本抽取的随机性;(4)  抽样误差的可控性;

  2,  抽样调查的四部曲程序。

  

(1)  确定调查总体;

(2)  编制抽样框;(3)  设计和抽样样本;(4)  样本代表性的评估。

  3,  确定样本的实质及确定样本要考虑哪些问题。

  确定样本的实质:

确定一个能够满足研究者对调查精密度要求的最小样本数。

  

(1)考虑研究总体样本单位之间的差异问题;

(2)课题要求的精确程度,把握度。

(3)课题研究的实践,人力,财力,及研究本身的要求;(5)  调查研究的目的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