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方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766965 上传时间:2023-01-26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53.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测量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测量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测量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测量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测量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测量方案.docx

《测量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测量方案.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测量方案.docx

测量方案

 

重庆华南城3AB精品区施工总承包工程

测量方案

 

编制:

审核:

审批:

 

中建八局重庆华南城一期项目经理部

2014年8月

目录

第一章编制说明和编制依据1

1.1编制说明1

1.2编制依据1

第二章工程概述1

2.1建设概况1

2.2测量概况1

第三章测量准备2

3.1总体思路2

3.2技术准备2

3.3人员组织2

3.4测量设备2

3.5施工控制测量的精度确定和基准点的复核2

3.5.1控制测量的精度选择3

3.5.2基准控制点测量复核3

第四章控制测量3

4.1一级控制网的布设3

4.1.1一级平面控制网的布设3

4.1.2一级高程控制网的布设4

4.1.3一级控制网的复测频率5

4.2二级控制网的布设5

4.2.1二级平面控制网的布设5

4.2.2二级高程控制网的布设6

4.3三级控制网的布设6

第五章控制点的维护和保护8

5.1控制点的维护8

5.2控制点的保护8

第六章楼层间轴线、标高的传递8

6.1平面放样测量8

6.2工程重点部位的测量控制方法10

第七章建筑物沉降观测12

7.1水准点的设置12

7.2仪器选择12

7.3观测依据及精度要求12

7.4沉降观测点的布置12

7.5沉降观测的周期及观测时间13

7.6资料整理13

第八章基坑监视测量13

8.1位移和沉降观测的起因13

8.2水平位移测量的技术要求13

第一章编制说明和编制依据

1.1编制说明

本工程施工测量主要包括控制网布设、工程定位测量、基础放线、楼层平面放线,楼层标高抄测、建筑物垂直度及标高测量、变形观测、沉降观测等。

由于面积大、专业分包多,各专业施工控制点统一由我部提供控制点,以保证标高及轴线的统一。

1.2编制依据

1、《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2、《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GJ82007)

3、业主提供的部分建筑、结构施工图

4、测绘院提供的平面、高程数据表

第二章工程概述

2.1建设概况

工程名称

重庆华南城一期3AB总承包工程

工程地址

巴南区南彭公路物流基地,处于渝黔、渝湘和绕城三条高速路围合地带的物流园区内东城大道东侧、华福路西侧、华兴路南侧、华东大道北侧,

建筑面积

总建筑面积为232447.9m2,其中3A区114456.34m2、3B区117991.61m2。

建筑层数

地下一层,地上四层

建筑层高

总高度15.6米,其中一层4.2米,二层3.6米,三层4.2米,四层3.6米。

结构类型

框架结构

基础类型

旋挖灌注桩、独立基础及条形基础。

2.2测量概况

本工程占地面积近10万平方米,48栋建筑长度合计约430米,宽度合计240米,如下图所示;基础总数约2328根,轴线近百条,测量面积大,点位非常多。

第三章测量准备

3.1总体思路

平面控制网分总控制网和轴线控制网三级测设。

首先建立以业主提供的控制点为基准的总控制网,采用全站仪导线法测量。

根据一级控制网建立建筑物轴线控制网。

施工平面测量均采用外控法,地下施工时,在基坑外围建立控制网;地上施工时,在建筑物轮廓以外布置控制点及控制网。

建筑物的各细部尺寸控制以轴线控制网为基准对建筑物各细部控制点进行加密,建立三级控制网。

高程采用悬吊钢尺法进行传递。

高程控制网布设成闭合环形,采用数字水准仪进行数次往返闭合测量,经平差后作为施工水准网。

3.2技术准备

施工测量准备工作包括图纸的审核,测量定位依据点的交接与校核,人员的组织及测量仪器的选择、检定与校核,测量方案的编制、论证与数据准备,工程重点、难点的分析与应对措施。

3.3人员组织

根据本工程体量大、结构复杂、测量精度要求高的特点,施工测量工作由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业测量工程师负责,其人员配备情况见下表

表3.3-1测量人员配备及分工表

职务

数量

任务及工作职责

测量负责人

1

测量策划及专业技术施工管理负责。

测量工程师

4

方案编制、理论分析、测量控制网的布设和传递、楼层测量作业、技术资料编制、内业计算。

测量员

12

配合测量工程师工作及测量细部作业。

3.4测量设备

为满足工程测量工作的需要,用于测量的主要仪器和设备有全站仪2台、经纬仪4台、精密水准仪4台、水准仪4台、垂准仪4台、网平差软件1套、对讲机6对、工程计算器2个,钢尺12把。

所有测量仪器均经具有仪器鉴定资质的计量单位鉴定,并具有鉴定使用周期内的鉴定证书。

主要测量仪器及设备参数一览表

序号

名称

规格型号

精度

数量

备注

1

垂准仪

DZJ2

2mm

4台

2

全站仪

SET-210

2″,2+2ppm

2台

3

电子经纬仪

ET-02

2″

4台

4

精密水准仪

NI005A

0.5mm/km

4台

4

水准仪

DS3

3mm/km

4台

5

网平差软件

1套

6

对讲机

MOTOROLA-GP88S

6对

7

工程计算器

2个

8

钢尺

50m

12把

3.5施工控制测量的精度确定和基准点的复核

3.5.1控制测量的精度选择

根据《建筑工程施工测量规程》(J10972-2007)(以下简称《规范》)的规定,针对本工程建筑面积大,对放样要求精度比较高,故选择建筑物施工控制网满足国家一级导线的要求,边长相对中误差l/40000,对应的测角中误差为5″;高程控制应满足国家三等水准的精度要求,闭合差≤±12√L

mm[L为附合或闭合线的长度(km)]。

3.5.2基准控制点测量复核

测量人员进驻现场,在与有关方办理场区平面、高程控制点的交接手续后,立即对测绘院提供的控制点测量成果进行复测,并将复核后的复测结果提交监理工程师审批,再进行施工放样。

(1)平面控制基准点的测量复核

采用全站仪,按照现场平面控制基准点的布设情况,采用闭合导线测量法对平面控制点进行复测检查,点位误差应符合规范的规定。

(2)高程控制基准点的测量复核

采用DS3精密水准仪,用往、返闭合水准复测现场高程控制点,复测按国家二等水准测量的要求进行。

复测结果应符合规程中的相应等级的规定。

(3)定位基准线的测量复核

施工定位前须对建筑定位基准线进行复测检查,基准线的检查采用全站仪进行,检查时测定其边长及夹角,结果与计算结果相比较,其差值应符合规程规定,复测基准线的误差应小于:

角度9″,边长1/24000。

经过复测,如发现上述基准线误差超过规范要求时,应向监理工程师提交一份注明误差和修正后的成果表。

在监理工程师确定后进行施工放样。

第四章控制测量

4.1一级控制网的布设

为保证测量精度的统一性和完整性,根据提供的测量基准点引测能够长期稳定保存的控制点,组成一级控制网。

一级控制网为整个工程中,包括土建施工、幕墙安装施工等的基准网。

4.1.1一级平面控制网的布设

(1)选点

经现场周边踏勘,选择在场区周边布设6个永久性控制点。

点位布设见图4.1-1

图4.4-1一级控制网的点位布置

(2)一级平面控制网的外业观测

1)观测要求

①观测精度满足要求。

②各点观测次数遵循“网中每点必须至少独立设站观测两次”的基本原则。

这个“两次”意指网形平差中跟一测点连接的独立基线至少要有两条,否则会形成孤点。

③为提高测量精度,采用载波相位定位测量基线。

2)观测方法

控制台点位埋设稳定后方可测量,通过基准控制点用GPS接收机以静态作业方式将业主提供的平面基准点与首级控制点联测。

GPS系统运用测距后方交会原理定位,利用三个以上卫星的已知空间位置交会出地面未知点(接收机)的位置,观测步骤如下:

①根据GPS作业调度表的安排进行观测,采取静态相对定位,观测时用三台接收机同步观测一个三角形,直至测完所有三角形。

②观测时清空内存,设置点号、时段、卫星高度角和采样间隔,开始测量。

③45分钟后,关机,连接电脑,打开GPS数据处理软件,传输数据,处理。

(3)控制网的内业计算

因控制网覆盖区域较小,而精度要求高,所以宜采用一步法进行计算基线,采用LeicaGeoOffice7.0数据处理软件处理基线,进行自由网平差,经约束平差后,计算出各未知点的平面坐标。

4.1.2一级高程控制网的布设

(1)选点

本工程布设在施工场区外的一级平面控制点的点位之间落差较小,可同时可作为高程控制点。

此三点与业主提供的已知高程点采用四等水准测量精度进行联测布成一级高程控制网。

(2)一级高程控制网的外业观测

一级高程网采用精密水准仪,按照《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上的相关要求采用附合水准路线往返引测,引测精度满足规定。

(3)内业计算

1)计算出水准线路全长闭合差∑i;

2)每公里高差改正数Li=∑i/L;(L为总水准路线长度)

3)最后求得未知高程点的高程H=h+Li*S;

式中:

h为观测过程中未知点仪器观测得到的标高值;

S为已知高程点到未知高程点的水平距离(单位km)。

4.1.3一级控制网的复测频率

一级平面控制网和高程控制网应定期进行复测,以保证整个工程的整体统一性。

控制网在主体施工的前三个月每隔15天复核一次,以后每个月符合一次。

若在施工测量定向中发现点位变动,应尽快组织复测。

4.2二级控制网的布设

4.2.1二级平面控制网的布设

(1)二级平面控制网布设原则

根据原有的场区测绘资料结合现场踏勘情况选择合适的主控制点位置,选择控制点位置时,要注意满足以下几点:

1)为保证控制点能长期使用,场区控制点布设在土质稳固安全的地方,埋设地方避开室外管线施工作业面和基坑开挖影响范围。

2)为减少放样误差,避免短边控制长边,所以控制点间距离应大致相等且大于放样点到设站点距离。

3)为便于导线测量及设站定向,选点位置保证相邻控制点间通视良好不受旁光折射影响,场区内平面控制网宜布设成环形,使控制点能环顾场区。

4)为便于测量,二级控制点的点位和一级控制点距离不能过近,以便一级、二级控制点能组成更合理的三角网,提高测量精度。

(2)选点

经现场周边踏勘,选择在场区周边布设6个永久性控制点G1~G6。

其中分布在场地四周。

点位布设见图4.1-2

图4.1-2二级控制网点位布设

(3)二级平面控制网的观测与数据处理

二级平面控制网与一级控制网联测,采用GPS静态观测的方法引测,共观测8个三角形,观测方法与一级平面控制网GPS网观测方法相同。

4.2.2二级高程控制网的布设

(1)二级高程控制网布设原则

二级高程控制点主要是用于向场区内引测±0及向基坑内引测标高点,点位要布置在场区附近土质相对稳定的地方且控制网能环顾场地。

因二级控制网在侧边已安置高程观测点,且点位高差变化不大,能满足以上要求,所以可作为场区内二级高程控制点的埋石。

(2)二级高程控制网的测量与数据处理

二级高程控制点的高程根据一级高程控制网的点为起算点,以二等水准观测精度测设附合水准路线引测,观测方法和数据处理与一级高程控制网相同。

4.3三级控制网的布设

三级平面控制网即为轴线控制网。

根据施工段的划分结合图纸中轴线与结构的尺寸关系,在每个施工段选择几条主轴线,作为该施工区域中地下室、主体放样轴线和细部构造线的控制线。

控制点位的选择考虑如下:

①点位要躲避开结构柱、模板。

确保相邻控制点间互相通视。

②每个施工段上至少引测两个控制点以便于施工放线。

根据各部位的精度要求、施工工序和工法的不同,布设的轴线控制网分地下室、地上结构轴线控制网。

(1)地下室控制网的布设

1)轴线控制网的设计

地下室结构的轴线控制网布设在基坑边上。

内控网布设形式见图4.3-1。

图4.3-1地下室轴线控制网布设

2)轴线控制网的测设

地下室施工时,轴线控制网通过用全站仪在一级控制点上设站定向后,用极坐标法将设计轴线控制点测设。

如引测轴线时视线受阻挡或投测俯角超过30°,可在场地适当做支导线,为保证投点精度,支导线点数量不能超过1个。

支导线成果经报验监理,经监理复核合格后方可使用。

(2)地上主体轴线控制网的布设

地上结构的采用后交会法将控制点引至楼层上,根据控制点放出楼层轴线(主控线),再采用偏移法依次放出每根柱的位置线。

如下图所示。

主体轴线控制网布设图

第五章控制点的维护和保护

5.1控制点的维护

施工期间定期(按每季度复测一次)对施工区内所布设的施工控制网点进行校核复测,然后进行计算,数据对比;如遇暴雨、停工等其他容易引起控制点变化的,要在施工放样之前对施工控制网点进行复测。

以便准确无误的判断出施工控制网点的周期变化。

经过分析掌握施工控制点的现实状况的可靠性和将来的变化动态,提高警惕意识,防止施工控制网点在周期内的快变和突变,避免意外情况的发生。

形成跟踪监测过程,确保控制数据准确无误。

5.2控制点的保护

各控制点埋设后必须对其进行严格保护,在控制点周围砌1200mm×1200mm×500mm砖墙围护,如下图:

 

控制点保护图

第六章楼层间轴线、标高的传递

放样时要遵守远距离定向,近距离放样的大原则。

由于本工程都是矩形,细部放样利用经纬仪正倒镜取中穿线。

6.1平面放样测量

1轴线控制桩的校测

在建筑物基础施工过程中,对轴线控制桩每半月复测一次,以防桩位移动。

校测仪器采用测角精度0.5″、测距精度为1mm+1ppm的全站仪。

2平面测量

进行基础定位放线前,复测轴线控制桩无误后,再用经纬仪以正倒镜挑直法投测各控制线,投测允许误差±2mm,见图6.1-1。

 

平面放样示意图

(2)轴线放样

1)地下室

将全站仪架设基坑边上的轴线控制桩位上;经对中、整平后,后视同一方向桩(轴线标志),将所需的轴线投测到施工的平面层上;在同一层上投测的纵、横向轴线各不得少于两条;以此作角度、距离的校核,见图6.1-2;经校核无误后,方可在该平面上放出其它相应的轴线及细部线。

在各楼层的轴线投测过程中,上下层的轴线竖向垂直偏移不得超过3mm。

 

 

2)地上轴线放样

依据场内控制网及三级控制点,采用后交会法测出楼层上控制点的坐标,再根据坐标引出轴线,如图所示

(3)楼层轴线复核

每一层平面或每一施工段测量放线完成后,必须进行自检,自检合格后及时填写楼层放线记录表并报监理验线,以便能及时进行下道工序。

(4)高程测量

1)标高引测:

在向基坑内引测标高时,首先联测高程控制网点,以判断场区内水准点是否被碰动;经联测确认无误后,方可向基坑内引测所需的标高。

进场施工时,直接将高程控制点引测到基坑里。

2)楼层标高控制点布设:

采用50m钢卷尺水准法在同一平面层上所引测高程点,与各层标高控制点作相互校核,每次各单体校核不少于4个点,校核后的校差不得超过3mm,取平均值作为该段施工标高的控制点,引测到附近的立柱上进行标识,以便施工中使用。

3)标高控制线放样

待模板拆除后,用水准仪在高程控制点以外的柱子上抄测每层结构+1.000m线,作为该层结构施工标高控制的依据。

6.2工程重点部位的测量控制方法

(1)建筑物大角垂直度的控制

首层墙体施工完成后,分别在距大角两侧30cm处外墙上,各弹出一条竖直线,并涂上两个红色三角标记,作为上层墙支模板的控制线。

上层墙体支模板时,以此30cm线校准模板边缘位置,以保证墙角与下一层墙角在同一铅直线上。

以此层层传递,从而保证建筑物大角的垂直度。

(2)墙、柱施工精度测量控制方法

为了保证剪力墙、隔墙和柱子的位置正确以及后续装饰施工的及时插入,放线时首先根据轴线放测出墙、柱位置,弹出墙柱边线,然后测放出墙柱30cm的控制线,并和轴线一样标记红三角,每个房间内每条轴线红三角的个数不少于两个。

在该层墙、柱施工完后要及时将控制线投测到墙、柱面上,以便用于检查钢筋和墙体偏差情况,以及满足后期吊装、装饰施工测量的需要。

 

柱控制线测设

墙体控制线测设

梁、柱校核、安装定位测量

(3)门、窗洞口测量控制方法

结构施工中,每层墙体完成后,用经纬仪投测出洞口的竖向中心线及洞口两边线横向控制线用钢尺传递,并弹在墙体上。

室内门窗洞口的竖直控制线由轴线关系弹出,门窗洞口水平控制根据标高控制线由钢尺传递弹出。

以此检查门、窗洞口的施工精度。

(4)电梯井施工测量控制方法

在结构施工中,在电梯井底以控制轴线为准弹测出井筒30cm控制线和电梯井中心线,并用红三角标识。

在后续的施工中,每层都要根据控制轴线放出电梯井中心线,并投测到侧面上用红三角标识。

(5)钢柱基础的定位测量与高程控制

钢柱基础定位与基坑底层抄平方法均与混凝土杯形基础相同,其特点是基坑较深而且基础下面有垫层以及地脚锚栓。

其施测方法与步骤如下:

1)垫层中线投点和抄平

垫层混凝土凝固后,在垫层面上投测中线点,并根据中线点弹出墨线,绘出地脚锚栓固定架的位置,以便下一步安置固定架并根据中线支立模板。

锚栓固定架位置在垫层上绘出后,即在固定架外框四角处测出四点标高,以便用来检查并整平垫层混凝土面,使其符合设计标高,便于固定架的安装。

如基础过深,从地面上引测基础底面标高,标尺不够长时,可采取挂钢尺法。

2)固定架中线投点与抄平

a.固定架的安置。

根据垫层上的中心线和所画的位置将其安置在垫层上,然后根据在垫层上测定的标高点进行地脚找平,使其符合设计标高,详见图11-1-13。

b.固定架抄平。

固定架安置好后,用水准仪测出四根横梁的标高,以检查固定架标高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允许偏差为-5mm,但不应高于设计标高。

固定架标高满足要求后,将固定架与底层钢筋网焊牢,并加焊钢筋支撑。

若使其稳固。

c.中线投点。

在投点前,应对矩形边上的中心线端点进行检查,然后根据相应两端点,将中线投测于固定架横梁上,并刻绘标志。

其中线投点偏差(相对于中线端点)为±1mm~±2mm。

第七章建筑物沉降观测

7.1水准点的设置

建筑物的沉降观测是根据建筑物附近的水准点进行的,所以水准点必须坚固稳定。

为了对水准点进行相互校核,防止本身产生变化,水准点的数目应不少于5个,以组成水准网。

对水准点要定期进行复测,以保证沉降观测成果的正确性。

水准基点的布设应考虑下列因素:

1、水准基点与观测点接近,其距离不超过100m,以保证观测精度

2、水准基点布设在沉降区域以外的安全地点

7.2仪器选择

本工程使用精密水准仪(NI005A)及配套的铟瓦水准尺。

为保证水准测量的精度,作业时必须按下列规定进行操作:

1、作业时必须始终按旋进方向转动测微器夹住标尺分划线进行读数;

2、同一测站上,观测前、后视标尺过程中,望远镜不得重新调焦;

3、在水准测量中要使两水准尺在相邻的测站上,轮流作前视标尺,并将测站数目安排为偶数站;

4、观测时应尽量保持前、后视距相等并与地面保持一定的高度;

5、选择有利的观测时间。

7.3观测依据及精度要求

依据《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GJ/T8-97)、北京市地方标准《建筑工程施工测量规程》(DBJ01-21),且要满足以上标准规定的精度要求。

7.4沉降观测点的布置

沉降观测点的布置应符合设计要求,设计未规定时,按下列原则设置。

建筑物的四角、大转角处、沉降缝两侧、高低错台处。

建筑物每隔一个轴线设一个观测点。

沉降观测的标志(见沉降观测点埋设图)

 

 

7.5沉降观测的周期及观测时间

建筑物施工阶段的观测,应随施工进度及时进行,一般每增加一层观测一次,当建筑物发生较大沉降,不均匀沉降或出现裂缝时,应立即向工程技术负责人汇报,并立即进行每日或数日一次连续观测。

建筑物使用阶段的观测次数,应视地基土类型和沉降速度大小确定。

一般情况下,第一年观测3-4次,第二年观测2-3次,第三年后每年1次,直至稳定为止。

沉降是否进入稳定阶段,应由沉降量与时间关系曲线判定。

若沉降速度小于0.01-0.04mm/d,可认为已进入稳定阶段。

7.6资料整理

沉降观测结束后,应及时整理观测资料,妥善保存,作为该工程技术档案资料的一部分,观测成果包括:

1、沉降观测点位分布图及各周期沉降展开图;

2、v-t-s(沉降速度、时间、沉降量)曲线图;

3、等沉降量曲线图;

4、沉降观测记录;

5、观测分析报告等。

第八章基坑监视测量

8.1位移和沉降观测的起因

建筑施工一般分为降水、挖土、基础施工、面层施工、设备安装、运营等几个阶段。

降水由于井水压力之故,使土体产生位移;基础开挖时与临近建筑边坡需必要的支撑,以免塌方,以致影响其周边建筑物。

所以在施工的全过程,都要进行位移和沉降观测。

1、基坑支护位移观测

基坑支护位移观测,可采用视准线法、前方交会法、极坐标法和小三角法。

2、周边土体沉降观测:

(1)观测点的埋设,在基坑边沿每十米设一观测点,呈正方形布置,外侧每二十米设一点。

(2)观测要求按国家四等水准测量的要求进行。

(3)观测周期每周一次。

8.2水平位移测量的技术要求

1、采用前方交会,交会角应在60°~120°之间,并采用三点交

2、视准线法观测,基线点位置应选设在变形区范围以外,位移观测点尽量设在基线附近2cm以内

3、采用小三角时,对经纬仪的垂直轴倾斜误差应进行校正

4、观测周期:

基坑开挖期间每日观测一次,土方结束后5~10天观测一次。

水平位移监测网采用导线网或三角网,主要技术要求见下表:

水平位移监测网的主要技术要求

等级

相邻基准点点位中误差(mm)

平均边长(m)

测角中误差(″)

最弱边相对中误差

观测要求

二等

±6

<200

±2.5

<1/40000

按国家四等三角要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理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