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强校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3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763017 上传时间:2023-01-26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57.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百强校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3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百强校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3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百强校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3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百强校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3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百强校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3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百强校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3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docx

《百强校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3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百强校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3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百强校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3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docx

百强校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3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

百强校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3: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

学校:

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考号:

___________

评卷人

得分

一、单选题

1.有学者认为,英国“光荣革命”并非想象中那么平和,成千上万民众发动起的暴力行动和他们对詹姆士二世的反叛浪潮迅速波及英伦三岛,这是革命得以成功的保证。

这实际上说明“光荣革命”

A.具有比较广泛的群众基础

B.使议会成为唯一权力机构

C.暴力剥夺了国王的行政权

D.标志着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2.从1640年革命爆发以来,经过了几次反复曲折,终于在“光荣革命”时找到了一个新的重心。

以后的英国历史就以这个重心为新的起点,以徐缓渐进的方式向前发展起来。

这里的“新起点”指的是

A.《权利法案》结束了国王的权力

B.国家权力重心由国王转移至议会

C.议会与国王在国家权力上实现了平衡

D.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

3.1784年,英国下议院以208票对196票延搁了首相小威廉·皮特关于增收补助金的议案,并上书国王要求改组政府。

小威廉·皮特宣称:

“我信任我的同僚,但我更信任自己。

”因此,他采取的措施是

A.提交最高法院作出司法审判

B.解散议会重新选举

C.提交国家元首作出行政决策

D.带领内阁集体辞职

4.经过19世纪三次议会改革之后,英国基本上实现了男性户主的选举权。

而一直到1918年,议会才通过法案,给予妇女选举权。

1928年,妇女选举权的年龄资格才与男性相同。

这主要反映了英国民主建设中

A.议会成为主要推动者

B.过于保守而成效不大

C.不断改革而逐步完善

D.男女平等是追求目标

5.学者余秋雨曾这样评价某国政治制度的演进:

“较少的腥风血雨,较少的声色俱厉,较少的深思高论,只有一路随和,一路感觉,顺着经验走,绕着障碍走,怎么消耗少,怎么发展快就怎么走……温和中包含着刚健,渐进中累积着大步。

”他评价的是

A.法国共和政体

B.美国民主共和制

C.英国君主立宪制

D.德国君主立宪制

6.1841年,维多利亚女王接受了这样的现实:

必须接受反对党政府组阁,必须在政党政治中保持中立,不以个人好恶决定首相和内阁成员的人选,而必须尊重议会选举的结果。

导致以上情况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议会主权的原则开始确立

B.责任内阁制的形成与发展

C.工业资本主义的快速发展

D.资产阶级革命的有效推动

7.1688年光荣革命之后,大部分辉格党人放弃运用契约理论、天赋人权或者人民主权这些激进观念为革命合理性做出辩护。

相反,认为光荣革命是对宪政传统的恢复。

这表明在当时英国

A.立宪政体未能阻止国王专权

B.光荣革命成果受到挑战

C.政治合法性受历史传统影响

D.政治生活缺乏理性精神

8.下列哪些不属于发生在17世纪初斯图亚特王朝统治英国时期的是

A.宣扬“君权神授”

B.厉行君主专制

C.议会曾一度停开

D.颁布《权利法案》

9.有学者认为:

“光荣革命后英国建立了一个合适的政治制度,这个制度保证社会有宽松、和平的环境,让人们追求个人的目标,最大限度地发挥创造能力。

”就此理解18世纪英国领先世界的最大优势在于

A.宪政制度

B.地理位置

C.海外贸易

D.和平环境

10.英国是历史上最早实行议会君主制政体的典型国家,这种政体不同于美国总统制共和制的特点的最大表现是

A.政府对总统负责

B.国家元首的权力是世袭的、象征性的、礼仪性的

C.政府和政府首脑都由全体公民选举产生,并有一定任期

D.议会是国家的最高立法机关

11.近代英国确立了议会君主制,美国确立了总统共和制,德国确立了二元君主制,法国确立了“总统制和议会制的混合制度”。

这主要反映了近代欧美民主政治发展具有

A.多元性

B.连续性

C.曲折性

D.渐进性

12.1873年,伦敦工人协会向英国议会提出的《人民宪章》中要求:

年满2l岁的男子都有普选权,选举投票应秘密进行。

这反映了

A.英国工人阶级要求掌握国家政权

B.1832年议会改革方案带有局限性

C.马克思主义提高了工人阶级觉悟

D.工业革命缓和了英国的社会矛盾

13.17世纪上半期英王与议会的关系实质是

A.贵族与地主的关系

B.世俗地主与宗教势力的关系

C.贵族与教士的关系

D.封建统治阶级与资产阶级的关系

14.在中世纪的英国,最高的法律是抽象的“上帝的法律”。

1534年议会制定的法律则宣布,一切宗教法规如果没得到英国实体法的承认,便没有效力,“在上帝之下,英国不承认除国王陛下以外的任何权威,……而只服从本国制定的法律。

”由此可以推断当时英国

A.君权神授观念动摇

B.议会作用有所加强

C.法治原则得到确立

D.王权开始走向衰落

15.1820年,曼彻斯特、伯明翰、利兹三个市(新兴工业城市)的人口总计50万,却从未派出一名议员;而衰败选邑老萨勒姆已成为无人居住的农田,却拥有7张选票。

这表明

A.英国议会改革势在必行

B.英国政府不重视工业的发展

C.工业资产阶级力量弱小

D.新兴工业城市不愿派出议员

16.美国独立之初,马里兰州和弗吉尼亚州为波托马克河水道的归属问题,长期争持不下,北卡罗来纳州因争夺西部土地,痛斥弗吉尼亚州、南卡罗来纳州夹击本州,与两州积怨日深,宾夕法尼亚州与特拉华州为边界争端,已发展到兵戎相见。

这说明当时的美国

A.未建立中央政府机构

B.联邦政府松散无力

C.面临严重的分裂危机

D.实行分权制衡原则

17.德国在统一前后教育学生必须绝对服从老师的教育管理,就像中世纪的奴仆一样驯服。

与此相反,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的理念是:

学生是“太阳”,是学校教育的中心,老师要围着学生转。

德美教育理念的差异主要反映了

A.经济发展水平差异

B.封建专制思想影响程度不同

C.民主化程度发展不同

D.政治体制本质特征不一样

18.(题文)南北战争后,美国制定并通过了第14条宪法修正案,宣布:

全体美国人不仅是他们那几个州的公民,也是美国的公民。

这一修正案

A.维护了美国的共和体制

B.解放了美国的黑人奴隶

C.扩大了联邦政府的权力

D.保障了美国公民的权利

19.英国历史学家阿克顿说:

“中央政府只从州政府的权力中拿走了若干明确列举的权力,州政府则保留着中央政府拿走的权力之外的所有权力……将民主制度一分为二,从而解决了最难缠的问题。

”这体现当时美国

A.强调保障人民的基本权利

B.联邦政府解决了各种复杂的矛盾

C.推动完善了1787年宪法

D.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相结合

20.托克维尔在《论美国的民主》一书中写道,“美国的行政结构既不是逐级分权的,也不是中央集权的。

它在行使时不为人察觉的真正原因就在于此。

虽然行政权存在,但是不知道它的代表在那里。

”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在于

A.美国政体体现了三权分立的原则

B.美国的行政权在三权中权力最小

C.美国联邦政府和州政府相互对立

D.美国的行政权代表不为人民熟知

21.美国大选之日之所以放在秋天11月第一个星期二,最初是为了等美国人民先把一年庄稼收割完毕,临出发前的星期日上午还要进一次教堂再去距离最近的一个投票地点投票。

这种惯例的形成从农业社会至今未变,这体现了美国政治

A.历史的传承性

B.重视人民权利

C.联邦至上原则

D.僵化不得变通

22.1874年美国选举之后,民主党控制了众议院,立即开始搜集关于执政的共和党腐败的资料,总统格兰特的许多内阁成员因此被迫辞职。

由此可知,当时美国

A.总统享有的权力受到限制

B.两党秉持不同阶级立场

C.议会开始成为权力的中心

D.两党制体现了制衡原则

23.“欧洲则普遍认为,由人民自己治理国家,最终只会导致无政府主义和天下大乱。

……华盛顿并没有顺应当时的潮流,为世上多添一项王冠。

然而世界却将因多了一位总统,而使王冠从此暗淡无光甚至难以戴稳”。

此观点旨在强调

A.华盛顿没有顺应历史潮流

B.欧洲尚不适宜采用近代民主体制

C.华盛顿的选择会冲击君主制度

D.华盛顿的选择有助于美国的稳定与发展

24.1887年美国颁布《州际贸易法》,明确禁止铁路联营、运费折扣、任何性质的差别对待以及短程运费高于长程,规定收费应一律公平合理。

该法

A.损害了消费者的权益

B.肯定联邦政府对私人企业的干预

C.具有跨行业的适用性

D.促进了美国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25.下列关于美国国会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国会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

B.在职的美国联邦政府官员不得成为国会议员,参议院议长由副总统担任

C.总统和国会都有宣战权

D.参议院由各州议会选出,众议员由选民直接选出

26.下列关于美国参议院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参议员由各州议会选出

B.议长有副总统担任

C.参议员任期为6年

D.每三年改选其中的三分之一

27.对于美国1787年宪法的评价,传统观点认为“这部宪法保了美国资产阶级的利益,它所宣布的自由意味卷着剥削的自由”;后来有学者认为“美国宪法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也为后来许多国家所效仿",又有学者提出对美国宪法不能简单地进行否定和肯定。

据此可知,对美国宪法的认识

A.随研究视角拓展而趋于全面

B.只能有一种正确合理的观点

C.缺少对世界其他国家的观察

D.前期学者研究观点比较可信

28.杰斐逊曾经说过:

“自由政府是建立在猜疑之上,而不是建立在信任之上的。

”制宪者们精明地设置障碍,使权力不能集中在任何一个人或一个部门之手,以避免胡作非为或盲动。

美国政治生活中的下列现象最能体现上述思想的是()

A.众议院议员的产生B.选民资格的确立

C.大法官的终身制D.国家权力的运行

29.美国制宪会议召开时,麦迪逊担心占据高位的人会滥用权力,谋取私利和独断专行,特别强调“制定某种条款保证社会防止行政首脑的无能、过失或背信弃义,是必不可少的”。

美国共和政体中最能体现麦迪逊意见的是

A.联邦权力高于各州权力

B.最高法院大法官由总统提名

C.国会复议法律通过即为有效

D.地方有制定法律的权力

30.从1865年开始,美国国会相继通过了第13、14、15条宪法修正案,在原则上废除了奴隶制度,赋予了黑人成年男子选举权。

但在州政府的纵容下,在法律和事实上对黑人选举资格作了各种苛刻的规定,剥夺了多数黑人的选举权。

材料反映了美国

A.联邦制不利于推动民主建设

B.中央集权面临危机

C.民权事业滞后于现代化进程

D.黑奴制度难以废除

31.“13个新兴的州都刻不容缓地为自己制定了成文宪法。

……所有的宪法都遵循伟大的《独立宣言》所陈述的思想:

一旦政府妨害这种人民的权利,人民就有权为了自己的安全和幸福而‘建立新的政府’。

”这表明独立之初的美国

A.邦联体制遭到各州的普遍抵制

B.迫切需要确立三权分立的行政机制

C.邦联国家的存在缺乏法律依据

D.亟待强化中央集权以摆脱政治危机

32.1902年,美国总统决定提名霍姆斯为联邦最高法院大法官。

霍姆斯

A.任期6年,可连任

B.任职需要参议院批准

C.被授予最高立法权

D.由选民按每州两名选出

33.从政治制度演进的角度看,“帝制”取代“共和”是一种历史的倒退,但在法兰西第二帝国(1852﹣(1870)时期,却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经济起飞的局面,并使步履蹒跚的法国工业革命最终大功告成。

据此可知,当时的法国

A.民主制度妨碍了工业革命

B.政局稳定推进了经济发展

C.帝制更符合时代发展潮流

D.帝制巩固得益于经济发展

34.自1789年《人权宣言》发表后,法国在近代一百多年的时间中,先后出台了11部宪法。

这些宪法大多寿命短暂,有的甚至“胎死腹中”。

唯独1875年的宪法得以贯穿第三共和国始终,施行长达65年。

这主要是为

A.总统的权力很小

B.民主共和观念渐入人心

C.人权要求得到了完全实现

D.共和派势力优势非常明显

35.法国1791年制宪会议之后,国王路易十六不得不从以前的“路易,承上帝之命。

法兰西及纳瓦尔之王”,改称为“路易,承上帝及国家宪法之命,法兰西人之王”。

这一变化所体现的政治原则是

A.三权分立

B.民主法制

C.分权制衡

D.自由平等

36.写于1851年到1856年间的《旧制度与大革命》一书中记载,大革命后的法国官员免责制盛行、人民痴迷做公务员、富人免税穷人纳税、审批文件通常要等两三年才能完成、农民进城导致地价飞涨等。

这些记载从侧面反映出

A.法国的旧制度没有受到根本的冲击

B.大革命并未完成建设理想社会的使命

C.共和制的确立激发了人们的参政热情

D.民主共和在当时的法国尚未深入人心

37.1848年法国二月革命后宣布成立的临时政府名单中,除了7人属于资产阶级共和派之外,还有两名小资产阶级民主派,一名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者和一名工人。

有学者说,“把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者和工人代表纳入一个政权机构,这在世界历史上无疑是破天荒的创举”。

这表明当时的法国

A.马克思主义传播日益广泛

B.工业革命深化了政治改革

C.政体之争的结果已经明确

D.巴黎公社的条件趋向成熟

38.1877年,法国君主派总统麦克马洪迫使共和派总理西蒙辞职,另行组建君主派内阁,解散对新内阁投不信任票的众议院。

但是共和派在接下来的众议院选举中获胜,重掌组阁权,1878年共和派又获参议院多数。

上述过程说明了

A.总统违背了第三共和国宪法

B.共和制度得到广大民众支持

C.共和制度通过宪法形式确立

D.君主派已被清除出法国政坛

39.长期以来法国教育被教会把持,而在1879至1899年期间,法国时任教育部长费里亲自选定中小学教材,如选用共和主义史家拉维斯反映爱国观点的《法国历史》作为历史课本;选用民族主义作家戴鲁莱德的<士兵之歌》作为全国中小学传唱歌曲。

费里这一做法

A.化解了共和派与保皇派的矛盾

B.培养了科学理性的人才

C.消除了教会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D.巩固了民主共和的成果

40.“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的诞生极其艰难,每一条款都经过君主派和共和派的激烈讨论,最后仅以一票的微弱优势通过。

法兰西的共和制度经过长时间的变动才最终确定下来。

这种情况不能说明

A.君主派和共和派之间的斗争非常激烈

B.共和政体的确立是法国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C.法国大革命不彻底,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

D.法国从法律上正式确立了共和政体

41.北京大学教授钱乘旦说:

“(法国)大革命并没有解决根本问题,此后近百年中,法国一直处于革命与复辟的轮回中,社会持续动荡。

”导致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工业资产阶级力量相对薄弱B.一直受到外部势力的阻挠和干涉

C.人民的政治立场摇摆不定D.缺乏成熟的革命理论的指导

4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参议院为最高之机关,而国务院为责任之主体。

总统所发之法律、命令及一切公文,皆须国务员副署。

总统员有任免文武官吏之权,而主张此项权利,必待国务院之副署始能发生效力。

与上述内容相似的法律文件是

A.美国1787年宪法

B.《权利法案》

C.《独立宣言》

D.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43.1875年法国制宪会议讨论宪法草案时各派争执不休,共和派议员瓦隆提出一项修正案:

“为了选举共和国总统,由参议院与众议院组成的国民议会,选举以绝对多数进行,总统任期7年,可连选连任。

”该修正案以353票对352票获得通过,以迂回的方式肯定了共和制度。

这主要反映了

A.共和政体是妥协的产物

B.各派别之间的矛盾被化解

C.共和派内部的团结合作

D.共和制度最终得以巩固

44.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帝国议会的议员不能因为议员身份而在政府领取任何薪俸和报酬。

这反映了德意志帝国

A.议会议员地位低下

B.打击帝国议会议员

C.初步建立民主政治

D.专制主义色彩浓厚

45.《全球通史》写到:

“德国的工业化……开始时发展速度很慢。

但是,1871年后,德国工业以巨人般步伐前进……”,“开始时发展速度很慢”的主要原因是

A.政治上处于分裂状态

B.各邦经济发展不平衡

C.邦国间战争相互损耗

D.资源贫乏成发展瓶颈

46.制度和笼子的关系经常被用来说明民主制度建设状况。

下列关于该关系的描述符合德意志帝国政体特点的是

A.“国家权力的尾巴是逐渐收起来的,制度笼子的形成也是渐进的。

B.“国家权力公然站在制度的笼子之上,驯服了人民。

C.“制度笼子的形成历经反复,最终成功奠定了稳定政体。

D.“国家设计了完美的制度笼子,将权力彻底驯服。

47.黄牧航在《比较是手段而不是目的》-文中指出,“1873年为对付日益发展的社会主义运动,俾斯麦提出新闻出版法草案,帝国议会的资产阶级自由派担心这个草案会损害言论自由,没有通过。

1878年5月发生了刺杀威廉一世的事件,俾斯麦以此为由提出取缔社会民主党,议会中的资产阶级自由派再次予以拒绝。

”这说明当时帝国议会出现这种现象

A.说明其权利大于联邦议会

B.反映了其受到工业化影响

C.说明其支持社会主义运动

D.是履行宪法赋予的职责

48.恩格斯指出:

“(德意志)帝国宪法具有一个唯一的稳固的轴心——一个帝国首相(宰相)。

联邦会议……处于这样一种地位,这种地位使其他责任行政权成为不可能,可能的只有帝国首相的责任行政权,因而使帝国责任大臣无法生存。

”材料中“帝国首相的责任行政权”表现为

A.帝国首相拥有内阁的控制权

B.宪法赋予首相国家最高权力

C.帝国首相只对联邦会议负责

D.内阁大臣均由帝国首相任命

49.1883年,在俾斯麦的主持下,团会通过的《疾病保险法》规定;社会保险不考虑缴费者的身份,民族、地位,性别。

这一规定

A.有利于缩小社会贫富差距

B.有助于增强民众的国家认同感

C.消除了工人运动对社会的威胁

D.加强了帝国议会的行政监督权

50.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第二十条规定:

“帝国议会由秘密投票的普遍和直接选举产生。

”此后,所有年满25岁的男性都有权参加帝国议会的选举。

而英国在1884年议会改革后,选民权的比重也才上升到成年男性的60%。

由此可见19世纪的欧洲

A.德意志帝国的政治制度更加民主和公开

B.英国拥有更加强大的贵族寡头政治传统

C.选举权的广泛程度不等于民主化的水平

D.秘密选举会使处于依附地位的人受胁迫

51.有学者认为,就俾斯麦的君主制信念而言,“他身上寄有着一个中世纪的灵魂,“俾斯麦在实践中走出一条忽视其至压制自由民主、专注于资本主义和民主主义的强权道路”。

他将人道主义贬低为无用的“废话”。

据此现点可推知

A.德意志君主制违行潮流B.俾斯麦致力于复辟帝制

C.俾斯麦是君主的代言人D.德意志帝国潜伏着危机

52.近代英国确立了议会制君主立宪政体,美国确立了总统制民主共和政体,德意志帝国也确立了有别于英国的“君主为实,立宪为虚”的君主立宪政体。

三者的共性是

A.议会都是国家权力核心

B.总统都掌握国家行政权

C.政府首脑均对议会负责

D.议会均掌握国家立法权

评卷人

得分

二、材料分析题

5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素以尊重传统、崇尚中庸的英吉利民族中,极端道路往往是行不通的。

……“光荣革命”吸取了40年代革命和1660年“复辟解决”两方面的教训,既摒弃了无限制的斗争,又避免了无原则的调和……它遏止了1661年后出现的君主专制主义趋势,根本改变了英国政治制度的发展方向,同时又没有割断历史,超越传统。

——程汉大《英国政治制度史》

材料二“光荣革命”确立了“议会主权”原则,这一原则由洛克在他的两篇《政府论》中作了最充分的理论阐述,应当指出,洛克的这两篇文章几乎是与“光荣革命”同时完成的,这说明建立一种民主的政治制度早已成为许多英国人沉思良久的设想,而这种时间上的巧合恰恰反映了英格兰全民族统一价值取向的形成。

材料三君主立宪制从确立到完善经历了很长一段时间,在此期间,君主的权力不断衰落,议会的权力不断上升,产生于议会的责任制政府也逐步确立起来,“光荣革命”为不断的变革打开了通道,这是英国最终能够引领世界潮流的最主要的因素。

——《大国崛起》

(1)材料一中“根本改变了英国政治制度的发展方向”指的是什么?

根据材料一、二,概括英国政治制度发生根本改变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英国政治制度不断创新的表现。

这些创新有什么作用?

(3)综合上述分析,你能得到什么启示?

5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688年,迫于王权膨胀和天主教在英国复活的现实危险性,议会中的辉格党和托利党联合起来,向荷兰的执政威廉亲王发出邀请,请他到英国来接管王位……威廉接受邀请后率大军在英国登陆……根据议会条件,威廉接受了《权利法案》,随后和妻子玛丽(詹姆士二世的女儿)一同登上了英国王位。

材料二……2.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4.凡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6.除经议会同意外,平时在本王国内征募或维持常备军,皆属违法……8.议会议员之选举应是自由的。

9.议会内之演说自由、辩论或议事之自由,不应在议会以外之任何法院或任何地方,受到弹劾或讯问……13.为申雪一切诉冤,并为修正、加强与维护法律起见,议会应时常集会……。

——英国1689年《权利法案》

材料三下图是美国费斯特拉教授向学生讲解美国1787年宪法时画的“三权分立”的示意图。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概括英国在政治制度方面的创新。

(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权利法案》都限制了英国国王的哪些权力。

(3)请按费斯特拉教授的设计简要介绍美国三权分立体制中三权分立的情况。

5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德意志帝国皇帝有权任命帝国首相和官员,有权召集和解散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军官均由皇帝任命……将军的地位高于政治家,议员都被讥笑为“绵羊脑袋”。

(1)据材料,指出德意志帝国政治的特点。

(2)结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近现代西方国家政治发展的总趋势及其基本特点。

参考答案

1.A

【解析】

【详解】

材料“成千上万民众发动起的暴力行动和他们对詹姆士二世的反叛浪潮”反映了光荣革命有大量民众的参与,说明光荣革命具有比较广泛的群众基础,故A正确;材料未涉及议会的地位和权力,故B错误;光荣革命是不流血的革命,不是“暴力剥夺国王的行政权”,故C错误;材料也没有反映君主立宪制确立的问题,故D错误。

故选A。

2.B

【解析】

【详解】

1688年“光荣革命”表示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完成,从此国家权力的中心开始从国王转移到议会,故B项正确;《权利法案》颁布是1689年,不符合材料时间,故A项错误;光荣革命后国王权力开始下降,议会权力开始上升,故C项错误;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是18世纪责任内阁制的确立,故D项错误。

【点睛】

(1)光荣革命不是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的标志。

光荣革命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结束的标志。

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的标志是《权利法案》颁布。

(2)光荣革命不是英国革命保守和不彻底的表现。

光荣革命是“资产阶级向其他阶级妥协的结果”,这是由资产阶级的力量不足以完全清除封建势力所决定的,这个结果是符合当时英国国情的。

3.B

【解析】

【详解】

根据材料“我信任我的同僚,但我更信任自己”说明小威廉·皮特希望继续任职;结合1689年《权利法案》的内容可知,如果议会通过对政府不信任案,首相有权解散议会,重新选举,B项正确。

材料反映议会和政府之间的分歧,最高法院无权干涉,排除A。

1689年《权利法案》颁布后,国王逐渐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无权干涉议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