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涟源市届高三历史第二次月考试题.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776201 上传时间:2022-10-12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38.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南省涟源市届高三历史第二次月考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湖南省涟源市届高三历史第二次月考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湖南省涟源市届高三历史第二次月考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湖南省涟源市届高三历史第二次月考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湖南省涟源市届高三历史第二次月考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湖南省涟源市届高三历史第二次月考试题.docx

《湖南省涟源市届高三历史第二次月考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省涟源市届高三历史第二次月考试题.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湖南省涟源市届高三历史第二次月考试题.docx

湖南省涟源市届高三历史第二次月考试题

湖南省涟源市2018届高三历史第二次月考试题

第I卷(选择题)

评卷人

得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24道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1.费孝通先生曾将中国古代的某一制度描述为“差序格局”,即“以己为中心,按照……有差等的次序形成的关系网络。

”这种差序格局的结构方式普遍存在于中国传统社会之中。

其中,父子、兄弟关系是最基本的层次,是“差序格局”的模板,其它各个层次都从这里获得其构造原则。

如同乡关系、师徒关系、君臣关系。

据此可知,“差序格局”(  )

A.可能阻滞社会结构的更新       B.使先秦血缘政治得以延续

C.产生于儒家三纲五常思想       D.成为社会等级的表现形式

2.中国皇帝制度出现后,皇帝的居处称“行在所”,所用车马称“乘舆”。

经皇帝批阅的文件称“御批”。

皇帝有病称“不豫”。

皇帝去世称“驾崩”,入葬的坟墓称“陵”。

皇帝之印称“玺”。

材料反映出()

A.皇帝专称减少了对皇权的限制B.皇帝制度顺应了当时历史潮流

C.封建皇权随时代发展逐步强化D.封建皇帝在当时具有独特权威

3.李世民的儿子李恪亲王,打猎时伤害农民,被检察院(御史)柳范弹劾。

李世民责备亲王府秘书长(长史)权万纪,责怪他未能规劝阻止,罪应处死。

柳范说“房玄龄还不能阻止陛打猎,怎么能单单责备权万纪。

”李世民大怒回宫,后发砚自己理屈,马上再出来召见嘉勉,这反映出()

A.唐代监察机制完备B.君主个人素养影响集权体制的效果

C.唐代谏议制度形成D.三省六部制下君主权力被有限制约

4.宋代从乾德元年(963年)开始,朝廷陆续“命大理正奚屿知馆陶县、监察御史王祐知魏县、杨应梦知永济县、屯田员外郎于继徽知临清县(知,即兼理、兼管之意)”。

北宋知县的设立表明(  )

A.县取代州成为基层单位B.君主权力的行使比较随意

C.地方行政区划的变迁D.中央集权得到了加强

5.清朝乾隆皇帝十分关心《四库全书》的编撰,先后发出多道“圣谕”,对收录书籍的原则和历史事件评说有详密周到的指示,其指示体现了“修书以遏邪说”的宗旨。

这反映了(  )

A.封建政权反对文化传承B.专制皇权强化纲常伦理

C.统治者推动儒学创新D.闭关锁国阻碍西学传播

6.英国法律史学家梅因指出:

“(罗马法)仪式不但和允约本身有同样重要性,甚至比允约更为重要”.如果一个固定形式被遗漏或误用,法律行为便告失效.相反,如果所有程序和仪式均已正确进行完毕,即具有法律效力,至于法律行为是否反映当事人的真实意思,法律在所不问.这表明罗马法(  )

A.具有明显的习惯法的痕迹B.不注重对私有财产的保护

C.存在过分注重形式的缺陷D.缺乏判决的客观性和公正性

7.古希腊著名哲学家柏拉图说:

“民主政体是进一步的退化,因为它的平等和自由的原则反映了人类品质的退化;人性的一切欲望都可以被同样自由地去追求。

”这段话意在说明()

A.当时的雅典不具备建立民主政体的条件B.雅典公民具有自由平等精神

C.雅典民主政治存在一定弊端D.平等和自由是雅典民主政体的基本原则

8.美国学者罗威尔谈到英国1688年的使詹姆斯二世失去了王位,议会逐渐把王权纳入自己囊中,可是并没有因此严重消弱国王在法律上的权力,所以国王在法律上仍旧具有它的前辈所具有的权力。

对此段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二元制君主立宪制正式建立B.英国的君主立宪制有名无实

C.英国政治变革具有渐进特征D.政治变革并没有实现预期目标

9.美国1787年宪法第4条第1款规定:

“各州对其他州的公共法令、记录、和司法诉讼程序应给予完全的信任和尊重。

”第2款规定:

“每州公民应享受其他各州公民所有之一切特权及豁免权。

”这些规定()

A.强化了联邦政府的权力B.有利于黑人奴隶的解放

C.保障了地方各州的权力D.有利于美国人口的流动

10.帕尔默在《现代世界史》中指出:

“依据这部宪法,合众国不仅仅是一个国家联盟,而且还是一个联邦,生活在联邦里的个人,出于某些目的,是美利坚合众国的公民;而出于其他目的,又是各州里的公民。

”材料体现美国宪法的重要原则是(  )

A.分权制衡B.人民主权C.天赋人权D.自由平等

11.易中天在《艰难的一跃:

美国宪法的诞生和我们的反思》中说:

“一群不知道国家为何物的乡巴佬,却制定了世界上第一部成文宪法,没有任何先例可以参考;更邪门的是,二百多年来,这部宪法没有改动一个字﹣﹣如果遇到问题,美国人也仅仅搞个修正案来弥补。

天下奇事甚多,美国宪法却是奇迹中的奇迹。

”作者意在(  )

A.说明美利坚民族缺乏创新精神B.肯定美国宪法相对稳定

C.强调美国宪法存在明显的不足D.赞赏美国宪法非常完善

12.1807年《普鲁士王国所有城市规程》规定:

国家只保留对各城市的最高监督权和司法权,其余权力归城市所有。

但因反对势力强大,规定成一纸空文。

在法国“二月革命”影响下,德国爆发革命并通过1849年宪法,内容涉及联邦制、议会制等。

但普鲁士国王不合作,宪法流产。

1871年德国宪法通过,实行君主立宪制,但保留专制色彩。

德国60余年的探索充分体现(  )

A.法德两国合作源远流长B.工业革命保障政治发展

C.政治民主化具有艰难性D.启蒙运动促进政治变革

13.1873年夏天,俾斯麦曾告诉威廉皇帝,他的政策是坚决排除在欧洲以外去谋求领土,1884年,俾斯麦改变了初衷,他甚至曾在私下里说“殖民事务都是骗局,但我们需要它帮助选举”。

1884年到1885年,他通过一系列活动把殖民大旗插到了非洲、南太平洋。

材料表明俾斯麦

A.对外政策摇摆不定B.其宰相官职不再由皇帝任命

C.霸权思想日渐膨胀D.调整殖民政策以顺应时政

14.有人说,德意志帝国虽然是资产阶级性质的君主立宪国,但“君主”是实“立宪”是虚。

下列引用的《德意志帝国宪法》条文不能说明这一观点的是()

A.“建议并公布帝国法律及监督其执行之权属于皇帝”

B.“德意志皇帝在国际关系上为帝国的代表……是国家的元首”

C.“皇帝有权召集、召开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以及使议会延期或结束”

D.皇帝“有创制法律之权”

15.英国1882年制定的关于议会议事程序的“普遍法规”规定:

议会开会的大部分时间应有政府成员参加。

1887~1889年,英国政府参加议会会议的次数占全部议会次数的84.5%。

这说明()

A.议会职能受到政府的制约B.议会始终是国家的决策中心

C.议会对国家行政部门有监控权D.内阁成为国家最高的立法机关

16.著名历史学家刘祚昌教授认为:

1787年宪法是“美国第一次革命的一重大成就”,是一部“进步”的宪法。

他的理由是()

①避免了绝对权力的出现②具有种族歧视的烙印

③一定程度上保护了资产阶级民主④调和了美国大小州、南北方、中央和地方间的矛盾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17.费正清在《中国:

传统与革命》中称:

“在中国近代史上,没有哪一段插曲比鸦片战争为谴责‘帝国主义侵略’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它成为中国人对西方武力入侵和在此以后几乎整整一个世纪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地位的不满情绪的内容。

除了从这一角度看鸦片战争外,还有必要将其放到近代历史的主要趋势之中去观察。

”在该“趋势”背景下,费正清认为(  )

A.鸦片战争是近代中华民族灾难的开端B.鸦片战争阻碍了中国近代化历程

C.鸦片战争是西方工业文明的扩张D.侵略者是历史发展过程中的进步者

18.右图为《20世纪编年史图鉴》中某一时期的东亚地图,图中分别以黑、白、灰色标示了三个不同政权。

这幅地图最有可能编印于()

A.日俄战争后辛亥革命前(1905-1911年) 

B.北洋政府时期(1912-1928年) 

C.土地革命时期(1927-1937年) 

D.内战爆发后新中国成立前(1946-1949年)

19.太平天国时的南方民谣唱到:

“天字旗号飘得远,四方兄弟到金田,四方兄弟到金田,斩龙除妖声震天。

”这说明(  )

①太平天国获得了社会各界的支持②太平天国矛头直指清政府

③太平天国的宣传组织方式落后④斩龙除妖体现了太平天国反封建反侵略的性质

A.②③B.①②③④C.①②④D.②④

20.1942年2月,美国给中国巨额贷款5亿美元,超过了1937年到1941年7月贷款总数的两倍,而且未规定利率、偿还期、担保及借款用途。

美国大力加强对中国援助的主要原因是

A.中国抗战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巨大贡献()

B.建立战后中美关系,维护美国的远东利益

C.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中美是同盟关系

D.美国企图通过经济援助,分割中国领土

21.1984年通过的《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规定:

“香港特别行政区可同联合王国和其他国家建立互利的经济关系”“可以‘中国香港’名义单独地同各国、各地区及有关国际组织保持和发展经济、文化关系,并签订有关协定”。

据此,下面表述合理的是(  )

A.《声明》为英国干涉香港事务埋下了伏笔B.香港将享有受法律保护的高度自治权C.香港获得了独立处理涉外事务的权利D.香港可根据需要开展独立外交活动

22.1981年,里根总统开始对国有企业进行整顿和调整。

进入21世纪之后,小布什政府将“竞争招标”私有化新理念扩展到了国有企业和政府改革当中,美国国有企业进人私有化改革的新阶段。

这些措施()

A.有利于经济持续快速发展B.强化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C.均完全摈弃了凯恩斯理论D.是对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23.托马斯•弗里德曼认为:

在全球化第三阶段,个人成为了主角,肤色或东西方的文化差异不再是合作或竞争的障碍。

世界各地包括中国和印度的人们可以轻松实现自己的社会分工,世界变平了,从小缩成了微小。

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世界市场形成B.信息技术应用

C.交通工具革新D.美苏冷战结束

24.康德说:

“Saperaude!

……这就是启蒙运动的口号。

”其中“Sapereaude!

”的含义可能是(  )

A.“人类是天生社会性动物”B.“我只要求凡人的幸福”

C.“要有勇气运用你自己的理智”D.“信仰上帝即可得救并得到幸福”

第II卷(非选择题)

评卷人

得分

二、主观题(本题共3道小题,第25题22分,第26题18分,第27题12分,共52分)

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2分)

材料一在古代中国,君主要想统治一切,就必须依靠官僚集团来实现;同时君主也需要对内外官僚进行严密控制,这就需要一种督察百官的力量。

同时,为避免君主在用人行政方面出现重大失误,需要设立一个机构来进行协调和制衡。

我国历代监察都实行独立垂直的管理体制,不对地方行政长官负责。

历代王朝都把监察官员视为防止官吏腐败的最后一道防洪堤,故而对他们委以重任。

监察官员是“秩卑而命之尊,官小而权之重”。

——整理自蒋云贵、戴正良《论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借鉴意义》

材料二美国所实行的三权分立与制衡不是简单的权力再分配,也不是简单的权力之间的制约,而是在动态的权力运作过程中体现各自的价值,展现各自的权威,实现相互的协作。

它对于维护美国资产阶级利益,调整不同利益集团的冲突,防止某一个人和某个集团的独裁,保障公民权利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同时,权力的制约和平衡也造成了权力的效率低下、权力的相互倾轧、全力配合的缺失。

——摘编自魏海群《美国三权分立制度的历史发展及其启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古代中国建立监察制度的原因并概括该制度的特点。

(10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权力制衡所产生的影响。

(6分)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古代中国监察体制与美国三权分立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