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类摩托车制度.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761469 上传时间:2023-01-26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8.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类摩托车制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二类摩托车制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二类摩托车制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二类摩托车制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二类摩托车制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二类摩托车制度.docx

《二类摩托车制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类摩托车制度.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二类摩托车制度.docx

二类摩托车制度

质量管理制度

为提高质量意识,保障车辆维修质量,杜绝维修质量事故的发生,制定如下制度。

1、树立“服务至上、质量第一”,“质量就是效益”的理念。

2、聘用其有相应资质的人员从事维修作业,严禁无证人员擅自进行维修作业。

3、收集摩托车维修新技术资料,及时更新维修知识。

4、严格按照工艺要求和操作规程进行维修作业。

5、使用符合安全和技术标准要求的维修设备和计量工具,并加强这些设备和工具的管理。

6、对维修车辆进行三级检验,严格进行维护前检验、过程检验、竣工检验,严格执行竣工出厂技术标准,未达标准不准出厂。

7、严把配件质量关,不以次充好,不偷工减料,不使用不符合技术标准要求的配件。

8、严格执行质量保证期制度。

9、如发生维修质量纠纷,认真做好维修操作分析,寻找质量事故原因,并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开展调查工作。

 

质量保证期制度

摩托车维护、小修及专项修理质量保证期为摩托车行驶800公里或者10日。

质量保证期中行驶里程和日期指标,以先达到者为准。

机动车维修质量保证期从维修竣工出厂之日起计算。

而返修项目的质量保证期,应从返修竣工出厂之日起重新计算质量保证期。

  此外,机动车维修过程中换下的配件、应当交车主自行处理。

 

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一、认真贯彻执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及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结合本单位实际,制定各工种、各机电设备的安全操作规程,并定期检查制度的落实情况。

二、定期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安全知识培训,教育职工严格执行各工种工艺流程,工艺规范和安全操作规程,不得违章作业。

三、维修车辆前,应将车辆停放牢固后方可作业。

举升设备应由专人操作,举车时不准检修举升设备。

四、路试车辆必须由具有驾驶证及技术熟练的试车员进行,并在规定的路段上进行。

五、易燃、易爆物品和污染物、压力容器等应有安全防护措施和设施,压力容器及仪表等应严格按有关部门要求定期校验。

六、做好防火、防盗工作,并制定相关措施,配备消防器材。

配电设施线路确保完好,性能可靠,使用移动电具应有安全防护措施。

七、发生事故要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汇报,保护好现场,查明原因妥善处理。

 

设备管理制度

   1、设备操作工在独立使用设备前,须掌握该设备的操作技能和规程要求。

   2、设备使用应定人定机,对公用设备由专人负责保养。

   3、操作工要养成自觉爱护设备的习惯。

班前班后认真擦试设备及加注油润滑工作,使设备经常保持良好的润滑与清洁。

   4、操作工要遵守设备操作规程,合理使用设备,管好设备附件。

   5、对私自操作设备人员,要进行严肃的批评教育,由此发生的一切后果由私自操作者负责。

6、设备管理员应根据设备维护要求以及设备技术状况制定设备和测量装置的保养细则、保养周期和检定周期。

   7、设备发生故障应及时停机,使用部门应立即通知设备管理员或相关负责人,请修理人员检查排除故障。

当修理人员在排除故障时,操作人员应积极协助修理人员排除故障。

   8、对设备的检查、保养、修理应做好所有记录,以便检查。

 

配件管理制度

为了加强配件及材料的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特制订如下管理制度;

1、做好配件采购工作,配件库存要合理。

2、严格进货检验手续,所有采购回来的配件,进库时必须核对数量、价格、质量,特别防止假货入库。

发现假货和质量问题要追究责任。

3、修理工领料要做好记录。

4、严格执行交旧领新制度。

领新料同时交回旧件,旧件必须编上号,贴上标签交回车主。

5、要严格执行工具管理制度,保管好各种工具和设备。

 

检验制度

一、摩托车进厂检验制度

   1、车辆送修时,应具有保修内容及相关技术档案资料。

   2、检验人员负责对送修车辆进行预检,并根据驾驶员的反映,通过检测或测试、检查,确定基本作业内容,并告知托修方。

   3、得到托修方确认后,办理交接手续。

随车使用的工具和备用品,不属于摩托车附件范围的应由托修方自行保管。

   4、检验人员将维修作业单下派车间,车辆进入作业车间。

二、摩托车维修过程检验制度

   1、过程检验实行自检、互检和专职检验相结合的"三检"制度。

   2、检验内容为摩托车主要零部件的检验,各总成组装、调试检验。

   3、检验人员要严格依据检验标准、检验方法认真检验,做好检验记录。

   4、经检验不合格的作业项目,需重新作业,不得进入下一道工序。

   

三、摩托车维修竣工检验制度

   1、摩托车维修竣工检验由专职检验人员负责实施。

   2、摩托车维修竣工检验内容为整车检查、检测、路试、检测路试后的再检测及车辆验收。

3、竣工检验合格的车辆实行规定的质量保证期制度。

摩托车维修理工安全操作规程

1、工作前应检查所使用工具是否完好。

施工时工具必须摆放整齐,不得随地乱放,工作后应将工具清点检查并擦干净,按要求放入工具车或工具箱内。

2、拆装零部件时,必须使用合适工具或专用工具,不得大力蛮干,不得用硬物手锤直接敲击零件。

所有零件拆卸后要按顺序摆放整齐,不得随地堆放。

3、废油应倒入指定废油桶收集,不得随地乱倒或倒入排水沟内,防止废油污染。

4、修理作业时应注意保护摩托车漆面光泽,并保持修理车辆的整洁。

车间内不准吸烟。

6、修配过程中应认真检查原件或更换件是否符合技术要求,并严格按修理技术规范精心进行作业和检查调试。

 

轮胎工安全操作规程

1、在工作时,要先放掉需修轮胎的气体,然后才能解体。

2、在充气时,要按轮胎规格的要求充气,不能过多或过少。

3、装内胎时,要清理外胎的杂物,以免影响修理质量。

4、在修补过程中,不符合要求要及时更换,以免发生意外事故。

 

轮胎拆装设备操作规程

1、拆装时,轮胎必须放尽余气。

2、所有移动件保持清洁,必要时用汽油清洁,注意润滑,确保拆装器转动灵活。

3、排放汽滤中的积水,确保马达转动皮带松紧适度。

4、安装轮胎时,应在轮胎边上涂上小量润滑油脂或滑石粉,以免断裂轮边。

5、拆装时,应注意定位爪不要紧贴钢圈,以免擦掉钢圈油漆。

 

空气压缩机操作规程

1、应在安全阀限定压力和规定排气量的条件下使用设备。

2、必须保证空压机使用现场环境的清洁和通风,严禁在空气中尘量过高或有腐蚀性和易燃性气体的场合使用。

3、空压机严禁断油运行,使用者要经常注意检查机油油位是否正常,要定期更换机油。

4、不要使用小于1.5平方毫米而长度大于5米的导线作电源线。

5、每日工作结束后,必须旋开储气罐放污阀排出污水,第二日空压机启动前再合上放污阀。

6、空压机运转时,当停电或临时停机时,需要重新启动,应将储气罐中的压缩空气排放放完后再开机。

 

砂轮机安全操作规程

1、操作人员使用砂轮机前,都必须按要求接受安全教育,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熟悉砂轮机的正确操作使用方法,按规定要求穿戴好工作服装(戴好工作帽)。

2、砂轮机在开动前要认真查看砂轮盘与防护罩之间有无杂物附着、堵塞,如有,一定要将杂物清理后方能开机。

3、磨削操作时,操作者必须站在砂轮机的侧面,将刀具或工件轻轻地抵靠在砂轮盘的端面上进行磨削,不能用力过猛,更不准撞击砂轮盘。

4、操作者不得站在砂轮机的正面进行磨削操作,以防砂轮崩裂,发生事故。

5、在同一个砂轮盘上,禁止两人(或两人以上)同时操作。

6、过分细小、握拿不住的的工件,不得在砂轮机上磨削,以防被卷入砂轮机、碾碎砂轮盘,从而造成事故。

7、磨削操作时,应集中注意力,不得边操作,边交谈聊天。

磨削操作完毕,应及时关闭砂轮机电源,不得让砂轮机空转。

8、换新砂轮盘时,应遵守磨工一般安全操作规程。

新砂轮盘在装机前要认真检查,有裂纹或破损的禁止装机,砂轮盘轴孔与砂轮轴配合不好的也不得装机使用。

9、换砂轮盘、紧固螺丝时,用力要均匀,不得过紧或过松。

10、新砂轮盘换好后,首次开机要空转2~3分钟,待砂轮机运转正常后方能使用。

11、附有易燃易爆物质的零部件须安全清理完毕后方可磨削。

充电设备操作规程

1、检查电池装置外部是否完好,铭牌和防爆标志是否齐全。

2、弄清电池装置的型号、额定工作电压。

3、擦净电池箱盖上的灰尘、积水后,打开电池箱清洗干净。

4、每次充电前都应对电源装置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5、检查各电池间连接极柱是否正确,接线端子的连接是否牢固。

6、充电机电源的两极不得接反(电源的正极接电池的正极、电源的负极接电池负极)。

7、清除放在电瓶上的任何工具、物品与脏物,打开全部电池旋塞。

8、注意连接线与极柱不得有过热或松动现象。

9、电池中电解液溢出时,应及时吸出、擦净。

10、监视充电设备的运行情况,遇有不正常现象立即停充,待处理后再充电。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1、

2、

3、

4、

5、

 

值班记录表

时间:

年月日带班领导:

值班人员签名

值班情况(来电、来访、接收、偶发事件、巡查监测等情况)

处理结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