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化学考前指导卷.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758748 上传时间:2023-01-26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960.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化学考前指导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届化学考前指导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届化学考前指导卷.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届化学考前指导卷.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届化学考前指导卷.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化学考前指导卷.docx

《届化学考前指导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化学考前指导卷.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化学考前指导卷.docx

届化学考前指导卷

2018届化学考前指导卷

说明:

利用好考前五分钟,可以把整张试卷浏览一下,对整张试卷的难度整体把握,初步确定答题策略:

一般先易后难遇难先跳,建议先选择题,再21题,然后17题(能立刻解决就做),18题的计算需要时间,可以暂时先放下。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般来讲,选择题时间控制在35分钟左右。

做选择题不可太快,这样出错率较高,也不可太慢,影响二卷的解题。

做选择题关键在于审题,注意认真读题,甚至反复读题,读题时应“圈圈点点”,理清概念,每个选项都要看过,找出“陷阱”,切忌草草读题,盲目下手。

若仍没有头绪,可填上你的第一感觉选中的代码;对于多选题,若无把握,强烈建议只选一个确保能得分的答案。

一、化学与生活、环境、科技(STSE)

1.化学与环境、材料、信息、能源关系密切,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低碳生活注重节能减排,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B.推广使用可降解塑料及布质购物袋,以减少“白色污染”

C.半导体行业中有一句话:

“从沙滩到用户”,计算机芯片的材料是二氧化硅

D.启用大气中细颗粒物(PM2.5)的监测,以追根溯源,采取措施,改善空气质量

【参考答案】C

【经典再现】下列措施有利于节能减排、保护环境或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理念相符合的是。

①加快化石燃料的开采与使用②研发易降解的生物农药③应用高效洁净的能源转换技术④田间焚烧秸秆⑤推广使用节能环保材料⑥改进汽车尾气净化技术,减少大气污染物的排放⑦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⑧研发可降解高分子材料,减少“白色污染”⑨过度开发矿物资源,促进地方经济发展⑩用氢气做环保燃料电池的燃料

答案:

②③⑤⑥⑦⑧⑩

二、化学用语

2.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A.氟化氢的电子式:

B.聚丙烯的结构简式:

C.水分子球棍模型:

D.质子数为53、中子数为78的碘原子:

【参考答案】D

【经典再现】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氢氧根离子的电子式:

NH3的电子式:

S2-的结构示意图:

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次氯酸的结构式:

H-Cl-O

乙酸的结构简式:

C2H4O2

丙烯的结构简式:

C3H6

邻羟基苯甲酸的结构简式:

答案:

【使用和讲评建议】热点提醒:

(1)电子式书写典型错误:

漏写孤对电子或多写孤对电子,如NF3的电子式

(2)正确区别比例模型和球棍模型(注意空间构型),如甲烷的球棍模型为:

、比例模型为

(3)实验式就是最简式(4)羟基的电子式:

三、离子共存

3.25℃时,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0.1mol•L﹣1AlCl3溶液中:

H+、Na+、Cl﹣、SO42﹣

B.含有0.1mol•L﹣1Fe3+的溶液中:

Na+、K+、SCN﹣、NO3﹣

C.使甲基橙变红色的溶液中:

Fe2+、K+、NO3﹣、SO42﹣

D.由水电离产生的c(H+)=10﹣12mol•L﹣1的溶液中:

NH4+、SO42﹣、HCO3﹣、Cl﹣

【参考答案】A

【使用和讲评建议】见阅读材料2

【经典再现】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①使甲基橙变红的溶液:

K+、Cl-、NO3-、[Ag(NH3)2]+②使酚酞变红色的溶液:

Na+、Cu2+、HCO3-、NO3-

③0.1mol·L-1AgNO3溶液:

H+、K+、SO42-、I-④0.1mol·L-1NaAlO2溶液:

K+、Na+、Cl-、HCO3-

⑤0.1mol·L-1NaOH溶液:

K+、Na+、SO42-、CO32-⑥0.1mol·L-1FeCl3溶液:

K+、NH4+、I-、SCN-

⑦c(H+)/c(OH-)=1×1014溶液:

Ca2+、Na+、ClO-、NO3-⑧1.0mol·L-1的KNO3溶液:

H+、Fe2+、Cl-、SO42-

⑨pH=12的溶液:

K+、Na+、CH3COO-、Br-⑩与铝反应产生大量氢气的溶液:

Na+、K+、CO32-、NO3-

答案:

⑤⑨

四、物质的性质和应用

4.下列关于物质性质与应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A.碳具有还原性,高温条件下能将二氧化硅还原为硅B.Na2S具有还原性,可用于去除水体中Hg2+

C.二氧化硅是半导体材料,可将太阳能直接转化为电能

D.二氧化锰具有较强的的氧化性,可作H2O2分解的氧化剂

【参考答案】A

【经典再现】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①铝具有延展性,可用于冶炼金属②二氧化氯具有还原性,可用于自来水的杀菌消毒③铜的金属活泼性比铁的差,可在海轮外壳上装若干铜块以减缓其腐蚀④明矾能水解生成Al(OH)3胶体,可用作净水剂⑤FeCl3溶液能与Cu反应,可用于蚀刻印刷电路⑥木炭具有还原性,可用于冰箱除异味⑦Zn具有还原性和导电性,可用作锌锰干电池的负极材料⑧液氨汽化时要吸收大量的热,可用作制冷剂⑨生石灰能与水反应,可用来干燥氯气⑩氯化铝是一种电解质,可用于电解法制铝

答案:

④⑤⑦⑧

五、物质的转化

5.下列各组物质之间通过一步就能实现如图所示转化的是()

物质编号

物质转化关系

a

b

c

d

Na2O

Na2O2

Na

NaOH

Al2O3

NaAlO2

Al

Al(OH)3

FeCl2

FeCl3

Fe

CuCl2

NO

NO2

N2

HNO3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①③

【参考答案】B

【经典再现】下列物质转化在给定条件下能实现的是。

答案:

①③⑤⑥⑦⑨

六、正确书写离子方程式

6.下列指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向FeCl3溶液中滴加HI溶液:

Fe3++2I-===Fe2++I2

B.向AlCl3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氨水:

Al3++4NH3·H2O===AlO

+4NH

+2H2O

C.向稀NH4HCO3溶液中加入过量NaOH溶液:

NH

+OH-===NH3·H2O

D.用氨水溶解AgCl沉淀:

AgCl+2NH3·H2O=[Ag(NH3)2]++Cl-+2H2O

【参考答案】D

【使用和讲评建议】命题时常用的设错方式

(1)反应不符合客观事实。

(产物能否共存)

(2)反应不符合题设条件(如:

滴加顺序、反应物微粒配比、反应物过量与少量问题)。

(3)不配平(漏掉不起眼的离子,电子、电荷、质量不守恒)

七、实验装置图正误判断

7.下列实验方法或装置正确的是()

A.用图1所示装置制取乙烯

B.用图2所示方法验证HCl气体易溶于水

C.用图3所示方法探究固体表面积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D.用图4所示方法检验溴乙烷与NaOH醇溶液共热产生乙烯

【参考答案】B

【经典再现】下列制备NH3并制取氨水的装置正确且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制取NH3B.干燥NH3C.收集NH3D.制取氨水

答案:

D

八、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律

8.X、Y、Z、M、W为五种短周期元素。

X原子的质子数与电子层数相同,W原子核外电子数是M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2倍,Y、Z、M、W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原子半径:

W>Y>Z>M>X

Y

Z

M

W

B.热稳定性:

XM>X2Z,沸点:

X2Z>YX3

C.X、Y、Z三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中不可能含离子键

D.ZM2、YM3、WM4分子中每个原子最外层均满足8电子结构

【参考答案】C

【使用和讲评建议】掌握原子半径、化合价、金属性非金属性的周期性变化规律;化学键的判断、晶体类型的判断、氢化物的稳定性与熔沸点的比较、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碱性强弱的判断。

九、化学反应原理中图像问题

9.下列图示与对应的叙述相符的是()

A.图甲表示向CH3COOH溶液中逐步加入CH3COONa固体后,溶液pH的变化

B.图乙表示向CH3COOH溶液中加水时溶液的导电性变化,则CH3COOH溶液的pH:

a>b

C.图丙表示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的焓变

D.图丁表示等量NO2在容积相同的恒容密闭容器中,不同温度下分别发生反应:

2NO2(g)

N2O4(g),相同时间后测得NO2含量的曲线,则该反应的△H<0

【参考答案】D

【使用和讲评建议】除上述图像,还应注意强弱电解质在稀释过程中,离子浓度(导电性)或pH的变化图像。

【经典再现】下列图示与对应的叙述相符的是

A.图1表示0.001mol·L-1盐酸滴定0.001mol·L-1NaOH溶液的滴定曲线

B.图2所示,从能量角度考虑,石墨比金刚石稳定

C.图3表示的是Al3+与OH-反应时含铝微粒浓度变化曲线,图中a点溶液中大量存在Al3+

D.图4所示,图中的阴影部分面积的含义是[v(正)-v(逆)]

答案:

B

十、电化学原理、反应热、热化学方程式

10.化学链燃烧技术是目前能源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用NiO作载氧体的化学链燃烧示意图和相关热化学反应如下:

2Ni(s)+O2(g)=2NiO(s) △H=-479.8kJ·mol-1

CH4(g)+NiO(s)=CO(g)+2H2(g)+Ni(s) △H=akJ·mol-1

CH4(g)+2NiO(s)=CO2(g)+2H2(g)+2Ni(S) △H=bkJ·mol-1

CH4(g)+4NiO(s)=CO2(g)+2H2O(g)+4Ni(s) △H=156.9kJ·mol-1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CO2(g)+CH4(g)=2CO(g)+2H2(g)△H=(2a-b)kJ·mol-1

B.CH4(g)+2O2(g)=CO2(g)+2H2O(g)△H=-802.7kJ·mol-1

C.甲烷在“燃料反应器”中反应时产生淡蓝色火焰并放出热量

D.含碳燃料利用“化学链燃烧技术”有利于二氧化碳的分离与回收

【参考答案】C

【使用和讲评建议】热化学易错点:

比较△H时要关注“+”或“-”,利用盖斯定律时要关注消去哪种物质;电化学易错点:

判断电流方向、电子流向、溶液中离子迁移方向,判断正负极、阴阳极;电极反应式的书写,pH的变化,关于电子转移数目及电极反应产物的计算。

可充电电池从原电池到电解池,电极的变化口诀是正接正,负接负。

【经典再现】

一种新型太阳光电化学电池贮能时电解质溶液中离子在两极发生如下图所示的转化。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贮能时,电能转变为化学能和光能

B.贮能和放电时,电子在导线中流向相同

C.贮能时,氢离子由a极区迁移至b极区

D.放电时,b极发生:

VO2++2H++e-=VO2++H2O

【答案】D

十一、化学反应原理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将海水中的钢闸门和碳棒相连可保护钢闸门不被腐蚀

B.SiO2(s)+2C(s)=Si(s)+2CO(g)在常温下不能自发进行,则该反应的△H>0

C.常温下,NH4Cl溶液加水稀释,

增大

D.C(s)+H2O(g)

CO(g)+H2(g)(△H>0),其它条件不变时,升高温度,正反应速率增大、逆反应速率减小,平衡正向移动

【参考答案】B

【经典再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一定温度下,反应MgCl2

(1)=Mg

(1)+Cl2(g)的△H>0,△S>0②水解反应NH4++H2O

NH3·H2O+H+达到平衡后,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③铅蓄电池放电时的负极和充电时的阳极均发生还原反应④0.1mol/LCH3COOH溶液加水稀释,溶液中的离子除了氢氧根其他离子浓度都变小,C(H+)/C(CH3COO-)变大,C(CH3COOH)/C(CH3COO-)变小⑤淀粉溶液和四氧化三铁纳米材料都具有丁达尔效应

⑥N2(g)+3H2(g)

2NH3(g)△H<0,其他条件不变时升高温度,氢气的反应速率和平衡转化率均增大

⑦标况下,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5.6L氧气,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数为6.02*1023个⑧电解法精炼铜时,以粗铜作阴极,纯铜作阳极,电解质溶液的组成和浓度基本不变⑨Na2CO3溶液中加入少量Ca(OH)2固体,CO32-水解程度减小,溶液的pH增大

答案:

①④⑨

十二、有机物结构和性质

12.化合物Ⅲ是合成中药黄芩中的主要活性成分的中间体,合成方法如下:

+HCl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I的分子式为C9H10O4B.II中所有原子均有可能共面

C.可用FeCl3溶液鉴别有机物I和III

D.1mol产物III与足量溴水反应,消耗Br2的物质的量为1.5mol

【参考答案】B

【使用和讲评建议】找准官能团、认清有机物

(1)有机物分子式的确定:

抓住不饱和度,巧用氢原子的奇偶数快速判断

(2)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的官能团:

碳碳双键、碳碳三键、与苯环相连的碳上有氢的有机物、酚羟基、与羟基相连碳上有氢的醇、醛基、甲酸某酯。

(3)1mol有机物与NaOH溶液反应,最多消耗NaOH的物质的量。

与NaOH溶液反应的官能团有:

-x(1:

1)、酯基(1:

1或1:

2)、-COOH(1:

1)、

(1:

1)。

(4)1mol有机物与氢气加成(要考虑苯环与H2的加成,一般不考虑羧基、酯基与氢气加成)。

(5)1mol有机物与溴水反应,最多消耗Br2的物质的量。

碳碳双键、碳碳三键的加成,苯酚酚羟基邻对位的取代。

(6)共面、共线原子数,判断有机物中不同化学环境氢原子种类,环状有机物中手性碳原子的判断。

(7)特征反应(与银氨溶液、新制氢氧化铜、浓溴水、三氯化铁溶液的反应等)。

(8)反应类型的判断:

取代、消去、加成、还原、氧化、加聚、缩聚等。

十三、基础实验原理

13.下列依据相关实验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A.已知I3-

I2+I-,向盛有KI3溶液的试管中加入适量CCl4,振荡静置后CCl4层显紫色,说明KI3在CCl4中的溶解度比在水中的大

B.向1mLl%NaOH溶液加入2mL2%的CuSO4溶液,振荡后滴加0.5mL5%葡萄糖溶液,加热,未出现红色沉淀,证明葡萄糖中不含醛基

C.室温下向苯和少量苯酚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适量NaOH溶液,振荡、静置后分液,可除去苯中少量苯酚

D.检验某补铁药片(主要成分为亚铁化合物)是否氧化变质,使用KSCN溶液

【参考答案】AB

【使用和讲评建议】熟悉过滤、结晶、蒸馏、萃取、分液、洗气、常见物质的制备和除杂(如H2、O2、CO2、Cl2、NH3、NO、NO2、乙烯、乙酸乙酯)等实验。

熟悉pH试纸、托盘天平、量筒、滴定管的使用要求和读数要求。

十四、电解质溶液粒子浓度关系

14.常温下,用0.10mol·L-1盐酸分别滴定20.00mL浓度均为0.10mol·L-1CH3COONa溶液和NaCN溶液,所得滴定曲线如右图(忽略体积变化)。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溶液中阳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之和:

点②等于点③

B.点①所示溶液中:

c(CN-)+c(HCN)=2c(Cl-)

C.点②所示溶液中:

c(Na+)>c(Cl-)>c(CH3COO-)>c(CH3COOH)

D.点④所示溶液中:

c(Na+)+c(CH3COOH)+c(H+)>0.10mol·L-1

【参考答案】BD。

【使用和讲评建议】解题关键:

1、理清溶液溶质(在溶液中主要微粒是什么,量的关系如何?

2、熟悉单一溶液或混合溶液的三个守恒关系(电荷守恒、物料守恒、质子守恒),其中,质子守恒可由电荷守恒、物料守恒相加或相减约去不水解的离子得到。

3、正确判断粒子浓度的大小:

分析单一溶液中微粒关系时,找平衡,抓住程度最大的平衡,同时结合电荷守恒作为解题重要依据;分析混合溶液中微粒大小关系时,要先分析溶液的酸碱性,c(H+)与c(OH-)的相对大小,再根据电荷守恒分析其他微粒的浓度大小,有时也会继续用物料守恒来判断其他粒子的浓度大小。

4、对于有图像的题目要善于结合图像来解题。

十五、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15.在3个体积均为1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

SO2(g)+2NO(g)

2NO2(g)+S(s)。

改变容器I的反应温度,平衡时c(NO2)与温度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容器编号

温度/K

起始物质的量/mol

SO2

NO

NO2

S

0.5

0.6

0

0

T1

0.5

1

0.5

1

T2

0.5

0.2

1

1

A.该反应的ΔH<0B.T1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1/16

C.容器Ⅰ与容器Ⅱ均在T1时达到平衡,总压强之比小于1:

2

D.若T2

【参考答案】AD

【使用和讲评建议】关于反应物转化率、速率、平衡时各物质浓度的计算(熟练三态计算),等效平衡的判断,反应热效应的判断,改变外界条件时,平衡移动方向的判断、根据Qc和K的相对大小判断反应方向(V正与V逆的相对大小)。

可能还会考查的其他知识点:

有关阿伏加德罗常数的计算

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常温常压下,17g甲基(—14CH3)所含的中子数为9NA

B.标准状况下,11.2L苯中含有的碳碳双键数为1.5NA

C.42.0g乙烯和丙烯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碳原子数为3NA

D.5.6g铁与0.1mol氯气在点燃条件下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3NA

【答案】C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

江苏卷二卷整体特点是:

以实际问题为出题背景,试题文字多、信息量大,解题时,16—20题,每题10分钟左右,切莫在某一个“较难”或“难”的考题上花去大量的宝贵时间,如果你觉得考虑了几分钟后还是无多少头绪,请不要紧张、心慌,暂把它放在一边,控制好心态,去解答其他能够得分的考题,先把能解决的考题先解决。

再回过头来解决它,找到了感觉,思维活跃了,很可能一下子就想通了,解决了。

二卷很多解题所需的信息一般均隐含在题干中,关键在于摘取、重组和加工。

由于所给材料冗长、材料陌生,若从上到下逐字逐句读完则不仅费时耗力,主次不分,而且常常云里雾里前看后忘,因而建议:

(1)先看问题后读正文。

做到问题心中有数,相关信息随手画出。

每一个信息几乎都有用,解答中若题给信息未用全,要反复斟酌解答思路是否合理,力求与信息吻合,提高得分率。

(2)针对问题全力寻找突破口。

阅读新信息后,看是否能直接解题。

若不能,要默默思索建立已有知识和解题所需知识间的衔接桥梁。

(3)由点到面,扩大成果。

每个信息给予题一般会提出若干个问题,它们彼此间或许是平行的,或许是连环式的,要弄清题与题间的关系,逐步攻克。

有了这点准备,你就不会望题生畏。

(4)方案优劣比较:

一般需要考虑步骤多少,价格问题,原子利用率问题如产率高低,是否满足绿色化学要求,是否可以循环利用,三废处理是否符合要求。

 

16.(12分)用霞石岩(主要成份Na2O、K2O、Al2O3、SiO2)制碳酸钠、碳酸钾和氧化铝的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

NaHCO3溶液的pH约为8~9,Na2CO3溶液的pH约为11~12。

溶解过滤工序产生的滤液中含钠、钾和铝的可溶性盐类,钙

和硅等其他杂质在滤渣霞石泥中。

部分物质的溶解度见图,根据题意回答下列问题:

(1)固体M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X物质是___________。

(2)实验室进行煅烧操作时盛放固体物质的实验仪器是__________,滤液W中主要含有的离子有_________。

(3)碳酸化Ⅰ中发生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操作Ⅰ是________(填写名称),操作Ⅱ是_______(选填编号)。

a.趁热过滤b.冷却过滤c.蒸馏d.灼烧

(5)碳酸化Ⅱ调整pH=8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产品K2CO3中最可能含有的杂质是______(写化学式)。

(6)实验室用下面流程测定产品碳酸钾的纯度,为提高实验精度,T试剂最好是____________;操作Ⅲ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Al2O3CO2(2分)

(2)坩埚Na+、K+、HCO3−(2分)

(3)2AlO2−+CO2+3H2O=2Al(OH)3↓+CO32−(产物写成HCO3-不给分)(2分)

(4)蒸发a(2分)

(5)碳酸根转化为碳酸氢根离子,利于KHCO3结晶析出Na2CO3(2分)

(6)足量BaCl2溶液(写CaCl2给分,不扣分)恒重操作(重复干燥称量操作)(2分)

【使用和讲评建议】

了解常见化工生产流程:

原料→对原料的预处理→核心化学反应→产品的提纯和分离→目标产物。

关注并掌握试题设问的角度:

①生产的目的、设计的原理、生产流程的作用等;②化学反应条件控制的原理(化学反应速率和平衡理论、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溶液pH控制分离除杂、沉淀溶解平衡);化学反应条件控制的方法(调节溶液的PH使某些金属离子沉淀,控制温度、压强以加快反应速率或使平衡移动,趁热过滤以防止某物质降温而析出,冰水洗涤以洗去杂质离子而减少晶体的损耗)③实验基本操作;④资源的回收和利用;⑤“绿色化学”生产、环境保护等。

解题关键出发点是一切反应和操作都是为获得产品而服务。

化工常见的专业术语:

①焙烧也称煅烧,按用途可分为:

分解矿石进行物质转化,如石灰石化学加工制成氧化钙,同时制得二氧化碳气体;脱除杂质,如脱硫、脱除有机物和吸附水等;

②酸浸:

指在酸溶液中反应使可溶金属离子进入溶液,不溶物通过过滤除去溶解的过程,提高浸取率可采取的措施通常有:

将废渣粉碎、适当升高温度、搅拌、适当提高酸的浓度、延长浸取时间或多次浸取等;

③水洗:

水洗通常是为了除去水溶性的杂质,采用有机物洗涤可以减少晶体损失;

④趁热过滤:

减少结晶损失;提高纯度;

⑤控制pH:

实现离子沉淀、分离;

⑥干燥:

除去湿存水。

有时为了便于干燥,洗涤时用易挥发性溶剂洗涤,如:

用酒精洗涤,同时干燥时要注意结晶水的丢失或物质分解,因而有时采用低温干燥或减压干燥。

17.(15分)托特罗定(G)是毒蕈碱受体拮抗剂,其一种合成路线流程图如下:

(1)C中含氧官能团名称为和。

(2)D生成E的反应类型为。

(3)化合物X 的分子式为C9H8O2,写出X的结构简式:

(4)写出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C的一种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能发生水解反应,两种水解产物均能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且分子中均只有4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

(5)已知:

R1-CHO

(R1、R2代表烃基或H)

请写出以

、CH3CHO和(CH3)2SO4为原料制备

的合成路线流程图(无机试剂任用,合成路线流程图示例见本题题干)。

【参考答案】(15分)

(1)醚键羧基(2分)

(2)取代反应(2分)(3)

(2分)

(4)

(3分)

(5)

(6分)

【使用和讲评建议】

分离出已知信息,寻找前后两个物质的不同点,理清反应原理,看出如何增加碳链或减少碳链。

本题一般涉及到有机官能团、有机反应类型、有机物结构简式、有机反应方程式的书写、限定条件同分异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