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期末测试题二带答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757808 上传时间:2023-01-26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0.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期末测试题二带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新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期末测试题二带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新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期末测试题二带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新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期末测试题二带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新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期末测试题二带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期末测试题二带答案.docx

《新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期末测试题二带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期末测试题二带答案.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期末测试题二带答案.docx

新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期末测试题二带答案

新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期末测试题

(二)带答案

期末测评

(二)

(时间:

45分钟满分:

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把动植物细胞放在清水中,只有植物细胞不会涨破,是因为植物细胞有起支持和保护作用的()

A.细胞壁B.细胞膜C.液泡D.叶绿体

2.学习完种子的萌发后,小明想探究光照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他将两份等量的大米分别种在两个花盆中,浇足水后,一盆给予光照,另一盆放在黑暗中,保持二者所处的环境温度相同,结果两盆中的大米均不萌发。

最可能的原因是()

A.胚被破坏B.光照太强

C.温度太高D.水分太多

3.家庭栽培花卉,每隔几年要重新换一次土,其原因是()

A.花盆中的土壤被植物吸收了B.土壤中缺少无机盐

C.土壤中的肥料太少D.土壤中缺少有机物

4.下列做法与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无直接关系的是()

A.减少小锅炉的应用,采用集中供暖B.减少火力发电,增加水力和风力发电

C.大力开展植树造林,增加绿化面积D.实施计划生育,严格控制人口增长

5.下列有关桃的花和果实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受精卵发育成种子②花的主要结构是雄蕊和雌蕊③花和果实属于生殖器官④果实是由胚珠发育而来的

A.②④B.②③C.①④D.①③

6.鸽子体细胞内具有的能量转换器是()

A.细胞膜B.线粒体C.叶绿体D.液泡

7.下列四幅图中,能正确反映二氧化碳浓度与光合作用强度之间关系的是()

8.生物学家得到一些细胞碎片,这些碎片可以吸收氧气,放出二氧化碳,这些碎片很可能是()

A.叶绿体B.线粒体C.细胞核D.细胞膜

9.在种子萌发的过程中,种子的形态及生理会发生一系列变化。

下列变化不会发生的是()

A.种子的胚根伸长并突破种皮B.种子的体积变大,质量增加

C.呼吸作用比萌发前明显增强D.种子内有机物的总质量明显增加

10.小明将一个无色塑料袋套在一段叶片较多的枝条上,一段时间后,收集到一些水,这是在利用植物的()

A.光合作用B.呼吸作用C.蒸腾作用D.以上都是

11.甲、乙两地出产同一种甜瓜,甲地比乙地甜瓜的含糖量高。

经调查,在甜瓜生长季节,甲、乙两地的光照和栽培措施基本相同,而温度条件差别大。

下面推理正确的是()

甲乙

白天平均温度/℃3333

夜间平均温度/℃1222

A.甲地夜间温度较低,甜瓜呼吸作用弱,有机物消耗少

B.乙地夜间温度较高,甜瓜呼吸作用弱,有机物消耗多

C.甲地夜间温度较低,甜瓜呼吸作用强,有机物消耗多

D.乙地夜间温度较高,甜瓜呼吸作用强,有机物消耗少

12.某生物小组的同学在玻璃温室内进行植物栽培实验,为此他们对室内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进行24小时测定,右上图曲线能正确表示其测定结果的是()

13.下列关于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是生物的共同特征

B.植物白天进行光合作用,晚上进行呼吸作用

C.绿色植物的所有细胞都能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D.光合作用产生的气体和呼吸作用需要的气体是相同的

14.在载玻片上面画一个↗符号,用低倍镜观察时,在视野内所见的图像是()

A.↘B.↖C.↙D.→

15.一个密闭的保温装置中装有正在萌发的种子,每隔一段时间测定其内的温度和氧气含量,并将结果绘制成曲线。

如果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温度和氧气含量。

下列曲线图中能够正确反映温度(a)和氧气含量(b)随时间变化的是()

16.北方的夏季,从上午8时起,随着光照强度增强,光合作用也逐渐加强,但到了中午12时光合作用反而减弱了,减弱的原因最可能是()

A.淀粉消耗过多B.光合作用所需的水分少了

C.时间过长,影响了光合作用D.气孔关闭,吸收二氧化碳的量减少

17.下列有关生物实验活动的操作步骤与其相应的目的,错误的是()

选项实验活动操作步骤操作目的

A练习使用显微镜转动转换器调换不同倍数的物镜

B验证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把叶片放入酒精中,水浴加热使叶片脱色

C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用清水漱口清除口腔中的食物碎屑

D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洁净的载玻片上滴加生理盐水防止装片产生气泡

18.夏天,将甲、乙两盆大小和生长状况完全相同的植物,白天置于相同的光照条件下,夜晚将甲置于相对温暖的环境中,乙置于相对凉爽的环境中,一段时间后发现,二者的生长状况一般为()

A.甲好于乙B.乙好于甲C.没有区别D.无法判断

19.某学校科学兴趣小组用打孔器从叶片中获得许多叶圆片,抽取其中空气,将等量的叶圆片和水放入3个烧杯中,按下表所示的条件进行实验:

烧杯号光照/勒克斯温度/℃CO2浓度/%

16000150.2

26000250.2

36000250.01

(说明:

氧气在水中的溶解度小,叶圆片光合作用放出的氧气在细胞间隙积累,能使叶圆片上浮,叶圆片平均上浮所需要的时间可作为光合作用强弱的比较依据)

该实验在研究何种因素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

()

A.温度和二氧化碳浓度B.温度

C.二氧化碳浓度D.光照

20.呼吸作用是生物的共同特征。

下列能够正确表达呼吸作用过程的式子是()

A.有机物(贮存着能量)+氧气→水+二氧化碳+能量

B.水+二氧化碳→有机物(贮存着能量)+氧气

C.水+氧气→有机物(贮存着能量)+二氧化碳

D.有机物(贮存着能量)+氧气→二氧化碳+能量

21.植物主要靠根从土壤中吸收水,下列各项中与水分的吸收、运输和散失无关的是()

A.根尖的成熟区B.根、茎、叶内的导管

C.根、茎、叶内的筛管D.叶片表皮的气孔

22.右图是水果存放时,空气中氧气浓度与二氧化碳气体量的关系曲线。

据图,你认为存放水果以什么状态下的氧气浓度为最好?

()

A.AB.BC.CD.D

23.植物经常萎蔫对生长是有害的,农业生产中常用低黏性的塑料喷洒在叶的表面,形成一层透明的薄膜,它能使氧气、二氧化碳和光透过,水则不能透过,则该薄膜适用的情况是()

A.高温B.湿润

C.干旱D.水涝

24.右图为植物的整体运输作用示意图,则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甲代表释放二氧化碳、吸收水分

B.乙代表输送养分

C.丙代表输送水分

D.甲代表释放出氧气及水分

25.为了探究某种植物种子萌发的最适条件,小帆同学将不同含水量的该种植物种子置于22℃的条件下进行萌发,实验时保持其他环境条件适宜并相同。

记录7天后植物种子的萌发情况,结果如下表所示。

种子含水量/%20304050607080

种子萌发率/%8163356738681

据表中的数据所得出的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该植物种子萌发的最适温度为22℃

B.在环境温度为22℃时,该植物种子萌发的最适含水量约为70%

C.在环境温度为22℃时,该植物种子含水量越大,萌发率越高

D.该实验数据表明,该植物种子的萌发率与氧气浓度无关

二、非选择题(共50分)

26.(6分)某科学兴趣小组为探究无机盐对植物生长的影响情况,取两株大小基本一致、发育相近的健壮的天竺葵苗,分别放在等质量的A、B两瓶液体中培养,其中A瓶装蒸馏水,B瓶装土壤浸出液。

经过一段时间后,A、B两瓶植株在质量和长势上的变化如下表:

植株实验前质量/克实验后质量/克生长情况

A瓶植株92116生长缓慢

B瓶植株91258生长迅速,分枝多,叶片增加多

(1)B瓶植株质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是植株进行作用,合成了有机物。

(2)A、B两瓶植株吸收的水分大部分通过作用散失到空气中,因此,植树造林可以增加空气的湿度,调节气候。

(3)B瓶植株比A瓶植株质量增加明显,说明植物生长离不开。

27.(8分)某中学生物兴趣小组对某小河中几种不同生物消化道内的食物进行分析,并请环保专家对这5种生物体内的主要污染物含量进行了测定。

其结果见下表:

生物种类消化道内食物千克体重汞相对含量

A鲇鱼小鱼78

B河蚌水蚤、小球藻25

C小球藻3

D小鱼水蚤10

E水蚤小球藻5

(1)根据表中信息推断5种生物之间的关系(以食物链或食物网的形式表示)。

(2)如果大量含有氮、磷的污水流入河中,引起小球藻等浮游植物快速繁殖,在短期内对该生态系统中以其为食的其他生物的影响可能是。

而当小球藻暴发性繁殖时,不仅会导致其他生物的死亡,也会有大量的小球藻死亡。

这些死亡的生物在的分解作用下,导致更多生物缺氧或中毒死亡。

(3)研究表明,甲基汞对人类的危害比预想的要严重得多,而且环境中任何形态的汞均可在一定条件下转化成剧毒的甲基汞。

环境中的甲基汞主要是由汞及其化合物在水体、土壤中经微生物作用产生的,它能沿着传递,进行生物富集,最终给人类带来严重的危害。

28.(14分)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简称BTB溶液),在有二氧化碳存在时呈黄绿色,在没有二氧化碳存在时呈蓝色。

利用这一变色原理,可以证明绿色植物在光合作用过程中吸收了二氧化碳气体。

以下是某生物兴趣小组根据这一原理做的实验。

①在A、B两支试管中加入同样多的金鱼藻,分别加入等量黄绿色的BTB溶液,并在试管口加塞。

②把A试管放在阳光下,B试管用黑纸包住放在暗处。

③过一段时间后观察两支试管中的溶液,发现A试管中溶液由黄绿色变成了蓝色,B试管中溶液仍是黄绿色。

(已知阳光不会使BTB溶液变色)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A试管中溶液颜色变化的原因是金鱼藻进行吸收了。

(2)A、B两支试管中,B试管的作用是。

(3)这一实验证明,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吸收了。

(4)这一实验不能证明光合作用生成或释放。

(5)这一实验能证明光合作用需要。

29.(12分)右面图甲表示发生在植物体内的某些生理过程,图乙为该植物叶肉细胞结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与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相比,图乙特有的结构是(用数字表示)。

(2)间作套种、合理密植是为了提高过程[]的效率。

(3)植物生长、细胞分裂等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来自于过程[]所释放的能量;这一过程主要发生在图乙的[]中。

(4)过程B的强弱受等环境因素的影响。

(5)在细胞分裂过程中,首先进行的一项重要生理活动是。

30.(10分)李明家种植的百合花大部分植株的叶子出现了发黄现象,他的父母十分焦急。

李明上网查找资料,并将发黄的和颜色正常的百合花叶子送到某科技单位检测,得到的数据如下表。

请回答下列问题。

发黄的叶子与颜色正常的叶子铁元素含量(单位ug/g)

发黄的叶子颜色正常的叶子

铁22.030.3

(1)根据检测结果,你猜测李明家百合花叶子发黄的原因:

(2)为了证实这一猜测,李明做了以下实验:

①在自家一个花棚中选取了两个同样大小的实验区,编号为1号和2号(这两个实验区百合花叶子发黄程度基本一致);

②在1号实验区的百合花叶子上喷施添加了铁元素的某种化学肥料,而2号实验区的百合花叶子上喷施等量的同种化学肥料;

③两个实验区除了上述变量不同外,其他条件必须且适宜;

④观察记录两个实验区百合花新叶的颜色。

(3)如果两个实验区的百合花新叶仍然发黄,则说明百合花叶子发黄与;如果1号实验区百合花新叶,而2号实验区百合花新叶仍然发黄,则说明百合花叶子发黄与铁元素含量低有关。

期末测评

(二)

一、选择题

1.A植物细胞的细胞壁位于细胞的最外层,主要成分是纤维素,有保护和支持作用。

2.A3.B4.D5.B

6.B能量转换器有线粒体和叶绿体,其中叶绿体是绿色植物所特有的能量转换器。

7.C

8.B该碎片可以吸收氧气,放出二氧化碳,说明可以进行呼吸作用,所以这些碎片很可能是线粒体。

9.D10.C11.A

12.C在一天中,二氧化碳浓度在凌晨6时左右最大,因为进行了一夜的呼吸作用,二氧化碳积累,而后随着植物光合作用的进行,二氧化碳浓度逐渐降低,在18时左右达到最低,然后随着黑夜的到来,二氧化碳浓度又逐渐升高。

13.D只有绿色植物才能进行光合作用,所以光合作用不是生物的共同特征。

植物白天不只是进行光合作用,也要进行呼吸作用。

绿色植物有叶绿体的细胞才能进行光合作用,不是所有细胞都能进行光合作用。

光合作用产生的气体和呼吸作用需要的气体都是氧气,故只有D项正确。

14.C我们从显微镜中看到的像是倒像。

所以↗的物像是↙。

15.C16.D

17.D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应在洁净的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以防细胞失水。

18.B19.A

20.A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贮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这个过程叫做呼吸作用。

可用下列式子表示:

有机物(贮存着能量)+氧气→二氧化碳+水+能量。

21.C植物吸收水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成熟区;运输水和无机盐的结构是导管;筛管运输的是有机物;植物体内水分以气体的形式经叶表皮的气孔散失。

22.B氧气浓度处于B点时,水果释放的二氧化碳的相对值最低,说明此时水果的呼吸作用最弱,这时最利于水果的保存。

23.C由于这层膜不能让水透过,因此较好地保持了植物体内的水分,使植物更适于在干旱条件下生活。

24.A

25.B实验设计了多组对照,变量只是含水量的不同,因此实验结论只能说明含水量对植物种子萌发率的影响,可排除A项和D项。

含水量为80%的种子的萌发率低于含水量为70%的萌发率,因此,C项说法是错误的。

二、非选择题

26.解析植物体通过光合作用在体内积累有机物。

植物体从土壤中吸收的水绝大部分用于蒸腾作用。

植物的蒸腾作用可以增加空气的湿度,起到调节气候的作用。

答案

(1)光合

(2)蒸腾

(3)无机盐

27.答案

(1)

(2)水蚤、河蚌的食物丰富,数量增加分解者

(3)食物链

28.解析A、B两支试管形成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光照,A试管中BTB溶液变成蓝色说明二氧化碳被吸收,金鱼藻进行了光合作用;B试管中BTB溶液不变色说明二氧化碳没有被吸收,金鱼藻没有进行光合作用,所以此实验能说明光合作用需要光。

答案

(1)光合作用二氧化碳

(2)作对照

(3)二氧化碳

(4)淀粉氧气

(5)光

29.解析由图甲可知:

A过程吸收氧气,释放二氧化碳,代表呼吸作用;B过程释放水蒸气代表蒸腾作用;C过程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代表光合作用。

由图乙可知:

1、2、3、4、5分别指细胞壁、液泡、细胞核、叶绿体、线粒体。

植物细胞与人口腔上皮细胞相比,特有的是细胞壁、液泡和叶绿体。

间作套种、合理密植可使植物充分接受阳光,利于其光合作用。

呼吸作用的主要场所是线粒体,呼吸作用的实质是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供给生物的生命活动。

细胞分裂首先是细胞核的分裂,在细胞核分裂前其内的遗传物质进行复制。

答案

(1)1,2,4

(2)C光合作用

(3)A呼吸作用5线粒体

(4)光照强度、环境温度、空气湿度、空气流动

(5)(细胞核内)遗传物质的复制

30.解析

(1)由表中的数据可知,发黄的叶子中铁元素的含量少,说明铁元素含量少可能是造成叶片发黄的原因。

(2)为了设置对照组,应在2号实验区的百合花叶子上喷施等量的不含铁元素的同种化肥,这两个实验区除了上述变量不同外,其他条件必须相同且适宜。

(3)如果两个实验区新叶仍然发黄,说明百合花叶子发黄与铁元素含量低无关;如果1号实验区百合花新叶颜色正常,而2号实验区百合花新叶仍然发黄,则说明百合花叶子发黄与铁元素含量低有关。

答案

(1)铁元素含量低

(2)不添加铁元素相同

(3)铁元素含量低无关颜色正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理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