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材全解学年七年级生物上学期期末检测题 北师大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757391 上传时间:2023-01-26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25.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学教材全解学年七年级生物上学期期末检测题 北师大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中学教材全解学年七年级生物上学期期末检测题 北师大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中学教材全解学年七年级生物上学期期末检测题 北师大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中学教材全解学年七年级生物上学期期末检测题 北师大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中学教材全解学年七年级生物上学期期末检测题 北师大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学教材全解学年七年级生物上学期期末检测题 北师大版.docx

《中学教材全解学年七年级生物上学期期末检测题 北师大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教材全解学年七年级生物上学期期末检测题 北师大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学教材全解学年七年级生物上学期期末检测题 北师大版.docx

中学教材全解学年七年级生物上学期期末检测题北师大版

七年级生物上学期期末检测题

(时间:

60分钟,满分:

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50分。

1.(山东东营)下图表示一片正常进行生理活动的叶片,图中①②③④分别代表与不同生理活动有关的物质,箭头表示物质进出的方向。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若为光合作用示意图,则①②③④分别是二氧化碳、氧气、水、有机物

B.若为呼吸作用示意图,则①②③④分别是氧气、二氧化碳、有机物、水

C.若为蒸腾作用示意图,则②指的是水蒸气

D.绿色植物在白天进行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晚上进行呼吸作用

2.深秋,位于路灯旁的树叶比远离路灯的树叶()

A.先变黄B.稍晚变黄

C.同时变黄D.不变黄

3.人们经常在清晨和下午到草地或树林中锻炼身体,你认为下列哪一环境最适合锻炼身体?

()

A.清晨的草地B.下午的草地

C.清晨的树林D.下午的树林

4.农民伯伯采取的下列措施与其依据(或目的)不一致的是()

A.把农作物种子播种在湿润的土壤中——种子萌发需要水分

B.白天为大棚作物补充二氧化碳——增强光合作用

C.适时给农作物施化肥——为植物生长提供有机物

D.给农作物松土——有利于植物根部的呼吸

5.把刚一摘下的果树枝装在小瓶中,如下图所示,用弹簧秤测得重为5牛,光照6小时后,测得重为4.8牛。

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蒸腾作用B.运输作用

C.呼吸作用D.光合作用

6.植物和动物共有的特征是()

A.光合作用B.能繁殖后代C.捕食D.向光性

7.“仓充鼠雀喜,草尽狐兔愁”直接说明了(

A.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B.生物能影响和改变环境

C.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D.生态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8.下列哪种条件不能促使蒸腾作用的速度加快?

()

A.风速加大B.气温升高

C.日照增强D.空气湿度增大

9.校园内的一棵大树在初夏阳光的照耀下所进行的生理活动有()

A.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B.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

C.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

D.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

10.地球上现存的生物绝大多数都具有相似的结构和功能单位,这个结构和功能单位

是(

A.细胞B.系统C.组织D.器官

11.在分裂的细胞中能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是()

A.染色体

B.蛋白质C.DNAD.细胞核

12.在科学探究中,如果有人得出与你相反的结论,你的态度是()

A.坚持你的意见B.放弃你的意见

C.要求对方修改结论D.共同研究得出正确的结论

13.除了下列哪一项以外,其余现象都表明植物进行了呼吸作用?

()

A.大量潮湿种子周围的空气可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B.贮存大量蔬菜的地窖比空地窖要暖和许多

C.植物幼苗在阳光的照射下逐渐绿起来了

D.进入贮存大量水果的地方,点燃蜡烛发现火焰不大,燃烧不旺

14.下列做法中,比较科学合理的一项是()

A.卧室内多放置一些观赏植物

B.早上在树林中运动,多吸收新鲜空气

C.适当施用农家肥,及时对农作物进行松土

D.夏天中午给萎蔫的花卉浇水

15.一个密闭的保温装置中装有正在萌发的种子,每隔一段时间测定其内的温度和氧气含量,并将结果绘制成曲线。

如果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温度和氧气含量,下列曲线图中能够正确反映温度(A)和氧气含量(B)随时间变化的是()

16.下列能正确表示呼吸作用过程的反应式是()

A.水+二氧化碳→有机物+氧+能量

B.有机物+氧→二氧化碳+水+能量

C.有机物+二氧化碳→水+氧+能量

D.水+氧→有机物+二氧化碳+能量

17.下图为某些物质在生物体和环境之间流动的示意图,甲、丙表示含碳物质进入生物体的相关生理作用,乙、丁表示水离开生物体的相关生理作用。

根据此图,下列有关甲、乙、丙、丁四种作用的推论,哪一项是错误的?

()

A.甲可能为呼吸作用B.乙可能为呼吸作用

C.丙可能为光合作用D.丁可能为蒸腾作用

18.人类的下列活动中,能促进植物呼吸作用的是()

A.将水稻和小麦的种子晒干后入库保存

B.大雨过后,给棉花和蔬菜等作物中耕松土

C.夜间,给种植蔬菜的温室大棚降温

D.向贮藏水果的地窖中通入二氧化碳

19.若将甲、乙两株形态、大小、长势相似及质量相同的同种植物在天气晴朗的早晨置于空旷处,傍晚时取甲植物烘干并称重,次日早晨取乙植物作相同处理。

二者质量的比较正确的是()

A.甲比乙重B.乙比甲重

C.甲、乙同重D.不一定

20.玉米苗期要进行松土,这是为了()

A.促进根系向土壤深处生长B.增强抗涝能力

C.促进根系向四周平行生长D.提高土壤温度

21.下列不是造成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的原因的是()

A.人口增长,呼吸作用增强

B.森林锐减,光合作用减弱

C.温室效应使二氧化碳含量增加

D.人类大量使用燃料,导致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

22.下图表示玉米植株在阳光下,有4种物质进出叶片,物质1和物质2是气体,物质3主要通过蒸腾作用散失到大气中,物质2和物质4是光合作用的产物。

其中人类生命活动不需要的以及能贮存在果实里并能提

供能量的物质分别是()

A.物质1,物质4B.物质2,物质4

C.物质3,物质2D.物质1,物质3

23.下列哪一项不是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

A.为动物和人提供食物来源

B.为动植物和人提供能量来源

C.为动植物和人提供呼吸需要的氧气来源

D.为动植物和人提供呼吸需要的二氧化碳来源

24.决定不同植被类型的主要环境因素是()

①温度②氧气浓度③水分④光照强度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③④D.①②④

25.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A.植物能维持大气中的碳—氧平衡,其原因是植物能进行呼吸作用

B.化石燃料燃烧以及植物、人和动物呼吸都可以使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增加

C.对森林和草原资源的不合理利用,能引起碳—氧平衡失调

D.温室效应与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增加有关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共50分。

26.(5

分)判断题:

(1)光是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必不可少的原料。

()

(2)植物只有地上部分能进行呼吸作用。

()

(3)在一定的范围内,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强,蒸腾作用逐渐加强。

()

(4)根吸收的水分和无机盐是通过茎中的导管向上运输的。

()

(5)凡是种子的胚里有两片子叶的植物就是双子叶植物。

()

(6)主根上长出的根叫侧根,侧根上长出的根叫须根。

()

(7)既有雄蕊,又有雌蕊的花叫两性花。

()

(8)种子的萌发需要阳光的照射。

()

(9)在适宜的条件下,大米粒也可以萌发成幼苗。

()

(10)在果实和种子的形成中,雌蕊和雄蕊缺一不可。

()

27.(5分)下图所示是英国科学家普利斯特利做的实验:

把一支点燃的蜡烛和一只小

白鼠分别放到密闭的玻璃钟罩里,蜡烛不久熄灭了,小白鼠很快死去(如下图甲所示)。

把一盆植物和一支点燃的蜡烛一同放到一个密闭的玻璃罩里,植物能长时间活着,蜡烛也没有熄灭(如图乙所示)。

把一盆植物和一只小白鼠一同放到一个密闭的玻璃罩里,植物和小白鼠都能正常活着(如图丙所示)。

请分析回答:

甲乙丙

(1)图甲所示实验中蜡烛熄灭、小白鼠死亡的原因是。

(2

)图乙、丙所示实验现象说明,密闭玻璃罩内有了满足动物生活、蜡烛燃烧所需的

和植物生活所需的。

(3)根据你所学知识分析以上实验,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4)小明在做图乙所示实验时失败了,可能的原因是;怎样才能保证实验成功?

(5)小强在做图丙所示实验时,发现密闭玻璃罩内壁上出现了小水珠,其原因是

28.(5分)(黑龙江哈尔滨)下面是光合作用实验的示意图,具体步骤如下:

在“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中:

(1)把盆栽的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

(2)用黑纸把一片叶的部分从正面和背面遮盖住,然后移到阳光下,照射3~4小时。

(3)剪下遮光的叶片,去掉黑纸。

(4)将叶片放在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再放入大烧杯内隔水加热,叶片逐渐由

色变成色。

(5)取出叶片,用清水漂洗干净,然后放在培养皿里,向叶片滴加碘液。

这是为了检验植物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主要是。

(6)片刻,用清水冲洗掉碘液,这时可以看到没有遮光的部分变成色。

由此可以得出结论:

光合作用不可缺少的条件是。

29.(5分)(山东菏泽)在温室大棚内进行作物种植具有

减少水分蒸发,便于调控棚内光照、温度和二氧化碳含量等优点。

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在作物生长旺盛的时期,要定期补充一定量的水分,被吸收到植物体内的水分绝大部分被用于植物的蒸腾作用,这不仅有利于植物体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和有效散热,还能促进。

(2)对温室内的土栽作物施用有机肥,不仅有利于培育绿色食品,还可增加温室内的二氧化碳浓度,二氧化碳浓度增加的主要原因是。

(3)对棚内栽培的作物适当增加光照,能提高作物产量。

其中的道理是适当增加光照可使

增强。

(4)假如在大棚内培育玉米新品种,会因风力不足,雌花穂得不到足够量的花粉。

为了弥补这一缺陷,可采用的方法。

(5)“低碳生活”代表着更

健康、更自然、更安全,返璞归真的去进行人与自然的活动。

“低碳生活”要求在日常生活中尽量减少能量的消耗,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等,从而降低环境中二氧化碳的含量。

你能为“低碳生活”做些什么?

至少写出两条来和大家分享:

30.(6分)(山东枣庄)实验题:

小兰通过新闻得知,2012年1月15日,广西龙江发生重金属镉污染事件。

镉污染区的水稻和蔬菜都变成黄褐色,茄子、辣椒则形态怪异。

她想,含镉的溶液会不会降低水稻种子的发芽率呢?

在老师的指导下,她设计了以下探究实验:

(1)实验假设:

略。

(2)方法步骤:

①取两个培养皿分别编号甲、乙,底部垫有四层纱布。

向甲培养皿倒入适量的含镉溶液;向乙培养皿倒入,乙作为甲培养皿的组。

②甲、乙培养皿中分别放入相同且正常的饱满的水稻种子20粒。

每个培养皿不能只用一粒种子的原因是为了避免。

③置于30℃和有充足的相同环境下培养。

每天观察一次,连续7天记录水稻种子的萌发情况。

④为了使探究实验发芽率的结果可靠,对本实验至少还应设置组对照实验,取其平均值作为实验结果。

(3)实验结果:

甲组水稻种子的平均发芽率为11%;乙组的水稻种子的平均发芽率为98%。

(4)根据实验结果,能够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31.(6分)下图所示是验证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两套实验装置,甲装置的水槽里放的是氢氧化钠溶液,乙装置里的水槽里放的是清水。

把甲、乙两装置同时放在黑暗处24小时,然后一起移到阳光下。

(1)数小时后,摘下甲装置内的叶片,经过脱色处理后加碘液数滴,叶片不变为蓝色,证明叶片中存在。

水槽里氢氧化钠溶液的作用是。

(2)摘下乙装置内的叶片,经脱色处理后加碘液数滴,则叶片的颜色。

原因是

(3)将两装置先放在黑暗处24小时的作用是。

(4)该实验说明了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5)实验中起对照作用的是。

32.(6分)为了探究植物呼吸作用的产物,生物兴趣小组设计了一个实验装置(见下图),请分析回答:

(1)该实验应选用(填“黑色”或“透明”)的塑料袋,目的是避免塑料袋内的植物进行作用,对实验结果产生干扰。

(2)实验进行一段时间后,打开B处的阀门,用手挤压塑料袋,发现瓶中澄清的石灰水变,表明植物呼吸作用释放了。

(3)根据分析,请写出植物呼吸作用过程中气体变化的情况:

33.(6分)(河北保定)科学探究是研究生物学的重要方法,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要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探究的结果要经过实验论证,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下列为探究植物生理活动实验装置图。

请根据下图及日常所积累的知识回答问题。

(1)甲装置经过一昼夜的暗处理后,进行2~3小时光照,观察到烧杯中水的液面下降,同时透明塑料袋内壁出现小水滴,这种现象说明植物进行了作用。

(2)打开钟罩,取下透明塑料袋,对叶片进行处理,滴加碘液观察到叶片不变蓝,能够验证光合作用所需的原料是。

(3)乙装置的瓶中是新鲜的金鱼藻,放在光下,当瓶内气体约有2cm高时,打开导气管,迅速将快要熄灭的火柴棍放在管口,发现火柴棍燃烧剧烈,说明光合作用的产物中有

(4)丙装置瓶中放的是新鲜种子,在适宜的条件下过一段时间打开阀门后会发现试管中澄清的石灰水会变浑浊,此装置和实验现象验证的是。

34.(6分)下图是叶横切面的结构示意图,据图回答:

(1)D的名称是,它成束分布在叶肉组织之间,是叶片的“骨架”,具有支持作用。

(2)B的名称是,它接近上表皮,叶肉细胞中含叶绿体较多,排列得比较紧密和整齐,好像栅栏一样。

(3)A和F分别称为上下表皮,它们是分布在叶片上下表面的一层排列紧密的细胞,这些细胞无色透明,细胞外壁有一层透明而不易透水的。

(4)E的名称是

,它是由成对的保卫细胞围成的,是气体交换和

水分散失的门户。

 

期末检测题

参考答案

1.D解析:

吸作用白天、晚上都进行。

2.B解析:

在叶肉细胞中含有叶绿体,叶绿体中的叶绿素只有在有光和温度适宜的条件下才能形成,叶绿素是绿色的,于是叶呈现绿色。

深秋,天变冷,旧的叶绿素已被分解,新的叶绿素由于天气寒冷和光照相对不足而无法形成,于是就呈现出叶黄素和胡萝卜素所具有的黄色。

位于路灯旁的树叶由于路灯灯光的长时间照射,光照相对充足,温度相对较高,叶绿

素合成量相

对较多,因此,位于路灯旁的树叶比远离路灯的树叶稍晚变黄。

3.D解析:

傍晚,经过一天的植物光合作用,空气中氧气含量比较多,而早晨,经过一整夜的植物呼吸耗氧,空气中氧气含量大量减少。

树林植被要比草地植被丰富

,树林单位面积光合产氧量要高于草地,因此,下午的树林最适合锻炼身体。

4.C解析:

适时

给农作物施化肥是为了给农作物提供无机盐,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不会从环境中直接吸收有机物。

5.A解析:

植物通过蒸腾作用把吸收的大量水分散失到环境中。

6.B解析:

动物和植物都具有的特征是能繁殖后代。

动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一般情况下,植物不能捕食;一般情况下,动物没有向光性。

7.C解析:

粮食作物、草属于生产者,鼠、雀、狐、兔是消费者,食物链是由生产者和消费者构成的,它们都属于生物,因此生产者对消费者的影响属于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不能说明生物能影响和改变环境。

生态因素包括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题干所述并没反映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因此不能直接反映生态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8.D解析:

影响植物蒸腾作用的因素有光照、温度、空气湿度等;空气湿度增大,植物蒸腾作用会减弱。

9.B解析:

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不受光照的限制,在白天和夜晚都可以进行。

白天有光照,可以进行光合作用。

10.A解析:

细胞是绝大多数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11.A解析:

染色体是能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

12.D解析:

进行科学探究实验,要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当有人得出与你相反或不同的结论时,应该共同研究,反思实验过程是否有错误或漏洞,最后根据事实得出正确的结论。

13.C解析:

幼苗变绿是植物在阳光照射下进行光合作用的结果。

14.C解析:

卧室内多放置一些观赏植物不科学,因为晚上植物容易与人争夺氧气,造成室内氧气不足。

早上在树林中运动,多吸收新鲜空气也

不科学,因为树林中的植物经过一晚上的呼吸作用,吸收氧气,产生了二氧化碳,空气并不新鲜。

C项比较科学合理,因为农家肥含养料丰富,不容易使土壤板结,肥效持久;对农作物及时进行松土,可以使根得到足够的氧气,利于植物生命活动的进行。

夏天中午给萎蔫的花卉浇水不科学,因为夏天中午气温很高,植物的吸水和蒸腾作用十分强烈,当蒸腾强烈时,高温的土壤突然受到冷水的刺激,土温迅速下降,根系吸水能力很快下降,吸水赶不上蒸腾失水,植物就会萎蔫。

15.C16.B

17.A解析:

甲是含碳有机物,绿色植物中的有机物通过捕食而进入动物体内。

18.B解析:

大雨过后,会因为浸水而导致土壤中氧气含量减少,中耕松土可以提高土壤中含氧量,从而促进植物的呼吸作用。

19.A

20.A解析:

松土有利于空气和水进入土壤深处,促进根的呼吸和向土壤深处生长。

21.C解析:

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会导致温室效应,但温室效应不会使大气中二氧化碳增加。

22.A解析:

根据图示及题干所述内容可知,物质1、2、3、4分别是二氧化碳、氧气、水和有机物(淀粉),人类不需要的是二氧化碳(物质1),贮存能量的是淀粉(物质4)。

23.D

24.C解析:

氧气是植物光合作用的产物,不会影响植被的类型。

25.A

26.

(1)×解析:

光是光合作用的必需条件,光合作用的原料主要是二氧化碳和水。

(2)×解析:

呼吸作用是所有生活细胞的共同特征,只要是活细胞,都进行呼吸作用,包括植物的根部细胞。

(3)√(4)√(5

)√

(6)×解析:

主根停止生长后,在胚轴的基部陆续生出的不定根

,因为像胡

须,所以叫作须根。

(7)√

(8)×解析:

种子萌发的必要条件是充足的空气、适量的水分和适宜的温度,阳光不是种子萌发的必要条件。

(9)×解析:

大米是水稻种子经碾压后剩下的胚和胚乳,其中的胚大部分已被损伤,因此,大米粒播种后不能萌发成幼苗。

(10)√

27.

(1)蜡烛燃烧和小白鼠呼吸消耗尽氧气

(2)氧气二氧化碳(3)植物光合作用产生氧气(4)装置处于黑暗中将装置放在有光照的地方(5)植物的蒸腾作用、土壤水分的蒸发、小白鼠的呼吸等

解析:

本题的解题关键是对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条件和产物的了解,同时注意运用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的知识综合考虑。

28.(4)绿黄(5)淀粉(6)蓝光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是否熟悉本实验的实验步骤,是否对实验中发现的问题做过深入思考。

其中(4)的要点:

叶片

中的叶绿素溶解在水中,叶片褪去绿色,变成黄色;(5)(6)的要点:

叶片见光部分产生淀粉,淀粉遇碘变蓝(或未见光部分没有产生淀粉,遇碘不变蓝);光是光合作用的主要条件。

“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首先要对实验材料进

行暗处理,然后是遮光、照光、摘取、脱色、漂洗、加碘液、观察。

29.

(1)植物体对水分和无机盐的向上运输

(2)细菌、真菌分解有机肥中的有机物,产生二氧化碳(3)光合作用(4)人工辅助授粉(5)多步行或骑自行车,少乘汽车;少开空调等(只要合理即可)

解析:

本题是一道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题目,考查知识在实践中的应用。

(1)植物通过蒸腾作用在植物体内形成蒸腾拉力,可以促进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及水分和无机盐和运输。

(2)农作物施用有机肥后,在细菌和真菌等微生物的分解作用下,可以产生二氧化碳,同时产生水分和无机盐等,可以被植物直接利用。

(3)增加光照可以促进植物的光合作用,使作物产量提高。

(4)在自然条件下

传粉不足时,可以采用人工辅助授粉的方法弥补。

(5)低碳生活就是尽量减少能量的消耗,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等。

如日常生活中多骑自行车或步行,少乘汽车;少开空调;积极参加植树造林活动等。

30.

(2)①等量清水对照②偶然性③空气④2(4)含镉的溶液会降低水稻种子的发芽率

31.

(1)没有淀粉吸收装置内的二氧化碳

(2)变蓝装置内含有二氧化碳

,叶片进行光合作用合成了淀粉(3)运走、耗尽叶片内贮存的淀粉(4)二氧化碳(5)乙装置

32.

(1)黑色光合

(2)浑浊二氧化碳(3)吸进氧气,放出二氧化碳

33.

(1)蒸腾

(2)二氧化碳(3)氧气(4)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

34.

(1)叶脉

(2)栅栏组织(3)角质层(4)气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